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的粵語標準嗎?

如題,我不會說粵語,但是聽王菲的粵語歌感覺比聽其他香港人說的粵語似乎好懂一些(是因為她說的比較接近普通話的原因么),是因為她吐字清晰一點嗎。。。謝謝大家。。


從小一直聽港樂長大的廣府人兼菲嬸歌迷來答。對於眾多粵語非母語、後來才學講的人來說,王菲的粵語算是相對講得比較溜的;但是客觀來講,尤其是針對歌手身份從咬字的層面來講,王菲的粵語還未能達到「標準」這個地步。

譬如林夕填詞的《暗涌》(分享王菲的單曲《暗涌》http://music.163.com/song/300136/ 來自@網易雲音樂)是王菲的代表作之一,然而卻也成了她粵語不準的經典案例:

(1)歌曲開頭的「就算天空再深/看不出裂痕/眉頭仍聚滿密雲」,王菲把「眉頭仍聚滿密雲」唱成「眉頭仍驟滿密雲」,聚(zeoi)音發成了驟(zau)音。

(2)副歌當中的「歷史在重演/這麼煩囂城中/沒理由相戀可以沒有暗涌」,王菲把「這麼煩囂城中」唱成「這麼煩燒城中」,囂(hiu)音發成了燒(siu)音。與第一點不同的是,由於此二字粵語發音差異大,看著「囂」聽著「燒」的話感覺很刺耳,因此如今不少網站的《暗涌》歌詞版本擅自把「煩囂」改成了王菲誤唱的「煩燒」,不知道原委的人或許還以為「這麼煩燒城中」才是原本的歌詞。

(3)上述提及的發音錯誤,林夕本人在接受叱咤樂壇專訪提及《暗涌》時也有談到,並開玩笑說自己為了這個咬字不準介意了許多年。而再聽夕爺的緋聞情人黃耀明演繹的《暗涌》,就能對比出上述兩點的標準咬字發音。

(4)再舉一例,王菲在《約定》里把「還明白每段旋律的伏線」中的「伏(fuk)」唱成了「浮(fau)」音,這個發音也是錯得極為明顯。

(5)最後要說的是,我相當喜歡王菲,因為對她的歌極之喜愛,而自動忽略她在愛情上、信仰上等一切受爭議的地方。因此今天所說的,僅僅是針對她的粵語標準與否來探討,也無法贊同某些樂迷把「發音不標準」講成「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演繹」這種裝逼講法。王菲把一首傳唱度極高的經典歌曲唱出謬誤了,並不會影響這首歌和她本人在香港樂壇上的歷史地位。


粵語為母語的人能聽得出北方口音,樓下有兄弟所說的《容易受傷的女人》,其實還是能聽得出部分咬字有問題,例如「不要」的不字等。

但應該母語非粵語的同學估計聽不出來,對比大部分北方人說的粵語而言已經是非常標準。


不標準,但算是極有語言天賦的。不過她的粵語水平其實很浮動啊,我也很困惑。@黎梓傑 提到的「暗涌」里的「囂」字唱成「siu」很典型~

粵語和普通話發音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是,粵語會有一個入聲。例如「不」「八」「百」等等一些字,發音很短促,最後會帶一個不發音但要做口型的尾音。例如,「八」的音標就是「bat」而不是「ba」,t不發音,但必須做出這個口型。普通話是沒有入聲的,所以母語是普通話的人學習粵語的時候就很容易犯不發入聲的錯,這就是為啥很多人發不好「一」,總是念成「Ya」,這就是把入聲吞掉了,正確發音應是帶t的。

我比較驚訝的是「容易受傷的女人」里咬字算是相當準確,我仔細甚至找碴式地認真聽過很多遍,找不出什麼毛病。部分字還是能聽出來,但是都被很快地帶過了。很多要發入聲的字都發得很漂亮,雖然「吻」字還是能聽出來不對。這首歌和葉倩文的粵語歌可以當做學習粵語教科書式的經典了。據說90年代初香港樂壇製作唱片時對歌手咬字要求很高,唱歌之前應該經過多次排練,我猜是原因之一。現在就不行了,一堆懶音也可以出碟了。

