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年收入30萬在上海會是什麼樣的生活?


我算了一下,我和bf的房貸,包含商業貸款+公積金貸款,兩個人加起來,一年就要還快30w。。。
我每個月要還7000多(公積金2000多+商貸5000多)
他每個月要還15000多(公積金2000多+商貸13000多)
我們都是上海人,都是2016年各自買的房。。。
計劃今年五月份領證,到時候我們的家庭是每年還房貸近30w的家庭。
他的房子中環內2011年的次新房帶車位電梯房近100平,我的房子外環外地鐵邊2004年電梯房70平出頭,雙方父母都是各自住一套60平出頭中環內老公房。。。他家在靜安區人民廣場那裡有一套老房子,等拆遷了就無敵了,但估計快變成歷史保護建築了,拆不掉估計,但是也挺好,對口一所比較不錯的小學,不用擔心學區房的事情了,以後有孩子了這塊成本可以省下。
平時生活的話,基本是想去哪家店吃飯了就去。吃的方面我們不講究,我最愛吃麻辣火鍋和日式烤肉。餓了么積分快10w了吧,美團也經常用,葛優躺愛好者。
我自己家沒車,我剛拍到上海車牌,打算買車。
他家有車,他爸爸上下班用。單位給我bf配了一部公車,不過我們目前異地,他在南通,一兩周回來一次。所以平時出行還算方便,就是上海太堵了。
他最近裝修也花了不少錢,婚房傢俱軟裝幾乎都是黑胡桃木的,不過他喜歡聽他的。
平時我穿衣服不講究,淘寶下就滿足了,也會幫他淘寶買買。他也不講究,就隔幾個月去一次商場,買一堆穿很久。我不買大牌包包,所以一般淘寶買買包包500內,最多買買coach、mk、ks,但比較喜歡好一些的電子產品,基本電腦、平板、手機都是蘋果的。他喜歡打遊戲,我至今不明白遊戲有啥值得充錢的,一個網頁遊戲他都可以充2w多,前前後後玩的遊戲少的花幾千多的花1-2w,按他的話說是這點錢在遊戲的體驗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起碼要乘以100的代價。
護膚品化妝品我也不講究,我比較喜歡日本的牌子,珂潤、城野醫生、資生堂用的比較多,花不了多少錢。
旅遊么一般每年一次出國玩,假期少,一般都是十一長假再加點公休。國內港澳短途的,基本就有個周末啊小長假啥的就出發了,一般旅遊就不太管錢了,旅遊里吃的住的玩的都不節省,畢竟平時沒啥大花費。


