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下一個佛(未來佛)是彌勒佛,現在修行的人又如何成佛?眾生皆有佛性,不也白搭么?


諾貝爾獎獲得者就那麼一兩個,那念書不也是白搭么?

成佛是目標,修行是過程。沒有這個過程,才叫白搭。


修習佛法,不是為了成佛,更不是為了成佛後有什麼「獲得」與「享受」以及「位子」,而是為了離苦,離苦本身即是得樂,究竟離苦之時即是涅槃成佛。


這是大小乘佛教理的主要差異之一。我們先看看南傳佛教怎麼理解彌勒菩薩是未來佛的

其實按照原始佛教,佛陀必須自覺覺他,意思就是說佛陀是指佛教的創始人,他必須無師自通(自覺),必須建立一代教法普度眾生(覺他),因此他不是人人可以成就的,學習佛法而獲得解脫的,稱之為聲聞乘,不學佛法獨自解脫稱為獨覺乘,創立佛教的獨覺稱為佛乘,因此,大凡學習佛法的佛教徒在南傳佛教看來,已經失去了成佛的可能性,因為佛不是學出來的,必須是無師自通的,同時佛必須覺他,意思是說,必須建立佛教,因此,佛教沒滅亡的時候,任何人也都不可能滿足「覺他」這個條件,這就是為什麼在彌勒之前,沒人能成佛,而彌勒是發願並受記等佛法滅絕以後,從兜帥天投生到人間的一個菩薩,他會和釋迦牟尼佛一樣,在沒有佛法的時代和外道學法,自己覺悟佛道而建立新一代的佛教,因此這就是為什麼說彌勒是未來佛,而未來佛必須是受記於前面的佛,不是我們自己一發心就可以成未來佛了,彌勒是受記於釋迦牟尼佛,也就是說,沒有和佛陀生在同一個時代,是不能被受記成為未來佛的,所以發心是沒用的。

我們再看看大乘佛教是怎麼解釋未來佛的。大乘佛教因為認為只要發心人人都可以成佛,這就造成了未來佛未必是彌勒,但是原始佛經的確寫著彌勒是未來佛,因此大乘佛教產生了這麼一個說法,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配合著這尊檯面上的佛演戲,自己分明已經成佛了,但是裝著沒成佛,當演員,演成佛弟子,好給凡夫們看,比如觀音,舍利弗等,都是古佛化妝成佛弟子,因此,這台戲就一直保持著一尊佛,這尊佛的法滅了,彌勒這尊未來佛再來,這樣就可以和原始佛經不矛盾了,成全了彌勒這尊未來佛,同時也可以繼續講大乘佛教好,人人都可以成佛,不像小乘,只能成阿羅漢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想要一口吃個大胖子么?除非你有大勇猛大毅力大精進心,現在的修行是為以後的成佛添磚加瓦,加油吧,騷年!

佛說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佛告式干。汝今當知。爾時白兔王者。今現我身釋迦文尼佛是。時兔兒者今羅睺羅是。時誦經仙人者。今此眾中婆羅門子彌勒菩薩摩訶薩是。我涅槃後五十六億萬歲。當於穰佉轉輪聖王國土華林園中金剛座處龍華菩提樹下。得成佛道。轉妙法輪。時五百群兔者。今摩訶迦葉等五百比丘是。時二百五十山樹神者。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五十比丘是。時千國王。跋陀婆羅等千菩薩是。彼王國土諸人民等得聞經者。從我出世乃至樓至。於其中間受法弟子得道者是。

  佛告式干。菩薩求法勤苦歷劫不惜身命。雖復從報受畜生身。常能為法不惜軀命。投於火坑以身供養。便得超越九百萬億劫生死之罪。於是得在恆河沙等無量諸佛先。先彌勒前得成佛道。汝等云何不勤為法。佛說是語時。式乾等五百梵志求佛出家。


佛不是一個佛字。

佛是說心解脫,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是遠離一切顛倒夢想,是自覺覺他。

修行是為了成佛,即成就心解脫,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遠離一切顛倒夢想,自覺覺他。

而覺他是沒有止境的。

兩三千年前的釋迦牟尼還對現在的你產生影響。是不是覺他呢?

