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能否真正融入美國社會?

如題。剛來美帝讀研半年,身邊同學百分之八十是中國同胞,感覺大家平時的生活圈子也基本都是中國人,都是中文交流有沒有!感覺口語水平一點也沒有進步。

況且周圍朋友找男女朋友也都是華人圈子裡找,所以感覺照這樣下去,以後工作生活的圈子也就這樣了,很好奇我們能否真正融入美國社會。是文化差異的問題么???


就說這麼幾句話。

首先啊,美國社會本身就是一個移民社會,你周圍所有所謂的美國人都是幾十年幾百年之前移民過來的,所謂的美國文化,你和latino community的同學交談之後再和世世代代都是banker的同學交流就會發現,他們的文化完全不一樣, 他們之間也融不到一起去。所以首先,我不認為有所謂的固定的美國文化。

來美國五年了,我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1。剛來興奮期,巴不得和所有人都講講我中國來的,介紹我們中國文化,說這個玩意中國沒有,那個東西中國人怎麼怎麼說。 結果發現, 很多人都不感興趣。於是我當年認為, 大家一定是排擠中國人,太不好混了,自信心大跌。

其實呢, 你仔細一想, 如果一個外國人來到中國,張口閉口都是他們國家怎麼樣, 你可能也不一定感興趣,倒不是討厭他們國家, 而是不喜歡一直討論他們國家這個話題。我當時剛來美國,滿腦子都是中國怎麼怎麼樣,所以難免講的事情都是和中國有關的。所以當我意識到, 並不是大家排擠中國人, 而是我講的東西都是和中國有關的,並不是大家都對中國那麼感興趣,我重拾了自信。

2。 之後消沉期, 覺得和美國同學們沒有話題聊

他們的笑話我聽不懂,他們的party我嫌鬧,他們說高中怎麼樣怎麼樣我一點也插不上話。

當時我還是非常痛苦的,自信心大跌,畢竟以前在中國高中我可是學校的領袖,大家的開心果,尤其是這種落差讓我難以承受。但是後來我發現, 這些玩意都是可以後天學習的,想融入,無非就是 1.open minded,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你先嘗試嘗試,不要沒試過就下結論說沒意思。他們要Party,我就來,他們看橄欖球, 我學學規則,對於我來講, 這些玩意都是新穎的可以讓我學到更多東西的體驗。2.不要挫折。我的笑話他們不懂無所謂,我換一個笑話就完了。他們沒邀請我參加party無所謂,我下次舉辦個party邀請他們來,他們下次自然會邀請我。 不要挫折,掌握主動,保持你的自信,因為你能大老遠的來到美國在一個新的環境下紮根,這本來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

3。之後是自我認知階段,在美國這個新的環境中樹立我的形象

後來我逐漸懂了他們說的話做的事情,對於他們高中的各種舞會非常了解,他們的運動也如數家珍。大三的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樣說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用他們的方式討論問題。可後來我發現, 越是這樣沒有自我的人,越不會受到大家的尊重。完全的可以融入,或者按照他們的模子來,會喪失我自己的價值。

所以,我決定,大膽發表我的觀點,怎麼想的怎麼說,絕不要試圖猜測他們會喜歡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樣的思考方式。因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國家只是一個虛擬的意識形態,真正實實在在的是每個人的自我。不要把美國同學都當成一個個美國同學, 而是把Ben當成Ben,Brad當成Brad, Bill當成Bill,把自己當成自己。大膽展現自己的思想和個性,積極了解他們的文化和思考方式,但是形成自己的邏輯和想法,充滿熱情地分享你的故事。我給我們學校校報寫了十篇專欄文章,收到了很多同學的熱情回復,大家覺得我很聰明很有想法,覺得我很酷。

其實歸根到底,保持開放的思想,努力學習新鮮事物。把美國同學當成個體,一個個地了解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積極互動。最後,積極樹立自信心,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是順著模子來,或者刻意避談自己的中國背景以求所謂的美國化。

如果當你被某個美國同學排擠的時候,不要想美國人都不喜歡你。如果你在國內上大學,一個同學陰陽怪氣對你愛答不理,你會說,這個人是傻逼,然後拍拍屁股忘掉。如果你在美國上大學,你卻責備自己說,我融入不了社會,美國人都不喜歡我。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自信心一點點耗盡的時候, 大聲的告訴自己,美國也有傻逼,也有煩人的人,所以千萬不要讓一個美國同學對你的態度改變你對自己價值的認可。


美國不存在一個整體的社會讓你融入,細心觀察本地人會發現,他們也是分成一個個小群體在玩,白人跟白人玩,黑人跟黑人玩,墨西哥人跟墨西哥人玩,越南人跟越南人玩,華裔美國人跟華裔美國人玩,中國人跟中國人玩,與其說是大熔爐不如說是沙拉,互相沒有化學反應,也互相看不起。所以問題來了,你是想跟白人玩呢,還是跟黑人玩呢,還是跟墨西哥人玩呢,還是跟越南人玩呢,還是跟華裔美國人玩呢,還是跟中國人玩呢?


我來自山東省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2011年高中畢業後參加SAT和托福來到波士頓讀書,今年是我在美國的第六個年頭,由於機緣巧合,身邊很多朋友都是美國/歐洲人,經常被很多人詢問為啥「你可以適應他們的生活」,感覺之所以能和他們做朋友,對我來講,外向的性格以及對美國文化的了解與接納是很重要的因素。融入美國社會或許不簡單,但是絕非不可能。

我想從我的角度來說我是如何融入的。

首先,適應這個表面化的交流方式。

在美國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美國人是很表面化的。

去一趟零售店最後也要笑眯眯的對店員說一句"Have a good day",剛加了臉書之後可能對方會說一句「We should hang out!"然後就再沒消息,如果是在美西或者在小地方,可能走在路上人家也會沖你笑著點點頭。

可是實際上祝福你開心一天的店員可能也並不是真的關心你,說要和你Hang out的同學也從來沒聯繫你,沖你微笑的人也只是擦肩而過,這種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隔閡還是很多的,但是這是因為我們東方文化里比較保守的角度中,即使是客套,也是有原因的客套。

大一的時候我經常會聽別人對我說「我們應該一塊玩!」便在期待中開始並在失望中結束,而後來我也同流合污經常對別人說「沒事兒咱們一起玩啊」,「和你聊天真的超級開心」。他們變成了我生活中的「理所當然」。

其次,Party並不是任務,只是社交形式的一種。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才可能真正喜歡爬梯。

是否參加美國人的Party和是否享受爬踢的過程可能是很多人檢測「是否融入美國社會」的一個分水嶺。

Party的好處之一是給很多人機會去認識背景不同,專業與職業都不同的人。但是最煩的地方卻是它要求你可能在一堆陌生人裡面徘徊四五個小時,凌晨兩三點回家之後妝有的時候都懶得卸就睡覺了。

米果大學生開Party幹啥呢?