但是重慶森林裡的那首「夢中人」,有人記得嗎。估計比「容易受傷的女人」發行要晚幾年吧,裡面王菲的粵語水平又倒退了。歌倒是很好聽…我困惑就困惑在,「容易受傷的女人」里說的都那麼好了,怎麼過了幾年就下降了呢,到了「約定」「暗涌」又好了很多,但個人覺得都沒有超越「容易」。

不過聽過她的粵語訪談,表達很流利,個別發音不對,總的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VEeVuZ4Ww

不好意思因為我現在在牆外懶得去優酷找,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看「2003娛樂真相訪問王菲」。

我衹淺淺地分析一下,

感覺她的語音十分標準,在講短句的時候尤甚。

不過身為一個粵語母語的人,能聽出她在講長句的時候與一個地道香港人或廣州人有所不同,

比如,某些字的發音其實有個range,發音器官的運動不一定非得要到達某個確定的點才算標準。她在一連串這樣的字出現的時候,會偏向於在這個range當中發出靠近普通話的音。

在聲調方面,每個字分離都很標準(同樣是因為其實所謂聲調也都有一個range,是相對的而沒有一個絕對的音準),但一句話連起來會讓人聽到普通話的一點點殘餘骨架:在我看來,粵語母語人士講粵語的聲調相對離散,聲調上下起伏波動很大(所以其實粵語的發音沒有那麼像在「唱歌」),而非母語人士講的則相對連貫。

不過,這些都必須細聽才能聽得出。王菲的粵語已經十分標準了,尤其是她的用詞十分本地,這是很難得的。


以粵語為母語的人,聽來十分不標準

以我這種正在學粵語的半吊子聽來,咬字大多數還是標準的,但是太刻意,聽上去不太自然。

PS:糾結王菲的粵語發音不是和糾結古天樂的普通話發音一樣無聊嗎……


不是很標準,有些歌里聽得出挺明顯,比如《MV》《迷魂記》。但這並不妨礙我喜歡她的歌,畢竟像王菲這樣把所有歌都唱出遺世而獨立的感覺的人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她唱的歌都帶著一種看破紅塵的超脫,像從心底或是遠處傳來。一句講曬,就是通透。

PS.香港歌手粵語都標準,但是說到吐字清晰非哥哥莫屬,粒粒音都聽得清清楚楚~ 愛Leslie


王菲的粵語發音一聽就知道母語不是粵語

很多發音都在很努力地發一個標準音,打個比方,就像一個不是北京人的人在努力地說京片子的感覺,有點為了標準而拿腔拿調,聽起來就不那麼自然,如果讓王菲一個字一個字地念,估計標準程度和普通廣府地區的人差不多,但如果連成一句話說,那種輕微的生硬感和小心翼翼的感覺就很明顯。當然這個也許得純正老廣而且對語言有一定敏感度的人才能聽得出來,我覺得作為非廣東人來說,說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語言主要目的也只是交流而已


標準來說很標準了,但是畢竟不是母語者,聽唱歌時的語氣和咬字,沒有粵語母語者飽滿,有點渾淪吞棗的感覺,而且鼻音甚重,有點類似劉歡,當然,你可以說這是風格。。。


廣東人,在深圳長大和生活。工作原因,每天和香港人混在一起。

當王菲還叫王靖雯的時候,和幾個朋友還一起討論過這個話題。因為王菲她本身對於語言、音樂和語感和節奏感,其實在唱歌的時候,如果不是香港那邊的人,其實已經很難聽到太大的差異,都會覺得非常不錯了。按「是否標準」的標註,其實是很標準了。甚至香港人,也會覺得她的粵語是非常不錯的,但不能說完全地道了。

但「地道」,就很難用一個標準來說了。

當年她還在香港娛樂圈時,記得鄭裕玲有跟她做過一次訪談,坐在沙發摟著抱枕那種。其實還是能聽出一點點口音的。在我看來,是有些詞過於用力了,而香港本地的粵語哪怕跟廣州相比,其實差別都挺大的(廣州那邊的音普遍更重一點)。

