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學生去美國讀大學之前應當知道些什麼?


I"ve written many answers to similar questions,

  • 去美國留學,要注意什麼?(中文翻譯 - http://zhi.hu/SZyM)

  • 剛上美國本科如何主動交一些本地的朋友?日常的口語在去之前如何提高?(中文翻譯: http://zhi.hu/Zynj)

  • 在國外怎樣才能與當地人成為朋友?(中文翻譯: http://zhi.hu/WD4l)

  • 美國大學教材為什麼這麼貴?其成本結構是什麼? (中文翻譯: http://zhi.hu/V7WH)

  • 出國留學,如何既能保證學業,也能玩的好?(中文翻譯: http://zhi.hu/Zmc9)

  • 要去美國上學,帶東西送美國同學,什麼東西比較好?要求便於攜帶,體積小?

  • 如何用英語禮貌地提問?

I feel a little cheap just linking all my other answers, but I"ve written so much that I don"t think I could summarize all of it in one answer.


(8/8父親節更新)

每年的出過季又到了,各位在國外的學長姐有給學弟妹們的建議歡迎留言我會添加。

本篇半吊子的指南歡迎轉載給即將出國的孩子們。

總結放在前面:

Q: 中國學生去美國讀大學之前應當知道些什麼?

A: 凡事都一樣:說到底,靠自己。

[知友們(包括答主我)的回答都別全信,請套到自己的身上多思考)]

---------------------------------------------------------------------------------------------------------------------------------------

既然第一第二答案都是說在美國留學期間要注意什麼,

我就從比較practical的角度回答行前需要注意什麼這個問題好了。

本答案分4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網上流傳的小禮物事件

第二段是packing list闢謠 (6/25更新小當家篇)

第三段是必要的準備

第四段是MINDSET (6/24更新)

1. 傳說中的準備小禮物給美國人和教授。

這個基本上是絕對不需要

如果送禮物給美國同學還好,最多覺得這個asian kid怎麼那麼奇怪。

如果送給教授基本上等著被趕出辦公室或者被當掉。給教授送禮相當於賄賂,就算解釋清楚也不會收的。

(感謝 @柳岸 同學的補充,final grade出來後可以考慮給個禮物感謝老師。這個時候是可以的)

2. 傳說中的packing list。

網上盛傳的packing list有很多根本不適合的東西,我也曾經是受害者。

    • 絕對不要帶 (用不到或者價差不大)
      • 課本
        • 正版貴是貴,可是有Amazon,http://textbook.com等不同途徑能獲得正版的低價書。
      • 吹風機
        • 國內帶去普遍電壓不對,我作為一個寸頭男吹15分鐘還是濕的。
        • 買110的還不如在美國買
      • 電飯煲
        • 作為一個台灣人,當年沒有免俗的買了個大同電鍋帶過去。結果。。呵呵。。
        • 電飯煲在Walmart差不多20刀以內有個能用的。象印虎牌等高端好貨是國內價格的60%左右。
      • 電子詞典
        • 除非怕考試有不認得的字不然完全沒必要
          • 部分老師不讓用手機查字
        • 正常情況下手機下個Merriam Webster或者有道就可以了。
      • 錄音筆
        • 部分老師不讓用 (怕錄好了被傳網上)
        • 怕老師講的聽不懂想要錄的話可以用手機
        • 不過。。錄了真的會聽嗎?
      • 網線
        • 自己住的誰不用wifi。
        • 住學校的去買一根也沒多少錢。犯不著漂洋過海,貴點而已
      • 變壓器
        • 除非有奇葩電器例如國內帶去的豆漿機,不然沒有必要。
        • 變壓器沉的一筆,沒必要。真的
      • 文具 (喜歡花花綠綠文具的除外)
        • 美國人也寫字的其實
      • 正裝套裝
        • 美國買大牌的價格跟國內買正價勁霸西服差不多
        • 怕買不到衣服的別擔心
          • 我女朋友160左右,40kg出頭的小身板衣服照樣買。(0-2號)
          • 我本人175左右,曾經60kg現在70kg的身板還是可以。(S-M)
            • 170以下男性會比較難買,這個可能要在國內買好帶去。
      • 床單被子被套 (除非有特別習慣的,不然美國買的品質好價格便宜)
        • Macy"s等地方自己查
      • 牙刷 (說是貴但是也貴不到哪裡去。有條件的話買個電動的比國內便宜一半,效果好很多)
        • Oral B和飛利浦電動牙刷比手動刷乾淨2倍以上,還不傷牙齦。價格基本上是國內的一半。
      • 浴巾
        • 哪些品牌的毛巾值得推薦? 這些多數在美國買便宜很多,還舒服

