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市公司投資部工作有前途嗎?

這個崗位的主要職責是做戰略投資、併購或能給企業創造盈利點的直接投資,包括但不限於進行境內外擬投資企業投資分析,管理已有投資等。我想請問,在企業里做投資和在金融機構里做投資的最大區別在哪裡?有前途嗎?謝謝!

PS. 是投資部,不是證券部。這家公司這兩個部門是分開的。

我是女生,教育背景良好。

我是題主,我回來了。沒想到我這個問題關注的人還挺多。那應要求回答一下我的現狀吧。

我最後去了這家公司的投資部,是學到了一些東西,但確實如下面評論,有沒有前途完全取決於大老闆。我是在民營的老上市公司,真的是老闆沒想好,一個都投不了。那會兒去的時候hr各種說的天花亂墜啊,誰知道去了才發現老闆的要求太不切實際,而且非常不重視市值管理。所以現在我打算走了,還是回機構去吧。


區別很大:

1.上市公司投資的一般是跟自己的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要評價的是被投資項目對上市公司的戰略意義,以及在業務上進行整合的可能性。所以要求項目負責人對行業和技術有所了解,對財務和法律方面的要求則會降低。如果不了解行業和人,吃大虧的概率還是蠻高的。而財務投資一般是依靠財務法律以及相應的投資條款來進行風險控制。

2.上市公司的投資往往涉及到產業整合,對投後管理的要求比較高。而相對來說上市公司不如純粹的財務投資公司可以使用的資金量大,每年能做的項目有限。(我自己大概一年跟十個左右的項目,最後執行的三四個,但是手上投後管理的差不多也有五六個,很多時間需要放在協助被投公司發展上)

3.上市公司受到的監管比較嚴格(具體還要看是在A股、港股還是美股),重大投資項目需要考慮合規要求,和監管部門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看題主描述我猜是去擔任投資助理職位吧,如果是內部調崗或者從同業公司跳槽過去的還好,如果是剛畢業或者從財務投資公司的投資助理跳槽過去的,說實話並不是一條很好的職業路徑。


1.上市公司的投資部,一般都是投自己企業主營業務上下游的相關業務,戰略性投資。機構投資基本上還是以財務投資為主。

2.上市公司的投資部,差別非常大的,需要具體一個一個去甄別。有的上市公司,老闆水平比較低,看著別人戰略投資搞得風生水起,自己也搞,團隊不具備投資能力的大把。


你說公司名我們才能判斷,上市公司間的差異太大,具體來說,公司是否足夠有錢,是否依賴投資併購來建造生態和壁壘,是否靠投資來打壓競爭對手,這些都決定了你工作的前途。一些上市公司一年做不成1筆投資或併購,投資部就跟政府的信訪辦似的,你願意去嗎。


我的層次沒那麼高,講點底層實際考慮的。

我在投行工作,一個能力很強的同事已經跳去上市公司的投資部工作了,他也跟我聊過,種種考慮我沒有去,他的考慮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投行高強度的材料工作讓他疲憊不堪

鑒於不是問投行和上市公司投資部的選擇,就不展開說了。

2、該上市公司老闆對專業人士的信任

他去的上市公司老闆本身更專註於自身業務,對於投資併購方面的事情還是比較信任專業人士的,同時也給整個部門比較高的許可權,整個部門的薪酬體系、話語權都是高於其他業務部門的。

3、通過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獲得公司股份

在他做判斷的那個時點,股票市場還是比較好,他作為投資部中層能夠獲得較多的認購份額,並且有老闆提供槓桿。

從目前他的情況來看:

1、雖然工作強度並沒有降低,但是從單純的做材料到看項目,他自認還是比較滿意現在的工作狀態,也比較有甲方的感覺。

2、老闆對他們還是比較尊敬的,在沒有出項目的情況下,批一些七七八八的費用,平時的收入不比在投行的時候低。

3、員工持股計劃遭遇股災,後續還不好說。


去年的時候我也面臨過這樣的問題,先佔個坑,有空把我當時的選擇告訴你。去年這個時候,我做會計做得索然無味,比較嚮往證券部,但人家不招人,於是跟投資部的領導聊了聊,對我興趣很大,就打聽了很多投資部的情況。 1、投資部的老大是德隆系出身,聽說投資回報最高的有300倍,跟這個領導學習,我是很嚮往的。2、上市公司的這種投資部,很多是在有大把資金而只能買理財產品,無法讓投資者滿意而設立的,現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有餘錢搞投資的企業以後越來越少。3、上市公司大部分是有國有控股的,有好項目審批也很麻煩,能成功的更少。4、一個投資項目需要有三種人:法律、財務、業務,湊齊這三種人,而且配合密切才能有成功的把握,可是這三種人哪這麼好湊。


