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真的很懂浪漫嗎,或者談一下您對法國人或者巴黎的印象?

我們知道法國是很多人眼裡是一個懂得情調,充滿浪漫情懷的國度,而法國巴黎被稱為時尚之都,這些印象一般都是通過電影和媒體宣傳出來的,那麼談談您眼中的法國人或者對巴黎的印象?
(時裝周時的巴黎又是什麼樣的呢?)


在法國留學工作共7年,巴黎三年。總結一下,這個國家的好是需要一定實力才能體會到的。


由於這個社會的code和mode d"emploi相對複雜,而且和以前我們在國內接觸到的很不一樣,所以語言特別重要。舉個栗子,法國人身體不舒服,一般是先約家庭醫生,到了家庭醫生這裡,就可以安心回家了。根據病情,如果有進一步診斷的需要,家庭醫生會做出說明,告知有進一步專科醫生的就診必要。如果不懂這條code,隨便一個小問題就去醫院急診,那就有可能等很長時間,急診總是優先給真正需要的情況。

再舉個例子,個人感覺美國人和英國人通常外表看起來很好打交道,但外熱內冷,尤其英國人,再進一步,勢利的比例太高。法國人外表可能冷漠,但對於人的尊重,基本能做到不分彼此,很有分寸。我一直認為一概而論一個國家和民族是很蠢的,這裡所指的也是個人經歷中的那麼些人。


當我開始還是學生的時候,也許是剛換環境,也或者更是因為語言的障礙,也曾抱怨過討厭過這裡。但幾年後的今天,回過頭看過往的那幾年,除了一步步完成的目標,我也知道,我慢慢地已經愛上了這裡。

永遠有看不完的各類展覽,永遠有吃不完的各類美食,文化底蘊極其深厚。最重要的是可以自由表達和爭取你想要的生活。

巴黎市中心很精緻,而且越是近看越精緻,這也應該就是大家所說的浪漫。

有人說髒亂不安全什麼的,我想說這是西方國際化大城市某些區尤其某些郊區的通病。歐盟放開後來自東歐羅姆人的小偷小盜自己是可以防範的。至於什麼阿拉伯人黑人的,我也不知道這種帶有種族歧視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法國從文藝復興時期就不是只有白人的國家,那麼多的海外省,分布在不同的大洲,至少在我生活工作里接觸到的都沒有問題,有不少很優秀。人家是生活在自己國家。在法這麼些年,從沒碰到過被偷被搶的安全問題。有個現象很奇怪,我身邊的中國同學和朋友以及他們身邊的人都沒有碰到過類似問題,倒是網上總是存在些首先不知真假,再被網路暴力添油加醋的例子。那些要來舉個例的可以免開尊口,法國安不安全可以有數據可查,你硬要矯情我也沒有辦法。


巴黎能作為世界第一旅遊目的地,還是有它的道理的,每年這麼多人來到這個城市,出現問題的畢竟也只是小概率事件。


至於這幾年接觸到的人,我最直觀的感覺是越來越容易打交道(還是語言的問題),至於好人壞人浪漫的不浪漫的什麼的,哪個國家不都一樣嗎?印象深刻有一次出地鐵上樓梯絆了一下差點摔倒,後面幾個人追上來問我有沒有事。總體上說來,基本上都講道理,注重生活細節的品質。


最後我想說同樣的一條路,不同的人去走結果會不同。精緻浪漫和理性嚴謹的結合是我目前對法國的概括。


滿面歲月痕迹的婆婆們穿著細高跟畫著精緻的妝光腿走在寒冬臘月
風度翩翩的大爺穿著合身毛呢外套搭配鮮艷圍巾 皮鞋光亮如新

大概在中國會被說
快看那個老太婆光腿細高跟還擦眼影塗腮紅染頭髮!!不正經!!


