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的文明史各為多少年呢?

真心求知路人幫題主問
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四個國家,它們的文明史各為多少年呢?

問題原表述: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四個有影響力的小國,它們的文明史各為多少年呢?


感覺提主只看地圖面積,因此有些偏見。。。
(所以把地圖面積改成其他條件)

---

1。人口

2。遊客數量

3。科研預算

4。論文發表量

5。出版書量

6。專利(日本很強?)

7。財產總值

8。房產總值

9。軍事預算

10。醫療預算

11。網民人口

12。被搜頻率(??,可能只包括谷歌)

13。航班乘客量(美國很多是內部航線)

14。出國人數(歐洲當然很多,因為去隔壁國家也算出國)

15。海外資產(不知道是說個人的還是公司的,反正很多歐洲公司資產在海外)

16。服務業出口利潤

17。金融業出口利潤

18。奢侈品出口利潤(暈,好像絕大部分是酒吧)

19。汽車業出口

20。總出口

21。資產流轉

22。麥當勞(好吧)

23。污染

24。環保投資

25。100歲以上的人口(不多,但是分布可能是這樣的)

好吧,扯一個奧運獎牌的:

---

看了這些以後,有沒有覺得腦海中的那些大國沒什麼存在感了?特別是俄羅斯、巴西、加拿大、澳洲這些面積大的。很多張還完全找不出來這些,太小了。但是英、法、德、日一直都很大吧?

(這些數據都是2002年左右的,現在會有些變化。至少中國更大一倍吧。但是其他國家的比例都沒怎麼變。所以去比較其他「外國」國家什麼的,還蠻有參考價值!)

---

有人說我跑題:我主要鄉鎮對作者這樣歧視面積小的國家。真的很讓人無語。。。

關於文明史這一點;以後再發一篇吧,現在沒時間。歐洲當然不能跟中國印度比。日本也不比不了。比如說英國這塊地方,那他的文字記載也只能勉強追溯到2000年前左右。也許可以說歐洲希臘文明能追溯到商朝左右,所以和中國差不多。
不過,相比歐洲,美國「文明史」就沒那麼久了吧。這個先不說,感覺不是重點。


這個提問最大的問題不在於「英法德日是小國還是大國」這種蛋疼爭論,而在於「文明史」這個字眼。
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文明綿延至今從未中斷的華夏大地,所以會覺得「文明史」從何時算起顯而易見。但對外國友人來說,不是這樣的…

我用維基詞條的內容簡單概括下這些地區的人類活動史。這些材料應該比「文明史」的具體長度更有意義。
文明史的長度,我不清楚學術上的定義,就先以「主體民族何時建立農業聚居地」來算吧。
本回答僅僅為了填補沒有切題回答的空白,歡迎專業相關人士捉蟲。

英國:3萬年前出現晚期智人。根據評論補充及搜索引擎,公元前700年已有凱爾特人定居,建立青銅文明(一說已使用鐵器)。公元43年羅馬帝國入侵。四個世紀後,如今的主體民族盎格魯-薩克遜人也隨之入侵,最終在公元10世紀建立了英格蘭王國。
「文明史」應該可以從BC700/AD500之一算起,1500或2700年左右。

法國:180萬年前有史前人類活動…不過可以肯定應該不是智人。公元前600年在馬賽出現的人類聚居地,是法蘭西地區最早的城市。至公元前3世紀,高盧人廣泛分布於法國全境。公元5世紀後期,被法蘭克人入侵,主體民族形成。
「文明史」長度約1500年,或為2300~2900年之間。

德國:60萬年前有史前人類活動,同樣不是智人。公元前1世紀,日耳曼人從斯堪的納維亞南下,與當地的其他民族接觸。
「文明史」不超過2100年。

日本:這個比較熟,不查維基也能答。繩紋晚期也就是BC300出現農業,至中國東漢時期出現了對日本列島小國的記載,也即在這之前已經建立了城市。
「文明史」2000~2300年之間吧。


長文多圖預警。

謝,答之前說兩句,好像是這個問題被改過,我看了一下這下面的回答,別人問一個問題,就在裡面加了一個「小國」,您們就在這裡義憤填膺的把人家批判一番,說句心裡話,不論這個說法怎麼樣,人家的問題你如果不了解回答不出來什麼,又閑的無聊的話,為什麼不在評論區說呢?往往最可怕的就是本身自己就沒什麼知識積累,不知道看了幾個什麼網文給自己塑造了個世界觀,就在題目下搞個大新聞,我聞到的的全是一股文革的味道,給人家加個「小學生」的標籤,不是我說,一些人真的還不如小學生,在自己還不甚了解的情況下,還沒有小學生應有的求知態度,自以為是。

其實一開始人家問的也真沒錯,如果說和「中國」這種世界上很特殊的一種政治體相比,這些國家還真都是「小國」,而且人家問的是「文明史」啊,敲黑板,別說在歷史上題目里的法國曾經是羅馬的一個行省、德國曾經是查理曼帝國的一個東部領土,而且普魯士統一之前一直就是個鬆散的邦聯,英國更不僅僅是羅馬行省還曾經成為丹麥的北海帝國的一部分,後來又被法國的公爵當了國王,對於日本就更不用說了,這些國家,輪不到你說他們是大國小國,他們自己沒發跡起來的時候也不見得認為自己是大國,所謂我們春秋800諸侯的模式也一直是歐洲的模式,歐洲雖然名字叫「洲」實際上和中國的情況是很有類似性的。

說正經的,只能大致講一下文明的進程,但是對於到底「文明史」是多少年這個東西,我沒法給下定義,至於從哪裡算合適,大家也就是仁者見仁了,就像一個答案說的,美國就200來年歷史,但是你給它的文化追溯到古希臘也是可以的,如果單純對於一片土地,就只能追溯到上面的人群的流變了。而反過來對於我們這樣的國家,雖然文化在這個土地一脈相承,但是我們可是一步一步的在擴張領土同化周邊部族,相對來說,鮮卑、粟特、回鶻等等文化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這麼來看文明這東西是永遠存在傳播和吸收的,話說回來,大國、小國從這點也可見一斑。

  • 我會在每一個階段用中國的朝代進行描述,也能讓大家直觀一些,第一部分說的是上古的歐洲。

...........................................................................................................................................................
首先對於「文明」這個定義,一直以來就眾說紛紜,基本上每個史學家都能搞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文明」的定義,如果按照加拿大史學家崔格爾的《理解早期文明》定義里,「文明」的定義更偏重於一個有權利控制的政治體制的存在,最早的等被稱得上「文明」的無非是美索不達米亞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兩河文明」,而隨後跟上來的就是埃及的文明,這些全都是在前2000年之前就有了國家性質的地方,而他定義的「中國商文明」相對較晚,興起於前1000年之前。

但是上面說的這幾個文明沒有一個在歐洲的,並不是一定說人家歐洲就很落後,其實也有這麼幾個原因,首先佔據歐洲大陸絕大部分領土的凱爾特人確實沒有個政府的存在,一直都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氣候和地理位置也讓他們相對隔絕,很大程度還過著自給自足的漁獵生活。