問題是三月份的,估計題主早就做完決定了……不過既然邀請了就隨便說兩句。

我曾去過上市公司投資部門面試,當然,結果就是被吊打,因為完全不懂。站在上市公司角度,哪些公司是不可錯過的,哪些領域是要去看的,哪些是不計代價要拿下的……還有就是類似出多少價是合適的、怎麼和公司做整合等思考緯度,這些是作為戰略投資/併購比較關注的。說白了,要穩准狠,確定思路,然後找到明確目標,談價格,拿下。上市公司相對獨立,很多思考需要投資人員來做,而有的A股「什麼鬼」上市公司更糟糕,基本上就是揣摩老闆的意思,然後順著方向去找目標,錢不缺,就看怎麼去談。談下來以後,都是事務性工作。案源方面,有業務部門做支撐,有近水樓台的優勢。不過若是碰到亂來的老闆,酒桌上拍下來的案子,雖然明知道爛爆了,也得去做。

而財務投資者,很重要講的是「退場時機」部分,其基本商業模式其實就是低買高賣未上市公司股票,不過買賣之中更有一番大學問,在尋覓適合賣家方面需要平日就與各公司負責併購部門的人員培養好關係。一隻創投基金多半會經歷五年以上的生命周期,才能走到獲利了結的階段,最後得到的附帶權益在扣除稅金、與合伙人拆帳後,其實也所剩不多,甚至比不上一般金融業的獲利。靠一家公司賺錢來吃一輩子,是不可能發生的,只能不斷去募下一支……沒完沒了的行業。不過,財務投資一般是合夥制,如果做得好,能分到carry。而在公司的投資部門,除非分到公司股份,否則就是普通員工的制度。

作為戰略投資,因為相對目標明確,需要一家一家的對各公司進行背景研究、財務分析、獲利模式與未來營運情況進行整理與評估。還要對所在公司的需求進行分析與評估,最好是直接與老闆更密切的討論與交流,鍛煉看產業與看財務等等多方能力。

找工作不能看短期,就像買東西,自以為撿到便宜的人結果可能反而買貴了。 價格若是跟過去比,看起來確實是比較便宜,但若是跟後來持續下滑的價格相比,就沒有人會覺得買到便宜了(比如雙11)。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工作更有優劣:如果想長久從事投資,財務投資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想對一個產業吃透並和某家公司的文化整合得更緊密,做戰略投資更直接。當然,前提是找到的是好機構、好公司。

其他方面我就不懂了,畢竟沒做過。


一般情況下不要去,除非那公司是騰訊之類規模大,團隊靠譜且投資活躍的公司。原因如下:

1)絕大部分公司,含上市公司,都是老闆說了算,大部分投資部只不過幫老闆做的決定準備材料過手續而已,一般情況下說老闆跟你說這項目已經談好了,多少價格什麼架構都好了,你準備下書面文件,因此基本無論DD、估值到投後管理基本混過去,對方老總就是你老闆的親友,你根本不敢做什麼DD