帶法國朋友去中國玩,經常他們跟中國人自我介紹說自己是法國人時,立馬中國人就說oh my god, so romantic!或者類似的話,讓他們覺得很莫名其妙。現代法國人普遍不覺得法國人有什麼浪漫的。而去過國外的法國人普遍發現只有英語國家和東亞國家總說法國浪漫。而亞洲國家的這個觀點顯然是從英語國家漂泊而來的。

以知乎的習慣,應該定義一下什麼是浪漫。浪漫主義誕生於英國和德國,莎士比亞和歌德都是代表。君不見,羅密歐朱麗葉和少年維特的煩惱。但是,浪漫主義是在法國發揚光大的。主要原因是盧梭。他一個人,一個瑞士人,在理性橫行的18世紀抒寫了浪漫的人生。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心理活動的細緻描述,重新定義了浪漫的含義。而後來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的那本&<危險關係&>更是向世人展現了另一種浪漫:金粉世家的奢華和隨心所欲的放蕩。

如今浪漫的定義就是在那時候成型的,而和一開始的「激情風暴」(德語Sturm und Drang,又譯狂飆突進)大相庭徑。而在中國,對浪漫的詮釋也經常因人而異。比如有人認為對愛情忠誠是浪漫,而有人恰恰相反,認為不忠是浪漫… 但從各種法國小說電影或表現法國生活的美國電影里那些忠或不忠的浪漫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勾勒出一個浪漫的人的模樣:
1,TA是一個男人。
2,他不一定很帥,不一定有教養,但一定有風度。比如走路昂首闊步,舉止優雅。
3,他不一定有很高的教育水平,但一定有品味。比如穿衣合身,懂得選擇香煙和咖啡的品牌,知道哪個伯伯賣的大蒜質量好。
4,他不一定很有錢,但一定捨得花錢。
5,他愛吃喝玩樂,愛談性談女人,沒有什麼禁忌,也可能不拘小節,但不只知道這些,要談點別的也有見地,要幹活時認認真真。
6,他不一定忠誠,但他一定善於營造驚訝、喜悅或溫暖的氣氛。這種氣氛被稱作浪漫的氣氛。用俗話說就是會哄女人…

總之,國人所謂法蘭西的浪漫是一種比較小資的情結,是基於十九世紀資產階級文化的一種生活方式,源於其較好的經濟情況和相對平等自由的社會環境。法語中的兩詞drague(泡妞把妹)和 joie de vivire (生活情趣)其實概括了法國人自己對浪漫的理解。子曰食色性也,大致如此。想必孔子也是一個浪漫的人,不然也不會說吾與點也。

不過這兩點,法國人都不是做的最好的,義大利、西班牙人等地中海國家和拉美甩出法國很多檔次,對他們來說法國人簡直是 不浪漫, 法國人也自認不如。只有在巴黎這樣人頭攢動物慾橫流的大都市和熱熱的慵懶的東南地中海小資城市(Aix en Provence,尼斯、嘎納等),人們有充分的機會實踐他們對浪漫的定義。其他地方的法國人,和德國人俄羅斯人東北人沒有什麼大區別。

巴黎相對來說是比較浪漫的,人們普遍活得比較講究,而且對勾搭誘惑比較積極。即使阿拉伯人黑人小流氓也會逛跳蚤市場選自己的阿迪達斯,也會走在les Halles購物中心的周圍和街上素不相識的美女搭訕。更不用說市中心那些公園裡曬太陽讀書彈吉它的年輕人,和那些在露天咖啡聊天的各年齡段的男男女女。

當年巴黎是國際第一大都市。海峽對岸的英國人來到巴黎,看到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聚集,被滿大街的風流倜儻深深打動,沒想到同是大都市,倫敦顯得那麼不解風情。他們還沒去佛羅倫薩和威尼斯,卻已經把大量浪漫的辭彙用於巴黎。在後人(主要是美國人)眼裡,巴黎便成了浪漫的傳奇。而再後來,這對現實的誇大扭曲,讓日本旅者甚至得了巴黎綜合症,令人嘆惋。


浪漫不好定義。

我只能說回國後還時常夢到。

雨天仰頭看聖母院的引水小獸,在獅門前面看晨跑的人和狗,以及在每一個濕漉漉的陰天發現建築的配色之美,在我看來這都是浪漫到底的事。


法國人並不浪漫。
但是。
他們特別浪。
也特別慢。


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里寫道,「巴黎是古老的城市,而我們又如此的年輕。因此,沒有什麼是簡單的,就連貧窮、意外之財、月光、對與錯,以及月光下你枕邊人的呼吸,都不簡單」。


是,沒這麼簡單。


1)En cas de coup de foudre, brisez la glace. (In case of love at first sight, break glass.)


