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貸款是窮人的福音還是窮人的陷阱?

賈晉京:從「小額貸款運動」失敗看國際金融戰從這篇文章所反映的現實來看,小額貸款的利息幾乎跟高利貸一樣高,並且他剝削的是那些離赤貧僅有幾步之遙的富農和中農,那麼尤努斯這種人是不是假借慈善的豺狼?


如果說最近什麼最火,估計離不開趣店在美國的上市了。隨著宜人貸、信而富、趣店三家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紐交所上市,2017年甚至可以稱為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境外上市元年。

以消費貸為主力的現金貸在中國獲得了超常規發展,那麼現金貸的前身在美國發展情況如何?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咖啡消耗大國和速食快餐王國,那麼,能比星巴克和麥當勞店鋪數量還多的是什麼?

如果在2008年,就是下面這一個個「發薪日貸款」(Payday Loans)的店面。

(圖片來自網路)

發薪日貸款是什麼?它就像國內現在眾多小額信貸的前身:小額、短期、無抵押的貸款。只不過,它用於貸款人下一次發薪之前臨時急用所需,所以才叫發薪日貸款。

80年代後期,發薪日貸款在美國迅猛發展,最高時全美店鋪數量達到2萬2千多家,超過了星巴克和麥當勞的店面數量。

如今,發薪日貸款在美國卻彷彿成了「過街老鼠」,接近一半的美國人對這種貸款的評價是負面的,美國各州乃至聯邦紛紛出台法律進行監管,有14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完全禁止發薪日貸款這種行為。

當中發生了什麼?密探帶你走進,發薪日貸款在美國的起伏歷程,看看他人來時的路。

只需填個表,錢就到手

發薪日貸款在美國已經有 20多年了。

早在 80 年代後期,小型社區銀行的停業,造成了短期小額信貸的供不應求,又由於這項業務缺乏盈利能力,所以也不是大銀行想要的業務。發薪日貸款業務開始出現,向工人階級提供這類貸款,迅速填補了這一空白。

90年代發薪日貸款變得更加主流,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是放鬆管制,從美國各州到聯邦都如此。一些州降低高利貸的限額,聯邦法律的變化使得貸款方能夠設計它的貸款方式,以規避上限。

再加上,這類貸款的流程簡單且快速,從某種程度上解決了你從銀行、信用社等機構貸款繁瑣的流程這一問題。你只需要填寫一張關於你個人信息、收入信息以及銀行信息的表格,店家就會根據你的收入,讓你知道獲得多少借款。

通常,貸款額度在 100 美元到 500 美元之間,還款期限大約在2周(美國薪水常見的發放方式是每兩周發一次),因此,你的還款日期也就是下一次發薪水的時候。如果你從店面貸款的話,可以直接以現金形式取走,或者以匯款單的形式,需要自取。

到期還錢時,店家會按照你先前寫下的一張支票(金額包括你的借款加上利息),到銀行進行兌現,或者你同樣可以用現金還款,也可以直接從你的銀行賬戶劃扣走。

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H. Frank)的數據顯示,到了2007年,全國有大約 1 萬家這樣的店鋪,從 1998 年收入不到 10 億美元,不過10年,行業收入已達到280億美元。

到了2008年,全國發薪日貸款的店面數量甚至超過了麥當勞或者星巴克,行業總規模達到 460 億美元。這是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家喬納森·齊曼(Jonathan Zinman)統計的數據。

反觀國內,近兩年國內的現金貸業務發展勢頭極為迅速。曾有財經媒體報道,APP端、PC端,還有微信頁面的小額借款端,數量早就超過千個,小額現金貸甚至已形成千億級別的市場。

貸款的流程和速度,跟美國比可以說更加簡單。廣告語當中常見的就是「無需審核」,「無需擔保」,「2分鐘放款」等等。

(搜索引擎搜索「現金貸APP」)

15% 還是 500%?高息埋下隱患

Raymond Chaney 是美國一名退伍軍人,他在2012年的11月因為汽車故障,缺乏400美元的維修費用,只好轉向「發薪日借款」。

這看起來,非常符合發薪日貸款的初衷:短期、小額、快速應急。

然而,在14日的還款期限到後,Chaney 沒辦法及時還清,只好再續借了幾次。他嘗試從多個網站取出多筆貸款。直到第二年2月,借款公司直接從 Chaney 的社會保障金賬戶扣除了還款金額,他的賬戶里沒有了一分錢。於是,他被趕出了公寓,流浪街頭。

他只不過借了3000美元,但欠下了12000美元的債務。

這或許是導致小額應急貸款被認為「容易償還」的一大原因:因為貸款的你根本沒意識到,這15%的利息只是表象,而它背後有著極高的年利率。

如果你需要通過這種短期、小額的貸款來應急,還款時需要支付多少利息呢?店家會告訴你,每貸款100美元,按期還款的利息大概在15 到 30 美元之間。借100美元,還15美元利息看起來很合理,不過就是15%的比例。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一次性就還上這一筆錢,最後就會演變成:拆東牆補西牆。

你以為的15%的利息,其實是會變成300%,500%,乃至更高的。

以 15 美元利息來計算的話,每日利息成本大概是 1.07美元(用15除以14天),然後乘以一年365天,那麼這該數字就會變成 391 美元。也就是說,如果你一年都還不上這100美元,一年後,你就要還391美元。沒錯,接近400%才是你發薪日貸款的年利率(APR)。

美國皮尤慈善信託(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在201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約有 1200 百萬美國人每年使用發薪日貸款,這佔美國人口大概比例為5%。平均借款 375 美元,還款 520 美元。如果按這個數字計算的話,年利率已超過 500%。

通常,美國的這種發薪日貸款年利率在 390% 到 780%,最高可高達 1000%。

有國內媒體分析,當前國內現金貸業務的發展,一般分為兩類。第一類就是遵循美國的原版模式,主打小額、高利、短期;另一類利率相對沒有那麼高,利率區間基本在20%到36%這個檔位。因為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年利率超過36%的為高利貸。

那麼國內一眾現金貸業務的年利率在多少呢?從幾十到幾百,不一而足。

隨手在微信搜索「現金貸」,出來的第一個產品顯示,如果借款1千元到1萬元,7-120天,日利率為0.3%,只需要實名認證和銀行卡認證。這樣計算下來,年利率在109%,已經遠超36%。

另一個產品顯示,借款500-1000元,7-14天,利率為0.08%,只需要身份證即可。這樣的利率意味著每借500元,利息為0.4元,年利率為 29.2%,低於36%。

