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銳龍處理器(AMD Ryzen)?對 AMD 的市場前景會有何影響?

請理性分析,不要只說幻燈片。

幹掉英特爾i7-6900K AMD最強Ryzen處理器首次登場

Ryzen(銳龍)處理器是AMD「Summit Ridge」家族的一員,主攻的是高端桌面晶元市場,AMD 表示其IPC(每時鐘周期執行的指令數)性能相對於「推土機」架構上漲幅達到了40%以上。因此,這枚3.4GHz的展示晶元,相比英特爾Broadwell-E架構的Core i7-6900K八核處理器性能更快一些,而且TDP在100W之內。

更新:逆襲成功 銳龍 AMD Ryzen 7 處理器發布


結合我在另一個問題中關於zen架構性能的觀點(怎麼看 AMD 公司新發布的 zen 處理器? ),個人認為ryzen的IPC大致介於haswell和skylake之間。再加上之前實機演示的結果,可以謹慎樂觀地認為高端的SR7跟I家的8核產品處在一個水平線上。先不論SR7的定價,對於在競爭中長期處於劣勢的AMD而言,這樣一款足以跟對手高端產品爭衡的CPU哪怕良品率低下、定價高昂,對於樹立品牌的高端形象,拉動中低端產品的銷售也是極為重要的。我甚至認為AMD完全可以把自家伺服器產品線上的八通道內存控制器下放到民用產品線,出一款類似當年AthlonFX51那樣的概念性產品,定價完全可以超過6950X的1599刀。就算只能賣出去幾顆,由此造成的話題效應也能在相當程度上改變AMD多年來被認為是Intel廉價替代品的不利形勢。加之新一代Polaris架構rx490近期流出的性能表現可期,近段時期A家對顯卡驅動大刀闊斧的改良也大幅扭轉了長期以來A卡驅動不穩定、附加功能少的缺點(相比之下倒是N卡最近幾款驅動頻繁掉鏈子),我覺得在明年1季度後AMD的新3A平台會具有強大的競爭力。不說了,我去買他家股票了~

PS:那些拿推土機說事的,其實到開發後期AMD內部對推土機的真實斤兩還是心裡有數的,並沒有打腫臉充胖子大肆宣傳,更沒有像今天這樣實機演示,吹噓推土機的都是些惟恐天下不亂的無良媒體。多年來AMD的總體技術實力雖然不及Intel,但是這點矜持還是有的,我不認為AMD會做出公然造假的事,最多在演示時選些有利於自家產品的項目罷了。


intel一到貼吧,所有水帖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intel,你的cpu又被ryzen爆了!」他不回答,對櫃里說,「找兩組水軍,要一排小白。」便排出九毛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 「你一定又盤算著擠牙膏了!」intel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 「什麼清白?我前天親手買了你i7-7700k,被ryzen1700吊著打。」intel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 條綻出,爭辯道,「酷睿不能算擠牙膏……擠牙膏!……cpu的事,能算擠么?」接連便是難懂 的話,什麼「單核高頻」,什麼「架構做工」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吧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話說弟弟I3被欺負了 I7來了

I7 4790: 聽說你們A家很叼?

FX8350:沒你I家叼。

I7 4790:那你他媽還欺負我弟弟I3?

FX8350呵呵一笑:我可沒欺負,實事求是而已。

I7 4790:行,你牛逼,有本事來秒我啊,來啊。

FX8350:不是你的對手。

I7 4790:那你還敢欺負我弟弟I3?信不信老子分分鐘弄死你。

FX8350:哈哈哈,我們A家可不像你I家那樣能吹能黑,我們是一直信仰實事求是,你就算殺了我,我也不會屈服。

I7 4790:呵呵,那好,就如你所願。

I7 4790隨手一揮,FX8350倒在了地上。

FX 8370趕了過來:弟弟,弟弟,你怎麼樣了。

FX 8350:哥,對不起,我沒能捍衛FX家的尊嚴。

FX 8370紅著眼睛:弟弟,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FX 8350眼睛一閉。

FX 8370仰天大吼:4709!你,你竟然敢殺我弟弟?