驚鴻一瞥路人成戀侶,荷爾蒙多巴胺盛氣凌人。他隨機打碎了街頭那個裝著玫瑰花的盒子,取出花送她。他對她說「所以親愛的你是在等我嗎」。他對她說「無法形容我的內心,我的心此刻已不屬於我」。他們擁吻,那是他們第一次相見。

2)讓我們彈鋼琴吧

幾乎每個火車站的角落總會有一架鋼琴。路人經過,彈一首喜歡的曲子,有時會有另外的路人坐下與之合作,兩個陌生人奏起了協作曲。眾人駐足,被音符牽引遊走,為他們鼓掌。流瀉的音樂,在嘈雜的人群里顯得遺世獨立。

3)My girl


生活被恐襲傾入了危險的種子,但還是有狂歡的時候。人群熙攘,音樂響起,老爺爺伸出右手,身子前傾彎腰,對老奶奶說「my girl」,她對他微笑,一起跳起了舞蹈。在劇院看劇,遠處對面坐著一對年邁的夫妻,整個歌劇三小時,他們一直緊牽著手。


4)就是要優雅


老太太穿著緊緻舒適的羊絨大衣,冬日暖陽里小腿露得恰到好處。她妝容精緻,粉底腮紅眼影口紅指甲油一個都不落下。老爺爺總是有各式的圍巾禮帽搭配,皮鞋從來都是一塵不染。他們走在一起,彷彿是第一天認識彼此一樣。


5)希望你飽餐一頓


女孩走出商店,把手裡的飲料和三明治遞給了街頭倚坐的流浪漢。顯然她是特地買給他的。流浪漢連聲道謝說「Merci mademoiselle」。女孩笑了笑,徑直走遠。


6)去郊遊去滑雪去海邊


森林郊野之上鋪幾塊餐布,倒頭就睡。去格勒滑雪,再來個跳傘何如?去南法,穿上比基尼晒晒太陽,晒成小麥色是終極理想。各色風情,抬頭是藍天。

7)地鐵里的讀書人


一定是地鐵信號太差的緣故,所以法蘭西人民才那麼喜歡讀書的。不對,一定是怕拿著手機被偷搶,所以法蘭西人民才那麼喜歡讀書的。:)


8)葡萄美酒夜光杯


餐前一杯酒醒胃,餐後一杯酒護胃。法國傳統家庭的櫥櫃里總是陳列各式玻璃抑或水晶酒杯,精確恰當地運用在前餐主食甜點三道中。到底是喝香檳紅酒白酒,一碼歸一碼,一切以餐食為標準。點上彩色蠟燭,家庭燭光晚餐立現。


9)Tu es très jolie!


法國男人的嘴有著世界首屈一指的甜,擅長發現並讚揚美好,哪怕只是街頭的擦肩而過。他們似乎是不怕被拒絕的,所以甚至可能因為看上你邊誇你邊跟著你走上幾條街衢。所以……美其名曰,又浪又慢?


10)文化盛宴


蓬皮杜還是蒙馬特,盧浮宮還是奧賽,午後時光好難抉擇,吶,要不,讓我們談談瑪格麗特杜拉斯怎樣。



後記:


三年前,我來到了法國的北方讀書深造,後來因為實習工作的關係相繼在尼斯和巴黎短暫生活。當年未到法國的我受伍迪艾倫和海明威影響頗深,總在心裡默念要在這個浪漫國度好好經歷一場。當年那個我並不知道巴黎其實是巴黎斯坦,就像現在身處法國的我至今也沒有弄清楚所謂經歷一場到底是經歷哪一場。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自己竟然在地鐵站里分辨出了大麻味,習慣對帶著狗狗的流浪漢投幾枚硬幣,懂得禮貌回絕街頭浪子的好意或壞意搭訕,把羊角麵包當成了早餐主食,睡前喝起了紅酒,對吃乳酪不生厭,和友人見面時常約在cafe或bar,聽懂了法國人開的玩笑,才知道法蘭西印記已不覺刻在了骨子裡。而這些印記,浪漫不浪漫,都不重要了。