但搜索出現前十的產品發現,更多的並沒有告訴你借款利率,只是告訴你「手機即可下款」,「有芝麻分即可」,「高通過率,秒到賬。」

至於剛上市的趣店,其招股書顯示,年化利息超過36%的貸款佔比為59.5%。但今年4月專門對所有信用產品的價格進行了調整,以確保其年化利息不超過36%。

走樣:借貸並不是解決燃眉之急

美國的發薪日貸款在演變過程中,借款目的也漸漸發生了改變。

皮尤慈善信託從 2011 年開始跟蹤、研究發薪日貸款等小額貸款,2012年調查了33000多名成年人後發現,他們借錢之後幹什麼呢?並不是應急,反而會支付那些經常性的賬單:包括水電費等賬單、食品、房租、汽車和各類抵押貸款。

用來「支付經常性賬單」恰好意味著,這些借款人很可能還不上這些小額借款,還會因此東挪西湊去還上一期的借款。

調查報告刻畫了典型的借款人群像:25至49歲,家庭年收入低於4萬美元;租房人群,沒有獲得四年制大學學位;處於分居或離婚狀態;非裔美國人。

如果一旦還不起錢,你可以申請延期,交納複利;借款公司也會嘗試從你提供的銀行帳戶中自動提款,只要你在借款時簽署了授權以允許他們電子訪問你的帳戶。如果一下子提取不通過,他們會將費用分成較小的一部分,試圖提取你帳戶中的任何金額。

當然,很可能賬戶里就是空的。

與此同時,貸款人將開始打電話,聯繫那些你借款時用作參考的親屬或朋友,有30%的人表示曾收過還款的威脅。

這些公司也會通過律師發來信件,起訴你,如果法院判決你輸了,根據各州的不同,你的財產會被扣留,比如工資賬戶被扣押,或者銀行賬戶罰款。

最後,當你實在還不上款,就是Cheney的結果,向法院申請破產,開始流浪。

國內現金貸的群體當中,主要被認為包括了下列兩類人群:收入低的藍領和剛工作的白領。他們的貸款用途包括日常購物、租房、還信用卡、享受型消費等等。

曾有媒體報道,一學生因為貸款3000元買手機,最後為了還款,在20多家網貸平台貸款2萬元,全家花了半年才總共還清所有本息,共計10萬元。

簡訊、電話、上門則是國內部分現金貸平台的催收三部曲。至於那些裸照催收等惡劣行為,加速了政府監管的步伐。

聯邦政府著手監管

在美國,各州政府是發薪貸款日的主要監管者,有些條例甚至清楚規定了允許的貸款條款和利率。

比如,華盛頓州規定發薪日貸款上限為700美元,利息要佔月收入30%以內的較小值,而且每年借款人不得借超過8筆;科羅拉多州允許將貸款的最短期限延長至6個月,並要求貸款在一段時間內償還,而不是一次性償還。

但伴隨著壞賬率的增加,店家為了維持利潤,店面會越開越多,與此同時,開辦的許可費用在增加,客戶數量在減少,所以轉嫁到借款人身上,就是越來越高的還款,但又越來越還不起。

2008年金融危機後,聯邦層面的監管開始增強。

聯邦開始監管工資日貸款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使用這類貸款的群體破產率高得多;不公平和非法的收債手法;自動翻轉的利息進一步增加貸款人的債務。

美國聯邦政府在2011年成立了金融領域保護消費者的機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業務涉及範圍包括銀行、信用社、證券公司、貸款抵押服務等多個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監管發薪日貸款的公司。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可以說是發薪日貸款的反對者。他公開演講時就曾呼籲要加強監管,因為它讓人陷入了「債務循環」。據CFPB 的數據顯示,超過1/3的借款人有11個-19個發薪日貸款,只為了填補上最初挖的那個貸款的洞。而發薪日貸款人幾乎不會仔細考慮借款人的收入,費用或信用記錄,以確保可以償還貸款。

不僅總統和聯邦政府層面,皮尤研究的數據也表明,75%的受訪者希望政府加強監管,49%的人對發薪日貸款的評價是負面的。

(皮尤數據顯示:49%的人持「負面」態度)

在矽谷的科技公司也紛紛跟進支持,因為,隨著實體店面的減少,不少發薪日貸款轉向了網上,這恰恰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更大的隱患。

全美廣播公司曾有記者進行體驗報道發現,只要你填寫了電話,哪怕是虛假的地址、銀行賬戶和社會安全號碼(SSN),你都有可能被批准貸款,更可怕的是,你的手機從此就會響起不同人打來的電話,告訴你「你的貸款被批准了」。

2016年5月,谷歌宣布,從7月中旬起發薪日貸款(Payday Loan)以及類似產品將被禁止出現在谷歌的廣告系統。原因是這些貸款導致借貸者無法償還,違約率高,禁止這類廣告正是希望保護用戶免受有害金融產品的欺騙。Facebook 已經在2015年率先封殺了此類廣告。

在今年5月,CFPB 正式通過了發薪日貸款的新規定。

其中兩項重要要求是,第一,貸款公司需要進行必要的擔保和核實,以確保借款人根據其收入和費用可以承擔貸款。第二,要求公司每年限制客戶不超過6個這樣的貸款(連續貸款不超過3個)。

還有兩個細節是,貸款人在同意貸款之前必須披露年利率(APR)和其他費用。如果沒有提供此信息,貸方就違反了法律。如果暴力催收或者威脅,可以向當地司法部門或者CFPB進行投訴。

同樣,今年4月,國內銀監會開始了對校園網貸、現金貸的清理整頓工作。對於現金貸來說,要求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利率的有關規定,不得違法高利放貸及暴力催收。

-------------------------------------

歡迎關注 @矽谷密探

掌握全球創新趨勢


中國沿海某個城市,經商風氣盛行,經濟發展也主要靠民營企業,在過去那個做外貿能掙大錢的年代,因為有一批出口型的民企,所以當地經濟發展迅速,經常上報紙,成了全國聞名的富裕城市。

但繁榮的景象下面,其實是當地盛行的民間借貸。

幾年前,我過年回去的時候,在飯桌上就聽說了一個發生在身邊的借貸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們本來是一戶生活美滿的家庭,男人做玉石生意,在當地有一間店面,老婆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家裡還有一個剛上小學的孩子。

