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好的交易員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操作習慣?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資金,市場,交易員更多交易員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消除自我,是交易中最重要的事情,自我是交易者真正的敵人。塞科塔說過,每一個人都在市場中都得償所願。我是這樣理解這句話,財務上尋求成功的交易者,為求盈利學會了很快承認錯誤。這很需要技巧,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很快承認錯誤,一部分人是因為交易方法不正確(持有虧損頭寸太久),因而不能承認錯誤,另外一部分則是因為自我意識,就是在自我上尋求滿足的交易者,為維持自尊他們拒不承認錯誤,並且非常固執,這就完全喪失了學習提高的機會。這樣的交易者連錯誤都拒絕承認,更別提在市場中獲得進步了。

所以在市場中學習進步的第一個好習慣:是消除自我。如果一個交易者不肯消除自我,那麼等待他的只有財務破產。市場不在乎你的學識,也不在乎你的背景,更不在乎你是誰,它只在乎你是否跟隨它。所以只要你犯了錯誤,它就很快懲罰你,你要維持自己的自尊是沒有益處的。當市場狠狠的教訓交易者,它就會明白,在市場中,沒有自尊這一回事,市場可以讓任何人一文不值。

當一個交易者能夠真正放下自我的時候,他才能談向市場學習,取得進步,最終達到向市場不間斷的學習,緊貼市場的脈搏。向市場學習的過程可以很自然的發展處需要的行為習慣,交易初期大量的損失可以消除交易者的自我,如果他有幸理解了應該放棄自我,就有可能學習他應該形成的好習慣。

交易就是錯誤-學習的持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實現了財務收穫。盈利是交易的目的,但並不是交易的實質,但是不盈利,我們無法繼續交易。交易就是在錯誤中不斷壯大。

一般都是因為風險管理不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交易者在市場中才能洗盡浮華,去除人生經歷中產生的自我。而後交易者就開始向市場學習,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在市場中生存,一個新交易員主要因為缺乏經驗和過大的自我讓其不切實際的想像快速致富。現在他可以現實的選定生存作為首要目標,由於資金更為有限,他理解了應該首先嚴格的控制風險,否則很難在市場中生存。

這是我認為交易者開始形成的第二個好習慣:斬斷損失,讓利潤奔跑。然而這一個大量書籍中老生常談的問題,要真正理解和做到是很難的。這八個字遠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明了。反過來推理,如果抱定損失是威脅到我們生存的行為,那麼要保證生存,就真的只能斬斷損失了。假定我們不去斬斷初期的損失,會發生什麼?依據過去的經驗,我們總是不肯認錯,即便我們本身是那種容易承認自己錯誤的人,但是面對巨大的浮虧,我們變得異常頑固,拒不相信任何不利於我們頭寸的信息。

顯然交易者變得主觀了,完全的唯心化。看看蘇德戰爭中的Hitler吧,當他聽到凱特爾告訴他,蘇聯的軍工廠很多已經在莫斯科以東開工,目前每月可以生產坦克超過500輛的時候——並且出示了證據,元首突然暴怒,完全拒絕這些信息。

所以我們不能放任自己的頭寸走向不利於自己的方向。交易者必須做點什麼,那就是越來越有效率的止損。我個人非常反對太寬的止損,但是我不能依據個人的經驗說,這麼做一定不行。我只是覺得,這種止損很容易引發人類的弱點。交易決不能孤注一擲,從心態上和賭博理論上都是如此。假如交易者相對市場有一個微弱的優勢,那麼應該通過反覆的交易確立這個優勢。多局比賽總是對弱者不利而對強者有利。隨機數學很容易的證明,0.5:0.5的均勢,也會導致交易者破產,而且這還沒有計入手續費的影響。

然後交易者還應該思考一些其他的問題,那些犯錯誤的交易者犯錯誤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因為過大的損失抱定頭寸不放,有人因為錯誤的交易觀念或者說哲學認識抱定頭寸。後者就像是塔勒布所非議的那種「火雞」。一直到主人拗斷脖子才發現了風險,或者說一個總結的真理被證偽,但代價是無限的。