2)項目少,好多公司投資部不會超過3-5人,而且大部分時間比較閑,項目基本只有老闆給的才會做,你找回來的99%不會真正投

3)跳槽不好。如果進了非知名公司,且運氣不好幾年做不了正規項目,根本難以找工作,PE VC就別想了,最多混一個坑公司呆。


區別太大了,可以這麼說,完全不是一個行業。

先不說金融行業圈有多亂了,就說說投資,投資一般分兩類。

一種是有退出機制的投資,這個基本上都是現在所有人口中的投資,我不多說,總之一個原則,在你沒有找到傻波一下家之前,不要投錢。

我想說的是另一種投資,就是項目投資,就是公司自己投錢做一個項目,無論工廠還是商業,還是別的什麼,總之是通過項目運營掙錢的這類。

這種工作對投資經理的綜合要求是非常的高,你要能做盡調,要能編可研,要懂財務,要知道工程技術,還要了解市場策略等等等等。

還要說一點,其實對項目投資,做的最好的還真就是國企,尤其是中字頭的,投資部都是公司核心的幾個部門,都是大牛,而且都很強勢。

如果是這種崗位,建議你去。上不上市真沒什麼用。


某醫療上市公司投資部,公司規模還可以,業內有點名氣。

但是作為戰略投資部,蛋疼事情很多:

1.項目不多是實話。不像創投天天到處飛到處看項目,我們的投資方向很集中,圍繞上市公司產業鏈做的話就是純併購,但畢竟產業鏈上做久了,大家都知根知底有哪些個東西。做外延式拓展,老闆自己都沒底氣,精準醫療你看得懂嗎?

2.流程很繁瑣。我們經常是一個項目光是流程都要走很久,投委會之後還要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各種會。其實懂的人極少,風險高度分散,大家都不想承擔責任。

3.投後管理一塌糊塗。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髮個公告,之後不了了之的情況時而出現。上次投了一家醫院,13個億的投資強度,現在2年過去了,依然是半吊子工程,院長都跑了。每次整理資料提到這個某某醫院的時候,大家都是一臉羞愧。

4.培養接班人。(無奈臉)

5.待遇不高。上面某個答案說的很對,carry基本沒你份,工資是上市公司體系,薪酬福利沒太大吸引力。

說完不爽的,說說優點:

1.錢多。上市公司一個定增,夠投很久了。而且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會在體系外設立一個投資平台,各種合作基金方。

2.產業背景。跟財務投資人不同,上市公司畢竟有自身在產業的資源,在嫁接整合的過程中對項目方也是有吸引力的談判點。

3.成就感。上市公司這邊戰略投資結束之後,搖身一變進了董事會,整合之後,相當於開了集團第二條生命線。

其實這也是看公司的,工作接觸過外資醫療企業的戰略投資部,那叫一個牛逼!舉手投足間散發著 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的氣息。國內一些控股平台型公司也很牛氣,復星為代表的行業內也是鼎鼎大名,不過路子有點野。


我在投資機構待了5年,剛進入一家上市公司投資部。說點個人看法:

不論在哪,一般項目經理都是幹活的,項目投不投,都是上頭的想法。在基金公司要是合伙人才可能實現自己的投資理念,在上市公司,不知道副總級別是否可以影響到老總,看老總個人了。

創投公司如果是投早期的,生活會比較精彩,天天看不同的項目接觸不同的人學到不同的東西,但除了經驗和知識外,大部分都是無效的勞動(因為爛項目佔比高)。

上市公司專盯大項目,出門的機會少,坐辦公室會比較閉塞,不如創投生活精彩,但投資嚴謹,投成一個價值很大,個人成就也會很高(案例價值)。

知識方面,一個精細,一個寬泛,各有好處。

我現在的想法是,如果薪資待遇差不多,最好能兩處都經歷一下,這樣做投資的經歷就完整了。我個人是做VC到PE到上市公司投資部的,前面的VC和PE都是地方小平台,上市公司怎麼的至少是有代碼的,感覺如果將來跨地區流動的話,價值會更大一些。


1. 取決於上市公司發展風格,是偏激進(有錢)還是穩健(無為),激進的公司有若干個項目可以推動、落實,從前期談判到協議的簽署和後期投管可以完全參與,才能說是做投資工作,而穩健型的公司,畏手畏腳,或審批流程複雜,常常都是停留在了分析,寫報告的階段就沒了。

2. 取決於個人發展階段。畢業生或行業經驗較淺的, 不建議去,因為一是不懂行,二是沒有行業資源,三是對自己能力提升來說可練手的項目不如投資公司多。年輕人,還是積攢點實在的技能或資源比較好。

3. 上市公司投資部一般跟資產管理部(投後管理)密切相關,會有大量的時間參與投後管理。如果不是派去項目上的管理崗位,管理也僅僅停留在寫寫報告,分析數據,對實踐能力提升不大,如果派去項目上的管理崗位,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往往是比較血淚史的故事。


