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典型特徵之一重融資輕分紅的制度根源是什麼?

證券法如何改革?


這個問題本身有些問題,我盡量說說。

關於重融資,這個其實不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典型特徵。外國企業家和中國企業家一樣,總希望自己管的錢越多越好,所以都喜歡去資本市場融資,並不是說只有中國的企業有這個毛病。至於怎麼制約企業的融資衝動,我覺得中國和外國沒有特別大的不同,主要就是靠投資者/股民自己判斷,你覺得企業融資太多了,超出了正常的需求範圍,那就不買它的股票就行了。這樣企業股價下滑,融資自然就更難了。這種制約機制在中國股市也是有的,我覺得制度上沒什麼缺陷。

分紅的問題更值得一談。中國企業分紅確實不多,但是:
1、美國其實也不多。1978年美國有60%多的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但是到1999年就只有20%左右了。我記得好像巴菲特也不喜歡給股東分紅,這是有道理的。
2、分紅可能限制公司發展。尤其是高成長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去研發、營銷,這是為了以後能掙更多的錢。如果早早的就把錢分掉了,後續投入受限,公司未來的增長速度就不行了,這對股東不是什麼好事。
3、分紅還得多繳稅。股東分到的現金是要交個人所得稅的,但是如果留給公司提升股價,股東通過賣掉股票來獲利的話,不需要額外交稅,明顯更划算。炒股的同志們可以算算,如果自己買的公司把利潤都分光,扣稅以後你能拿到手多少現金,如果不分紅直接賣股票又能拿多少現金,結果應該是很清楚的。

也許是受到一些媒體的影響,最近很多人都在談這事,證監會也在順應媒體意思採取行動。我個人覺得多分紅多繳稅真不是好事,真正炒股的同志們應該仔細算算賬,看看到底什麼政策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中國重融資輕分紅的制度根源個人認為主要在於我國二級市場制度的不完整以及道德的缺失,道德的缺失——這是中國社會的現狀(如果要再深入的就又要涉及到教育制度,國家體制什麼的問題,在此就先不詳細說了),道德的缺失造成現在的公司只看到上市以後可以圈錢,可以使自己對於公司的股份可以以比市場更加高的價格變現,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對於市場的索取而沒有回報這一說法,此外,我國的制度也沒有要求上市公司一定要給予回報,而我們的股民又是以投機為主要目的(從散戶大廳中老頭老太據多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沒有具備最基本的投資常識,只是每天買進賣出),於是一大批的垃圾公司也可以上市。 這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就不是以擴展企業為主的,有些公司即使不缺錢也還是要上市融資,然後把融來的資本存進銀行吃利息,即使這樣也不給股東分紅。


其次是中國沒有建立完善法律法規,比如退市制度,比如做空機制;再比如上市核准制度;核准製造成了尋租,有關係的人可以很快替公司上市即使是一家垃圾。沒有退市制度,沒有做空機製造成了只要是公司上了市那麼原始股東,創投,政府部門相關人員的利益就都可以得到實現和保障,反正有股民和基金買單,就像京東A近幾年虧損了幾十億,然後向市場又融資了幾十億,這樣的公司完全就是在浪費二級市場股東的錢,但是偏偏還有股民和基金會去買,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們這些外人又能幹些什麼!!!!而我國也不會去專門審查公司財務問題,即使上市公司作假也沒有什麼成本,報報假消息,報報假業績,公司股價上市,然後再減持,把股民的錢放兜里,公司沒錢再去圈,在這種循環下,造成我國的公司分紅動力不足,因為即使賺了錢,存銀行後還能拿到回扣,而發出去了不僅得不到利益,想要回來就又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那幹嘛還要分紅!!!


因此只有打破券商,基金,政府,大股東的利益鏈,加強信息披露的力度以及正確性,才能使真正是打算做企業的,有責任的企業上市,有完整的做空體系來打擊財務造假,讓投資人回歸理性,這樣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決


重融資,輕分紅的制度根源:上市審批制+無退市制度令上市公司的殼成為稀缺資源,使融資方的市場勢力大大超過投資者。若能放開審批,轉為核准制,再輔以退市制度,這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將是一項重型武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問題並不是孤立的,它與實體經濟中所存在的問題密切相關,比如說,在地方政府以經濟職能為導向時,勢必會袒護作為納稅大戶及經濟增長主力的上市公司,這一點,從綠大地欺詐事件即可看出,雲南當地的官員花了不少功夫遊說。

這也意味著,資本市場的改革,不僅僅是證監會層面的問題,只能在更高的決策層面予以解決。


沒有制度根源,這個和制度沒關係的。沒有道理一定在法律上規定要分紅什麼的,這樣反倒是不對的了。

投資者也是喜歡拆股,不喜歡分紅,說起來還是賭市,不是投資市。


一、中國證監會沒有將上市公司分紅要求與其再融資行為嚴格掛鉤;二、中國上市公司普遍缺乏社會責任,大股東漠視中小股東利益;三、中國證券市場投機甚於投資。


贊同羅璞的說法,補充幾點:
1. 作為外部環境,中國屬於非完全市場經濟;
2. 中國資本市場還不成熟;
3. 中國上市國企多;
4. 股市還是「政府市」 ;
5. 中國的投資渠道少,形成了股市、房地產、藝術品投資、高利貸一窩蜂的情況,影響了投資方面的制度設計和文化形成。


傳說中,A股就是為了某些(你懂得)企業解套而推出的。只是傳說,傳說而已


國內上市企業,大部分都已經有了自己成熟的主營業務,並且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繼續保持創業初期高增長已經十分困難。為了迎合資本市場對上市企業炒作的需求(資本市場參與者本身要附上很大的責任),大部分企業在保薦機構或者投行的建議下,往往會選擇另闢市場。這樣的行為使得企業在上市的幾年內資金緊張,甚至新投項目發生虧損。而持續專註主營業務的企業這類的問題要少很多。所以市場參與者和企業本身都難辭其咎。


幾點需要考慮:
1. 資本市場建設的初衷,解決國企融資問題。這個思路一直在延續。所以動機決定結果,既然融資是主要目的,幹嘛要分紅呢。
2. 政府對證監會的考核機制。因為我們是新市場,時間段,規模擴大是最能夠體現政績的,那麼證監會勢必會把規模的擴大,GDP資本化比率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其他比如市場規範什麼的,都只是為了別出亂子。過度的融資造成大家更不想分紅,只想暴富。
3. 沒有主流的以分紅為目的的投資者,如果市場上缺乏這樣的投資者,市場必然大起大落。大起大落決定了賺錢文化是投機主導,分紅就更沒市場了。


企業財務報表注水很大,分紅是要分真金白銀出來的,一下就露餡了。。。


推薦閱讀:

2016年,你看好哪方面的股票?
如果屬實,如何看待中國證券業協會泄漏證券從業考生信息?
中國的保薦人發展前景會如何發展?
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 CIIA前景真的不被看好了嗎?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2015年7月份改革後,假如只過了一門基礎,那這門基礎算數嗎?

TAG:投資 | 經濟 | 證券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