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納米藥物可以不被免疫系統識別?

畢竟是異物,太小了么?


感謝 @張之詩 的邀請。

事先聲明:納米藥物不是我研究的範圍

我看到過和了解到的有關納米藥物的研究是用納米材料來作為藥物載體
而這裡談到的納米藥物(納米載體)是可以被免疫系統識別並清除的。

前面人提到的是納米藥物不會導致抗體的出現,這是正確的。但是除了T,B細胞之外 ,人體還有巨噬細胞啊。在做nano medicine的好些人都在想辦法給Nanoparticles個偽裝的。

另外,納米藥物的載體本身是不是可以被免疫識別,,都是個問題。

具體的可以參考

http://www.smw.ch/content/smw-2012-13609/

Moyano DF, Goldsmith M, Solfiell DJ, Landesman-Milo D, Miranda OR, Peer D, et al. Nanoparticle hydrophobicity dictates immune response. J Am Chem Soc. 2012;134:3965–7

Lundqvist M, Stigler J, Elia G, Lynch I, Cedervall T, Dawson KA. Nanoparticle size and surface properties determine the protein corona with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biological impact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8;105:14265–70.

Deng ZJ, Liang M, Monteiro M, Toth I, Minchin RF. Nanoparticle-induced unfolding of fibrinogen promotes Mac-1 receptor activation and inflammation. Nat Nanotechnol. 2011;6:39–44.

Fang RH, Hu CM, Zhang L. Nanoparticles disguised as red blood cells to evade the immune system. Expert Opin Biol Ther. 2012;12:385–9.

Science. 2013 Jul 5; 341(6141): 10.1126/science.1238856

Salvador-Morales C, Flahaut E, Sim E, Sloan J, Green ML, Sim RB. Complement activation and protein adsorption by carbon nanotubes. Mol Immunol. 2006;43:193–201.


樓主的問題本身就是錯的。

事實是,不表面修飾的外源性納米藥物,都會被免疫系統識別,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納米粒在肝,脾富集。納米給葯系統的綜述里一般會談到這個問題吧。這裡的免疫系統指MPS(單核巨噬細胞系統)。

FDA批准的納米葯,比如凱素,阿黴素脂質體等,免疫反應小。凱素是白蛋白製劑,也就是血漿中自己的東西。阿黴素脂質體是因為修飾了一圈親水陰性的PEG(聚乙二醇)。

做納米藥物一般都會考慮避開MPS(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使藥物少蓄積到別的部位。表面修飾PEG是最常用的辦法,內源性蛋白也是一個方向。有一些組用細胞膜包裹納米粒,比如美國張良方組做的血小板膜包裹PLGA納米粒發了nature letters,認為可以避開補體系統,富集到創傷部位,治療相關疾病。


引起動物免疫系統發生免疫反應的物質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如果物質的分子量太小,不足以達到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應答。在免疫學中有小分子半抗原的說法,一般是指分子量小於4 KD的有機物質,它具有反應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也就是說它能和它相應的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但是當它進入動物體內,不足以刺激動物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應答,換句話說也就是免疫系統不識別。所以當服用了小分子藥物或納米藥物,在體內是沒有抗體產生的,因為免疫系統識別不了。


今天正好聽了一個免疫學家Janos的報告 就是專門研究PEG修飾的納米藥物的免疫反應的。事實證明臨床研究中發現即便是PEG化也仍然會引起免疫反應,且不容忽視。在抗癌納米藥物Doxil最新說明書中還特別加入了有關可能發生的免疫反應,嚴重還會致命。PEG修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但可能比起不修飾,還是會有很多優勢。


把你看到的不能引起免疫系統反應的文獻發過來(lichunlin08@163.com) @張之詩 。

本人對提問的正確性持懷疑態度,希望先看看這方面的文獻才回答。


個人認為:免疫系統主要靠抗原上的抗原決定簇來識別抗原。而抗原決定簇實際上是一定三維結構的氨基酸序列。納米藥物的分子量太小,或形態上不是三維的氨基酸序列。所以,識別不了


哈哈 第一次被邀 題主的猜測完全正確 納米藥物藥物在降低藥物毒害作用,延長體內循環時間,實現緩釋和控釋及靶向給藥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這主要就是納米粒徑決定的,通過調節粒徑實現藥物在不同器官的集聚,這是因為不同器官濾過粒徑是不同的,但是並不是說不會引起免疫,粒徑太小的確實能逃過免疫的識別,但是還要看納米藥物的性質了,之前我們就想用納米粒子做載體,增強免疫,替代常用的免疫佐劑,可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太小的原因,當然也有其他原因啦,目前再想解決辦法


納米藥物與傳統的藥物不同,假如納米藥物由磁性納米粒子構成,我們可以利用磁性,在人體外部使用一塊磁性物質,使納米磁性藥物定向達到腫瘤細胞,達到定向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


個人看法:免疫系統對於抗原的識別在宏觀看來極其精確和快速,但是從微觀分子水平考慮的話,免疫系統識別一個分子是不是(外來性)抗原,還是要求一些特徵的,這些特徵可能是特定的肽鏈,蛋白,甚至糖鏈(當然包括以上各種組合)。但是納米藥物體積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小,很有可能不會引起免疫系統的關注,甚至有可能某些納米藥物特定修飾表面的基團,使之不會被免疫系統所識別(跟我念:我是石頭人我是石頭人我是石頭人,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各三遍)。

如上。

如有錯誤,歡迎指摘。


推薦閱讀:

什麼是位錯? 位錯使金屬內部產生什麼力?
將二氧化鈦加入玻璃有什麼用?

TAG:藥物 | 免疫學 | 免疫系統 | 納米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