喝酒(因為美國未滿21歲喝酒是違法的)。

除了喝酒呢?

勾搭妹子一起喝酒。

那姑娘呢?

為了遇見真命天子。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非法行為這裡大家意會)

美國大學生很經常開Party,而且在大一男生女生短淺的目光中,被邀請去party證明某個人很受歡迎。所以一般來說長得好看的外國人每周都有Party去……或者如果認識一些有資源的人,你也會被邀請去不同的爬梯。而最開始的時候我被邀請,才不是因為我長得漂亮,只是因為我剛好認識了一些有資源的人。

許多留學生覺得這些Party無聊,然後就立即檢討自己覺得是自己「融入不了美國文化」或者「無法真正的與人進行質的溝通」,可是事實是很多美國人也不喜歡這些Party,例如現在大學畢業了,我和我男朋友就討厭只以喝酒為主的各種Party,但是我們還是會有選擇性地去一些,因為在美國這是一種好友之間保持聯繫的方式,就和國內大家一起去唱K一樣。

所以我的建議是,只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真正享受Party這種社交形式。

因為有熟人帶我去爬梯,所以我也就一般開開心心地看自己哥們勾搭姑娘,有時候幫一下忙,偶爾我也會被勾搭,但是比較少(長得不夠好看)。

我真正開始覺得喜歡爬梯是和一幫人拍完一個小短片之後(我是電影系的學生)。我們會討論班裡的八卦,也會討論怎麼讓我們的小電影做得更好,會討論下學期大家都上什麼課,什麼時候拍下一個電影,或者哪一個鏡頭我們可以再修改。再後來我認識了更多學院里的人,便開始經常和不同的人一起聊導演,聊故事,聊以後要不要去加州,要不要回國。

在各種情景與不同國家的人接觸之後,我慢慢地我發現,自己不僅應該了解中國文化,也應該了解美國文化,並且要對電影、音樂、時事都有自己的觀點。這樣在別人才會覺得你「好聊天」,才會不停和你聊天,聊完了一晚上還意猶未盡地想再約你出來聊。

經常有人問我「你們中國人」對某國有什麼看法,「你們中國人」對某事件有什麼看法,我往往在心裡翻白眼覺得關你P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我或許是對方可以接觸到的少數幾個中國人,所以我的觀點,會成為他事後和別人聊天時說的「你們都扯淡吧,我認識的中國人是這麼這麼說的blabla」

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學,中國哲學,同時我也願意了解西方哲學,雖然我沒真正研讀過柏拉圖等人的著作,但是至少我知道他們有如何如何觀點或者後繼有誰,另外因為專業的原因我觀影很多,可以從大衛芬奇聊到張藝謀再聊到羅伯特布列松,再加上因為之前做過學校里的電台,受到身邊的人的影響我開始聽70『 80』 90『的音樂,還有現今流行的各種音樂。

其次我在中國的時候還特別喜歡聽相聲看小品,只是這件事兒從我到了美國之後就幾乎被剝奪了,所以我大三時每天也就聽聽單田芳老師的評書快活快活。後來,我從幾年前開始和朋友一起去Improv,就和國內小品差不多,但是這邊是即興表演居多。除了Improv我也會看一些Youtube上喜劇演員的表演。不是為了練口語聽力什麼的,只是單純的覺得很喜歡。

雖然很多美國人很自大,也有個別讓你很想罵傻B,但是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他們其實還是挺愛聽的。因為你代表與他們截然不同的文化,往往你的觀點是他們從沒聽過的觀點。同時來到美國之後我愈發覺得中國文字之精美是英文無法比擬的,所以我一直一直非常引以為豪,我也一直都覺得這是我存在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最後,願意嘗試不同國家的吃吃喝喝很重要。我一直覺得每個人在分享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的時候,就好像分享給一部她特別喜歡的電影。

很多中國留學生在國外只喜歡吃中餐,對這個我一覺得可能是因為在西餐廳里沒點對東西,二我不理解。因為國外中餐館對我來講有點太貴了,幾個朋友吃一頓每個人二十美金吧,還不一定特別好吃。可能是因為我之前生活的地方物價低的原因吧,我就覺得20美金被坑慘了我回國吃路邊攤還有烤地瓜能吃好多頓啊!所以在美國我吃中餐的頻率可能幾個月下一次中餐館,只為解饞。

我一直覺得,和義大利有義大利面,西班牙有海鮮飯不同,美國是沒啥代表菜的,油炸食品和漢堡?漢堡也有可能是德國起源的…

但是問題是,我願意嘗試啊。我喜歡吃Salsa, Guacamole(牛油果做的醬),Hummus(地中海沿岸愛吃的),來之前我從來沒聽過的東西,別人會教我怎麼吃,我就喜歡和他們學。聽別人的介紹,了解別人的文化,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

很多人糾結看不懂菜單。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大一的時候我去Subway都膽怯,被人家一催我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我的解決方法是,我去學校餐廳打了一年工…從此之後我點餐特別利索。

如果有人問我要不要吃義大利餐,第一次去的時候我也看不懂菜單。但是我當時臉皮滿厚的,我會問清楚是啥玩意,因為誰開始就知道什麼是Gnocchi什麼是Ravioli,前兩天我們在美東一個小城市遇見一個孩他媽也不知道Gnocchi是什麼東西。同理,最開始的時候不知道buffalo chicken wings和BBQ有什麼區別也很正常,試過幾次就知道了。

誰都很好面子並且都有可能心胸狹窄,當邀請你的人覺得「可能他們中國人不喜歡這個口味」之後,可能下次吃飯就不叫你了,因為人家覺得你不喜歡…

總結下來,有冒險精神願意嘗試,願意主動了解對方,主動交流,讓她/他覺得有你在場特撐面子或者特別有趣,這些可能就足夠讓你融入美國文化了。

我的很多朋友都對我說「我覺得你和很多中國留學生不一樣」,我問他們,是哪裡不一樣?

