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丘吉爾?作為首相,作為他個人,他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謝邀。

作為首相,他一生的追求,差不多可以用這句話來概括——一定要維持不列顛在世界的最優越地位,如果做不到,那麼一定至少要協助維持盎格魯-薩克遜強權對世界的統治。

作為個人,丘吉爾是不列顛最後一個維多利亞政治家,也是第一個現代政治家;一個文筆非常好的英語作者,一個厚顏無恥的自吹自擂者;一個優秀的海軍戰略家,一個拙劣的陸地軍事家;一個無可救藥的貴族精英統治論者,一個多多少少具有平民主義色彩的保守主義者。

1,不列顛最後一個維多利亞政治家,也是第一個現代政治家。

英帝國在維多利亞的輝煌無需多說,而丘吉爾就出生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晚期,在那個時候,不列顛擁有最為輝煌、最為優越的地位,然而也潛藏了日薄西山的影子。

在外部,法蘭西帝國死而不僵,正在全球擴張殖民地,差點和英國在埃及打起來;俄羅斯帝國虎視眈眈,在中亞和遠東大肆擴張,威脅著英帝國最為耀眼的明珠;而最為危險的,是那個一直在叫喚「我們也要陽光下的地盤」的德意志帝國,這個血氣方剛的巨人,現在正準備埋頭大幹,一舉奪取歐洲的霸權。

而在內部,輝煌的時代所帶來的奢靡享樂,和科學技術的外流效應,讓英帝國開始從生產力最強的寶座上逐步滑落,大資產階級喪失了最初的進取精神,開始日益向貴族靠攏,而貴族本身則更加在奢靡的生活當中陷於困頓之中,按照那句老話就是「外面的架子雖為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匂宮出夢:19世紀以來歐洲貴族為什麼在經濟上都相繼沒落?

而丘吉爾本人,就是這種現象的具體表現——19世紀英國的貴族階層開始大量陷於難以為繼的境地,不得不開始尋求和大西洋彼岸的富豪新貴聯姻,丘吉爾的父親和伯父就都娶了美國富商的女兒,以此來尋求優越地位的延續(這也暗喻著未來英美關係的走向)。

在這種環境下出生的丘吉爾(第七代馬爾巴勒公爵的孫子,第八代馬爾巴勒公爵的侄子),天然就是不列顛帝國統治階層的一員,他自然對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留戀無比,一心想要守護帝國的榮光,同時則十分警惕、甚至痛恨那些威脅帝國地位的任何潛在對象

這種立場,就給他的世界觀鑄造出了一個鮮明的底色——他後面的一生,就是在為這個目的服務,至於其他看上去反覆無常的所有作為,都是他所認為的、圍繞這個核心目標的手段。

當然,作為20世紀的人,他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變通的能力——他最初反對保守黨搞貿易壁壘,認為維多利亞的光輝在於永恆的自由貿易原則,但是後來他發現時代不一樣了,生產力已經日漸衰落的帝國不能和興起的德國美國搞自由貿易,於是後來又轉投保守黨,支持貿易壁壘和帝國特惠制;他最初積極鎮壓工運,但是後來因為發現工黨勢力日漸壯大,於是開始轉變立場,開始尋求妥協

凡此種種,說明丘吉爾是一個堅守維多利亞光輝的保守政治家、但是又同時是不害怕改變手段的現代政治家。

2,一個文筆非常好的英語作者,一個厚顏無恥的自吹自擂者。

作為英語的練習材料,我曾經讀過他的《英語國家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等等文章,就文筆而言,他的辭藻優美,敘述娓娓道來,澎湃的激情掩藏在冷淡的文字當中,當得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榮耀。

但是就實質核心而言,這些書都充滿了厚顏無恥的自吹自擂,不顧事實的誇耀帝國的擴張,對帝國在殖民地、在被侵略國家內所做的罪惡一筆帶過,在他的筆下,找不到印度和中國的累累白骨,只有無盡的光輝,以及「帝國為世界帶來的榮耀」。