我也來答一下。
背景:雙方本地人,結婚2年無小孩,無房貸,有15W的代步車。

工作很忙,我一直需要加班周六也上班。老公則是soho,平均每天工作12小時,兩人娛樂時間很少。

每月給公婆伙食費,因為公婆住同一小區,不用自己做飯,周末會下人均100左右的館子,月開銷有8,9千,加上養車、偶爾買買東西,平均月支出會到達1W

每年可以出國旅遊一次,人均2-3W。

從未買過奢侈品,衣服很少買,基本在HM、優衣庫、zara這種快消店裡買打折的,包買過最貴的是500元。護膚品買科顏氏那樣的檔次,也沒有辦過美容院、理髮店的卡。

偶爾會買比較小貴的家居用品、生活電器來改善生活質量。比如最近在考慮入手nespressno膠囊咖啡機。放在家裡的東西價格3K以下的不會太過心疼。。

每個星期會請鐘點工阿姨來打掃,我很討厭花很多時間在家務活上 ╮(╯▽╰)╭

理財方面,存款全部在餘額寶吃利息,不炒股票期貨,也沒考慮過買基金和保險,在這方面我們關注的不多。

更多的在關注如何提升自己、增加收入,目標存錢準備養孩子,多個娃後,可能將來生活質量會下降很多吧。。。。


跟老公稅後收入正好這個範圍,暫時無娃,工作半年。家裡給了一筆錢,原計劃再借五十萬(無需利息),這樣勉強可以在外環外買個精裝小三房(89平,270萬)付個五成首付,如果不借錢付三成的話房貸每月過萬壓力有點大。哦對,我們都在張江工作,這裡房子死貴配套死差,目前住在中外環間的回遷小區。每每周末從浦西玩回來都有種從大都市回到縣城的感覺,尤其是晚上八點後馬路邊上擺滿了小攤╭(╯ε╰)╮從未買過奢侈品,出去吃飯最多人均200,團購主打。很少買衣服,基本都是千元以內的,從未買過任何奢侈品,自己也不感興趣,畢竟我們都算是搞科研的,周圍同事根本不關心你穿了什麼品牌,能發好文章申到好基金才是牛逼象徵。生活很簡單,偶爾自己做飯,主要是討厭洗菜洗碗。房租每月接近三千,加上日常開銷基本都在8K以上。總體感覺在買房裝修還貸和未來養娃的壓力下,30萬收入的家庭生活絕對不輕鬆,房子是大頭。如果是本地有房或者拆二代,那肯定會好很多


算筆賬:
家庭年收入30萬,如果是三位勞動力,也就是每人年薪10萬,每個月1萬不到。不是很難達到。但如果月收入過2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問題了。

如果需要房租:
房子開銷每個月大約4000-6000吧。每年就是5萬左右。
那麼家庭收入縮減為25萬,每位成員月薪則為7K。
這個幅度,基本上沒有改變生活的本質,可能對家庭投資和儲蓄有點影響。

每位家庭成員的醫保支出:
生病就醫,如果三人中有兩人不是全部報銷的話,假設一位是全裸,一位報銷60%。每個月需要騰出2K一人,約3K每個月,約4萬的開支。
那麼家庭收入縮減為20萬,每位成員月薪為5500元。
這個幅度,對家庭發展的影響就不僅僅是投資和儲蓄的問題了,穿衣購物,添置傢具,出行旅行等會受影響。吃的方面,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20萬年收入,三分之一儲蓄,剩下的三分之一投資。那麼就是:每年7萬的銀行儲蓄,4萬的投資。剩下10萬左右來開銷。每位家庭成員的生活費用為3萬每年,2500元每個月。
基礎生活費用,吃飯約3K,剩下4500元。
購置衣物,1500元三人,剩下3000元。
居家:1000元。
交通花費,養車,基本上剩下的2000全在裡面了。

如果保守投資,每年的收益假設為7%平均,那麼就是7000K每年。每月多了600塊。

問題來了,2人世界,30萬,哪怕20萬都夠花,會有一定的盈餘。如果一旦生了孩子,對不起,分分秒秒不夠。孩子教育周期太長了,除非你生了一個節能燈。

如果30萬,3口之家是2位老人,1位適齡青年,那麼會寬鬆很多。但收益和儲蓄會相對減少。

——————

上海的工資水平,碩士畢業6000-10000吧,算好的。本科4000起。
每有1年的工作經驗加500塊工資。
每3-5年,加30-50%工資。
當然是說發展的好的,外加上通脹和高CPI。
退休工人工資,3000起,幹部6000
每年加工資10%。

如果是兩個碩士畢業,有房無貸款,最好20萬。工作3年後,40萬。但前提是不生孩子。5年後結婚,兩個人都100萬的話,可以生孩子了。哈哈。做夢呢。


唉,北上廣生活壓力之大,成本之高,我也是近1年才深有體會。
有時候想到未來某個人,每天賺800,我卻猶豫花不花20。
好好學投資,努力掙錢吧。


除了年收入和所在地沒有其它條件,無法判斷。
大致上如果是三口之家兩人職工有收入,無房貸車貸,不炒股炒期貨,那一般是這樣的生活方式:
父母中級管理層或中高級技術人員,每天工作比較繁忙,家務包括孩子接送由老人代為操辦。孩子中學以後一般可以獨自上下學。早午餐一般自行解決,晚餐一般在外面一起吃,周末偶爾自家做飯。周末和假期經常有出遊計劃,近處自駕遠處高鐵飛機,酒店都住好的,跟團積極性不高。
衣食住行:衣服和配件品牌檔次都在白領到金領平均線左右,男士收集襯衫女士偶爾買上萬好幾萬的包。吃已經不是問題,看興趣。住所一般在中環附近有二到三房小區房。出行如果順路一般一方開車送另一方,小孩自理或跟車。