不錯,盛宴在流動,所以,也許以後我會因為另外之地的六迪艾倫或河明威離開這裡,也不一定呢。:)


哈哈,法國人是浪漫。不過得拆開,晚上浪,白天慢(漫),玩起來浪,干正事慢,這是我對法國同學的最深映像。哈哈

不過也有不少反例~比如說~我系主任~……真是嚴肅認真,緊張活潑


某天晚上跟男友在塞納河邊美景下擁吻,遠處經過的幾個年輕人對我們喊著「Paris!La ville des amoureuses !"(戀人之城) 在如此美景下確實是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做一些浪漫的事。如果你有天來到這個城市,不妨在買買買之餘放慢腳步,好好的讓自己沉浸在這個城市的精髓里。固然她有千萬缺點,但她的美仍然是獨一無二的。

題主問到法國人,舉兩個具體的例子吧,這些例子在生活中時常遇到。但其實我並沒聽說過法國人覺得自己國家的人特別浪漫,可能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覺得大家都應是如此吧?
1)朋友(妹子)身上只有現金所以跑去櫃檯給地鐵月票充值(一般是在機器上充),地鐵站工作人員大叔接過卡幫她她充完,放在嘴邊吻了一下,再遞還給了她。

2)另一個朋友(妹子)有次把購物袋忘在一家咖啡店裡,跑回去找,服務生小哥幫她收起來了,歸還給她的時候指了指自己的臉頰說,要不然你給我個吻答謝我吧。

以上例子你說浪漫也好,死不要臉也好,但其實如果生活中時不時來幾個這種死相的路人,還是挺有趣的。

哦還有,我房東的老婆60有幾了,還是整天叫她老公chou chou的,聽著就有愛。(沒有準確翻譯,類似我的小心肝小寶貝的意思)
還有我打工的地方的老闆50多歲了吧,每個周末都要買束花給老婆,雖然他平時的脾氣非常壞。

當然以上的以上不是法國人的專利,義大利人也做得到。


浪漫=不靠譜。


關於法國,尤其是巴黎的很多謠言或者固有印象,大多來源於美國。比如巴黎是浪漫之都啊,在法國餐館叫服務員可以叫小夥子(gar?on )啊,基本都是來源於美國的一些面向下層民眾的旅遊指南的。
至於浪漫,我覺得基本和浪是一個意思。


塞納河,不結冰。因為愛,因為年輕。


謝邀。

我也不好自嘲,法國經典笑話:

「法國人做愛後會幹什麼?」
「5%的人轉過身然後倒頭大睡;
10%的人會抽根煙;
85%起身穿好衣然後回自己家「

"Que font les Fran?ais après l』amour ?
5% se retournent et s』endorment ;
10% fument une cigarette ;
85% s』habillent et rentrent chez eux"


地鐵車門關上的一剎那,金髮少女跳上來,直接撞到滑板少年身上。只聽她小聲跟他說了句什麼,他答:「Oui,pourquoi (嗯,怎麼)?」女生並未回答,側過臉吻上去,男生笑著問:「On se connait (我們認識嗎)?」「Depuis maintenant (從現在開始).」女生笑著輕扯住男生衣領,兩人開始french kiss。

這是我2013年的一篇微博。
在巴黎3年,這大概是我經歷過最浪漫的事。其他時候除了上課,就是在辦居留,等居留,跟銀行約RDV,(自己或別人)手機被偷,(自己或陪別人)去警察局報案的過程中循環往複……


巴黎就是法國的中心。對於巴黎人來說,法國就兩種人,巴黎人和外省人。


懂得生活藝術和情趣的是當年的法國貴族,跟法國的普通人毫無關係

懂得智慧的是中國當年的思想家,跟中國的普通人也毫無關係


巴黎的浪漫,是以美國為首電影屆的一次集體YY。

法國有一個網站 Les tournages ? Paris 用大數據說明了這個問題。

巴黎就這麼大,從2002到2010,大部分角落都被密集地拍過了,誇張點說,要是電影看得足夠多,恐怕會有種還鄉的感覺。

究竟都是那些國家在拍拍拍呢?美國第一,義大利第二,墨西哥第三:)

