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聽懂不標準的英語是不是比中國人聽懂不標準的漢語要來得容易?

之前一直覺得一些外國人說中文時,特別難聽懂。這兒又看到一個吐槽視頻:

外國大片動不動就飈中文 可是你們到底在說什麼啊哈哈哈啊哈哈

而在美國的經歷來看,我們覺得很難聽懂的印式/日式英語,甚至某些前輩口音特別重的中式英語,美國人似乎都可以接受。中國人很難聽懂不標準的中文,和美國人聽得懂不標準的英文是普遍現象嗎?如果是這樣,那主要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答案是分人。在美國期間,感覺國際化程度高的地區,也就是說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不同口音英語地區的人,明顯比比較本土化地區的人,更容易聽懂不同口音的英語。同時,同樣地區的人,年輕的比年長,女性比男性對口音的「自動糾錯」能力更強。

雖然中文是我母語,但我在接觸過中文作為二語的外國人之前,其實對不標準中文的糾錯能力不太強。直到習慣了,西班牙語母語味兒中文,英語母語味兒中文,日韓母語味兒中文以後,糾錯能力才不斷增強。

所以我感覺主要是聽沒聽過不同口音的英語。印度人英語雖然在我們聽起來難懂,但他們的早期移民,由於語言優勢等原因,對美國主流社會的融入度比我們的早期移民高,所以很多美國人都曾經不同程度的暴露在印度英語中,自然耳朵就越來越靈。中國人就沒有這種印度英語的語言環境,所以覺得難聽懂。相對,由於我們比美國人聽到的東亞口音英語較多,我們聽懂中式英語,日式英語的能力比有些英語母語的人還強。

再補充一點,個人經歷覺得美國人比較會"猜"。我曾多次在聽某種口音英語絕望時(最近一次是一個韓國教授,口音太重,實在聽不懂他講的統計學),問我美國同學,他們說,其實他們也聽不太懂 ,但是,他們淡定地看著我說,我們特別會猜。。。來美國前在帝都上班時,直屬老闆是美國人,有一次閑聊,他說他對有些紐西蘭人的英語口音聽不懂,但也不好意思說,因為大家都說的英語。瞬間覺得老闆好可憐,還不如我,可以直接問。


我特地就這個問題問過我的一個教授,還有和我一起面試的一個manager,他們都表示——這印度英語我也聽不懂……當然我相信聽懂的還是比我多。

我在當TA的時候,一起TA的印度小哥和我說,印度口音,中國口音,你只能選一個。他聽不懂中國人口音重的英語(他本人的英語幾乎沒有一點口音),我可以聽懂任何中國口音。對於印度口音,就是反過來的,我聽到一大串滴里嘟嚕,他就知道那些人在說什麼。

所以我想,能不能聽懂,很大程度上在於你對這個口音的熟悉程度,能不能把這些音迅速映射到你會的那些詞上。

之前和一個美國同事聊天,他比較senior了。他說我們公司的某一個中國人剛來的時候,說的話他一句也聽不懂。他和另外的同事說我真的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另外的同事回答說,他有口音么?直到有一天,這個美國同事忽然可以聽得懂這個中國人說的每一句話了,而且意識不到他的口音了……他說這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大概就是把映射建立起來了吧。

就我本人來說,我聽老外說中文的能力還算okay。這大概和聯想速度有關係吧,他稀里嘩啦說了一串,每一個字音都不準,在你的腦海里都能產生出N個可能性,你的CPU如果足夠快,可以把這些詞連在一起組成一個有意義的句子,你就聽懂他說啥了。如果不能,那就是聽不懂……


不光是聽外國人說,哪怕是方言口音也是要多聽才能識別的。這點我覺得對各種語言都是一樣的。沒有接觸過足夠多不同口音的人,無論是聽各種不同口音還是學新語言的發音都會很難。

我在國內念本科的時候,大一就老聽說某某老師講課口音太重聽不懂,自己聽的時候毫無感覺。無論是川普、唐山口音的普通話還是帶著吳語或者粵語口音的普通話(畢竟老師還是在說普通話),每個字我都能聽懂,班裡其他同學有很多表示有相當大的部分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我想這可能和我從小學起就老是聽相聲有關吧(小學8點上課,我家走到學校5分鐘都用不了,經常會在家裡聽完廣播里的相聲再去學校)。相聲里很多模仿方言的段子不但要學出方言,還會講一些方言的特點,日子久了,自然也就會了。

後來來美國念研究生,第一個學期選了個德國老師講的量子化學,口音加量子,我上課完全是一臉懵逼,一節課能聽下來20%~30%就算注意力很集中了。後來呆的時間長了,各種口音也基本能聽個大概其了。

美國的同學,有些人上大學前沒怎麼接觸過外國人,所以討論的時候經常要再解釋一遍。那些交了幾十年課的教授,基本上無論學生說的怎麼帶有口語,怎麼顛三倒四,也都能把握學生要說什麼。相應地,他們在準確念出中文名字這方面面對的難度也完全不一樣。有些人怎麼教都把握不了中文的音調,念每個字都是陰平的,那些見多識廣的老師學個一兩遍就能基本準確地念出來。


我覺得就是熟悉度的問題 不分什麼語種

就像你聽不懂小孩說的話 但他媽就能聽懂


耐心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中國人對所有嘗試說英語的人都有極大的耐心和熱情,經常是外國人說得很蹩腳國人都會誇獎「你漢語說得真好」,然後極有助人心地認真聽、努力理解、幫助糾正。然而像美國這種外國人並不稀罕的國家,他們覺得你說好英語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說得磕磕絆絆很容易引來不耐煩的目光。

當然也不完全是,你要是行走在美國一個邊遠的小鎮街道上,很可能被熱情的老婆婆請到家裡做客。畢竟那裡絕少見到中國人這種稀奇的生物。


看你是哪個省的人。

據我觀察,在福建的普通話有以下幾個現象。

一、ü不會念,用i代替:小於=小姨

二、zi ci si不會念,用ji qi xi或尖音代替。

三、什麼是翹舌和後鼻音?NLR?

