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既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又讓孩子明白父母其實深深愛著他?

因為本人性格是比較獨立,不太依賴父母的。每當我看到別人二十五六歲了,自己的事情一點主見都沒有,不敢承擔責任,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沒有辦法「健康地」分割開,我就覺得恐懼。我希望從小就鍛煉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能夠很早就可以明白,你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決定,同時也要自己承擔後果。但是我又害怕,孩子會認為,爸媽什麼事都不管我,是不是不愛我。請問該如何做呢?


從米粒小時候,我和米粒爸努力就放手讓他自己做決策,小到吃什麼穿什麼,上什麼興趣班,大到下次全家旅行的目的地,甚至上哪個學校,都要讓他自己選擇。當然,我們要他做個小小的「演講」,說服了我們,make sense(有道理、說得通)才行。米粒很清楚,如果他說「我要那個變形金剛,因為我就想要」,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樣做既鍛煉他的語言和辯論能力,又鍛煉他的決策能力。

有次我們三口在海邊度假,米粒非想在下雨天在酒店的露天泳池游泳,說自己是「鍛煉身體」,「肯定不會感冒的」。於是,他就華麗麗地發燒到了39度5。之後他就明白了,雨天里游泳或淋雨,真的會感冒發燒,會很難受。之後米粒再也沒提過雨天去游泳的事了。

還有一次,米粒想學冰球,學了半年沒學下去,又想改學國際象棋。他說:我平衡能力不好,所以冰球不太適合我。我想學國際象棋,因為豆豆下棋的時候很酷。

恩,這個「演講」打動了我,尤其是你們知道么,米粒媽平衡能力很差,小時候走在馬路牙子上能掉下來崴了腳。。我也覺得國際象棋對他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好處,就同意了。現在,國際象棋我早已不是他的對手。

我希望米粒能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一個不循規蹈矩的人,一個敢為人先的人,一個能打破現有規則的人。當然,他也有不成為這樣人的權利,讓我意淫一下也不行嗎?


其實除非他自己想通,否則這是很難,甚至幾乎是不可能的。

你要讓他獨立發展,你不可能保證他一定可以順順利利。他必然會有遇到挫折的時候。當他遇到挫折時,你必然不可能一直出手幫他解決——否則談何獨立自主?

當你不出手幫他解決時,他被逼自己解決,他必然會有怨氣。要是他可以解決,他的怨氣或許會消失;但要是他始終無法解決的話,他有很高的幾率恨你的。

社會上你看到許多孩子要求「獨立自主」,他們要求的是,他們要做什麼你都別管他,讓他去做;他們搞出什麼問題時,你出來收拾殘局。

這就是大部分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

事實上,真的要求獨立自主,是必須同時承擔權利及責任的。你要求怎樣做,好,我允許。但出問題的時候,你也必須要自己承擔。

許多孩子是,在提要求的時候,什麼都承諾下來;等到出問題時,需要承擔責任、承擔後果時,是會一個個變臉的。

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減輕這方面的負面情緒。比方說,陪他。

你要他獨立完成某項工作,你就在身邊陪伴他,他花多長時間,你就花多長時間。讓他覺得,我不是因為不愛你所以才讓你一個人去做;我不是因為懶惰才叫你去獨立完成;讓你獨立完成去完成這項工作,我事實上花費更多時間去教導你。

但這一切,終究還是得要他自己想通。

因為,終究有一部分的挫折及失敗,是要他自己去承受的。承擔了責任、承擔了後果,才叫獨立自主。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獨立自主,其實就只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根本就不是什麼獨立自主。

真的要講獨立自主,孩子是必須承擔後果及責任的。

當他和別的孩子比較時,他會發現,別人的孩子就是不用承擔後果及責任。

要讓孩子可以明白別人家庭叫溺愛,很難。即使理智上他能明白,但情感上是很難接受的。他看看身邊同學,看看別人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看看別的孩子可以從父母索取到什麼,即使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他仍然會感覺到寒冷及孤獨,會感覺到,別人的父母,更愛他們的孩子。


我必須要強調,獨立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雙方都需要負責的事情。

講一個日本媽媽的故事:她叫森昌子,曾經是與山口百惠齊名的偶像,與外遇的丈夫離婚後撫養三個兒子。森昌子的育兒態度個性十足,令人絕倒——她表示自己幾乎從沒有喊過兒子的名字,而是喊1號、2號、3號,「名字這種東西太麻煩了,他們能明白就行,幹嘛糾結這種細枝末節的東西。」

她定下了三條家規:

1 兄弟之間必須講敬語;