所以要達到與釋迦牟尼同樣的影響力,則需要無量劫的積累。

但謹記,自覺為本。


想成佛也是一種貪念

當一個人強求如來威儀而不是涅槃寂靜的時候,我覺得他是學了假的佛法。


從時間上來說,彌勒佛之後還有無數佛

從空間上來說,僅僅是這個世界下個佛為彌勒佛,其他世界陸續還有許多佛出現

另外,不是有一個佛陀這樣的職位等著去填補,如果人家幹了,我就沒法干。而是,如果想成佛,自然會趨向對應的環境,在那裡自覺覺他成為佛陀


佛沒有名額限制,彌勒菩薩只是要來我們世界的那個,三千大千世界數如恆河沙,你可以去其他的


或許你,就是彌勒佛。


一個乞丐說,世界首富只有一個,我賺錢也是白搭。


請注意問題所指。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之後,接下來的情況,不論眾生如何修證,只能有一個覺悟者(彌勒佛)?


中共中央總書記只有一個,這一屆是一個,下一屆還是一個。就連下下屆也是一個。那麼全國幾千萬黨員都自覺前途無望撂挑子不幹了嗎?

沒有普通黨員哪兒來的總書記?能就盯著一個山尖嗎?是志氣高還是眼界窄?

每一個世界的每一個時期都只有一個佛,但並不是說只有他最尊貴其他人都是垃圾。他只是負責這段時期的教務工作而已。總書記雖然只有一個,但是普通黨員也是共產主義的戰士。修行為了成佛,但是不等於一定要成為負責教務工作的那個佛啊。

實在想不通,你可以選擇去其他世界做佛啊~可以選擇去做菩薩啊~未來佛?地藏菩薩那麼有資質還沒說什麼呢,咱們急什麼?

有一句話記不太清了,大意是:「不必人人成為英雄,總要有人在英雄路過的時候,在路邊鼓掌。」


如果你所說的成佛,就是像咱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那樣示現人間八十年,或者彌勒佛示現八萬年,甚至是八千萬年,八千萬億年,也總有入滅的一天,請問這生滅法的佛有什麼好成的?


先不要去考慮怎麼修成佛。

等你修成菩薩的時候,就不會有這種想法了。

更不要說是佛了。


首先應當明確指出,娑婆凈土賢劫千佛已經定下了,這是過去的因決定的。而現在的大部分修行人(若能成佛)今後都將於他方世界成佛,或在娑婆凈土的下一劫成佛。

至於他方世界是指哪方世界,隨修行人願力和因果而定,比如玄奘法師發願往生兜率天兜率內院,陳建民上師「曾多次在定中看到銀色的千瓣大蓮花在極樂世界等著我。」

以下摘錄自熱譯師傳記《大威德之光》

我為了更多的弟子受益,違背了上師的教導,所以需要再轉世繼續修持。但我沒有生死的痛苦。雖然死了,也只是從一個佛國轉生到另一個佛國。活著也是為了教化利樂眾生。證虛空境界的瑜伽師,已獲得了生死的自在,但為了那些持有常見的世人,顯示人生無常的規律,仍要顯示死亡。我離你們去,也正是為了這個。」眾弟子和施主問道:「上師準備到何處去?上師走了我們依靠誰?我們這個法脈由誰繼承?」上師說:「我要到空行國去,從那裡再轉二世之後,在宣法凈土成佛,佛號鄔巴黎花蕊如來,然後開展利樂眾生的事業....(後略)


彌勒菩薩降世之前不會再有佛出現?

