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和漢語最本質的區別有哪些?

求詞語、語音、語法、書寫、文化各方面本質的、有深度的區別。


蟹蟹。
這個問題挺大的,而且談到「本質」,我也不敢輕易地說什麼是漢語的本質,不過可以根據你提的這幾個點簡單說一下。

我們談到有一種語言的時候,一般會說到語義,語音,語法,提問中的「書寫」和「文化」,不屬於語言的範疇,或者說,它們最多算個交叉學科,算不上是本質的東西。

首先,英語是屈折語,印歐語系,漢語是孤立語,漢藏語系。漢語是非形態語言,缺乏形態標記,詞序和虛詞是重要的語法手段,英語,不用說了,各種屈折變化,語法手段是顯性的。

此外,我比較認同朱德熙先生在《語法答問》中歸納的漢語語法特點:「一是漢語詞類跟句法成分(就是通常所說的句子成分)之間不存在簡單的一一對應關係;二是漢語句子的構造原則跟片語的構造原則基本上是一致的。」具體的解釋可以去看書,這本書很薄,80多頁,語言通俗易懂還有趣,我覺得基本可以回答你的一些問題,推薦。

語音,漢語從漢字來講都是單音節的,英語的詞(word)單音雙音多音都有,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詞才是能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而漢語最初字詞一體,一個字就是一個詞,但現代漢語已經是雙音節詞佔優勢,因此有差別,千萬不要混淆字(character)和詞(word)的概念。再就是,漢語沒有複輔音,聲調區別意義。

你說的詞語是指構詞法?不過我看你自己的回答說的並不是構詞法,只是一種,嗯,主觀感受。構詞的區別應該是,英語構詞多用派生法,詞綴多,漢語多用複合法,詞綴少。

你說的書寫,應該是指文字系統。表音表義沒錯,但是,任何一種語言都不能「科學準確的書寫外來詞、方言」,對於漢語來說,是無法準確還原外語讀音,而對於英語來說,是無法直接利用拼音表述外語意義,只能全部借用,並長期作為外來詞存在於本民族語言中。這就是為什麼漢語中的外來詞時間一長很難發現這是個外來詞,本土化程度高,而英語中大量的外語借詞還能從讀音上找到來源,但本土化程度低。哪個更好,角度不同,結論不同。