男人平時就喜歡喝茶,我還去他家喝過他泡的茶,人也斯斯文文的,家裡堆滿了古玩玉器鑒賞的書籍。

眾所周知,緬甸是盛產玉石的,所以那個男人每年都有一兩個月要去緬甸出差進貨。

別看平常店裡的玉石賣得這麼貴,就以為玉石是暴利行業,好像低價收一些已經切開的礦石,再加工一下賣出去,就可以掙很多錢一樣。

其實玉石生意風險挺大的,尤其是遇到需要賭石的時候。

故事也就是從賭石開始的。

那個男人平常都是做一些倒買倒賣、賺賺兩國差價的辛苦生意,偶爾也會賭石,去買原石,因為多年的眼光,總能挑到好材料。

但也就是那一次,聽說他在緬甸的時候,遇到了一塊上好的沒切開的石頭,在行業里多年摸爬滾打的檢驗告訴他,是遇上了大好機會,買下來一定會有大收益。

但是比較麻煩的是,因為本來只是想去進一批低價的玉石鐲子,沒想到會遇到這種情況,所以身上也沒帶夠錢。

資金周轉不開,但又實在不想放過這個大好機會,他就一狠心,從朋友那裡一共借了百來萬,發現還不夠,就又向當地的小額貸款公司借了錢,把石頭買了下來。

估計也是當時急需錢,一錯過就再也遇不上了。看了下合同上的數字,發現利息也不算高,就簽了字。

當他拿著那筆錢,買下原石以後,滿懷希望切開,發現走了眼,玉石質地很差的時候,人當場就愣在了那裡。

當然,其實本來也沒什麼,願賭服輸,是自己眼光有問題,怨不得別人。

雖然這次走眼了,但生意還在,人也在,生意人脈也還留著,吸取教訓,再積累幾年,錢也就掙回來了。

這也是他敢於借這麼多錢的原因。

可惜的是,也就是在那幾年,世界範圍內爆發了金融危機,當地外貿出口銳減,一家專做外貿的大民企倒了。

因為當地企業都是互相擔保,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風險傳導,最後跑了一批民企老闆。

因為這批人的失聯,導致借給過別人錢的人,人人自危,不上門催債已經是仁至義盡,再借錢周轉是不可能了。

債主裡面的那家小額貸款公司,這個時候就登場了。

它根本就是披著小額貸款的高利貸。合同裡面寫的那些利息看起來很低,但就是在玩文字遊戲,方便業務員騙你簽字。

霸王條款、手續費、全額利息一類的加起來,直接就超出高利貸門檻了,甚至能到年息40%、50%。

而且當地能開這些小額貸款公司的人,都是有人脈關係的,放貸的錢很大一部分是從體制內的人拿來的,所以也就有了保護傘,再加上手底下養了一批街頭混混,要起債來,哪個普通人能受得了。

那段時間經濟環境不景氣,擠壓的玉石、首飾都賣不出去,而且因為失聯跑路的新聞很多,也很難借到錢周轉。

過了一陣子,小貸公司那筆錢就逾期了。後面發生的,就是電視上經常看到的橋段了。

一伙人上門恐嚇、催債,給他親戚朋友打騷擾電話、發威脅簡訊,攪得人家宅不寧,生意也做不下去。

老婆天天在家以淚洗面,那個男的也愁白了頭,幾個月時間,人就老了幾十歲一樣,面對討債的,低聲下氣只求寬限幾天,就差跪下了。

他不是不想還錢,那個男人在當地一直信譽良好,賣得玉石和鐲子一直比別家質量好,價錢也合理,和朋友來往借錢,最後也都會還上。

但討債的不吃這一套,一定要他馬上還錢,揚言不還錢就打斷他的腿,甚至發展到派人去他兒子的小學盯梢。

最後實在頂不住,他把房子、店面低價盤給朋友,帶著錢和老婆孩子就此人間蒸發了。

去了哪裡,沒人知道,也說不清楚,有人說去找了緬甸的生意朋友,有人說去了內陸某個城市隱姓埋名,莫衷一是。

我無意評價小額貸款的好壞,畢竟是剛需,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建立了個人的徵信體系和個人的破產制度以後,讓珍惜信用的人在需要錢的時候借到低息貸款,沒什麼不好的。

但某些高利貸公司,披著小額貸款的羊皮,乘人之危放貸,明火執仗要債,逼得上當的普通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就絕對有問題了。


小額貸款既不是窮人的福音,也不是窮人的陷阱,其實跟窮人並沒什麼關係,只跟蠢不蠢有關係。

這是聰明人的福音,傻逼的陷阱!

你不去借錢,就陷阱不著,貸了能還,也陷阱不著。

九成以上的窮人,其實不需要貸款……

借錢做生意,還不起就要去死,這種都是傻逼,有錢人死在借錢做生意,還不起破產套路上的比比皆是。借錢買手機,還不起去死,這也是傻逼。借錢為了消費,最後還不起死去,也還是傻逼……

反正,只要舉例子,就會發現,還不起,最後變成陷阱,都是因為這些借錢的人是傻逼,其中有窮人,也有並不窮,生活普通的人,也有有錢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傻逼。

不要用窮人和有錢人來區分人類。


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你不能理解貸款的本質是什麼東西。

窮人為什麼窮?

因為他們沒有足夠多的剩餘價值可以用來投入再生產。

80年代下海為什麼發達了?因為他們省吃儉用的錢拿來投入再生產了。

90年炒股為什麼發達了?因為他們省吃儉用的錢拿來投入再生產了。

00年買房的為什麼發達了?因為他們省吃儉用的錢拿來投入再生產了。

所以發達的關鍵,是省吃儉用,然後「投入再生產」。

但是投入再生產不是簡單的事情。

如果你投入的時候錯了,那麼你的剩餘價值就和你說再見了。

窮人承擔不起投入再生產失敗的風險。

然後看貸款。

貸款的作用是什麼?

