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上課用地方話講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初中數學幾何上到三角部分就像開了雞舍:

嗶咯嗶(邊角邊)、咯嗶咯(角邊角)、咯咯嗶、嗶嗶嗶、咯咯咯(大霧)!!!


高二化學課,花了一個月適應老師口音,注意力高度集中,對照課本或參考書,滿世界找他到底說的是什麼內容:

碾化還原緩印——氧化還原反應

四管sá——試管刷

zèn大壓前,反應向裡脊sú笑的番現移扽——增大壓強,反應向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

這老師還倍兒愛說一句話:授之以如不如授之以如……

初三,語文老師生病,來了個代課的老師,滿口湖北普通話,到現在我還記得《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三cǒu髓其涼地,餓sí三連棄zí森。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kuō人。岑鄒側畔前凡個,病敘前頭萬盟qūn。今二聽尊鍋一楚,暫憑杯酒長筋神……

高二數學,老師一直用武漢話上課,沒什麼,都是武漢伢不用客氣。

趕上有次有領導聽課,老師忽然……改口說普通話了!!

「同xuó們好,好,上一節闊,我們xuó習了XXX,也奏了昨業,我們請XXX同xuó到河牌高頭來演一哈牌。(到黑板上來演個板)」

同學都快憋瘋了……


我跟你講

我到現在不會用普通話背元素周期表


能清楚地分辨出「無水硫酸銅」和「五水硫酸銅」。


謝謝邀請。

高中時候一節課(不提我的高中、我的老師),他普通話講課但思維和詞彙都是廣州話。

全班昏昏欲睡時候他突然來了句:

「你們回家,記得全都把家裏電冰箱說明書給我肏出來!」(廣州話表示尋找的詞,是抄的去聲,老師直接摺合了……)


計算機課,老師舉例:「你爸是個雙氧瓶,你媽也是個雙氧瓶,所以生下來你也是個雙氧瓶。」

卧槽他在說啥???雙氧瓶是什麼玩意????我上課一直在聽啊???為什麼這句話拆開我都能聽懂,連起來我一個字都不認識啊,計算機課太難了!!!

心裡長草的一直糾結於「雙氧瓶」,之後就的課渾渾噩噩。

下課後聚到一起討論雙眼皮貼,聽著聽著一拍大腿,原來他剛剛上課時說的是雙眼皮啊!

普通話大法好。


老師點名時喊錯的名字會被當做外號戲謔整個大學生涯。


背景:江蘇的,方言帶入聲

初三第一次學化學,老師是個老頭,上課純方言一點普通話都沒有,一直把「氯氣」用方言讀成「loh氣」。

本來一點事都沒有,後來老師有事請一天假,找實習的老師代課。代課老師剛畢業的上課全程普通話,講到「氯氣」的時候,代課老師用標準的普通話說:「lv qi」,下面愣了幾秒鐘,「不是lu氣嗎?loh氣,lu氣,老師你讀錯了吧!!!」代課老師當時都懵了,沒見過一個班全是文盲的。

高一下學期第一天上課,課本還沒來的及發。

物理老師是山東的,估計是山東沿海一帶的,總之講話帶口音不好懂。關鍵是寫的字還特別潦草,根本看不懂。

於是,在沒有課本,板書看不懂,講話聽不懂的情況下聽他講了一節課的「小 sen sen」,想破腦袋沒想出來「小sen sen」是個什麼鬼,後來書發下來以後才知道他說的是小行星…………後來適應幾天就能聽懂他講的了


座標四川綿陽。

化學老師:「你們記到,三腳[t?i?21]架有三隻腳,所以叫三腳架;泥三角[k?21]是個三角形,所以叫泥三角。這兩個字不要搞混了,聽到沒得?」


忘了是知乎哪個答案上面有位答主說,他高中老師去安徽南部聽課,聽台上講了一節課的「我日你娘的逼」 (物質的量的比)