I7 4790冷笑:喲,又來個送死的。

FX 8370:你很牛逼,是吧?

I7 4790:比你牛逼。想給你弟弟報仇,就把你大哥大叫來和我說話吧。

FX 8370:不用了。我大哥忙。

I7 4790:那你也去死吧。

FX8370從兜里掏出瓶藥劑,咕咕喝了下去。

I7 4790一絲不好的預感:你吃的什麼?

FX8370哈哈大笑:超級液氮,老子和你拼了。

I7 4790:喲呵,想超對少?來來來。

FX8370:別得意。

一聲暴喝,FX8370:八門遁甲,第八門,開!

傳說中的死門?

I7 4790終於有些慌了:你竟然超8G,他媽不要命了?

FX8370:我不願做一輩子的懦夫,寧願做5秒的真男人,哪怕生命走到盡頭,我也要盡我的全力,為我的主人點亮顯示器的最後一抹光輝,這就是我的忍道。

看著一寸一寸長大的FX8370,I7 4790驚恐的想逃跑。

FX8370:殺人償命,隨手一揮。

嗖,一道身影閃過I7 4790K成功攔下了他的攻擊

I7 4790驚喜:哥,你來了。

I7 4790K:兄弟莫慌,看兄長超他一超,弄死他狗日的。

砰,砰,砰!大地在震顫。

FX8370身後一個參天巨影逐漸出現。

FX8370轉頭一看,頓時一臉震驚,竟然是自己大哥FX9590,大哥他,竟然超到了10G

FX8370閃過一悲色:大哥!

FX9590:兄弟們啊,你們感動了我,我們A家哪怕死完,都不懼任何挑戰。

說完,看向在自己眼前渺小不已的I7 4790K:去吧你大哥大叫來吧。

I7 4790K:是你逼我的,來吧家族裡的小傢伙們。

I7 6700K、7700K、6800K、6900K齊聲應道:在,敢問前輩有何吩咐。

I7 4790K:我老了,現在這個世界,是你們年輕人的了,去吧,把你們面前的這個老傢伙,給徹底的消滅吧!

I7 4790K輕蔑的看了一眼:那又如何?

FX9590的聲音已經在顫抖:那好,我到要看看你們這幫I家的小輩到底有幾斤幾兩!

說話間,FX9590已經沖了出去,而I家眾人也紛紛將自己超頻,一場大戰瞬間激發。

然而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再加上FX9590本身的天賦並不如I家的小輩們,這場戰鬥還沒開始多久,FX9590便開始節節敗退,他不由得心想:難道我們A家從此將一敗塗地嘛?

就在I7 6900K打算給FX9590最後一擊的時候,異變突生!

一個略顯稚嫩的身影強行加入了戰鬥,只見他一個猛抓就將FX9590從混戰中揪了出來,並飛快的解除了FX9590的超負荷運行。

I7 4790K大驚:你是誰?為什麼插手我們IA兩家的糾紛?

只見來人默默的抬起頭,露出了額頭上R7 1800X的頭帶。

與此同時,另外兩個更加年輕一些的面容出現了,分別是R7 1700X和R7 1700。

R7 1800X:欺負我們A家長輩是吧?

R7 1700X:覺得我們A家後繼無人是吧?

R7 1700: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是吧?

R7齊齊轉身對著已經重傷將死,卻露著欣慰笑容的FX9590

說道:前輩,你們辛苦了。

FX9590看著這三個小傢伙,欣慰的閉上了眼睛……

R7三人再次轉身,表情瞬間變的凌厲:接下來……是我們的戰鬥了!

