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上班?為什麼要賺錢?


謝邀。。可是我不上班啊。。。

錢當然要賺了,不然衣行住性怎麼解決


因為社會為了運作效率,設計成用來懲罰那些沒資產又不勞動的人,所以不工作就沒飯吃是一種暴政(逃


我來自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家裡世代為農,我小時候幾乎沒有穿過新衣服,沒有零花錢。

因為貧窮,我在學校明裡暗裡被人瞧不起,因為貧窮,我的家人沒少受過白眼。

小學時有一次作文課上,老師問我們長大後有什麼理想,我的同學紛紛舉手回答:

「我長大後要當老師!」

「我要當科學家。」

「我要當醫生,救死扶傷!」

終於輪到我了,我站起來堅定地回答:「做什麼無所謂,我只要賺很多的錢。」我的同學包括老師聽完我這個回答都哄堂大笑起來。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夠理解,其實越是貧困的人越羞於談錢,而且當時大家都知道我家窮得叮噹作響,說賺錢無疑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而且在那個無知的年紀,我應該跟大家一樣將來要做一個老師,醫生,科學家,而不是俗氣的賺錢,即使在當時他們對醫生科學家這些職業毫不了解,只知道是崇高的受人尊敬的。

所以當我說要賺很多的錢的時候,他們笑了。

我大學期間幾乎所有的空餘時間都在兼職,我的學費伙食費都是靠我的獎學金工資支付的,大學期間我幾乎不買新衣服,不買護膚品化妝品,每一次買東西我都要貨比三家,每一分花出去的錢我都要記錄在賬本上。

我就像一個改革開放前的地主那樣對自己的錢財錙銖必較,活脫脫一個守財奴。

我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吧。

第一個,我高一的時候我奶奶被一個外地人忽悠,那個外地人說要在我們村投資一個項目,只要三千塊,就能掙幾十萬。我奶奶是一輩子沒去過外地,她對這個說普通話穿西裝的外地人充滿了信任。而且她一聽能掙幾十萬,眼都直了。她甚至不知道幾十萬是什麼概念,只知道是很多的錢。有了這很多的錢,家裡就可以蓋房子了,我們姐弟的學費就有著落了,爸媽也不用一年到頭出外打工見不著孩子了。

多好的事啊,只要三千。

於是我奶奶瞞著我們所有人拿了三千塊給了外地人。意料之中這個外地人拿了錢就消失了。我奶奶一聽說這個外地人消失了才反應過來被騙了,當即暈倒在地。

奶奶醒過來以後在我們的逼問下總算說出了事情的緣由。我爸媽氣得發瘋,大罵奶奶為什麼不跟他們商量私做主張。奶奶則鬧著要喝農藥,捶著胸口說「都怪我,都怪我。」

沒人知道那一年我們家是怎麼過來的,我媽整整一年沒有跟我奶奶說過一句話,奶奶也因為心疼那三千塊終日鬱鬱寡歡。

這件事對我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我心想,我長大一定要有錢。

第二件事是有一年臨近過年的時候,爺爺突然暈倒在地,送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肝臟旁邊長了腫物,醫生要求立刻手術。但我爺爺一聽說手術費用加上其他各種費用要幾萬塊時,堅決要求出院。爸爸只好讓醫生開了點葯,一邊哭著一邊給爺爺辦了出院,他知道自己確實拿不出幾萬塊。

我想那一刻爸爸的心裡一定很痛,他也一定很痛恨自己為什麼這麼沒用,幾萬塊都拿不出來,這明明是有錢就能治好的疾病。

因為窮,我從小就比同齡人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成熟,在同齡人知道錢能夠買糖,買貼紙的時候,我已經知道錢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買來健康,買來尊重。

從我有記憶以來,每一次只要關係到錢的問題,家裡的氣氛總是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貧困是什麼?貧困是你不敢生病,害怕家裡人生病。貧困是你不敢出去跟朋友聚餐,你害怕口袋裡的錢不夠聚餐的費用。貧困是你路過專賣店,導購員問你有什麼需求的時候你都會感到局促不安。貧困是你每買一件東西都要反覆比較,要考慮值不值得。

你問我為什麼愛錢,答案無疑是錢能夠給我足夠的安全感。

有了錢,我終於可以不用再擔驚受怕,家裡人再有什麼事,我可以請得起好醫生,而不是像當初那樣除了語言的安慰,我什麼都做不了。

有了錢,我終於可以給自己買新衣服,買化妝品,買包包。

有了錢,我終於可以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終於可以開懷大笑,不用緊繃著神經,哭喪著臉。

當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裡人都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的時候,我真的想對著天空大喊:

「錢真他媽是個好東西啊!」


想起了這個圖,貼上來給你看看,出處見水印。


社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人類只要活在這個社會裡,那麼就沒有任何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能夠不依靠別人地生存下來.