文化,交叉學科,錯綜複雜,不是語言的直接影響,說不清楚。

手機回答的,就這麼多吧。


前幾天剛看一本書,講自然語言的三種階段,其中一部分觀點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只不過我記不太全書中的內容了,僅憑記憶回答。有機會回去翻翻書在補充。
從上古刻石雕骨,創造文字開始,文字就成為語言載體。文以語而生,沒有語言支撐則文字是空中樓閣,極難存活。這點可以從東亞漢字來出窺一二。在過去兩千多年中,中原文明是東亞唯一發達文明。中原文明的文字也因此輕易輻射周邊,成為蒙藏朝日越等民族的主流文字。但是這些有一定文明基礎的民族本身就有較為完善的自然語言,其語言與專為漢語設計的漢字並不能做到完美契合,故而這些民族都會在漢語基礎上進行變化,以更加適合本民族語言習慣,由此誕生的蒙藏文字且不說,如今更為我們所知的是朝鮮文字、越南喃字和日本片假名三種,昔日中原文明強大之時還能靠上層影響來壓制這些民族文字,一旦中原政權衰落,壓力不在,立刻就會讓這些民族文字如雨後春筍一般立刻煥發生機。
不過眾所周知,中國周邊歷史上出現過成千上萬的民族,產生高度文明的民族也有數百,但最終有系統文字流傳於世的文字連三十種都不到,而且其中絕大多數還是有明顯衍生關係,比如漢字和日文喃文、藏文和蒙文滿文等等,這些文字本身產生是為了表述一些其他民族文字無法表達的本族特有辭彙語義或語音習慣,因此衍生語言以添加輔音輔詞為主,對模板文字變動一般不大,畢竟模板文字的完善性不是生造文字能在短時間內補足的,而且新文字的推廣也會因此受到模板文字文化輻射的抵制。所以因政治原因而對模板文字進行大刪大改的諸如朝鮮文字和現代越南京文,在創造之後長達幾百年中都完全無法推廣,最後還得拖到現代,靠著現代政府高效強力的政治執行力來死力強推,沒有現代化的經濟實力和教育普及度,這種事情根本沒有可能成功。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就是東亞語言音節太少,漢文是純單音語言,日文和朝鮮越南也是單音為主,部分文字多音也是雙音三音,四音以上文字幾乎沒有,相同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在蒙藏滿族語言中。而語言聲調音節組合是有限制的,以中文為例,中文是以二十三個聲調和二十四個韻調兩兩配合輔以平仄之聲,大約能組成三百多個音,如果繼續增加音節,則限於口舌的靈活性,很容易與已有音節混淆而造成表達不準確,在音節數量與音節表達準確度的平衡下,這三百多個音就是漢語能發出的全部音節。但漢語中存在多少字,多少詞?區區三百多個音能完美覆蓋給每一個文字嗎?差的太遠。因為一音載多字的情況在東亞所有語言中都普遍存在,同樣的,由於辭彙意義數量也遠遠高於文字數量,所以一字載多義的情況也是東亞語言中的普遍情況。故而字音創造、字義辨析考證的成本太高,使得創造一門新語言難度大大增加,而且其成果往往經不起推敲。
這種情況,語言學上一般稱為多載語音,多載文字,其中以漢語為最。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西方拼音文字,一音對一詞,一詞載一義,這種就是單載語音,單載文字,世界十大語言中,法語是這個情況的極致,與漢語正好對立。
一般而言,古文明從無到有,創造語音、文字,都會遵循由簡到繁,由低到高的過程,最開始無論東西南北,但凡文字都是象形記號,其意義有限,極有限的語音和文字數量就能完全覆蓋,因此單音單載完全勝任,這種算是一級語言文字。但隨著社會發展,物質與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需要更多辭彙來表達具體事務甚至抽象觀點,原始的單音單載文字已經完全不能勝任指數增長的需求,因此文字進入第二個階段。而第二個階段就是以漢語為代表的單音多載(單音載多字,單字載多義)和以法語為代表的多音單載(多音表一字,一字表一義)兩種形式。
第二階段的中前期,多音單載文字毫無意義,要遠遠強於單音多載文字的。由於多音文字可以靠增加辭彙長度、改變音節次序的方法來改變發音形式,其對字音的需求要遠遠小於單音文字。以英文為例。英文語音是由20個母音和28個輔音組成,雖然英標比中國聲韻還多一個,但實際組合中發出的音,即使算上很少見的雙輔音詞,也不到200個,只有漢語的三分之二不到。英語靠著對音的排列組合,能夠組合出遠比中國文字多百倍的字音來。所以西方文字對音本身的需求量要小於漢語,反而能創造出遠遠比漢語豐富的辭彙量。具體例證就是上古詩書微言大義,以孔子的《春秋》為最,因為並不存在太多形容詞來給你說廢話。夏四月,雨。是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陰雨綿綿?一場算逑?那時候的中文中並沒有這種表述手法。相反荷馬的神話著作《荷馬史詩》中,光赫克托爾的盾牌就用了十幾行,從顏色、形狀、質地、花紋等多方面進行描寫,足見古希臘的辭彙量之豐富。
不過說同一句話,多音文字本身表述就要比單音文字長很多,再加上辭彙量一多,表述一複雜,往往遣詞造句就會顯得非常凌亂,因此多音單載文字就需要規定遠遠比單音多載文字複雜得多的語法規則來。時態、語態、句式結構、動名動賓這些單音多載文字中極為簡單的語法必須都得做出細緻規定,無形中增加了學習和使用難度。不過在辭彙量不算特別多的時候問題都不大,反倒是單音多載的文字往往無法準確表達出日益增加的辭彙需求,而被迫增加音形數量來應對激增的需求,對日韓來說就是出現了雙音三音字,對中文來說就是出現了片語,無形中向著多音文字靠攏。
而在這一階段,單音多載文字相對唯一優點就是穩定——多音文字新造辭彙太過容易,以至於任何一門語言都可以輕鬆用其創造本族文字,而這種事情實際上是在割裂歐洲歷史,離散歐洲的文化,為其四分五裂的現狀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就算是如今的歐盟,能統一各國軍隊,協調各國政府,發行一致的貨幣,但就是對千奇百怪的語言一籌莫展,抓破頭都沒辦法統一一下。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歐盟統一歐洲之是一個笑話。
但當語言繼續發展,辭彙數量繼續像韭菜一樣往外冒頭的話,多音單載文字的最大優勢——單載,就維持不下去了。甚至不僅不能維持,他原先一切優勢,到了語言第三個階段強制多載之後都會變成劣勢然後成倍的拖後腿。
回到語法上來。多音單載文字規定複雜得語法形式唯一目的就是將長度過長的句子以規範整齊的形式表達出來。但隨著辭彙越來越多,句子越來越長,所需要的語法規則也就相對應的要求越來越麻煩,比如過去三百年中英語從八個時態變成十六個時態。但是吹氣球一樣暴增的辭彙量不僅完全抵消了語法增加帶來的規範性利益,反而因為語法的限制關係更加放大了辭彙複雜程度(而且由於多音單載語言前期音調需求不大,數量較少,以更少的音來配更多的詞,複雜性更大幾倍),以指數的形式增加了一門語言的使用成本。更加關鍵的問題在於,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增加辭彙量,而當表義需求遠遠大於人類能有效記憶的辭彙量上限之後,一詞多義,多音多載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比如我單獨寫出frist,99%的人看見這個詞都會說是第一的意思,根本不必聯繫上下文去看他實際語態。但是如果寫的是second呢?不看上下文,誰知到他到底是第二,還是秒,還是附議的意思?在這個例子中,frist屬於多音單載詞,second屬於多音多載詞,英語隨著發展壯大,終於還是走到了一詞載多義的道路上來了。
但多音多載的語言和傳統多音單載的語言相比,其結構長讀寫費時耗力,句式語法複雜難明,學習困難使用麻煩這些問題都還存在,但是辭彙量充沛、一詞一義準確這些優點反倒喪失了。如今多音單載文字如英文,比之漢文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而隨著辭彙量進一步增加,英文劣勢指數性放大,二者差距將越來越大切無法逆轉。
先寫這麼多巴,凌晨兩點半了,睡覺去。


