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中有哪些觀點已被證實或者實現,又有哪些已被否定?


在《失控》的主體部分(2,4,5,6,8,9,11章)KK大量引用的是複雜系統領域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書的主要貢獻是將複雜系統的一些理論與人工智慧聯繫了起來。個人認為,《失控》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可以概括為:未來的人工智慧將會是一個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s)

這個觀點當然是只能證實不能證偽的....因為誰都無法預料未來還會發生什麼。但是到目前為止,這個觀點至少還沒有被證實。Agent-based model(ABM)應該是人工智慧研究中最接近KK描述的研究方向,旨在利用許多遵循簡單規則的simple agents來完成複雜的任務。但這個領域近年並沒有重大突破,反倒是deep learning模型(尤其是沒有反饋鏈接的,跟複雜八竿子打不著的卷積神經網路)逐漸佔據了統治地位。所以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暫時還沒有「失控」的跡象...


從哲學角度上講.. 失控是全對的...

世界的一切都在自然的發展...

來自 百度百科凱文·凱利_百度百科 的總結

《失控》第一章即開篇明義:人造與天生的聯姻正是本書的主題。KK指出,人造物與自然生命之間有兩種趨勢正在發生:

1. 人造物表現得越來越像生命體; 是的

2. 生命變得越來越工程化。 是的

從第二章至第二十三章,均在闡述這一個主題。在全書最後一章即二十四章,KK總結了造物九律:

  1. 分散式狀態 是的
  2. 自下而上的控制 是的
  3. 培養遞增收益 是的
  4. 模塊化生長 是的
  5. 邊緣最大化 是的
  6. 禮待錯誤 水平有限不是很懂
  7. 不求目標最優;但求目標眾多 是的(我個人覺得在轉變)
  8. 謀求持久的不均衡 是的
  9. 變自生變 是的

很有趣不是嗎?


分散式系統逐步取代中央控制系統

網路結構取代層級機構

(其實我此時正在KK演講的現場)


作者在2005年出書預言在未來10年超級計算機將早期實現人腦模擬,即計算能力達到10的14次方cps(每秒浮點計算)以上,並舉了IBM研發中的Blue Gene為例。

10年過去了,我查詢了下,發現IBM確實已經發布了研究報告,實現3.6*10的14次方cps, 並「模擬出了5300億個神經元和137萬億個神經突觸——這一數字已經足以和人類大腦相媲美」(摘自果殼),而這一報告發布年份是2012年11月。震驚了

附:IBM:用超級計算機模擬人腦


熵 永遠在變大


能把裡面所有觀點都羅列出來就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了……


作者:峰少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更多內容可關注微信公眾號:Fun-Plus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失控&>這本書映射到現實:

在政治領域諸如特普朗逆襲成了美國總統,英國玩脫了這會兒可真的要脫歐……

正經濟體上諸如三星因為炸機事件動搖了整個三星的根基,而蘋果也因為質量等問題捲入了輿論之中……

在國內互聯網大佬中諸如王石也正在失去對於萬科集團的控制,董小姐也隨後步了後塵……

那有沒有失控帶來的好消息了?

諸如微信2010年橫空出世,然後就在2014年用「搶紅包」功能偷襲了阿里的「珍珠港」……

又或者是當下最火爆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新海誠壓根就不會想到它居然會這麼火爆……

其實從現實反饋出來的蛛絲馬跡中,他們都可以預測,也可以在事發之前掐滅他們的星星之火;

但就像擾局者自成一個體系一樣,他們所需要擾亂的也是一個更加龐大的體系,他們的反應需要時間;

而時間也恰恰就是失控勢能爆發不可預估的變數。


推薦閱讀:

鍋爐設計轉行 AI,可行嗎?
人工智慧替代了大部分工作後,我們該做什麼?
如何評價柯潔以1/4子負於alphago?
實際工作中,從事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是怎樣的?至少要掌握哪些知識、意識或經驗?
如何看待4月10日Google在中國棋院開發布會宣布柯潔將在烏鎮應戰AlphaGo?

TAG:人工智慧 | 凱文·凱利KevinKelly | 失控書籍 | 科技 | 複雜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