      • 梳子 (頭髮愛打結的女生美國也有適合的梳子的)
        • 頭髮愛打結的女友說好用
        • Tangle Teezer

      • 洗頭洗澡 (Travel size應付最前面幾天)
      • 拖線板 (除非有電器的插頭比較非主流,例如國內有些電腦是三插的)
    • 如果有可以順手帶上,如果要換就在美國買的
      • 電腦 (蘋果價差不大)
      • 相機 (單反價差不是特別特別大,卡片機價差很大)
      • 衣服 (不需要多帶,反正到了還會再買)
        • 如果喜歡日韓系的在國內買好
          • 沒帶也有韓國網站可以買好了寄到美國的 (Style Nanda)
        • 喜歡淘寶范兒的在國內買好
        • 其他的美國買比較方便 (ASOS, Top Shop, GILT, 等)
      • 化妝品保養品 (限日韓系) (歐美系亞洲買沒優勢)
        • 面膜 (感謝 @方便便)
          • 亞洲習慣的布式面膜在美國不好買,常見的廠家在美國更是沒有
            • 要是習慣用各種泥的就無所謂
              • 白泥
              • 黑泥
              • 各種泥都有
      • 轉換插頭 (如果有需要,電腦手機現在多數都是國際標準兩條杠)
    • 在國內準備好帶去的
      • 手機!(帶一台目前用的。。不能不帶手機出門你說是不)
      • 眼鏡/隱形眼鏡 (或者付50刀讓醫師給你驗光)
        • 有可能的話帶兩幅,或者至少帶上驗光單
        • 國內寶島弄一副眼鏡快的話一天慢的三天,美國一至兩周

      • 手機殼 (國內一個四十塊以下,國外一個四十刀以上)
      • 夠活過頭兩周的現金 (包括房租等)
      • 父母信用卡副卡
      • 各色證件 (並且掃描至手機或者電腦)
      • 零食 (你會感謝我)
      • 三國殺類卡牌遊戲
      • 秋褲
        • 如果有這個需求的話美國沒得買的。
      • 姨媽巾 (美國也有正常size有翅膀的喲親)
      • 自己做飯的人。各位中國好伙夫們看這裡
        • 習慣用國內工具的人:
          • 好的中廚刀在美國是買不到的
            • 葛大推薦的 鄧家刀
            • 其他人推薦的 十八子
          • 生鐵炒鍋這種神器也沒有的
            • 圓底的別往美國帶,美國都是電磁爐
            • 一般非專業的萬萬別買生鐵的,買個不鏽鋼的或者不粘鍋就可以了。
          • 炒勺鐵鏟不好買 (Chinatown有,品質就那樣吧)
          • 泡菜罈子自己帶!
          • 調味料 (LA周邊和NY周邊的不用理會)
            • 買得到的以李錦記和台灣系的調味料為主
            • 北方同學喜歡大醬黃醬的朋友們請自己帶
              • 除非你想吃台灣廠牌產的不正宗的
            • 南方沿海的基本無壓力
            • 西南地區的辣椒面可以自己帶,美國有但是品質不好
            • 兩湖地區的各種辣椒美國基本沒有替代品,可能的話帶著說是中藥材?
              • 美國有的主流辣椒
                • Jalapeno 墨西哥小綠
                  • 乾辣不香
                • Cayenne 小紅
                  • 還是不香
                • Asia mall pepper
                  • 相對好用一點,和國內的小紅尖椒基本一個東西
                • 乾辣椒
                  • 蠻好用
        • 真的想當小當家的人:
          • 動物類乾貨和種子類的不要試了,帶不進去的基本上。。
            • 因為我都試過了。。。
    • 喜歡裝扮家裡的人可以考慮帶
      • 墻貼
        • (TB偷的圖請無視水印)