額,正好我也幹了類似的活兒,我們公司準備上市,所以未來兩年在投資併購的工作就多了起來。本來咱們部門前幾年做的是投資工作,有成有敗,但由於要上市了,對增加新的贏利點比較感興趣,所以早期投資基本上不做了,重點就是併購。可是併購何其難,誰?沒事兒想要把公司賣給你?人家經營的好好的,幹嘛要抱著你這棵大樹玩兒?除非對方經營前景好,但現在就是缺錢缺你的資源,或者現在經營得不錯,但聊著聊著就覺得給未來找一條退路也不錯~總之,這個事兒是慢慢談出來的。這是一條孤獨的路,可能一年顆粒無收,也可能成績斐然。靠人脈靠信息也靠天。


我在上市公司證券部,公司較小未設立投資部,投資都是請外面券商來協助的,專業素養和團隊是否給力很重要,公司前期併購一家單位由券商安排併購中產生的一切事宜,我們證券部起輔助作用,然並卵,併購之後發現公司就是一個爛攤子。。。


投資最重要的是三個E,

1. 教育(Education),

2. 經驗(Experience),

3. 充足的現金(Excessive cash),

引自《富爸爸投資指南》

ps:前兩項是最重要的,大多數普通人都沒有財商教育和投資經驗,所以大多數人無法富有,而投資經驗一般由失敗和犯錯中獲得,而普通人害怕犯錯和失敗,把犯錯和失敗看成痛苦和恥辱,


上市公司投資部實習過一年,說下我的感受。該公司投資部情況較複雜,但是大BOSS是個明白人,知道市值要上去很大部分依賴資本運作。

一、前途

像這種需要急速擴張的上市公司,併購頻繁發生,所以可預見的幾年內,前途還是有的。包括你的個人待遇以及所學到的東西。但是在公司內部的地位。。。我覺得哪怕是部門主管也只是最多能發個言,左右不了什麼。

二、待遇

這個根據地區不同公司情況不同,工作兩年後應該會到中等到偏上的區間。

三、資源

做投資,最重要的在我看來還是資源。而在上市公司做,與在投資機構做不同的是,你的渠道可以自建。你可以通過上市公司的業務部門,可以通過老闆們的關係和他們的商圈,去開拓資源。打個比方來說,我們現在的公司可能一個月看十幾個項目,而關聯的上市公司投資部一個月能看我們的兩到三倍,還是建立在我們的boss資源甚廣的前提下。

以上只是個人經歷得出的結論,本人進入投資行業時日尚短,所述未免片面,還請比對其他老師的答案再做參考,謝謝!


如果投資頻率大的話,作為新人收穫會很大(理論知識和經驗),什麼行業的?


專業的人還是做專業的事。

靠譜不靠譜得看你的老闆是什麼樣的,包括戰略眼光,合作基因,是否強勢,以及對併購與投資的理解,這個理解又可分為項目的理解和程序,評估計價方式等方面的理解。

成功與失敗暫且不論,過程確實很繁瑣,反覆追蹤,揣摩心態,虛假信息等等。

一句話比較流行的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啊。


東西肯定能學到,至於發展么,看你學的怎麼樣,大多是流程性的事物。


要看你去哪家公司的投資部了


同問啊,樓上幾位,去了嗎?


同問


搭車同問


經歷了三家公司的投資部,其中第一和第三是上市公司投資部,第二為上市公司控股公司。總結出,有沒有前途,看老闆怎麼想,老闆想明白了,就能投,老闆沒想好,一個都投不了。控股體系比上市公司體制內的投資部,要好一些。關鍵看公司以前的投資歷史,千萬不要信對未來的規劃。千萬要小心。


推薦閱讀:

父母總聽小道消息來買賣股票,虧了很多錢,如何能說服他們放棄?
主力是怎麼影響股價進行盈利的?
把銀行賬戶借給同事做郵幣卡有風險么?
金融業轉行其他行業的可能性?
如果現在有 10 萬塊,如何投資能讓收益最大化?

TAG:投資 | 上市公司 | 職業規劃 | 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