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究竟有多難?

開悟:此指佛法中之『開悟』而言。
範圍:討論範圍包括出家人和在家人。


看到一位朋友關注了這問題,一時興起總結了以前寫過的文字與看過的書,有了這個回答。當然,我回答的初衷並不是在說我已開悟了。如果開悟存在真與假,那麼它就是兩個笑話,一個是我,一個是我的。本質卻如夢一般存在又並非真實。在此把一點感悟記錄下來,給一些有興趣的朋友們作點參考。

開悟是什麼?

要說開悟,那得先確立一個共同的標準:什麼是開悟,開悟是「悟」到了什麼?

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睹明星頓悟,說了這樣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然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無礙智、自然智自然現前。」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開悟就是見到我們大夥都有的那個「如來智慧德相」,而這個如來智慧德相,有著各種各樣的別名:本來面目,真如、實相、空性、佛性、覺性、本心、道。
而開悟又被稱作悟道、見道、頓悟……
所以我們可以將開悟理解為是,通過一定程度的修學、因緣從而明見這個人人皆有的「本來面目」,證悟解脫便是與之為一。

修道的階次

如果我們在修行之初,沒有對於「道」的理解,沒有接觸過去賢聖的「正見」,那麼我們口中所謂的道,可能僅僅是自己經歷後思維心推理得出的道,是概念性的東西,並不是古今賢聖共達的道。

真正的修行,無論哪個流派,共有的次第階段都是相似的:聞道、修道、見道、守道、得道。

聞道便是閱覽古今賢聖關於他們所證悟的「道」的描述,對道有了了解、理解之後,如同書上看到關於蘋果的描述,在我們真的有一天見到蘋果時,才會無謬的認出來。修行也是這麼個道理。

聞道而後,對於大家自心中共有的「道」了解了,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法門,去接近這個道,尋找這個道……終於有一天,我們身心安穩,妄想息下去的那一剎那,道就顯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開悟見道。
只有見道之後,才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修行,什麼是正見,什麼是道。對於世間道理的所有疑惑都漸漸沒有了,腳根站穩之後,就自然會去實證我們所見的這個道。這道,不單單我們有,古今賢聖所見亦如此,含靈眾生亦如此,本是一個,人人份上不缺。

守道到後來自己的身心融入道中,須叟不離,成為了「道」,便可方便的稱作得道。而實質上,當我們悟道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世間事,修行事,如夢似幻,實無可得。
所以在修行之初,有師授有傳承的去修法會少走很多彎路。如果沒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就得自己通過經典去了解那個人人都有的「道」,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法門去接近道悟見道。如果不是這樣,修行是非常難有著落的。


開悟難嗎?


現代的人總覺得開悟是極難之事。開悟是神秘的,需要前生有慧根,需要上師步步指點,需要閉關,需要次第。
或許我接觸這方面的東西多了,跟大家的觀念不太一樣。至道從來沒有秘傳,那些古今賢聖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了形諸文字,只有技術和方法才有講究,需要對機,需要秘守。
別人做到了,為什麼我們卻做不到?學霸的思維是,我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做一件理所當然我也能完成的事情。那麼自然,那麼平常不神秘,不迷信亦不自卑。

如果說就算開悟了也不能了生死,我想說,這沒有比尋求開悟與已開悟後做功夫的人更清楚這一點。他們走在了學佛人終要走的正道上,而我們很多自詡信佛學佛的人卻並沒有。


像有人說禪宗頓悟的法門是大乘根性人才修得的,其實哪裡是呢。
什麼是大乘根性人?那便是發心成佛的人。佛即是心,心本是佛,不勞遠覓,當下現成,多麼簡單平常。
所以,成為「自己」難嗎?
只是一般學佛人早給洗腦得《末法時代不要說得道,開悟的人也沒一個,業障深重如我又怎麼可以?
實乃自喪慧命。
其實經典中每每言說開悟是最平常事,如果我們連敢悟的心都沒有,學佛學個什麼?自家心中活佛不顧,拋家散走求得了佛么?!

