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花好》這首歌在《北平無戰事》中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北平無戰事看的比較晚,昨晚才看的,看了前五集,月圓花好(浮雲散)就出現了好多遍,這算是此劇的一首基調曲嗎?


劇情推動上,真正的意義並不多。

關鍵傳達一種情感:

人月兩團圓。

無論是國家,家人,都要團圓。

劇中大部分的人,喜歡這首歌,既對這首歌有獨特的記憶,重要的是這首歌契合他們心中的願望。

渴望家人的團聚,安定的生活,是每一個人心中都會有的願望吧。

可時局如此,國家如此,命運如此。

歌和現實的反差,凸顯一種無奈和悲情。

但是但是,說句實話。。我覺得這首歌用得並不好。有點用爛的感覺。

第一集中第一次鐘聲伴隨歌聲的時候,是鎮住我的。

但是後來無論是臨審判前孟傲給隊員鼓勁還是晚上小鈺給父親哼歌。。。我都覺得有點做作了。而且。。。他們唱得真不好,聽著幾句,我就齣戲了。如果你說不好聽那樣真實啊。。。。。。那我也無話可說。

據我這個業餘影視劇愛好者觀察,對於主題曲運用精道的不在少數,

比如《無間道》中的被遺忘的時光,只有在關鍵情節才會出現,首尾呼應。平時絕對不會讓劉建明亂哼哼。

比如《大丈夫》中的至少還有你,有不同的樂器版本,有歡快的,有悲哀的,有伴奏有清唱,配合情節出。而且該斷就斷。

所以北平無戰事對於的月圓花好的使用,頻率太高,而且放得太長,不知收斂。歌曲作為符號,就好像作為蛋糕點綴的草莓,一顆小小的就足夠。非要放上一推大草莓。。。。。這。。。

最後的最後,真心建議攝製組出個精簡版,花了這麼大的心思,織了長長的裹腳布,多可惜呀。


每次這歌出來,都給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之感。當時的北平貌似平靜,但人民災難深重。國民黨貌似取得了勝利,但這種山河統一花好月圓之景,轉眼間被一瀉千尺的北平經濟,吹打的煙消雲散。

這首歌,和很多民國時期的靡靡之音一樣,看似優雅從容,媚態十足,實際上是不祥之兆,預示著GMD註定的敗局。花好月圓是難得的雙重勝景,也是人間一種自然美的巔峰。但是這種甜膩美過於飽滿,也容易讓人沉溺而忘憂,很輕易就讓人陷入個人戚戚之情而忘身負的種種苦難和使命。劇中喜歡這首歌的人,都身遭不測。所以說,建國後,這首歌一度被列為黃色歌曲。


開始以為是《風聲》里的《空城計》

看了一半沒找到梗在哪裡……看評論才知道我想多了


這首歌起到的作用是情感上的

比如蛙長好,月長圓,人長壽

其實劇本這個東西尤其是北平這種題材的,歸根結底都是讓各個角色失望不圓滿的,而月圓花好卻是圓滿的,不圓滿的只是人


這個問題我想回答一下,可能答案並不是很好,我只想說說我的感受。 那是一個壓抑的年代,一個歷史的轉折的年代。《北平》裡面的人個子都代表著自己背後階層的利益,國民黨少壯派(曾可達,梁經倫),國民黨頑固派(徐鐵英),以及共GD方面的崔叔,謝培東,外圍女青年何孝玉,對國府失望的知識分子方步亭,何其滄,立志於江國家改頭換面的方孟敖等人。

浮雲散 明月照人來,

團圓美滿今朝最。

清淺池塘 鴛鴦戲水 ,

紅裳翠蓋 並蒂蓮開,

雙雙對對 恩恩愛愛,

這園風兒向著好花吹,

柔情蜜意滿人間。

開頭一句,浮雲散,明月照人來。畫面由暗到亮,陰暗一掃而光,有明月,而人也出現,我們想想一個姑娘,在一個昏暗的夜晚焦急等待著心上人,突然天空浮雲散去,遠處出現他的身影,有沒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的意境?心中歡喜不言自明。歌詞後面大多是對愛情的描繪,大都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意境。最後一句柔情蜜意滿人間也更是把這個場景擴大了。

