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學府真的不用在乎學什麼專業嗎?


(多謝有人提醒我有人不經授權複製到公眾號,還假裝是我寫給他的,真是太讓人無語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此題不得不答了!

利益相關:我們全班就是被這個觀點坑死了。

1、不上北大不是去上三本。

很多人都喜歡說,你上北大什麼專業也比三本的熱門專業好呀。問題是,高考從來不是不上北大冷門專業=上三本。明明是,你是上北大blabla專業還是上人大上交之類的熱門專業。好了,這個問題還用回答嗎。

我的同班同學,她昨天還在痛心疾首的說,為什麼她高考要比高中同學多考了5分。人家去了人大金融,而她來學了北大越南語。而且我同學是個高考數學149的姑娘,她也真的很想學金融。

2、北大真的值得那樣神話嗎?

如果差距只是北大到人大,你真的願意犧牲四年美好青春學一個既找不到工作又沒有興趣還可能很尷尬的專業,真的值得嗎?

我大學的專業是越南語,請感受下。

①找不到工作

我們全班都是女生,學語言的都懂這意味著什麼吧。根本沒什麼單位會要女生外派。人家北外是男女分招生,大半個班的男生,狹路相逢面試見,結果自行感受。

②沒有興趣

我們全班無一例外都要轉行,甚至早在大一就不想學這個專業了。學語言很枯燥很枯燥,背單詞學語法,也許有人對學語言很感興趣,但是基本上要不然就是對文化文學感興趣,要不然就是壓根沒有學好過任何一門語言純粹自我想像。

但是我們的老師非常強硬。基本上是逼迫著我們每天必須學習專業,個中吐槽不再多說。不過也可以理解,三年招一次,一個班8個學生4個老師,每屆都那麼多人不好好學習天天想著轉業,老師也挺慘的……

這四年的痛苦不必多說了。

③很尷尬

我們的確是北大的學生,但我們的專業意味著,除了專業,大學四年基本等於什麼都沒學到。從知識層面必修課程來講,和高中生沒有區別。

甚至校內很多人都非常驚訝學校有這麼個專業。甚至有其他人問過我們是不是三年制?呵呵噠,問是不是大專直接問好了……

太多人質疑嘲笑我們的專業了……不過確實,國人對於越南的印象,呃。。

我其實真的很愛北大,這是一個文科生的幻想,當年大學前也從來不會懷疑北大和隔壁哪個好。北大是北大呀,是博雅塔都閃著金邊兒的地方啊。什麼人大復旦(無惡意),都不是唯一的燕園。

但是這四年,真的是血淚史。痛。

3、這種專業為什麼存在,為什麼有北大清華什麼專業都值得上的說法?

這種專業存在的原因說得文藝點,「為往聖繼絕學」是學術學府的責任,北大清華都不是職業培訓學校,我們需要全面性的學術人才。

說得接地氣兒點就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綜合性大學,專業當然越多越好。(關於排名評分我其實不懂,請指導)

那麼,也什麼那麼多人鼓吹北大清華什麼專業都值得上呢?

①大部分人都是沒上過北大清華的。

這是現實情況。兩校加起來,一年錄取的本科生也不過幾千人。因此在很多人心中,把這兩所學校神話了,只要能進什麼都好。

尤其是很多父母,為了所以「面子」,或者自己當年未完成的夢想,其實他們也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抉擇,就盲目地替孩子做了決定。

②招生辦為了招生。

分數線是以最低分專業劃線的。招生辦肯定是希望最低分專業也要有好學生報。所以自然……

③老師為了紅榜獎金

很多高中學校和老師,考上一個北大清華的輕則表揚重則獎金。多考一個面上增光腰包也鼓。而且老師也不是惡意,畢竟,老師們也很少北大清華畢業的,他們也覺得這挺不錯的。

4、雙學位、輔修、實習、自學等等

雙學位的作用太有限了,承認雙學位的單位有幾個?基本只能算個興趣愛好,勉強是個加分項。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啊。

而且,你的大學gpa、排名等等都是看本專業的學分成績而不是雙學位。甚至你要想學一些熱門雙學位,比如經雙,在我們院這種基本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學雙學位的地方,首先本專業成績就要好。

你當然可以大學四年懸樑刺股,學好枯燥無味沒興趣又沒用的本專業的情況下,抓緊其餘時間掌握其他技能。但是你真的有那個自我管理能力嗎?就算有,你真的確定一切那麼順暢,沒有任何意外嗎?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你為什麼不在一個同樣很好,只是不是北清的學校,把這些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你本來就想學的專業呢?

就說保研出國來講,一個gpa哪怕90的北大越南語專業學生,雙學位gpa也能有個87、88的明明很努力很優秀的學生,保研或者出國想學金融。和一個人大gpa比如84,別的實習經歷為零的大學期間沒有什麼額外付出的學生。你覺得學校願意要哪個?

明明可以走直線為什麼偏偏選曲線呢?

答題目的:希望能讓不在北大的人看到真實的北大冷門專業,合理評估,不要糊裡糊塗,又有很多高中生就為了個北大清華的名頭,學了個不喜歡沒工作累死累活還被嘲笑的專業。

但是,北大的學術水準毋庸置疑。如果你真的喜歡某些冷門專業,比如你就想學希伯來語研究基督教,這真的是一條很好的學術道路。你也應該堅持自己的道路。

只是這個選擇要清醒。最後,任何人云亦云的選擇都是不靠譜的。


以下兩種情況為例外:

1 你未來從事的職業和你的專業知識關係不大。

2 你是真心實意的愛你所選擇的專業。願意一輩子從事這個專業相關的工作。你愛這個行業,不在乎經濟收入,你的家人也不會給你施加現實生活的壓力。

除了這兩種例外情況以外,如果一個學弟在擦邊進清北但接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和在上交復旦科大等學校任選專業之間糾結的話,我都會推薦後一個選擇。

很多高中生以為自己是例外,實際證明都不是。

很多學生家長都表示自己深明大義,不在乎孩子以後掙多掙少,實際證明當他們孩子到了工作的時候,還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比。

說老闆會認為清北學生學習能力強所以錄用的,如果你是老闆,兩份簡歷——清北的不對口專業的和復旦上交的對口專業的,你選哪個?

清北這樣的學校里,再冷門的專業里總是不乏畢業後從事專業無關工作並且功成名就的傳奇人物。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老師都會把這些傳奇人物拿出來講,告訴你不用為就業發展擔心。

傳奇終究是傳奇,你有幾斤幾兩,只有你自己清楚。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謝謝大家的贊,如果還有什麼和小語種相關的問題可以發在評論區,我會一一回復(可能是私信)。

模糊掉了一些具體信息,請諒解。

開宗明義:

哪怕是top2也要挑專業!!!也要挑專業!!!

1、小語種完全可以作為進入北大其他專業的跳板。

2、對於大部分外院學生來說:不要把路走窄!