3. 行前需要做的準備

  • 辦簽證
  • 確認住宿
  • 訂機票 (最好不要訂禮拜天,也不要訂大夜班。不然下來宿舍/公寓的物業下班了就等著悲劇吧)
  • 學妹們和學長取得聯繫,學弟們和學校取得聯繫。
  • 確定好下飛機後的交通
    • Taxi
    • 學校接機
    • 學長接機
    • 當地華人團體接機
  • 哪個銀行好又近
  • 找室友
    • 不要隨便定,認識的不少住的很不愉快。

4. 出國留學的Mindset。

  • 想清楚你的未來在哪裡
    • 地點 A
      • 留美?
      • 大陸?
      • 其他?
    • 職業道路 B
      • 象牙塔?
      • 標準Corporate?
      • 專業類職位? (師字輩的,工程師,律師,醫師,等。)
      • 創業?
      • 金融?
      • Free Lance?
      • 接家業?
  • 想清楚自己大體的路,不需要細到我要到恆源祥寫羊羊羊廣告詞,但是至少要知道大概的方向。 每個不同的A搭配不同的B都會導致你需要一個不同的Mindset。
    • 例如如果留美象牙塔,那和教授們搞好關係當個留美好學霸是應該的。和國內同學social反而不是特別重要。 中國象牙塔就不是這麼玩兒的了,中國Corporate更不是這麼玩了。。。
  • 其他答案的很多說要求學業如何如何,或者要多社交如何如何。我看來都有些偏差,因為這個真的看個人和每個出國留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定位在哪裡。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自己思考出來的適合自己的才是對的。那些在網上指點江山的知友們,你們這不是害人么。。。。。

目前想到就這些了,如果有其他會補充。


1.你不是什麼容閎、嚴復那個時代的留學生,因為:

2.以上少讀書、多社交,完全是誤導。因為know your strength, you are an Asian kid.

3.除非是準備好移民並終老他國的,每周花一些時間關心國內發生了什麼,行業有什麼變化,有什麼自己目前所學可以回國有所作為的地方。

4.好好旅遊!絕對別浪費每一次可以旅遊的機會!

5.廣交天下朋友, 道不同也可以相為謀。

6.做好畢業規劃,別好高騖遠,別妄自菲薄。關鍵是善用自己的長處,無論是留外還是回國。

7.有機會和實力的話,幫父母配置下海外資產。

8.在國外起碼要工作或實習一次,了解當地的辦公室文化。

9.一定要好好鍛煉身體,以免變成加菲貓

10. Get laid if you can, don"t waste your sorrow if you can"t. 不謝。


  1. 你很有可能到大四發現自己什麼工作都找不到,美國公司不招你,國內公司你又不了解或者不願意去。現在中國留學生成千上萬,就業是很大的問題。實在找不到工作,那就繼續讀研究生去唄。詳細可以請 @Noah Gu 來elaborate一下。
  2. 如果想要相對容易地找到一個高收入的工作的話,去讀CS然後去當碼農吧。
  3. 找工作的相對容易程度一般與學校地點與大都市的距離成反比(學校本身巨牛的另說)。大都市指的是紐約、洛杉磯、芝加哥、舊金山矽谷。

  4. 所以,除非你是真心想要走學術路線,可以考慮轉學去一個大城市的學校。
  5. 絕大多數找到工作了的人都是靠自己努力與network出來的。不要以為學校的Career Services和網申遞簡歷對你會有任何的作用。我在一所Top 30的學校、有一份above average的簡歷和背景,曾經交過100+份網申,總共也就拿到一兩個面試,嗯。
  6. 理工科專業之外,幾乎所有美國大學的文社商等專業的課程成功的要素只有一個:會瞎扯(bullshit)。只要能掌握這個美國人從小熟練運用的技能,再加上中國基礎教育培養出來的數理邏輯能力,大部分課程都其實很簡單。
  7. 你的GPA不重要,但前提是你可以不太費力地就保持一個漂亮的GPA(至少3.5+吧,3.7+就還行)。然後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感興趣或者有價值的事情裡面去。如果你需要花大量時間精力才能維持一個GPA,那麼你應該想想你是否方法(或者智商)有問題,並且考慮一下你的追求是什麼,因為單單是GPA沒法帶給你任何東西的。(打算申請JD的除外,高GPA+高LSAT基本可以保證錄取)
  8. 你的朋友圈子不應該局限於你同校的同學們。在外留學的我們本來就沒有國內同學這一層重要的關係網了,你更需要去結識更多在其他學校的留學生。