是出賣你的個人信用價值,來得到短時間內大量的「剩餘價值」。

這些「剩餘價值」如果你可以用來投入再生產,那麼小額貸款就是窮人的福音。

這些「剩餘價值」如果你不是用來投入再生產或者再生產失敗了,那麼它就是窮人的陷阱。

小額貸款給了你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機會。

但是,銀行不願意借錢給你的人,說明你的償還預期是很低的。換言之,這種貸款對於放款人來說,是風險很高的投資。風險高意味著必須利潤高才有人做。也就是說,小額貸款一定是高利息的。

這就決定了了,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種貸款其實是個死亡的機會。

因為大部分人其實是賺不回這個利息的。

只有小部分同時滿足:

A:目前因為各種原因,急需一筆小錢而又拿不出來的人。

B:這筆小錢可以對自己的收入帶來極大提升的人。

小額貸款才是福音。

舉個例子:重點院校助學貸款辦不下來,又交不起學費的學生,可以考慮小額貸款。


如果你是50歲以前的平凡的年輕人。

陷阱無疑。

不僅如此。

年輕人,記住下面這些話。

如果有貸款中介給你打電話,請記住三句話

不要回答,你是獵物

不要回答,你是獵物

不要回答,你是獵物

電話那頭是敲骨吸髓的吸血鬼

如果你路過路邊的曖昧色的理髮店,裡面的美女在向你招手,記住三件事

不要回頭,你是獵物

不要回頭,你是獵物

不要回頭,你是獵物

裡面的佳人兒不過是披著好看人皮的乾屍

如果身邊的朋友拉你去嘗鮮,尋找刺激,遞給你彩色的小藥丸,鮮艷的飲料,不知名的香煙,妖艷的美女,記住三個反應

馬上離開,你是獵物

馬上離開,你是獵物

馬上離開,你是獵物

一時的放縱帶來的是一生的噩夢

如果銀行給你發簡訊,要給你一筆錢去買最新的蘋果手機,記住下面的話

他要你的利息,你是獵物

他要你的利息,你是獵物

他要你的利息,你是獵物

因為如果還不上,

你會去坐牢

你會去坐牢

你會去坐牢

法律不會保護你

如果有人給你介紹一個生意資源貨品,可以瞬間發大財,記住

天上不會掉餡餅,你就是獵物

天上不會掉餡餅,你就是獵物

天上不會掉餡餅,你就是獵物

最終你只能斷臂求生,或者為虎作倀

如果你自我感覺很普通,卻有人無緣無故搭訕恭維你稱讚你,記住

警惕,你已成為獵物標的

警惕,你已成為獵物標的

警惕,你已成為獵物標的

他們圖的是你身上的某些東西

如果一個工作,門檻很低,很容易面試就通過,你要思考這種可能性

你會後悔

你會後悔

你會後悔

沒有門檻就意味著工作本身的無價值和人生自我的否定反噬

這個社會有太多的誘惑,大部分都是陷阱,只有極少數的機會,需要你平時殫精竭慮,夜以繼日的工作和積累和智慧和創造,才能在機會到來之際抓住,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用自己的能力讓這個社會更美好。

但在這之前,社會對於你來說,就是一片黑暗森林。你需要做的,不是向世界大聲宣布你的存在,而是緊緊的握緊自己的錢包,保持自己的健康,增強自己的學識,謙虛謹慎的探索和學習。

隱藏自己

隱藏自己

隱藏自己

你要保證自己是一隻獅子,社會就是廣闊的非洲大地,是你的王國任你馳騁。如果你只是一隻小鹿,社會對你來說不過是解剖台或者屠宰場,每一個你碰到的人,都是一條食人魚,會撕碎你的所有併吞下你的三觀。相信我那會令你絕望。

並不是所有人都在創造財富

有很多人僅僅是依靠搶奪剝削他人活著

還有很多人是靠吃人肉喝人血活著

我希望你能是通過創造為這個社會進步的力量得到自己的獎賞,而不是依靠欺詐和無賴佔有和消耗社會的資源。

如果你能遇到一個肯為你指點一二的過來人,比如我這樣的,你不要自負不要無視,而應該謙卑和感恩,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寫這麼多來告訴你,哪怕這個過來人並不是你想的那種意義上的成功者,那些看起來平坦容易的路其實下面全是坑,真正通向人生幸福和成功的路卻充滿著荊棘,寸步難行。

認清生活的真相,然後愛他。

讓我們繼續這個遊戲:

小兔崽子們,藏好了嗎,跑的夠快了嗎,準備好了嗎,獵人和殭屍,還有各種怪蜀黍,小姐姐們要出動了。


越是窮人,越不適合借貸,窮人借貸成本太高,借到的錢,比不過富人的零花錢。

越是富人,越適合借貸,因為富人有資本優勢,也擅長利用資本優勢,富人借貸成本還很低。

小額貸款的利息,決定了小額貸款只能用來短期投機,短期套利。

這種短期投機,短期套利的機會,對於窮人來說,實際上是最不需要的。

短期投機,成功率低,風險大,難以複製。即使成功一次,也改變不了命運。

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區別,窮人在金錢上,承擔不了高風險。

富人失敗一次,可以吸取經驗教訓,重新來過。窮人失敗一次,是會經濟崩塌,甚至送命的。

窮人想翻身,不能用錢去搏,因為窮人缺錢。窮人翻身,要靠賣身,賣命,做別人做不了,不願意做的事情。

就像富人想大賺,會利用資本優勢,而不會出賣勞力,用命去搏一樣。

人和人的情況是不同的,這是比較優勢,經濟效率的差別。

窮人的競爭優勢,在時間成本,體力成本,甚至人命成本。

窮人想翻身,要做富人不願意做,富人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用自己的最大缺陷,去對比富人最大的長處。

在社會競爭當中,窮人可以和富人拼身體,拼時間,拚命,而不能去和富人拼資本,拼錢。

至於用高利貸來消費,說他們是腦殘是輕的。罵他們幾句腦殘,傷不了他們,他們借高利貸消費,是很可能毀掉人生,甚至送命的。


超過銀行貸款利率兩倍的都是陷阱。

要借錢,首先可以找親戚朋友,給比銀行高一點的利息就行。

其次可以找銀行。大銀行不容易,一般要抵押,但是小銀行或者民營銀行。有些銀行可以信用貸,還有些需要公積金信息,有些需要你的工資是銀行代發的。尤其是沿海發達地區的銀行,或者民營銀行,江蘇,寧波,深圳,中信大家都可以了解下。

這些利率都很低,五到六個點的年化利率,而且可以先息後本,或者有些是循環守信,等同於一張大額可以體現的信用卡 。這種我最喜歡,最靈活自由,而且還款方式也自由,利息也不高。

如果芝麻分比較高可以用螞蟻借唄,利率是日息萬分之五到萬分之二,同樣可以先息後本。這個也是循環授信的。還有微信的微粒貸,這個不如借唄,統一萬分之五的日息,而且不能先息後本。

再就是銀行開設的P2P產品,比如寧波銀行的白領融,年化10%左右,還款細節我不清楚。

然後是最普通的信用卡套現,雖然是灰色地帶,但是多少是一條路,此外還有浦發銀行的萬用金這種合法的信用卡套現產品。利息八點幾,但是不能先息後本,提前還款還有三個點的違約金,對一家大型上市銀行來說,垃圾。