Ps:王菲的粵語歌,還是經常在自己的播放列表上面。


菲迷不邀自答。

@李暘 老師說的親耳聽過阿菲說話,個人覺得不具備阿菲粵語是否標準的理由啊。親耳聽的環境背景是怎樣的,即使兩個人單獨一起,靠說的那麼一句兩句並不能判定一個人的口音(非母語)是否標準的一個理由吧。我在廣東待了一段時間,天天聽乘務員報站台,我都學會了那站用粵語怎麼說,回去說給朋友聽,他也說很標準,其實語言這東西發音掌握了,學的還是很快的。但是一唱粵語依然顯得很彆扭。

我從2005年聽《紅豆》喜歡上阿菲到今天已經9年了,這9年里阿菲的歌不知道聽了多少遍,可以說她的每一首我都是聽過的,包括各種翻唱。而且作為鐵杆菲迷,除了她的歌,她的一些節目視頻我都會點開看下,所以說對她的聲音我是很熟悉的了。

我很喜歡粵語歌,除了聽王菲的以外,還會聽一些其他歌手的,比方說謝安琪、衛蘭、側田、黃耀明等,因為喜歡粵語歌還一度跟廣東的朋友學過粵語,雖然發音不夠標準但是最起碼我還是能聽出別人發音是否足夠標準的。

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粵語你仔細聽會發現它的發音是比較靠後的,而且沒有捲舌音,但是北方話鼻音和捲舌都很重。阿菲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大妞,一直到現在說普通話都是濃重的京腔(把小謝也是帶的一口京腔2333333)。她唱粵語歌也很難改掉鼻音,貼幾個視頻吧,比方說《紅豆》粵語版《償還》

償還 1999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現場版

謝安琪 償還

謝安琪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大家可以比較下她們兩個版本吐字的區別,明顯可以感覺到謝安琪的聲音要厚點兒,這無關音色。

另外,也有阿菲翻唱別人的。

1994 王菲《讓我跟你走》@唯菲作歹

彭羚 我跟你走 (Live) 視頻

彭羚也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祖籍是廣東的,父母說的也是粵語),前面部分可能不是很明顯,到了高潮部分,可以很明顯的聽出阿菲的發音和彭羚的發音差別。

林夕寫了一首歌叫《暗涌》,王菲唱過,黃耀明也唱過。這首歌的爭議很大,有的人喜歡黃的版本,有的人喜歡王菲的版本。黃的版本改編後把副歌提前了,直接進入主題。個人比較喜歡王菲的。同樣,兩個人除了編曲上不同,兩人的發音也有很細微的差別。

王菲 暗涌 現場版 MV 視頻

黃耀明《暗涌》

都是現場版,第一句「就算天空再深,看不出裂痕」阿菲一口京腔的粵語很容易讓人分辨,尤其是「天空再深」真是太接地氣了(但是我菲的聲音真的是好聽呀~吼吼,不管她是否標準我都愛~啦啦啦)相比之下,同樣香港土著居民黃先森的吐字就「後鼻音」的多,「然後天空又在湧起密雲」中「密」這個字菲的發音更明顯。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阿菲在早期翻唱改編過不少人歌,大多是粵語唱國語,後期也有不少粵語歌手翻唱阿菲的粵語歌,比方說《天與地》(梅艷芳有翻唱)《迷魂記》(黃耀明有翻唱)《執迷不悔》(梁詠琪、譚詠麟有翻唱)《多得他》(鄭秀文、林二汶有翻唱)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聽聽,比較下,仔細聽還是能聽出差別的。

對於阿菲粵語日常說話是否標準,我沒有親耳聽過阿菲說過粵語,倒是看之前演唱會或者娛樂節目的視頻有聽過,可以說她的粵語口語比她唱粵語歌要標準,她在90年代初期到2004年宣傳《旋木》這幾年,都有參加過不少港台娛樂節目,也演過些粵語的電影,粵語口語算是挺標準的了,但如果非要跟香港當地人比還是有差別的。

以上僅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粗聽可以,細聽確有國語的風味。拿她《容易受傷的女人》為例,「醉「讓」「不」「信」「這」「天」「再」「容」「去」傷」,這幾個字比較明顯。但除了這些之外,沒什麼大問題,而且避免了一般學粵語的人「生」「心」「身」發音混淆的問題。而且,她發音較清晰淺淡,腔調有點像劉美君(唱《最後一夜》那個歌星)那一代人。發音比較端莊,清晰。

另外,不要高看母語為粵語的人的粵語水平!!本地人也大把人的懶音多得恐怖!!!(比如我咯,比較方便嘛~~不許批評我哦~!小心我和你暢談人生道理然後煮碗面給你吃哦!!)

