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BBA對比高配金牛座的優勢?

第一次逛知乎的汽車類話題,突然發現很多回答者基本都抱著面子比里子重要的態度強調低配BBA比福特金牛座優秀。作為一名福特福睿斯的車主(額,新手,只開過這一輛車),實在是非常想要了解BBA的車究竟優勢在何處?(僅僅回答品牌價值的跟著我的口型:鴿~吻)大概就在A4L,賓士C,寶馬3等入門車型吧。網上逛得很多了,但是沒有一個說人話的,希望能通俗易懂,不要做「讀者已經開過以上車型」的假設。


其實,嚴格的說C級/3系/A4對應的福特車型應該是蒙丟丟·馬丁,也就是所謂的"B級車",所以金牛座拿來跟這哥仨比總是別著勁,不太合適;
金牛座雖然很多人都不認可他是"C級車",並拿美國的原型車說理,但問題是老美並不認由大眾制定的這套「ABCD」歐洲分類法,而國內市場由於大眾的強勢顯然已經默默接受這個分類標準,所以還是各親各論吧。
話說金牛座的車身尺寸(主要是軸距和輪距),已經基本和國內各種臘腸的E級/5系/A6比肩,所以無論怎麼論,金牛座都不應該和標準的B級車——C級/3系/A4對飆。
而如果暫定金牛為C級車,那其價格優勢就變的特別突出,能與其一戰應該只有老牌C級皇冠和定位更為模糊的君越了。
總之,題主問的是BBA的優勢到底在哪裡——我想說,在夢裡(哈哈勿噴),其實如果題主問的是福克斯或是蒙迪歐這種A級或者B級車,我還可以信誓旦旦的說「行駛質感」這一讓很多人云里霧裡但的確客觀存在的差別,但到了金牛座這種C級車,普通品牌往往是傾全廠之力來打造自己的旗艦,因此無論豪華品牌還是普通品牌的C級車,其行駛質感都已經很不錯了,其差異頂多是調教風格的不同,遠不是檔次的差距。
故,金牛之蹄,可踏奔馬之疲敝,歐耶


鈑金


BBA不光是面子,更多是里子,賓士120年,寶馬100年了,他們享譽全球靠的不是徒有其表。


本人BBA車主。

這個問題其實挺有代表性。
街上的BBA是越來越多了。有些人總是習慣站在旁邊說,寶馬暴發戶奧迪裝當官的,買BBA低配就是「買個殼」,就是裝逼。還有些整天求解,我月入2000或者月入3萬,能不能買E級5系之類的。這樣的往往是沒摸過BBA屌絲,基本不值得搭理。整天關注賺多少錢,配開什麼車的,其實是很LOW的思想,骨子裡就是看著你「掏出什麼牌子的煙」的街邊吃瓜群眾。

這也很正常。
品牌這件東西存在的很大意義之一,就是區分客戶群。

好,第一個概念:買什麼車,不能改變人(的「層次」)。
車只是個工具,越來越多的大佬開的車還沒你好,你比人家屌么覺得買車撐場面的,真的往往是新司機。整天想著顯擺自己大米白面的確良,窮嘚瑟。按需求,按經濟能力和消費規劃選車是健康的,給各種品牌貼標籤,開著10萬的車,嘴裡冒一些一些自己永遠買不起的奢侈品類,還拿來嘲笑買BBA的,嘲笑你是合資的,加長的,低配的,這樣的都是LOW B。他們也不是BBA的客戶群。

第二個概念:BBA,現在並不是奢侈品。
和20年前大奔不同,身邊的情況看,BBA已經是中產為主的消費,銷售的主力A4、C級之類的B級車,A6E級5系之類的C級車,還有Q5、X1、GLC之類的SUV,基本就是20-50萬,真正的暴發戶其實哪看得上。還抱這種論調貼標籤的酸葡萄們也該跟上時代了。

接下來正題:
究竟好在哪?

是的,對比普通合資品牌,BBA的同類車型大概會有些溢價,不同車型大概有個30%-50%的樣子,我們通常認為這其中主要是品牌溢價。加上大概還高一倍以上的後期維保費用,比買普通合資車實際還是要多花不少錢。

為什麼品牌需要溢價?溢價的依據是什麼?這部分值不值得買?除了品牌溢價之外還有什麼實際的東西嗎?