3、對語言完全沒興趣,不要選小語種。冷門專業同理。

4、如果你暫時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在哪兒,填不討厭的熱門專業。

———————————————————————

2017.6.26 20:41

高考成績已經出來,考生即將開始填報志願,現在增加一些北大轉專業的內容。

今年之後關於北大小語種,情況有些變化。

我認為,小語種完全可以作為進入北大其他專業的跳板。

北大從16年開始改革,轉專業的政策越來越寬鬆,比如轉出院系不能攔,轉入院系標準降低等。理論上來說,只要你準備充分,轉專業成功幾率非常高。因此分數在提前批小語種的考生,真的可以好好考慮一下填報小語種。

再加上提前批與第一批並不衝突,完全可以提前批填A語種和B語種(即自己能接受的語種,排除掉一些太小的語種),然後不接受調劑。

這樣的話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小語種錄上了,那麼進入北大,努力轉專業(說不定進來了就不想轉了呢)。

第二種,小語種沒錄上,那麼進入人大復旦交大學經管,也非常好。

歡迎學弟學妹報考北大!同時也真心希望每個人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2017.6.10 2:11

首先恭喜考生們順利通過高考!我猜到填報志願前會有不少人在知乎上看相關的問題和回答,所以決定來更新一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點幫助。

很多招生工作相關的東西我不太方便直接在這裡談,所以有需要的考生請移步和「清北招生掐架」相關問題。

(第1、2點大部分考生適用,第3點小語種專屬)

1、高考成績出來以前,先列出想報的大學或專業名單,系!統!地!了解各個專業具體學什麼、就業好不好,主要途徑是向學長學姐諮詢、查閱學校官方就業數據等。另外,哪怕你目前對熱門專業不感興趣,也要知道它為什麼熱門,比如薪酬、發展方向多等。

2、高考成績出來以後,就要開始和招生組鬥智斗勇了。不要全家盯著學校官網或者紙質宣傳材料選專業!要多問(學長學姐、高中老師、大學教授、親戚朋友、其他家長,知乎大v也行)!招生組的話不可盡信!他們的策略就是信息不對稱!

3、敲黑板!!!學小語種的同學注意了!!!

第一,利用暑假的時間去所學語種對應國家玩一玩,感受一下風土人情。

第二,有時間精力金錢的,最好去好一點的教育機構報個班,預習一下語音語法。前提是這個機構比較正規,不然一開始口語不好以後就很難糾正了。

第三,沒有時間精力金錢的,看日劇韓劇俄據德劇等,提前適應一下。另外,好好學英語,大學會輕鬆很多。

有了以上的準備,開學後你會更快地適應語言學習,一開始取得領先優勢後,會更有自信和動力,越學越好。(血與淚的教訓……)

歡迎在評論區提問(如果想報考北大文科院系,也可以在評論區說一下,我會另外私信聯繫)。

預祝參加北大博雅計劃考試的同學成功!

預祝各位考生志願填報順利,去到理想的大學和專業!

最後祝我自己活過期末季……

———————————————————————

2017.5.1 20:15

繼續補充一下。抱歉有點偏離問題了。

對於大部分外院學生來說:

不要把路走窄!不要把路走窄!不要把路走窄!

不是讀了外語就必須做筆譯、口譯、同傳、教師、教授、研究員。要有意識地去學習新技能,寫作、策劃、二外三外、計算機等,增加競爭力,然後外語buff被觸發,錦上添花(……嘆氣)。

———————————————————————

2017.4.30 19:11

在這裡說一下關於興趣和能力的關係吧。

我對學語言興趣不大,但是基本的自制力還是有,所以不至於自暴自棄墊底。興趣是最好的buff,但是沒有興趣不代表學不好,可以用其他的助力一定程度上代替興趣,比如目標職業、薪酬、利用語言優勢去該國讀研讀博等。我認為,對於語言學習來說,天分不是充分必要條件,努力才是。

在我目前的職業規劃里,語言是重要跳板,所以對於自己所學的語言,我的心情很複雜……算是又愛又恨?總之,儘管前文中我的怨氣似乎很重,但是進入這個專業以後被人強行推著進入另一扇門,我「不得不」去認識完全不同的世界,這其中還是有很大樂趣的。有人說這幾年我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不管怎麼樣,我還是得感謝這個環境、這份經歷、這些掙扎還有所有一起奮鬥的人,我們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感覺之前無意中把回答變成了一個勸退貼,這不是我的本意,所以在這強行灌點雞湯(?)。就寫到這兒吧。

———————————————————————

2017.4.30 7:00

外交部的遴選又要開始了,每系一男一女兩個名額,不過本科生就與外交部簽約的少之又少。

在另外一個大學的閨蜜準備報考,她說報考前輔導員就告訴他們,潛規則是只錄男生,不錄女生。

小語種女多男少、合適的職位僧多粥少,雖有人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不要求對口的話top2招牌還是很不錯的,不過還是希望今年高考後填報志願的時候大家謹慎謹慎再謹慎,理性選擇。

預祝高考一切順利!

———————————————————————

2017.4.14

招生組的部分工作原則

1、文科省前xx名全部都要到北大,對於省前x承諾專業、獎學金等。

2、建議排名靠前的學生報熱門專業,對於搖擺的學生則儘力爭取他們進入北大冷門專業(以小語種為最),提高錄取分數線(與清華競爭)。

3、熱門專業談薪酬、職業發展等;冷門專業談北大寬口徑教育、偶爾談情懷,另外會強調北大轉專業容易,雙學位輔修多(常誇大)。把北大的資源平台抬到無限高,對於其他大學逐個擊破(具體如何攻擊這兒就不談了)。

———————————————————————

2017.4.13

背景:北大某西語系在讀,即將出去交換,沒有修輔雙,gpa排名中游。

高考超常發揮進入省前xx,穩進北大,專業限制在國關、社會、新傳、信管、所有小語種。我們全家被這個好消息砸暈,儘管接到了復旦交大等招生辦的電話,問要不要報經濟金融類專業,我們還是決定一定要進北大。

父親是個商人,做點小生意,母親結婚以來再沒有工作過,是家庭主婦。父親高中學歷,畢業後走南闖北,有不少同是經商的朋友;母親初中沒畢業,生活圈子非常小。自小由於家族矛盾,母親日日告訴我,只有學習才能出人頭地,不能讓別人看不起我們。靠著點小聰明,進入了本地最好的高中,後分班進入文科快班。

高三的教室後面寫著全班同學的高考目標,我寫的是中傳,心裡還有幾個備選:中政法、中大、同濟。至於北大,只有班裡前幾名同學才「有資格」填上。

寫這麼多,只是為了說明能上北大對我來說有多麼意外,對我的家庭來說有多麼措手不及。這也間接導致了我在選專業上的盲目。

填報志願以前,招生組老師草草介紹了幾個專業,現在回頭看全是毫無價值的信息(我之所以能這麼說,是因為後來成為了本省招生組的工作人員,見識到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這裡不細說)。我的全部決策依據,來自於網路上的信息、招生簡章、父母的期望、父母朋友的建議,最後還有一位招生組學長的幫助。

那麼我到底是如何挑選我的專業的?

