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台」的「台」字是什麼意思?


樓上幾個知友說了些相關的東西,但關鍵地方沒指出來。
古人常常不直接稱呼對方,而是借稱呼對方身邊人來指代,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如:陛下(丹陛之下立著君王的侍臣)、殿下(侍衛)、閣下(看門侍從)、尊駕(開道、駕車馬的侍從)、足下(古代位尊者高踞,足下為侍者)、執事(身邊管事的人)、台座(以位稱人,類似的還有鈞座,以及民國時候所稱的「軍座」、「師座」、「團座」、「參座」、「委座」之類)、台下(類閣下)。兄台之稱,即從台下而來,意為兄之台下,亦敬稱之一。
文獻:「群臣與天子言,不敢直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蔡邕《獨斷》)、「中軍臨川殿下(臨川王蕭宏)」(丘遲《與陳伯之書》)、「太尉執事」(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皆此意。《漢書高帝紀》中「大王陛下」側,顏師古注引漢代應劭曰:「若今稱殿下、閣下、侍者、執事,皆此類也。」

更新:被梁編點贊後一夜多了300個贊,鳴謝!


兄台一詞,大概由「老兄台座」演化而來,出現在明清口語中。

先秦,天子有三台,觀天文,察四時施化。
漢魏,三台可指在天三星,在人三公。
唐朝 ,台座即宰相。

韓愈 《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右掖連台座,重門限禁扃。

宋朝,台座已經成了敬辭。

王安石 《與王宣徽書》:某頓首再拜留守宣徽太尉台座。
陸遊《與曾逮書》:游惶恐再拜,上啟仲躬戶部老兄台座。

明清,老兄台座口語中演化成了兄台。

張鑒瀛《宦鄉要則》:對平輩泛稱友台或兄台自稱愚弟。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四版)》第371頁:

台②:星名,即三台(六顆星)。《晉書·天文志上》:「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韋莊《秦婦吟》:「妖光暗射~星折」。古代用「三台」比「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因此舊時常用「台」作為對別人的敬稱。如「兄台」、「台甫(向別人請問表字時的敬稱)」。【辨】臺、台。本是兩個字。「臺」是土築的高壇,又表示古代官署名,如「樓臺」、「臺省」,古代不寫作「樓台」、「台省」。「台」有兩讀:讀yí時有「我」、「何」、「愉快」等含義,讀tái時是星宿名。古代「台」都不寫作「臺」。


廣東沿海人士,本地方言保留很多古漢語特徵,如"走"意為"跑"等等。回到題目,"台"在本地方言中就是"弟"的意思。沒考證過,僅為一家之言。


推薦閱讀:

「的」(de)字源自何時?
如何向日本人學習引進外來語?
人稱代詞「佢」的詞源是什麼?
為什麼會有「冰雪聰明」這個詞?
用漢字「膣」來表示女陰究竟是中文固有的,還是近代從日本傳入的呢?客家話用的「膣」和這個是一回事嗎?

TAG:漢語 | 漢語辭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