只好大致描述我印象中的平均水平,其它複雜的情況無法一一列明


廣州30萬家庭強行答一波。
男方國企機關大爺,2015到手約140k;女方非訴律師,2016年轉正後12k*16。
吃飯:男方每天從單位飯堂帶飯回家(快,利用餐補),周末出去吃一頓人均150,一個月凈支出約1500。
租房:越秀區40平老破小,2000。
通勤:100*2。
穿:某寶單件200以下,兩人一年控制在5000以內。女方化妝品一個月控制在300左右。
娛樂:單位發的電影票、游泳票、單位配的健身房,男方每周去踢一場球20塊,一年凈支出2000。
旅遊:近兩年沒有。
2015年家庭收入227k,支出58k;2016年1-5月家庭收入130k,支出32k。
來自一個準備買房的家庭手賬。


坐標上海。本科畢業四年。和老公兩個人年薪一共30w,外環外有一套70多平的小房子。有貸款除去公積金每個月還款4500.,有代步車,每個月還款2000.基本解決溫飽。。。平時熱愛買衣服,價格不高一般在500-1000元,冬天的2000左右。畢業四年沒剩下什麼積蓄。後來,懷孕了。感覺十分窘迫苦惱中。。。。


很少答題,但是這個問題剛剛好可以回答,所以厚著臉皮來答一答。希望可以說清楚一些。

我們家庭目前3口之家,丈夫90年,在支付行業,我89年做設計,在金融行業,有一個2歲多的寶寶,但是在老家被公婆帶著。目前我們的收入是稅後年收入30萬,剛剛好。預計劃年存款20萬,但是,呵呵呵,你知道的,不可能,大概可能存到15萬的樣子吧。

目前我們無房無車無貸款,但是在老家有一套160平的精裝房子,因為不想回去,考慮在上海買房,所以目前在攢錢。下面就說說我們的生活狀態了,我這邊朝九晚五,基本上不加班,自己做飯吃,風雨不動,上班帶飯吃。丈夫是公司有食堂補貼,所以在公司吃,經常性加班,甚至周末也要加班,工作強度很大。

我每個月給他500生活費,做為乘坐地鐵/抽煙/剪頭髮的開銷(別說我扣啊,捂臉),其他的一切開銷是我出。我們目前租房住,月租2300,有一輛小電驢可以代步上班用。平時的生活是基本上不買什麼衣服,春秋及夏天的衣服如果買的話300以內,冬天會買一件1千左右的打折外套。我平時的化妝品只有爽膚水,bb,隔離和口紅及卸妝油,一年買一次,大部分是買的dhc,沒有原因只是用了很多年,習慣了。奢侈品的話只有香水,一年會買一瓶愛馬仕的香水,價格500左右。包包的話,我喜歡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不喜歡,所以現在只有2個包包,每個都不超過200,搞笑的是別人都覺得它們好貴,哈哈哈要笑哭了。鞋子買的是品牌的,一雙大概500-800,但是買的非常少(一年一雙的頻率),我一雙鞋子能夠穿5-7年(大學時的鞋子現在依然在穿,還很新),依然不舊且乾淨,這點很神奇,我自己也無法解釋。

3個月左右我們會計劃一場短途的周邊旅行,花銷在人均1500左右。偶爾會上網買一些比較有品質的家居用品,比如餐碟,杯子,裝飾畫這些,價格在200-500之間。我會買大量的設計類的書,這個很費錢,但是還是繼續投入。周末會去超市買很多好吃的,回家自己做一頓豐盛的午餐,叫上一些好朋友,開瓶紅酒一起聚聚。當然一個月也會有1-3次下館子吃飯,一般是人均150-250的西餐或者是烤肉火鍋之類的,這個不經常,有時候一個月也可能不下館子,要看當時的心情。丈夫打遊戲,但是從來不玩充錢的,所以不花錢。我們的手機都是普通智能機,價格在3千以內,我有一台電腦,算是我們最貴的,Macpro價格13k,這個是因為工作需要所以當時買了。丈夫是一台6千的筆記本,打打遊戲之類的。對了,我不做美容不怎麼做頭髮,不用面膜,哈哈哈,說的已經沒法見人了,好悲傷~