首先將我能選的專業全部列出來,排個序,發給招辦老師。不久,招辦一個學長打電話過來,讓我們在他掛電話以後,撥打他的私人手機(原因是否則會違反某些規定)。然後他幫助我排除了幾個專業,具體是哪幾個就不說了。總之,現在回頭看,他的建議是正確的,是所有我得到的信息中最有價值的。

我有個姐姐,當年高考的時候父親希望她學一門語言,以後可以出來做翻譯,工資高(在「當年」語言的確非常熱門),又或者進政府部門。然而我姐最終還是選擇了藥學專業,現在在一家醫院從藥房轉到了行政部門,於是父親將對我姐未竟的期望轉移到了我身上。

我在選專業上基本沒有什麼主見,因為並不清楚自己的興趣點在哪兒、長處是什麼。至於語言,我的英語似乎還不錯,那就選個小語種吧。究竟選什麼語言呢,排除太小的語種、排除與中國關係不太好的國家語言、排除不發達地區的語言,然後我去找了幾個網路上比較各語言奇妙發音的視頻看,最後敲定了某個西語。

選好了就填吧。從理性上來說,我不可能不被錄取,不可能錄到第二志願,可潛意識裡,我害怕出現什麼意外。選擇提前批小語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防止自己在不接受調劑的條件下,第一志願落空。提前批+第一批,這就像是兩張網,能把我穩穩地接住帶到北大。

沒過多久錄取通知書到了,我們家心也定了,班級同學開始互相詢問大學和專業。我們班大多數同學選擇了經濟金融類,少數選了語言、文學、歷史、新聞等。

入學以後,我發現情況不太對。學習語言並沒有我想像的簡單,班裡很多同學都是保送上來的,她們的語言天分是我不可企及的。北大的外國語學院的培養方向主要是文學,不像北外上外等設置很多的翻譯類課程,我偏偏在文學上缺了一根弦。第一學期結束,本專業轉出了幾個人,方向是國際關係、中文系等。我屬於那種得過且過的人,雖然知道我不太適合語言專業,還是沒有選擇離開(第一學期績點也不差)。到了第二學期,班級中差距開始體現。這種差距一旦出現就只會擴大不會縮小,比如教材水平是A2,有的人已經達到了B1,有的人卻還掙扎在A1。

未來的就業、保研、出國形勢逐漸清晰。做翻譯、進部委的少之又少,另外在外院,男生自帶buff;進企業的話本專業語言最多是錦上添花,英語好才是王道;保研名額只有一兩個,而且都是文學專業;去目標國讀研只能讀幾個相關專業,轉專業成本高。很多同學選擇了經雙、社雙等,為以後的離開做準備。

從大一到現在,我和父母討論過無數次未來的發展方向,數個月一變。在這個過程中,我每了解多一點,就越是沮喪,偏偏還要在父母面前裝出沉穩的樣子——我不想讓他們察覺,我後悔了選擇這個專業,甚至於,後悔選擇了北大。

每每在朋友圈看到在復旦、人大、交大、中大等學著感興趣的專業、對未來有清晰規劃、就業前景好的同學,我都無比羨慕。我學的既不是我所愛,又不是一般所說的「好專業」。

我只是個俗人,能力不大、志向也小,曾經我也被所謂的xx情懷洗腦,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實的壓力清楚的擺在面前。無論在什麼學校,專業的三六九等是存在的,標準就是就業、薪酬、發展空間。

還有很多其他的同學為了進北大忽視了專業的重要性,大學四年不斷掙扎尋找出路,有的人大一大二轉專業,有的人讀雙學位輔修,有的人積極找實習,有的人出國轉專業。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你是選擇曲折坎坷的彎路還是平坦開闊的近道呢?希望學弟學妹們吸取前人的經驗,少走彎路,學你所愛,愛你所學。

最後再給兩個例子吧

1、在某個知乎問題下有人提及,一個人考上清華後,其父找來了公司里的一個清華博士,逐一分析各個專業的利弊,最後幫助他選擇了最合適的專業。

客觀來說,一個人的家庭背景極大影響他的視野。如果有人像我一樣,信息來源非常少,不要盲目選擇專業,多問!多查!想方設法找到高自己兩三屆的學長學姐!最好是已經畢業工作的人詢問!

2、聽說外院某系大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後,專業課老師給出了五六個60分。可以推測,這些同學在外語學習方面沒什麼興趣、或者是沒有什麼天賦。對他們來說比較好的選擇是轉系或選擇好的雙學位。

那麼,7-8學分(精讀課)的60分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整個第一學期績點會慘不忍睹,多少選修課都救不回來;意味著大一轉系成功的幾率大大下降;意味著報雙學位的時候在績點排名中毫無競爭力,無緣熱門雙;意味著大二申請出國交換無望;本研、保研、獎學金基本不用想了;想出國深造後面幾個學期必須付出更多倍的努力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總之,如果你不是真的對語言感興趣,不要選小語種。冷門專業同理。

如果你暫時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在哪兒,填不討厭的熱門專業。

哪怕是top2也要挑專業!!!也要挑專業!!!不要聽信招辦老師說的話!!!

上課的時候一時興起寫的回答,思路比較亂,以後會補充修改,見諒。


突然想起了高中時老師說的一件趣事,雖然跟話題相關性不是很大。

高一那年,高考放榜後,學校有兩位文科的學姐估計剛好壓了北大的線,但是只能報考考古學專業。其中一位學姐A為了去北大就報了考古學專業,另外一位學姐B打算選復旦金融,因為復旦承諾專業任選之類的。

於是校領導就慫恿學姐B說:去北大學考古很好了,以後做古董鑒定,生活無憂,有前途。

沒想到那位學姐B的媽媽來了個暴擊:我們家裡不缺錢!女兒想讀什麼專業就讀什麼專業。


咳咳…這個問題我不要太有發言權…

從個人經歷來看,至少對於一個清華理工科學生來說,這應該是個真命題,一句話總結就是:

平台往往比路線更重要。

還有個推論:

平台上錯了,要用十倍的努力搬磚壘台階;路線選錯了,可能反而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事情要從高考報志願說起。

鄙省當時是估分報志願,本人因為一向估分保守,不知不覺估低了二十分。

高考估低二十分的意義是什麼呢?

就是明明可以站在山頂一覽眾山小,結果自己跑到懸崖邊上掛著搖搖欲墜去了。

什麼經管、建築、電子、電機這些搶手專業根本想都不要想了(咳咳反正我根本也不想學這些…)。

這時衡量了一下自己從初中到高中一直在搞化學競賽的背景,又看了看材化相關的專業,還好往年分數線都不太高。

於是二志願材料,三志願環境,四志願化工,五志願報了一個不記得什麼專業的定向生。

但是一志願總是要報啊,你總不能空著啊。

這時候,一個神奇的專業映入了我的眼帘。

生物醫學工程。

簡介大概是什麼什麼朝陽產業學的知識又有生物又有醫學又有工程技術研究方向生物製藥生物晶元醫療儀器什麼都做的那種。

我當場撲通就跪下了,高大上!有內涵!夠B格!

一看往年分數線,五年平均不低於690分(我當時估了675分左右)。

OK第一志願就寫它了!

你可以不讓我上,但你無法阻止我一顆想裝B的心。

分數出來了,696,穩穩地上了第一志願。

然而我之前根本就沒有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專業。

到清華以後我才知道這個系剛剛成立6年。

連教授副教授加講師只有11個人。

我們每年都作為培養計劃改進的試驗品,有的課程只有我們這一屆上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歷年分數線都爆高是因為它每年每個省只招一個人,是的,我就是今年那個報了這個專業里分最高的傻瓜。

要命的是。

這個系居然是特么從電機系分出來的啊!

你特么給我把話說清楚!誰特么能看出來這個淵源!

叫生物醫學工程結果課程沒有生物沒有醫學只有工程啊!