對於多數人來說,開悟最難的並不是所謂的身處末法時代,而是在於學佛的人「連敢悟的心都不敢有」。

在這一點上,無論我們學佛求的是什麼,到最後都必將導歸於同一個目的——那就是開悟自性,證悟自性。在這個過程中,與我們的生活工作並沒有半點違背之處,如果有違背,生起長期的苦惱,那是缺乏智慧的表現,這不是正確的學佛,修行的邏輯就這麼簡單。

開悟的條件——雲在青天水在瓶


《宋高僧傳》卷十七記載:「(翱)初見儼,執經卷不顧,侍者白曰:『太守在此。』翱性褊急,乃倡言曰:『見面不似聞名。』儼乃呼,翱應唯。曰:『太守何貴耳賤目?』翱拱手謝之,問曰:『何謂道邪?』儼指天指凈瓶曰:『雲在青天水在瓶。』翱於時暗室已明,疑冰頓泮。」

像這樣的公案,其實說破了一文不值。
禪宗公案要看時間,地點,說法的禪師,所應對的人。後人可以神會其意,卻再無法復原當初剎那靈機。
像李翱問惟儼禪師,什麼是道呢?
惟儼回答說,雲在青天,水在瓶里。
白話就這樣。但是當時聽的人為什麼可以剎那頓悟呢?
正經的說法不過是以心印心。

主要條件又可以羅列幾個
1,明眼禪師
2,求悟又臨界的問法人
3,應機的說法

雲在青天水在瓶,人們覺得這句話很美。要我說嘛,只是個本來如是,法爾如是。

開悟的標準


一般來說,真的明白了,從自證上會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徵:

1,虛明自照,不勞心力。即平時做功夫的時候,要用意提起覺知,但處於覺性中,覺性是自然照了,不必用力的。
2,明白的時候,是剎那間"契入「的,所以有非常明顯的頓悟感。這是區別于思維理悟的根本之一,因為思維悟是想明白的,這種悟是剎那斷除一切造作的明明了了,所以有非常明顯的感覺——遠離於所有感覺的感覺。
3,從前的疑惑很快或逐漸的消除了。
4,覺性跟無念的根本區別是:無念是發獃的,空洞的,傻傻的。而覺性在無念的時候依然是靈動的,自然的,活潑的,即使有念來時,它也可以不隨一切念頭情緒而動搖,它只是如實的明了,猶如虛空中漂蕩的浮塵。

下面這段是超然法師說開悟:

從此以後。
——此時此刻,您,真地開悟了。而且,它,給您帶來了一系列修行的收穫,哎,碩果累累呀:
第一、從此以後,您真正開始有了降伏煩惱的能力,煩惱也會迅速減少;
第二、從此以後, 您不太會被境界迷惑了,是的,您還有一些攀緣和分別習氣,但是,它們越來越沒有力量啦;
第三、從此以後,一切佛經、祖論當中的法義,您都可以輕易地通達,是的,字和詞還是需要查閱的,知識,還是需要學習的;
第四、從此以後,您知道以後該如何修行了,因為,您的智慧眼已經打開。
第五、從此以後,您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會自然增長,不再需要刻意地觀察,您的心境會越來越寬廣;
第六、從此以後,您不會再畏懼死亡,您,已經看穿了生死的假相。

哎,如果具有這些功德,至少是大體具有,那才叫做開悟覺性呀!即便如此,通常,您也還只是一個凡夫,嘿嘿,一個開悟的凡夫菩薩啊!

註:悟有淺深,見則皆同。雖然如是,亦無可恃,不過初生嬰兒,路途尚遠。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最後,推薦一本書:超然法師【修改版】達摩大師《血脈論》淺讀(之一)
淘寶有結緣:佛書 達摩《血脈論》淺讀 宣紙 每人限拍2本,多拍不發件!

.