很多初級的交易者實際上更像是宗教信徒,信徒們因為信奉上帝而消除恐懼,很多交易者因為相信真理而勸自己不要那麼擔心。這是不正確的交易方式,在市場中真正保護交易者的,只不過是他自己設定的保護措施——止損。不過他要首先對真理有一個正確的看法,認為凡事都有個真理只是人類沒有發現的人,實在太不適合做交易。關於這方面,交易者應該去看看Popper的書籍,這是Soros所經常提起的概念。

交易者對自己建立了新的更為牢固形式的保護之後,再去看讓利潤奔跑,就和原來不同了。沒有止損當然感覺很自在,不過使用了嚴格的止損之後還能放任利潤奔跑,則就需要適應的過程。學習所有這些需要對市場的行為有深刻的理解,但是如果交易者不能首先生存,則經驗不能積累,情緒不能控制,談論捕捉大趨勢完全是憑空臆想。

只有交易者學會斬斷損失,才能讓自己大部分時間處於壓力較低的水平,這樣也能夠保證交易者情緒化的隱患大大降低。進一步的可以產生第三個好的習慣:對任何看法都有能力很快放棄,甚至轉向。

保羅瓊斯聲稱自己可以在3秒鐘放棄之前的觀點,喬治索羅斯經常被別人描述成「說一套做一套」。這種行為只有那些最好的交易員才具備。首先他們必然是能夠很快斬斷損失的,在損失發生的時候,只有斬斷損失才能重新獲得精神上的自由,才有可能緊跟市場。這裡並不是說,一個交易者止損之後做反就對了,他必須有合適的交易計劃,並且對市場行為有深刻的理解。然後這種斬斷損失的本能,可以很快的讓他釋放所有錯誤。但是如果不能夠斬斷損失,就根本不能奢望快速轉向。很多時候,市場機會不容錯失,在這種時刻交易者的靈活和自由,實在是價值千金。

有很多交易者不願意斬斷損失,放任損失繼續擴大,然後變得壓力重重,無法恢復理性思考,最後面對不利的信息,變得一廂情願。這樣交易下去唯有失敗。他們覺得不斬斷損失,市場還有可能走回去,而一旦斬斷了,市場往回走則心態更壞。也許存在這種情況,但是如果交易者簡直如同賭博一樣的守候在頭寸跟前,那麼交易還有什麼意義么?交易不是這樣的,交易者並不是來碰運氣的。如果他們的行為總是和碰運氣沒有區別,那麼就根本不應該繼續下去。

這第三個習慣,有能力很快放棄任何觀點,甚至做反。並不是讓大家總是這樣做多不成功就做空,在震蕩頻繁的市場,這樣會遭到很多損失。交易者必須有一個計劃,對市場保持嗅覺,一旦覺得和自己的假設不符,就要懷疑計劃的可行性,隨著經驗的增加,具備正確的行為習慣,好的交易員,就開始做出那種交易前計劃無效,但是實際交易時正確做反的高水準交易。


1、市場心態。充分掌握順勢及逆勢心態,聽起來是悖論,但這第一點掌握尤為重要。

順勢心態:當交易系統的信號沒有完結,不要自己輕易用「當年的經驗」來固化思維,少賺一點,少貪一點這種屁話在成熟的交易系統中根本不存在。同理,少賠一點也不是靠經驗決定的,這個後面會詳細說明。

逆勢心態:當市場充斥著各種被大行情吸引來的新手(也有可能是廣場舞大媽)進市場跟風炒作時,一定要將風控指標提到最高級。有位香港金融市場超過30年的老師說過一句警世名言:當大媽都知道炒金炒匯的時候,基本上就快下跌了。所以,當你不知道牛市何時結束時,問問隔壁超過60歲的女性投資人,往往比技術指標提前出現平倉信號也說不定。千萬別相信媒體忽悠什麼股市1萬點不見不散,這話該怎麼理解呢?就是沒到1萬點,更不用見面了,跌了怎麼辦呢?反正你也看不見我,有本事你來咬我啊~

2、市場真理:沒有人能100%預測未來的行情走勢。如果有,那巴菲特、索羅斯之流早被市場淘汰成渣一萬年了。誰能預測明天的行情,只需要做一件事,毀家紓難變現入市,一天就是地球首富,兩天衝出太陽系,七天後宇宙就裝不下他了。所以不要迷信預測之流!