——當然,對於一個死硬的帝國主義分子和維多利亞政治家來說,除了英帝國的辯護詞之外,我們還能奢望他寫出什麼呢

3,一個優秀的海軍戰略家,一個拙劣的陸地軍事家。

擔任海軍大臣的時候,丘吉爾主導、或者說參與了一系列對帝國海軍影響深遠的改革,包括將燃料從煤改成柴油、研製十五寸海軍炮等等,而這些舉措都給海軍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使用油來做動力驅動,填裝燃料的速度就快了很多,而研製更大口徑的艦炮,是當時巨艦大炮主義的必然趨勢,英國也由此鞏固了針對主要假想敵的海軍優勢。

然而,在陸地戰略上,丘吉爾卻有罔顧現實、胡亂指揮的一面。

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他對奧斯曼帝國極度蔑視,認為它只是個「聲名狼藉、衰老垂危、一文不值的病夫」,他覺得這個國家想要活著都得靠英國的施捨,因此英國可以對它為所欲為,在他的壓迫下,英國扣留了土耳其訂購的戰艦,並且壓迫土耳其,最終把土耳其逼到了同盟國集團當中。

而在他力主加里波利戰役,土耳其卻給了他一個巨大的教訓,使得帝國蒙受了巨大損失,並且最終完成了對俄國的絞索——也正是因為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才會變得如此血腥和慘烈。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他也在陸地戰略當中犯下了太多錯誤:

他力主從地中海的南線進攻,以義大利和巴爾幹為跳板進攻德國(他認為這可以搶先在蘇聯之前解放歐洲),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顯然不是好的決策。

事實證明,凱塞林元帥以極少的兵力就在義大利擋住了盟軍的推進、丘吉爾所寄予厚望的安齊奧登陸也打不開局面,進展十分遲緩;而大規模登陸巴爾幹的構想第一時間就被美國人所否定,取而代之的是登陸法國的霸王行動。

美國人當然並不反感早日解放歐洲,但是義大利是一個狹窄的半島,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而巴爾幹更加是群山環繞,這些都不是美國那種機械化大軍容易施展的地方(想想朝鮮戰爭就知道了),真正適合美國那種機械化大軍推進的,只能是平坦的法蘭西北部以及北德大平原,所以美國人堅持的戰略是正確的。

可想而知,如果美國真的聽了丘吉爾的大戰略,登陸巴爾幹半島,那麼很容易就會陷入到朝鮮戰爭那樣的窘境當中,被少量德軍所遲滯,大規模的機械化大軍寸步難行,(大家想想電影《橋》裡面的場景,就知道巴爾幹地勢有多麼險峻),在地圖上雖然巴爾幹離東歐只有一步之遙,但是當美軍打出巴爾幹的時候,搞不好蘇聯已經打到萊茵河了……

4,一個無可救藥的貴族精英統治論者,一個多多少少具有平民主義色彩的保守主義者。

丘吉爾的傲慢尖刻的為人,是出了名的,他也從來不屑於掩飾自己的精英思維,瞧不起自己的大多數同僚,和議員們關係也不好,所以他一度是英國最不得人心的人之一;但是另一方面,他為了保衛帝國也確實殫精竭慮,而且能夠接受自己被國民選下台的現實(雖然會嘲諷幾句人民不識貨來泄憤),同時,他能夠審時度勢,在擔任首相期間對工黨和勞工階層做出必要的讓步,引領國家度過二戰最驚險的危機,也足以證明他的功勞。

人是複雜的智慧生物,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其複雜程度更是普通人的十倍百倍,丘吉爾身上所有的矛盾性,都是他個人經歷和世界觀的體現,在他心中,充滿了對帝國昔日光輝的迷戀,而寫了《英語國家史》的他,更加明白,如果盎格魯-薩克遜霸權終結,帝國將會遭遇什麼。

所以,當他發現自己已經無力回天、帝國註定分崩離析之後,他開始轉而支持美國,協助美國建立霸權(以五十艘驅逐艦作為要價轉讓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所有基地也是其中之一),某種意義上來說,英國在衰落之後還有今天的發達地位,他也有鑄造之功。