謝邀。

好像長阿含經中有這樣一段,說是人間墮入地獄之人,先要到閻王那裡去,閻王會問三個問題,總結起來就是:難道你在世間就沒見到病、老、死之人么?為什麼對此視而不見,顛倒造作?

意思是正常來說見到病老死相,就應該有恐懼感,不遺餘力地去究竟生死,而不是追逐一些沒用的東西。

僅僅這一點覺悟,千萬中大概只有那麼一兩個。我們對於不明顯的無常,習以為常;明顯的無常,頂多唏噓喟嘆幾秒鐘,轉身又紅塵瀟洒去了。

這是一難。

二是依正路難。生死謎題,可以說是一題多解。但怕就怕解著解著自己就迷了。最後得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還以為正確。

這又篩選了一批。

三是堅持難。太多學佛之人,根本不重身口意的戒。也不重視聞思。只一味地修,覺得這才是開悟之道。為什麼?因為戒太難堅持了,吃點素還無所謂,要嘴巴也素一點,交際也素一點,生活也素一點,很難。總要爭鬥,總要辯論,總要討好於人,然後給自己找個心無掛礙的理由,就萬事皆休了。

這一難,非常難。

要說開悟並不難,即便是愚笨,只要順著佛陀教法,時刻不忘聞思修,就已經是開悟了。不要總覺得這輩子一定要有什麼境界,有什麼了不得的成就才叫開悟,那是因為執著而產生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誰敢由衷地說一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個人淺見,無有是處,僅供參考。


以下是按照南傳上座部佛學的修行順序而言的。

1、首先是培養專註力。用觀察呼吸出入的方式加強覺知力,持續觀察呼吸進出人中和上嘴唇區域的狀態(這種方法叫安般念)。到了能穩定而不走神的持續觀察目標1到2個小時後,觀察的對象會轉化,成為一種叫禪相的穩定心理印記。之後穩定觀察這種禪相,隨著禪相變的越來越穩定而進入較強的專註狀態——安止定。
2、按照定的程度,有8種劃分,從淺到深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以及之後的四種無色界禪定,一般到初禪的定力就可以開始觀察了,當然定力越深觀察效果越好。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對行為、感受、思想的不間斷觀察也可以增強心理的穩定度,不過初學者會覺得很難堅持,因為我們平常大部分時間都在走神中通過幻想來獲得樂趣。
3、利用極強的定力,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身體的毛、發、指甲、皮膚、骨骼等三十二種身體組成而獲得對自己身體的深入了解,也可以通過對組成身體的四種成分即「四界」——地火水風的十二個特點來了解身體。這些特質包括軟、硬、粗、滑、輕、重等。這些感覺平常也可以觀察到,但由於沒有鍛煉過,定力很淺,無法觀察的很仔細,所以無法看到身體的實質。
4、通過不同的鍛煉定力的方式,通過不同的觀察對象——身體、感覺、思想等,人們最終發現了組成身心的所有物質都有 ①不斷變化②「我」這種心理感覺只是個綜合概念,並不是穩定不變的東西③想讓我、我的東西保持不變只能導致苦,執著於不斷變化的事物只能導致苦 這三個特點。
5、來自對身心觀察的體悟有四個層次,會帶來由淺到深的對真相的四種體悟層次,分別是一果(成就)、二果、三果和最終的四果也就是常說的阿羅漢果。一般認為,能體悟一果,即真真切切的看到「我」這個東西僅僅是個組合概念,從而知道執著我的存在的無益的,就可以叫開悟了。而且因為這樣的體悟不是來自想像、推斷而是自己真實的觀察,因此永遠不會消失,而且有了這種認知的人也不會再墮落了,只會一直努力直到最終解脫。

