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羽有哪些類型?分別適用於什麼樣的弓?


想起大概2年多前和偉人(長的像李大釗,故起此外號)去參加山西大同acac的比賽,當天晚上身為流體物理學博士的光弓選手,晚上花了幾個小時做了一個數學模型,分析了箭羽對於箭支飛行的影響。此時對於我後來的射箭生涯影響極深,真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啊。
晚上手機不方便,明天抽時間把圖都補上。
首先要分析的是箭羽在箭支飛行時的兩種穩定機制。
第一種是致穩型,通過箭支非完美飛行姿態過程中空氣阻力來修正慣性,使其趨於完美的飛行姿態。
說的有點玄,其實我提一個東西可能很多人知道「次口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其實這東西恰恰是從箭羽的原理演變而來。
我們使用的箭羽里,現代弓用的普通橡膠箭羽普遍是這個原理。清箭用的柳葉羽,一般的直羽真羽也是這個類型。

第二種是致旋型,通過箭羽本身的特性致使箭在飛行中產生繞軸心的旋轉,再通過這種旋轉來抑制自身的擺動或抖動。
這種箭羽也很常見,如現代弓的塑料卷羽,傳統弓和美獵常用的真羽旋羽。部分直羽膠羽也會有致旋的功能。

通常來說,我們會更容易認為「致旋型」箭羽的飛行是更穩定的。但這裡面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第一,致穩型的修正慣量是在象限兩邊均勻分布的,不會對箭支的落點產生過大影響。到如果箭支擺動過大,致旋型箭羽將會對箭支的前進方向產生根本性影響。二,修正能力往往是基於動能的損耗,也就是說,當距離足夠長的時候,射手如果不能穩定的控制每一箭的飛行姿態,致旋修正將會導致高低箭的結果。以及更容易受到風偏的影響。

塑料卷羽的致旋能力並不來源於空氣阻力,而在於空氣切割羽片時,在羽片正反面產生的壓差。所以在中長距離下,塑料卷羽依然有很穩定的表現。(反曲弓70米距離普遍使用spin卷羽)

真羽由於在飛行初期,高速狀態下,羽毛會微微下倒,致使受風面減小,也會減少前期的動能損耗。所以長距離真羽一般使用更小的羽毛面積,比如土耳其飛箭,和韓國弓道用的箭。

以上,總結的話,射手的一致性越好(如複合弓),射程越遠,更適合用致穩型。本身器材的容錯性低(如光弓、傳統),射程近,更建議用修正能力強的致旋型。


謝邀

這個問題比較大,我也不敢說自己知道所有箭羽的種類。我只能說下我見過的箭羽種類。如果按弓來分,那主要是膠羽和真羽的區別,有專門箭台的競技反曲弓和現代複合弓用橡膠羽,沒有箭台的傳統弓和用毛皮箭台狩獵反曲弓以及美式長弓用真羽。現在一般用的真羽都是火雞羽,過去有用鵝毛的也有用著名的鵰翎的。

如果按箭羽數量來說,有兩片箭羽的,有三片箭羽的,也有四篇箭羽的。一般來說古代用2片箭羽的比較常見,三片箭羽穩定性更好,是現在主流。四片箭羽一般用於打飛箭這種需要箭飛的不遠的比較多。

如果按箭羽粘貼方式又分螺旋羽和普通常見的直箭羽。螺旋羽穩定性更高,精度更好,但是箭的飛行速度會略低,一般用於比賽競技。另外兩片式箭羽上下箭羽貼上後因為羽毛的自然形狀會形成一個微微的S形,也有旋轉的作用。

如果按形狀分,那就太多了,現在主流的是盾形羽和水滴羽,其實差別不大,一般來說盾形羽穩定性更好更適合室內無風環境打靶,水滴羽箭的飛行速更快威力更大,更適合室外狩獵。還有體積較大兜風讓箭不至於飛得太遠的打飛羽,以及更適合射遠滑翔的射遠羽。至於膠羽種類也不少,但是我玩的少就不是很了解了。讓其他更了解的人來回答吧


傳統弓三指式射手 胡亂回答下:

1.按材質分,現在一般分為橡膠、自然羽以及其他(麻的布的紙的都有)。

一般來講,需要使用箭台的競技反曲、複合弓等適用橡膠羽,傳統弓(以及傳統獵弓)適用自然羽,一方面是跟箭的材料有關、要求的彈道性質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習慣影響;