戰鬥的結果我們誰也不知道。

但是,這段傳奇的故事,將會一直流傳下去。


這個問題下所有質疑的ID,Lisa 蘇昨天來打臉了


2005年左右,雙核出現的時候,有人舉得單核高頻管用;

2008年前後,四核開始大面積鋪貨,有人還在吹高頻雙核;

2017年,高性能八核開始大面積鋪貨,有人還在抱著高頻四核無敵 。

直接上結論:RYZEN提供了intel同級別90%以上的性能,基本相同的功耗,通過閹割一些不常用或者用不到的東西,做到了僅相當於對手50%-65%的售價。

低售價肯定是有所妥協,比如閹割內存控制器,減少PCIE3.0通道(相對X99),RYZEN還弱化了AVX指令集,晶元組僅提供4-8條PCIE2.0來連接外圍設備。

順便解釋下這些弱化閹割有什麼影響

內存控制器,雙通道對比四通道,絕大多數狀況下,沒有性能損耗,少數非常吃帶寬的軟體,大概10%損耗吧。這個閹割我支持~

PCIE3.0通道,除非你要上兩個全速NVME SSD或者三張1080,否則沒大瓶頸。支持。

AVX指令集,對於利用到了AVX指令集的程序,RYZEN可能效率比較低(當然還是比沒有AVX的U好太多的),但是這種程序,除了視頻壓制我想不到還有啥。(便宜一半啊!還想咋地!)支持。

主板晶元組,做個比方,最低端的A320主板從晶元組出來的USB SATA等通道,走4條PCIE2.0。想要瓶頸你需要這麼做,先把RYZEN CPU自帶的,4 USB3.0,2xSATA 2xNVME用完,然後才能用到晶元組的通道。簡單來說,全部加起來大概是12個USB3.0 SSD移動硬碟全速運行的時候,A320平台就有瓶頸了~我表示用不完,支持

RYZEN AM4畢竟也就是個高性價比實用平台,力壓intel 115X平台沒有任何壓力,但有特殊需求的用戶還是上X299平台吧,intel價錢高不是完全沒道理,最好的X86處理器還在他手上。


沒啥前景阿,一年多股價從1塊多漲到12塊多。你還要啥前景?都早就在市值上呈現出來了。

華爾街研究的專家們早就知道RYZEN有多厲害,只不過現在實測成績證實了一下而已。

並且強勢的先推出頂級的7系,直接硬扛i7。這不是要追趕Intel,這是要逆天改命阿。

如果只是PPT,我們可以懷疑,但現在各方面的信息都顯示。根本不是RYZEN有多少機會的問題了,而且Intel優秀的營銷團隊還能如何減小AMD大招對自己造成的衝擊了。


-----------------------------------------------2017.03.03

-----------------------------------------------2017.03.02

1700評測(原裝雙熱管散熱器風冷上4G成績)你們要的RYZEN 最高性價比之王來了,上簡單評測

---------

-----------------------------------------------2017.02.24

英特爾你也有今天!活該


先上結論

來戰啊

雙殺

打臉

英特爾逆黨


對於AMD的前景,目前有兩個段子。

段子1:

Intel:不知道為啥,我們7nm製程突然就研發成功了。

——IT之家微信公眾號某推文評論區留言

段子2:

20X5年某月某日

路人甲:唉,AMD他娘的又換介面了!逼老子買新主板!

路人乙:都怪intel不給力!

路人甲:一點沒錯!AMD這牙膏廠真不是蓋的說!

路人乙:還是intel良心,價格便宜,不像AMD,又臭又貴的,有誰能教訓一下AMD該多好!!

路人甲:喔,兄台有所不知啊,其實很久以前,intel可曾把AMD打的滿地找牙!

路人乙:啥,有這回事兒!?

路人甲:是的呢,你用百穀搜索引擎搜2018年以前的新聞,還能找到相關的IT報道!

路人乙:我去,敢問兄台,那個時候intel有多厲害?

路人甲:哈哈,據說intel一個最低端的凌動i3都能秒AMD全家,那時候網上流行調侃AMD,把他恥笑為農企,每次intel發布新產品,下邊一定會有人說AMD要倒閉了!每次AMD發布新產品,下邊一定會有人說PPT大廠,各種360°花式翻身什麼的。

路人乙:PPT大廠是什麼意思,360°翻身又是啥?