他們對中國學生都有恨狹隘的觀點。比如他們認為中國留學生只喜歡和中國人交流,不喜歡和外國人交流。

可是事實是,留學生確實在用第二語言在和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的美國人交流,我們很多時候有很多想法都不知道如何轉化為第二語言,即使我們最終表達了出來,還有可能辭不達意。

與此相對,很多美國學生從來說不利索第二語言,更別提用第二語言上課或者寫論文了。國內很多媒體報道過國外學生的獨立性很強,可是我在美國這麼多年,沒見過幾個美國大一新生是自己去學校報到的。每年八月底九月初學生返校或者搬家的時候,他們的家長往往都在他們身邊幫他們提行李,幫他們搬沙發。

中國留學生喜歡和其他中國人交流這一點,分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我們本身背景相似,共同話題多,萬一來自同一個城市,還能聊聊哪條街上的小吃。

我於是經常問他們的問題是,你們有試過和中國留學生主動交流么?還是永遠在維持偏見呢?

他們的回答也往往是否定的。

所以這就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事。

當然了,單純地從中國留學生的角度上講,或許我們只是需要更加願意去嘗試那些我們不習慣的事。

說了這麼多之後,最後補充一點。

融入美國文化之後呢?所以呢?然後呢?

其實我暫時還不知道。

我並非STEM專業,是個努力活下去的自由職業者,現在留美路途會很坎坷。從這點看,美國主流社會對留學生是有排斥性的。申請工作的時候我曾經做過統計,在申請材料中詢問「請問你當前的簽證狀態是什麼?是否在以後會需要公司為你申請H1B等工作簽證?」的公司,往往連一輪面試都不會給我。而那些給了我一輪或者更多面試的公司,往往在知道我身份之後都會告訴我他們已經找到別人了。

可是以後不管怎麼樣先不說,在過去的幾年裡我交了很多朋友。他們來自世界各地。現在有人在香港銀行做小高管,有人在迪拜繼承了家族企業,有人在俄羅斯做諮詢師,有人在非洲為和平組織工作,有人在加州拍電影拍廣告,也有人在波士頓在我身邊和我一起扯淡。

挺開心的。

以後還會繼續努力,感覺一切順利已經不大可能了,希望船到橋頭自然直吧。


很難融入,或者說看你想融入成什麼樣的。如果僅僅是北美中國人(華裔)的小圈子,我覺得在美國呆上一個三五年肯定可以基本上融入,最好是這個小圈子是三代以內的移民,基本上還保留著說中文或者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習慣。這樣的情況,在加州的洛杉磯下面的蒙特利公園,阿罕布拉等社區的情況就基本上是這樣的。Chinatown當中的移民大多說三代以上的移民,或許作為新一代移民以及留學生,和他們的交集就少了很多。

下面說一下極端的融入情況,混入美國上層社會,在華爾街呼風喚雨,經常參與白人的政治晚宴或者經濟晚宴,平常結交的朋友基本上都是白人朋友或者三代以上的華裔。我覺得,除非你在美國土生土長,並且積極融入美國的白人社會,剩下的,大多還是華人自己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也就平時上班或者在從事技術工作的時候和白人接觸一下,剩下回家的生活和在國內基本上無差異,裝一個網路電視,翻一下牆到國內,想看新聞聯播看新聞聯播,想看b站看b站,繼續看著帶著字幕的美劇。平常出門逛街也只想得到中國的朋友,我想我描述的這個場景並不少見。

即使強行自己融入,我覺得也非常困難,首先,對於很多留學生來說,一開始看到遍地的全球各地的美食(其實大多數還是快餐),肯定很開心,想一個個都品嘗一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會越來越想念家鄉的美食,難道你願意每天吃著西蘭花么?其次,無論你托福110+也好120也罷,你真的能聽得懂老美說的笑話么?或者他們引用的一些典故么(初中或者高中去美國留學的請無視我,你們至少算融入了一半)。就算你辛苦地查閱相關資料,但是你也沒有辦法重頭學起吧?還有,美國的一些文化,不管如何,我們內心裡還是比較不理解或者鄙視的(比如磕葯,比如開party吵到別人休息,比如問一些很弱智的數學物理問題,比如很多其他種族學習不好等等),這些歸根結底都會對美國人有一定的偏見。

還有,你表示很想融入美國,想接受美國的文化,你對美國很感興趣。但是人家呢,人家作為全球第一的強國,並不一定真的對中國很感冒(雖然中國越來越得到世界的認可),人家有人家的價值觀,人家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遷就你了解你的世界,所以作為留學生,永遠都是被動的。這和留學生來我們國家不一樣,我們還是比較好奇其他國家孩子的故事的。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確實有一些極端的白人,對於我們的印象停留在文革時期的中國,這真的讓我很不理解。我覺得,由於中國的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大力發展經濟,努力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導致中國孩子的國際視野(至少是一線以及二線強市),在世界上都處於前列,對於發達國家的基本情況大多還是比較清楚和了解的,對於差距還是比較理性的。所以,絕大多數外國友人來中國的時候,我們與他們交流至少不太容易發表一些很幼稚的言論。但是,這樣的情況在美國不一定存在,人家已經是top1了,只需要關起門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也足夠了。所以,你作為一名中國留學生或者是從事技術工作的中國人,很容易出現好山好水好無聊這樣調侃自己的話出來。

當然,我知道,事物都是有兩面的,中國還是有融入到美國上層社會或者融入美國的人,但是,這樣的情況很少出現,可以這樣說,基本上本科階段出國的,基本上不太可能融入美國社會了。因為價值觀在青春期階段基本上就算定型了。除非受到非常大的激勵或者打擊,一般他一輩子的興趣愛好,大多不會再發生很大的改變了。而小留學生(初中或者高中,初中最好),至少在飲食,生活方式以及部分價值觀還是有可能融入美國社會的。