2.按形狀分,(自然羽)最常見的就是盾形、水滴、英式、和式幾類,形狀略有差別,總的來講表面積越大近距離穩定性更好,參考飛機的垂直尾翼,但是速度射程會受影響,而且更容易有風偏。橡膠羽大同小異,一般面積較小,畢竟為了追求速度減輕重量。另外飛箭之類的特種箭各有各的玩兒法。如果題主是初學的話,除非玩兒和弓或者英格蘭長弓,否則盾形、水滴就成,常見也便宜。


謝邀,入門才一年左右,有些地方說的可能不對,希望指正,箭羽大致分兩種,一個是真羽(一般用火雞毛、鵝毛等製作)真羽箭適用於傳統弓、美獵等,還有一種是假羽(一般用特殊的橡膠製作)適用於反曲弓、複合弓等;
箭羽的形狀也有不同,一般常見的就是水滴形和盾形;
而箭羽的多少也有區別,光桿箭:由箭頭、箭桿、箭尾組成,沒有箭羽。優點是箭速快,缺點是穩定性很差。
雙羽箭(應該是這麼叫的吧?):由箭頭、箭桿、兩片箭羽和箭尾組成。優點是穩定性得到了提高,缺點是箭速受變慢。
三羽箭(就這麼叫了,啊啊啊!):由箭頭、箭桿、一片主羽和兩片副羽、箭尾組成。優點是穩定性好,缺點應該是箭速更慢?一般買到的都是這種箭。
四羽箭:四片箭羽穩定的不得了,箭速慢。
旋羽箭:箭是會轉的,命中率+10086,箭速很慢。
暫時就這麼多了。。。


知乎小透明一枚,瀉藥。

類型的話,按照材質分為膠羽和真羽,故名思意,真羽是使用動物羽毛加工而成,膠羽採用複合材料橡膠之類的加工而成。真羽一般用在傳統弓/美獵上,這種箭羽質地軟,在無箭台的弓上效果對射擊軌跡干擾較小。同時也是人情感因素上的一種體現。膠羽多用於競技反曲上。

按羽毛形態分的話,常見的有螺旋羽/直箭羽。螺旋羽在射擊後因為羽毛設計會使箭旋轉,提高穩定性,至於適用於什麼樣的弓,我個人認為適用於磅數高,射速快的弓。直箭羽粘貼簡單,是常見的一種黏羽方式。在短距離的場景中,這兩種黏羽方式影響並不大。

另外形態上還有其他形狀的箭羽,因為在下沒見過,不好說。至於材質,除了真羽/膠羽外,替代材料也不少,不過用的人很少就是了。

箭羽主要是為了修正箭出去後的軌跡,選用箭羽主要看射擊場景。另外一點就是弓有無箭台對箭羽有一定的磨損。為了使用壽命計,較軟材質的箭羽不建議在有箭台的弓上使用,減少箭羽在箭台出磨損。

最後希望你學弓愉快,弓道是很難的。(以前一起練箭的前輩說的)。至於怎麼難法,追求不同,不可同語。


謝邀。從材質上說,大致上分兩種:膠羽和真羽。真羽用於傳統弓較多。膠羽多用於現代射箭。膠羽分為直羽和旋羽。直羽又分為水滴和盾型。


哇,竟然還有人邀請我回答問題。。。
其實我也不是太懂。。目前有一把傳統和複合,箭羽材質方面的話,常見的就是真羽和橡膠了吧。真羽一般來說比橡膠軟,傳統弓基本上沒有箭台的吧,用這種比較軟的箭羽,可以減少射出去的時候箭羽和弓把的碰撞對箭方向的擾動。而複合弓還有現代反曲一般都是有箭台的,像獵弓用的毛刷,鬃餅。或者射准用的跌落箭台,都是不用考慮箭羽與弓把和手的碰撞問題的,所以可以用橡膠的,畢竟橡膠箭羽壽命更長,成本更低。
對於箭羽布局造型這塊,我不太了解,就貼個我感覺說的比較有道理的鏈接吧。http://m8.baidu.com/feed/data/landingpage?dsp=wisenid=17394750535966913748n_type=1p_from=4
我其實射箭技術賊菜。。。ㄟ( ̄▽ ̄ㄟ)而且我感覺箭羽這個東西吧,在射箭的設備里影響還是比較小的,選好適合自己的弓和磅數,以及相對應撓數的箭桿才是比較重要的。


謝邀?_? 事實上很少會用到真羽 香港射箭總會認可的比賽或國際比賽一般都是用膠羽
膠羽分直羽和卷羽兩種 短距離的話使用上差不多 遠距離的話卷羽可以幫助平衡氣流 直羽相對壽命較長 而卷羽很脆弱 一旦箭穿靶或者打到響片(clicker)就會爛掉 整片得換掉 比較麻煩 直羽相對來說不用經常換
而使用卷羽的多為反曲弓(recurve),目前來講複合弓(compound)多用直羽


簡單說下我的理解吧:
有台弓用膠羽 無台用真羽
高速弓用直羽 低速用旋羽
近距離用大羽 遠距用小羽
具體細節 對號入座唄(′▽`??)