再就是一些P2P平台,利率高就不說了,而且還有各種莫名其妙的收費,還款方式也是非常坑爹,算下來實際年化利率都是二十點以上的。更加恐怖的是一旦還款晚了,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我想大概只有戒賭吧的老哥們會去借這個錢。

當我了解了P2P之後,就發現這玩意兒就是合法的高利貸,根本沒有起到互聯網那種降低信息成本的作用,其成本比銀行更高。

了解了充分的信息,我想也只有走投無路的人才會去借要命的錢。


我只是按照我從業的經驗對此做出一些分析,想讓大家了解一些小貸行業的東西,比如利息的計算方式,主觀上不評價「該從小貸公司借款還是從民間拆借」之類的問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該不該借的問題看個人實際情況。從這一年多經我手貸款1000萬有餘,出現一筆理賠8萬,無M2及以上賬戶,每個客戶我都會給他們計算還款,最後免不了加一句,你要是覺得能賺回來這個錢,你就用,如果不行就考慮考慮。對於那些指望用這筆錢開個門店,做個小買賣之類的,如果審批利息比較高,我都會勸他考慮考慮,甚至和他一起計算一下大概經營預期,不是我多高尚,目的有二:一是貸後逾期風險;二是確實很多人不懂,算不明白,不止一個客戶在提前結清的時候抱怨利息過太高,因為有些業務員自己都覺得算明白了客戶就跑了。

至於那位說「我憑本事借的錢為啥要還」的兄弟,我就當你是講段子了,確實,正規的信貸公司你要鐵了心不還,他還真拿你沒太多辦法,但是某天你辦貸款需要拉徵信的時候,如果出現一筆代償,壞賬或者是理賠,你千萬別驚訝。5.19爪印

……………………………………分割線……………………………………

點贊過百,很惶恐,更新一下

需要注意的一點:等額本息方式下,每個月管理費和保費是一樣的。再舉個栗子,借款12萬,期限1年,管理費+保費按1%計算(為了簡單計算,沒有引用實際利息),第一個月還本金9645.74(有同學問為啥不是1萬?這個有空再聊),剩餘本金110354.26,管理費+保費1200,第二個月管理費加保費是多少,1103.54?錯,仍舊是1200,雖然每個月剩餘本金在減少,但這部分費用是固定不變的,關於這個費用,公司有統一的話術可以解釋,聽起來也很順暢。有空再更5.18爪印

--------------------------原答案分割線-------------------------------

既然平安普惠機構號都出來了,那我就把知乎首答送給你吧。先說一下平安普惠利息計算公式:利息=銀行利息+每月管理費+每月保費。舉個栗子,36期的小貸產品年化利息8.4%,換算月息0.7%,每期保費加管理費綜合最高1.85%(近期好像上調到1.9%),很多產品實際上首期利息是2.55%左右,加上3%手續費,如果周轉一個月,利息在5.55%,這樣算沒錯吧?即使我周轉半年,3%折算成每個月0.5%,用款成本也要在3%吧。你告訴我這個錢我短期周轉,和過橋比,是低了那麼一丟丟(手動微笑)

有些業務員會告訴客戶利息最高是2.22%,2.22%-1.85%=0.37%,對照開始的公式,為毛利息不是0.7%而是降到0.37%了捏,因為公司就是這樣教的,至於怎麼算 @平安普惠 來科普一下?

手機碼字,如果你看到這裡,給個贊再走唄?

已取匿


當然是窮人的福音啦,只要你膽夠大,心夠決!

知道現金貸為啥年利率那麼高么?36%的趣店還算老實,其他的都恨不得超過100%年化利率,這是為啥?超過60%的現金貸用戶都在30歲以下,現金貸38.5%的用戶都屬於低消費人群,93.5%的用戶月收入都在1萬元以下。很多現金貸的目標人群都沒有納入徵信。現金貸的風控必須要把壞賬風險考慮在內,大大提高了利率。

這就造成啥?現金貸的目標人群很容易逾期,很多貸款完全收不回來。尤其是之乎用戶們天天嘲笑的戒賭吧老哥們,特別喜歡在現金貸上面擼口子,如果是多平台擼口子,那就更麻煩了,至少在兩家現金貸平台上有借貸記錄的共債者比例超過60%,這些人的逾期風險是普通客戶的3到4倍。

然而咱戒賭吧老哥們可不在乎這個,通訊錄早被討債公司打爆了。咱戒賭吧老哥可是能和多家網貸平台的討債人員互罵有來有回。不就是換手機號跑路么?咱跑路技術多好,大不了追上了打一套軍體拳,沒錢了偷電動車也能搞到錢,最壞不就進看守所么?裡面各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超喜歡在裡面的。

你說借一家不還就能上黑名單?那可不對,小額貸款公司可都是死道友不死貧道,一般優質客戶都是上黑名單的,可不能讓別家平台要走。反而是逾期多的上不了黑名單,這樣就可以死道友不死貧道啦。而且小額貸款講究的可是不必跑得比老哥快,只要跑得比別家小額貸款公司快,讓老哥擼了別家口子還自家錢就是勝利!

所以,小額貸款絕對是老哥的利好!憑本事借的錢為啥要還!

老哥們會牢記領袖的教導,還錢是不可能還錢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還錢的,做生意又不會,靠擼遍現金貸平台才能維持生活這樣子,不還錢感覺就像回家一樣,賴賬的老哥個個都是人才,又會逃債什麼的。

使勁擼口子,把小額貸款公司擼沒了就不用還錢了!要是再加把勁小額貸款背後給小額貸款注資的銀行、P2P、信託都擼爆了那就更好了,無產階級失去的只有鎖鏈,他們將贏得整個世界!