所以,我覺得與其融入美國社會,不如積極學習知識(當然包括美國文化),做一個世界公民。而且,不能全盤借鑒美國文化,需要在個性上面貼上自己的標籤,你是為了自己而活著,不是為了美國而活著,如果全盤接受美國的那一套,我想作為一名中國人,失去的或許會更多。


為什麼要費那勁呢,你能留在美國的可能性又不大,到時候OPT到期了,你在美國越融入,回國後就越痛苦。

當然了,你如果讀的是留在美國前景好的專業和學校,比如CS,你也不會怎麼有課外融入的精力,FLG可是很在意GPA的。

所以說,怎麼舒服怎麼來吧。


美國是一個永遠都會有種族歧視的國家,要說在美國沒有歧視是不可能的。我認為在美國的中國人永遠分為三種人

第一種 來美國了三四年可是一直還是生活在中國人的圈子。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平時的生活和國內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來了美國卻還是一個非常具有中國思想特色的中國人。他們回國你基本不會發現有什麼和國內的人有什麼太大的不同。總結說就是在美國的中國人

第二種 大多數都是在美國待了二十多年,在美國生了孩子,或者嫁給了個老外,孩子都是ABC,能聽懂中文但是從來不說。這類人可以說已經百分之八十以上完全變成了一個美國人,雖然思想里還是帶著一些中國文化,但是社交圈子基本上都是一美國人為主。他們可以很好地融入美國人的社交圈子(畢竟姜還是老的辣,這些人早就把美國人玩的透透的)。

第三種 第三種比較複雜卻又很簡單,因為他們都有一些相似之處。這類人既不能算是美國人又不能說是百分之百的中國人。我個人以為他們是卡在了時間、年代的夾縫裡。這部分人大多數也是在美國生活了半輩子,基本上都是八零年到兩千年來美國留學或者打工的中國人。他們平時大多數時間都是生活在中國人的社交圈子裡,但是他們卻和第一種在美國的中國人有些不同,因為他們來了美國呆了半輩子卻沒能結交到一個外國朋友,不但如此反而早已就和國內的生活脫了軌。這三十年中國的發展變化是極快的,假如讓這類人回國生活是萬萬不可能的,因為他們已經完全不能接受國內人的生活方式。


融入美國社會?額,換一下,就變成了人融入環境的問題了。融入環境,當然要懂得並學會這個環境里的文化。所以,是的,是文化的差異。

我回到家鄉,遇見一個嫁到我們那裡的外地女子,說著一口比我還要嫻熟的本地話,跟周圍的人有說有笑,在她周圍這個環境里,她遊刃有餘。所以,要融入一個新環境,首先要在內心裡接受它的文化,或者說懂得並學會當地的文化。

只要到兩點:懂得,學會。你要的是完全融入?你內心的文化和思想被同化的時候,就是你完全融入這個環境的時候!


對這個話題有些感慨,所以想寫一點自己的所見所想,都是真話。

剛來美國的時候,耳邊縈繞的一有父母的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要只和中國人玩,一定要多認識外國朋友,要融入他們。」,二有在這邊生活很久的親戚的建議:「要練好英語,多和外國人說話」,三有身邊一些同學的豪言狀語:「要融入主流社交圈,要和老美做朋友。」

所以第一年特別敏感

敏感到碰到亞洲人面孔我就會去猜ta是中國人 韓國人 還是ABC… 然後如果是中國人,又會特別關注ta的英文聽起來像不像native。如果碰上別人說自己的英文perfect,又會覺得很開心。會關注自己有沒有外國朋友,更會關注身邊的中國人有沒有外國朋友。大概內心想的是 朋友圈裡老外好於老中。在老外里,白人好於印度人,印度人又好於黑人...先不論這樣的看法「正不正確」,我認為這樣的經歷、看法和價值取向至少不是單個現象。

我一開始對室友或住的近的外國人關係還算上心。一起喝過酒一起吃過飯一起看劇之類的。對於別的一些機會也還算積極。frat的party去過一次,(還有一次被擋在門口不讓進,除非可以帶一個女生一起去),frat的open house也去過一個,學校開學組織的party和見面會也去過兩三個。確實覺得挺傻也挺無聊的,就是喝酒...聊天...對著不認識的人介紹自己...完了再聽他們介紹自己。而且我觀察好多人尤其是國際學生說話都有點焦慮感,大概是既覺得話題很無聊又想努力維持禮貌還要不斷地找話題是感覺...[Anyway,我的這些經歷個人色彩比較強。我有些同學也去party但感覺就很好玩(但從他給我的描述,程序是喝酒,玩遊戲以喝酒,抽大麻)]。

大概就這麼過了一學期,哦對了,中途我室友很nice地邀請我去他家過了感恩節。當時內心正經是覺得flatteres,似乎交情會更進一步,friends變bro的感覺...(然而並沒有)

我一直都是覺得我的倆室友都還是很nice的人,但我和他們太不同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大概包括League of Legends,日漫,喝酒,偶爾還有某種drug(我一個室友有一次半夜high得害怕,自己打911找了救護車),以及不去上課。我想如果我整天跟他們泡在一起也許也能融入,但我說實話,不喜歡他們的一些,嗯,作息之類的。如果我也這樣打遊戲,周末喝酒,偶爾還high一high,我沒法想像自己過這種日子,我也比較心疼學費。

所以這年經歷給我的一個提醒是不要太desperate。我就覺得,我都不喜歡這些東西,也算是嘗試過一點點了,為什麼要一直懟在這條路上呢。所以後來我跟室友基本上也是分道揚鑣了,他們看劇喝酒打遊戲什麼的,我一般就都不參與了。很自然的,這樣就很難融入了,連聊天都會慢慢變少。

當然,除了住的近的人,認識美國人的機會還有別的。比如我加的club認識的,打球認識的,上課認識的。第一年我加入了一個martial arts的club,但基本大家練完倆小時就各走各的了。唯一一個熟一點的是KBC,但後來也沒了聯繫。還有打撞球認識的印度人,大概是說著要一起約健身房,之後也再無聯繫。然後就是上課認識的,比如各種lab partner或者分到一個discussion之類的。在上課的時候認識過白人,菲律賓裔美國人,abc等等,大概也就是上課碰到了會聊一兩句課業相關的。但這種很多也就是教室里聊完就拜拜。