因為寶寶不在身邊,所以我們省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開銷的話並沒有省,每個月3千給公婆,算是寶寶的生活費,另外寶寶的衣服食品都是我這邊買好了寄回去。51和國慶我們會回老家,這時候通常是給公婆1-2萬,給我媽媽5千到1萬,要看我們當時的存款情況。我們目前90%的資金都去投資了。包括貨幣基金,p2p,股票,比重是貨幣基金大於等於p2p大於股票。每個月有1000以上的收益。大致情況是這樣,說的比較亂,包涵哈~

-------------------------

剛寫了個答案不知道跑哪裡去了,再答一次,捂臉


請允許我這個家庭稅後收入19萬左右的回答。這個問題的key point是什麼樣的生活,但這個是和每個人的消費觀念息息相關的。有時候生活品質高的人未必收入就高,品質差一點的呢可能存款多,主要看性格和需求。

我們是84,85年生人。老公稅後收入1w左右,包括了年終獎和績效獎,實際月收入就8K,好在外企工作比較穩定,上下班準時,工作量不大,是我們喜歡的形式,我不太希望家人工作強度很大。本人,稅後年薪7.2W左右,也是工作穩定,上下班準時,從不加班,每年幅度不大的定期漲薪。我很滿足目前的情況,主要是都上海土著,我家房子有4套,分別是內環內,中環內,外環內,外環外宅基地。他父母的房子在外環內,另有一套房子為了結婚已經賣了。我覺得目前沒必要為了多2K的工資,去壓力更大的公司,用時間和生命拼搏一個不確定的也跑不贏房價的未來。

出去旅遊從不住5星級酒店和豪華套房,就是Deluxe Room簡單幹凈的就好。買衣服我是固定幾個牌子和風格去淘寶或者旅遊的時候一次性採購。男人基本就是優衣庫和G2000,一套起碼3年,不抽煙,不喝酒,不玩攝影器材,不收集手辦,手錶,球鞋。目前沒有孩子所以不需要保姆,吃穿用都是比較實惠的,我偶爾買點奢侈品,比如2萬以內的包包和1K以下的鞋子。現在為了生孩子努力存錢,目標是今年年底存到70萬。這點存款說出來也是蠻丟人的,好多朋友都是幾百萬的存款了。。。

個人認為消費觀是左右生活的一大因素。比如我的幾個朋友和領導,據我觀察家庭資產肯定在我之下,但消費觀還是比較先進的,旅遊必須住五星級酒店,水果都是進口的,還喜歡買買pandora,tiffany,BVLGARI的珠寶,還有房貸和子女教育開銷,但人家能這樣用肯定是cash flow比我們多多了。我們為了有更多的收入,已經把市區內的房子出租,自己租房子住賺差價,一年3.5W收入用來旅遊或者儲備教育金。所以,對於年收入區區20W的我們來說,小資生活還是有點難度的,只能吃吃本地水果,買菜就在聯華和菜場,Ole和City Shop是不敢去的,電影是2個月看一次,飯館基本1個月頂多2次還不敢瞎點,車子還沒買,不過老公10年前就拍了滬牌給他爸用。

內心有存款目標,量入為出是最關鍵的。按照我們的性格即便年收入30W,可能也沒有什麼改變吧,我屬於存款沒有幾百萬基本毫無安全感的人。。。做不到今朝有酒今朝醉。


家庭起點基數不同,收入增長率不同,帶來的家庭狀態也肯定是千差萬別。我的答案只是單純描述目前個人家庭狀態,僅是給題主一種可能性的參考。

夫妻二人均30歲,暫無小孩。我目前稅前32萬,媳婦稅前17萬,有房有貸無車,家庭收入稅後36萬上下,不過算了一下今年家庭開銷居然有17萬(2016年數字,即使刨除非常規開支後也有11萬開銷)。