這個「工程」是什麼呢?純純的電學,基本上與電子、電機和自動化系基礎課和專業課均有一定的重合。

更要命的是。

我從小到大硬傷基本就在數學上。

應試教育階段數學水平基本也就夠完成老師留的作業那個水平,超綱內容根本不敢碰啊,從小學上奧數課基本都在等老師講段子啊。

大體水平就是中等偏上吧,考試一百二三十發揮好了一百四,這在清北選手里絕對算是數學渣渣。

最要命的是。

學過的人都知道,電學到深處就是純純的數學推導。

學到《信號與系統》時我整個人已經是崩潰的了,整本書就是三部分:傅立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Z變換。我連微積分都半懂不懂你讓我學這個?

學到《數字信號處理》時候就超脫了,基本上已經全面實現了一個字都看不懂。

那又能怎麼辦呢?

我也考慮過轉系,但是大一的時候全校都是一樣的通識基礎課,根本沒有意識到後面的劇情是這樣寫的,

大二上了一些專業相關基礎課,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了,可是一打聽發現轉系需要降級,就又放棄了。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已經大三了,心想兩年都挺過來了總不能打回大一重讀吧。

就是這樣。

於是就只好磕磕絆絆地學唄,當不成學霸還當不成學渣嗎。保持一個好心態什麼都撐得過來。

但由此可見其實掛科也還是挺難的,因為即便有幾門課我基本完全搞不懂,也還是維持了沒有掛掉。清華的老師們大抵是厚道的,替你留下了諸如「好好寫大作業」、「上課點名別缺席」、「平時作業多佔點分」等等的後路。

然後在保研前夕,發現自己勉強還在保研範圍之內。

這裡就不得不說到平台的第一個好處了。

據我所知,清華和北大的保研比例基本是全國最高的了,這使得我初步獲得了這個資格。

然後我很快就發現了平台的第二個好處。

不僅僅在本科期間的轉系方便,原來研究生交叉院系推研也這麼方便啊。

於是我毅然決然地保到了環境系(幸虧交叉推研只需要面試而我還算比較擅長)。

然後我就發現了平台的第三個好處。

見到了好多好多的學術大師啊,錢易奶奶呀,郝吉明爺爺呀,顧夏聲爺爺呀(顧爺爺前兩年去世了,深切緬懷,中國的環境領域少了一位知名的專家)。

尤其錢易奶奶在院系開學典禮上的講話,邏輯縝密,條理清晰,拳拳到肉,針針見血,能相信她已經有近八十高齡了么?

當時就忍不住想要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奮鬥終身了!

但平靜下來想想自己是個學渣還是算了吧。

OK緊接著選錯路線所帶來的意外驚喜就要來了。

因為我在選擇實驗室和研究方向的時候留了個心眼,選擇了一個搞電輔助水處理相關的實驗室。

當時雖然也大致知道電輔助水處理主要是跟電化學相關的,貌似跟電路沒什麼關係。

但是反正別的更搞不懂,畢竟這個佔個「電」字啊。

搞不好我就成為學環境裡面最懂電路的,搞電路裡面最懂環境的呢?

結果好像真就是這樣了。

電輔助水處理果然需要一些電路的知識啊。

都是最最最簡單的那些啊。

而且他們好像確實一點都不懂啊。

很多次針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討論時,他們在考慮是不是水路的問題啊,是不是材料的問題啊,是不是構型的問題啊。

結果我發現是抽象等效電路抽象錯了……

後來就一直在環境領域搞跟電路相關的「偏門」(說好聽了就是學科交叉嘛)。

結果居然還發了不錯的文章。

居然還從碩士轉了直博。

居然還拿到了獎學金(本科時候一分錢都沒有拿過啊……好慘……)。

居然拿獎學金還拿到了手軟……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欣喜的時候是開組會的時候,一遇到跟電相關的問題導師就看著我:「這個我們都不懂啊,你給講講吧。」

甚至有時候跟國內外的教授進行學術交流的時候導師會跟指著我他們說:「我們電路都搞不明白啊,有什麼問題都得請教他。」

一個人,能對所在的集體有貢獻,能得到周邊人尤其是你所崇敬的那個人的認可,不就是最大的幸福么?

然而我其實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渣,直到現在還是。

經常遇到了稍微難一些的電路模擬計算和理論分析時,我還要請教當初同班的大牛們。

我想,可能只是在這條路上的人,沒有看過另一條路上的風景而已。

但可貴的是,你們站在同一個平台上。

所以你才有機會,把風景講給他聽。


評論里都在黑生物(工程),我實在看不下去了。

身為一個學了9年生物的現已轉行不做生物的人想說,你們黑得不夠狠。

警告:本回答說得非常沒有條理,想到哪說到哪,但是都是我的血淚教訓。

先說個人結論:

對大多數人來說,學什麼專業非常重要,不管是top2也好top7也好211/985也好。

聲明:高考/大學/專業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可能是比較重要的選擇,所以我說的這些只是個人看法,毫無疑問會因為個人經歷等帶入一定的主觀因素、偏見和見識所限。

具體如何操作怎麼選最終是你個人的事情,因人而異,同時還需要自己多看多了解跟人多聊多實施。

==========好學校的優勢==========

知乎上有不少題類似「在XX大學就讀是什麼樣的感覺」,雖然有點爛俗了,但是有些回答還是很價值的,題主可以參考一下。

總體來說,在一個好的大學,相對來說,你會有一個更好的環境、氛圍、師資、同學,更有可能接觸到最新的信息和趨勢。

==========好專業的優勢===========

拿破崙曾經說過:你現在流的淚,就是以前選專業腦子進的水。

有網友說過,這對清北同樣也適用。

我說,以上兩位說的都對。

玩笑話接一邊,通常意義上的好專業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發展前景、更多的職位空缺,不至於畢業就失業,或者畢業就接著念下去。

要知道某校(或者所有大學)的就業率的演算法是讀研讀博出國也算在就業里的,所以生物系的就業率同樣是95%以上。

我又在黑生物了,之後我會說說生物的好話。

1. 在好學校爛專業怎麼辦?

1.a. 你還是很喜歡這個專業的

-- 分析一下為什麼這個專業「爛」。

因為沒「錢途」?那麼你是否需要(很多的)錢?

因為發展機會不好?那即使要花很努力,機會仍然不大,你願意拼一下嗎?

因為它就是爛?那是暫時的還是長久的?你是不是有可能能等到回暖的那一天?

-- 分析一下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專業

因為你學得好?因為上的課符合你的興趣?還是因為你了解到了這一行以後要做什麼,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前(錢)景,接觸什麼樣的人等等?

你是真的喜歡,還是因為不了解,覺得自己喜歡?

1.b. 你不喜歡這個專業

換專業。

學校/系裡不讓換,怎麼辦?一方面自己學,既然你都上知乎了,相信你也應該知道諸如MOOC,coursera之類的東西。

另一方面,增強自己的通用知識和技能。

什麼算通用知識和技能?

與人溝通,公共場合演講的能力,寫東西做展示的能力,說服人的能力,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

覺得已經學了N年了,換專業是不是浪費了?

如果你真的不喜歡,同時也覺得沒有發展前景,而且短期不會有改變,那麼那N年就是沉沒成本。

而且你在這N年裡的通用知識和技能,最後還是會用上的,也不算浪費。

再說了,你能學了有幾年呢?10年?要工作多少年?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啊。。。

2. 在好學校好專業怎麼辦?

有人說這還需要怎麼辦?自己偷著樂就行了。

我想說30年河東30年河西,有時候還不需要30年。2000年的時候,生物也是熱門專業不是?

2000年的時候,互聯網/CS也是泡沫對吧?