小結:南傳上座部佛法的好處是,每一步都是踏踏實實,有說明書的。努力了就會有進步,就會有真實的體悟,就會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難處是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比如要達到不走神的關注一個目標兩個小時就需要很久的練習。很多人會因為需要付出持續努力而變成」佛學知識研究者「而不是實踐者,會成為佛學知識淵博的人而不是真正受益於佛法的人。
個人建議是,在學習佛法這種鍛煉身心的技巧前先學習下心理學。如果連面對自己缺陷、解決現實問題、深入內心恐懼的勇氣和努力都沒有,佛學只會成為另一種掩飾自己慾望、痛苦、膚淺、自欺欺人的神秘學工具。
有想要學習南傳佛法的,先做好拋棄所有頭腦中佛學知識的準備。社會中的佛學知識已經被扭曲成另一種形式的心靈雞湯了,怎麼讓你舒服就怎麼說,這隻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可以從網店買 阿姜查、 德寶法師 、帕奧西亞多 這三位法師的書籍開始。較全面的教材有瑪欣德尊者翻譯的《阿毗達摩講要》等。基本上看完這些就可以自己找相應的書籍,也大概會知道什麼是佛法,佛法為什麼珍貴,為什麼佛法需要勇氣和耐心,為什麼它會被扭曲的道理了。


【太虛大師這種經歷,其實並不是開悟,更多的是一種定的狀態。我發這篇文章還是想給諸位師兄一些參考,按照太虛大師的情況,想要開悟也是不難的。】

舉古人的例子太遠了,虛雲禪師開悟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舉了。現在說一說太虛大師的經歷。
下面是太虛大師的一篇文章《我的宗教體驗(太虛大師 二十九年二月在舍衛國對佛教訪問團團員講)》

我初出家,雖然有很多複雜的因緣,而最主要的還是仙佛不分,想得神通而出家,所以受戒,讀經,參禪,都是想得神通,當出家的最初一年,是在這樣莫名其妙的追求中。第一年已經讀熟了法華經,每日可背誦五六部。第二年夏天聽講法華經,始知佛與仙及天神不同。曾住禪堂參禪,要得開悟的心很切,一面讀楞嚴經,一面看語錄及高僧傳等。第三年又聽講了楞嚴經,對於天台教觀已有了大體的了解。並旁研及賢首五教儀,相宗八要等。而參究話頭的悶葫蘆,仍掛在心上。

秋天去住藏經閣看藏經,那時喜愛看憨山集、紫柏集,及其他古德詩文集與經論等。如此經過了幾個月,同看藏經的有一位老首座告訴我說:「看藏經不可東翻西找,要從頭依次看到尾。」當時我因找不到閱藏頭路,就依他的話,從大藏經最前的大般若經看起。

看了個把月,身心漸漸安定了,四百卷的《大般若》尚未看完,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過於涅盤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傾空,但並沒有失去知覺在這一剎那空覺中,沒有我和萬物的世界對待。一轉瞬間明見世界萬物都在無邊的大空覺中,而都是沒有實體的影子一般。這種境界,經過一兩點鐘,起座後仍覺得身心非常的輕快、恬適。在二三十天的中間,都是如此。

大般若閱後改看《華嚴經》,覺到華藏剎海,宛然是自心境界,莫不空靈活潑;從前所參的禪話,所記的教理,都溶化無痕了。我從前的記憶力很強,只要用心看一遍就能背誦。但從此以後變成理解力強而沒有記性了。

我原沒有好好的讀過書,但從那一回以後,我每天寫出的非詩非歌的文字很多。口舌筆墨的辯才,均達到了非常敏銳鋒利。同看經的有後作金山方丈的靜觀和尚等,他們疑我得了憨山大師所說的一般的禪病,但我自心中實是很安定。

我現在想起來,當時如從這種定慧心繼續下去,三乘的聖果是可以成就的。可惜當時就改了途徑,因為遇到了一位華山法師,他那時就在杭州辦僧學校,常來藏經閣休息。大家說起我的神慧,他與我談到科學的天文、地理、與物理、化學等常識。並攜示天演論、康有為大同書、譚嗣同仁學、章太炎文集、梁啟超飲冰室等書要我看。我起初不信,因為我讀過書,只是中國古來的經史詩文與佛教經籍。當時與他辯論了十幾天,積數十萬言。後來覺得他頗有道理,對於譚嗣同的仁學,極為欽佩。由此轉變生起了以佛法救人救國救民的悲願心。