但是離兩河和埃及最近的希臘一帶就不一樣了,他們一直在兩河和埃及的滋潤下,發展出了輝煌的早期文明,其實被認為算是希臘文明一部分的「克里特文明」,時間是絕對不晚於我們傳說的「夏代」的,後來的邁錫尼文明,也並不晚於商代,但是往往在文明的定義上,這群人屬於被埃及和兩河催生出來的「次生文明」,並不相同於上面說的幾個原生文明,希臘文明最早就源於在克里特島和伯羅奔尼撒半島城邦的商業活動,多山以及火山的地理條件確實讓他們有一種「小國寡民」的心態,這一點其實在源頭上就和我們的大型農業國家走到另一條路上去了。

  • 但是回到問題,這個時候的「英國」,剛剛被一群叫做「布列吞人(Briton)」、「蓋爾人(Gaels)」的凱爾特族群進入,前面也說了,凱爾特人在這段時間一直在歐洲大陸擴張,他們的特徵一般也就是紅頭髮、綠眼睛,其實這個時候歐洲基本是這個情況,這個圖以前也放過。

圖 其實歐洲的這個時候的「文明史」就是從中亞和高加索北的草原遷徙到歐洲的「印歐人」擴張的過程,這群人隨後也分成了幾波非常有特點的存在,一波是在陰暗寒冷的北歐的日耳曼人,這群人很多都是黃頭髮藍眼睛,而除了凱爾特人,還有東邊波蘭一帶的斯拉夫人,特徵一般是棕頭髮灰眼睛,而剩下的一般就是地中海沿岸的黑頭髮的印歐人了,這個階段基本等於我們的仰韶晚期到龍山文化早期,除了開了掛的兩河埃及,誰也沒比誰好太多。

然後「英國」這邊是這個情況。

圖 布列吞人佔領大島,蓋爾人佔領小島,那個小島被蓋爾人命名「Eriu」,也就是肥沃土地,這名字就是現在愛爾蘭的前身。

結果到了前6世紀開始,也就是我們春秋時期,義大利半島崛起的拉丁系的印歐人在希臘的影響下變得有知識有文化,這群以羅馬城邦為中心的印歐人,脫離了小國寡民的性質,終於在前3世紀也就是我們秦統一六國的時候,反過來把自己的希臘老師給吞併了,而北邊的日耳曼人也開始南遷,凱爾特人明顯打不過這群和豬住在一起的蠻子(這個是根據羅馬的描述,說這群人房屋簡陋,和豬住在一起)。

所以說被日耳曼人打的越來越慘的凱爾特人,很快就丟失萊茵河東部的大部分領土,這個河直到現在也是德法的界河,日耳曼人佔領的這個區域,其實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德意志區域,歐洲大陸上只有高盧的凱爾特人、比利時凱爾特人、和伊比利亞的凱爾特人還保留著一席之地,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地區。

結果凱爾特人被兩頭堵,羅馬共和國里,當年在征服北非的迦太基的時候,伊比利亞就慢慢的變成羅馬的領土了,後來羅馬越來越大的時候,不願被克拉蘇和龐培玩來玩去的原市容管理委員會主任凱撒決定帶著一波人去高盧劃個地盤,結果沒想到越打越順利,因為高盧的凱爾特人完全沒什麼組織性紀律性,而且這些人看凱撒這麼能打,就直接簽了賣族協定說凱撒只要幫著他們打敗日耳曼人就歸順大羅馬,當然後來凱撒就把日耳曼人趕回了萊茵河東邊,戰況也是很激烈的,不過這麼一來比利時和高盧這兩個最大的凱爾特人集團就開始羅馬化了,如果按照「文明史」的角度來講,我們勉強認為就是這個時候,「法國(包括比利時)」開始以羅馬行省的身份出現了國家性質的文明,這群凱爾特人也很快的丟失了自己的文化,變得拉丁化,這個時候是前1世紀,也就是我們西漢的時候。

前55年,凱撒在高盧這邊排兵布陣,打算去攻擊對面島嶼最後的凱爾特人陣地,結果兩次全告失敗,但是羅馬卻注意到了這地方存在的「布列吞」人,所以這個島就有了「不列顛尼亞」這個名字。

當然了,後來的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徹底攻入不列顛尼亞,這地方也就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但是和高盧不太一樣的是,這地方確實太遠,羅馬化的進程相對慢了很多,而且凱爾特語在這地方還是有所保留的,這個時候是也就是我們的東漢時期。

羅馬屬的不列顛,主要的過程也就是城鎮化建設,科爾切斯特、林肯、巴斯等作為城邦和軍事據點,奠定了這個國家初步的道路網,凱爾特人逐漸被邊緣化,不列顛尼亞出現了羅馬浴場和獨特風格的羅馬神廟。

圖 羅馬建在巴斯的公共浴場。
當然了,這個神廟就很奇葩了。

圖 走不列顛特色蠻子主義的羅馬神廟,拱券還是羅馬的拱券,但是這個「穹頂」,excited。
...........................................................................................................................................................
上古時代即將隨著羅馬的結束而結束,英國的故事在下一個部分再說,這裡先說下歐洲大陸的問題。

  • 後來羅馬皇帝哈德良和安東尼還為了防禦不聽話的凱爾特人「皮克特」(一般認為和布列吞人有關),修了羅馬三大長城的哈德良長城和安敦尼長城,(另外一個是日耳曼長城),總之這個時候我們認為,高盧受到羅馬影響,文明程度最高,而不列顛相對落後,然而德國這邊嘛——

圖 日耳曼的幾個大邦,總的來說這群人還是很落後的,沒事就騷擾羅馬帝國,羅馬在萊茵河和多瑙河設立了巨大的日耳曼邊防軍團,而萊茵河和多瑙河上游交界的那個「銳角」的地方就是「日耳曼長城」,總之這群人就像我們的匈奴一樣,一直是個巨大的危機。

後來羅馬被卡拉卡拉搞亂,3世紀危機又分裂,雖然後來戴克里先給穩定了局勢,但是羅馬卻走向末路了,內亂和外部危機越來越嚴重,貴族平民人人自危,最終君士坦丁大帝一紙米蘭敕令,一個羅馬人最厭惡的民族猶太人創立的最厭惡人的基督教,成為了合法宗教,到了狄奧多西皇帝的時候,直接成為了羅馬的國教,奧林匹克運動會都因為是異端被停止進行。

後來日耳曼不可一世的哥特蠻族被一群更野蠻的東方蠻族「匈人」殺的大敗虧輸,只能傾全國之力入侵西羅馬,羅馬一看這可真是可怕啊,我也不要不列顛了,老家都要被端了。

410年,西羅馬帝國迫於壓力,將駐守在不列顛尼亞的軍隊全部撤回歐洲大陸,羅馬對不列顛將近400年的駐軍宣告結束,還有10年,北魏即將統一北方。

當然了,最後匈人確實戰力太強,他帶著法蘭克、勃艮第、哥特等臣服自己的日耳曼小弟,直接捅了羅馬首都,最後在日耳曼的汪達爾王國最後一擊下,西羅馬帝國轟然崩塌,而中國也在南北朝的對立中守序混亂。