總而言之,他是一個偉大然而又充滿了缺陷的人,一個承載了英帝國最後光輝的人


語不驚人死不休。

1. One should love animals. They are so tasty.

每個人都應該愛護動物,因為它們很好吃。

2. Love the neighbor. But don"t get caught.

要用心去愛你的鄰居,但不要被ta的老公/老婆知道。

3. Behind every successful man, there is a woman. And behind every unsuccessful man, there are two.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每個不成功的男人背後,有兩個。

4. The wise never marry, and when they marry they become otherwise.

聰明的人都未婚,結了婚的很難再聰明起來。

5. Never put off the work till tomorrow which you can put off today.

不要等明天交不上差再找借口,今天就要找好。


丘吉爾這個人啊,很有趣。

跟毛澤東、斯大林、列寧和希特勒一樣,他的歷史造詣很牛逼,但是他的出身太高貴了,除了年輕時候去非洲晃蕩以外,基本算是不食煙火的神仙了,這對現代大政治家來說,實際上是一個難以彌補的重大缺陷。所以,儘管丘吉爾是一個非常有遠見、視野非常宏大的政客,但是呢,在實際事務以及與民眾交流上呢,就非常糟糕了。

在他一生的作戰、施政計劃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缺陷負面後果,想法很大,操作很渣。

比如,在他推動的1915年加里波利戰役中,他試圖一擊打垮奧斯曼,打通黑海,但具體配合堪稱狗屎;在1940年挪威納爾維克、1941年希臘戰役,丘吉爾的想法都太富於幻想了,什麼打通芬蘭,入侵挪威,什麼從希臘反攻歐洲,我靠,都是些什麼東西,簡直就是sb啊。

說真的,如果光比戰爭指揮水平的話,二戰領導人中最厲害應該希特勒(沒錯,很多時候比他手下那些吹牛逼的將軍們厲害多了),最shit的反而是丘吉爾。

包括他當財政大臣時搞的金本位計劃,簡直就是災難。

說起來,提起丘吉爾這個人,我常常不得不吃驚於他對歷史進程的非凡遠見,又不得不哀嘆他在具體事務上的愚蠢和缺乏技巧。

溫斯頓就是這樣一個人,頑固、英睿、自信的同時又顯得愚蠢和無情。他羨慕德雷克、克萊武和馬爾波羅等這些大英帝國驍勇善戰又殘酷無情的開創者,一心想擁抱、再造那曠古無今的偉業,但是他並不是一位優秀的海盜、軍人和投機者。

總體來說,丘吉爾只是一位蹩腳卻忠誠的戰士,他適逢其會,扮演了偉大英雄的角色,但僅限於此。實際上,他並非一位合格的拯救者,他僅僅只是一個偉大帝國的送葬人。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wtt1316606212


丘吉爾一生真正的追求是:

————救贖自己犯下的罪過。親手丟掉的,一定要親手拿回來。。。。。。

整個20世紀的風雲,可以說開始於丘吉爾扣下兩條奧斯曼戰列艦,而不是開始於薩拉熱窩的槍聲。

丘吉爾闖了多大的禍呢?

英國扣押戰列艦——戈本號事件——奧斯曼參戰——沙俄被封鎖——加里波利失敗——封鎖繼續——沙俄政治軍事經濟總崩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一聲炮響。。。。。。

堂堂奧斯曼帝國,不如兩條戰列艦。這種腦殘都不足以的形容的思維,就是所謂大英千古偉人丘吉爾丘中堂的思維。

當奧斯曼帝國迴光返照,殘酷的現實把丘吉爾的臉,抽的比被馬蜂蜇了還腫的時候。丘吉爾作為一個有了原罪的政治家,如果要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是沒有多少選擇餘地的。。。。。。

為什麼丘吉爾反共極其堅決?

————他才是真正的蘇聯之父,不全力反共去撇清自己行嗎?

為什麼要做大英帝國的鬥牛犬?