當時,以為就可憑自所得的佛法,再充實些新知識,便能救世。

次年乃從八指頭陀辦僧教育會;冬天又同去參加鎮江所開的江蘇僧教育會;繼又參加楊仁山居士預備復興印度佛教的祗園精舍。

自此以後,就沒有依了以前的禪定去修,這樣從光緒三十四年,一直到民國三年,歐戰爆發,對於西洋的學說及自己以佛法救世的力量發生懷疑,覺得如此的荒棄光陰下去,甚不值得,遂到普陀山去閉關。

閉關二三個月後,有一次晚上靜坐,在心漸靜時,聞到前寺的打鐘聲,好像心念被打斷了。冥然罔覺,沒有知識,一直到第二天早鍾時,才生起覺生。最初,
只覺得光明音聲遍滿虛空,虛空、光明、聲音渾然一片;沒有物我內外。嗣即生起分別心,而漸次恢復了平凡心境。自此,我對於起信,愣嚴的意義,像是自己所見到的,所以我當時就開始著成了楞嚴攝論。

經過這次後,繼續看經,著書,坐禪。這一年中專看法相唯識書。當時其他的經論雖亦參看。但很注意看唯識述記。述記中釋「假智詮不得自相」一段,反覆看了好多次,有一次又入了定心現觀。這與前兩次不同,見到因緣生法一一有很深的條理,秩然絲毫不亂。這一種心境,以後每一靜心觀察,就能再現。

從此于思想文字等都有改變,從前是空靈活潑的,以後則轉入條理深細緊密的一途;在此時所寫出的文章不同,亦看得出。

上述經過定境三次,都因後來事緣紛集的時間太多,致不能有長時深造成就。

自從經過第一次後。我的記憶力便沒有以前好,但理解力很深,那年頭髮已變白,眼已近視。但後來頭髮轉青,眼睛到現在未變,經過第二次後,起信、楞嚴的由覺而不覺的緣起相,得了證明。第三次現觀唯識的因果法相。古人所謂不昧因果,實在一一皆有條理、秩然而不紊亂的因果。

經過這三次的定境,每一次心理生理都有改變,並曾偶然有過天眼、天耳、他心通的徵兆;六通可能,則建基天眼、宿命通上的業果流轉相續亦決可信。因為悲願心太重,未能向禪定去繼續深進。所以沒有次第,可為別人修證的依止。

這裡是佛說金剛般若經的舍衛國,我所以把自己的定心境界,從前沒有對人講過的,也同佛與須菩提談家常一般,因昨晚高文大的請說禪定,專向自家人談一點。


…………
我還沒開悟……
我不知道……
你得去邀請一個開悟的人……


當你如實地觀察(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想要活下去的意念,如實地觀察自己不想要活下去的意念,如實地觀察你看到的,如實地觀察你聽到的,如實地觀察你接觸到的,如實地觀察你感受到的,如實地觀察你想到的,當你通過重複這些行為獲得了關於真實的經驗時,你的內心就會積累光明。這裡的光明不是指光明,之所以稱為光明,是因為內心知道了真實的時候,就像獲得了光明一樣。


實話告訴你,開悟沒多難,六祖慧能見到五祖之前就已經開悟了,所以未見五祖前,給別人送柴的時候,聽到有人讀《金剛經》,心裡就已經明白了《金剛經》的意思,而且剛一見五祖的時候就五祖問他:「你來幹什麼?」六祖說:「我來求一個成佛的法」,五祖又問:「你一個獦獠,憑什麼能做佛呢?」而五祖說: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由此可見,六祖慧能未學佛前已經開性見性,已知佛性。所以後來五祖傳法時,慧能一聽聞《金剛經》就知道經意。