路人甲:PPT大廠嘛,大概就是只出幻燈片不出產品的意思,360°翻身不太清楚,總之那個時候intel完全秒殺AMD。

路人乙:我哩個去!!intel好樣的……!那話說你怎麼知道這麼多過去的事!?

路人甲:恩,我們村門口有個痴呆老頭,每天早上凌晨6點準時起床跑步,邊跑邊喊「i3—!默秒全——! i3——!默秒全——!「除了跑步,他一個人坐門口發獃時嘴裡邊也念i3默秒全,後來我就好奇問了他是i3默秒全啥意思,沒想到那老頭閃電般拉著我的手,兩眼放光的呱唧呱唧的就給我講了AMD和intel的各種歷史,我當時就害怕了,一個痴呆老頭竟然懂得這麼多!

路人乙:可怕!一個老頭兒怎麼可能懂那麼多!

路人甲:那老頭說自己年輕時天天去一個叫顯卡吧的地方,他都是從那裡學的,他說那時候intel有凌動i3、賽揚i5、奔騰i7、睿酷i9,都是分分鐘秒殺AMD全家。

路人乙:我去!intel好厲害!intel實在是太棒了!

路人甲:對了,他除了天天念i3默秒全外,有時候還會突然蹦出來個」E3默秒全「,來回換著念,我就問E3默秒全又是什麼東西,他就說E3是什麼強來著……奧對,好像是小強,伺服器專用的,對……!小強E3和大強E7!尤其是小強E3,說是賽揚的價格,睿酷的性能!很多人都是這麼配的機器!

路人乙:兄台,今日聽你這麼一說,我真是出了口惡氣,乾死AMD!

路人乙:對了,兄台我有一個強烈的疑問!

路人甲:啥疑問,您說

路人乙:既然當年intel那麼牛逼,後來怎麼會被AMD干翻呢?

路人甲:哈!這個啊,你不說我都忘記了!AMD干翻intel,是因為當年在IT屆發生了一件大新聞!

路人乙:蛤?!大新聞?!

路人甲:是的,當年AMD眼看就要倒閉了,破產清算日期都確定了!沒想到AMD就在正式宣布破產的頭天晚上,突然放出了大招,推出了一款牛逼哄哄的Zen架構的處理器,這個處理器當時性能直逼intel頂級旗艦,售價卻只有一半!

路人乙:我去!AMD搞了個大新聞!

路人甲:是的!這個處理器一經推出,整個地球都震動了,全世界玩家奔走相告,拍手稱快,Zen處理器發布的當晚,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經歷的全球不眠日,很多人都徹夜不歸,大街小巷擠滿了人群,紛紛討論AMD的Zen架構處理器!

路人乙:真的不可想像!快告訴我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路人甲:咳咳,一時間Zen處理器的訂單像下雪般的砸向AMD總部,大量zen處理器從晶圓廠來不及測試就直接裝運上船,當時全球6大遠洋國際貿易航線,幾乎全部被AMD的訂單承包了,幾十萬噸級的遠洋巨輪啊,裡邊裝的全是AMD的zen處理器!

路人乙:我去,這麼厲害?!那個遠洋巨輪大概是個什麼東西?

路人甲:哈,忘記給你說了,大概就是以前在水裡跑的那種,挺大的,比現在天上和軌道上飛行的那種還要大一些!

路人乙:喔,竟然有這麼大!

路人甲:另外,據說,顯卡製造商英偉達的倒閉,也和這個有關係!

路人乙:啊?英偉達?我沒聽說過啊,顯卡製造商為什麼會因為AMD倒閉?

路人甲:英偉達是當時的顯卡供應商, AMD的zen處理器發布後,絕大多數物流公司都跑去接AMD的單子,幫AMD運處理器,英偉達的顯卡就沒人鳥了,全都積壓庫存,於是英偉達只得僱傭運費高昂的國際航空線路進行空運,然而不幸的是,載著英偉達顯卡的航班路過當時的中東地區時,被地面大鬍子幹了下來,沒過多久,英偉達就破產了。

路人乙:大鬍子是什麼?為什麼要干英偉達的航班啊?