2 晚上11點之前必須回家,到時間立刻鎖門;

3 到了18歲必須獨立,從家裡強制搬出去。

「兄弟之間要講敬語是為了讓他們認清楚彼此之間的關係,哥哥要有哥哥的樣子,弟弟要有弟弟的樣子。」森昌子表示,兄弟們遇到問題很少會來找她,而是選擇彼此商量著解決。我們為什麼經常說獨生子女的這一代不夠獨立,缺乏與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確實是存在一定的影響。父母的愛傾注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其實在無意中延長了對於兒女的控制。孩子要學會獨立,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增加他與其他同齡人相處的機會,在不同的範式下得到充分的成長。

森昌子經常被笑作「很冷酷的媽媽」——孩子晚歸她確實能做到絕不開門,「就讓他睡在院子的地上吧,我自己在屋裡睡我的。」定下的規矩就一定要執行,孩子才能學到原則性的重要。我們帶給孩子的除了生理的基因,還存在文化的基因。孩子的獨立是他要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在處理問題上割斷與母體之間的聯繫,作為父母也要去學習「我與孩子是彼此獨立的兩個個體」的理念。

鳳凰網在1月份做了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家長有52.5%的人「為孩子安排課餘學習內容」;26.1%的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日記或通信」;37.1%的家長「總是照料孩子的洗澡、整理床鋪或收拾書包等」;34.6%的家長「經常陪著孩子做功課」;62.0%的家長「比其他家長管教孩子嚴厲」……在這樣的長期關係中,孩子並沒有被當作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而是大人的附屬物。家長所以為的「我的孩子離不開我」,實質是家長離不開自己的孩子。

獨立並不僅僅是指經濟的獨立,更多的其實是心理的獨立。森昌子要求自己的孩子從家中搬出去,但是會替孩子付房租——重要的事情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終究是要獨立生活的,而並非給予他經濟上的考驗。獨立不是模式化的強行折斷你與孩子之間的聯繫,而是要讓你重獲屬於自己個人的生活與個性。我是你的媽媽,我很愛你,但我同時也是我自己。

「房租是個小問題,我有錢,所以我就替他們付了唄。」這樣乾脆而豪爽的森昌子是否更有魅力?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有個魅力十足的媽媽?在我們沒有成為媽媽之前,往往都是充滿稜角的個性石頭,為了孩子漸漸地將個性抹去、稜角磨平,殊不知,這樣的平滑使得孩子卻嵌靠在你的身上,難以離開。

她的大兒子taka,現在是日本新生代最強搖滾樂隊的主唱。

兒子們都經常在INS上向自己的媽媽「表白」。森昌子表示,「能得到兒子的喜愛,我感到很幸福。」這句話很有意思,森昌子把母親的身份當做事業一般在對待。孩子對我的愛,並非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客觀冷靜的視角正是來源於森昌子把自己也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想要教會孩子獨立,首先要告訴孩子,你的媽媽也是獨立的。

所以,請先保持自己獨立而富有個性的魅力,正常而普通地去愛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才會感受到你的愛,同時養成獨立的性格。

——

HomeLady ( 微信號:homelady2016 ) 是人大碩士創辦的媽媽社群。我們會在這裡,跟你聊聊育兒理論、親密關係和自我成長。


超簡單啊,自由,愛,尊重,定量的零花錢。

還有他闖禍的時候鼓勵他自個兒解決,別一邊罵他一邊幫他處理掉。雖然他獨自處理事情的時候會碰到困難。

被當成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就是最珍貴而激動的事了 ,他會知道責任是自由的一部分。

親歷。


就是一個度的問題。

你總不可能為了培養獨立性就讓一年級的小孩獨自上下學吧?即便你偷偷跟著也不行,安全感也是孩子需要的東西。但是他自己背書包、收拾文具、用卷筆刀卷鉛筆這些小事,就是可以讓他自己進行的。

所以,考慮孩子的年齡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度」,就好了。不用過分憂慮孩子感受不到你的愛,真愛無需刻意感受,自然而然的就會流淌在孩子心裡。


放羊式教育


你分析一下造成你性格獨立的原因是什麼並以此同樣對待你的孩子就行啦。


推薦閱讀:

如何看惡喵的奶爸關於老師的言論? ?
一對一教學是否是最好的教學方式,為什麼?
需要勸阻天分不高、教育資源差的孩子考音樂學院嗎?
如何避免有同學管你借作業抄?
如何查找一個英文單詞的來歷?

TAG:教育 | 家庭 | 兒童教育 | 日常心理分析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