兩年半前用兩人積蓄和父母資助加上朋友借款做首付買了外環外小兩房(當時總價180萬),月供6000多,一年前首付欠款已還清(在此之前手上基本沒超過1萬的現金),才算剛開始有積蓄。到年底目前手上現金約17萬,但馬上這些錢又快要清零。因為計劃2017年要娃,提前需要買車,目前正在拍牌,上牌費基本不少於9萬,15萬的車(基本上算是最入門的了)30%首付加各種稅費保險7萬起,這樣需要消耗現金16萬,且每月車貸要3500養車1500,如果再添個娃年度開銷會增加至少5萬,這樣一算2017年開支會增加16+0.5x12+5=27萬。這樣到2017年底手上現金也就再增加個10萬不到。

家庭5年計劃包括房產置換,目標是中環內二居室學區房或外環外三居室,操作時間取決於限購政策變化的時間。

至於理財,目前沒有系統計劃,媳婦買了短期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4%基本不值一提。

事實上家庭今年收入已經比去年有超過30%增長,但一年到頭來我跟媳婦都感覺不到增長,反倒覺得更緊吧了,總覺得哪兒哪兒都缺錢,也可能是首付還完後需求被釋放的緣故。

好在目前個人收入還是有增長期望的,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通脹和理財手段欠缺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靠目前水平的工資來實現財務自由是做夢。所以個人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工作和個人能力提升上面,努力追求從量變到發生質變。

想到哪兒說到哪兒,見諒,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涉及到收入這種敏感問題,先匿了吧。


剛生的娃,剛買的房。

收入1/3還貸,1/3開銷,1/3給娃存著當教育基金。不想再啃父母的養老錢,所以自己的錢必須精打細算。

手機用的小米。
沒車,需要的時候(比如太累了,太遠了,太晚了)打的。
帶娃出國旅遊過一次,買房後就沒有動過出國的念頭。
上下班工作服。老公和自己其他的衣服都是買打折的,孩子衣服撿別人穿過的還有打折,總是買大一號。
不買化妝品,護膚品只用最基礎的。
雙休日我做飯,有一頓會出去吃。
孩子的娛樂項目辦年卡,還有去母嬰店玩免費的玩具,玩好很仔細地給他擦手。對了,上海其實有很多很好的教育資源,都是免費的,比如孩子可以去社區圖書館,很多都有兒童區,甚至玩具圖書館,大人可以參加公益課程,我學了美妝,剪紙和電子琴,都是免費的。
節假日象徵性地給父母一個紅包,不久父母又會包個更大的送回來。
唯一捨得的是自己的早餐以及給孩子買書。

最近老公給我訂了花, 100元送四次,每周一送到辦公室,開心得不得了。

雙休日幾乎沒有娛樂節目,自己在家帶娃,累得要午睡。

最近要補繳黨費了,突然覺得手頭現金不敢多用了。

這就是年入30萬在魔都的生活。


坐標魔都,16開始家庭年收入差不多50w以上。感覺財務也緊緊是飯店自由。和老公都是外地的,家庭條件不好,不能支持還要靠我們接濟。
1. 外環外的兩居,每個月還貸五六k,除了房子感覺什麼都不算太貴. 準備存錢買個二套或者置換一套大的。
2. 12年買的克魯資,對車子沒有太大需求,準備過兩年換一輛7座車
3. 每個月給婆婆3k買菜錢,去年12月份生的寶寶,家裡生活開銷,寶寶開銷還有接濟娘家差不多每個月開銷一萬左右。
4. 不太敢生二胎,家裡底子太薄,想要不敢要。
5. 工作壓力比較大,有的時候心疼自己和老公太辛苦,如果有人拉一把要舒服很多,也安慰自己,比起一般人自己至少吃穿不愁要知足。
6. 吃什麼穿什麼都隨意,對奢侈品沒有太大需求有一兩個包夠裝逼就行,不太經常去飯店,一年一次旅遊。

總之,挺沒安全感的。羨慕本地土著,拿多少錢就敢花多少錢。如果不考慮房子,生活多無憂呀。


上海戶口的外地家庭,夫妻都是大學畢業後來滬,10年+,孩子上小學。雙方老人均在老家,經濟上無負擔。家庭年收入稅後約35-40w。買房較早(10年前),因此兩套房子目前均無貸款,但是位置都在外環外,兩套加起來大約700w。