————因為誰都能妥協,丘吉爾不能。他沒有妥協的資格,一切罪惡因他而起。他如果不做出全力救贖的姿態,意味著政治生命直接結束。

如何評價丘吉爾?

如果說句難聽的,丘吉爾是跟希特勒一樣的戰爭狂魔。他們兩個本質上是一路貨,都想通過戰爭去得到在一戰中失去一切。

說句更難聽的:壞不可怕,蠢最可怕。在丘中堂的操作下,一戰給中俄送去了共產主義,二戰給美國送去了世界霸權,冷戰給法國送去了歐盟的主導權。

能夠同時擔得起美諜+共諜+法諜稱號的,縱觀歷史,怕是也只有戈爾巴喬夫同志能跟丘中堂相比了。

有史為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76520/answer/74547310

如果不是元首太給力,丘吉爾本來可以在二戰作一次更大的死。。。。。。


評價:偉大的胖子

畢生追求:建立一個由盎薩人主導的世界格局。

-----------------

丘吉爾是大英帝國生活方式與思想制度的捍衛者,作為一個懷疑論者,他並不真正信奉基督教,但卻謹慎而恭敬的維護著基督教文明與普世價值觀,他在和議會的元老們罵街撕逼的同時卻又對大英帝國議會民主制度的優越性深信不疑。他在享受權力的同時卻無時無刻不忘他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同時也兢兢業業捍衛著他的選民罷免他的權力。

作為一名政治家,他目光獨到而且務實,更重要的是,他從不屈服於政治正確,他似乎是個好戰狂:當二德子蠢蠢欲動時,他好勇鬥狠一定要摁住二德子的海軍,當虛假的和平蔓延歐洲時,他提醒重人磨尖自己的爪子,當三德子剛剛躺下,他就擼起袖子要和鐵幕對面剛一下。

然而,日德蘭、慕尼黑、柏林都證明了這個好戰狂的遠見。

作為大英帝國捍衛者的同時,他也是帝國的落幕人,然而,這是歷史潮流所致,實際上,當歐洲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打了兩場世界大戰時,英國這個由少數民族和遼闊殖民地捆綁起來的帝國,就註定難逃一劫,他的目標:建立一個由昂格魯撒克森人主導的世界,和美國共同治理世界本身已經難以實現,在大潮面前,他力挽狂瀾但終究未能扶危定傾,所以他只能選擇在大英帝國行將渴死時舔血止渴,終究成就了英屬北美的十三塊殖民地。從這點看,他更像是吳起、樂毅、諸葛亮之流,傾心儘力卻無能為力,最終只能空嘆天數。這並不是丘吉爾犯的錯誤所致,倒是在丘吉爾的努力下,大英帝國得以和平解體而非流血革命。

有人拿二戰英國糟糕的表現黑他,然而,丘吉爾擅長的不是駕馭部隊,而是駕馭別國領袖,他成功抱住了羅斯福的大腿,同時讓好基友斯大林心甘情願的做打手,講道理,這種縱橫捭闔的戰略觀,人類近代史沒幾個人。

與我朝那些近乎被神話而變的冰冷生硬的偉人不同,丘吉爾嬉笑怒罵,喜怒形色,這一點很招人喜歡,我決定為他+1s。

丘吉爾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意志堅定不忘初心,而他更偉大的地方在於他手段靈活,實用至上。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雖不是他最先說的,卻是他也是整個國際政治的真實寫照。

最後,這個該吃吃該喝喝很少鍛煉的胖子卻身體健康長壽而終,也許正是上帝對這個傳奇人物的獎賞吧。


研究不深,這貼要是招罵,我認了。

感覺他的人生快感就是裝逼,人生目標是為了當最大官,裝最大逼。

他一戰做海軍部長的時候,策劃領導的加里波第登陸戰慘敗,對他打擊非常大,基本抑鬱了,得靠去瑞士畫畫拯救自己。說明裝逼失敗,代價是極大的。

二戰時德國空軍飛臨英倫,轟炸倫敦時,我感覺他的真實心情是興奮,這下裝一個歷史上最大逼的時候到了,所以We fight at sea,we fight at land,你把fight翻譯成裝逼,那就是一篇說給他自己的演說了。