那麼市場的真理是什麼呢?很簡單,當你站在場外時,你的正確率100%,因為你沒資金在市場中博弈,所以你怎麼看,看得準不準,都無礙與你的生活。可你一旦在市場中建倉,成功率就被無情的剝奪50%,但是你別害怕,因為再怎麼慘,再怎麼順,都是50%不多不少。

當你理解50%的盈虧概率之後就好辦多了,但千萬別走入一個誤區,那就是這個概率如何提高,這是一件非常扯淡的理論。很多人都說,學習技術就是為了如何站在50%的原點提升概率。錯!概率只降不升,為什麼呢?因為你是人,人心是活躍的,更多的是願意迴避苦難選擇的。但你在市場中越發感覺身不由己的時候,往往就是天平稍稍低於50%傾斜的時候,說白了也就是你連續出現虧損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人往往想找個依託,比如大師,再比如技術,但這都無法從根源上解決衝破50%盈虧概率的天幕,只是人在悲觀逆境中的一個美好幻想罷了。那我們如何在不論是低於50%概率還是高於50%概率的天幕下依舊賺錢呢?或者說有賺有賠,但長期做下去是穩定盈利呢?

3、交易系統:交易系統的重要程度這裡不多贅述了,隨便度娘一下就會出現從一種技術指標構架的系統到一百種技術指標構架的系統無數。這裡不評論他們的有效性及蛋疼指數,我之說一點。

任何一種交易系統都不是100%完美的,但一定是有用的。這裡說的有用不是提高了盈利概率,而且規範了投資人進出場的時機,這點尤為重要。交易系統按捺住人心的浮動,規規矩矩的等待交易信號進場和離場,不會因為內心心態上的波動產生不必要的失誤,最終導致關鍵性的操作錯誤。

那麼如何長期穩定的盈利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定要把握住當前賠錢的這一單交易,不要成為整個交易過程中虧損最多的一單,一定要把握住當前賺錢的一單交易,一定不要成為整個交易過程中盈利最少的一單。如何才能做到呢?回到問題1當中留下的尾巴。

=======================下面的話可能與很多人的交易理念相左======================

交易員要學會的就是逆勢心態的逆勢應用。也就是說,找到一個不怕賠錢的方法。在賠錢的情況下勇於加倉,在賺錢的情況下勇於減倉。回到分割線之上,咱們詳細說明。人不會一直錯下去,有可能是錯、錯、錯、錯、錯、錯、錯、對,這麼一個交易過程。錯很多大概7、8次,才能對一次。這tm是個什麼狗屁概率?低於20%了吧……很可怕么?一點都不!運用虧損就加倉的概念很容易實現盈利,錯一次加一定比例的倉位,錯一次加一定比例的倉位。請問,你會一直錯下去么?交易系統就沒有盈利的時候么?這個循環最終的結果就是,只要出現盈利單,就一定是最最最最賺錢的一單。盈利會蓋過之前所有的虧損,並翻番賺錢。只要你堅持這個循環,就一定能做到長期穩定的盈利。而不會把眼光放到當前這一單的盈虧概率上面來!概率不能提升,你管他能不能提升呢?概率再低都不怕。前提是有交易系統支撐,而不是自己隨心所欲的下單。

如果交易員或者個人投資者能夠用心看懂我說的話,用心琢磨我寫的交易理念,將這些內容變成自己的操作習慣,這樣至少會拉近投資人與成功之間的距離。至於加倉循環當中的(一定比例)究竟是多少,請容許一個還在業內生存的人保有屬於自己的秘密,或者說盈利技巧,不勝感謝!

http://weixin.qq.com/r/rv_lvSXE6HiXrWHe96q8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正好這幾天遇到一次不錯的加倉循環,等周末或者等這一輪交易系統結倉之後給大家做個截圖,可能就會更直觀的理解我上面所說的意思。此處留截圖~~~