總是需要別人的服務,餓了,你需要別人種養的農產品填肚子,冷了,你需要別人織的布做衣服

你可以自己種養,也可以自己織布,但工具總得有人給你做吧?

那麼你享受了別人的服務所帶來的便利,相應的,你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就應該服務他人.你為他人所做貢獻的大小,由貨幣決定.

這就是你為什麼需要去工作,為什麼需要去賺錢.

工作,是為了服務他人,賺錢是你工作價值的體現,用賺來的錢才能享受到他人給你的服務!


題主剛化形么

這裡不讓成精的


不知有多少人在受老闆訓斥的時候、在月末衝刺業績的時候、在趕各種deadline的時候,心中忿忿罵道:等老子有了錢,什麼也不幹,天天在家葛優癱!

想像中的場景應該是這樣的:

精神狀態也應該是這樣的:

可是癱了沒出一個月,畫風卻成了這樣的

這一切都是為什麼呢?

讓我們先從人為什麼需要工作說起。

首先,工作是一種生理需求。

工作是滿足人生存的手段,我們的房子、車子、孩子、地位全靠我們的工作得來。這一點,相信各位都感同身受,就不再贅述。

二、工作是一種心理需求。

工作是個性的個性的延伸,是自我成就,是人定義自己、衡量自己價值和人性的一條途徑。

很多失去工作的人,包括退休、下崗、暫時失業、辭退空窗期等,時間一長一般是一個月開始,就逐漸越來越鬱悶、焦躁,情緒越來越差。不僅是因為失去工作讓人經濟貧困,更主要是因為它破壞了人的自尊,使人喪失了證明自身價值的平台和機會。

三、工作是一種社交需求。

對很多人來說,工作是自己小家之外的一條紐帶,很多時候比家庭還重要,對尚未結婚的年輕人、子女都已成年的長者尤其如此,職場成了他們的社群、社交俱樂部和逃避寂寞的手段。

工作滿足了我們團隊歸屬的需求,也滿足了我們與他人建立 有意義聯繫的需求,工作為人們提供了大部分的陪伴、群體認同和社會紐帶。

很多人從一個單位辭職或退休之後,依然會關心原公司的情況,但是關注的焦點往往不再是工作本身,而是當時共事的同事,諸如「小李怎麼樣了?」「小張結婚了沒有?」「誰誰升職了還是沒動?『

即使是當年共事時下班後永遠不想和他們再見面的同事,也成了失去工作後的一種社交需求。

四、工作是一種權力需求

對於男性來說,尤其如此。

無數研究表明,男性本性中是更傾向於攻擊性、佔有性的動物,但是人類已進入文明社會,不需要像原始社會一樣去打獵或者和別的部落搶地盤,現在又是和平時期,連上戰場的機會都很少。於是,在商業社會的大背景下,職場成為男性釋放本性的最後一塊戰場。

在職場,獲得權力、認可、權威,以及由此帶來的更多的報酬、尊重和其他資源,極大地滿足了雄性動物的本性。

(如果連這塊戰場也沒有,估計社會不安成分會增加很多吧?)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經濟需求放在最底部、自我實現放在最頂部。最低層次的要求滿足之後,再去激勵它邊際效用就會遞減。

而現在社會,大部分人都可以豐衣足食,生存需求基本得到滿足,而更多的都是來自心理、社交、權力方面的需求,如果失去了工作,這些需求又從哪個出口釋放呢?

有人會說有自己的愛好、或者出去旅遊,但是這些都不能持久,而且多了都很厭倦,唯有工作,具有持久性、富無變化、自我提升等特點,更重要的是同時解決了生存問題,哈哈。

所以,好好想想,到底是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而工作?


上班不是為了賺錢。

是為了讓你有班上,不花錢。


為什麼錢能花,屎不能花?