這個答案突然火起來了,講一個正面的小例子:一位Top 30學校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因為自己的興趣,休學跑到矽谷參與了好幾個創業相關的知名項目,並且為國內一些關注矽谷的科技媒體撰稿。機緣巧合,加入了美國一家飛速發展的創業公司拓展中國市場的小團隊里。這公司剛融完很大的一輪,半年內他的期權價值翻了六倍。他92年生的。這是典型的跑到大城市、找對了行業、會network、會來事兒、會利用自己優勢的聰明人。


我說點實際的:

- 選課盡量不要選 adjunct professor。選課盡量不要選 adjunct professor。選課盡量不要選 adjunct professor。選課盡量不要選 adjunct professor。選課盡量不要選 adjunct professor. post-doc 的課也盡量不要選。

- 買個 vpn 好網路自由,與世界接軌,方便查資料,無需每件事都靠中國學長學姐的二手資訊。

- 極度推薦節目 john oliver 的 last week tonight, 最短的時間了解美國國情必備 + 吐槽美國 crash course。

- 讀林達那一套美國的書。

- 瀏覽 new yorker, the atlantic, utne, slate, huffington post 這些刊物,看看美國現在的新聞熱點怎樣的。也可以瀏覽 slate 雜誌的 education section, 還有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各種大學教授吐槽。american scholar 也是不錯的刊物。

- 瀏覽學校主頁,看自己準備讀的專業的教授,看看 internship 跟 scholarship 的各種機會。查看學生辦的校報。對學校越了解越有利。

- 去 itunes u 或者 coursera 這些公開課的地方聽聽課,先多提高自己的聽力。

- 多積累辭彙,尤其跟自己專業相關的辭彙。

- 思考,寫一下自己去美國終極目標是什麼。留學總有各種艱辛,有終極目標會幫你堅持下去。

- 美國的課堂很強調學生的參與跟討論,youtube 能上的找一些作家訪談,或者panel discussion 的東西看看(好似festival of dangerous ideas個人挺喜歡的,尤其有slavoj zizek那期),或者去收聽 podcast 裡面兩三個人主持的節目。好好利用網路資源。

- 如果口音很重的修鍊一下,不一定要練到純正的美音,但也不要太難聽。雖然說語言聽得懂足夠,但其實口音好的話會讓你有很多無形的advantage的。

- 上課,尤其上大課有lecture的,最好做前兩排。坐得後了容易分心。

- 寫給非學神,也就是大多數學生:根據個人經驗,朋友經驗,教授經驗,大學教育對一個人思考力,組織能力,交流應變能力的提高一般到大三才體現出來。大學教育這東西不是馬上見效果的東西,所以請各位同學耐心,堅持。

- 給吃貨:如果你的學校有student garden,趕緊多去那裡 sign up for volunteering and get involved。 也可以逛一逛環保組織或者co-op。這幾種社團是美國吃貨最集中的地方,而且吃得健康跟怪異,會接觸到主流美國飲食以外的飲食方式。新奇有趣又好玩。

- if you want to drink, get a f*ke driver"s license that indicates you are aged 21+ just in case

- 可了解美國高等教育現狀和相關的debate:

  1. 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18747/ivy-league-schools-are-overrated-send-your-kids-elsewhere
  2. Live And Learn
  3. Harvard, Ivy League Should Judge Students by Standardized Tests
  4. http://www.newyorker.com/books/joshua-rothman/what-college-cant-do
  5. Excerpt from Academically Adrift: Limited Learning on College Campuses by Richard Arum and Josipa Roksa
  6. Student loan crisis at its ugliest: I graduated and found out I owe $200,000.
  7. Malia Obama college application process: Labor practices at her top choices.
  8. Adjunct pay: A quarter of part-time college faculty receive public assistance.
  9. The Worst Time of the Year to Be an Adjunct Professor
  10. How Trigger Warnings Are Hurting Mental Health on Campus

我再說點虛的:When I was young and na?f, I tried my best shut those who I dislike out of my mind. Now I am older, I"ve learned to respect some of the people I dislike. In the past it was like: I don"t like this person and I am going to ignore him/her. Now it"s like: I respect this person, even though at the end of the day I would not find him/her endearing, but what I can learn from this person?

