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金融產品的主流趨勢?

本人是一名金融圈的工作者,在這裡想和大家討論一下,2017年的金融產品的主流趨勢什麼?固收類還是權益類??


沒明白樓主幹的是資管還是財管

如果是資產管理,主流是什麼與你無關。資管都有自己的擅長領域,畢竟權益類團隊不可能因為固收今年可能好,就改作固收了。

如果是財富管理,15年的股債,16年的債災,已清楚表明單一資產配置的年代,變成輪動資產配置的時代,而且這麼大的流動性下,超額收益會被越來越快速削平,如去年熱門的量化,今年即將被削。


我認為題主不應該上知乎,應該跟自己的領導探討你們機構能夠做哪一類,不然都是浪費時間。

即使你看到了主流,你們機構能夠做嗎?不同機構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的活法!能夠做,能夠做好,都不是一個概念,更何況所謂主流。

最後,個人覺得市場目前沒有看到主流,尤其是多數機構的前後台一致認可的主流。


1、國際宏觀
  一方面,全球經濟將延續疲弱復甦。隨著特朗普新政中的減稅和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美國經濟將會加速復甦;日本經濟因財政政策刺激可能小幅回升;歐元區(及英國)因脫歐事件引發的經濟政治動蕩局勢短期難以恢復,經濟增速將繼續下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將逐漸從衰退走向正常化。另一方面,全球通脹水平將溫和增長。不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市場、發展中經濟體,通脹水平將延續小幅增長。此外,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歐洲脫歐離心力量,美國特朗普新政等都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2、國內宏觀
  一方面,通脹壓力將提高。國內大宗商品價格的走高,國際上美元的升值等都會催生物價上漲。另一方面,經濟增速將繼續探底。受到生產要素紅利衰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乏力、國有企業改革遲緩等結構性和制度性因素的制約,中長期經濟增長速度繼續下行將不可避免。再次,貨幣政策取向穩健偏,緊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貨幣政策可能更多依賴公開市場操作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避免調整利率或準備金等信號意義較強的動作。16年12月16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17年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且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3、期貨市場
  大宗商品市場有望延續震蕩上升趨勢。一方面世界經濟整體復甦,經濟增長推動投資開發,商品需求量上升;另一方面人民幣持續貶值,輸入性通貨膨脹催生商品價格上漲。再有,超額流動性資金的投資需求的推動。
  具體投資品種方面,基於開採成本的支撐,避險需求的增加,金銀等貴金屬或呈震蕩上升走勢; 17年國際油市供給仍然面臨諸多不利因素,而供需格局或將逐步趨於平衡。國際油價在新的一年仍呈震蕩態勢,價格中樞可能整體上移;基於去產能仍將繼續深化,供給側改革進行加速,人民幣貶值及美聯儲繼續加息,輸入性通貨膨脹以及經濟觸底企穩,需求大幅縮減現象將難以再現等因素,黑色、化工、有色等板塊價格走勢仍將震蕩上行;全球油脂去庫存趨勢延續,庫銷比大幅下降,棕櫚油復產艱難,印度油脂需求強勁,17年油脂補漲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油脂板塊價格走勢大幅上漲。
4、股票市場
  股票市場大概率還是維持一個震蕩行情。穩增長的政策不變,基金財政政策下基礎設施投資仍將維持高增長,故而在經濟穩定、管制加強、防範金融風險被視為頭等大事的背景下,股市步入箱體震蕩的階段的概率較大。橫向比較來看,國內主板市場的估值水平低於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小創板估值則較高,經過15下半年16年全年的調整,主板市場估值相對合理,中小創板估值結構任有較大扭曲。
  具體投資機會而言,供給側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混改、一帶一路等國家政策支持層面股票或有較多操作機會;業績持續高增長、股價被錯殺、估值被明顯低估的成長類以及行業景氣大幅提升公司利潤暴漲的周期類股票。
5、債券市場
  整體來看,當前經濟趨穩、通脹回暖、央行中性、理財險資規模縮減,債券市場短期震蕩偏空,長期而言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基本面因素利好債市。
  就利率債而言,目前10年期國債與國開債收益率均已回到歷史中樞水平,配置價值已有所修復。對信用債而言,需要更加謹慎。雖然前期調整中信用利差已有所走闊,但仍處於歷史較低水平。信用違約事件增多,政府兜底意願下降,企業償債能力見危,需注意防範風險。

眾財富-專業理財師的首選平台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主頁,大家共同進步,王坤 - 知乎


中國正在布局一套我們走向開放的「一帶一路」戰略。金融怎樣跟上?是我們新興的開放金融需要自考和規劃的。我覺得2017年金融產品的主流趨勢在於緊跟黨中央的步伐,中外結合,行業的生態建設會更加完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整個生態的優化,所以在互聯網金融布局方面,大家會找到生態的斷裂點進行補充,形成價值的鏈接,讓價值鏈和創新鏈得以延續。


