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父母到底是自私還是無私?

中國的父母很無私,無私到為了孩子可以放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幸福,中國的父母很自私,他們以愛的名義可以剝奪孩子的任何與他們不同的選擇,愛情事業婚姻等等!


其實很難說中國父母是無私還是自私的存在。

他們是很可憐,可悲的一代。他們成長的環境剝奪了他們作為個體存在的機會,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沉重的歷史和當代世界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的封建價值觀。他們當中,鮮有完善的自我概念。

可憐中國父母心。他們沒法做到的事情,就把希望寄託到下一代。貧窮的父母想要孩子多賺錢,讀書少被人欺負的想要孩子讀大學做官,等等。中國的父母是非常焦慮的一個群體;他們在比較中生存,生怕被落後,生怕別人有的東西自己沒有。

所以為什麼作為孩子的我們,活得這麼累。我們基本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而為了父母的那一些虛榮和焦躁,奔於疲命。我們是父母們在聚會時,餐桌上的談資,炫耀的資本。沒有這些資本的父母,免不了回來痛罵我們一頓。

中國父母們,生活里沒有自我,沒有完善的人格和獨立的思考,只活在無窮無盡的比較,炫耀,懊惱及焦慮中。

作為子女,我們能活的快樂嗎?

---------------------------------------------------------------------------------

---------------------------------------------------------------------------------

自私。將孩子當作投資,把孩子的成就當做自己對社會的復仇。畸形心理,孩子有錢了笑逐顏開不可一世。一旦孩子沒有出息就罵爹罵娘的。中國父母趨利性很強,雖然不敢說全部,至少我見到的父母都是這副嘴臉。


打著無私的幌子做著自私的事!


世上沒有無私的人


。。。


中國的父母確實對孩子們管的過多,而且真的有很方法不對頭,儘管出於真愛與好心。有哪個父母不如珠如寶的愛孩子呢?

特別是有些時候變成了溺愛,就更不利於孩子的發展了。

特別是給孩子結婚買房子買車這件事,中國父母特別的不對,孩子都長大上班獨立了,還非要給孩子買房買車,為此把養老錢都搭上了,還去借錢,這是多麼可笑的行為啊,完全無視孩子的獨立與自信,這根本是不認可孩子的能力與本事嘛。

中國的父母們,無論如何,真得改,真不要再為孩子結婚的房子車子瞎著急操心的。


中國父母自私的,養兒就是防老。如果中國父母有自我,那有那麼熱衷於生孩子,很明顯越有自我在父母生的越少。沒有機會實現自我,就寄望於生孩子來實現。


我是獨生養女。父母平庸一輩子,不曾有固定職業,沒有自己的房子,理所當然的讓我買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所房子。裝修什麼的,都不想要差的。正在借錢中……

今年我27歲,終於完成了一個使命(首付出了,其他貸款)。然而該結婚的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攢夠自己的嫁妝和自己小窩的首付。

有個從大學在一起的男朋友,他說感覺我像家裡的提款機。他覺得跟我在一起風險很大,準備跟我分手了。

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世上真有無私的人嗎?找工作、婚姻。。一次次地刷新著對父母的認識。我們的上一代,封建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當然,少數大城市的父母除外)。不想贅述了,只覺得可悲。


觀點:無私多於自私,大部分自私是處於無私的目的而採取的不正確手段。

比喻描述法(投資者、項目組)

========

分析:

父母(資方)

1、立項:不做SWOT分析,採取瀑布式開發。

2、決策:不傾聽項目組意見;經驗主義,強行決策;並附理由:我是資方

3、監督:不規劃關鍵點;採取覆蓋式,你累我累大家累。

3、驗收:項目品質過低,辱罵項目組。

子女(項目組)

1、立項:拿著資方錢肆意妄為,項目沒進展或者偷換項目。

3、決策:認為資方是傻逼,忽視資方意見。

2、施工:擅自更改項目方向,不向資方彙報。

3、困難:項目不停delay;要求資方追加投資,並拒絕資方要求。

4、分紅:盈利後不給資方分紅,或者分紅過少。

解決辦法:

父母:

1、明確:光明工程,不要有太多回報期望。(調整心態)

2、增加投資分析,靈活調整策略。

2、多和項目組溝通,了解需求和調整策略。

3、關鍵監控,適當放權。

4、非不可挽回決議,盡量只保留建議權。

子女:

1、明確:項目是自己的,好壞都是自己的,項目作死不僅自己難過,資方也要被連累。

2、明確權責:學會退步,因為資方投資是收不回成本的。

3、加強和資方溝通,讓資方曉得項目方向和進度。

4、項目瓶頸不要一味死磕,學會向資方求助。

5、明確分紅比例,你和資方都能接受的。

3、加強精神分紅比例(成本低,效果顯著)

===========

常規描述法

==========

1、前提:

權利和義務是平等的;

無論中國的人情關係還是西方的契約精神都符合這一前提;認可這一點,那請繼續看下去。

2、問題

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投資是遠超歐美的,幾乎是傾其所有,包括感情。

於是中國式家庭就經常陷入「愛與自由」的矛盾——父母為了養育孩子培養孩子支持孩子犧牲了自己的自由;

所以,你說孩子好意思像西方年輕人一樣跟父母要獨立要自由要自己生活的決定權?介於這種尷尬的境地,受教育所限呈現出大量稀奇古怪的觀點。這個問題也是

3、解決辦法:非常簡單,只要要做到2點。

A、經濟獨立且開始反哺:

獨立:經濟計劃合理,具有獨自承擔婚姻、生育、疾病等風險的能力。

反哺:能負擔父母的生活、養老、疾病需求。(有點難吧,相比父母的付出要求不高吧)

B、精神獨立且開始反哺:

獨立:有自己行事的方式方法,困難第一反應是自己解決,需要父母配合的說明原因;無法取得理解的,有規避方法。

反哺:能定期電話問候,照顧好他們的心情、生活狀態,並能引導他們接觸適合的圈子和朋友。(很難,但是比起父母付出的不算啥吧)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讓媽媽重視我被大學班主任騷擾的事?
爺爺奶奶沒看好孫子出事後家庭關係變得如何糟糕?
父母的婚姻會對自己的愛情觀有什麼樣的影響?
今天和我媽聊天,她說如果有兒子的話,只有兒子有繼承權,我這個女兒沒有繼承權
遇見了太多熊家長,導致我對帶孩子的家長有了恐懼,請問熊家長是否成為了社會問題?

TAG:父母 | 事業規劃 | 父母與孩子 | 婚姻與現實 | 愛情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