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移動互聯網將如何改變金融行業呢?


移動互聯網相對互聯網的優勢或者說進步,應該是更加方便了。

每一項新技術,首先是方便些,吸引了客戶,再逐步完善,尤其是面對安全方面的挑戰。

比如近程支付。現在深圳移動和深圳通的結合,就很棒。現在就是期待很多地方能夠使用深圳通。期待信用卡能夠直接對接深圳通,每天給我一點小錢,比如300,餘額不足,自動充值。

目前已經有一種可以與手機結合的卡套,配一張卡。根據每次的需要,把磁條信息刷入,30秒之內使用。例如這次刷入招行的磁條信息就是招行的卡,下次刷入工行的信息,就是工行的卡,徹底解決要帶很多卡的煩惱。

移動互聯網還有一個優勢技術是LBS。知道你在哪裡,這就有很多的應用了。

最廣泛的應用就是營銷了。

更進一步,就是在上述信息被充分搜集並得到較好的加工後,可能產生的應用。這才涉及到金融的核心。現代銀行體系是建立在貨幣的運營體系上的。當信息量足夠大,人和人之間的交易不必貨幣了,那才是顛覆性時刻的到來。


移動互聯網對金融行業的改變主要還是集中在個人消費服務上。同別的行業一樣,移動互聯網使得金融服務可以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網路不斷都能為消費者個人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這是一種消費習慣的變革。O2O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支付手段的實現,需要擺脫傳統刷卡、現金支付,所以出現了掃碼、聲波支付。這個不僅僅是支付手段的改變,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支付方式,服務商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收集在了一起。各種行為的數據化,使得金融服務商的個性化服務普及成為可能,不再需要專員、VIP,普通的客戶也可以。移動互聯網對傳統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業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一方面銀行業需要積極的面對互聯網下消費者對於不同金融服務的需求,同時也需要應對外來競爭者的挑戰(例如支付寶)。

埃森哲在」2016年的銀行業「這份報告中指出銀行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去建立更好的渠道,並提供更好的服務,主要有下面的三個選擇:

1. 通過強化多渠道體驗來留住客戶,並有效滿足其金融需求(「智能多渠道」型銀行),同時將數據分析戰略性地應用到該模式的核心部分;

2. 充分利用社交媒體互動來提高客戶親密度(「社交參與」型銀行);

3. 將銀行定位於金融及非金融服務銷售生態系統的中心,充分藉助移動技術的力量(「金融或非金融數字生態系統」型銀行)。

說到支付寶,我認為相比於銀行的網上銀行服務,它更像是一個資金的物流中心、集散地:上接銀行,下接消費,實現資金的裝運。其網路服務可以便捷的支付各種費用,從水電、話費再到銀行類服務:信用卡還款,銀行卡轉賬等等,強調的便是一個便捷性。而同時,支付寶也響應了我之前的一個想法:聚合器。正如Zaker是新聞的聚合器一樣,那麼支付寶或許便是銀行卡的聚合器了。現在,人們的銀行卡越來越多,雖然網上銀行的出現方便了人們,但是總是散亂難以管理的。銀行卡的增加使得人們不免有遺忘的危險,此外,各種零錢散落在不同的卡上,也造成了浪費,小錢取不出,又懶得去取,於是最後這個銀行卡餘額幾十,那個銀行卡餘額幾十的。而支付寶建立起和各個銀行卡之間的連接通道之後,又往下游去接通了消費渠道。我的想法是現在支付寶基本上可以滿足銀行卡的使用需求,或許未來可以成功「脫卡」:

  • 銀行卡收款:工資、轉賬(支付寶賬戶直接收款,轉賬取代,不過工資這塊可能並不能取代得了,那麼支付寶便成了調配中心)

  • 信用卡:支付寶藉助「虛擬信用卡」推出信用支付產品
  • 消費:O2O(團購)的出現,使得支付寶得以在線下消費這塊也有所作為,但是目前仍然是不敵傳統的刷卡消費的

上述主要是針對消費領域的表述,但是隨著證券、基金、保險等的陸續上線(方正證券、平安保險在天貓),在投資理財領域也會迅速的互聯網化。


移動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和整個商業環境都帶來深刻的影響,金融行業一直以來都是高度信息化的行業,廣泛應用著互聯網技術,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金融行業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衝擊下也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變革。

新興互聯網金融企業在2013年全面崛起,他們開闢了新的金融陣營,其服務以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P2P網貸等為主,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社交網路等技術創新平台。老牌的傳統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機構也不甘示弱,他們也借鑒和整合了新的信息技術和技術平台,成為信息化金融機構。

移動互聯網還拓展了金融服務邊界。從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現狀看,無論是餘額寶,還是各類正在蓄勢待發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都還不足以對中國的傳統金融造成毀滅性的顛覆,但其真正拓展了金融服務的邊界,並重新定義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金融。


互聯網改變了金融什麼?