自己算利率吧,這比高利貸可狠多了


有收入 + 不衝動 = 福音

沒收入 + 衝動消費 = 陷阱

長文答案請參考:年輕人,不要在該賺錢的年紀,老想著怎麼借錢


先下結論,小額貸款只是金融工具,是陷阱還是福音,取決於使用這個金融工具的人,怎麼用。會用的,就是福音,不會用或者亂用的就是陷阱

我們先來了解貸款的本質。

貸款的本質,就是透支自己未來的現金流。

我們做個簡單的個人的資產負債表

資產端是:房子、股票、債券(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現金存款、股權、人力資本及其他各種資產(車子,電腦什麼的)。

負債端是:生活費、醫療費、各種貸款等等。

那麼我們借一筆貸款會怎麼樣呢?首先是負債端,會增加一筆負債。代表我們要多支出一大筆錢。

那麼資產端的變化呢?這筆貸款根據用途不同,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1、如果我們貸款用於純消費,例如吃喝,什麼的,用了就沒了,什麼都沒留下,則資產端沒有變化。那麼我們負債增加,資產不變,資產負債率增加,代表我們個人的經濟情況惡化。

2、如果我們用於購買一些即可算消費,有可以算投資的產品呢?例如車子,車子可以是消費品,可以是投資,因為改良了我們的生產效率,而且也可以賣出去,可以變現。這種產品,可以計入資產端,但是這種資產是會折舊的,二手車,二手電筒腦,二手手機,二手衣服包包都可以,但是這種折舊還是比較厲害的。

3、如果我們進行純投資呢?用於購買房子(房子現在的投資屬性很重),炒股,或者給個人投資,給自己報個培訓班,幫助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等等,這種也可以計入資產。

那麼在這,很明顯的,貸款用於1的人,很明顯會讓自己的經濟狀況惡化。2、3也是即可能是惡化,又可能是變好。

那麼怎麼判斷是惡化還是變好?我們就要從資產價格的角度和現金流的角度來考慮了。

首先是資產價格,我們先確定負債的價格,負債增加多少很簡單,看我們貸款後,本金利息一共還多少就行了。資產端就麻煩一點,看情況2,假如我們買的車子,手機,電腦等等。可能一入手,馬上再賣,就折舊很多了。例如一個車子,新車20萬,買了沒用幾天就當二手車賣了,可能只能賣個15萬。在這,我們就要考慮負債增加了多少,而資產增加了多少。情況3也是適用的。如果資產的增加小於負債的增加,那麼我們就有可能情況是惡化的,如果資產增加大於負債增加,假如買了個房子,然後房子馬上漲價了,漲價幅度遠大於負債增加的浮動,那麼情況就是好的,之前買內存條這樣的也可以。

但是僅僅憑資產負債的增加,我們還不能進一步判斷是惡化,還是變好。我們就要了解現金流。

我們增加了資產,也增加了負債,那麼我們每個月的現金流是會發生變化的。資產增加了,會增加現金流入,負債增加了,會增加現金流出。

我們買個車子,雖然買了就折舊了,資產增加的幅度,不如負債增加的幅度,但這不代表我們的情況惡化了,如果我們把車子用於生產,例如下班後跑滴滴,能給自己帶來額外的現金流入,假設1天跑50,30天就是1500了,一年能增加18000的收入。這是帶來了現金流的,而這部分增加的現金流,我們可以使用貼現的方式,計算成資產。而如果是買手機,買寶寶,買衣服,雖然算對我們的現金流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太小,其實是沒有變動的,而每個月的資金流出是增加,而流入沒什麼變化。

這樣就是也成了經濟狀況惡化。

3類情況也是類似,看我們投入生產,究竟能給我們帶來多少的資金流的增加還是改善。

通過這樣,我們就能知道,一筆貸款,究竟是能改善我們的生活,還是使我們的情況變得更糟。

然後,在這裡,就能體現出人與人以及普通貸款及小額貸款之間的差別來了。

首先是普通貸款和小額貸款,小額貸款的利率極高,已經很多高票答案說了,20%+的算低的,有些實際利率能到100%的都能有。這樣高的利率,帶來的負債增加,和現金流出,是遠超過普通貸款的。所以我們一般貸款首選就是銀行貸款,這樣利息低,帶來的影響是小些。

然後人與人的不同,有些人,本身資產就比較多,現金流入也多,所以能承受的變壞的程度也更多,所以很多企業老闆什麼的,銀行借不了貸款了,也會選擇小貸,高利貸什麼的,還是能一定程度上的承受的起的。

但是有些人,就是窮人,本身沒什麼積累,在資產端,除了人力資源了,別的什麼房子,股票,債券,現金都沒什麼。包括很多大學生都是這樣,大學生尤其嚴重,因為連人力資源都沒能變現呢。現金流入就是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就是剛夠生活了,僅僅一點點的富餘。

對於這樣的人,去借小貸,校園貸什麼的,會導致個人的經濟情況極具惡化。

小貸只是金融工具的一種,這種金融工具本來是作為窮人的福音而出現的,對於窮人來說,他們沒有什麼可以改變自身的情況。但是小貸出現了,窮人可以貸上一筆小貸,參加個什麼技術培訓班,出來後找一份工作,或者受災了的農民,借上一筆,購買種子農用機械什麼的恢復生產。這種使用小貸的情況,確實是窮人的福音。

但是中國的情況不一樣,中國最近鬧得最厲害的,就是校園貸,主要貸款群體是在校大學生,沒有資產什麼現金流入,貸款純為了消費,買包,買手機,買電腦,甚至賭博。而資產和現金流入沒有增加,導致經濟惡化厲害,出現了很多的社會問題。

小貸和貸款一樣,是金融工具,貸款出來的金額,只有投入生產領域,改善我們的資產端,現金流入的情況,才是有意義的良性循環。而投入消費端,只會帶來惡化。這本來是金融領域的常識。這也是理財的本質,而不是只是買個理財產品就叫理財了。

但是中國目前情況不容樂觀,具有基本金融常識的,只是少數人,哪怕是大學生群體,具有這些常識的估計也不到20%,而更多非大學生群體,情況只會更差。

而這些沒有足夠的知識,來駕馭這種金融工具的人,廣泛的使用這種工具,自然是帶來了一例例惡果。哪怕是貸款用於創業的,也很多因為小貸的利息實在太高,而失敗的,因為創業也很難找到這麼高回報率的項目。而這些就導致小貸看起來就像陷進,窮人一旦陷進去就完了。同時這裡面也有各種小貸公司的推波助瀾,明明不具備還款能力的人,一樣也放貸,不僅不制止,反而加劇了情況。

小貸只是工具,就像刀一樣,本身既可以造福人,又可以造惡。關鍵在於使用刀的人,目前使用小貸這把刀的人,一隻手是各種小貸公司,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毫無底線的放貸,催收。而之前國家的監管政策也沒出台,導致了他們的肆無忌憚。另一隻手,是各種不具備相關知識的窮人,不會正確使用貸款,不進行投資而進行消費,或者進行投資,但是沒有相關的投資能力,導致投資失敗。