答:離心說法,皆名魔法,若不明眾生自性即佛,心外求佛,佛即是魔;若言佛有來去,有生滅,即是謗佛,若佛無來去,無生滅,何來釋迦牟尼涅磐,彌勒菩薩降世?故經雲,若以音聲求我,以色見我,如人入邪道,不可見如來(金剛經);佛是中道理體,心圓明,性無掛,隨緣不動名如來。

題主 ,依止佛法的根本是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意,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

你知道何為佛?佛為自性,離幻即覺,自證聖智名佛!

何為法?方便道路也,依法解惑,明心見性,符合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的教法,即名佛法!

何為出家?心隨境轉,分別凝心,覺知滯留為家;若心不著境,境幻心融,法滅覺空名出生死家。

實相脫落了描述,法義熄滅煩惱,法義即煩惱,法義脫落即當下,心中覺性熄滅自我,覺圓滿中,純明熄滅光芒,覺照中動念就很困難了,明性不隨光芒遷流,無掛即無生,無生即空;空中無色故而遍滿十方,遍照即覺;覺性熄滅疑惑,無雜即明;覺明空一體,熄滅了過去未來,熄滅了身心語言,清凈隨順是大樂解脫。

佛,是你本來的面目,你,只是迷失的心靈,心靈覺醒了意識,熄滅了身心雜染,脫落疑惑的當下,就是從夢中覺悟的佛;

故佛由心做,離心無佛,通往佛土的道路,在我們自心貪婪煩惱中,煩惱熄滅,無生即圓滿,貪婪消融,無掛即法身;頂禮膜拜釋迦牟尼佛,若不是他留下自證聖智的真理,三界眾生無人可脫生死。

------------------轉一篇 何為佛法,何為佛經,何為修行?----------------------------------------------

何為佛法?法由分別生,亦由分別滅。 法是生滅,於生滅法中,熄滅生滅之分別,即是佛法。

何為佛經?經者,徑也!法因錯謬起,於錯謬之中,熄滅錯覺的途徑,是名佛經。

何為修行?煩惱即菩提,於自心煩惱中,熄滅心靈對我執煩惱的執迷,煩惱熄滅的過程,稱為修行。

從來沒有脫離自心本性,而存在的佛法,佛法如藥物,藥物治癒好疾病,藥物就不再需要,有人人靠竹筏過河,過河後竹筏就成為了累贅,故而佛說,法應尚舍,何況非法。

正信熄滅迷信,迷信融解後,正信亦同消失,無所貪著,亦無掛礙,本來自在,是名傳法。

智慧善解愚痴,愚痴熄滅後,智慧亦不可得,心無所做,亦無所得,清凈隨順,是名傳法。

真實破除虛妄,虛妄熄滅後,真實本無生處,無生亦無滅,無來亦無去,生滅寂滅,寂滅現前,是名傳法。

虔誠堪破我執,我執融化後,虔誠失去了承載虔誠之心靈,能所雙亡,身心脫落,於生滅法中無取無證,如如不動,是為傳法。

接納生死苦難,寬恕擁抱著恐懼,痛苦融化在柔軟的心靈,自我分辨在安詳中熄滅,也沒有善良的單純可以被獲得,心離所得,分別熄滅,即不被所得心掛礙的清醒,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心無染,行住坐卧皆是表法;隨身心妄念而不住,念念清凈,嬉笑怒罵皆是方便,是傳如來究竟佛法。

佛教,以如來究竟法義立根本,依法明心,明心見性者,自證聖智,是荷擔如來家業的佛子;純正的修行者,心離世間名相,不會因為世界因緣,而動搖心靈的信仰。

全世界都辱罵誹謗你,與你無關,你不會因辱罵而懷疑如來真理,全世界都讚歎頂禮你,與你無關,你不會因讚歎頂禮而迷失靈魂的方向,因為,你只為真理活著,真理之中並沒有自我的索取,因為,真理的本身,就是真正的你自己。

——南嶽明心寺大乘了義法語彙編

原帖轉載自立靈修行網何為佛法?何為佛經?何為修行?