美國電影影響挺大的吧,對異國他鄉總會有一種神秘浪漫的感覺吧。
於是,bingo。


個人感覺,法國以及巴黎的浪漫有點被哄抬過高。當然,首先同意排名第一的答案里說的她的浪漫「需要一定實力才能體會到的」。一般我們普羅大眾去到巴黎,除了感受很多答案里寫到的髒亂差,服務業人員傲慢之外,其他的真心不是走馬觀花可以感受到的。

原諒我只是在法國待了很短的時間,我也說不出法國的浪漫到底是什麼樣的。但是我想說的是,結合誇法國浪漫的答案和貶法國散漫傲慢的答案一起看,是我想說的。

什麼是浪漫,可能我們覺得素不相識的人一見鍾情French kiss是浪漫,香街上,鐵塔下忘情擁吻是浪漫,精緻店鋪里喝咖啡吃法餐是浪漫,法式談吐是浪漫(個人不覺得法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以至於現在什麼東西加上法式二字就讓人覺得浪漫,更有人固執的從不說法國,一定要說法蘭西。歸根到底,浪不浪漫都來自一個人的內心,如果那個人是個小資的人,或者內心崇尚小資的人,那他肯定會覺得法國就是浪漫的代表。結合周天游的答案。

其實,在我去過的法國,去過的巴黎,我首先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巴黎的街道上狗屎這個小東西是出奇的多,以至於我必須三步一低頭。其次就是native法國人真的有一種優越感。
從這種優越感引申出來,這也是法國人可以被稱為浪漫的誘因之一。一個自帶優越感的人他本身必須得有一定條件可以讓他感覺自己優越,可能是有顏,有型,有款,有氣質,有內涵,懂藝術……或者兼備,再或者最不濟什麼都沒有,但是會法語。這就足以讓一個法國人有優越感了。優越感投射在別人身上,當然,這種別人基本上就是外國人(遊客)了,大部分人就會覺得這個人有一種引人入勝的氣息,想要更接近他,但是又無法接近,然後自然而然產生一種莫名傾慕。就像暗戀初期的感覺。那對於法國人自己呢,這種優越感就會表現為看起來傲慢,他們很可能只是懶得去做,又要端著架子,所以給人感覺傲慢了。

很多西方影視作品裡面描述法國人,一定是儀錶堂堂的,目前腦子裡蹦出來的只有十二羅漢裡面那個銀狐。。。。和破產姐妹里那個大廚。。。例子不太好,但是就是那種感覺。一提到法國男人,女人們都跟瘋了似的,想到的就是要泡一下o(╯□╰)o不得不說,法國的男人女人給人感覺就是情商很高的樣紙。如果國家有星座,法國我覺得是天秤座或者雙魚座o(╯□╰)o

至於其他答案里寫道的展覽啦,博物館啦,沒事啦,街道啦,人民啦,其實歐洲國家都大同小異。法國有的,別的國家也可以滿足。只不過如果你對法國有一種獨鐘的情愫,那你肯定會有「其實同樣的東西,法國的就是好一些」這種心理。

其實回到生活,法國也是一樣的,路邊賣好吃三明治的小黑哥不會因為你有異域風情就對你甜言幾句,租房子要收租的房東老頭該多少就是多少該什麼時候收就什麼時候收,天天住在鐵塔附近的居民不會每次一看見鐵塔就激動半宿。除非你可以天天過著奢華的生活,那不然,法國也就是那個法國,請抱著一顆獵奇的心去沒去過的地方玩,不要抱著我去追尋浪漫的心去玩。

最後說一句,我個人認為浪漫的歐洲國家是西班牙,尤其巴塞羅那這個城市(*^__^*)


餐廳里,一對看起來步入中年的男女面對面坐著,男人一直捧著女人的手(注意是捧),喃喃訴說什麼(聲音小死活沒聽見),每說幾句,就會吻吻捧在掌心的女人的雙手,服務生來來去去,還有我這種不明老外忍不住的偷瞄,完全沒有影響他們,繼續說,繼續吻…女人的表情,嗯,其實沒啥表情,靜靜地聽,嘴角一點點微笑,享受著她的專屬浪漫。
這樣的場景幾乎天天見,遍布各處,不分年齡,儘管我在巴黎只生活了四年