四、聲調亂來。

五、母音替換。大伯(bé),中國(gō)。

六、虛詞亂說:把電視關起來(?_?)

聽慣了也沒覺得怎麼樣(?_?)


絕大部分人,只要是他沒有進行過特殊的訓練,說自己母語時候就一定會有一些口音,說外語的時候也是同樣。

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聽懂」我認為指的是可以理解對方談話主旨要點,沒有或者很少有模稜兩可的地方,沒有或者很少有歧義出現。在雙方使用不是同一地區的同種語言或者都使用非母語語言時實現「聽懂」的主要是分為兩種情況。

一:將對話放在一個雙方已經熟悉的語境,對話雙方都知道對方將要對什麼事情會進行闡述,這種情況下由於已經有了預判,可以通過抓關鍵詞和梳理邏輯關係來實現「聽懂」

二:對話雙方已經比較熟悉對方的談話方式包括語音語調遣詞造句和思維方式等,有時候有含糊的地方也能很快反應過來對方要表達什麼意思。比如一個來自多米尼加一個來自日本,二人都說英文但是已經共事多年。由於二人互相熟悉,所以可以「聽懂」對方。

如果冷不丁出現一個沒頭沒尾的對話,而且談論的是比較專業的技術問題,就很有可能雙方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

一個發生在我辦公室里的實例,兩個澳大利亞人通過步話機互相通訊,ABC都在我同一辦公室,事發時A在外面,B在辦公室里,C在打醬油。步話機有干擾。

步話機對話開始

A:B在嗎請回話。

B:請講。

A:&>_?,¥}+.€_!~^cable gland€~^{&>_?

B:(問我們)他他媽的說什麼呢?

B:(對步話機)請重複一下。

A:¥~€{^&<€_!&>=]^!,*]£&B:…干擾太大聽不清楚你回來再說吧

步話機對話結束

辦公室爆笑

C:你倆不都是澳洲人么?

B:是阿

C:我艹我以為只有我跟D說話時候才會這樣呢。

辦公室又一次爆笑,C是愛爾蘭人,口音很重。

辦公室里充滿了快樂的氣氛。

D是我=。=


我覺得題主,你描述的的是可靠的.

同時,你的感覺大致上正確.

我們先搞清楚一個事情.

英語它是一個怎樣性質的語言.

要我說就是四個字「殖民語言」.

殖民語言和普通語言是有較大差異的.

殖民語言的所謂標準,很模糊,因為打英語來說,英式和美式,誰才是標準?

那所謂的標準語言,又是什麼?

當然,英美式各自是有標準口音,或者標準寫法的,但這個標準很弱.

而漢語,我記得漢語的標準是以法律文書規定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普通話」,口音大多取材於河北承德市灤平縣,大體就是北京話.

而,英美,對於標準重視度很低,有些時候他們並不在意什麼標準.

對比來說,中國特別喜歡大一統,文化大一統,語言大一統,甚至連口音也要大一統,這點英美正好相反.

當然也有殖民語言的歷史成因,各地的英語獨自發展,肯定會發展出自己的口音,自己的讀法.這是無疑的.

這時候英美國家的人,在接受非標準英語方面的天賦,肯定要比中國人要高.

本質還是殖民語言的問題,西班牙語也和英語類似.題主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拉美與西班牙本土的用法以及口音差異.


只看題目的話確實很費解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不說英語,就拿普通話說吧。大學的時候,一起玩的五個人里,只有我和另一個男生是南方的,我福建,他浙江(這普通話水平都很南方)。好幾次他講話另外三個北方的同學都聽不懂,只有我聽的懂,並且,毫無困難。(做外貿的時候,給埃塞的客人打電話,我聽不懂他講什麼,可是其他歐洲國家基本沒問題,至於印度,沒接觸過 ),所以還是熟不熟悉的問題吧。


中國字一個字一個音,英語一個單詞多少個音?自己想像一下聽懂的難度


根本沒有標準英語這回事,光是倫敦已經有幾種不同口音。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口音和slang, 而且大英字典每年都會加入新的流行詞彙。大概和西方文化不喜歡把東西set 的死死的,喜歡靈活多變和充滿創造性有關。


我感覺中國有些方言可能太難了,比如當年寢室有位海南人,他的家鄉話無論如何我都是聽不懂的。

但是英語不論哪的口音,你把速度慢下來仔細聽反覆聽肯定可以聽懂。

可能海南話跟漢語的關係更接近西班牙語跟英語的關係?


推薦閱讀:

如何區分to在句子中是介詞還是副詞?
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怎麼記單詞的?
漢語母語使用者在學習英語特殊疑問句時,會受到怎樣程度的母語干擾?
英文和中文的邏輯性哪個更強,為什麼?
幼兒英語啟蒙教學用什麼教材好?

TAG:語言 | 英語 | 漢語 | 英語口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