後來匈人隨著老大阿提拉的死逐漸淡出歷史舞台,除了東羅馬部分,這個歐洲成了日耳曼人的狩獵場,這整整300來年,正好是隋朝統一中國,唐朝開創盛世的時候,義大利地區成為了東哥特人的東哥特王國,西班牙成了西哥特人的西哥特王國,法蘭克人雄赳赳氣昂昂跨國萊茵河建立法蘭克王國,羅馬西歐的舊有領土就被這幾位給瓜分掉了。

而法蘭克卡洛琳王朝的老大,也就是後來成為紅桃老K的查理大帝,終於成功的統一了西歐,建立了龐大的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是最早受到羅馬影響的日耳曼人,蠻族對於先進民族的控制,如果不想被完全同化,那麼宗教絕對是最有用的武器,所以法蘭克人也很快的拉丁化、基督化,最終也讓整個歐洲的日耳曼人都進入到宗教控制下的分封模式,但是日耳曼人的傳統並沒什麼統一的特性,往往都是後代公平繼承領土,最終法蘭克被查理曼送給三個孫子,也就是東法蘭克、中法蘭克和西法蘭克。

圖 西、中、東三個法蘭克王國。

西法蘭克是法蘭克帝國的主體部分,987年也就是我們的業餘軍事愛好者宋太宗趙光義北伐遼國大敗的時候,西法蘭克的「法蘭西公爵」雨果·卡佩繼任「法蘭克人的國王」,這也就是現在意義的「法蘭西」的源頭了。

東法蘭克就是後來所謂神聖羅馬帝國的前身,但是這個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又不羅馬也不帝國,完全就是個借用羅馬名字的日耳曼鬆散聯邦,這地方的日耳曼人相對最落後也最純正,按照日耳曼的規矩領土也是也越來越碎,但是這群人相對又有自己的認同感,慢慢的都自稱「Deutsch」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德意志了,一般認為這名字要不就是古日耳曼語「Diot」也就是人民的意思,要不就是來自曾經很厲害的一個日耳曼聯邦「條頓」,這個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在15世紀直接改名「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這也就成了後來德意志的前身。

中法蘭克後來被東西法蘭克瓜分,兩邊基本以萊茵河為界線,當然了,這個分界線旁邊詭異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一直成了後來德法的必爭之地,而中法蘭克的南部也就是現在義大利北部的部分,後來也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一直都是亂七八糟,實際上整個義大利半島,在19世紀之前都是個未統一的文化區域而已。

圖 義大利的分裂,後來到了我們鴉片戰爭的20年之後,義大利才被薩伏依公爵(上圖左上部黃色部分)出身的維托里奧·阿梅德奧二世從西西里、撒丁島出發,一步一步統一義大利全境建立義大利王國。
..........................................................................................................................................................
然後就要說到英國了,這個我也以前也寫過。

不列顛的凱爾特人們趁著羅馬人撤走,也就想活動筋骨,愛爾蘭的蓋爾人進入了不列顛島北部的皮克特人地區,自稱「Skots」,這也就是後來「蘇格蘭」(Skotland)的來源了,一般認為這個名字本來來源於羅馬人對凱爾特人的一種蔑稱,總之這群蓋爾人進入皮克特人的地區和他們混住,逐漸他們可就成了布列吞人最大的一個威脅了。

皮克特人和這群「蘇格蘭」蓋爾人從北邊不斷騷擾布列吞人,布列吞人羅馬時代就打不過他們,於是他們就學了西羅馬人一向愛乾的事——收僱傭兵,我們都知道滅亡羅馬的就是日耳曼的僱傭兵,所以對面虎視眈眈窮的要死的日耳曼的四個部落,有三個也是前面提過的——盎格魯人(Angles)、薩克森人(Saxon)、弗里斯然人(Frision)、朱特人(Jutes)就愉快的跑到了不列顛尼亞。

圖 羅馬滅亡的前夜,英國這個孤島也被日耳曼人進入,在不列顛的歷史上還有了應用帶著凱爾特人抵抗薩克森人的「亞瑟王」傳說,但是總之也是負隅頑抗,凱爾特人終於被趕到了英國西部的山區,也就是後來被稱為「威爾士」的地方,而還有一批布列吞人進入對岸的一個半島,這也就是現在法國的布列塔尼半島( Brittany,當然這地還有個外號叫「小不列顛」。)

  • 蘇格蘭人和皮克特人是毫無懸念的被壓制了,但是你不列顛連蘇格蘭都打不過,還能打過這4位日耳曼大哥么,所以四個日耳曼部落徹底控制不列顛,並且不斷兼并,這也就是英國歷史上的——七大王國時期。

圖 英國七大王國時期,我們來看一下,盎格魯人控制的有——諾森布里亞王國、麥西亞王國、東盎格魯這三個地盤,薩克森人控制的是埃薩克森、蘇薩克森、威薩克森這三個國家,其實這也就是音譯問題,本來的意思就是Wessex(西薩克森)、Essex(東薩克森)和Sussex(南薩克森),還有一個就是朱特人的肯特王國(Kent),有人說那個弗里斯然人哪裡去了,嗯,他們回老家了,也就是現在的荷蘭弗里斯蘭(Friesland)省。(Mercia打錯了。)

而廣闊的不列顛除了Thames(泰晤士)、Avon(埃文)、London(倫敦)這樣的幾個現在也搞不明白什麼意思的凱爾特語地名之外,只剩下蠻族日耳曼的廣泛統治,這也就是所謂的「盎格魯薩克森」時代的英國,而日耳曼人佔領區也就有了個新名字——Engla land ,也就是——the land of the Angles(盎格魯人的土地)的意思。

隨著大陸上日耳曼人的基督化,基督教也從離大陸最近的肯特王國這個地方傳入了不列顛(肯特的對面就是後來著名的「敦刻爾克」),而這個時候的英國也開始了大一統的路線,威薩克森國王愛格伯特(Egbert)統一不列顛上的其他6個國家,「英格蘭」的雛形正式出現。

圖 愛格伯特以攻打麥西亞作理由控制東盎格魯,然後和埃薩克森擊敗肯特王國,埃薩克森蘇薩克森歸附後,統一南部的威薩克森打敗麥西亞和諾森布里亞的聯軍,統一英格蘭,英格蘭進入威薩克森王朝時期。