前兩年《最緊要正字》這檔節目,也有糾正過港人本身存在的語音問題。有興趣可以翻來看看~

還有一點值得說的是,越是發音清晰的粵語越是可能是內地的粵語,越是渾厚 厚實,發音嘴張得不那麼大的,反而是港粵。當然九十年代港人的發音也很清晰,但又不是廣州新聞里播音員的那種清晰。不過這需要細品啦,啊哈哈。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耶,因為我也很好奇。

然後問了一個香港土著朋友。

他說:怪怪的。說不上不標準,就是很奇怪。

也許這就是母語和非母語的區別吧……

不過不妨礙我對她歌曲的喜愛。

因為我也不會去注意這細微的差別啊!

畢竟有的歌手即使發音不標準,但你也還是會被她的聲音給吸引。


相當標準!一個北京人能說成那樣很了不起了!但是廣東人能一耳朵聽出她的母語不是粵語。據說她學習語言天分超高,在英國學音樂回來後,說得一口流利純正的英國腔英語。


剛好之前的新加坡男友,熱戀期隨我影響聽很多中文歌,我特意推薦了謝安琪。他回家把謝安琪和王菲的粵語歌都放給他媽媽聽,他媽媽是講粵語的。

他後來說他媽媽稱讚謝的粵語,表示王的不標準。


一般出身於內地但到香港發展的明星 前期不標準的普通話都會被大眾笑話 劉嘉玲也曾說自己的不標準粵語一直備受嘲笑 但她特別指出 王菲很奇怪 粵語講得非常好 說得也很標準 所以香港人也很接受唱功好 粵語咬字機器標準的王菲

我想這一點 多虧謝霆鋒

同理 謝霆鋒的翹舌音也都是王菲帶的


王菲在90-00年代唱歌的時候絕對是有不純正口音。

其實我一直認為王菲這種非常輕微而又明顯的口音是讓她的粵語歌變得更好聽的原因之一。

整首歌下來就像在呢喃……很美,粵語母語的人除非刻意模仿,否則是沒辦法學會的。

但是,如果說整首歌聽下來跟正常粵語母語的人唱出來一樣,就很不客觀了。

以下是隨便找的一個視頻,只聽了一次。對於我一個在廣州長大,跟香港人打了無數商業交道的人來講,整首歌的口音都很突出。而其中有某些字眼,是特別特別明顯是一個說慣了普通話的人說粵語的時候非常難糾正的口音,以下標記出來。

像裂痕的裂,是普通話沒有的音,明顯在唱的時候像普語。

像「屋,我」這幾個同音不同調的粵語單字,王菲發音就是哦。等等。

但是,有很多並不容易學會的音,像深之類要閉嘴收尾的音,王菲已經做得可以說非常非常棒了。

@李暘 的答案說,聽不出有問題其實是非常非常正常的,因為並不是所有人對口音的敏感程度都那麼高。工作的時候跟我打交道的香港人據我所知沒有一個知道我不是香港人,但是我知道有些地方,我們的口音的確是有不同的。

去年有件Nike在廣州發行的T恤,上面寫的大概是,我們是廣州人,不是講州人。即便是平常廣州人自己說話,也不一定會在意,有可能弄混。但是如果到朗誦或者唱慢歌,我以為很少會出錯。

綜上,唱歌口音肯定有。平時生活推斷也會有一點,但很不明顯。

王菲 暗涌 現場版 MV 視頻

就算天空再深,看不出

眉頭仍聚滿密雲

就算一暗燈照不穿我身

口煙跳升我身軀下沉

曾多麼想多麼想貼近

你的心和眼口和耳亦沒緣份

我都捉不緊

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

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

歷史在重演這麼煩燒城中

沒理由戀可以沒有暗涌

其實我再去愛惜你又有何用

難道這次我抱緊你未必落空

仍靜候著你說我別錯用神

什麼我都有預感

然後睜不開兩眼看命運光臨

然後天空又再湧起密雲


謝邀,當然標準。

首先,我親耳聽過她說話。

其次,只要有足夠的語言環境,人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語言習得能力是很快能發掘出來的。而且她的音樂天賦也助推了語言天賦。