此後幾年,他四處裝逼,而且裝成功了。去Fullton的時候,他其實是想這麼一直裝下去,裝一輩子的。可惜被杜魯門這個鄉巴佬止住了,我們普通人的人生,可不能為了給你裝逼來玩兒的。

他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據說他寫作的辭彙量是兩萬,可見裝逼的資本也還是有的。

生命不止,裝逼不休,這恐怕也是英倫民族骨子裡的心理遊戲了。話說真的真的很喜歡他們那個范兒的,當年真的很喜歡這個牌子的衣服,那種毛線袖子格子領的小夾克,哪兒哪兒都符合我的氣質,走在紐約大街上,挺多腐叔看我屁股的,哈哈,暴露了,其實我也是這類裝逼犯,改不了了,現在老了,記得收斂吧。


丘吉爾是一個很上進的人,是白人中自律、嚴肅、孜孜不倦、精變求精的代表。是少數幾個值得尊重的白人。

(當然,只是尊重,不是喜歡)

年青當兵時,中午短暫休息時間,別的人要麼在睡覺、要麼在賭博,丘吉爾一個人在學習歷史和文學。

晚上一天緊張的軍事生活後,也是如此。

當然,他也有很濃重的「皇盎」情節,一直相信盎格魯是優選的種族。而東方的如印度則是像老鼠,對中國也沒什麼好印象,聽到羅斯福要將中國列為五常時真說羅是不是腦子燒壞了。

所以他的追求嘛,自然就是皇盎的追求。


大英帝國掘墓人。一生幹了兩件大事,一是一戰中把土雞硬逼到協約國一邊,造成沙俄無法得到英法物資援助而崩潰,然後蘇聯成立。二是二戰中聯美抗徳,結果戰後美國開給英國的待遇還不如元首呢,元首隻是要英國承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而美國卻要肢解大英帝國。2333


我的回答里罵丘吉爾罵的不少

當然大部分的批評,來自我推崇的兩位戰略大師

畢竟,在戰略家們的角度,和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角度,得出的結論自然是不一樣的

總結一下

丘吉爾自己指揮的軍事行動的重大失敗,反倒徹底斷送了張伯倫,成就了丘吉爾自己

他是一個屠夫,是一個反覆無常的決策者,是大英帝國的掘墓人之一

他屢戰屢敗,確實是一個堅強肯乾的人

但是他對自己的目標本質,和可能的後果,完全沒有認識

他當然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麼,可是他不知道自己得到以後會發生什麼。

可圈可點的是,他還是在自己的著作中,(可能是無意地)否認了自己之前的目標

如果說他本人的追求

我覺得他最終的追求,應該是如他在回憶錄中所說的【美英聯合主導的世界】

他認為英聯邦、英帝國、美利堅三者將聯手利用全世界的海空軍基地,保護雙方的共同利益

我們也可以認為,他的這種想法,好歹也實現了三分之一的,233

=================================

此處以上,【總結一下】以下的內容

正數第二行最後一段,倒數第123行除外

剩下的全是我抄的,我覺得吧,凡是今天活著的人,都沒什麼資格評價


頑強的人

堅定的鬥士

偏執的政治家

愚蠢的指揮官

令人討厭的首相


我覺得他有一個特點是突出的:白人至上。就是種族主義者。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大饑荒死了上千萬人,當時英國政府無所作為,和愛爾蘭饑荒時一樣,糧食出口逐年遞增。