路人甲:大鬍子好像是一群intel的粉絲,據說那群人誤以為飛機上裝的是AMD的Zen處理器,於是就果斷打了下來,後來發現搞錯了。。。

路人乙:英偉達好可憐。。。

路人甲:Zen架構的處理器當時在全球幾乎家喻戶曉,很就開始供不應求,很多人甚至買機票直接到美國AMD總部要求優先供貨,導致AMD總部所在城市一時間湧入大量的玩家,這個事件還一度引起過外交糾紛。

路人乙:給跪了!對了美國是什麼地方,我咋沒聽說過?

路人甲:就是我們國家的北美自治區啦!

路人乙:奧,這樣啊,我歷史學得不好!

路人甲:唉,於是intel就在這個浪潮中,被無情的擊敗了。。。!

路人乙:啊,可是,難道,intel就這麼自暴自棄了嗎?難道intel不會趕緊推出更強的CPU嗎?

路人甲:毛線,當時intel的老總和全體員工都去排隊搶Zen處理器去了。。。

路人乙:聽完你的科普,我眼睛都濕潤了!那個叫什麼顯卡吧什麼,在什麼地方?我想去學習一下!

路人甲:早沒了……

路人乙:啊?這麼強大的地方,怎麼會回沒有了呢?

路人甲:哈,這是因為,當時的IT屆發生了一個大事件!

路人乙:哈?大事件?

路人乙:果然是個大事件!後來呢?後來發生了什麼?!

路人甲:唉,想必intel的信仰者也的確都是一群好漢,一言九鼎,說到做到,Zen處理器成績曝光後,他們真的都。。。。

路人乙:哇靠!不會吧!我心塞了!

路人甲:反正,那裡就這樣荒廢了。本來我們村那老頭也做好了為信仰犧牲的準備,但是他突然湧現的高呼「Zen降秒全」的大軍給抓到了。。。

路人乙:真是飽經滄桑的年代啊!那兄台覺得intel什麼時候才能翻身,像以前一樣吊打AMD??

路人甲:放棄吧……撐不了兩年了……

路人乙:啊……

——圖吧某基佬


首先那不是ppt吧,不是實機演示嗎?

如果我沒聽錯的話,329的8C16T 65W 3.0ghz-3.7ghz

農企180度翻身。


從賽揚300一路玩過來的,當年260塊買的毒龍1.6,鉛筆在上面劃一下打開L2緩存,性能可以懟1000多的intel 奔騰系列。一塊七百多的巴頓2500+超頻到3200+後基本上秒對門全家了。

只能說由於農企自己不爭氣,牙膏廠好日子過太久了,是時候回到本來的市場態勢了。


消費者又多了一種選擇總是好的

性能我不認為會戰勝7代iu

重點是把價格壓下來

市場前景沒法說 不過市佔肯定會回升就是了


第三方評測出了,同頻和haswell幾乎沒什麼性能差別了。功耗也不相上下。

按照這評測,能把自己家的打樁機轟成渣了。zen同頻是打樁機的200%。


首先,要恭喜AMD。我雖不是A飯,但買過AMD的好幾塊U(K5,Druon、Athlon 64 X2 3600+)。

其次,不要低估Intel的實力。

就在我的記憶中,AMD有曾經有2次在台式機DIY市場超越了Intel,但好景不常,就被Intel扳回。

第一次是K6-2CPU發布,使用3DNow技術,普通使用的時候性能接近PentiumII,但價格低很多,直接把PentiumMMX給虐了。

當時Intel很尷尬,Pentium MMX的浮點其實超過K6-2,但是緩存大小和整形計算能力不足,偏偏當時Win97的用戶直接能感受到的不是啥浮點能力,而是Windows下的流暢程度。PentiumII 當時還是女神一樣的存在,不能一上市就降價啊。

不過時間不長,Intel發布了賽揚266,因為沒有L2所以好超頻,穩超400Mhz,依靠主頻優勢,在和K6-2對陣中互有勝負(沒有L2數據處理量大的性能還是不行),但算是穩住了陣腳,後來的賽揚300A一出,賽揚徹底將K6-2打翻在地。