介於最近銀監會和保監會都在大力打擊很多明股實債的項目,包括證監會近期對於寶能大佬姚振華的處罰。我覺得今年的信託還是以做債為主。再加上近期炒的比較熱門的15萬億的基建項目的融資,所以我可以大膽的推測,今年的亮點應該就是在這個上面。 類比於當年的4萬億,今年的15萬億也還是大搞基建拉動內需。只不過換了個方向。以前都是在朝著房地產的方向,現在國家在大力發展基建。從宏觀上調控了我們現在的經濟結構,拉動了消費。所以我們今年應該會有很多的修橋鋪路等比計較大型的基金項目,而這樣的裸項目比較容易做成債權類的產品。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降速和市場利率的走低,部分客戶會選擇權益類產品作為嘗試!但資金避險需求的存在,以及保值增值的要求,固收類也還佔相當大比重!我認為,保底加浮動會更受關注!成為主流


首先金融產品是個很寬泛的概念,涉及非常廣泛,如:

資本市場的金融產品:股票、債券、基金...
貨幣市場的金融產品:國庫券、商票,銀票...
銀行的金融產品:存款、放款、匯兌、信用狀、保證...
衍生性金融產品:可轉債、認購(售)權證、期貨、選擇權、交換、證券化債券...
國際金融產品:外匯買賣、外匯期貨、外匯選擇權、存托憑證DR、避險基金、黃金、購併...
保險金融市場產品:壽險、財產險等等。

都可以說是金融產品,甚至這幾年一直大事小事不斷的P2P也是。一般我們說的理財產品可能就是基金,信託,資管之類的了針對高凈值客戶。最近感覺市場上信託市場不如前幾年百花齊放了,又適逢股災,真要要說主流趨勢我覺得今年權益類產品應該是不錯的,股災過後,哀鴻遍地,正是市場新生的時候,倒是各大信託有點小心翼翼的感覺。


在過去,很多固收類的產品借道進入權益市場,比如定增、部分結構化產品、配資產品、股權質押等,而今年將要出台的資管大監管,會禁止通道業務和鉗套業務,所以固收類產品會受到影響,相反權益類產品機會增加。


權益類吧,那麼多債不處理不行了!


請問樓上理財小白,推薦比較靠譜的金融產品平台,網上類似平台太多,不知道哪個靠譜?跪求!


樓上說權益類是2017年金融產品的趨勢, 而我認為恰恰是反向的, 固收類是2017 趨勢。有兩點原因,:

1、2017年 ,預計市場流動性不如2016年充裕,資金面趨緊是大概率事件。固收類收益將上升

國投泰康信託研究發展部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抑制地產泡沫、防範金融風險和推進改革將是政府在2017年的首要目標。在短期經濟穩定、通脹回升的背景下,監管層對於金融同業大幅擴張和天量信貸做出去槓桿舉措,與2013年監管非標擴張類似。

2、2016年 尤其是6月後,類信託等固收類產品收益一路下行,但在年底 有所增長,預計2017年將觸底反彈。


未來是多策略的天下。剛兌慢慢越來越少,世界金融環境越來越複雜,意味著不可控的風險因素增多,多策略的抗風險能力要遠大於單一策略。


2017年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依舊面臨「大考」,將是用「合規」對行業進行洗牌的一年。


首先說一下我國當前的經濟大環境。對外,資本外流、人民幣貶值的壓力仍然較大,由此判斷中國的貨幣政策進入降息周期的可能性不大。對內,CPI數據低迷、居民消費不足,房產泡沫嚴重、積累的風險較大,總體的經濟表現不佳,由此判斷中國的貨幣政策進入加息周期的可能性同樣不大。

個人判斷2017年,中國的基礎利率會保持在當前的水平上下,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央行多半會通過公開市場業務開展相應的貨幣政策,以保證貨幣的供應量能夠達到刺激經濟的需求。

據此判斷,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率和當前相比不會有太多變化,總體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股票市場在經歷了熊市的下跌之後,整體估值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在房地產市場降槓桿、去泡沫的大環境下,股票市場的吸引力可能會有所增加,在震蕩行情中出現一些中長期的趨勢性投資機會,但整體的上漲空間有限,很難出現大牛市行情。

2017年金融產品的主流趨勢說不上誰好誰壞,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投資需求來做配置,但總體相對來說,權益類資產相比固收類資產的投資機遇要好很多。


2月份共46家信託公司成立了685.59億元的信託產品。如果從資金運用方式上來看,權益類信託的成立規模最高,為295億元,佔比超過43%。事實上,權益類信託成立規模的佔比已連續兩個月上升,從去年12月份的30%升至2月份的43%。從這個數據趨勢來看的話,權益類很可能是今年的主流趨勢。


推薦閱讀:

手裡二十萬如何理財
一萬元如何做理財能夠收益最大化?
破產兩次的家庭,現有100萬現金該如何理財?真誠請教!?
如果給你十萬,你會選擇什麼理財產品?
為什麼人們在炒股之前認為炒股實現盈利很容易,有哪些錯覺在裡面?

TAG:投資 | 理財 | 金融 | 固定收益 | 券商資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