這個問題需要考慮,兩種語言分別是怎麼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語法體系,和基本的構詞法。

現代英語:
歷史上,融匯了多種歷史上部落,種族的語言。現代英語的語法,應該是在歐洲的啟蒙運動前後吧,有了大致的雛形,單純從語法角度講,比較嚴謹(一定程度上,能夠描述和總結當時的科學技術,以及人文等各個領域)。(現代英,法,德語,貌似都是那個時期形成的,都跟翻譯聖經有關係。)

現代漢語:
基本上就是白話文,白話文運動時期形成(不到100年)。沒看過當時的教科書,應該是翻譯過來的西洋書。個人感覺,描述能力不夠,總結能力是夠了。(原因嘛,那時候好多東西,沒見過,也沒有。)

詞語:都是符號。一個是字母,一個是象形字。
語音:都有一詞多義現象。漢語有4聲,英語有嘴形。音標里e和a的區別。
語法:英語基本上能達到自描述。漢語容易出歧義,依賴於上下文。
書寫:書寫功能,考驗的是語法。用英語書寫,強化語法。而用漢語書寫,則比較鬆散。

文化:
英語中,描述,總結,意會,各個功能都不錯。漢語中,精細描述差(翻譯過來的爛書太多),總結,意會。偏重於意會(,嚴重依賴上下文)。(描述差可能是因為構詞法差,還是我看的因為好書少?)個人感覺,英語像是過程講的清楚,而中文則強調結果(方塊字臉譜化了)。