如果按照統一國家作為「文明史」的源頭,姑且認為這個時候是英格蘭歷史的開始吧,同時代的我們,正好是安史之亂之後的一片殘局,吐蕃切斷河西走廊,西域領土全部丟失。

不過「真正的」英格蘭還不是這個時候開始的。

789年,盎格魯薩克森編年史記載,一群「商人」殺死了向他們徵稅的不列顛官員,諾爾斯人(Norse)正式進入了英國的視線,Norse這個詞我們現在也能看出來,就是古英語稱呼「北邊人」的意思,其實這群人就是留在老家的日耳曼人,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北歐民族。

  • 這群人雖然也是日耳曼人,卻和已經逐漸文明化的日耳曼兄弟們不太一樣了,這些人人高馬大沒文化,戰鬥力極強,最終成了歐洲日耳曼邦國的巨大威脅,隨著四個西日耳曼部落入侵不列顛,諾爾斯人里的「丹麥人」逐漸控制了「日德蘭半島」,這地方也就有了一直被叫到現在的名字「丹麥」了,丹麥和老家的挪威、瑞典的時代到來了。

諾爾斯人又被稱為諾曼人,這群人不斷地騷擾不列顛還有法蘭西,一波諾爾斯人的老大「羅倫(Rollo)不斷入侵西法蘭克也就是法蘭西王國,最終這倒霉國王沒辦法,簽訂了「聖-克萊爾-埃普特」條約,這樣西法蘭克的北部沿海區域就成了諾爾斯人的——諾曼底公國了,而羅倫也就成了名義上效忠法蘭克王國的「諾曼底公爵」。

圖 諾爾斯(諾曼)人的征服,藍色都是日耳曼系控制區,綠色是僅有的凱爾特區(好可憐),法蘭西是個拉丁化的日耳曼國家。

這群諾曼人在諾曼底這個區域迅速的法蘭克化,他們的語言也就變成了古法語,很快就和法國沒什麼區別了,等到第三代公爵的時候,名字都成了法國化的「查理」了,也就是「查理一世,英格蘭面對著諾爾斯人的威脅,毅然決然的決定和諾曼底公國聯姻,畢竟這群貨還文明一點。


自然英格蘭就更慘了,到了國王埃塞爾雷德二世的時候,最終丹麥諾爾斯人的「斯凡八字鬍王」(Sweyn forkbeard )兼并挪威擴大勢力,最終徹底擊敗了英格蘭,等到他兒子克努特的時候直接建立了個兼有丹麥、挪威、英格蘭、瑞典南部的「北海帝國」


所以英格蘭的倒霉國王沒有辦法,突然想到可以投奔自己媳婦家的諾曼底公國,結果這一下又是引狼入室了,雖然在諾曼底的支持下他兒子愛德華回去當了國王,但是沒子嗣的他死的時候就沒處理好繼任的問題,丹麥那邊的哈拉爾三世、英格蘭這邊的他小舅子和諾曼底公國的他表弟威廉全都表示自己應該繼承王位,結果還是威廉比較厲害一路推回到了英格蘭,這下我們大英格蘭就成了歐洲最神奇的國家之一了,貴族階級的諾曼底人根本就不會說日耳曼系的英語,而且作為英國國王的諾曼底公爵名義上還是法國國王手下的小弟,總之英語慢慢變成了一個高級點的辭彙基本都是拉丁系的法語,低級一點的辭彙基本都是日耳曼系的英語的神奇語言,但是這個奇怪的統治方式讓兩國矛盾越來越深,英和法的王室都認為自己對對方的一些領土有主權,最終引發了轟轟烈烈的「英法百年戰爭」,當然了,其實兩邊的上層都是法國人,爭奪的也都是法國的領土o(╯□╰)o。

最終聖女貞德帶著法國越來越強,英格蘭大敗,這群英國的法國國王徹底放棄了法國的領土,從此傲嬌的表示要努力學習英格蘭文化,在這個歐洲光榮的孤立起來,百年戰爭結束的這段時間,正好是于謙帶著明朝的軍隊和瓦剌的也先打仗的時候,也是明朝衰落的開始。

如果認為這個時候的英國才是現在這種英國的開始,那也是可以的,好了再說一下德國。
...........................................................................................................................................................

前面說了,這個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只不過是個德意志人的鬆散聯邦,一堆公爵、伯爵等等打來打去,薩克森、巴伐利亞、法蘭克尼亞、奧地利都是這個區域具有較大勢力的存在,後來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崛起,才算是成為德意志裡面一家獨大的控制者。

結果神奇的是,一個曾經完全不屬於德意志的,在現在立陶宛、拉脫維亞旁邊的「普魯士」崛起了。

圖 普魯士地區,比較諷刺的是這地方已經變成俄國的「加里寧格勒」了。

  • 這個普魯士地區在波羅的海東岸,本來生活著和立陶宛他們一樣的「波羅的海民族」,這群人不屬於任何一個前面提到的主流印歐人,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印歐部族,後來我們宋末元初的時候,德意志的條頓騎士團以古普魯士人挑釁為理由遠征普魯士,最終把普魯士給同化成了德意志人,這個血統混亂的部族一直到了我們雍正乾隆的時候,在腓特烈的帶領下走上了軍事化國家的道路,他利用拿破崙對歐洲的戰爭,逐漸獲得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承認,後來兒子腓特烈·威廉繼位,在滑鐵盧那一戰也是重要的參與者,拿破崙被擊敗,普魯士逐漸成為壓過奧地利的,德意志的最強大的一部分。

1862年,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作為宰相,1866年,普魯士徹底擊敗奧地利,俾斯麥主張排除奧地利建立「小德意志」。

1871年威廉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從此之後,以普魯士國王為皇帝的德意志帝國建立起來,如果說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是第一帝國,一般也就說這個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後來希特勒那個是「第三帝國」,不過第二帝國建立的時候,鴉片戰爭都過去30多年了,全世界的殖民地基本都被英法給瓜分的差不多了,所以這個後起之秀,就這樣挑起了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好了最後說德國的遠方盟友,也是個和英國一樣的島國日本。
...........................................................................................................................................................

說日本的話就不像歐洲這麼亂了,我在有一個回答里也說過這個。

現在出現的非常奇怪的一個風氣是,你在知乎說日本是小國,就一堆人跟著非常憤懣,日本一個邊緣小國,在走向帝國主義道路之前這麼大的領土和人口,不是小國是什麼。中國古代一直很愛「羈縻」小弟,只不過日本對於中國來說,還沒有羈縻朝鮮對自己來的價值要多,所以才來了「三千年不羈大日本」的說法。

如果在中日關係上,除了那個不明不白的「漢委奴國王印」,還有後來《後漢書》的「倭奴國」和「狗奴國」,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詳細記載日本的文書是三國志中的《魏志:倭人傳》,這裡面記載了一個叫做,邪馬台國的政權。這批人帶來了一堆麻布還有四個苦力進貢,魏明帝曹叡龍心大悅,沒見過這麼遙遠神奇的使臣,就給了些銅鏡子,幾個玉佩,幾個大寶劍什麼的,封了個名號,正式成了小弟。至於之前東漢的那個委奴國和狗奴國,終究存疑很多。

不過在所有的周邊政權裡面,這個邪馬台國確實是相對落後閉塞的國家了。

  • 日本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以前,都還是所謂的繩文時代,基本來說看過半坡遺址的都知道大致的情況,不過話說回來繩文人做的東西還不一定有半坡人的水平,但是公元前300年中國孔子、老子都死了很久了,秦始皇都快統一六國了。日本人還活在我們5000年前的水平。
  • 但是也就是這個時候,日本發生了一些神奇的事情,這群光屁股的猴子突然穿上衣服,開始耕田了,用的還是銅器鐵器。中國從光屁股磨石頭片到這一步發展了3000多年,這群貨是怎麼學會的?難道大日本帝國果真天資聰慧,是上天選中的孩子們?