衣:三個人的衣服基本上靠淘寶或優衣庫類的牌子,皮鞋500內,靴子800內,運動鞋買打折的阿迪耐克。包包是電腦包或雙肩包,皮包500-700。

食:一到五在家燒飯,周末出去1-2次,人均50-100。零食飲料基本不吃,除了買菜和水果牛奶基本沒有其他開銷。

行:一部車老公通勤,老婆單位近,步行上下班順便接送小孩。

旅遊:每年一次,國內為主,機票一般訂打折的,酒店基本是快捷酒店、民宿,一家三口游一次約1w。江浙一帶的短途就自駕。回老家每年一次,交通、人情等開銷約5-8k。

美容健身:老公在家自己理髮,老婆從不辦美容美髮卡,化妝品幾乎不用,護膚都是大眾品牌。有健身卡、親子游泳卡,年消費約7-8k。

孩子教育:每周鋼琴課一次150,畫畫一次100,英語一次120。

家務:兩個人一起做,但是現在想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所以產生了請鐘點工的想法,又覺得鐘點工好貴,有點捨不得。

二胎是不敢想了,這麼點錢置換房子都很困難,奢侈品更是想都不想,也過了愛慕那些東西的年齡了。只希望一家人健康和睦,比什麼都重要。


很普通的收入。夫妻雙方如果都是本地人,公職,一年收入就是20萬+,本地人一般有餘房出租,很容易就到30萬一年。這個收入只能算小康。買房只能以房換房。外地人購房壓力更大。


外地人的話30萬買房就別想了
內環隨便一個小房子都300朝上
有房有車就無所謂了
一個月開銷2萬三口之家可以過的很好


貼一個北京的生活標準,僅供參考

無房無戶口,年收入80w == 有房或者有戶口 50w == 有房又有戶口 30w


我是女生,年收入到手28w出頭,老公年收入18w不到。加起來45w。(別問我為啥找了比我少這麼多的老公,這世界還有一種東西叫做愛情 :)

房貸車貸每月6.5k。總計7.8w。

其他開銷:總計18.9w——明年可省4w(渣渣不旅遊,不撞車,不買音樂劇)

吃飯:公司食堂,外賣,下館子,朋友聚會等。1.5k/月*12=1.8w

交通:車位、外面停車、加油(單位較近)、洗車。1.4k/月*12=1.7w

保險 1w;保養+鍍晶美容=2.5k

小計3w

衣服: 很愛買衣服鞋子,淘寶,專賣店,各種都買。還喜歡給老公老爸老媽買。最貴的大概3k。不

過3k。小計1.2w

家用: 牛奶,甜品麵包等,戴森吹風機,凈化器的濾網,面巾紙,裝飾品字畫,物業費。7k

聚會桌游唱歌泡吧+演唱會+百老匯音樂劇(最高票價)=7k

旅遊(大頭,算買買買):簽證費,澳洲一次兩人6w,泰國1w,國內自駕游等。小計7.5w

電子設備:愛瘋手機(必須最新款),索尼藍牙耳機,萊卡入門相機,理光望遠鏡。小計2w。

學習:鋼琴,充電等。2w


我和老婆今年預計收入31萬(稅後),外地人,房租3萬,生活開銷5萬,火車票6K,旅遊5K,電子產品7k……大概能攢21萬吧,整體而言日子過的緊巴巴的,來上海四年攢了70萬,明年想在崑山城東買房,從崑山城東開車去我單位大概50分鐘,這樣看肯定得買車,哎,買房又買車的這點錢好像又不夠用了。


感覺不會太好。。我在二線城市,某省會。無房貸,無孩,一輛20萬的車。感覺平時花錢底氣也不足。。化妝品講究一些,衣服基本都淘寶奢侈品很少很少買。每年旅遊一次倒是會的。


取決於房子吧


推薦閱讀:

想在螞蟻聚寶上選擇理財產品進行點小投資,不知道現在合不合適?
有哪些理財產品可以推薦給畢業1年內的職場新人們呢?
如何通俗易懂的向家人解釋龐氏騙局?
手中有兩百萬現金該如何規劃個人投資理財?
股市、銀行、P2P理財,哪種投資更靠譜?

TAG:生活 | 理財 | 個人理財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