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有效利用時間?


我從高一開始嘗試各種時間管理手段,一路摸爬滾打,算是有所體會,寫成一下這篇文章,還會不斷更新和擴充。

我不會段首縮進T T 求助!

====================================正文分割線================================

想要儘可能多的獲得成長,就必須多花些功夫。「功夫」需要時間來累積,但每個人在一個時間段內所擁有的時間是同樣的,如何在這些相等的時間條件中累積更多的「功夫」在於對時間的利用。

如何提高對時間的利用?當我們把時間比作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河流時答案就很明顯了——開源與提質 。開源即將更多的時間用於「功夫」的累積,提質則是提高單位時間內「功夫」累積的量。總的來說對於一個較為積極上進的人,再在這兩個方面進行努力都是有難度的,但細緻區分的話前者相對容易達到,而後者則更費工夫。

增加時間投入其實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做法,當我們比較忙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想方設法投入更多的時間,常見的就是「廢寢忘食」其中「廢寢」尤為普遍。熬夜確實是一種快速獲得大量空餘時間的方法,對於臨時有大量任務的人十分實用且容易操作,但絕非長久之計。當然,我們還可以臨時用緊急任務替換非緊急任務來爭取時間。(不過從長久考慮,處理事務的優先順序應該是按照重要程度來安排。如果一直以緊急程度作為標準難免會有被事務追著跑的不安全感。另外,學會捨棄不重要(無意義)任務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學生來說可能是一些重複的無益作業))充分利用碎片時間也是一種開源的方式。知乎上有人問李開復先生個如何能有那麼多時間來處理日常事務,李開復先生回復說當他在等車、坐車、朋友閑聊時,他會利用手機迅速地瀏覽和處理相關事務。

除了以上兩種常用的開源方式,參考劉未鵬先生所提的「暗時間」觀點,我們還能獲得另外一種不以犧牲睡眠為代價甚至不改變現有事務安排計劃的開源方式。(推薦劉未鵬先生博客:暗時間 可讀性極高,深入淺出)

簡要的概括一下劉未鵬先生的觀點:人腦類似於計算機的CPU,在沒有程序運行時處於閑置狀態,如果把這些閑置的時間利用起來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思維時間。(注意將此方法與利用碎片時間區分)注意這裡提到的是思維時間而非時間,兩者顯著區別在於思維時間只對大腦進行利用而不直接佔用身體,比如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車、逛街、出遊、吃飯、睡前時對大腦利用率極低,我們完全可以不假思索根據習慣做出上述動作(按流行的潛意識觀點,這是因為潛意識已經替我們安排好了相應器官做出相應動作),這時的大腦可以說就是閑置的。當我們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思維活動,比如回憶學過的知識,整理事物脈絡,甚至是思考解決一道難題都是對暗時間的利用,長久下來必能累積更多的功夫。我認識一個人十分厲害,他經常玩遊戲但是作業也完成得十分地快。經過一段時間我發現他很善於利用遊戲等待的間隙思考問題,這樣幾局遊戲(一般是卡牌類遊戲)下來作業也就差不多了。他洗澡、洗衣服、吃飯時也會默默地思考問題。我覺得這樣有些可怕,但還是十分佩服這樣的大神!想要利用暗時間,至少需要做到:1. 準確記憶思維斷點 2. 快速進入專註狀態。我建議對於暗時間的利用應該一點一點練習,從少到多。

提質是時間利用的進階技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專註能力,不同的人在不同階段受不同因素影響都會有不一樣的專註能力。專註能力由兩部分組成:持續專註時間專註程度。我相信這兩者都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比較流行的番茄工作法就是用以暫時提高專註能力的一種方法,它可以使你開始進行較為專註的活動,並且使你在該時間段中保持較高的專註度,但是並不能從根本上提高你的專註能力,不過我們仍可以將其視為一個輔助工做、訓練專註能力的好工具。番茄工作法默認的持續專註時間是25分鐘,而發明者強調很多人一開始只能做到5-10分鐘的持續專註,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能達到25分鐘的持續專註時間。(作者認為25分鐘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時間長度,但是實際上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這個時間長度是需要延長的,這個需要我們靈活看待。)提高專註能力是個大課題,這裡先到此為止,容日後再表。

提質還有另一個手段——從任務本身入手。有些任務可以經受多次打斷(比如枯燥的抄寫工作),而有些任務一旦被打斷就會「前功盡棄」(調試程序BUG),要想提高時間利用質量,我們首先得區分這兩種任務。對於第一種任務,我們可以分配一些質量比較低的時間給他,比如心情煩躁時、環境不佳時、易受打擾時;而對於第二張哦那個我們則需要分配給它較為完整而且安靜的高質量時間。不過通常情況下任務往往是複合型的,由上述兩種任務複合而成,因此我們要對任務進行剖析。借鑒知乎@采銅 先生所提出的「任務分解『三明治模型』」:一般任務有一個核心,需要集中精力,非常專註地進行思考,就如同三明治中間的金槍魚泥,而剩下的內容則是一些支持性、補完性的思維工作和一些體力工作。當我們完成任務時,應該優先安排高質量的時間來完成核心思考,再分配其他時間用來完成其他操作。以任務內容分配時間而不是時間段分配時間

總而言之,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時間花銷,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時間利用率,然後加以循序漸進的練習和反思,最終必能真正掌握自己的時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QxMTAwNA==mid=203583764idx=4sn=bdf067022a4f132b6782ebd19bde34a7#rd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時間的自我使用佔比?
iPhone 或 Mac 上有哪些好用的,使用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方法的應用?
如何避免在自習室打盹?
用手帳來生活到底能幫助我們一些什麼呢?
做手帳是一種什麼感受?

TAG:時間管理 | 高效工作 | 碎片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