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家公司同期的債券和銀行貸款,一般哪個利率較高?

對於同一家公司的貸款利率而言(鑒於信用較高的公司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都會相對較低)


我來寫寫國外的吧,

首先, 任何情況下, "等級"越高的利率越低.

(liquidity可能會導致不一樣的情況, 但都可以忽略)

大部分情況下, Bank loan都是"最先被secured"的, 所以比Bond的級別高. 然後其他情況下, 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特別是在MA/Buyout,的時候 會出現一些級別跑到junior sub bond和preferred stock之間的貸款, 比如Mezzanine或者Bridge loan,

再比如非常時期如同2008年, 會出現很奇葩的貸款, 比如AIG, etc...


一般中國企業會首選貸款,次選債券。所以理想情況下債券利率低於企業的實際貸款融資成本。但是這個沒有定論的。也有不少企業缺少擔保物,無法獲得信用貸款,或者銀行授信已滿,或者發行時機沒有選好,導致債券利率遠超同期貸款利率。比如現在。


企業發債與向銀行貸款,原因有很多種。國內企業發債,主要圖的是個資金成本低,比銀行貸款往往要低一些。5樓說企業債比銀行利率高不符合事實。除了成本原因之外,企業發債還有幾個常見原因:1、國內企業債標的往往較大,單個銀行難以提供足夠的資金。2、企業希望通過發債實現債權人的弱監管,以得到資金使用上充分的自主權。銀行比一般債權人要難對付。3、企業債期限往往較長,超出一般商業銀行的期限管理要求。央行對商業銀行的長期貸款有比例要求,一般商業銀行特別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很少有長期貸款,而國有銀行對長期貸款的限制非常嚴格,除非是非常具有實力的企業或國家重點項目。一些信用度不高、規模不大(相對大型企業而言)的企業,如一些地方上的中小水電站,往往就採取發債的形式。4、行政干預。一些政府希望一些地方上的項目可以為利用地方資金,並為地方百姓提供一個投資的渠道,往往安排一些可以向銀行借款的企業採用向當地企業或個人發債的形式融資。另外,國內企業發債要經過一個嚴格的審批程序和較高的操作成本,一般都是通過信託機構、商業銀行等進行,有相當部分並不是信用形式,而是以土地、設備等作為抵押。所以,其實企業發債或向銀行貸款,總體來說只是綜合各種因素後作出的選擇。


不請自來。作為金融民工一枚,怒答。

國外的債券市場比較發達,債券利率低於銀行貸款利率(道聽途說...)。

國內情況較為複雜。一般來說,大多數企業融資會找銀行,同樣信用等級下,貸款融資成本一般低於非公開發行債券的融資成本。企業樂於找銀行融資,因為手續簡單一些,又比較快。再者企業一般和當地銀行支行關係緊密,辦理起來熟悉一些。

當然,貸款要求有抵押,並且期限較短,一般企業只能拿到流貸。再考慮上保證金,實際融資成本肯定高於表面上的利率。

再說發債。如果找銀行發債,能選擇的產品是短融(CP)、中票(MTN)、私募債(全稱是非公開定向融資工具,即PPN)。產業類企業發債會優先考慮CP和MTN,因為長期以來的合作,企業也信任銀行啊。公開發行的CP、MTN的利率要看信用評級、市場資金面情況。

如果是找券商發債,能選擇的產品基本是企業債、公司債、資產證券化。

(待補充)


債券利率較低,因為債券是標準化的產品,可轉可押,流通性強。


貸款利率一般更高 因為貸款的流動性較差 當然貸款一般在保證方式上要求更嚴格 而債券大多是信用債


推薦閱讀:

請問:deferred income和acrrued income 的區別 屬於資產還是負債? ?
銀行財報的可信度高么?比較著名的銀行財務造假案例有哪些?
為什麼很多公司資金充足還要上市?
什麼是商譽?
併購時不同行業分析公司經營狀況使用的指標都有什麼不同?原因是什麼?

TAG:財務 | 金融 | 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