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流城市上大學真的如此重要嗎?


讀大學,城市很重要,但是學校和專業也很重要。一般來說志願填報三要素城市、專業、學校,可以以某個為主,但其它都要兼顧,哪個更重要看你的規劃和現實情況。

比如在江蘇370+可以讀山東大學(985)和上海對外貿易大學(普通一本),怎麼選擇?

有人看重985的高保研率(或者考研率)和底蘊和申請國外高校的優勢,選了山東大學。

有人看重大上海的繁華和便利的實習條件就想本科就業選了上海對外貿易大學。

有人覺得學基礎學科(數學物理等)保研出國都有優勢將來可選擇路也更廣,選了山東大學數學。

有人覺得金融會計好就業選了上海對外貿易大學的金融學。

以上都沒有對錯,都是基於自身規劃的選擇。


放在中國來說,城市和大學還是比較重要的。雖然一流城市是哪些很難定義,至少是北上廣杭州南京之類的,這些城市有更多的教育資源,有更多更好的大學,更多就業的機會,念書期間利用的好的話,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

不過把這個問題放眼到美國,那或許就未必,畢竟很多美國的好大學也不在所謂的一流城市,有很多也只是在鄉下而已。


很重要。

我在大西北的一個985讀的大學。很後悔。

那裡的人見到女生穿熱褲都會在背後罵人是校妓。

大四,你想考銀行,自己悄悄看資料。他們會在旁邊窺視,然後一群人背後惡毒咒罵你。甚至要打你。因為他們認為銀行是靠關係上的。

沒錯,就是這麼防不勝防。你自己悄悄做,他們也會來窺探。不僅對你的發展沒有幫助,還會商量著要打你。

別人的大學浪漫美好,而我感覺我在西北,就是關了4年的監獄。

大一我就該找到老鄉會學長,搞清楚情況,然後退學去復讀的。

所以,還沒填志願的孩子,千萬不要填到了偏遠地區。血淚經驗。


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

我們是挑選自己理想的大學,

在選擇大學的時候,

城市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

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我一定要去一線大城市呢?

分割線

一流城市具有更多的學習機會

一流城市裡的學校和學術機構多,

因此各類講座和培訓機會也多。

而講座和培訓是接觸新的思想,

追尋前沿科學研究,了解各類信息的一個非常好的平台。

雖然現在網路技術發達,

很多講座你可以在網路上收聽得到,

但是現場聽和在電腦前聽所起到的效果真的是不一樣的。

統一主題的電子產品

分割線

一流城市思想更為包容並進

按照我們平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思想決定高度,選擇決定成敗」。

在一線城市,

你接觸的人、事、物在國內都絕對是最為新潮的,

開放度也是最大的。

這也決定了在一線城市你所見到的世面不一樣,

你的眼界也就不一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一線城市最優秀的學生直接創業了,

一流的都選擇出國了,

二流的學生選擇讀研/工作在了一流城市。

二線城市,最優秀的學生會選擇出國,

一流的學生選擇保研/工作到了一線城市,

二流的學生選擇了保研/考研/工作到本地。

當然這種說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但是他至少體現了見識給在校學生所帶來的選擇的多樣性。

分割線

一流城市機會更多

在魔都的小夥伴找實習,可以去互聯網公司,可以去傳媒公司,可以去廣告公司,再不濟還可以去學校安排的各種事業單位端茶倒水,好歹混個臉熟給未來鋪個路......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的情況都能上一線城市的學校。而且一線城市的學校分數普遍都要偏高一些。但是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能夠上一線城市的學校還是盡量去上一線城市的學校。就算最終我們不能留在一線城市生活,但是至少我們見識過,我們體驗過。

小鮮肉們啊,不要過度迷信你的父母和那些所謂的前輩,因為他們的經驗很可能太過時,以至於影響你的前途。不是年紀越大就越有見識和經驗的,有些人只是比你多活了30年,不等於比你多了30年的經驗。你要看他的見識和閱歷是不是真的值得你信任。

辦公桌上的筆記本

爸媽讓你去當公務員,說公務員是鐵飯碗,該聽嗎?我的建議是,你先問一下你爸媽,對BAT三大巨頭的發展趨勢怎麼看?如果他們對當下新興產業都不知道,憑什麼決定你的職業?還有大學裡講就業指導課的老師,有些都是一畢業了直接留校,都沒有找過工作的,憑什麼給別人做就業指導?