所以其實第一年下來,美國人或者說美國朋友確實可以算認識了幾個(畢竟我覺得在美國這個語境下friend是個很低的門檻),然而我覺得連美國圈子的門都沒有摸著。(事實上中國朋友也不多。)內心就有種很挫敗的感覺,就覺得自己來了一年了,啊怎麼都沒什麼新朋友,怎麼連圈子在哪兒都沒有摸到。挺焦慮的,然後依然敏感。

後來我在佛羅里達去旅遊了一趟,路上我就突然有一種很輕鬆的感覺。之前在學校會有我前文說的那種窘迫,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英語水平的評價,關注自己像不像一個美國人(ABC)... 買東西不會說很窘迫,點餐不會說很窘迫... 結果去佛羅里達玩的路上就突然覺得很釋然,就好像沒有那麼關注這些東西了... 我就可以說自己是中國遊客,心安理得地做一個遊客的樣子,點餐不知道就問,別人聽不懂我就再說一遍,反正我手裡晃的也是紅色的中國護照...

這段旅途給我的第二個提醒就是似乎 作為留學生/身在學校就自然而然地給了我一種焦慮,一種想要通過「融入這個圈子」證明自己不一樣/更優秀的焦慮。

我自己目前對這個問題的結論是,從一個小一點的範圍看,認識一兩個美國朋友是完全能的,有些留學生和美國人混成了一片,講一口美式英語也是完全能的。但我覺得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大部分中國人是不能融入美國圈子的。

我就覺得我自己肯定融入不進去。就算我留在美國工作,拿到綠卡,結婚生子...,我依然不認為自己能融入美國社會。我想我的朋友圈依然會是華人佔主體。我自己所見過的一些ABC家庭的父母其實也是這樣的。

除開這些自己的經歷和見聞,我想到的另一個角度是:我認為中國和美國至少說在未來的十年內依然會是一個對弈為主的局面(不敢說遠了,但川總上台後的各種推特...)。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下,我不太看好中國人在美國社會的融入。而且客觀地說我現在越發打消了在這邊定居生活到老的目標。我個人總歸覺得這種「夾在中間」的感覺不太好。


「融入「」這個東西,很主觀。我全家在北京生活十幾年了,你要說我融入了北京文化,我不住衚衕,不講北京土話,不吃鬼畜焦圈豆汁,北京土著和我講話都一副很吊的「你們這些外來的怎麼怎麼樣」。但你說我沒融入吧,我和家人在北京有別墅住有車,每逢節日邀請十幾個人一起來家裡聚餐,平日也時常有人請客,土著沒幾個過得比我好。

去美國也是一樣,很難講什麼是融入美國社會。其實自己過得開心就行了,圈子這種東西,到哪都會有一大堆,融不完的。


不能,別再洗地了。

國內教育最容易給人造成的誤區,就是「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實際上,人家只不過把你的文化當成奇珍異寶,當成點綴,就和當年對待印加帝國和非洲土著那樣。他們是吃中餐,但要是哪天不想吃了,還有漢堡可以替代。你熱切地介紹中國文化,他們並不想聽,也理解不了。

美國人沒有很多人想像中的那麼開放豪爽。越偏僻的地方,人的性情越保守古怪,難以交流。中國雖然言論管控、影片審核較嚴,但由於互聯網的出現,人們可以接觸到大量不同地區的文化,甚至年齡都不再重要。換句話說,中國十幾歲的初中生很有可能已經博覽群片,身經百戰;而美國同齡的孩子卻連女人裸體都很難見到。中國市裡的走讀生一般自己騎車上下學,而美國孩子卻嚴重依賴父母接送(雖然考駕照能比中國早幾年)。在中國,家門口就是小賣部,買點什麼就隨手吃了,想玩遊戲直接去網上下載,想看電影去b站看。在美國,去超市必須得跟著父母,買什麼都得經過父母同意。遊戲?呵呵,先不說分級,有的家庭甚至不讓玩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電影?你看什麼都得經過父母的審核,你的見識別想超過父母。這樣一來,兩個國家的年輕人之間就有了顯著的信息代差。另外,這個國度不提倡美德,頂禮膜拜的是金錢,有錢就有了一切。所以,美國孩子性格大多自私自利,缺乏擔當,也很懶惰。還有一點可能是民族性格,他們保守不住秘密。你怎麼跟人家交朋友?你用真心交朋友,他們很有可能轉頭就把你出賣,把你當成笑話向朋友炫耀。反正「Asian」嘛,「Chinese」嘛。

還有就是不同習慣容易造成的各種誤解。美國受基督教影響很嚴重,不少地方的美國人思想還沒中國開放。反對墮胎,反對同性戀,唯一的理由是上帝不讓。還有不讓吃狗肉,把刮痧當成虐待,你一不小心就會踩上他們的雷區。

華人圈子這個概念太寬泛,實際上華人的「融入」程度是各有不同的。美國華人太多了,各自的生活經歷不同,意識形態不同,來到美國的時間也不同。中國女孩想徹底融入,還是找個美國人,生abc比較靠譜,美國年輕人還不一定看得上你,所以很多都是找離異的中老年男性……

總而言之,不要因為他們的國籍,就對他們高看一眼,事事包容,甚至總想著融入。很多時候他們不是樸實好奇,他們只是又壞又蠢。融入對你來說不一定是好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能否融入美國社會一部分靠你自身的努力,有沒有跟老美扯淡的自信,有沒有以開放的心態去嘗試、學習、融入美國社會的當地風俗等。我覺得更大一部分,還是取決於天時地利。概括來說,越早來美國留學的孩子越容易融入美國社會,口音越純正、英語更好,生活習慣上也跟美國人更接近。為什麼中國家長都想把孩子送去當地接待家庭住?因為孩子還在16、17歲世界觀、性格還沒有發展完全,人更純粹、簡單的時候,接受外來文化的能力很強。