The ability to read, write, and think clear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 gain from college. It"s a liberating feeling to do these things well.

Also, "be yourself" is a toxic idea. The reason why you want to go to college and in particular study abroad is to transform yourself, to discover and cultivate a better self. So don"t be yourself. Be open-minded, be experimental, be uncomfortable. 借用 Susan Sontag 說過的:Be Bold! Be Bold! Be Bold!


努力學習,無論是專業上還是英文上面。不要浪費時間在那些被大部分人推崇的事情上。認清自己,知道自己3-5年內要的是什麼。其實無論在哪裡念大學,你要做的事情都差不多。這段時間,是你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重新構造自己的珍貴光陰。我當初沒有這麼做,後悔莫及。希望你可以,做到。 當然,當你發現你做到了我上述所說的一切,卻不一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考上好學校的研究生。沒關係的,真的。我想告訴你的是:時間花在哪,早晚會看的見的


學好英語

學好英語

學好英語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實留學的時候,需要學的有很多,但是為什麼非得是英語呢?因為,在我看來,英語與所有需要學習的東西都有非常緊密的關係。

1、學業。不管是上課回答問題,課後小組討論,due前提交作業。每一步依賴於你的英語。永遠不要覺得你的英語夠用就行,在論文中對於辭彙的熟練應用會極大地提高你論文的可讀性甚至別人對它的評價。還有如果你在閱讀教材的時候,能很舒服地閱讀,而不是看三句查一次詞典,也會很大的提高你的學習效率。節省下來的時間,也可以讓你在更多的地方進行提高。

2、社交。不要聽那種「來了美國這種環境很容易就能提高英語」的論調。說那種話的人,要麼是國內不明情況的圍觀群眾,要麼是英語不差的既得利益者。英語差,就很難交的到美國朋友,就更沒有機會練習英語,英語從而就更沒有提高。英語好,就容易交到一些美國朋友,就更多機會練習英語,英語就能提高更快。英語與社交就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我們公司就好些,來了美國二十年英語還不如我的中國同事(絕不是瞧不起。人家工作能力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就事論事),這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社交圈子,就我所知,他們是沒有regular的美國本地朋友的。

3、找工。作為來美國的國際學生,雖然看起來很遙遠,但是找工常常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之一。如果你是cs的話還好,英語差點只要能力強還是會有人要,但你如果是個商科生之類需要交流的,英語常常是決定你面試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我一個大牛同事,就是因為英語不好,在與印度面試官交流的時候沒有溝通好被google拒的。後來google又派獵頭來找他,他表示已經不想去了,哈哈。

英語這種東西,我一向認為是投入性價比非常高的一項技能。你學個最新潮的技術框架,可能過兩年就被淘汰了,你看看你們專業的入門書籍,說不定你來之後又轉專業了。但是,英語這種東西,只要你一日待在美利堅大陸上,你就會時時刻刻體會到它帶給你的好處。

另外,為什麼我說要趁你還沒到美國也要趕緊學。因為,來美之後可能忙於學業之類的,反而沒有時間沉下心來學習英語了。比如說我,在美國讀書期間英語基本沒啥長進,其實也不缺英語環境,實驗室里教會裡都是美國人,我每個星期也說的挺多的,但是依舊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除了說的略微通順了一點。在工作後,我開始沉下心來,從最基礎的音標,intonation(抱歉不會翻譯),還有phrasal word開始學習起,反而提升巨大。有意思的是,我現在公司里的美國人比例挺低的(IT公司都是老中老印),我說英文的機會也沒有以前在學校多,但是我英語反而更好了。還是要歸功於自己業餘時間下意識系統的學,而不是僅僅指望通過跟老美聊到哪算哪的嘮嗑來學習英語。

哎,看到題主這個題目,不覺著有些感慨,想想自己當初剛來美的時候也是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青澀小伙,要是我能把這些告訴那個時候的我的話,興許能少走很多彎路呢。

anyway,如果題主還有更多關於在美國生活的問題困惑的話,可以私信我。希望在美利堅土地上的中國人都能夠有好的成長吧。


對於本科出去的孩子們:

  1. 一定要多花點時間想想自己 想做 什麼,你已經不小了,愛金融的人十八歲應該至少已經開始了解金融市場了,愛音樂的人十八歲至少已經脫離了流行音樂了,愛設計的人至少已經把自己的房間裝飾得很好看了。如果你愛吃愛玩兒愛喝酒愛看片愛聽音樂愛做飯,十八歲的你就該想想該如何對待這些事兒了,至於怎麼樣叫愛一件事兒,如果你愛一件事你自己就會知道的。(雖然我十八歲什麼都沒有做,扶牆,但是我覺得當時如果可以逼著自己想一想會是一件不錯的事情,畢竟過來人的經驗大部分都是他們沒有做到的。)

回過頭來說其實大多數時候在中國,專業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所以大部分時候你 想做什麼在家長(大部分時候你的生活決策者)眼裡看起來就是一坨屎一文不值。但是就算是從實際角度出發,請至少嘗試想想自己之後 要做什麼。這樣是為了可以繞開著這個事情選課。比如我如果大一就知道我以後會是 math cs major 的話,那我可能會多選一些不相關的藝術類課程,因為這可能是我的 last shot。我也不知道我說清楚了沒,過來人應該都明白。其實出國留學最重要的就是拓寬自己的視野,說白了也就是趁年輕多玩兒,我說的不是浪。

2. 盡量多了解學校。

你問在美帝讀書的人十個有八個對自己的學校不滿意的,有各種各樣的原因,食堂不好吃,妹子太少,漢子太丑,教授傻逼,所在小鎮鳥不拉屎,學校知名度不高。首先,多了解學校,這些問題也是無法避免的。

但是多了解學校,讓你了解的不僅僅是這個學校的優點,也是這個學校的缺點。在選校的時候就對各個學校的缺點進行權衡,可以極大程度上避免你以後在 breakfastbrunchlunchdinner 和同學們互相抱怨浪費時間。當然想完全避免你就想太多了,大學是驚喜不斷的,苦笑扶牆。

學校是死的,人是活的,學校是由人組成的。了解學校就是找人聊,別無他法。不同專業、男女老少都聊。不同專業、不同屆情況都會不一樣。

有些學校的弱點對有些人很致命。舉一個不是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家裡經濟不太好,家裡所有積蓄都用來供你讀四年大學,而你去了個文理學院,畢業出來找不到工作,就很吃屎。這種情況你應該選常春藤,微笑。其實你只要想找工作都要選常春藤,微笑。其實無論如何最好都選常春藤,微笑。

3. 準備嘗試新事物。

交際啊、出去玩,最後都是留學經驗中非常重要的事。從某種程度上比學習重要。你去面試時,跟面試官說這四年學了數學,跟說四年里每個周末都去滑雪,聽起來完全不一樣。

當然也要注意安全。

還有 要注意安全。


Alright bro, I think the first thing you need to do is to relax. I can understand how anxious you are right now (at the point of time when this question was asked), because I see you even post your question in English on a Chinese ask-and-answer site. I know you want to use every chance in your sight to enhance your English before you go to the state. You may have depicted a whole picture of how your overseas life may look like but all I want to tell you is that imagination does not always comply with reality. What you have prepared for a long time may be not as worthy in America. So, just relax for now.

And these are some suggestions after you get to America.

1. Be brave, be brave to talk in English, be brave when you deal with troubles, be brave when you face everything and remember even those Korean suckers could do it, why cannot you?

2. Study is important, but it ain"t always important. You should be positive in your social life,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Chinese students as well as those come from different continents, and maybe get laid by some blonde stunners,they taste great!

3.Do not be an otaku, go places, that is all the reasons you spend whole lot of money to this bloody country!

All the best with you and enjoy your time in America!


假如你是男生,在國內是張3分的臉,出國升級為6分;

假如你是女生,在國內是張10分的臉,那你也只能找3分的男生了。

哦對對,忘了說了,工科院校和在鳥不拉屎的地方的學校,請把我剛才說的反過來。


別人說 How are you的時候別說Fine, thank you and you.