去上海,北京,廣州這樣的大城市遇到可能改變你一生的人或事的幾率要比小城市大很多。大城市對於開闊視野,增加社會閱歷都非常有幫助。當然,一切都還得看個人造化。

說到這裡,就聊聊高考分數和專業以及報考大學和城市。

這個範圍說的比較大。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專業是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物流管理等社會人文類學科,推薦側重城市。

如果你的專業,是物理、化學、生物、或者工科機械類,那就選擇比較好的學校,因為專業性強的專業勢必是要考研究所的。

如果你是想隨便把大學混混就完了話,以上說的話作廢。

你應該打聽下大學的學校的校風和管理,綜合水平,就業情況,推薦選擇綜合類大學,最好是省會城市。


重要,非常重要,別的先不說,在小城市上學的學生,等你找工作的時候,很多企業都不會去那個城市宣講,為了找個工作還得到處跑。


比起學校本身來說我認為城市是第二重要的因素。比如北京大學這種牛校有一天搬到了某小村,但他依然是無數人心中的聖地。大城市也可以成就學校,從今天的名校分布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從學校已經固定為前提,如果上不了一個好學校,就去一個好地方。現在在網上找實習很多在滬寧杭,珠三角和北京,並不是其他地方沒有,是比例的問題。我個人傾向城市


相當重要。我在海口上的大學,海口雖然是省會城市,但是相比其他的城市真的差更多。我們學校的硬體軟體都很差,宿舍6人間,面積又小,沒有空調,你能想像在海南生活沒有空調嘛?!學校形式主義非常嚴重。海口的基礎設施和教育水平真的是挺落後的。

我實習在南京,南京的文化氛圍就很濃,城市建設也更好,在南京看了弗拉明戈舞蹈,去先鋒書店見了北島和白岩松,看了基弗的畫展,埃及文物的展覽。這些東西在海口是完全不可能接觸到的。更別說在上海或者北京了,你的視野只會更加開闊,認識到的人和機會也會不一樣。


當然重要,這毋庸置疑!!

作為一個來自小城的人來說,那就更是重要了。就以現在的我為例子,高中沒有努力學習,也勉勉強強上了一個省內二本學校,一個醫學院。 談談我們簡陋的教學條件吧(跟一線城市相比較,真的可以說是簡陋)。校本部三分鐘可以轉一圈,太小呀!以至於開學我們都沒有地方軍訓。醫學生自然少不了解剖,我們的資源太少,我們班60個人,就一具屍體(泡了很多年的),一個老師,一個小教室,一堆人在解剖室里大眼瞪小眼。。而跟江南大學的相比,人家三個人一個老師,一具屍體,解剖室旁邊手術室,就點來看,我們就要落後人家20年!

聽說明年要搬到新學校,希望條件可以好一些吧!

所以,能去外面就盡量去外面,條件好,設備全,這樣你的視野會更開闊!但是,如果想我一樣,已經在小城讀書了,那就努力考研吧,爭取在一線城市讀研!


作為一個大一新生,來回答一下

我的家在長三角某新一線城市,高考發揮失常 考到了鄰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剛開始還覺得這個小城市還不錯,挺乾淨的。到現在已經開學兩個月,小縣城的缺點也逐漸凸顯:

1、城市小,荒地多,市中心老舊且稍顯落後

2、飲食娛樂設施少(雖然有萬達 有印象城等若干大型購物商城,但是很多店都沒開,非餐點就很冷清)和同學或是部門想聚個餐都不知道該找什麼地方。

3、大型企業少,經濟稍顯落後。(視野就窄了很多)

4、(這點僅對我來說)小縣城附近丘陵環繞,而我家在平原,這就導致學校所在地冬季溫度低,冬季下雪天氣較多,冷……

所以,結論就是:在一線城市上學倒不是必須(當然能上是最好)但你去上學的城市一定要比你原先所在的居住地要發達(至少是齊平)

鞠躬[彎腰]


重要。


當然很重要!當年高考分數差不多但是我和一流城市的同學差距已經不再是一點點。

在於眼界!


2017屆高考生,高考過後來到一個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得城市,一開始就不帶有欣喜,來了之後更加不喜歡。內陸城市,冬冷夏熱,經濟不發達,官本位極其嚴重,周遭的眼界偏狹隘,只有更大的城市才能接納的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容得了更多不同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吃飯和自己的口味差個天南地北啊 沒什麼讓自己心動的,算了吧再抱怨也不如當時知道努力,可惜自己沒有勇氣復讀,所以要加油,好城市好大學,過自己想過的。


過來人身份感覺,真的太重要了。


推薦閱讀:

音樂生的出路?
見過了更大的世界的人有哪些不同?
你最終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好迷茫,不善交際,有些孤僻。工作也沒著落,學無所成。窮矮挫,也沒女朋友,不知所措?

TAG:大學 | 人生規劃 | 個人發展 | 大學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