所以別忘了更新知識體系,及時了解大趨勢、最新信息等等。

當然好學校好專業也不要浪費了,你不學不想不練,知識、能力是不會來找你的。

3. 在差學校好專業怎麼辦?

3.a 你想做學術

如果你還是本科,那麼學好課程的同時儘早盡多接觸科研,一方面是深入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以後想要做科研,另一方面做學術通常是要念PHD的,在差學校的話就需要有學術成果比較好了。。。

3.b 你不想做學術

那麼想辦法抹掉差學校的劣勢,更種各校線上課程,認識更多業內人士,歷練自己的通用能力(又是這個)。

實習實習實習。

4. 在差學校差專業怎麼辦?

按第一條和第三條來。。。

說回生物,答主在2000年初,因為一個奇葩到以至於我都不好意思說的理由選了生物,然後一晃就是十來年,這裡面的辛酸歷程就不細說了。

犯過的錯基本都在上面的建議里找到影子。

回過頭來我想說,這不是生物的錯。

在2000年初的時候,生物的確是大熱,不管是被客觀環境忽悠也好,還是自己腦子進水選了生物也好,只要自己真的努力了,結局總會比不努力好很多很多很多。

當然或許對同樣的人來說,選了二十世紀初選了生物的,跟二十世紀初選了計算機,前者或許要付出120分的努力,才能達到後者60分努力的效果,不論是在工業界還是在學術界。

回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有些專業或許還在河裡,比如生物;有些專業或許已經在河東河西跳了個遍,比如石油。

長久來看,及時更新知識體系的能力、接觸各方面信息加以分析的能力、溝通展示的能力,總是大體不會錯的。

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排除迷信的說法,讀書雖然排最後,但是也只有這讀書(廣義上的理解,獲取知識/能力),是你自己可以掌控的。

亂七八糟說了這麼多,或許沒什麼參考價值,或許題主想法更亂了。

畢竟選擇專業、選擇職業發展這麼重要而又複雜的事情,一兩個題是答不出來的。

路怎麼走,還是要自己來。

走之前多看看,多問問,多想想,多了解,已經超越很多人比如我了。

祝題主及各位還沒想明白或者沒想過的好運,以及中秋快樂。


在好學校讀不喜歡的專業,類似於寧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


北大小語種本碩無邀強答。

先說個人結論:平台大於專業。

這個結論是基於我個人的成長和我的同學的成長得出的。

-+-+-+-+-+-+-+-+-+-+-+-

2007年。

我,北京人,高考成績宣武區文科第八。

高中成績中等偏上,第一志願沒敢報北大,在我爹的慫恿下填了人大國學院(這麼看來我爹也算坑女的翹楚),提前批次本來想報外交學院,後來在校長的鼓動下報了北大的小語種,這也是我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請注意我當時報考的專業:阿拉伯語、印地語、希伯來語、烏爾都語和湊數用的韓語,以上排名分先後。可以赤裸裸地看出我對「只要進入北大,學啥專業都成」的支持。

值得注意,在現有的我國中等教育體系中,學生很難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是什麼,也很難知道自己的興趣點是什麼。有人會吐槽父母和老師左右了自己的志願填報,可是很多人在獲得自由之後反而束手無策。

高考成績出來的第一時間我的班主任給我打電話問我要不要申請換專業——當然原則上提前批次不太支持調換到其他專業,大概她也看出來一個花季少女並沒有對阿拉伯語產生任何程度的感情,而熟悉我的所有人都知道我對中文系有著怎樣的感情。在這裡我做出了第二個改變一生的決定:不改專業。雖然我的成績比中文系錄取分數線高20多分。

不改專業當時是基於幾點考慮:第一,改專業太麻煩;第二,我倔強地認為阿拉伯語是個很酷的專業——小小年紀就有了裝逼的概念;第三,據說小語種能出國交換一年。

就這樣,07年9月份,我進入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就讀。

-+-+-+-+-+-+-+-+-+-+-+-

2009年。

這是我在阿拉伯語系就讀的第二學年的結尾,此前兩年的故事完全可以用來回答「在北大做學渣是什麼體驗」。當時我的績點全班排名第14,班裡一共15個人。所有的原因在於:我對自己的專業沒興趣。因為懼怕父母的反應,我從未想過也不敢想轉專業,就在阿拉伯語的苦海里苟延殘喘。

雖然是績點意義上的學渣,但我在兩年間選修了國際關係學院的國際關係與對外事務雙學位,每個學期本專業、雙學位和通選課、公選課的總學分都在35分以上,三個暑假我都選擇留在學校上小學期——也許是貪多嚼不爛,但是我並沒有太在意績點,更沒有選擇一些公認的賺績點大課。我當時想,既然績點已經如此之爛,索性多學一點吧。你真的不知道,多學的那一點點東西會在什麼時候用上。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北大作為一個求學的平台有多強的包容性,有那麼多的好課和好老師可以讓我提升自己,無論是學識還是人格。

除此之外我做了一件至今仍在影響我的事情:參與北大劇星風采大賽。我編劇、導演了人生的第一部戲劇,雖然在複賽止步,但於我而言開啟了話劇的大門,從此話劇成為我最重要的一個愛好。

-+-+-+-+-+-+-+-+-+-+-+-

2010年。

一切的變化始自大三。2009年的敘利亞內戰未起,街面太平。我和班裡的部分同學去大馬士革大學文學院交換。當時我們班全班派出,除了敘利亞,還有埃及和突尼西亞。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據我所知,很多其他高校都是只有幾個名額,選派成績好的同學交換。而我作為一隻北大學渣,順利地隨著班級的步伐出國成功。再次強調:北大有能力為學生提供國內幾乎最好平台。

我對阿拉伯語和阿拉伯文化的熱愛始自敘利亞。具體的內容可以參見我在豆瓣閱讀上架的隨筆http://read.douban.com/ebook/12830865/,如果想要讀的話可以找我要邀請碼——我覺得這書不值1.99。

在敘利亞的具體生活就不贅述了,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大量的空閑時間,我開始嘗試翻譯阿拉伯語的作品,翻譯完成了一本10萬餘字的小說《大馬士革,悲傷的微笑》(回國後發現多年前已有中譯本《凄楚的微笑》,捶地苦惱...)還有阿多尼斯的幾首詩。也是在這段時間我做出了一個決定:我熱愛翻譯,熱愛阿拉伯,我想要進一步深造。就我自身而言,興趣是在學習和實踐之後才產生的,是後驗而非先驗的。

po幾張在敘利亞的照片,圖片中70以上的地方已經被內戰和ISIS摧毀。

-+-+-+-+-+-+-+-+-+-+-+-

2011年。

學渣很苦惱,保研失敗,考研失利,整個前途黯淡無光。我成為我們班唯一一個待就業的人,真正實現了失學=失業。我從不諱言這源於我早年阿拉伯語學的實在有點渣,並且績點過於拿不出手。在這裡血淚呼號,在發展興趣的同時還是要重視績點建設哇。