  •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裡? - 安森垚的回答 ,總之這裡面大致說了下日本人的來源問題,就不在這個文章里細說了。
  • 大致的意思是說,在那個時候,現在中國的東北地區以及朝鮮地區,因為扶余的擴張和中國的內亂,有這麼一批原始扶餘人和原始三韓人就飄到了一塊新大陸「實際上是日本的九州島」,到了之後才發現,卧槽這裡啥也沒有啊,就一群編草繩的土人啊。於是這些人為了生存,為了能吃到家鄉的大米(霧),耐心的教會了這些人穿衣,種田,打鐵,當然,漢字這東西算是用不上了,這批人慢慢的融入了這個小集體。我們稱這個時代為「彌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大約相當於西漢末期到南北朝的時間。有常識的同學會知道這段時間中國有多麼的亂,所以這期間也陸續有中國難民渡海,但是數量絕對不多。
  • 圖 彌生時代裝扮
    彌生時代過後,日本人的生產力越來越發達,中國那邊慢慢的進入較為平穩的時期,人口銳減,很多人活著也看不到希望,於是佛教正式在中國普及。

  • 那麼日本也悶聲發大財,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 前面說過的邪馬台國,老大是個女的叫做卑彌呼,這個辭彙被很多學者認為是「やまと」(yamato)的音譯(有爭議),也就是說,這個叫做yamato的大部落開始崛起,這個辭彙現在寫成漢字就是,大和。

    大和政權逐漸的開始征服沒有開化的小部落,小農家。這段歷史被日本的史書——《古事紀》描寫為轟轟烈烈的「神武天皇東征」,如果按照當時的規模,實際上也就是在九州的大和政權一步步消滅一個有一個村莊的過程。

    慢慢的大和政權終於落穩腳跟,除了日本的東北地區和北海道地區還存在少量土著,一般認為人種屬於最早走出非洲的「矮黑人」(這兩個地區現在也是日本最落後的),大部分地區已經被「渡來人」的大和政權統一,大和政權的老大叫做「大王」,大王開始各種修建自己的墳墓,裡面放上財寶,彰顯自己成為大村長所積累下的財富,但是估計也就是一堆麻袋片什麼的。我們稱這個時代為「古墳時代」,開始於公元300年左右。

  • 大王的家裡有三個好東西是不能埋的,一個銅鏡子,一塊玉,一把劍(八咫鏡,八尺瓊勾玉,草薙劍)。有人猜測就是前文說到魏國皇帝老曹賜給他們的那幾個,魏國皇帝賜的可不得了,這就叫國之重器,日本人稱之為三神器,誰有這個才能當大王。
  • 不過日本老大不是叫天皇么,怎麼成了大王了。所以說,下一個時代,飛鳥時代就要開始了。

  • 飛鳥這個詞在日語里叫あすか、其實是因為當時的好多文物是在一個叫做「明日香」的村裡挖出來的,懂日語的同學肯定知道,這兩個詞的讀音是一樣的,但為了文雅,總不能說是「明日香」時代吧。
  • 飛鳥時代產生了日本第一個女大王,叫推古,因為大王一直一脈相承,萬一哪個大王做了缺德事絕了後,就得讓侄子當大王,如果侄子都沒有,就只能侄女了。再加上外戚專權,專挑弱雞當大王,所以厲害的皇子一個接一個的死。但是這女人肯定不能執政啊,所以當時就立了一個遠房親戚,「聖德太子」作為「攝政王」執政,以制約外戚「蘇我馬子」的權利。

    圖 漢化前的聖德太子(霧)
    這個太子不一般,他覺得日本太窮了太落後,雖然說是大王,實際上就一大部落首長,而且還要聽很多部落貴族的說三道四,必須要有個合理的律令來制約這些,所以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剛剛統一的中國王朝,隋。

  • 太子派他最好最好的好基友「小野妹子」作為第一批留學生老大,前往隋朝進行學習,給了個名號,叫「遣隋使」。還帶了一個很欠揍的國書「東天皇帝敬西白皇帝書」(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天皇以及日本這個名字,正式的出現在了歷史的記載中。不過當時也就是隋煬帝心情好,懶得理他。
  • 圖 漢化後的聖德太子(霧)

  • 這一下可不得了,小野妹子見到長安之後直接就嚇尿了,回去之後,告訴好基友,我們的皇宮還比不上人家中國老楊的廁所呢,咱們必須改革了。
  • 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開始了,聖德太子站在村口喊道,鄉親們聽好了,本村以後就叫做,日,本,國了,信仰呢,只有一個,那就是佛教。人家隋朝那麼發達,是因為有文字,咱們就會哇啦哇啦,連文字都沒,以後唯一的官方文字就是漢字,啥?你說不是一語言沒法用?沒事,我告訴你這字啥意思,你對著漢字讀咱們的語言就可以了。於是從這個時代開始,會寫漢字成了至高無上的榮耀,能去中國留學成了日本人的夢想,每個日本貴族都懷著一個中國夢。

    從這之後,日本派了無數的遣隋使遣唐使,日本從飛鳥時代,全面漢化。一個封建王國日本誕生了。

  • 一個文明的國家一定要有歷史,日本開始編纂《古事紀》《日本書紀》,總不能說在渡來人去日本前日本全是豹紋套裝的吧,所以就開始大肆包裝,並宣揚以一個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孫」,由神武天皇創造大日本國,扯了七百多年的神話故事當作歷史,不過這也是後話了。
  • 為了換個風水,同樣是為了大力發展佛教,貫徹佛祖精神,落實四大皆空態度,天皇遷都平城京(奈良),奈良時代開始。

    既然不是村長了,皇族的內部就會出現問題,日本遇到了和中國同樣的問題,外戚專權。
    前面提到的蘇我馬子,就這麼一人,這人一直和天皇家結親家,所以家裡人基本都是天皇舅舅,所以哪個天皇都不敢動他。

    這時候當一個名字極為性感的叫做中大兄的人當太子的時候,蘇我的老大蘇我入鹿越來越不把剛改名成天皇的大王放在眼裡,所以這時候,一個下層跳大神的小貴族「中臣鐮足」挺身而出,這人深受曾經的遣隋使影響,所以和皇子一起剷除了蘇我氏的專權,而且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化改新。皇子很開心啊,就差和他搞基了。