丘吉爾過後說過:我討厭印度人,他們有野蠻的宗教,他們的饑荒怨他們自己,他們繁殖起來像兔子。

我沒有查看原文。如果這是真的,那麼他是有嚴重的種族歧視。

實際上當時西方世界是不會平等的對待非西方人的,所有人都有西方人的傲慢。

但這絕不能作為丘吉爾對上千萬人死亡無動於衷的辯解。


對於丘吉爾這樣一位重要長壽的歷史人物只是三言兩語是不足以描述他那波瀾壯闊的一生,我就儘可能將其評價一下,如果不對還請見諒。

就長壽方面丘吉爾做的可謂想當成功,自1874年出生至1964年去世,90歲的高齡無疾而終可謂許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而這90年有也恰好是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國力達到顛覆再慢慢衰落最終回歸歐洲國家的一個世紀,丘吉爾有幸生逢其時曾試圖力挽狂瀾阻止英國的衰亡,在阻止亡的方面丘吉爾成功了,但是衰卻是無力挽回的歷史進程,好在丘吉爾選擇了將世界大國的桂冠移交給了自己的盎格魯-撒克遜表兄弟美國,使得英語以及英國文化的影響力在現在依舊有重要地位。

不得不說丘吉爾年輕時候確實是個身材苗條的帥鍋,可惜不注意飲食導致身體發福最後臃腫了成這樣,看來享受生活和保持身材不可得兼啊。


據說丘吉爾在落選英國首相之後,說了一句話

「一個偉大民族的特徵,就是對它的英雄人物忘恩負義。

這不是一句氣話,確實道出了一部分真相——

偉大民族不念舊。

因為偉大民族需要新的血液、新的航標、新的連接。


看了《治安時刻》過來的,沒錯,治安時刻,很不能理解某些網友的白蓮花心態,明明就是美化西方二戰史觀的洗腦電影,居然還只是糾纏於評分的高低和正確?

我只說我的觀點,不管IMDb和豆瓣。更何況電影就是完全的美化,文過飾非,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可謂是「從不上廁所的完美女性」。

一二戰(歐洲戰場),其實都是德國為了打破英國及其盟友的地緣鎖鏈。二哥不說大哥,都是屬烏鴉的,沒有一根毛乾淨。

真實的丘吉爾是個完全的帝國主義者,他和他的階層本身就是「惡勢力」和德國法西斯的接生婆。大多數的民眾還是受困於一戰的陰影,不願開戰(德國則是想擺脫一戰陰影),可他們已經準備再次從血渦中掠食了,可惜這次捕獵者也陷進去了。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部電影充分展示了西方白左聖母是如何「洗腦」自己,並對此深信不疑的。

英國敢於作死,唯三堅守的理由就是,我大英帝國技術力世界第一(真不是德國。美國相當一部分技術就是英國為了拉攏而贈送的,更不用說人才了),海軍世界第一(名義上/傳統上/事實上相對德法意奧蘇,除了遠東稍弱些。德國為毛搞狼群,就是知道海軍是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海面上拼不贏),潛力巨大(死光最後一個印度人之前決不投降,本土男人死絕了還有海外領土,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反正精英階級不會有多大影響,必須參軍那也是軍官,安全的很——參看某黑爵士.Blackadder),挑撥生事能力第一(英國一直被稱為歐洲攪屎棍,各種拉偏架,打悶棍和賣萌友,一戰就是英國耍盡手段逼迫或者說引誘德國才爆發的,這次也堅信和一戰一樣美國必定參戰。)

蘇俄「和納粹搞了骯髒的py的交易」,可他這麼搞,是因為英法禍水東引,賣了自己最忠心反蘇的大波波給德國,這和38線上浪一回事一個道理,你不出手,腹地就在別人槍下,你出手才能保持均勢。希特勒是吃了英法好處,又吃蘇聯。英法和蘇聯是各做初一/十五,怎麼只見你說蘇聯「和納粹搞了骯髒的py的交易」?而且,德國對法開戰前,英法也是根本不信會失敗的,之前還嘲笑德國坦克大遊行(此前蘇台德的軍事行動中故障頻出,潰不成軍),堅信防線萬能,重演一戰。所以才有信心,有膽子出賣大波波等盟友給德國,好禍水東引。