1969年出生的王菲在1987年移居香港,18歲雖然不比3-6歲的年齡段(人的兒童時期,對於語言的習得能力是最強的)擁有「慣聽」和「慣說」的語言能力,但強悍的個人學習能力會彌補習得能力的不足。

在一個幾乎純粵語的環境下,和在純英語的環境下還不一樣,英語的語法和漢語幾乎沒有相通之處,而粵語和古漢語還是很有淵源的。加上粵語的俚俗語意境豐富——以前導師說過,他做過課題,漢英雙語同步學習的學生,和普通話、粵語的雙語同步學習的學生相比,後者對於粵語歌曲的發音把握比前者對於英語歌曲的發音把握要更加熟練,儘管這兩類學生的雙語條件差異還是比較大。

1992年沖三白金的時候,《容易受傷的女人》「幾乎聽不出來有口音差別」,就連純港人都只能說她吐字比較獨立,不算得特別連貫,但這是唱歌,又不是日常說話。而且那個時候她的日常對話已經沒啥問題了。

【註:如果真的要細究,《容易受傷的女人》聽現場演唱會版本可能可以聽出發音問題,棚錄的單曲則很難聽出來。演唱會版本的「讓」字的發音問題就比較明顯。但是,很多歌手在唱歌時每個字或者詞不發本音是很正常的,大可以說是個人風格,所以不能以此來推斷髮音問題。

例如邁克爾·傑克遜,他的很多歌里「come on」的「come」基本上發音都不對,很多時候他的「C」發[t∫] ,而不是[k] ,這個時候真不能說他是英國或者澳大利亞人。】

2000年南寧國際民歌節的時候,我兩次跟在王菲身邊,從酒店大堂到電梯到房間門口,第一次她一句話沒說,第二次用了粵語、普通話分別和人對話(天啊你真高),普通話還有京片子的味道,粵語則很標準。


想請大家分析一下葉蒨文的發音

葉蒨文的粵語標準嗎? - 普通話


撈出個別字來說事其實不能說明問題,"低綺(yi3)戶"唱了那麼多年,也沒人因此說王菲國語不標準。

王菲直到94年的粵語確實還有個別字不標準的問題,但更往後其實就是個人風格的問題了。王菲唱歌好聽,咬字是很重要的因素。

用國語的例子可能更多人容易理解,她的國語歌咬字跟普通人的發音也不一樣。比如?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樂",她唱起來就不是正常的le, 而是更接近日語的re,是一種國語里沒有的發音。?色戒?里的"像誰",聽起來完全是"槍誰"。?愛不可及?里的"唇離齒太遠"讓人分不清是"齒"還是"指"。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沒有人因此懷疑王菲的國語不標準。因為這是風格和個人處理的問題。如果完全按照所謂的標準發音來唱,她的歌絕對遜色很多,失去了她自己的味道。

回到日常說話的層面,她說粵語確實少了一些香港或者本地人的市井味道,但不能說是不標準。香港和廣州的粵語都各有各自的味道,不同社會階層和教育程度的人說話也有差別,但這不是標不標準的問題。

其實她有次在接受陶晶瑩訪問時說過這個問題。陶晶瑩說完一通荒腔走板的粵語後問王菲,為什麼王菲說粵語那麼lady,不像她(陶晶瑩)在香港茶樓聽到的市民說話那樣很大大咧咧。王菲自己也知道,有些人會覺得說得像市場大嬸那樣哇哩哇啦才是地道的。但是明顯她沒有往那個方向去努力。她知道怎樣的發音已經可以算是標準的,而這個標準,像 @張鍵良 說的那樣,是有個range的。她選擇在許可的range以內保留她個人的特色。

而她鮮明的特色,正是她脫穎而出的一大原因。


不標準。

最明顯的例子:

《約定》中「還明白每段旋律的伏線。」中的「伏」,唱成「浮」。

不過準不準也沒所謂啦。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Tank(呂建忠)?
有哪些讓人感到溫暖的民謠?
如何評價9.18中國好聲音周杰倫和那英戰隊終極對決?
如何評價毛不易的《一程山路》?
為什麼華晨宇跟鄧紫棋總是被黑?

TAG:音樂 | 王菲 | 粵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