如之前所說,金融是古老的行業,如果從金融歷史看,金融從最初的貨幣發展到現在的各類金融工具以及相應的金融市場,已有漫長的歷史。從現代金融體系看,其本質是金融資產的風險定價和配置能力,從融資的渠道看,可以分為以間接融資為主業的銀行、信託等,以直接融資為主業的各類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各類金融投資或金融衍生工具。對於傳統金融而言,其經營的標的就是兩類:一個是產品,另一個是服務。下圖能更形象地對傳統金融進行歸納:

就傳統銀行而言,其核心為三大功能,即:存款、貸款、支付與結算。如果一個主體具備了該三種功能,其便具有了銀行類金融服務的功能。

互聯網對於傳統金融的改變較早從金融服務慢慢滲透。如之前所言,一方面的滲透是金融機構利用了互聯網技術來提升服務、改變流程;另一個方面的滲透是互聯網企業在發展之初就創造了新的支付體系,比如支付寶,這種在線第三方支付體系具備銀行的支付與結算功能,具備了一定的金融屬性,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之一——第三方支付。隨著互聯網企業,尤其是電商向金融服務的進一步滲透和延伸,互聯網+金融的融合更具厚度和廣度,在以電商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向金融滲透和擴張之際,傳統金融也開始加大了引用互聯網技術提供金融服務的步伐,逐漸趨於融合,在多層次多元化金融服務的領域內展開合作與競爭,新的「金融戰」拉開帷幕,這場由互聯網跨界引發的金融戰,形成三股勢力。第一股勢力是傳統金融開始布局互聯網金融,也就是金融的互聯網化或信息化金融機構服務;第二股勢力就是互聯網企業,尤其以電商、社交媒體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殺入金融服務,以大數據或供應鏈金融服務方式殺入;第三股勢力就是一些既非金融也非互聯網行業的第三方,開始以P2P、眾籌融資方式進入互聯網金融市場,成為攪局者。這三股勢力應該是第三股勢力最為弱小,但卻最具創新動力。此外,為三股勢力提供服務的金融信息服務機構也開始粉墨登場,這就是另一種互聯網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商,或以金融媒體出現,或以金融信息匹配服務模式出現

除了上述金融服務之外,互聯網繼續向金融服務深度邁進,而不局限於基本的金融數據或信息服務,也不僅僅局限於支付和清算,而是向傳統金融服務的多個領域滲透和擴張,在間接融資方面,互聯網企業已經向存款、貸款邁進,再加上之前的支付清算,具備了傳統銀行的所有金融服務功能。不僅如此,互聯網和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向互聯網理財及財富管理方面加大了服務的寬度,同時,互聯網還向直接融資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發起進攻,股權眾籌融資就是代表模式。更加大膽的舉動是互聯網貨幣的誕生,互聯網貨幣的出現及進一步應用將可能再次改變互聯網交易的方式,在線支付將更為簡便,下圖便是由互聯網產生的新金融產品。

上圖正如金融互聯網平台「財經道」合伙人「地下之山」所說的一樣:「在金融體外循環中,互聯網加速了資金流動

的速度,縮短了各種金融服務流程,降低了金融服務成本。資金配置的效率提高,降低了儲蓄率。按理說,金融機構不用擔心互聯網企業對這個行業的衝擊,就好像優衣庫不應該擔心淘寶會搶它生意一樣的道理,它們之間本來就是合作關係。但恰恰金融是不一樣的。因為,金融機構的許多產品,其實是通過一種借貸需求而產生的。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機構只是一個中間人(金融媒介)。對於互聯網的信息分享、平台化、透明化,非常容易讓金融參與者當中本質的借方和貸方直接對話,從而逐步弱化中間人的作用,這與『金融脫媒』的發展趨勢是一致的。」

「通過互聯網平台讓借貸雙方對接。每一個資金供求關係的產生,實際上就是一款金融產品的誕生。當這樣的P2P、P2B、P2C、P2X(人們的想像力是豐富的)越來越多時,就會造成越來越多的資金不再通過金融機構就可以完成體外循環。所以之前說到,互聯網製造出來的金融產品才是對金融機構最大的威脅。」


簡單說,絕大多數金融活動都可以在移動端操作。

支付(支付寶、財付通),借貸(陸金所、人人貸),理財,保險,銀行(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徵信(芝麻信用),基金(餘額寶),眾籌(京東眾籌、淘寶眾籌),只要有客戶端,你都可以動動手指在客戶端、移動端操作。

在處理的便捷性上,移動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秒殺物理網點、PC端。你到銀行取款,需要走幾百米,需要提前預約,需要排隊,換成移動操作,時間縮減1000倍;你上PC端轉賬,開機進入桌面需要1分鐘,打開瀏覽器登錄支付寶又要1分鐘,換成移動操作,時間縮減10倍。

金融就是數據,移動端是個人處理日常數據的最佳終端。移動互聯網金融勢不可擋。


1 快速支付,小額投資理財更加方便快捷

2 隨時記錄生活開銷,理財更加細緻有規劃

總的來說,移動互聯網將帶來投資理財方向更多的變革和創新或微創新。


不會改變,只會相互融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將直接影響移動金融的發展速度,兩者的關係只能是互補。思路來源於通易融。


安全性能保證的前提下,我們使用紙幣的場景會越來越少,資產在電子賬戶中,存取會更加方便,收益也會有多種途徑,前有支付寶,後有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當然,安全性是第一考慮,其後是收益性。


互聯網公司能夠近距離抓准用戶需求,理財資金可以直接用於購物、消費,而且有龐大的用戶基礎,竟而有這個行業叫互聯網金融,而不是金融互聯網了。


推薦閱讀:

P2P行業准入門檻已經確定?
如何看待程苓峰對羅敏的採訪《趣店羅敏回應一切》?
Docker 在金融行業如何應用?
互聯網銀行在中國能徹底改變銀行業格局嗎?
互聯網金融在證券業的發展方向有那些?

TAG:互聯網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