目前這兩隻手,使得小貸這樣一種本可以當作窮人福音的東西,變成了窮人的陷阱。但是小貸本身只是工具。


 小額貸款是窮人的毒藥,富人的慢性毒藥。
  小額貸款的發展與房地產的興起息息相關,在2000年~2007年間,以房產抵押(一抵、二抵)為主的民間借貸逐漸興盛,背後和銀行的按揭和轉按揭業務有很大關係,初期銀行審查的不嚴格,假按揭很多,民間借貸的風險事實上是轉嫁給了銀行,那幾年市場上民間借貸的利率也就在6%~12%(目前小貸公司的財務成本在20%~40%)壞賬率很低,還不出錢最終可能只是每月按揭款從1500變成2800,對生活無實質影響。
  在這期間冒出了很多從事民間借貸居間業務的財富公司,從事資金和客戶的對接,及出風險後資產的處置,短期積累後又開始做資金過橋(本質也是小額借貸),隨著銀行的信貸政策收緊,很多公司在考慮轉型,其中最具創新和傳奇色彩的應該是"五色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
  07年上半年的股市下跌和下半年開始的房地產調控,加之金融危機的影響,對這個行業進行了一次大洗牌,08年之後整個市場小額借貸居間公司不多,活著的也是苟延殘喘。這時候XX普惠們開始興起,平安進入還要晚幾年。初期XX普惠們的利率基本在月息1.5%~2.5%上下,你看信用卡的利息一般是月息1.5%,當時市場上過橋資金月息是3%,XX普惠們的這個利率還是很吸引那些不明真相的人的,其實算上各前期種費用和等額本息還款的資金利用率,1.5%~2.5%這個利率年化後的實際利率是很高的,加之08年之後中小型企業,尤其是製造業已經開始走下坡,那些小業主在銀行壓縮他們授信額度的情況下,也只能找XX普惠們借錢。
  10年平安普惠的分店全國爆發,平安的業務員開啟了掃街模式,主動出擊與當地大大小小房產中介合作,同時也把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的名義利率推到了不可思議的36%(這也是當時本地法院認可的最高利率),實際利率可能達到60%以上。
  信息的不對稱造成很多人從這些機構借錢的時候,對自己能拿到多少錢要還多少錢沒有概念,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業主不能從這些機構提供的資金扭轉自己的財務狀況,絕大部分的情況會是借新還舊,滾雪球,直到撐不住,跑路,這就是慢性自殺。


對於小部分需要救急的人來說是福音,對大部分人來說是陷井。小額貸款,本身額度就不高,幾千塊,幾萬塊的。如果連這點錢都急缺,那這個人的財務規劃、個人能力、人脈資源等可見有多差?這樣的人你指望著他能做一筆穩賺30%的生意?概率有多高?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是一個增加成本且沒帶來任何收益的東西。

有句話說:不賺窮人的錢還賺誰的錢?小貸就是專賺窮人的錢,小貸賺了錢,窮人就必然會虧錢。如果窮人能拿小貸的錢去賺別人的錢也行,但如果窮人真有這樣的頭腦與能力,還能是窮人嗎?所以,是福音還是陷井,答案很明顯了。


以下答非所問:

與其說是【長期的民間借貸催生了互聯網金融,再倒逼銀行們紛紛開始開展信用貸款,使得2016年開始天朝的無抵押貸款渠道光明正大的從各銀行建立起來,5%左右的年利率不僅讓長期以來的民間高利貸變得毫無生存空間,還讓P2P也陷入窘境】,不如說是【天朝在正式開始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業務後,為了打通關節做好準備工作,開始把備好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方案在此最佳Timing點推出來,其中包括放開銀行信用借貸業務,這將使得天朝金融市場迅速活躍,大幅降低民間金融需求門檻,同時也增加了整體金融流動性可控的風險】

已經有人開始借銀行的錢去投P2P賺那年化幾個點的差價了,如果股市上漲,難保大規模的資金不從銀行流入股市,這個5%可比融資融券還低2個點呢,過去朝廷不可能讓樓市跌卻可以任由股市崩,就是因為樓市的錢是銀行貸款托底,股市的錢可不是,將來呢?一旦充裕的流動性流入股市,那天朝股市必將靠攏美帝股市,成為不能隨便亂崩的資本市場,因為同樣有大量民眾的銀行貸款,這個潛在的金融系統風險目前說出來還太早,但審查廣泛的不足五十萬額度的無抵押信用貸款的資金流向目前來說是技術上不太可能的事

好消息是,天朝股市要真的開始體現經濟晴雨表功能了,因為資本自由度進一步放開,提升了資本市場與資本流通的緊密結合程度

壞消息是,按發達國家的經驗,股市暴漲還是要暴跌的,只不過之前不會有銀行跟著壞賬,將來就不一定了,怎麼防範金融風險,規範投資或者加強徵信系統建設,是一系列技術課題

貸款有風險,借貸需謹慎——主要看你怎麼用錢,點背不能怪政府,賭輸不能怪貸款


關鍵是信息不對稱,最好的情況,借這種錢的人拿借的錢賺錢。但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基本上好一點的是個平賬,給以後留個念想。所以,,,,


存在即合理,小額貸款或者說現金貸是真正意義的強需求,和P2P理財不一樣,理財不理不要緊,有急需要借錢借不到,再高的利息也得接受。國內信用體系的不完善造成大量的信貸需求無法被正規金融機構滿足,那麼必然會出現各類公司去填補這個空缺,同樣的由於信用體現的不完善產生的大量壞賬就需要靠高利息來覆蓋。

最近看到新聞說建行,招行之類的銀行作為正規軍進入現金貸領域,利息低至5%,非銀現金貸公司面臨挑戰之類。這其實是很可笑的,放貸利息定的低不是本事,定那麼低的利息能把業務開展起來有規模還不虧錢才叫厲害,現金貸的借款人連信用卡都辦不出,怎麼可能從銀行借到錢。

高利息的小額貸款不是原罪的根源,不健全的風控體系,借款人和信貸機構之間信息極度不對稱,進而導致好人和壞人接受一樣的利息,並且實際上造成了好人付高利息為壞人買單的現狀。

與其強行為利息設置不可能遵守的上限,不如建立合理的信貸需求撮合體系,消除信息不對稱,使每個借款人都可以獲得與其信用等級相匹配的信貸服務。這些年有不少公司想從分散式徵信入手收集非銀信貸機構的數據作為人行徵信的補充,總體上並不成功,大多數公司都很想查借款人在別家的借款數據,而不願意共享自己數據給別家,就算是逾期黑名單數據都沒有做的特別完善的。分散式徵信從商業邏輯上實際上並不成立。而依附於大型集團的附屬徵信服務公司顯然也很難做到獨立。