1、我們雖然拒絕開什麼車的就是什麼人這種LOW思想,但我們必須承認,每個品牌,都有自己面對的不同客戶群。當然,價格並不是區分品牌用戶的唯一因素,但客觀上,品牌的定位不同則價格不同,而且會隨時間和品牌策略而調整。有人就是喜歡安踏、鴻星爾克,這當然可以,也可以不僅僅是因為價格實惠量又足這個原因,這和有人喜歡耐克阿迪達斯不矛盾,當然也有人喜歡更小眾一些的昂貴的運動品牌。和服裝一樣,汽車也是消費品,客觀上講任何消費品,選擇不同品牌,接受相應品牌的價格,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2、多花的錢就是買面子唄?拋開標籤黨的固有思維吧,當然不是。
那多出的部分買的是什麼呢?先給結論再解釋:這部分溢價多數購買的是「設計」,此外還有工業水平和服務。

1)首先我們必須得承認,設計,是產品的一部分。中國人富起來了,因為有了從餓到飽的狀態變化,所有的消費逐漸從買件衣服看什麼料子的,燒來聞聞是不是純毛的,鞋子是不是真皮的,魚香肉絲肉多不多,傢具木頭厚不厚,向更高的需求轉化,我們都吃飽了,所以菜碼足不足就不再是第一考慮,開始關心口味,花了錢口味都好起來了,花更多錢關心吃得更健康,再滿足了,我們需要餐廳的環境,菜品的區分度,服務、設計等等。現在很多人在關注米其林三星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也不是還在關注肉包子的消費者一定需要理解的。多花的錢越在高一格的消費層次,越傾向於設計類的消費,不多解釋,如果你認為安踏也很好,那也沒必要去理解為什麼要買耐克。

2)具體到車上是什麼?值不值得買?
好吧,知道你已經不耐煩了。
BBA都是德國車,或者說德系豪華品牌。這是第一個區別。汽車工業,是現代機械工業的巔峰合集大成者,而BBA是這個工業的巔峰代表,他們的設計水平、工業水平達到了行業目前的極致,當然這是宏觀上說,具體到細分的品類裡面,比如超跑也有獨特的領先車企。日本品牌相對而言更加追求實用、經濟型,但也有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在BBA的同等市場,只是因為實力不及BBA所以才沒說,其實是一回事。(日粉又跳出來說雷克薩斯在北美銷量超過誰誰,好吧,我只是說BBA在這問題里是個泛指的概念,指的就是豪華品牌)

一分錢,一分貨。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為什麼要買賓士寶馬?首先,賓士發明了汽車,寶馬定義了操控,如果你是愛車的,你會值得擁有一輛BBA(愛籃球要擁有一雙AJ?)。好吧,又在說情懷了,多花這30-50%買到了什麼?

首先是設計。賓士和寶馬100多年以來領導著現代汽車行業,他們的設計水平是頂尖的,基於長期的創新和實踐,是難以模仿的。拿寶馬來說,盡人所知的經典設計比如家族式設計如雙腎進氣格柵、後窗的霍氏拐角,鯊魚鰭天線、天使眼大燈,每一項設計經過多年的優化,是靈感和實用性的結合,設計的結果是體驗,而體驗總是複雜的,有的時候說不上來好在哪,但他就是讓你更舒服,他就在那好像本來就該在那,這就是體驗,就是這麼微妙,就像你第一次拿起iphone4,操控Eos,用Lamy書寫,聽德國之聲的音樂,事實上,他就是給了你更好的感受,不一定是奢侈和貴才做得到。
而對於新技術的優秀設計和人性化應用,更是以強大的實力為基礎的,BBA會做得更好。
設計的細節,比如行政座駕賓士S級的後門小窗,它保證了后座的乘客在後排靠著的時候可以看到合適的風景,而同時,當後門打開時,后座乘客的臉剛好擋在小窗後面,這保證了下車時姿態的優雅,就像紅毯亮相。這樣的細節是多少處呢?是無數處,我們說這是不可模仿的,因為這是100年的設計積澱,源於不可替代的經驗和層次和感受,作為一輛汽車,著無數個細節,是寶馬和賓士的血液,是質感和溫度,不可簡單複製的。
如果你對車興趣不大就是用來上班買菜,其實大可不必多花錢買BBA,日本車更經濟適用。比如對於很多人來說,幾千塊錢的耳機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只用來聽喜馬拉雅。
如果你有輕度戀物癖,並且對車也一樣,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層次擁有一輛BBA,你會有很多發現或者體驗。