我在的大學,每一屆中國學生,越來越多的孩子都開始有美高經歷。以前我們都是來美國念2年高中,現在家長把孩子初三就送出來念書了。這幫孩子,正在完善人格,形成價值觀的關鍵期,在一個美國私立高中度過,周圍的老師同學都是美國人,住在當地美國接待家庭,平時穿AF, 電腦用mac手機iphone, 放學回家看美劇看橄欖球,周末下館子去Chipotle...這些都是表面與美國社會趨同。進一步看,他們的語言體系逐漸變得和美國人一樣,發音跟美國人一樣,用詞更地道,會用美式幽默開玩笑,聊天時跟美國同學有許多共同話題。這些,都是來美帝讀研究生的中國學生體驗不到的。

但是,不代表來讀研的學生就不能提高口語,走出單一的朋友圈,跟許多美國同學教授侃大山了。事在人為。而走進美國社會文化的第一步並非是你一點口音都沒有,英語流利得更當地人一樣。其實你只需要多一些勇氣、信心,不斷敢於嘗試,臉皮厚一點,然後真心去交朋友,交朋友的手段更aggressive. 我身邊有這麼一群social queen, 參加姐妹會、或者在美國學生組織的社團中特別活躍,吃喝玩樂都有一群美國朋友。她們往往不是口語最好的那些,卻是性格最好、心態最開放,不管你華裔白人印度裔還是黑妹子,來者不拒。


能,我覺得。正在融入。

融入必然是痛苦的,融入意味著放棄舊習慣,迎接新環境。

===大三===

我終於明白,刻意融入並沒有價值。之前融入這麼痛苦,不僅僅是文化和語言的隔閡,更有視野和消費觀的距離。真正把人聚在一起的,是興趣和性格。我最終退了原來的機器人隊,自己出來單幹,吸引中國,日本,韓國隊留學生,和美國本地學生一起做RoboMasters比賽。現在吸引的這幫人才是真正喜歡機器人的,和他們一起共事讓我很驕傲。

我們眾籌的鏈接:USEED@UW===大二===

我和說英語的人終於有一種化學反應能把我們粘在一起了。

我現在有了一位母語為英語的好友,一個專業,中午一起吃飯,打飛盤,上課坐一起,能閑聊,我覺得和他在一起是放鬆的。這學期四門課,兩門跟著說英語的朋友坐一起,兩門課一個人坐和陌生人閑聊。課上是不會說中文的。

我在看過宏樹酒館專欄里的語言學資料之後,發現我把英語放做高語境語言,而把普通話當作低語境語言了。

在雙層語言的環境下,有高語境(正式)和低語境(非正式),並相對應的有高語境用語和低語境用語。雙層語言之所以叫做雙層語言是因為不同層次之間涇渭分明,絲毫不可僭越。[1]

諷刺的是我最終沒能接受教會。出於性格中的警覺和傳統中國文化的根深蒂固,我最終發現我去教會的目的感太強,而最終沒能接受整個思維體系。但那段時間讓我接觸了很多新的事情,包括如何做一個好的父親,怎樣在政治事件發生時迅速組織,摩門教作為異端在美國的影響,還有複雜的家譜學。

我發現興趣是不能強求的,但一定要主動出去找。我這位好友Justin Allmaras和我一個專業,一起組織機器人隊的電子工程師隊伍,一起打飛盤,還能聊遊戲。所謂的融入,就要接受一些美國的價值觀,無視國籍和種族,交朋友一視同仁。當你能碰見熟悉的美國人能像碰見熟悉的中國人一樣的化學反應的時候,自然就會融入美國社會了。

對了,美國人可不只是白人哦。要真正地一視同仁,和印度裔,奈及利亞裔,拉丁裔,越南裔交流,做實驗,玩。跨過了最初的尷尬,之後便只是生活而已。

===大一===

交流,得一步一步來。在多種族的美國,我們亞洲人的外貌和語言,在別的種族看來就是外星人入侵地球。而且美國是生人社會,得學會和陌生人共同生活。

先和美國人做概念簡單的事情,培養共同興趣:一起打球,刷Facebook和quora,做禮拜。

找一個你喜歡的運動,加入校隊預備隊,並每周訓練。個人強烈推薦飛盤(Frisbee),幾乎沒有國人在打,在美國校園最近發展很快。買個飛盤成本又低,又不佔空間,很容易隨時隨地打。

自己去找一個親近的教會。清教徒建國的美國,了解基督教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不信教也會對美國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更能聽懂暗語。教會存在的意義就是建立一個緊密的社群,你就能和他們走得更近。鑒於人種的原因,推薦亞裔的教會。

用Facebook是必須的。在美國Facebook陌生人找到你的第一道途徑。相比換手機號,臉書的社交門檻最小,一般陌生人見你都會問Facebook 或郵箱,而不是手機號。而且你加別人臉書,對方基本上會同意。臉書更是你在忘了別人名字時最佳的查找方式。臉書就是國外中國人圈子裡的微信。

其餘的,跟上他們的潮流,用snapchat, 刷Quora 和 YouTube , 看美劇,種種種種,都是較小眾的興趣,選你喜歡的用就行。

記住你就是他們眼裡「可怕的外星人」,在此基礎上和他們試著用他們的語言和地球通信即可。

[1]社會語言學第三講:雙語很重要——談談多語現象Multilingualism - 宏樹酒館 - 知乎專欄


我不知道你說的是美國社會是校園還是真的美國社會.

學校裡面交個美國朋友並沒有很難, 只要努力一點去社交都會有結果的. 一個口語不是很好的中國人來到這裡, 美國人本身就有點抗拒, 美國人並沒有傳中那麼open minded. 相反現在的90後的我們, 還真比美國人開放很多. 看個動漫, 一時看個日劇, 換著又看美劇英劇. 一時聽聽重金屬, 一時聽下爵士.

我比較喜歡80 90年代的美國搖滾和布魯斯. 對現在的電子舞曲和rap真的一點都不感興趣. 所以在學校基本和美國學生沒什麼興趣重合點. 反而平時坐uber, 經常能和一些50 60歲的老司機聊到很high, 導致我不想下車, 老司機開車盡量開慢. 有一些老頭或者教授聊政治意識形態也是蠻好玩的. 他們很尊重你, 真的是討論, 而不是吵架. 你跟一些年輕人白人聊, 很快就會不講道理了.

出國如果是為了學習, 其實稍微融入一點就好了, 社交還真的很花時間. 如果你要移民, 你就加了個油. 我這邊很多學霸, 都是獨行俠. 不是志同道合的人, 勉強沒什麼意思的. 朋友不需要多, 有幾個好的美國朋友就不錯了.