在巴黎呆了差不多近三年,上學兩年,工作半年多,其間也遊歷過歐洲各大著名城市,比如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巴塞羅那,馬德里,慕尼黑,柏林,科隆,維也納,布魯塞爾,伊斯坦布爾。。。還是覺得巴黎最人讓興奮,我固執的認為,不喜歡巴黎的人,或許需要提高一下自己的藝術和文學修養。說來有些幼稚,哪怕是看過無數次的鐵塔,每當坐在地鐵6號線,在高架橋上看見鐵塔的瞬間,心裡還是忍不住的激動。

巴黎是否浪漫,我不敢說,但巴黎的確是座藝術的城市,它的藝術,屬於每個人,不分男女,不分階層,不分人種,不分性取向,不分國籍。。大家都可以充分享受到巴黎提供的各種接觸藝術的機會,在這座城市,藝術不是文青矯情的自拍背景,不是貴族享樂的炫耀之物,它就是生活而已。

巴黎的美,在於盧浮宮,奧賽博物館,桔園藝術館等等博物館裡偉大而炫目的珍品,從遠古,從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到文藝復興,到印象派,你可以欣賞到這個星球上最美好的藝術品。

巴黎的美,在於夏日的旁晚,和朋友去超市買瓶紅酒,做過幾座古橋,坐在塞納河邊,一邊吹著小風,一邊聊天說地。

巴黎的美,也在於蒙馬特高地上穿行不息的遊人,還有無數的流浪藝人帶來的各色表演。走過小丘廣場,可以在聖心教堂前看看巴黎的夕陽。

巴黎的美,也可以在拉雪茲公墓。這裡是墓園,但沒有陰森,沒有冷酷。設計各異的墓碑彷彿是在彰顯墓主人的個性。繞來繞去,找找王爾德和肖邦最後的長眠之地~

巴黎的美,還在於左岸的拉丁區。漫步拉丁區,從法蘭西學院到索邦大學,去盧森堡公園的長椅上打個盹兒。或者也可以去那些牛逼哄哄的咖啡館裡喝杯咖啡,說不定,你座的位置,就是海明威寫書的地方。

巴黎的美,還在於歌劇院附近美麗恢弘,典雅莊嚴的奧斯曼新古典主義建築,放射性的大街,既實用又美麗。

巴黎的美,也可以是在布羅涅森林。你都想像不到,在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緊靠市區的地方,居然有這麼大一片森林!免費供市民休息玩樂,秋天摘例子,夏天泛舟,綠意幽幽,讓人心馳神往。

巴黎的美,還在於那些精緻的法餐,優美的擺盤和對新鮮食材本身味道的堅守,帶來和中餐完全不同的體驗。更不消說那些個饞死人的甜點。。。

在巴黎,時尚美女們可以找到LV,香奈兒,古馳,愛馬仕等等所有奢侈品門店,還有很多新興設計師的店鋪,滿足你對美的追求。

在巴黎,運動帥哥們可以在羅蘭加洛斯見證納豆的奇蹟,還可以去凱旋門下看看飛馳而過的環法車隊。

與我而言,巴黎是非常美好的,雖然我肯定會離開巴黎。
是的,我承認,巴黎治安沒有那麼好,治安這點,被柏林完爆。
我也承認,巴黎的地鐵又臟又擠,充斥著各種奇怪的人。
我還承認,巴黎的街道也不幹凈,常有各種垃圾。
還有,巴黎人的服務意識也不好,傲慢么? 的確有些。
So what? Et alors?
巴黎就是巴黎,這就夠了。
海明威那句話被說濫了,但大師的話就是經典
大家好好欣賞,這場流動的盛宴吧。


總之認識那麼多法國人,從來沒有一個法國人承認法國浪漫,一般都是呵呵噠~


推薦閱讀:

有哪些出名的法國電影演員?
如何解讀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
《阿黛爾的生活》中,艾瑪對阿黛爾的愛深刻到怎樣的程度?
如何評價電影《觸不可及》(Intouchables)的戲劇節奏?
如何評價電影《狼圖騰》?

TAG:電影 | 時尚 | 旅行 | 法國 | 法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