從上面兩張截圖可以看到,原始資金5w美金,第一次建倉的1盎司黃金是技術錯誤,一手黃金應該是100盎司,所以平倉後換成100盎司的倉位,前三次由於技術指標都顯示錯誤信號,但這就是我說過的,遇到虧損就加倉的理論,所以每次的倉位都有所提升,直到最後的300盎司黃金的多單盈利平倉,其實看時間就知道,我沒有平倉在最高最賺錢的點位,因為信號出現較慢,所以等待信號進出場時間(平上一單新建下一單)在今天(9月25日19點整)。由於當前這一單盈利,所以運用遇到盈利就減倉的原則,最新的一單回到原始倉位的100盎司黃金單位。

賬戶的盈虧順序是錯、錯、錯、對,前三單虧損,最後一單盈利。但是做到了虧損的一單絕對不是整個交易系統循環當中最賠錢的一單,也同樣做到了盈利一單絕對不是整個交易系統循環中賺錢最少的一單。這樣的方法讓賬戶資金進入良性循環。

由於手機上用的平台是英國的,所以可能看到的平倉時間是9月25日11點,離北京時間是有幾個小時的時差,這個就無所謂討不討論了,也不至於說我時間不對,所以!#¥!#……%¥@%¥ 所以我是個騙子之類的無聊話題就不說了。

以上,就是我做交易時一直使用的方法,不怕賠錢,不影響心態。P.S.還是那句話,交易系統中的倉位是否準確,進場時機是否精確這裡不便細說,畢竟還是要給我這個依舊存活在市場中的人一條活路,小秘密還是要保留一些的~~謝!!


·時刻關注市場信息

交易員通常在工作之前都要對市場表現進行分析,比如標普、石油等是否出現異動,並且關注全球重要新聞,包括美、日、歐洲、大陸等主要市場。一個好的交易員,我認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應該有一種收集信息的本能,每一個市場都有關鍵的消息或數據會起到影響作用,要有過濾能力,及時篩選出其和金融相關的部分,哪怕是細枝末節也需要掌握。對新聞要有敏感度,跟蹤新聞會讓你了解是什麼在驅動市場的主要事件,包括政治事件社會事件都有可能引起市場變化。

·心態調整

在交易市場上,最終贏家往往是心理素質良好,有理性分析判斷能力的交易員。要學會排除雜念、摒除誘惑,能夠理性面對得失。再厲害的交易員,也不能保證100%的絕對盈利,因此樹立一個不畏得失的態度,在市場中有利無害。

·不回看歷史股

不要去看相關的評論,學會相信自己的理智判斷而做出的決定。可以關注你手上已經購買的產品信息,但不要一直局限於此,要留出時間去篩選其他的組合商品。對於已經結束的交易不管是成功還是失誤都不要過分糾結。

·用於認錯,自我糾正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巨頭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FDT金融創新工場顧問——雷·達里奧Ray Dalio很大的成功就來源於他的認錯和糾錯的態度,他也如此期冀他的員工糾正錯誤。他鼓勵員工們撰寫交易日記,把每一筆交易都記錄下來,尤其是錯誤的啟示,這會幫助交易失敗的糾正,也能總結成功之因。

(圖為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FDT金融創新工場顧問雷·達里奧Ray Dalio)


勝率結構---止損---交易模式。

一:習慣的形成。交易習慣的形成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①:認識習慣 ②:認識市場 ③:認識自己

  二:行為習慣。 行為習慣的形成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①:目標明確 ②:重視積累 ③:注重學習 ④:先計後戰 ⑤:執行原則 ⑥:自我控制

  三:思維習慣 思維習慣的形成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①:絕不幻想 ②:絕不僥倖 ③:絕不重博 ④:絕不自大 ⑤:甘於孤獨 ⑥:超越自我