而當時的情況是國府腐敗,戰火紛爭,不管是上層還是底層,都處於動蕩不安,有愛的不敢愛,敢愛的得不到愛,小媽是續弦,地位不高,崔叔是地下黨,對崔嬸只能隱瞞,方孟敖對孝玉的感情很難琢磨,孝玉在孟敖與梁經倫中糾結,梁經倫一邊是學聯一邊是鐵血救國會一邊是恩師,他誰都想愛,但誰都不敢真愛,謝木蘭一心想著梁經倫,而方孟韋卻一直隱藏著對謝木蘭的感情,方步亭喜歡小媽,卻放不下架子,給不了她名分,謝培東一直對亡妻念念不忘。無論是誰都是壓抑的,他們沒有辦法把這種壓抑的情感釋放出來,也不能說出來,這是那個時代決定的,沒一個人物在歷史面前個都是無足輕重的,但是正是許多他們加在一起才改變了歷史。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卻還得故意裝做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梁教授泡妞秘籍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不想到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笑,

  上帝給他的聰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歡喜,他的詩,在風前輕搖。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他看見春天,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聽慣風的溫柔,聽慣風的怒號,

  就連他自己的夢也容易忘掉。

   --梁經綸 何孝鈺

這是陳夢家的《一朵野花》,梁教授又用它泡妹子了。

雖然有泡妞之嫌,但是多少還是反應他內心的。

然而他們都有幻想,都有憧憬,就是像那首歌里描繪的那幅圖景一樣,每當這首歌響起就是他們在艱苦的時候那種不願意放棄,這也體現了他們的堅韌,也是他們的寄託,是他們情感的一種隱藏表達。

我很喜歡這首歌。

浮雲散,明月照人來。


一是方孟敖母親最喜歡的歌,二是也包含共產黨明月照人這一層意義 劇中提到說共產黨像月亮 只要有水就會映出無數個影子,三是一種祝願 但其實最終所有人都不圓滿


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

代表在那個時局下,人對於國家和平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花好月圓這首歌,在53集的電視劇里,沒有完整的放過一遍。

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

終究只是一願望


突出小媽曲藝精湛,和小玉拙劣


我覺得《花好月圓》這首歌唱出了一種意境,一個盛夏的傍晚,全家人吃完晚飯,母親在院子里收拾碗筷,大人們坐著聊天,孩子們在明朗的月下嬉戲打鬧,這是一幅幸福美滿的畫面。原諒我腦洞大開,每次聽到這首歌,腦子裡總會聯想起許地山的《落花生》課文,這種畫面在當時應該是幸福美滿的象徵了。即便這樣,現實中也是不可能的,國共內戰,生死未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為之奮鬥的目標其實就是這個場景,一首《花好月圓》唱出的場景。《潛伏》里的李涯曾經有段台詞很類似這個,幹革命是為了千千萬萬的孩子都能過上幸福生活。所以,在我看來,無論是為了三民主義,還是為了共產主義,那個時期的革命者具有一種捨身取義的情懷,即便鬥爭環境極為惡劣,也可以以一曲《花好月圓》來釋懷,致敬擁有這種情懷的先烈。


此曲已加入收藏,感覺很好聽啊


亂世之中,人們更渴望家國平安,人月兩圓。


對團圓美滿的美好事物的嚮往是永恆的人性,在任何歷史背景下,人性本來就該是貫穿始終的。這首歌用的很好。

給年輕人普及普及文化斷層:這首花好月圓是周璇唱的,電影西廂記的插曲(1940年/周在裡面扮演紅娘),當時風靡大街小巷全國傳唱。


導演偏愛 注意他的其他作品也出現過這首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二代妖精》?
怎樣評價《燃情歲月》里的蘇珊?
如何評價電影《冷山》?
知乎適合寫影評嗎?
原諒他77次還是78次?

TAG:影視評論 | 電視劇歌曲 | 北平無戰事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