謝邀

樓上的大多數回復都很「官方」「複製」

如果是玩的,競技反曲的,通常都是塑膠的箭羽.

傳統弓,普遍是纖維羽毛,不知名鳥類羽毛

淘寶貨大多數都是那種


謝邀,本人是競技反曲,個人經驗是根據箭桿的材質來選擇箭羽。
金屬箭最好是選擇直膠羽
碳箭與碳鋁箭最好選擇塑料旋羽


塑料,真羽
除了傳統,獵弓用真羽,其他都可以用塑料,具體專業稱呼不是塑料哈


說點冷門的。

理論上是雕、雁的羽毛,但實際上用的什麼毛,天知道。

張彀為同州觀察判官,是時出兵備邊州,征箭十萬,限以雕雁羽為之,其價翔踴,不可得。彀曰:「矢,去物也,何羽不可?」節度使曰:「當須省報。」彀曰:「州距京師二千里,如民急何?一有責,下官任之。」一日之間,價減數倍,尚書省竟如所請。

也有說以鐵為翎的:

脫脫恐中軍驚退,忙策馬向前,領兵殺上,說時遲,那時快,脫脫所乘的馬首,已中著一箭,箭鏃甚長,飾以鐵翎,這馬負著痛楚,幾乎支持不住,衛士忙來扶住脫脫。


玩弓一年多,算是半桶水,忍不住強答一發。

回答之前,先討論一個問題:

箭羽的作用是什麼?

用我匱乏的物理學知識想了半天,大概想到了兩個作用。

第一,是修正箭桿飛行的姿勢,讓箭頭直接指向目標。

這一點沒有射箭經歷的同學可能難以理解,我是見過動作不好的時候,箭桿橫著上靶的。

第二,是起到小翼的作用,讓飛行拋物線更平順,也就飛的更遠。

這一點,打過裸桿不帶箭羽的箭)的同學應該有體會,裸桿的落點一般比有羽箭低。

當然以上兩點作用需要付出代價——降低箭速。

為了盡量減少箭速的損失一般會用很輕的材料比如:

鳥類羽毛(市面火雞羽居多)、塑料(主流材質)等材料。

當然還有非主流箭羽,比如:史上記載的床弩,用的鐵片箭羽

再比如:

德爺在荒島求生中用樹葉做箭羽

至於箭羽的長度和貼法這裡就不展開了,其他答主已經說了很多。

我們來討論第二問,箭羽各適用什麼弓?

就常見的配置來看。

傳統、美獵一般用真羽,長度3-4英寸左右。

優點是輕、修正性能好、逼格高;缺點是易沾水,如果比賽中突降暴雨,用真羽箭會打到你懷疑人生。所以比賽型選手越來越多的會選擇膠羽

反曲、複合用膠羽的多,當然也有用真羽的。尺寸大概1.75寸。

就膠羽的類型看,反曲弓的賽場螺旋羽算是一統天下了,因為打出去的箭集中性好。主流貼法是3片,不過像大神艾里森這樣的大磅數選手貼4片獲得了更好的集中度(箭羽數越多,損失的箭速越多,小磅數選手請謹慎嘗試,還有箭羽死貴,不是土豪的話還是按主流的來)。

上圖的這個胖子就是艾里森

複合弓用直羽箭是主流,因為撒放器讓弓弦的擾動比較小,箭的一致性高,所以不需要旋羽的修正也可以有很好的精度。

上圖就是玩複合的妹子(不認識)

所以,回到問題「箭羽分別適用於什麼樣的弓」

一般來說

箭桿越重,配的箭羽要越長

比如:和弓、清弓用重箭的箭羽就很大,現代反曲箭羽一般較小。這是因為,重箭的姿勢修正更加困難,所以需要更大的箭羽。

弓的精度越差,配的箭羽要越長

比如:傳統弓、美獵用的箭羽一般比反曲複合要大。

當然,我也見過打傳統比賽用X10螺旋羽的大神,精度快趕上反曲了。

哎!

大神的世界我們常人不懂!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歐洲十字弓射程比弓近?
新手入門該如何選弓?弓的好壞體現在哪裡?
誰有《綠箭俠》中出現的弓箭的弓箭型號?
拉弓時,扳指究竟如何使用,起什麼作用?

TAG:冷兵器 | 射箭 | | 弓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