想要繼續讀,不想馬上工作,於是我選擇gap一年,實習,並且再準備一年考研。這一年我先後在新浪、阿拉伯國家聯盟駐華代表處還有埃及駐華使館實習,最後一個實習長達8個月。就是在這些實習中我的阿語和英語得到鍛煉和提升,也開始學著和社會打交道。而我的實習崗位仍然在不斷和北大以及其它學校的阿拉伯語系聯繫,所以我感覺自己從未真正離開學校,並且從未這麼強烈地想回到學校。然而就在這晃蕩的一年,北大的社會效應不斷在我身上發生或大或小的作用。最俗淺的是出門介紹自己倍兒有面子,而潛在的是你的學校為你搭建了一個群聚的平台,自動將你與某些階層相連,又自動讓某些人遠離你。關於後者我不知自己具體有多少損失,少認識很多有意思的人,但前者讓我受益匪淺。

-+-+-+-+-+-+-+-+-+-+-+-

2012年。

我考研成功,但沒有去阿拉伯語系就讀。箇中原因複雜,但是我自己最終選擇調劑到學習非洲文學,從頭開始學習斯瓦希里語,我想把自己在阿語系丟了的時間找回來。

非洲文學是國內的新興專業,學生極少,在我之前只有三屆共五個學生。學者更少,甚至可以說國內目前沒有非洲文學專業的學者。我要感謝我在研究生階段遇到的所有老師,從我的導師到只教過我兩個禮拜的外教,他們對我甚至是縱容和溺愛,也讓我獲得了此前從未有過的前進動力。

從9月份開始,我每天早上騎車去往北外和他們的大一新生一起上斯瓦希里語,中午和下午經常要上我們的奈及利亞外教的文學課。我想北大為我提供的資源是別的地方沒有的,我能跨校前往北外旁聽,我的外教一個是奈及利亞劇作家協會主席,另一個是哈佛大學非洲研究的巨擘,我能參加和非洲有關的各種真正意義上的「高端」活動,比如和非洲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因卡喝喝下午茶。

-+-+-+-+-+-+-+-+-+-+-+-

2014年。

過去的兩年我研究生階段完成了學渣的「逆襲」,我的興趣愛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甚至有機會數次走上講台,現學現賣地講起了非洲文學,講起了斯瓦希里地區。

發表了一些東西(突然覺得馬賽克打的毫無意義):

參與翻譯的一本書和自己翻譯的一本書出版:

組建了國內第一個非洲劇團,參加了北大劇星(劇團成員紛紛畢業已經作鳥獸散)。

廣告時間:歡迎觀看我們的戲:13-14北大劇星風采大賽複賽 猴麵包樹非洲劇團《儀式之舞》

在北大的第六年,我終於理解到北大於我到底是什麼:一個孵化器,一個光暈,一個似乎應該做點什麼才不辜負它的直覺。

-+-+-+-+-+-+-+-+-+-+-+-

2016年。

我食言了,沒有去非洲,沒有讀博,沒有繼續走學術的道路,選擇了現在這份工作。

距離畢業已經半年時間,我有機會反思去年做的這個決定,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做入職第一年的鍛煉,並且回答題主的問題。

如果你有真正熱愛的,視之為生命的專業,請努力找到最牛逼的那個學校,學習它。

如果你有喜歡的,有點想讀的專業,請努力看看北大清華有沒有這個專業,考進去。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請選擇性地接受「熱門專業」的概念。北大和清華有足夠的平台供你拓展愛好,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或是給你一個高的起點,去pk其他學校里的熱門專業。

你永遠想不到能從北大得到什麼,只有進去才能看到萬千可能。

Ps. 這不是一個炫耀貼,也不是什麼雞湯。我只是用我的經歷給大家展示一個有點懶惰的人如何在北大的大環境里得到改變的故事。北大有成千上萬個我:文科妹子0基礎進入製造業成為工程師,外語狗進入投行風生水起,東北金鏈大哥進入神學院談得一嘴好哲學,真直男成為某歐洲化妝品牌在華的大boss……他們都是我身邊的同學、朋友,從北大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得到了自己。

所以,是的,我仍然堅持,進入北大清華,學什麼專業不重要,重要的是學會發現自己,找到自己。

況且現在工作對口的又有幾個呢?


在這種問題下談個人體驗真的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單個個人的人生走向基於很多因素,無法簡單下結論說是因為某個特別的決定所以人生就成功了或者失敗了。

那談什麼有意義,談整體數據。

經濟學人曾報道了一家研究機構的數據。基於對250所美國大學的抽樣調查,發現從掙錢的角度來看,學什麼專業遠比學校排名重要

橫座標是學校錄取率,近似等價於學校排名。縱座標是財務回報率。紅線是工科,藍線是文科。

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專業居於回報率榜首,年化收益12%。其次是商科和金融,收益8.7%。人文專業最差。

另外,貌似只要學對了專業,即使是草雞大學也能比去頂尖大學掙得多?

兩個結論:

  • 學校排名重要,但遠沒有專業重要。
  • 回報越高的專業,受學校排名的影響越小。

所以,如果一個人願意不考慮自身興趣,不考慮自身特長,把一切都賭在學校排名上,不如不考慮自身興趣,不考慮自身特長,把一切都賭在回報最高的專業上。

--------------------------------------------

注1. 來源:It depends what you study, not where

注2. 這個研究只考慮財務回報,沒考慮精神回報。但如果一個人在意精神回報的話,或許就不會糾結這個問題了。


謝喵

當然一切專業平等,不過有些專業更加平等

你選生物然後做生物工程試試?


先給結論:清北也要選專業,也要選專業,也要選專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利益相關:P大本科在讀,生科dog剛剛棄坑轉系。

先貼篇文章,是一個轉系失敗的師兄寫的《再議選學校還是選專業——一位北大生轉專業的辛酸歷程》。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9438470102v6fx.html?

同為轉系生,我覺得,文章內容基本都屬實。但是文中光xxx學院的高考成績要求貌似近幾年都沒有被認真執行過,也即高考分數沒達該院的分數線也可以通過考試轉進該院。具體是政策變動還是作者沒弄清楚情況不得而知。

1、誠如上文,轉專業和修雙學位都不會有想像的那麼容易。轉專業要看GPA和轉系考試,需要兼顧兩邊的知識和內容(我幾乎旁聽了一年轉入院系的課)修雙學位同樣,熱門的經雙在各院系都是香餑餑(某理科院系修經雙已經蔚然成風了( ̄▽ ̄)

2、P大的通識教育很棒,大學也的確是一個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與綜合素質的地方,但是畢業證學位證上的專業也很重要。

3、能夠在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的專業度過四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身處一個完全和自己期望不同的專業導致大一一年我過得非常憋屈,所以我很珍惜現在的來之不易。(當然是指學習學術上的。大生科的小夥伴們都相當nice)

4、學校提供的是平台和起點,最後能走多遠其實已經和學歷無關了。所以不是每個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會獲得輿論所謂的成功,請把他們的大多數看成只是有那麼點聰明,有那麼些勤奮,在某些領域還算得上有點厲害的普通人。有時候清華北大四個字的後面也有很多的無奈。

簡言之,倘若有機會沖沖top2,請一定一定要努力爭取。但是選專業比學校更重要,如果你選擇了在top2委曲求全,那就請在轉專業和修雙上給自己十二分的努力和信心。(就像之前貼的文章,儘管非常同情他,但我認為那位師兄其實是準備不夠充分的……)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貴校轉系的問題,可以看看我的這個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1604182/answer/52946483

以上。


發現此回答不是知乎首答,更正。

很開心一些同學能認為這個答案有幫助

-------------------

這輩子目前為止做出的最好選擇就是沒有堅持高考衝刺清華北大,而是選擇了保送上交電院,選擇了自己喜歡的CS專業。(雖然高考也基本考不上top2)

