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外入中國籍,其身份證上「民族」一欄填什麼?


別說入籍填身份證了
沒入籍填表格的時候也會被強行漢族
尤其是電腦上的表格 有些必須填民族
強行漢族 這很不清真


這實際上體現了蘇聯式民族政策裡面的重大缺陷,對國際人口流動缺乏應對。


一般寫「(原國籍)入籍」。如果是俄羅斯、哈薩克等國的沒事,我國也有俄羅斯族和哈薩克族。應該會直接寫上民族成分。


謝邀,這個我真不知道。
別說外國人移民到中國,就是中國本土仍然有未識別民族。
但是我覺得中國現有的民族政策早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繼續執行,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和混亂。
一個合理的民族政策的根本是平等和融合,國家身份高於民族身份,宗教信仰只能是個人選擇,不能綁架政策和民族身份。
————————————————
外國人入籍,這個事情本身看,更多的是外國人對中國的這個國家身份的認同,也許應該真的把中華民族當做外國人入籍的一個選項?因為畢竟沒有一個民族可以完整地代表國家。。


這個問題,公元前就有答案「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


趨勢 肯定是要取消民族 改成宗教。


首先,老外入籍後,他們的身份證和我們的不太一樣,叫作「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就是這樣的:

有沒有發現,證件上面是沒有民族的,而是「國籍」。其次,關於題主說的民族問題,根據《中國公民民族成份管理辦法》,
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的,其民族成份應當登記為「入籍(原國籍名)」;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結婚生育或依法收養的子女,取得中國國籍的,其民族成份應當依據中國公民的民族成份確定。


看北京衛視的《記憶》節目,有一個二戰時期來華避難的猶太人父親,本是德國籍,但在逃難中失掉了護照。戰後成為無國籍猶太人,最終選擇留在中國。其女沙拉·伊馬斯歸化為中國人,身份證的民族一欄填寫的是「外國血統」。

老太太八九十歲了,對中國沒有強制她成為某一民族的做法非常讚賞:「當我拿到中國身份證的時候,它上面明明白白寫著『外國血統』,所以中國政府在這個人文上做得還是非常好的,它不會因為我給了你一個中國身份,然後我就說你是北京人、你是上海人……它不這麼說。你是猶太人,但是你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國籍是我自己選的。」


如果是我,為了享受到「兩少一寬」必須填回族啊!


跨國婚姻,一方中國漢族、一方韓國人,生下子女入籍中國的情況,現在有不少會會選擇漢族。

否則就只能寫朝鮮族。

對於不少韓國人而言,朝鮮族和韓族的區別顯然是大大的。


夷族。。。


看過一個猶太老人的身份證,民族寫的「外國血統」。


我都未聽過哪個老外能進中國籍


有相同民族的寫相同民族,沒有的寫其它。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很大比例的人口都集中在少數幾個姓氏上?
你的兒女叫什麼名字,有什麼含義?
有哪些姓氏我們原以為是大姓,但其實在人群中比例的相對排位其實很靠後?
為什麼日本的第一大姓是佐藤?有哪些日本姓氏分布知識?
一個姓氏一句話…耿姓怎麼寫?

TAG:法律 | 姓氏 | 民族 | 國家 | 外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