    於是這腦殘的皇子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各種和中臣鐮足聯姻,並且由於他生在一個叫做「藤原」的地方,所以賜給他「藤原」的姓氏,並且封他後代為「關白」「攝政」這兩個官位。於是,「藤原」這個家族的「攝關政治」正式拉開帷幕,一直到明治維新,這兩個職位還是歸他家,可以看到日本的好多制度都可以像天皇這樣「萬世一系」。

    圖 藤原始祖 中臣鐮足(黃)和被他搞下去的蘇我入鹿(紅)
    藤原這個家族的人越來越龐大,皇族也越生越多,為了防止權力落到別的家族,基本上皇族內部一直是這兩家互相聯姻,這也一定程度造成了後來好多天皇軟弱低能的原因。

    先不說他們的亂倫歷史,總之皇子越生越多,最後終於皇宮都裝不下了,於是,天皇把自己一些小兒子們削除皇籍,賜給兩個姓氏,「源」,「平」

    • 再說藤原氏發展的越來越厲害,最後基本上成為了獨斷專權的蘇我第二,甚至比蘇我更為嚴重,藤原專權的時代到來。

    所以天皇活的太憋屈了,最後都出家做了和尚,老百姓更不用說,仍然窮的吃不上飯,所以紛紛信仰佛教,祈求來生做一個中國人。所以寺院在奈良迅速擴張勢力,成為日本最大的一股政治力量。

    終於桓武天皇忍無可忍,遷都平安京,也就是現在的京都。平安時代到來了。
    平安時代的藤原一家越來越瘋狂,顯然已經成了天皇老爸,於是,後三條天皇開創院政政治,自己出家成為太上皇,也叫做法皇。這樣一來不受到關白的干預,又可以控制政治,他又把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源」「平」召集起來,形成叫做「武士」的皇宮保安大隊,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藤原一家開始衰落。
    這些武士們地位很低,任務卻很重,所以活的也特別憋屈。

    所以當時的一個野小子,平家老大平忠盛的兒子「平清盛」開始不滿了,他不滿於白河法皇的專政以及自己地位的低下,嚮往構建一個以崇尚力量的世界。

    圖 當年沒有長殘的松山健一演的平清盛

    平清盛通過和源家源義朝合作,一點點的擴充軍事力量,最後卻利用皇家一舉消滅源氏,自己成為了武士統領,同時他繼承「日本傳統」開始和皇家聯姻,通過一系列的征戰,終於控制了日本的大半江山,成為第一個站在日本政治頂點的武士,這也宣告著武家時代的到來。

    平家權勢熏天,卻越來越腐化。源家卻在伊豆韜光養晦,源義朝的兒子「源賴朝」不斷厲兵秣馬,最後和自己的弟弟源義經組織了反平大軍。

    • 平清盛死後,壇之浦之戰,源家大勝,徹底剷除了平家勢力。同時徹底限制「日本第一大天狗」後白河法皇的權利,源賴朝正式建立「鎌倉幕府」,令天皇給自己封了一個「征夷大將軍」,日本迎來第一個武家政權所建立的幕府時代。天皇又一次成為傀儡。

    源賴朝在伊豆流放的時候,結髮妻子北條政子一致同甘苦共患難,可鎌倉幕府建立之後,北條政子通過各種方式絕了源賴朝的後,最後扶植一系列的傀儡成為鎌倉幕府的將軍,而幕府一直為北條攝政。

    鎌倉幕府時代,也就是我們的宋末元初,中國正經歷著金以及蒙古的入侵,這時的日本羽翼漸漸豐滿,在漢文化的基礎上開始了和風文化的改革,日本文化漸漸成熟。

    • 這時蒙古早就一路向西攻佔花剌子模(今阿富汗以及伊朗東),基輔羅斯(今俄羅斯以及烏克蘭),阿拉伯帝國,立陶宛大公國,奧地利王國,成功的成為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所以也就順便來欺負一下日本。

    當氣勢洶洶的蒙古戰船來到九州的時候,鎌倉幕府直接嚇死了一半,要知道日本人很少能見到一千人以上的軍隊。結果蒙古的兩次入侵,都被兩次狂風吹翻了船。日本人認為這是上天拯救日本的「神風」,所以二戰的時候給自己的敢死隊也起這個名字,但老天沒有第二次眷顧日本,日本成了
    神瘋。

    • 不過鎌倉幕府沒有高興多久,窮的要死的幕府沒錢賞給抗擊元朝侵略的士兵,所以後醍醐天皇利用這一機會,開始「倒幕運動」(霧)。

    他扶植地方武士「足利尊氏」(其實也是源氏一支)輔助自己對抗鎌倉幕府,最終得以成功,但足利尊氏以為天皇能賞給自己一個征夷大將軍什麼的當一下,結果這天皇非要專權,這下足利尊氏不樂意了。直接挾持了個傀儡天皇,自己在京都建立了個新的幕府「室町幕府」,後醍醐天皇見勢不妙,跑到吉野自己繼續當天皇。於是日本開始了「南北朝時代」也叫做「室町時代」。

    • 終於到了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就一休裡面那哥們。後龜山天皇也不想掙扎了,還回三神器,南北朝統一,日本為了發展又回去低頭朝拜明朝,明朝自然很高興啊,你看小弟又回來了,因為足利一家也是當年源氏的後代,所以明朝皇帝老朱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源道義」。

    圖 足利義滿
    這一下日本國內的其他武士不幹了,你怎麼成了明朝的國王了,我們自己有天皇啊,所以室町幕府埋下了怨恨的種子。

    • 終於一個源於幕府將軍內部鬥爭的契機,導致爆發了「應仁之亂」,不同的地方勢力擁護自己的將軍開始內亂,就像我們傳說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一樣,誰都開始不拿這個幕府當回事,地方被稱作「大名」的武士各守護一方,互相對戰增強自己的勢力。足利幕府名存實亡,各地豪族並起,日本拉開了「戰國時代」的帷幕。

    大名經過常年的征戰,最後形成了若干比較有力的大名,如甲斐的武田信玄,駿河的今川義元,美濃的齋藤道三,安芸的毛利元就等。

    • 最後被稱作「尾張大傻瓜」的「織田信長」崛起(今名古屋),一步步的戰勝周邊大名,並通過人格魅力吸引了眾多武將為他奮戰。

    織田信長為了削弱日本的佛教勢力,開放了基督教的進入,導致日本出現了諸多基督教大名,並通過傳教士了解了日本的渺小,逐步產生了欲求一統世界的野心。

    • 織田信長一直重用平民出身的「木下秀吉」以及曾侍奉公家的「明智光秀」,但由於織田信長欲求推翻天皇令立新政權,導致了皇家以及藤原氏的恐慌,最終通過明智光秀,在京都發動本能寺之變暗殺織田信長。