高中從校長到老師真的很勢利啊,只關注學校能考幾個清華北大,從來不關注學生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分數夠北大醫學院,就使勁鼓動你去學醫,嚴重點說真是昧了良心。大學生抑鬱症和自殺率高,可能高中老師也要擔一部分責吧。

學生本身的視野也很閉塞,也不知道自己想從事什麼,喜歡什麼。從這點來說我所經歷的中學教育簡直落後到了極點。(當然是作為一名內陸閉塞省份省會的高中生的觀點,沿海和大城市的學生可能會比我們好很多)

在大學見識漲了很多,知道了自己想要追求什麼,逐漸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也做了大致的規劃。可是目前作為CS小白只能在知乎圍觀大V的精彩回答,但是這條路自己選擇的很對。


越是在更高的平台里,你選錯專業後造成的心理陰影越大。

打個比方,同樣是清華大學的,小明高考分數跟小剛差不多,結果兩個人一起出國,小剛因為學了計算機,出國去了CMU讀了Master,去了Facebook的package是在UT Austin的千老小明的5倍,小明肯定不服氣。但是如果是在一所三本大學(比如山東大學),小剛學了計算機之後去了青島著名企業海爾,一個月4000死工資而且買房壓力比深圳還大,而同時期的小明住著1000塊錢一年宿舍,吃著食堂4塊錢一份的米飯把子肉,這時候心裡肯定平衡多了。


一個連四年青春時光拿去學什麼都不在乎的人.. 還能幹什麼?


首先感慨一句,大部分人的經驗都是可以借鑒的,但一定要批判著吸收。

有時候很多人正因為他們的親身經歷,才更加重自己的某些偏見;

有時候很多人語重心長的切膚之痛,說的都是他們沒有做過的事情。

——————————————————————————

舉個例子——高中生高考之後兩三個月幹什麼,去看一些大學的學長學姐們的經驗,大家幾乎都會不約而同提到學英語,一定要好好學英語。首先,大部分學校都有入學英語分級考試;第二,英語簡直太重要了。

聽著似乎很有道理是吧?

然而,絕大部分這樣說的大學生,他們高考後都沒看過一眼英語書,都是等到分級考試用到英語時悔不當初,然後把這些他們臆想的經驗傳授給師弟師妹。

其實大家用心想一想,如果不是為了考托考G,高考後那兩個月,別說你還要報志願、轉手續和檔案、和高校聯繫、收拾行李、同學聚會或者招待親友,就算兩個月什麼事兒都沒有,你真正能夠用到學習上的時間有多少;

再者,初中高中六年,幾乎所有的早讀晚讀都貢獻給英語了(至少大部分吧),六年時間,只要在學校,幾乎英語課是每天都有的吧,即使再不喜歡英語的同學,你又有幾天沒看過英語。 這樣高強度不間斷的六年學習,你的英語水平也就這個樣子,你還指望自己在亂七八糟一堆事兒的這兩個月能把自己的英語給上升一個level,你覺得可能嗎? (再次強調,考托考G例外)

大部分給你建議的師兄師姐,他們心裡想的,並不是「幸虧我當年學了英語沾了光所以建議你學」,而是「要是我當年那兩個月好好學英語肯定不至於這樣」。

我講這件與主題無關的事,只是為了說明,大部分人的建議都有借鑒的意義,但都不值得深信。弄明白他們為什麼會這樣想,你也就能更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了。

——————————————————————

首先,真正對自己胃口又熱門又好找工作又好保研的的專業,還真沒有。大部分專業都有不盡如人意(或者說不盡如你意)的地方(除了某個21世紀朝陽行業幾乎不如所有人的意,我不了解也就不發表看法了)。你看大部分人的答案,其實都有點含混不清或者自相矛盾。

「能去復交人浙的好專業就不要選清北的差專業」。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呢?不都說選專業要看興趣嗎?學經濟金融的難道都是對經濟金融感興趣的嗎?不是都說興趣可以培養的嗎?興趣在經濟金融這種萬年大熱門專業面前就可以靠邊站了嗎?

其實大部分剛走出高中的人對於專業並沒有太強烈的喜好偏向,大部分專業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將就著學吧」,真正極其厭惡自己的專業以至於學不下去的人,並不比實在太熱愛自己專業的人多。

其實大部分抱怨自己專業的人,只是為自己沒混出個人模狗樣來找發泄的出口罷了(再次強調,除了某個實在黑點太多的專業)。

我想我還是有發言權的。

我大學第一年就在大家所謂的「名校冷門專業」。記得每次和同專業好友談到我們專業問題時,她都會感慨:「想當初復旦招辦說我如果去復旦專業隨便挑,那時候太naive,就夾著尾巴來了P大等調劑。我要是當年去了復旦學XX,哪有這麼多煩人事兒。」

我上大學第二年,轉到了我們學校最熱門、最有錢、光環最盛也最招黑的專業(在我的一部分高中同學和老師中,至今仍流傳著我家花了幾十萬為我轉專業的傳說,不時還有人打電話諮詢我父母)。偶爾認識幾個上海某高校的同專業同學。有一個同學跟我感慨:「當年北大招辦告訴我可以去XX專業,我嫌棄太冷門沒去,幾乎是帶著光環來到現在的學校,結果發現同樣被虐得一塌糊塗。早知道還不如去北大呢,且不說學校牌子怎麼樣,那個專業據說保研非常容易。」

在清北(尤其是某個思想比較偏激、奇葩較多的學校),幾乎每年都有幾篇類似於「學了XX專業毀終生」的血淚帖子流出來。最開始我是相信並同情(還有自身對號入座的自我感慨),後來,其實就發現問題癥結所在了——說到底,是你自己的問題。誠然,專業問題非常重要,但大部分唾棄自己專業的同學的問題,還真不是專業本身的問題(為了行文嚴謹,讓我再次排除某些專業吧)。

由於專業不喜歡所以學不好——

合著高中六門課你是靠著興趣學的,讓清北一堆大神給你跪下吧;大部分一本學校大一的課都是通識為主,專業課也就一學期一兩門而已,合著你成績不好全是因為八九門課中的一兩門?合著你政治課英語課學不好全是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專業?

專業沒前途所以學好也沒希望——

你不會轉專業啊!什麼?不好轉?姐這種名校渣滓都順利轉了,合著你還真當我家裡花幾十萬轉的啊?除了某些專業報志願的時候就簽過協議不能轉之外,幾乎大部分專業都可以轉(由於自己是轉系生,所以對轉系生比較熟悉,清北每年轉系的都非常多)。

大部分抱怨自己專業的人只是在抱怨而已,學校轉專業工作已經結束了,有些同學才知道原來可以轉專業的。由於一些專業只要大一轉過去的,所以很多人就這樣錯過了。但是,這又能怨誰?幾乎所有學校類似於轉專業這樣的通知都是掛在官方通知上的,如果連自己沒看到都要怪學校,這也是專業差的問題?