英語好學好教,邏輯性強一些(還是語法問題)。漢語既難學,又難教,難以用好。


最後: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從晚清活到現在啊)的意見,可能更有參考價值。


沒有本質區別


漢字的優勢在於,漢字是二維表現方式,二維是平面媒介表達信息能達到的最高效率。中英文對照,英語的字母對應漢字的筆劃,單個漢字對應的是英語的詞,中文的詞對應的是英語的片語,中文表達、傳遞信息的優勢一目了然。中國國家漢字的掃盲標準是1500個字,理工科的大學生一般掌握2000個漢字。就憑這2000個字,大家可以讀書、看報、搞科研。只要有小學文化就可以看懂絕大多數文章,有初中文化,其掌握的科學知識,就足以了解絕大多數產品的使用。比如高科技的電腦要求高吧,在中國那些考不上大學的高中生經過一年半載的培訓就能熟練操作,一些沒有條件上高中的初中生也能做到。
  漢字的重複利用率非常高,歷代積累的漢字總數以萬計,康熙字典就收錄了4萬多,專家指出常用僅三千五,選取當代的常用字作為學習和使用漢字的重點,是歷代歷朝整理和教學漢字的一個重要內容。歷史上的《三字經》《千字文》都是用當時的常用字編成的識字課本。
  而英文呢?例如因為一個地名就是一個單詞,想正確認識,需要的時間精力只有少數人能夠應付,英文真是笨人的語言,由於在表達方面的缺陷,靠字母的一維線性組合,試圖給天下每一事物起一個名字,一種東西就是一個單詞。宇宙無窮,英文辭彙無窮——可惜人的精力有限!
  英文是發散的。
  在英文世界裡,一般美國高中畢業生掌握的單詞量也就在三千到三千五百個左右,這樣已經應付日常生活需求足矣,但是沒有20000個字別想讀報,沒有30000個字別想把周刊讀順,大學畢業10年後的職業人士一般都懂80000字。新事物的湧現,總伴隨著英文新詞,例如火箭(ROCKET),計算機(COMPUTER)等,可漢語表達這些很輕鬆,不就是用「火」驅動的「箭」么,會「計算」的「機」么!可英文就不能這麼干,不能靠組詞,原因是「太長」了。如火箭將成為「FIRE-DRIVEN-ARROW」,計算機將成為「COMPUTAIONAL-MACHINE」等。人的視角有限,太長的字會降低文章的可讀性與讀者的理解能力。這是因為英語的字母對應漢字的筆劃,單個漢字對應的是英語的詞,中文的詞對應的是英語的片語,中文表達、傳遞信息的優勢一目了然。
  目前英語辭彙量已經超過40萬,預計本世紀中葉會達到百萬。而漢語則相對穩定,現在只有很少的古文知識的中學生就可以琅琅上口地讀屈原的楚辭。英文就難了,太不穩定。現在的人們讀沙士比亞的原著已困難重重,更不用說讀400年前英國詩人喬叟的詩了。由於英語以表音為主,同時號稱是講者分布最廣泛的語言。正因如此,講英語者往往因語義辭彙和地域習慣,引起誤會。因此謂英語是「世上最廣泛被誤解語言」,也絕不過分。英語也是世界上最容易引起人事糾紛的語言。就目前英國和美國還分出了英式和美式英語,加上其他所謂的英語國家,雖然都說英語,其拼寫讀的差異不次於中國各地方言之間的差別,交流的難度是遠超過使用表意的中文的。
  現代所有學科領域,中國都有很好的學者,沒聽說哪位因漢語「不精確」而搞不好研究的。中國的火箭照樣可以精確升空,中國的原子彈照樣可以精確爆炸。所有的英文科技文獻都可以翻譯成漢語。個別人會說了,為什麼中國現在落後,就是由於中華文化中殺氣少,數百年來對殺人武器研究太少,遭到掠奪以至落後了,雖然如此,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中國現在正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復興。漢語文獻影響力正隨著國力的增強而在世界範圍內增強。