更具備可操作性的一種模式是把小額信貸的撮合環節程序化交易的機制,引入不同立場的公司充分博弈,即專門做信貸流量的公司聚合借款需求流量並按借款人的風控等級分層,獨立的數據公司提供信貸數據,信貸公司按自身的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借款人。公開的體系可以降低整體市場每家公司的獲客和數據成本,不同利益方充分的博弈會自然淘汰靠信息不對稱放高利的公司,自然沉澱下來的數據實際上達成了分散式徵信資料庫的效果。

小額貸款的獲客和風控其實是一體的,風控規則和獲客成本也會互相影響,最近很多朋友私信我諮詢有關獲客和風控問題,乾脆建一個小密圈,可以方便交流,行業無關請勿進。

http://t.xiaomiquan.com/bIAur3b (二維碼自動識別)


對於窮人來說,小額貸款是福音還是陷阱?

在做選擇之前,首先可以明確的是:對於主打小額貸款業務的平安普惠來說,回答該問題極有可能是「陷阱」。作為行業內人士,所述言論大概會引起是否具有客觀真實性的質疑,但平安普惠機構號在此還是強行偽裝一位路人,簡單說說我們也許不太成熟的見解。

——————————————畫條小線線以表內心忐忑————————————

題主在問題描述里用了「剝削」這個詞,嚇得人碗都掉了……

「剝削」的背後,意味著一種強制性,是指富人對窮人勞動成果或個人財產的強制剝奪。可是,小額貸款屬於合法合規的金融服務行為,同時也是一種契約行為,一方有貸款需求並自願遵守還款合約,另一方有足夠的資本儲備可提供借款服務並具備穩固的風控體系,兩者基於雙方受益的立場達成供求關係,何來「剝削」之言?

不管是格萊珉銀行這種福利性的經營,還是小額貸款公司商業性的業務模式,其實都是基於個人或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的問題,由此應運而生。

就我國的具體國情來說,小額貸款主要服務於三農、中小企業及部分個人。眾所周知,在貸款渠道上,銀行雖然利率較低,但審批時間長、准入門檻高,要想獲得銀行放款並不那麼容易;而民間高利貸儘管無需過於嚴格的審核程序,但高利率往往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在這樣的情形下,小額貸款平台利率低於高利貸、審批難度小於銀行,自然成了不少人的第三種選擇。

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認知到,小額貸款發生的語境只能是暫時性的「應急」或「獎勵」,而非設想據此途徑徹底改變我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更多時候,小額貸款是在提供一種「你會變得更好」的可能。也許你萬事俱備,就差一筆創業啟動資金來改變你的人生軌跡;也許你不過因為今天心情好,在本月工資花完的前提下仍想買那雙已心儀很久的鞋……某一瞬間,你處於金錢需求和個人財務能力不相匹配的尷尬之中,而小額貸款的存在,能夠幫助你緩解這一瞬間的尷尬。

好比骨折了,行動不便,你需要有人幫你做飯洗衣,但不意味著你從此就過上了有專人服侍、兩腳不用下地走的夢幻生活。貸款亦是如此,你在經濟困難的時候獲得了一筆資金,但並不意味著你從此就能由貧窮變為富有,無憂無慮,或者始終依賴借貸的方式維持日常生活。貸款絕不能從根本上左右一個人的命運,而一個人命運的轉折也不應該僅由「錢」來決定——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不過這般道理。所以,小額貸款既不是萬能的,也不是萬惡的,它到底是福音還是陷阱,其實往往取決於人自身如何利用這筆資金,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最後想說的是,題主提到的賈晉京先生的那篇文章,確實給我們帶來了頗有意義的思考和借鑒。當前,我國也在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旨在向社會各階層、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重點服務對象。小額貸款其實是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讓普羅大眾能夠得到優質的金融服務。但正如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潘光偉所指出的:「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為了幫助受益群體提升造血功能。」實際上任何合理的貸款形式,都不應該是一場不求回報的公益活動,而是以市場性為原則的可持續商業活動,有供有求,雙方受益。

未來,普惠金融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願你我都能在彼此信任、互惠共贏的基礎上,聆聽福音~


單純看小貸就是一個工具,沒有說福音或者陷阱之類的,要看用的人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因為單純看小貸是沒有意義的。

消費主義-信用卡-小貸,這是一個整體,素質三連,威力無窮。如果能加上線下的民間借貸的畫那就更加畫美不看了。

先用消費主義進行洗腦,然後信用卡推波助瀾提前消費,把你逼到絕路上,最後小貸收割一波,簡直完美。

實例:

93年女,信用卡20W,小額10W - 卡奴與卡神 - 信用卡論壇-我愛卡會員社區

這個妹子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消費-套空卡(此時已經上了黑名單)-借小貸a還卡-卡降額因此還不上小貸a-借小貸b還小貸a-循環……


傳統的金融行業,因為資金額度要求較高,普通人群很難達到門檻資金,對信貸望而卻步,同樣也有些有閑錢想要放貸的人群,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放貸資源,只能通過單一的渠道進行放貸,導致信息出現不對稱的現象頗為突出。傳統金融行業借貸的痛點讓小額貸款的興起,也正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於有的窮人來說,通過一些平台,擼小貸就像發工資,不上徵信的擼完就卸載。

「還錢?還錢是不可能還錢的了,這輩子都不可能還錢」

對於這種完全不顧徵信問題的人確實是一種福音,但在個人徵信上必將留下污點。

說小額貸是陷阱的主要原因有:利息高,逾期費貴;業務員為業績,故意引誘消費,泄露數據轉手倒賣,流程不規範,利用借款人信任,騙取很多手續費。

存在即合理,畢竟有剛需,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讓珍惜信用的人在需要錢的時候借到低息貸款,沒什麼不好。短期內借了再還沒有問題,還緩解了燃眉之急。

但是某些小額貸已經演變成高利貸,披著小額貸款的羊皮,乘人之危放貸,明火執仗要債,逼得上當的普通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就有問題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長江商學院薛雲奎教授炮轟科大訊飛事件?「科大訊飛風險巨大」觀點是否屬實?
消費貸款用途是否有核實的必要?
如何理解風險管理、內部控制、風險控制三者之間的關係?
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風險控制部門的日常工作?
作為審計人員,在盡職財務調查、內控審計中如何實現有效的訪談?

TAG:風險控制 | 金融 | 小額貸款 | 貸款 | 利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