圈子永遠不是刻意融入就能進去的,你到了那個位置,你就是那個圈子裡的。

即使你刻意進去了,你會發現非常大的不適感。感覺就像,他們receive you but not accept you,他們聊的話題永遠和你不在一個頻道上。就像他們說的笑話,你會覺得完全沒有笑點,還要硬著頭皮附和。這難道不難受么?

原因很簡單,你過去20幾年的生活背景,文化和他們完全不一樣啊,你給他們說著紅樓夢,西遊記;他們給你說Bible,vampire。如果你要非常自然的,快速的融入,那就要補足了缺失的20年,但可能么?也沒有必要。那怎麼辦?

正常的生活就好。

買菜,和超市或者大市場的大媽聊兩句;做飯,請教房東阿姨如何做,順便炫耀下中國菜多好吃;交水電費,辦銀行卡,和工作人員詢問,爭執,解決;寄包裹,逛街,查收超市外送的物品,和業務員討價還價;給朋友慶祝生日,去夜店,night out,一起嗨……這不就在慢慢的融入了么。

這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並不是出國之後,就不要認識中國人,見到外國人就降低自己的擇友標準。

當然如果你的目的性太強,我覺得外國人也不會是傻子。比如你出國交換個一學期,急於求成,因為只想練口語,強化英語,而去交一個外國人男女朋友,我就覺得沒太大意義。因為圈子也就這麼大,很快你的目的就會傳開。我也聽過朋友很不屑的跟我吐槽,某某某隻是想practice English就可以和他啪啪啪。名聲就很難聽了,更別提你的目的性融入。

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和目的性。踏進美國的那一刻,文化,語言,生活就都在融入了。


已經在美國生活了16年,我只能說已經習慣或適應了這個環境,與融入這個詞相距甚遠。

無法融入的原因我想首先是飲食,吃慣了新鮮蔬菜、生猛海鮮、火鍋燒烤,卻要每天面對麵包牛排、冷盤冷飲,胃是千百萬個不願意。

然後是語言。語言能力因人而異,有人只要幾年就能說地道美語,有人十多年還讀不清Z、R、X的發音,時間久了鬧多了笑話怕是連說話都沒自信。再加上文化差異,如果美國人對我們說俚語名言,我想大部分人只能目瞪口呆。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朋友和家庭,留學出來的大部分都是二十多歲的人,在中國都有自己的圈子,朋友、親人、戀人、兄弟…這些情感經歷都會像一根線牽扯著你,或許我們表面上和很多美國人成為朋友,但是有一天某件事會讓你發現美國文化中的朋友與中國文化中的朋友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覺得的融入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不過還是會有一部分人融入的非常好,不多,據我所知。


我覺得也許融入到能對美國俚語和文化了解到清清楚楚不是必要的(畢竟為了融入而去學習一些大眾娛樂文化還不如真正學一些自己感興趣而且能創造價值的東西),但是在和人(在這個例子下是外國人)交往的時候,需要學會有一個大大方方的姿態。

比較多數的中國人在國外是有點扭捏的,這與東亞文化有點關係。陌生人見面的時候比較少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握手,閑聊。或者給朋友介紹新的朋友的時候,也比較少有一個較為正式的介紹禮儀。尤其是在異性認識的過程中。我們更習慣於比較內斂的社交模式,再加上語言的問題,我們在認識人的時候比較少會主動自我介紹,握手。

在我剛開始進入大學,與外國人接觸時,我感覺到了很大的差異。我有時把自己放在了一個『觀察者』的位置,觀察對方做什麼,我再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說對方找到了一個話題,那我就接下話題聊起來。對方介紹自己,那我就介紹我然後伸手認識。也許我心裡還會在衡量,他沒有跟我自我介紹,拿他對我大概不感興趣之類的。

但是後來我發現,把自己放在『觀察者』的位置是不對的。因為雙方都是在跟來自另一個文化的人打交道,所以雙方可能都傾向於把自己放在『觀察者』而不是『主動方』的位置。所以大方主動一點。如果一個美國人主動跟你自我介紹,聊天,你可能會覺得很高興。這其實是相互的,在你主動跟別人伸手介紹時,對方也會很高興的。


有個關於美國佬的笑話挺發人深省的:

"what do you call people who can speak two languages?"

"Bilingual"

"Three languages?"

"Trilingual"

"And what do you call people who can speak only one language?"

"American".

英語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對美國文化的玩轉程度。


提供個相反的視角。來中國的外國留學生,尤其是歐美過來的,基本都是只待一個學期或一年的交換生。過了時間就走,中文也不大會說,所以他們根本不操心什麼融入,就是跟著本國和其他國家留學生各種旅遊喝酒。至於中國朋友嘛,有緣就交,鑒於中國人對歐美文化很感興趣,想交幾個也不太難。

那些來讀滿四年本科的基本都是從其他發展中國家過來,他們住國際生宿舍,上的課往往也和中國學生不在一起,要說融入比中國學生在國外更難。本科的時候我班上有幾個哈薩克留學生,我們班的人搞活動基本也不帶他們,到畢業了他們和我們還挺陌生。至於那些非洲留學生,他們很多都是一畢業就要回去接管家族企業或者當官的,也沒想著留下來。

所以結論就是,中國學生嚮往美國文化加上畢業想留在美國工作所以很想融入,美國人對中國文化不太感興趣加上人類共有的排外心理造成了融入的困難。

另外,歐美大學生課餘時間無非就是party加運動,和中國人的飯局唱歌差太多。什麼時候在夜店裡面能聽到幾首亞洲歌曲了,或者說亞洲人在party和身材方面趕上來了,他們才會真正地想和你們玩甚至想來融入你們。韓國和日本的流行文化做的就很好,中國嘛,一提到中國文化就是燈籠長城對聯這種傳統文化,滿足一下好奇心可以,不能當飯吃啊。。。