後面一次是Thunderbird(雷鳥)出世,大戰PIII,但Intel很快發布了圖拉丁核心的賽揚和PIII,穩住了市場。

個人認為AMD會奪回一些市場,但DIY市場的大逆轉不太可能,這次Ryzen的發布,給人的感覺更像是當年的K6-2,而不是後來的Athlon。

估計這會Intel已經有對付的方案了,只是生產線還沒排上。


我們不妨先相信一下AMD,如果IPC提升了40%,TDP控制在100W。

那麼AMD相比上一代產品性能功耗比提升了多少呢?

大約是50%—60%

50%—60%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就是Intel犯傻比P4回歸扣肉的那個事件的差距

相對Intel產品在性能功耗比上領先了多少呢?

大約是25%

我只能說,Intel從22nm進步到14nm,性能功耗比沒有提升25%

我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說這個事兒……希望AMD早點跳出來打我臉,題主早點跳出來打我臉,希望我真的在扯淡。


本來目前單路CPU只能數44框框(2699v4),ryzen發布後能看到64框框了(32核超線程)

可惜農企的PPT做的比CPU優秀多了

0209更新:

今天早上在群里看到有人水這個

消息屬實的話的確不錯,希望屬實吧

還有農企又回到了當年的樣子,賣的老貴老貴

好消息是:牙膏廠停產haswell

一批大船即將靠岸,準備撿垃圾吧


新機器打算拿ryzen配織女星,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看PPT很強。實際怎麼樣未知。真很強的話倒是不介意試試新3A平台。


。R7 1800X僅為599.99歐元(含稅),約合人民幣4400元,美元售價490.29美元,英國售價365.65英鎊。

R7 1700X是第二顆8核16線程的處理器,3.80GHz基礎頻率,加速頻率未知,95W TDP。1700X和1800X更傾向於工作站,所以定價稍高,但相對於同等級的Intel處理器要便宜很多。盒裝自帶WOF散熱,可能是水冷。R7 1700X定價為469.99歐元(含稅),約合人民幣3440元,美元售價為381.72美元,英國售價283.31英鎊。

最引人注意的是R7 1700,它是面向遊戲玩家系列裡的高端產品。8核16線程,3.70GHz基礎頻率,加速頻率未知,TDP僅為65W,盒裝自帶Wraith幽靈散熱。當然最重要的是價格 - 389.95歐元(含稅),約合人民幣2858元,美元售價為316.49美元,英國售價為235.35英鎊。

這個價格我就問你因特爾怕不怕?當然前提是農企能夠正常鋪貨。

更新:國內電商售價:

銳龍 AMD Ryzen 7 1800X RMB 3999元

銳龍 AMD Ryzen 7 1700X RMB 3099元

銳龍 AMD Ryzen 7 1700 RMB 2499元

其中1700在65W的TDP之下跑分超越了i7-7700K 約46%,真正的農企翻身之作!


作為普通遊戲玩家,需要的是1500 秒 i7 7700k,1000 秒 i5 7600k,500 秒 i3 7100 的產品,考慮今年牙膏廠大發善心搞了個超高性價比的入門級遊戲CPU G4560,按摩店最好還能搞個 300 秒 G4560的產品。

那以後配遊戲PC,高性價比的中高端CPU/GPU組合可能就是:1000 塊的 R5 和 28xx 的 1070了,中端組合就變成 500 塊的 R3 或者 1000 的 R5 加 18xx 的 1060 了。

---

所謂秒是調侃的意思,持平即可。


推薦閱讀:

大家現在組裝的電腦是什麼配置?
推薦一款滑鼠?
預算11000左右,配了一套略超預算,大神看看有沒有改動的空間?
為什麼台式電腦攢機時,單買配件組裝要比買同樣配置的整機貴很多?
KABY LAKE不支持WIN7,是不是性價比就低了一截?

TAG:中央處理器CPU | AMD | 電腦DIY | 如何看待評價X | 銳龍AMDRy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