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印度阿瓊2主戰坦克?

2011年3月,官方宣布坦克改進型「阿瓊MK2」的樣車研發工作大功告成。與阿瓊相比,阿瓊MK2的國產率達90%,增加了多達93項改進,其中包括13項大改。改進後,阿瓊MK2可用主炮發射導彈,裝甲、機動性、故障率都得到改善。


阿瓊2啊,百度的結果是:核心設備用的是進口貨。我是這麼理解的:印度自行設計,但是各個關鍵的部件都是進口,自己難以生產。總的說來,可以一戰,但撐不了多久。稍微yy一下,假如朝鮮和印度接壤,然後他倆打一仗,印度陸軍的成績會很難看。轉回來說阿瓊,阿瓊它本身的設計思路還是不錯的(是用但線膛炮,但它們當初肯定沒想到會拖延這麼久),但是印度人嚴重高估了自身的工業發展水平,同時又十分不幸的選錯了模仿對象(照著豹2的思路走的),如果它們適時的放棄阿瓊,轉向t72(引進生產線了),然後採取小步快跑的模式(咱們的59各種改),現在也應該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而諷刺的是t90的原型車就是t72bu(t72的超級改良版),也就是說,印度雖然自研了阿瓊,但實際上還在生產t72的改進型(印度買了t90s的生產線)。印度的下一步計劃是,把t72和阿瓊合起來,這個想法個人認為不錯,起碼可以用成熟的t72技術暫時取代阿瓊的不成熟部分,然後得到一款堪用又便宜的坦克。而且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新的型號,最終自己趟出來一條路。


反坦克武器


印度陸軍:嗯,道理我都懂,但是我還是要用t90s。

800多萬美元的單價,也算是間接完成了當時趕英超美的要求了。


印度陸軍表示,「阿瓊MK2」太重了以致很多橋樑都無法通過;

對此,研發人員表示,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試圖告訴陸軍,就算有些地方『阿瓊MK2』無法通過,但肯定有別的地方能通行。」

還說啥?


能閱兵,你還不要,你想幹啥?


窮二代


我好幾年前聽說,印度大部分公路橋樑無法通過?


阿瓊MK2把幾乎所有德國技術全換成毛子技術。

其實MK1走的模仿豹2的路子,在八十年代是個公認的高大上的王道,現在看來就全是坑。 呵呵,八十年代東方某大國不僅想模仿豹2,還想採用梅卡瓦的發動機前置奇葩技術呢。可見,冷戰最後十年全世界都被西方忽悠瘸了。

豹2系列從A0到A6型號一直使用MTU873柴油機。這是世界上第一款成熟可靠的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但由於是七十年代設計,與各大國軍用裝甲車輛動力的後來者如MTU883、150HB相比,具有體積大、單位體積功率密度低、油耗高的特點,而且有400馬力還要用於液力傳動等散熱用途,導致重達60多噸的豹2坦克的越野速度僅為40km/h。MTU873的缸徑170mm,行程175mm,額定轉速2600,平均有效壓力1.28MPa,油耗245g/Kw·h,排量47.64L,單位排量功率23.15Kw/L,體積3.69立米,單位體積功率298.92KW/立米,單位功率質量2.35kg/KW。MTU873柴油機是全世界主戰坦克發動機排量最大、轉速最高(更高轉速超小扭矩的MTU893沒人用)、功率密度最小、重量最大、比推最低、油耗最大、體積最大(3.7立方米)的MB-873發動機(簡裝版501)

西德豹1坦克以步槍擊穿正面炮塔馳名。豹2坦克直到冷戰結束的A4還是空心奶肇的果奔。


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決定了很多事情,拿二戰舉例,義大利和蘇聯,都是在坦克上頗有創造力的國家,義大利的自行火炮發展獨樹一幟,然而受制於生產力,無法完成自身的迭代和技術研製,很多都停留在圖紙階段,蘇聯則不同,依仗強大的重工業基礎,和近代兩位坦克設計巨匠的努力,蘇聯從仿製到自主創新,走出了一條讓西方世界想不到的坦克發展體系,然而這樣的順差在冷戰時發生了改變,由於蘇聯薄弱的輕工業基礎,在微電子悄然崛起的新階段,蘇聯反而力不從心。

回到阿瓊,首先,一個國家的國防建設不可能從無到有閉門造車,這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蘇聯,美國這些看似當今陸戰裝備發展完善的,在早期都是進口法國ft17坦克發家,在長達3~40年的借鑒+創新中才走上一條自己的路,然而印度缺並沒有這樣的過程,首先前文提到的,工業基礎,印度並不具備,這樣的問題使得印度自獨立之後一直在反覆購買國外先進裝備,而少有自己的革新

圖為印度的勝利主戰坦克,實際上是英國上世紀的維克斯系列外貿主戰坦克的印度製造版,引入整套生產線而留下的成果。

71年孟加拉國獨立戰爭,使印度人意識到目前裝備的坦克出於戰略劣勢,由於禁運等等,印度這一次決定自研坦克,其自信滿滿的認為,自己有多年的坦克組裝經驗,對於坦克研製毫無難度,然而,現實無情的打了印度人的臉,由於缺少了主要的技術積累,導致阿瓊最後成為了一個核心部件全部進口,從外形到布局完全是國外成熟經驗的低端複製品的半成品,反觀阿瓊主要借鑒的德國豹2主戰坦克,也並非一步到位,60年代,為了反制蘇聯的大規模裝甲部隊,德美聯合研製了mbt70主戰坦克,雖然這個當時最先進的坦克項目因雙方設計分歧和資金耗費巨大最終破產,但美國在其基礎上發展了xm1計劃,也就是今天的m1艾布拉姆斯,同樣的,在有豹1系列成熟的生產設計技術積累,再加上mbt70/kpz70系列對先進技術組合的討論研製驗證,西德在kpz70的基礎上,結合豹1的成熟動力系統構形,研製出了豹2原型

從kpz70到豹2原,是技術的穩紮穩打+設計的成熟積累而成的

mbt70以及後續的發展,有兩個關鍵點,首先,德國,美國,在二戰時期坦克工業崛起迅猛而且碩果累累,在關鍵技術積累,人才儲備上,肯定要比印度好得多,第二,兩國的工業基礎都還不錯,而這兩點正是印度所欠缺的,然而印度的謎之自信,最終導致了阿瓊的惡果。

說了這麼多,說一說阿瓊的問題,首先是使用線膛炮,如果你說當今的挑戰者2坦克也是120mm線膛炮,但我想請問英國自從裝備挑戰者1之後,北約銀杯賽還上過前三嗎?滑膛炮在現階段,在很多性能上均優於線膛炮,這也是為什麼m1艾布拉姆斯在中期就換裝了萊茵金屬生產的120mm滑膛炮,退一步講,即使線膛炮出於性能劣勢,但英國的高穿脫穿彈仍能保證自己的穿深足夠,然而印度的線膛炮膛壓根本不夠,官方都只標稱阿瓊mk2有200mm穿深(英國皇家兵工廠在二戰沒冷戰初的20磅反坦克炮是這個穿深標準)對於阿瓊mk2,個人認為還是德國豹2a4evo的機械複製而已,對於印度國防工藝的未來,只有慢慢積澱技術基礎,才能完成真正的進步,靠簡單粗暴的仿製生產,難以一步登天


山寨豹2a4


推薦閱讀:

印度真的這麼不堪嗎?
印度的快速發展是否是中國的威脅?
印度為什麼總是喜歡和中國比?
印度當前電力結構是怎樣的,火電、水電、核電佔比各為多少?
中國IT與印度IT的差距在哪裡?

TAG:印度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