第二,優秀的工業方案和工業能力。
作為一輛車,我們首先關注車身核心部件和結構,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然後我們關注科技配置、安全性、舒適性、再次我們還關注能耗、可靠性、服務等等。
不可偏頗。
我們知道BBA涵蓋了世界上最好的發動機設計和製造。都是做飛機發動機出身能力就不解釋了。
變速箱為例,寶馬的「大雞腿」手感和ZF變速箱組合體驗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作為非專業使用者,我們不講技術只講體驗,開了的才懂。一腳油門下去,瞬間降檔配合你,你腦子裡想要他就會在第一時間給你,這種人車合一的,仍是感覺。包括所謂「指哪打哪」的精準轉向,不開不對比又豈能有感。或者說,如果你一直開這個車,不會覺得哪好,突然一天換個速騰凱美瑞,立即覺得這樣不行。
基於豪華以上的定位,技術先進以外,底盤和車身的設計用料和工藝標準也在同檔次高於普通合資品牌(我們說的得是橫向對比,不要關公戰秦瓊),普遍採用更昂貴的底盤懸掛和材質,比如鋁合金雙插臂和多連桿。普通合資品牌這些方面定位往往低些,用麥弗遜雙連桿,鋼鐵結構的就不少。做工方面不管是大量合金材質的應用還是完整的包裹,秩序的排布,具體到鈑金噴漆上螺絲的工藝水平,均有一定差別。賓士寶馬工廠80-90%的機器人作業,如同科幻大片,而噴漆的材質和施工環境和工序複雜也非普通品牌能達到。
當然,副產品之一也是可靠的質量。

————————————與金牛座區別的分割線————————
以下是沒區別,金牛座佔優或者各有千秋的內容。

第三,接下來我們關注配置。
和普通合資品牌相比BBA基於定位往往採用更好的起步配置方案。這裡就說到問題里高配低配選擇的差別了。配置是要看整體和需求的,普通合資品牌和BBA相比,為了競爭,除了價格優勢,那唯一能做的就是豐富的科技配置了。這裡我們很難一概而論,但要提示的是,第一,配置必須得是有用的,無用的科技配置並不能改變這輛車的本質;第二,除了看得見的配置也要關心不能直觀看見的配置。
BBA的入門級即乞丐版多數(隨著產品線定位提升)起步即已標配必須的關鍵配置,拿C級車為例,比如電子手剎、自動大燈、前後雷達、座椅記憶、感應雨刷之類的。而一些特色比如寶馬全系標配防爆輪胎,則也是高成本更好的方案。作為普通合資品牌,往往是高配頂配才全部具有,而這樣的高配頂配的價錢其實也不便宜。必須性的東西,全活的氣囊、車身穩定、一鍵升降窗什麼的,本來大家也都有;合資高配往往多出來的,比如自適應巡航、併線輔助、泊車輔助、還有各種導航多媒體、品牌音響,全景天窗或者燈具配置,真的是得看你自己的需要,有些配置不一定用得到。
還有就是特別關注有沒有缺什麼。比如電子駐車成本好幾千,機械駐車幾十塊,這些地方一下省好幾千,增加個音響按摩的,孰輕孰重,需要權衡。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點,BBA的人機互動系統都很優秀,這是目前行駛體驗中不可或缺且影響深刻的一環。不管是人性化還是功能豐富方面。用過就知道,不解釋。


第四,看看可靠性和服務。
BBA的服務水平環境、能力肯定好於一般合資品牌,但考慮到相對昂貴的維保費用,也說不上是優勢。但BBA提供的移動互聯服務更優秀,這在未來,也是非常重要的。

基於以上原因,結論是,選擇BBA低配和金牛座高配,個人建議是如果價錢可以接受,追求品質感和體驗盡量選BBA,想多些功能不在乎細節關注後期費用,選金牛座。
類似於頂配的華為和低配的iphone,想想你日常消費的習慣,總有選擇。


太難界定,國內品牌價值觀極度扭曲,加上BBA國產化嚴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撿個最重要的說,看你要多大的後排。


推薦閱讀:

15萬左右裸車,看上一些車型?
30歲買車,落地30萬以內,不考慮日本韓國和法國車不考慮緊湊車型?
為什麼凱迪拉克比同級別的寶馬便宜。而且配置比寶馬高?
賓士C級和寶馬三系買哪個?
寶馬mini 和 馬自達MX-5 對比?

TAG:福特Ford | 奧迪AUDI | 華晨寶馬 | 汽車選購 | 北京賓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