「美國通過了中立法案,即使羅斯福和丘吉爾關係非常好,他也不能直接通過美國總統的身份對英帝國進行援助」,實際上對納粹德國的崛起負主要責任的除了做惡人的英法,就是出錢出技術的美國了。美國民間對納粹一直是很有好感的,加之所謂的孤立主義(實質是勢力圈劃分,獨佔美洲)影響,普通人反對參戰是真的。然而,美國的崛起正是依靠吸血歐洲列強互砍和挑撥日本戰略中國,所以財團是支持參戰的。羅斯福的參戰野心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選舉時甚至有「選羅斯福就是選擇參戰送你的家人去死」,可最後還是靠選舉團平穩過關,然後拿普通人的性命去下套,故意送死來找借口。

丘吉爾他一個帝國主義者。一戰前很多時候德國都釋放善意放下身段了,可英國就是耍橫甚至無理更橫三分,最終一戰耍盡手段逼迫或者說引誘德國才爆發一戰的,丘吉爾於其中牽扯頗多。說他預言了二戰,呵呵,殺人放火慣了,會不知道同樣的手段會有什麼後果?甚至很多時候,他是故意為之的~~

可惜,英國的政治手段,最終敵不過美國的資本運作~~~

當年英法是怎麼醜化和敵視(一戰前)德國的,美國如今很好的學會並用在了中國身上~~~

ps:有一張相當形象的以各種恐龍群p的圖片來描述歐洲各國對二戰貢獻的認知偏差,可惜找不到了,以後再補。


最能反映丘吉爾性格的就是下面這句話:

If Hitler invaded hell I would make at least a favourable reference to the devil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這句話用網路語翻譯就是為了反而反的無腦噴子,大英帝國有這位無腦噴子當首相真是幸事。

丘吉爾算個屁的盎格魯-撒克遜主義者,二戰時的美國也配代表盎格魯-撒克遜?真正的盎格魯-撒克遜主義者會跟自己祖先來源國死磕到地毫不講情面?不好理解?舉個簡單例子,假如當年朝鮮戰爭有華裔美軍士兵作戰勇敢,他好意思說自己是漢族主義者么?笑!

丘吉爾這個屠夫是最沒有資格提鐵幕二字的,希特勒在這方面勝他千倍萬倍。

丘吉爾可能就是一位自私自利的英國佬典型代表,這點上非常像喬治五世。想當年一戰前喬治五世跟尼古拉二世那叫一個親密,每年都要抽出時間一起聚會開party自high。甚至在1913年德皇威廉二世唯一女兒維多利亞大婚,尼古拉二世都要寫信徵求喬治五世的意見:我實在不想參加那場婚禮,如果你去的話,我就會去。這封信既可以看出這倆表兄弟的親密關係,也可看出尼古拉二世是個政治白痴。婚禮結束沒幾年,轉眼間就到了一戰沙皇退位,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為了甩掉手裡的包袱,曾經提出送尼古拉二世全家去英國的決定,但被喬治五世一口拒絕,這真的是落紅有意拔diao無情。倒是那位一直被瞧不起的大表哥表示過願意接納尼古拉二世全家。笑!


1.胖

2.抽煙喝酒

3.長壽

4.鷹派

5.極端保守

6.極端反共

7.演說技能max+

8.多才多藝

9.老說大實話和黃段子,教壞我

10.笑起來挺好看的

補充一下,他追求的東西,大概就是英語世界保持住世界主流位置吧。

否則為什麼他拚命地跪舔同宗兄弟美國呢?╮(╯▽╰)╭


五個字:西方蔣中正。

好吧,我都不知道我在黑誰了。


此人罵紅完教罵綠教


用很簡單的一句話來表示的話

他在大英表面最光輝的時刻接管了她的船舵,用了最光鮮的一種方法結束了她的輝煌


一生都在追求打敗希特勒

如果希特勒進攻地獄,我也會在下議院為撒旦辯護的———丘吉爾


推薦閱讀:

為什麼加拿大和英國的保守黨被稱為Tory,而加拿大自由黨,英國自民黨如今不再被稱為Whig?
北愛爾蘭是否會獨立?
如果英國脫離歐盟,對英國來說是正確選擇嗎?
如何看待2017年6月8日英國大選及其結果?

TAG:歐洲歷史 | 丘吉爾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偉人 | 英國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