在南傳佛中的很多經典也都有記載,佛陀時代有很多人幾天之內便可證得。

事實也是如此。開悟並不難,難的其實是保任,也就是日常的修持。將佛法融入生活,指導生活,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很胡亂的說一些。
把自己當死敵,看死這個敵人,其實開悟也不是那麼難。
南師在南禪七日里有一句猛然的警醒說「別再自欺欺人了!」,那一關過了也許就有些悟了的影子了。
開悟有沒有次第,為什麼說禪宗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的這種說法不意味著不用功,不使力。而是要拼勁全身力氣去參去學。祖德們往往很多禪宗大德是通宗通教的。對於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應機施教。禪宗的次第也離不開戒定慧三無漏學。
現今學人為什麼開悟難,因為我們身邊有太多繁雜的事務和慾望。如果不能真正的升起厭離,往往對五欲對我,法還是有執著的。這種執著是業也可以說是障礙。那我們只有一步步修行把這些業消除才能再進一步。
另外開悟難不難是針對個人的。
一家之言,如果有不對的請告知。我會刪除的。


難陀。且止如斯智慧境界。汝今應以肉眼所見而觀察之。知所見者皆是虛妄。即名解脫。


難陀。汝莫信我莫隨我欲。莫依我語莫觀我相。莫隨沙門所有見解。莫於沙門而生恭敬。莫作是語。沙門喬答摩是我大師。然而但可於我自證所得之法。獨在靜處思量觀察。常多修習隨於用心所觀之法。即於彼法觀想成就正念而住。

自為洲渚。自為歸處。

法為洲渚。法為歸處。

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難陀。云何苾芻

自為洲渚。自為歸處。

法為洲渚。法為歸處。

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如是難陀。若有苾芻。於自內身隨觀而住。

勤勇繫念得正解了。於諸世間所有恚惱。常思調伏。是謂隨觀內身是苦。

若觀外身及內外身。亦復如是。


難陀。次於集法。觀身而住。觀滅而住。

復於集滅二法。觀身而住。

即於此身。能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無依而住。於此世間知無可取。

如是難陀。是謂苾芻於自內身隨觀而住。

外身內外身為觀亦爾。


次觀內受外受及內外受而住。

觀內心外心及內外心而住。

觀內法外法及內外法而住。

勤勇繫念得正解了。於諸世間所有恚惱。常思調伏

觀集法住。觀滅法住。

復於集滅二法觀法而住。

即於此身能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於此世間知無可取。

如是難陀。是謂苾芻

自為洲渚。自為歸處。

法為洲渚。法為歸處。

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難陀。若有丈夫稟性質直遠離諂誑。於晨朝時來至我所。我以善法隨機教示。彼至暮時自陳所得。

暮以法教旦陳所得。

難陀。我之善法現得證悟。能除熱惱。善應時機。易為方便。是自覺法。善為覆護。

親對我前聞所說法。順於寂靜。能趣菩提。是我所知。


是故汝今見有自利見有他利及二俱利。如是等法應常修學。於出家法謹慎行之。勿令空過。當獲勝果無為安樂。受他供給衣食卧具病葯等物。令其施主獲大福利。得勝果報。尊貴廣大。如是難陀。應當修學。


---------------

堅凈信菩薩言。

如佛先說。若我去世。正法滅後像法向盡及入末世。
如是之時。眾生福薄 多諸衰惱。國土數亂 災害頻起。種種厄難 怖懼逼擾。我諸弟子失其善念。唯長貪嗔 嫉妒 我慢。設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間利養名稱 以之為主。不能專心修出要法。

爾時眾生。睹世災亂 心常怯弱。憂畏己身及諸親屬 不得衣食充養軀命。以如此等眾多障礙因緣故。於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極少。乃至漸漸於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鮮。所有修學世間禪定。發諸通業 自知宿命者次轉無有。如是於後入末法中。經久得道。獲信禪定通業等。一切全無。