    秀吉這貨就是個農民,營養不良長得猴子一樣,有一天織田信長打完仗回來,看他從樹上掉下來,問他什麼名字,由於日本平民連姓都沒有,所以就自己胡編了一個叫做木下藤吉郎,因為從樹上掉下來的,然後做了信長的足輕,其實就是提鞋的(霧)。

    圖 豐臣秀吉
    木下秀吉正攻佔毛利氏,此時簽訂合約,返回攻打明智光秀,最後一步步消滅織田家的反對勢力,並繼續戰爭,統一日本。
    由於平民出身,不能冊封征夷大將軍,所以秀吉令天皇賜姓「豐臣」,成為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平民關白」。

    由於信長的城池名字叫安土,秀吉的城池叫做桃山,所以這個時代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
    豐臣秀吉由於子嗣極少,並扶植豪族作為自己的守護,就比如前面說的毛利、德川等,並且發動了很有名的「萬曆朝鮮戰爭」,要知道無論是這個時候還是甲午戰爭,日本入侵大陸總是要吊打一下朝鮮,然後中國來派援軍。

    • 等到最大的守護「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死後,與他的接班人「石田三成」展開戰爭,此時秀吉的軍師「黑田如水」也在福岡起兵,統一九州,可不到兩天,德川家康就戰勝了石田三成,德川的大將正是黑田官兵衛的兒子「黑田長政」。

    日本的很多城市的名字,比如岐阜,福岡等,也來源於戰國時代。

    • 德川家康撿了個大便宜,由於當年豐臣秀吉為了限制德川權利將之分封道關東以及東北地區,所以德川就直接講幕府建在關東的江戶,史稱江戶幕府。也是日本最後一個幕府時代,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為了地方安定,設置由親信以及大名構成的藩閥,由於社會較為安定,農業平穩的發展著。與清朝一樣,幕府實行閉關鎖國,除了長崎,基本維持著自給自足。

    由於武士階級的限制以及腐朽,大批量的地方浪人武士和下級武士開始產生不滿。隨著美國人佩里所駕駛的蒸汽輪圈來航,日本人的太平夢徹底破碎。

    長州藩的毛利氏(前文提到過的安芸大名),薩摩藩的島津氏(祖先是渡來人秦氏),所率領的下級武士開始興起倒幕運動,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希望推翻幕府進行革新,打開國門。
    隨著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明治天皇即位,但終究還是受到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等人的控制。

    • 隨後的西南戰爭結束後,天皇正式掌權,伊藤博文作為首相,進行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將首都從京都遷往江戶,改名為東京。
    不同於中國的「中體西用」之類毫無作用的迂腐之言,日本實行「全盤西化」政策,但這種全盤西化是精神以及智慧上的,日本善於保留所有文化的精髓。大量派遣留學生,極大力度的發展教育,基本實現了小學的普及,並將幾乎一半的財政投入到教育中,最終暗示著大國崛起。

    • 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以參與清附屬國朝鮮的東學黨起義為借口,與中國在朝鮮發動「日清戰爭」也就是我們的甲午戰爭,隨後為了東北的利益,又發動「日俄戰爭」獲取了在中國的大量殖民地,通過這一系列的戰爭,還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坐收漁利,日本很快崛起成為列強之一。

    大正天皇駕崩,昭和天皇即位,「軍部」通過暗殺首相獲得政權,其實這與古代的武士奪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從平清盛開始的武士掌權的傳統,使得這個島國繼續開始了它膨脹的野心。一個紛爭1000多年沒有統一的日本,在迅速統一之後,開始了和德國一樣對外擴張的道路。
    經過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這兩個最大的戰爭之後,「小男孩」和「胖子」在廣島和長崎結束了「大日本帝國」的幻想。

    不過話說回來,日本在閉塞和強國包圍中走來,一步一步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科技強國和經濟強國,很多內核是類似於英國和德國的,有人說中國人是「荒漠心態」,看得夠遠但是總忽略腳下的路,而日本是森林心態,雖然一葉障目,但是卻總會斬斷前方的經濟,走出一個只屬於自己的捷徑。
    ...........................................................................................................................................................
    所以說前面說到的所有文明裡面,基本都有著各種文明影響的交叉和變動,沒法給出一個真正準確的開始或者結束,但是我們這個文明也確確實實是一個從區區之地變為萬里江山,文化幾千年不曾中斷的,從這一方面來說,又何嘗不是大國和小國的根本差別,和世界定位呢?

    以上。


    日本,人口1.2億,全球第10,GDP 4.8萬億美元,全球第3

    英國,人口6300萬,全球第22,GDP 2.5萬億,全球第6

    法國,人口6400萬,全球第21,GDP 2.6萬億,全球第5

    德國,人口8300萬,全球第16,GDP 3.4萬億,全球第4

    這些都是小國的話,難道世界上只有中美才叫大國?


    英國,法國,德國是民族國家,民族國家形成都是晚近的事情,追溯他們的共同記憶更多的是服務於共同體想像的構建。

    比如北京猿人和我們在血緣上關係不是那麼牢靠,而構建今天漢族血緣上的源頭鮮卑匈奴羯氐羌都不該繞過,而歷史課本看待他們的態度不是按照這樣的親疏關係。


    歐洲各地(國)的文明歷史如果一定要跟東方類比,可以這麼看:

    • 古希臘類似於河南,歷史起源和「商」差不多一個時間段,曾經是歐洲文化的源頭,現在是窮親戚。邁錫尼文明和商同時,是古典希臘文明的前導。克里特文明曾經是邁錫尼文明的宗主,和夏(如果「夏文明」確實存在)同時,但是和後來的古典希臘文明似乎沒有直接繼承關係,另算。
    • 義大利類似於陝西。古羅馬帝國類比為「周」,滅掉了原始的文明起源(古典希臘),發揚光大,一統江湖。
    • 法國類比于山東。東方的姜太公及其兒子們費勁氣力在西周時期滅掉東夷,把山東納入周文明體系。西方的凱撒在稍晚打下高盧,把法國納入古羅馬文明的體系。
    • 德國類似於江南,曾經的蠻夷之地,現在的魚米之鄉,大約在公元前幾個世紀進入文明世界(古羅馬帝國)的視野、公元後幾世紀(東方的三國-南北朝時期)轉化為文明世界的一部分。當然具體過程東西方天差地遠。有趣的是在史前時代,德國地區的文化一度全球領先(輪子的發明地之一);而今天的江南地區,在史前河姆渡時代,文化程度也遠超中原地區。
    • 英國類比於兩廣。英格蘭類似於廣東,曾經的蠻荒煙瘴之地,後來的科技中心;蘇格蘭類似於廣西,曾經的蠻荒煙瘴之地,後來的。。。嗯,欠發達地區。古羅馬帝國把英格蘭納入文明體系的時間,粗略看跟秦始皇攻打南粵在一個歷史時段。
    • 日本比較特殊,雖然在東方,卻靠脫亞入歐、全盤西化在近代成為大國。在中國歷史上似乎找不到直接類比的地區。