我們西安有個區域叫回坊,那裡的回族人是唐朝的時候開始在西安定居的。若論遷入這個過程一定是比唐朝還要更早。一千多年過去了,回坊里的人還有很多人一句漢語也不會說。一個民族要融入另外一個民族和社會是非常困難的。這個過程可以長達上千年。想要在幾年之內融入,呵呵。這隻能是個美好的想法。即便是兩三代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融入另外一個社會意味著你要放棄很多自己的語言,文化和習俗甚至是全盤放棄。特別是我們中華文明是一個有巨大吸引力魅力的悠久人類文明,每一個中國人骨子裡都是非常驕傲的。在融入美國的過程中你需要放棄漢語漢字成語俗語,詩詞歌賦,24節氣,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去說英語,泡吧,吃漢堡過感恩節,是非常困難的。這不是一件壞事,只能說明我們的文明和西方文明相比,至少不是弱勢文明。也說明我們的國力允許我們這樣保留自己的特點。相對弱勢一點的文明在碰到強勢文明的過程中被同化和吸收的例子參見少數民族,法語區非洲,西語區南美。

另外回歸正題。融入到什麼樣的程度算融入?而且美國主體社會也分不同的種族,和文化,你是要融入基督教圈,天主教圈還是摩門教圈?融入黑人圈?老墨圈?要記住,美國到現在都還有種族隔離的明顯特徵,不然平等也不會成為政治正確。每個社區都是有固定主體人群的。南方黑人多,西部老墨多,東北白人多 etc. 就東北部的白人還可以細分成愛爾蘭人社區,葡萄牙人社區,義大利人社區,英格蘭人社區等等。亞洲人社區也分成韓國人社區,中國人社區,越南人社區,柬埔寨社區,泰國社區等。每個社區都保留自己的生活習慣,語言,飲食習慣,節日習慣,宗教信仰。並沒因為在美國就完全改變。

美國的偉大之處在於生活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有權利始終忠於自己的文化和語言,同時相當一部分人願意去嘗試和理解其他的不同文化。所以理論上來說美國的社會融入是個假命題。就好比基督教社區過聖誕,華人過新年,東南亞社區過浴佛節,相對來說各個民族都相互獨立。相當多美國人不會講英語而是講自己的語言。

美國的種族融合過程只有200年,在人類文明史上還是相當短。這種融合是在美國始終作為最強大的工業國家的背景下存在的,是從沒經歷過考驗的。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種族為各自的利益大打出手也不鮮見,這個國家的歷史上絕大部分人來到這片土地就只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各個民族之間的融合從來都是不得已而為之。之所以美國的種族問題現在看上去不嚴重,這是因為過去的幾百年,主體民族是講英語的白人,外加美國警察至高無上的地位和高壓統治(沒錯,是美國,是高壓統治)確保了各個種族之間貌似可以相安無事。但是隨著白人生育率的下降,西語裔和黑人人數的進一步上升,美國國力的進一步下降,種族矛盾和動亂會慢慢變多。不管是黑人被警察誤傷,或者是3K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再或者是華人歷史首次持槍遊行都會在未來變得越來越稀鬆平常。融入其他社區是不會有人為你的利益爭取的。因為這個國家的原動力是利益驅使的。不像我們中國國家的原動力是保存中華文明。

不好意思,思維太發散,扯的有點遠。

我只是想說融入美國是個假命題


其他答主實在是太妄自菲薄,在這個問題上PUA勝過其他答主一大截。

其實應該這麼看待這個問題,中國人能不能真正融入中國社會?

在這個問題下,答案馬上就從「能」和「不能」轉為「不一定」。因為沒有人能準確說出什麼才是「中國社會」。社會太大了,尤其是中國、美國這種大國,社會組成龐雜,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哪個圈子都佔一腳踩是融入社會嗎?在家當個死宅,就不算融入社會?好像真的不算。看來他出自己的舒適圈才是第一步。

題主其實主要問的是如何融入白人圈子嘛,這不代表美國社會,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而且白人圈子還要分,中產、貧民、超級富豪。即使是同一所高中,如果看過一些迪士尼的青春電影,應該會知道學校裡面有不同的圈子。Nerd一個圈子,cool kids一個圈子,滑板少年一個圈子。

不要想著融入美國社會,你的長期社交關係頂多維持在50人左右。全美國3億人,太難融入了。但是,把目標縮小一點。我要融入某個系,我要融入某個圈子,我要跟某人當好朋友,我要追到那個人。目標越明確,手段越明顯。

比如,追到某大陸男生追到某個美國女生,如果發展良好,女生自然會介紹她自己的朋友給這個男生認識,女生會介紹自己的家人給男生認識。男生在海外孤苦無依,如果跟女生家人關係融洽,肯定也會邀請這個男生參加家庭聚會。如果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向他們求助,他們要搬家,男生也可以去主動幫忙。雖然,沒有融入3億人的美國社會,但是這種小範圍的融入難道不更好嗎?

或者找個寄宿家庭,多給家裡做家務,多跟大家聊天,多參加他們的家庭聚會。你人品好,自然有人喜歡你,自然會邀請你去其他活動。如果身邊有玩得不錯的美國朋友,你大可邀請他們一起去吃飯,玩桌游。我本科畢業之後,還帶著一幫同學們去法拉盛吃了羊肉串。他們也長了見識。當然我們系這個小圈子比較團結,大家本來玩得就比較好,所以活動的組織也很自然。

最後,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跟他人之間的交流最最重要。如果不能準確的理解對方,一切都是免談。我前兩天看了我在高中時候拍的視頻。好傻。主要就是拍拍學校和同學們。好多同學們都在跟我開玩笑,然而我卻沒有聽懂他們的笑點。好傻。他們在旁邊有說有笑,我尷尬的坐在一旁。好傻。我好在我性格不錯,也不怕犯錯得跟大家交流,也的確會被邀請一起去看電影,去同學家sleep over啥的。但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跟他們交流每次都是不溫不火的。好傻。

所以,最關鍵的還是得明白對方再說啥。不過,你不主動去認識朋友,那就連對方說的都聽不到了,更不要談聽明白。第一步,step out of the comfort zone。


推薦閱讀:

都說漢服很美,為什麼現實中卻幾乎沒什麼人穿著上街?
貪污腐敗真的會危及國家的存亡嗎?
如何加入中國國籍?
結合近現代史來看是否說明無產階級專政行不通?
如果你妻子提出要求,你同意你們的孩子隨你妻子姓嗎?

TAG:留學 | 留學生 | 社會 | 留學美國 | 美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