開悟這個說法比較籠統。禪宗有大悟小悟的說法,往小里說,堅信因果的道理,但是煩惱習氣太重仍改不了,可以說是小悟;大圓鏡智類似南川所說的見道位,可以說是大悟。漢傳對於悟的階段各個流派不一樣,天台還明確點,四教儀里對暖,頂,忍,受,世第一等有明確的劃分和解釋,另外還對應了原始佛教的概念。禪宗不立文字,幾乎沒有明確的定義,凈宗分判的方法完全不同或者說沒有。唯實中觀有分判類似原始佛教但是有自己的發揮,但是相對前面幾種流派比較小眾不得重視。其他的如華嚴和天台的類似。個人看法,悟,即覺悟,用見道位來定義比較合適。即初果。個人認為,即便是現在的末法時期,也有大量的人證四果只是我們看不到罷了。初果的更多,很多節律精嚴,在佛法上有一定修正的出家人都有可能見道。


先要遇到真正開悟的善知識,末法時期這個最難。找對了,他會帶你走近道,因為他是過來人,找錯了,他自己都沒走對過,怎麼帶你。


謝邀。這個事情說易不易,說難不難。

如果你有錢,這個問題就不難了——給我發500塊,我給你發一個證書吧。


廣欽老和尚的開示

某居士又問:「那我們在家人應修持哪一法門?」
老和尚說:「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那是不可能的事,還是舍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帶業往生,不要再墮娑婆,才是最穩當的。我們出家人,有的為了度眾生,發願還要再來這娑婆世界,但這個願,也要本身達到菩薩的境界才有把握,否則一來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牽入輪迴中,這是很危險的。」 「靜坐,是坐無色相,不是滯靜。離一切相,心無所著,才是靜坐的意義。由這清凈空無色相中,行、住、坐、卧尋得一不著一切的法,心無所貪戀、愛著,而走出生死,入解脫之道。」

~~~~~
我覺得出家尚有希望開悟,在家除非有宿世因緣,否則絕無可能。


不難,開悟是騎著馬在找馬,一個轉身就見到本體了。


你以為開悟以後很牛?
你以為開悟以後就不受後有了?
這都是錯誤的想法,不要把事情想簡單了。
只通過空性得道的佛果是不究竟的。理上通了,還有沒通的地方,那才是最難的,而且要想成究竟佛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別看公案了,語言文字是葛藤,祖師大德的公案只是印證罷了,對你沒啥幫助。切記切記。
切實的修行更有說服力。


開悟就是大病初癒。所以想開悟,先生病。病越重,病癒的喜悅感越強烈。有人言下大悟,有人聽了想睡。其實是那個沒悟的想睡覺的境界高。


最近才明白,有一種能力叫感知時間流速的能力。
大概一開始是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的缺陷優點,分別意欲和本我,身體情緒和靈魂。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認識無我的本質,自己是物質的這一本質,諸法,相都是物質恰為人所感知的世界。很多時候我覺得我所認知的世界大概是
像一個光感測器所感知的模樣。到這個時候會認識到。感覺一切都是光鍍。
第三步是感知時間流速。感知不同時間速度下宇宙的廣博。


嘩嘩嘩嘩哈哈哈,
一樓莫說十樓家,
飲水冷暖自心知,
迷田豈能出佛瓜。
當勤精進應止語。
多說無益藏天下。


簡單到要死。就看你敢不敢承擔。


佛家如何開悟以及困難程度我不曉得,但是有幸從書上了解到西方的兩位開悟者:萊斯特利文森(聖多納釋放法的創始人)以及埃克哈特托利(當下的力量的作者)
題主如果有興趣可以網上搜索關於他們的故事以及閱讀他們寫的書。
從他們的故事也許能一窺開悟者的狀態以及他們是如何開悟的!
關於萊斯特利文森: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07a70610102e9qz.html?vt=4
關於埃克哈特托利http://m.baike.so.com/doc/6252742-6466154.html

以上


推薦閱讀:

能結識佛法並且深信的人是有多大的福分?
我朋友沉迷修行怎麼辦?
如何評價上海交通大學近日(2015 年 1 月)延請星雲大師為特聘教授一事?
有人帶過泰國佛牌嗎?管用嗎?
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區別?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