坐標廣州

高中起老師都用普通話上課了

然而大部分老師都是本地的 於是也會常用粵語上課

某日班主任用粵語上化學課吧啦吧啦了一大段

然後看到某個不太會粵語的同學(其實基本都聽得懂)開小差 停了下來

用普通話說「xxx 你看我都為了你才用普通話上課 你這都不認真聽」

然後接著用粵語「跟住落黎 我地…」

一臉懵逼

然後英語老師三語廣播 曾經一句話里普通話粵語英語都夾著來…無縫連接


我要借這個題目介紹一種神奇的英語學習方法。

但首先說兩件並不神奇、反而苦澀的事故。

一,我也是把「氯」念成「lù」的受害者。

二,有點長——

初中語文老師是說普通話的,但是有口音,所以我會在腦海里自動將老師說的一些字詞「從方言口音回溯到普通話口音」。

所以「駢句」的「駢」字我一直念「píng」……

真沒處說理去。

因為我們老湘語代表方言的口音,普通話里「ing」韻的字基本都是讀成類似「ian」韻的字。

(說「類似」是因為普通話里「ian」發音為[i??n],而我方言里「類似」的音為[i?ɑn]。口型略有圓扁之分。)

也就是說,我的老師說普通話時,可能會因為口音的原因,把「蘋果」讀成「pián gǒ」。(對,合口呼讀成開口呼也是口音影響……)

所以當他讀「駢」字時,雖然他讀對了,我卻自然而然地把他的口音「矯正」成了「píng」——誰讓「駢」字的聲旁還正好是「並」呢……

三,神奇的英語學習方法來了。

最奇葩的還是我曾經的英語老師羅建寶老師。那天正在講「almost」和「nearly」的近義辨析,他忽然話鋒一轉,講起故事來。

(下面的引語,除關鍵句外,已轉譯成普通話……)

「我一個教書的,領著點微薄的薪水,家裡不時入不敷出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所以只好向別人借錢。眼看要過年關了,人家上我家裡討債來了。人家坐在我家裡,跟我說我欠他多少多少錢。我說呢,『數咧,偕不否定』……」

接著羅建寶老師頓了頓,說,

「所以大家記住了,具體數字要用nearly,而almost呢,不能用not否定。」

所以我當時的表情是這樣的——

羅建寶老師接下來的解釋十分震撼。

在解釋羅老師的解釋以前,我要對「數咧,偕不否定」這個關鍵句做一個解釋……

(解釋中的外語詞如果你不知道發音,可以放到http://translate.google.com里讓谷歌念給你聽。)

「數咧,偕不否定」,字面意思是「(你說我欠你的這個)數呢,(我)都不會否定的」。

「咧」是語氣詞,事實上是我找了個音近的字。它的真實發音是近似日語的「れ」的。

「偕」這個字……我不確定它的本字是否真的是「偕」,寫成「偕」字是我的個人判斷。

如果你聽過《金盆洗腳城》,大概記得那句「董事長、總經理、出納、會計、迎賓、保安,是我一個」。那個「哈」,就是我這裡寫的「偕」,意思是「全,都」。

而大兵把它發成「哈」,是新湘語長沙話的發音。

而我們老湘語代表方言里,它的發音是[?o]。

鑒於《漢語方言概要》里列輔音的時候是用我的母語給[?]音舉例,我想你們的方言里很可能都沒這個音……

如果你學過西班牙語的話,西班牙語單詞「amigo」的「go」發音就是我這裡標記的[?o]。(注意:不是英語里借用「amigo」這個單詞時的英語發音)

不過如果你沒接觸過這個音,多半會把它誤聽成[h]或[x]。(北京話「海」字聲母就是[x];廣東話「海」字聲母就是[h]。分得清[h][x][?]的基本上都是語言學界的大牛。不過其實類似發音一共有七個。都分得清的人,一般擁有一個語言學愛好者都很羨慕的童年。)

羅老師說,

「數咧,偕不否定。『數咧』,數,nearly,『數』字要用nearly來修飾。『偕不否定』,almost,不能被否定。」

然後我才明白,在羅老師的語音體系里,「れ」和「near」是一回事,[?o]和「almost」的[?l]是一回事。

這大概是因為湖南英語里的「near」是沒有鼻音的,而[?o]音里的[?]被無視,大概就像亨利名字里的「H」在法語里不發音?