    英帝國曾是整個人類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亦是最強大的帝國),全盛期最大領土面積為3370萬平方公里。統治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那幅恐怖的地圖就不上了。
    法國及其殖民地的領土曾達到1300萬平方公里。依面積算,歷史排名第八位的殖民帝國。
    日本曾經控制7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史上第十五位。
    德國在二戰期間一度控制6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主要是歐洲)。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幾個主要國家從來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小國。
    各國的歷史也非常之悠久。例如,史前的英國可以追溯到史前不列顛時期,舉世聞名的巨石陣則出現於公元前三千年到一千年間,那時已經是島上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了。一般相信,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於16世紀,在此之前,已具備雛形。
    日本的話,1萬4千年前至公元前300年,日本列島上出現過繩文文化,隨後繩文人被征服,彌生文明來臨。另外,據神話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由神武天皇建國,到今天有2600多年的歷史,但是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於公元8世紀才出現,而且就史籍而言,其可信度並不高。再者,根據考古研究,大和民族和其王朝被推斷是於公元三百到三百六十九年之間形成與建立起來的。


    知乎現在就這風氣?題主說這些國家是小國就那麼錯?國土小不能說小國了? 再說了 都說了有影響力 你們還想怎麼樣?個子矮就是矮子 你從人的能力大小出發沒錯 但矮子還是矮子。
    非要噴題主的說法,卻不解答題主的疑問,呵呵。
    當然,我是說你們這些答非所問的,你們也可以認為包括我。實在看不下去了


    討論文明,不能僅僅看現代民族國家分界。

    美國雖然建國史短,但建國不是文明的起點。整個西歐和北美的文明應當追溯到西羅馬帝國,東歐追溯到拜占庭,二者共同追溯到古希臘。

    像中國這樣以文明為國家,在同一個地域相對獨立一以貫之的例子,比較少見,不是文明史的一般形態。大多數文明都存在著交融和遷徙,這時就要看你選擇什麼樣的標準去定義文明了。


    呵呵,大家全是來嘲諷小國的吖?

    那我就來答題了

    英國:公元十一世紀開始
    (諾曼征服後)

    法國:公元十世紀開始
    (法蘭西王國形成後)

    德國:公元十世紀開始
    (真*神聖羅馬帝國形成後)

    日本:公元六/七世紀開始
    (狹義日本統一後)

    順帶
    中國:前221年


    這問題下面的匿名回答挺多的啊!


    在大伙兒爭論了小國還是大國亦或是強國後,題主提出的真正問題有人能回答了嗎?


    天天撕逼?~? 看的我好浮躁。


    看怎麼理解了吧,我認為這個世界真的對的起「國家」二字,或者能稱之為「大國」的,無非中美俄。

    不要問為啥中國排第一個,因為我高興,其實是讀法更順。

    世界舞台上,真的只是中美俄是大國,歐洲聯合起來算是一極。

    題主問題沒錯,其他是 有影響力的小國。

    日本GDP世界第二時、印度人口已經第二,就可以稱之為大國了嗎,誰說的??不過是世界強國。

    大 這個字他們真配不上。

    咬文嚼字的人可以認為,中美是超級大國,日英法德等是大國。

    倘若「大國」只有像中國、美國這種級別,或者類似級別的國家稱得上,那到底有多少大國?


    我覺得不能這麼雙重標準,算中國文明史,就從東亞大陸這篇土地有統一的國家開始算,不管哪個國家,只要佔據了上一個政權的土地,就算中國文明史。
    而算愛琴海、歐洲那邊的文明的時候,只要國家一被滅,就算文明中斷


    瀉藥,這個問題民族主義的味道很濃啊。

    這個問題本身就很有趣,因為它假設每個國家,會按現在的主權國家,存在彼此不同而獨立的文明發展。

    舉個例子,可能有一天上海獨立了,就會出現上海文明史和中國文明史。

    日本和中國朝鮮越南都屬於中華文明,德國法國,英國都是基督教文明。


    個人觀點:
    英國:從盎格魯-撒克遜七國時代開始算
    法國、德國:從法蘭克王國時代開始算
    日本:從邪馬台開始算


    自誇的話說多了,真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這四個國家文明史都差不多在公元476左右開始。但是如果追根溯源尋找文明的傳遞關係,應該和中國差不多。無論從進入鐵器時代的時間還是從神話傳說的歷史來說,他們均不落後於中國。像法國這種受羅馬希臘文化影響巨大的國家,他們的文明究竟從高盧人算,法蘭克人算,還是拉丁人算呢?總而言之呢,從歷史上(221BC~1640AC)來說,我們和西方沒有過太大的差距或者領先。


    英國的文明史他們認為公元前6000年來了一批農民,算是有真的幹活兒的人了
    然後羅馬人入侵算是文明了


    英國文明的源頭是入侵的薩克森人,這些移民建立了七個王國,最後Wessex完成統一。雖然有維京人入侵和移民,以及諾曼征服,但是英格蘭的居民大部分還是薩克森人。英格蘭地區的土著凱爾特人被趕到西部地區包括Cornwall和威爾士。英格蘭在愛德華一世的時候征服了威爾士,而Cornwall之前就已經被英格蘭征服。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為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1801年大不列顛與愛爾蘭合併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922年愛爾蘭獨立,國名改成了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薩克森人入侵開始於公元449或450年。從這裡算的話英國文明大致1500年。


    人教 九年級下 與 高一上下


    這些的確是小國啊,用國土面積,人口,總體GDP,生產總量來衡量大小國,真的很自豪是吧??印度也應該跟中國一樣感到無比自豪才對,他們也是超級大國,可以跟中國一樣超級大國。那些小國小到物理,醫學,科技,航空,宇宙研究領域都是他們貢獻比較多,你國貢獻了啥?super market?這就是大國的超級夢,總有些人還喜歡生活在過去大唐百朝來貢的時代,你們應該穿越回去才對。


    說錯了還不能說嗎,這麼玻璃心來知乎幹嘛。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5世紀-16世紀開始崛起。建立起當時的兩大殖民帝國,當時兩家包括殖民地面積都比現在的俄羅斯大。gdp總量分別為全球第五和第六名。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7國集團8國集團20國集團成員國。英國至今還對英聯邦成員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法國是歐盟兩大馬車之一,也是歐盟穩定的基石。對西非 北非有些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你稱這樣的國家為小國嗎 真心感到很悲哀,自大謙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一個都沒有繼承。日本德國gdp分別是世界第三和第四,二戰戰敗國,但是對世界還是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你說他們是小國 俄羅斯 加拿大 澳大拉亞哭暈在廁所。你一人意淫沒事,多點那就誤國了。


    推薦閱讀:

    英國有什麼鎮國神器嗎?
    女議員 Jo Cox 被槍殺,會對將進行英國脫歐公投產生什麼影響?
    英國人歧視中國人嗎?
    英國脫歐會對美國大選造成什麼影響?
    英國為什麼要執意脫歐?

    TAG:歷史 | 法國 | 英國 | 德國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