你這種鈍根,確實白搭,不如多想想怎麼賺錢


寧可執有如須彌山 不可落空如芥子許


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不白搭的,沒有比這更有用的了.

沒有眾生哪有佛,沒有佛哪有眾生?


彌勒是未來的佛,一個人如果沒有前世功德的積累,又怎麼可能會成佛呢?釋迦摩尼佛曾多次講他往世修行的故事,彌勒佛也是修行成就的。你應當努力修行,而不是枉費精神,打這些妄念。若不修行,必將永墜輪迴之苦,徘徊六道,何日能達道涅槃?不要枉費人身,不要枉費佛性。不要高舉自我,不要受制三世。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惓。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舍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采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惓。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髮緣覺心,恆河沙眾生髮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幡、寶蓋、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髮菩提心至不退轉。」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凈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

解讀,提婆達多,梵名Devadatta ,巴利名同。為佛世時犯五逆罪,破壞僧團,與佛陀敵對之惡比丘。幼時與釋尊[2] 、阿難陀共習諸藝,其技優異,常與釋尊競爭。佛陀成道後,隨佛陀出家,於十二年間善心修行,精勤不懈。後因未能得聖果而退轉其心,漸生惡念,欲學神通而得利養,佛陀不許,遂至十力迦葉處習得神通力,受摩揭陀國阿闍世太子之供養。由是,提婆愈加憍慢,欲代佛陀領導僧團,亦未得佛陀允許。此後提婆率五百徒眾脫離僧團,自稱大師,制定五法,以此為速得涅盤之道,遂破僧伽之和合。其所立之五法,諸書記載不一,據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載,五法為不食乳酪、不食魚肉、不食鹽、受用衣時不截其縷績(即用長布)、住村舍而不住阿蘭若處。又據《十誦律》卷四、卷三十六載,五法為盡形壽受著衲衣、盡形壽受乞食之法、盡形壽受一食之法、盡形壽受露地坐法、盡形壽受斷肉法。

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法華經】中,大乘佛教為了凸顯大乘佛經的功德與法力,公開為提婆達多,五逆之首平反。

更加超出信眾想像的事,【法華經】宣講,佛祖在【 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惓。

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采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惓。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此仙人就是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大乘佛經為了宣講,可謂徹底顛覆佛祖時期的佛教徒的共同認同!

並把佛祖的【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歸於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

【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最後徹底顛覆佛教徒的共識的是,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可以成佛!!!這就是中國凈土宗,五逆惡人可以往生凈土的理論源頭!明矣!

【 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

大乘佛經《妙法華經》這樣宣講,只是為了抬高大乘佛教的神聖地位以及神通法力。

【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凈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

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踴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

  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有證。」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踴出,詣靈鷲山,住在虛空。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文殊師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

  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

解讀,前有提婆達多,本為原始佛教的五逆之首,可以成佛!

後有龍女,可以成為成佛,皆是 《妙法華經》的法力功德!

對於龍女,佛教信眾有許多疑惑,

【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 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但是龍女卻立刻 成佛!

【 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妙法華經》的法力功德無量無邊,【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眾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髮菩提心而得受記。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龍女成佛,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三千眾生髮菩提心而得受記。一切眾會默然信受。大乘佛教的宣講,可謂是震撼三千大千世界,亘古未有!

==========================================================

凈土都是佛祖的方便之法,為了救拔有情眾生。

凈土有

阿閦佛東方妙喜凈土 文殊凈土

彌陀凈土

彌勒凈土

唯心凈土

觀音凈土

華嚴世界等等

你想怎樣?


推薦閱讀: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如何解釋上座部和大乘之間的關係?
?

喜歡品茶和佛學的未婚男生,內心都在想什麼,這樣的人結婚豈不是很難?
禪凈密都念佛,怎麼念佛是凈土法門的念佛?
佛教如何看待自我?
依佛理來講,世界上是否不存在真正的邪師?

TAG:佛教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