先寫幾個不成熟的看法,逐步求精。

構詞法
英語多用派生方法構詞,漢語用複合方法構詞、同時有少量派生詞。從構詞元素(詞根、前後綴)說,英文的詞根和前後綴有比較強的抽象性,派生詞善於描述抽象的關係、動作、事物等,例如attendant, demystify等。attendant的構詞法是at- 臨近 + -tend- 延伸 + -ant 名詞詞尾人 → 延伸過來(的人) ,翻譯時要根據語境具體化成:陪從,隨員,隨從, 跟班, 出席者,伴隨物,附屬品 。無法直接說出那種抽象的「意境」,也不能把方便的把一個抽象的概念延伸到各個語境和學科領域。demystify的構詞法是de-, 不,非,使相反+mistery 神秘的 + -fy 使變成→ 使不再神秘。漢語因為較少用派生法造詞,不一定有對應的辭彙。

英語詞綴和詞根包含一些拉丁語的抽象概念(如a-, con/com-, intra-, counter-, retro-, -tion, -ment, -dom等),善於創造詞語描繪抽象關係和事物。中文通常以具體的語素用複合方式造詞,善於描繪事物形象,但不如英語適合描述抽象的事物內在規律。

語法
同是SVO語序,英語從句後置,漢語從句前置。英語的後置從句,不影響重要的語法關係V-O中動詞和賓語間距,減輕閱讀時候的記憶負擔和消除語法歧義。漢語在V-O搭配中,插入較長度從句時,會影響了動賓片語的可讀性。因此,限制了從句的長度、降低靈活性、有效性等。現代漢語的從句前置,可以認為是從日語原封不動引進的語序。然而在SOV語序的日語中,前置從句不會增加O-V間距,是完全合理的。漢語的合理從句語序,如文言文,是置於名詞之後。由於這個差別,造成了漢語翻譯歐式長句時,生硬難懂。這個問題應該儘早研究解決。

語音
英語語素以多音節為主,漢語語素以單音節為主。英語為非聲調語言,漢語為聲調語言。聲調語言佔用了一個語音維度,造成語調僵硬。這點對比「美劇」可知。人際溝通7成依賴非言語信息,喪失語調靈活性,是口語的一大損失。書寫系統
無表音文字。無法系統化的譯寫外來詞、標註方言讀音等。


語言跟文化不可分,漢語重內涵輕形式,英語重形式。
基本點象形字和拼音文字又是差異巨大:象形文字可以自我解釋,其字形本身就反映意義,語音重要但不首要;拼音文字意義附著於語音,意義與語音的對應關係相當於編碼,字形本身不體現意義而主要體現語音。漢字的造字反映了大自然的規律,構詞、組句、行文無不是同一規律的不同層面體現與擴展,呈現一種遞歸形態,收放自如靈活,好比是天地自然的直接影像。英語使用形態的框架去表達意義,約定俗成或者說編碼的共識是基礎,編碼更多的考慮是語音語言的效率而不是對天地萬物反映的效率。
在歷史上,華夏文明一直輔導著世界文明,其內涵深邃而由漢語承載,中華文化圈也一直用漢字,他們的改變也就是百年之內的事。華夏文明的失落與被抑制也是近代的事。但是金子總是發光的,就看能不能認識到、找回了。


底層辭彙
語法你要強行扭轉也可以,但是分辨語言關係的還是底層辭彙。


二維碼和條形碼的區別


推薦閱讀:

英語中為什麼會有讓步狀語從句比如Concession?
當 -ed 結尾的詞在 be 動詞後時,-ed 後面又有 to do 跟隨,應如何區分這個 -ed 是過去式還是形容詞作表語?
英文「summer」與「Sumer」同音,中文「夏天」與「夏朝」同為「夏」,這是巧合嗎?
相對於英語、義大利語等語言,漢語(普通話)是否真的不適合歌唱?
為什麼會有英語的文字(拉丁字母)?

TAG:語言 | 英語 | 漢語 | 語法 | 語言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