錢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上班幹活就給錢?

狗為什麼叫狗?肉為什麼叫肉?這一切都是誰規定的?

外國人長得都一樣,他們怎麼區分?

動物也都長得一樣,它們怎麼區分?

這些問題困擾了我整個童年。

而今這些我已不再感到迷茫,唯一讓我苦惱的是,我的錢包究竟放哪了!裡面有800塊錢和四張銀行卡,還有身份證。我都翻箱倒櫃找了一上午了。

不說了,我再找找去。


跟我讀「qiong」


因為你要吃飯


看到過一個段子,為什麼上班?為了賺錢,為什麼賺錢?為了孩子上學,為什麼上學?為了上班。。。


上班是現代社會的勞動。

而在很久很久以前~~~~ ,這樣的行為應該叫:覓食。


為了付房貸和交稅供養統治階級。順帶養活自己。


用愛總情懷用小資能長出稻米嗎


不設計這樣一個體系,人如何花費他的24小時晨光?

更何況又不是植物,體內也沒有葉綠體,光晒晒太陽是吃不飽的。


這一個月,我從學校出來,頂著大太陽,看著牆壁上的租房廣告,打著一個個電話,被房東帶著在城中村裡七拐八拐,找著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這一個月,我拖著一個個行李,送別一個個朋友同學,然後也提著自己的行李離開學校宿舍,去到那一個被我稱為「家」的租房裡。

這一個月,我早早的起床,買了地鐵旁的豆漿,擠在地鐵的人潮中,吃著早餐,急急忙忙趕到公司,開始工作。

這一個月,每晚忙到很晚才回家,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在幽暗的街道,買一瓶牛奶喝,洗完澡躺在床上,倒頭便睡。

我知道我們都很努力,我們蝸居在這城市中一房一廳里,住在幾十平方米的房間里,樓與樓之間擁擠而狹窄,街道幽暗而骯髒。就連晚上睡覺,也會被隔壁家鄰居家的小孩哭聲吵醒。

我知道我們都很努力,每天都會調好鬧鐘及時起來,整理洗漱馬上出門,來不及吃上一口包子,喝上一杯豆漿,便排著長隊,擠在公交地鐵之上。有時候為了節省一頓飯錢啃著麵包吃著泡麵,走很遠的路只因為那一家餐館比較便宜。

我常常在想,我們遠離家鄉漂泊在外,我們每天做著這些努力,到底為了什麼?

我們都在試圖很努力很努力般的生活著,試圖過得更好一些,為了讓父母過得更好一些,為了讓後代過得更好一些,為了有舒適的生活環境和物質條件,為了不讓自己看起來,過得不好一般。

我看過深夜買醉的人,看過喝醉之後瘋言瘋語的人,看過醉酒之後在廁所里吐了很久的人,看過無力的趴在洗手台的人,看過直接倒在路邊的人。

我看過為了擠上公交不顧形象的人,看過那些閉著眼睛睡覺卻擠在地鐵公交車上的人,看過累的直接坐在車上過道旁邊的人。

我看過那些整天站著的人倒了下去,看過整天坐著的人累的趴下睡覺,看過他們疲憊的走著,跑著,在骯髒的街道上,在大雨磅礴的天氣里,在滿是水坑的泥路上。

我們都在試圖很努力很努力的生活著,

為了過得更好一些,更好一些。。

這是我的微信公眾號,

如果你也有故事,歡迎找我

http://weixin.qq.com/r/L0g2LjvE3mahrX9N9x09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果一個人沒有錢,那麼上班賺錢首先是為了生存,為了活著,為了抵禦飢餓、寒冷、酷熱、為了衣食住行。。。

如果一個人很有錢,那麼上班是為了有事情做、有個穩定的交際圈、為了實現人生意義、或者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慾望


上班是為了滿足精神和物質需要。

賺錢是為了獲取正向反饋。


推薦閱讀:

做微商怎麼找客源的呀?
古代人罷官了怎麼賺錢為生?
打算跟男朋友比賽,每人拿出同樣的錢作為本金,看誰在三個月內賺的錢更多,有沒有好的點子?
大學階段現在手裡有五千元資金,你們會用什麼方法來利用這筆錢來不斷賺錢?
掙大錢最需要學習什麼,最需要明白什麼?

TAG:人生 | 賺錢 | 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