  正確交易習慣的形成必是在充分認識市場和認識自己的前提下,經由多次正確操作的行動而產生的行為習慣。


  1. 成熟交易員的交易系統,操作起來應該像按時上下班那樣簡單明了,沒有歧義。如果操作有困難,肯定是定義的不夠仔細沒有覆蓋所有情況。
  2. 操作很細心,數據都是反覆檢查的,這一點我已經反覆說過很多次了,一定要檢查數據。
  3. 通過寫交易日記,來了解自己並超越自己,一旦下單後,交易員的心態會發生很多的變化,如果你把這種變化都記錄下來,你將會更加了解自己。可以參考:交易日記應該怎麼寫?
  4. 在高槓桿市場,學會減少開倉次數,持倉的技能更加重要,每次開倉或者加倉,都當成一筆全新的操作,大多數系統勝率低於50%,過多的開倉會讓資金受到很大的傷害。
  5. 定義好看盤時間和操作時間,不到看盤時間不需要看盤,不到操作時間不需要操作。
  6. 隨手記錄新的想法,並回家驗證。
  7. 歷史檢測和模擬操作之前,堅決不實盤,如履薄冰的對待自己的真實資金賬戶。
  8. 有目標,且有切實可行的達到目標的方法,一步一個腳印。
  9. 直面自己的真實能力,一個連書都念不好,工作都找不到的人,不要妄想自己可以一步登天每年可以賺500%,網路吹噓的例子根本沒有樣本意義,大多數的交易員,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生活作風以及生活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鍛煉的。
  10. 用基本面分析的相信基本面分析,用技術分析的相信技術分析,整天疑神疑鬼的人做不好。

交易是人品的詮釋,要有好的交易習慣就必須成為優秀的人,我建議先把弟子規倒背如流後再學交易。


這些年,讓我養成了一個最好的習慣:有耐心去等待機會的來臨。


如果你是一個EMH ( 有效市場說 ) 的忠實擁躉,那就此打住。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自己要逐漸認識,區分和歸納:

  1. 哪一次(虧損)盈利的背後是(壞)運氣,哪一次又是技能。

  2. 現有模式下的盈利是否能持續?

這也是將自己的每一次交易執行,賦予一個「技能-運氣」坐標系下的坐標。

事實上,問題1)是對alpha 投資(積極型投資)的可能性(簡單地說,「精心選股」 VS 買指數)提出的。歷史給予了肯定的答案(譬如那幾位叫得上名的基金管理者都是如此)。對於問題2),歷史數據的態度非常含混。就我自己而言,大幅回撤的現象屢見不鮮,暗示了我的收益可能伴隨大量的風險因素。

這兩件事情的重要性體現在,它能幫助你在制定策略和交易執行時,甄別,甚至避免很多額外的而不必要的風險。對於持有頭寸較多的「鯨魚」,這顯得尤為重要。但對於個人投資者,我覺得也是一個很好的,作為動態改進和修正自己盈利模式的思考角度。

最後想說的是,從不會有一個成功的FM會公然將自己的盈利歸於運氣(如果不是故作謙虛的話)。事實上,從積極管理和績效分析的角度看,這件事不單單是自己對自己誠實這麼簡單,可能還要通過統計上的技術對收益率和時間區間兩個維度)的分析。乃至更高級的,所謂的績效歸因法。

參考:GrinoldKahn, Active Portfolio Management.


交易需要的是常識,

常識就是開車要寄安全帶,

一點淺見,


假設自己的每一筆交易都是錯的。然後如何處理。不抱有幻想。


1.順勢交易。2不斷總結;3.嚴格按照規則交易;4.根據對機會的把握程度決定下單的多少;5.善於逃跑。


獨立思考,遵守規則。


計劃交易,交易計劃!


做一個純粹的投機者,不要對市場有任何主觀的先入為主的判斷。真正能做到對市場沒有觀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無論市場如何演繹還能閑庭信步泰然自若按照自有系統操作,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最高境界。


好的交易習慣主要就兩點:

1、不要數錢,要看市場變化做交易,不是看著帳戶上的錢做交易,不要老是想報復市場

2、熟悉對市場的波動,不要太固執認為自己是對的


為交易而交易。

簡單,清晰,專註。


交易在於穩而不在於速。所謂財不入急門。一個人的素質關鍵在於做事的穩(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每天應該背誦孫子兵法的一些名句,比如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最好的交易習慣應該是和市場保持距離,不要每天盯盤


永不虧損加碼


1,熟悉市場,敬畏市場

2,順勢加倉

3,遵守自己定下的規則


買賣不成仁義在。


推薦閱讀:

金融機構中交易員的教育背景和知識結構都是怎樣的?
英國脫歐公投進行過程中,交易員都是如何應對的?
交易員都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做了交易員之後對你在為人處事以及生活態度上的影響?
怎樣用交易的手法追妹子?

TAG:交易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