1.首先明確,去美國讀大學這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它成為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2.不要對任何國家有種族偏見,(雖然很多人會這樣)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去美國後會認識神奇國家的人(別人念出來的國家英文你可能沒聽過),請保持淡定,友好地和他們交朋友,告訴他們你的國家是怎麼樣的,也關心了解他們的國家文化。例如,我的室友是伊朗人,我了解了很多伊朗的文化。慢慢地你會發現,世界真TM大!什麼人都有。

3.去美國後可能很多想法都會改變,但無論如何,要保持好心情。他們很喜歡問How are you?就算是超市購物結賬時也會問你,練好這個對話,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How are you?

——pretty good!

記得多說Thankyou!

4.中國很好,真的很好。

5.多去看看不一樣的風景,做一些瘋狂的事情,比如一些在國內沒辦法體驗的事情。

6.去美國之前一定要把好吃的都吃一遍!(我簡直太想念那些便宜還好吃的美食了)

7.把想見的朋友都見一遍,送去你的祝福,留下關心,雖然走的時候都說:出國後我們都要常聯繫。但真的常聯繫數不出幾個。出國後也要和好朋友常聯繫。

8.多和親人聚聚,多去看看家裡的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告訴他們不要擔心,自己去美國可以混出新天地。出國前和他們聊聊天,說說你們以前的故事,臨別前可以給他們擁抱。出國後一定要定期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知道你的情況,也時常讓他們注意身體。

9.有錢也別太費錢,將錢的價值擴大,不需要太顯擺的錢可以不花。錢不多可以節省一些,知乎上幾個美帝省錢的方式。不過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這些事情上。

10. 定期給自己一個計劃,明確自己出國的目的是什麼,畢業後有什麼目標,朝這個目標努力,不忘初心。

11.不要盲目跟從別的留學生,學習他們的優點,但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別給自己貼海龜的標籤。

12.練習下廚藝,確定自己能燒出幾道自己喜歡的菜好吧?不然哭死。

13.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一定想方設法提高英語能力。就算剛開始說的很挫,如果真有心說好英語,一定可以!

14. 剛開始你會到處旅遊,覺得美國到處都很新鮮,過了一段你可能累了,開始宅在家裡,或者被學習壓在圖書館。但請別這樣,適當給自己找些樂子。

15. 做好健身的規劃,利用學校的健身房,多鍛煉鍛煉。

16.充分利用你可以有的資源,這包括學校資源,美國社會的資源。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真的會用的人不多。

17.答應我請把該淘的寶都淘好再來。。

18.The end,多看看知乎,很多不錯的答案,我出國前學到很多東西。。

ps除了帶行李的,這件事情真的因人而異!(一臉尷尬)


不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起碼做到別給中國人丟臉。


大家好!我叫馬麗安。我是美國大學生。我學中文學了一年了,所以寫的不太好。你門可以幫我提高我的中文水平。中國和美國的文化很不一樣,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國家,美國沒有很多傳統。美國很自由,所以美國人又很奇怪的生活習慣。很多中國人覺得你的家人非常重要,家人常常一起吃飯,過節日什麼的。很多美國人覺得你自己是最重要的。比如說,在飯館兒,中國人跟家人一起點菜,一起吃飯。吃飯以後一個人付錢。美國人自己點菜,自己吃飯,自己付錢。

很多美國人不了解中國的地理,文化什麼的。有的人連不了解美國的地理,不是因為他們不聰明,就是因為他們學別的事兒。如果你想跟美國人聊天你可以解釋這個事兒。

如果你們有具體的問題,可以問我。


It"s not a place where you can get good grades without working hard all the time.

You have to enjoy being alone, and don"t try to find a girlfriend/boyfriend just because of that.

It is not a "free and equal" country.

Learn to ask for help. You paid (a lot) for that.

Learn to handle pressure. Actually, you should just like it.

It"s common to feel frustrated.

If you can"t make friends with most of the Americans, that"s totally fine.

Try to explore who you are.


一定要事先了解當地的生活習慣,搞清楚那裡的人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有些我們日常覺得沒什麼的習慣,未必適用於美國,甚至還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因此在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


推薦閱讀:

精英教育到底是選擇精英學生來教育,還是將學生教育成精英?
工作三年還能出國留學么?
中國人有哪些優點讓外國人讚賞?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出國讀研究生材料哪些方向好一些,就業前景如何?
各位在國外讀書的前輩,你最想對即將留學的人和剛剛開始留學的人說什麼呢?

TAG:美國 | 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