雖然我整個人依然是傻的,這兩條突如其來的語法知識卻因為這種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教學方法在我腦海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來,同學們跟我讀,科屋昂——

(黑板上赫然寫著一個筐字)

這是古漢語老師講的,說他上學時候遇到的一個老師。河南的,和我們這一樣,方言里管筐叫簍子。


坐標:浙江象山,吳語區

高一的化學老師,上課用半方言,說實話,有時候『彩色普通話』比純方言更難懂,也更好玩。

他把『微粒』讀做『微勒』,在高一化學中這個詞高頻出現,整節課就聽他『微勒』『微勒』的講,於是『微勒』就成了他的綽號。

他還會把『阿伏伽德羅』念成『屙佛噶德羅』,『羅』字音開口呼音調上揚,就像象山方言那唱歌一樣的語調。

後來高二讀文科,換了年輕的女化學老師,很久都沒有適應過來『微粒』的讀法,直到現在看到『微粒』也還是想讀『微勒』。哈哈哈。

順便說一句,用吳語念詩詞很好聽,可惜沒有語文老師那樣給我們教過。


比如初三學元素周期表的時候,老師用上海話把前二十個變成了四句小故事,以下為上海話版和括弧里的翻譯:

青海李丕旁(青海有個叫李丕旁的人)

坍台洋弗奈(丟臉啊他不拿錢)

拿妹呂桂林(你的妹妹呂桂林)

流落壓加蓋(流落在夜晚的街頭)

注釋:

洋=大洋,鈔票

弗=不

奈=拿

拿=你的,你們

壓=夜晚,晚上

加=街,馬路

一下子就記住啦~我還教給大學同學說過,她說聽起來特別得勁。哈哈。


知乎就算為了這道題也應該增加一個語音回答功能

好多回答精彩到突破想像的感覺


高一數學老師是個老爺爺,上課從來都講方言。

講「命題的否定」那節課,他在黑板上寫下:地瓜長在樹上。然後點了一個同學,問:這個命題的否定是什麼?

同學用普通話答:地瓜不長在樹上!

老師說:很好,請坐。然後轉身,一邊在黑板上寫字,一邊念:地——瓜——

「地瓜」這兩個字用的是普通話。大概是念完了自己也覺得不對勁,於是改成方言,念完了剩下的部分:不長在樹上!

整個高一,「地瓜」就是我們聽到這個老師用普通話說過的僅有的兩個字了。

想聽我朗讀的可以去值乎提問↓^_^↓


大學有機化學老師齊欣(含淚人工黑框),一口津普。

有一次講染料,怹說【zè個nǒu荷兒sǎi兒啊BLABLABLA】,然後底下非天津籍學生都懵了。

於是瓦就明白了為什麼瓦們叫【天津】大學啦!


我們都知道,這個蠟,是非常軟的,小刀就能切下來,然後呢,把它扔到水裡,它就會燃燒【微笑臉】

我一直到下課都以為是什麼新品種蠟= - =


1,

以前高中學過很多古詩詞,有一句我記得特別清楚。

撞生笑夢蜜糊蝶兒,王地蠢心坨杜卷!

語文老師,對不起!

2,你們沒想到還有2吧。

大學的教授,信管的系主任。數學系畢業的經管院教授。。。

對不起,老師,路上堵車遲到的。。。

么四,你咋不堵肥雞泥。

同xiao們,膩們,聽凍liao么?

聽懂了。。。

餓都么醬,膩窩奏凍咧?

。。。。茹教授。。。整個西北大學我就服你一個。。。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你在家鄉都不說方言你就是裝逼」?
吳語有沒有對應的方言字?
在上海不該說上海話嗎?
為何許多人願意去學習粵語?
現在的方言里保留了哪些古漢語中的用法?

TAG:教育 | 方言 | 大學 | 學生 | 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