很多同學說轉專業不好轉(我真不好意思再重複一下我這種渣都轉了),其實這樣說的絕大部分同學,根本就不是報過名考過試被對方拒了,而是壓根就沒有填報名表。很多事情你親自做一下,會發現和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如果沒轉成專業,還是沒希望——

只要成績好,研究生還是可以轉啊。具體怎麼保別的院的研究生,我沒經驗不敢亂說,但你要我舉例子的話,我可以舉出十打。

我就不說雙學位了。不管你學什麼專業,如果你的成績連雙學位報名資格都混不上,那我只能說,真的不是你專業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

如果選了清北冷門專業沒學好,你會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去其他學校當雞頭(別想歪啊,我是針對鳳尾而言的雞頭);如果選了次一點的學校的一流專業仍沒有學好,你會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去清北,至少還有學校光環加成。

如果選擇了次一級的學校的一流專業,同時又學得很好,你會不自覺一遍一遍自我強化自己選擇正確這個概念,你會一遍一遍說服自己其實學校這個平台差距不大(實際上,即使復交人浙和清北,就學校整體而言,各方面資源差距非常大),以填補或壓制住你心中「與清北擦肩而過」的遺憾。

即使在我現在這個所謂最熱門的專業,由於競爭的慘烈(激烈不足以形容)、保研的艱難、出國的昂貴,我也偶爾聽到同學抱怨:如果當初自己能冷靜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而不是怕浪費了高考那麼高的分數而選擇這個專業的話,現在應該過得很愜意吧。

其實說到底,當你有兩個旗鼓相當的選擇的時候,無論你選擇哪一個,另一個會自動成為你臆想的出路——當這條路走著不順的時候,會不自覺想,如果自己當初選另一條路,會有多好。其實你刻意忽略了另一條路上也有荊棘坎坷,因為你需要的並不是理性分析(反正自己也不可能重新再選一遍),你需要的只是一個轉移責任的排泄口。

這個社會上,精英永遠是少數,很多情況下真正的事實是,無論你選哪條路,自己都總歸是凡人堆中的一員,這個結果和你具體走哪條路無關,而和你自己有關。

————————————————————————

道理講完了,現在你知道你所謂的學長學姐們,為什麼會給出你這樣那樣的建議了吧——沒有人會是完全理性客觀的,你要了解,他們的建議,到底是來源於自己的經歷還是臆想,又有多大的參考價值。

似乎到現在我還沒有回答問題——如果可以考上清北這樣的學府真的不用在乎學什麼專業嗎?

我的回答是,除了那些一開始就標明不能轉專業的專業外(提前批和醫學部),專業問題不是問題。我在這個平台上獲得了多少優勢資源,我自己心知肚明。

同時,我也知道,自己的建議是建立在「我成功轉到至少是眾人最羨慕的專業」的基礎上的,具體有多大參考價值,真的因人而異。

——————————————————————————

最後說句題外話,很多人考慮專業問題,都是被老師、社會、同學以及自己當初狹隘的認知所裹挾,時過境遷,我們自己又成為裹挾別人的人。

記得在一次給高一學生講專業問題時,我隨口提了一句:小語種是坑,要慎報(我的認知是,由於小語種是提前批不允許轉專業,很多語種也算冷門)。結果下課後一個小姑娘給我發郵件向我諮詢,說她一心想學芬蘭語,想讓我給她講講具體專業的問題。

我震驚了。一直以為自己「身經百戰」了,什麼都見過,但這個姑娘的問題,讓我嗅到了自己身上那股濃重的社會染缸的臭味。很多時候,別人的例子再鮮活,他講出的道理也不是真理,到底合適不合適,路還要自己走。

只是,無論你做怎樣的選擇,走不順的時候,請冷靜想想,到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路的問題。


【專業很重要!!!我不是北大的,目前在上海交大電子系讀研,說下我的親眼所見。】

前段時間華為市場部的HR來交大宣講,晚上順便請交大各個學院的校園大使吃個飯,我也是其中之一;雖然知道他們這次的主要目的是關於華為市場崗的,但懷著瞻仰華為市場部高管的心情我還是屁顛屁顛的就去了。

飯桌上才發現,在座的十幾個學生基本來自各個學院,電院,機械,機動,材料,船舶,媒設等等,除了個別幾個還是大四,其他都是研二的了。

不久大家就相互聊開了,發現大家真是各有牛逼之處!

其中有個哥們研究生開始跟人捯飭創業,雖然是不起眼的教育培訓方面,但一邊讀研就每個月收入過萬,還是挺佩服他的;另一個機械動力學院的女生,大四保研本校之後就跑去雲南支教去了,在那待了一年,也是讓我佩服不以……

我要說的目標就是這個女孩子,她廣西的,當年高考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時候,牛氣哄哄的她拿下省200名左右,但為了來交大,她還是只能選擇一個不是最熱門的能源動力專業。

而我自己當時,說來慚愧,湖北的,高考那可是一萬名以後(差距太大,當時飯桌上我就不好意思說話了!),後來報了上海一所一般的理工學校的光電信息方向(學校號稱的王牌專業),考研來了交大電子系。

正當我特別慚愧的時候,還是沒忍住問了她一句:「你們專業如果不轉行的話就業一般去哪?」

她說:「學校背面不是有個中國商飛嘛,好多學長學姐們去那了。」

哇瑟,「中國商飛」,好高大上的名字!孤陋古聞的我立馬錶示崇拜並追問一句:「那待遇挺好吧?」

結果她卻告訴我,一般她們去那第一年十二三萬左右吧。

著實被嚇了一跳!我說:「不會吧,不是交大16年全校畢業生的平均薪資都有12萬么?我們電子繫上一屆師兄師姐基本都是20萬以上呀!」

她特無辜的笑了,答到:「對呀,但我們就是那些拖後腿的……唉,沒辦法呀,專業決定的,不能跟你們電院相比呀!」

唉,我當時心裡真是感覺好複雜,有點小慶幸,慶幸自己來的是電子系;又有點小心虛,高考明明跟她差距一大截的,現在反而找工作的工資是人家的兩倍。

所以,基於我的所見所聞吧,我的觀點是:如果你能上一個北大的一個特別一般的專業,那如果你不是真的對那個專業感興趣的話,建議還是不要去了,這個分數上個交大復旦的,一般好的專業還是是可以挑的。以前是男怕入錯行,現在這個女人撐起半邊天的時代,男女都怕入錯行呀!(事實上我身邊現在就不止一個當時是放棄保送北大電子而來交大電子的,雖然北大清華情節誰都有,但想想以後的就業現實,唉,想想就算了吧,哈……)


你選生物試試?

I DARE YOU


可諮詢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畢業的同學,比如國東@徐國曦老師。


選錯了專業,度日如年

選對了專業,每天都像過年


@男爵兔 說得對,平台大於專業。

好處她都說過了,作為部屬地方院校出來的孩子,我的個人感受是,有時候其他學校比北大清華差,不是他們不能比清北好,而是不被允許比清北好。

一個小事例,不一定合適。當年我校得了撥款建圖書館,規划上是比北大圖書館規模更大的,但北大知道之後不同意,於是撥款方說撥的錢數不變但讓我校妥協,最後就只好建了一個比北大圖書館矮的樓,當然剩下的錢建了一個和圖書館一樣大的科技館......

@男爵兔 其實沒在炫耀,只是把事實說了出來,這事實對已經身在清北的人很幸運,對於其他院校的人則可能顯得有點無奈。


推薦閱讀:

在韓國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怎樣才能既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又讓孩子明白父母其實深深愛著他?
如何看惡喵的奶爸關於老師的言論? ?
一對一教學是否是最好的教學方式,為什麼?
需要勸阻天分不高、教育資源差的孩子考音樂學院嗎?

TAG:教育 | 大學 | 清華大學 | 高考 | 大學專業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