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丘吉爾在二戰時取代貝當成為法國最高領導人,法國在二戰中表現是否會有所不同?

當年的法國號稱陸軍歐洲第一,海軍歐洲第四,但是受軟弱無能的政府所累,一觸即潰,經受亡國之痛。如果架空歷史,讓丘吉爾代替貝當擔任二戰時(包括二戰開始前)法國的領導人,其它條件不變,強硬的丘吉爾會有能力帶領法蘭西打出不一樣的結果嗎?例如至少抵抗德國的進攻長久一些,以及堅決不投降等。請賜教,謝謝。


從軍事的成敗上來講,丘吉爾擔任法國元首沒有本質不同。盟軍的失敗主要在於戰略思想上的傳統,停留在一戰時的水平,即以大規模步兵團為主參雜坦克配合。

二戰初期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德軍空軍有優勢,地面兵力 尤其坦克數量火力均不及盟軍。

戰略思想對比:德軍集中了坦克 摩托成立裝甲師。主要優勢凸顯在速度與火力完美結合。

而當時盟軍失利就在於機動速度不足。沒有專門的坦克裝甲師 來應對。

而其實獨立裝甲部隊深入戰略性貫穿即用坦克作長距離的馳騁來切斷敵軍後方的大動脈。此種軍事思想新潮流是一戰後發源於英國的,其皇家坦克兵團是第一個在訓練中實際訓練中表演此種思想的。 古德里安是此種思想的狂熱者。

而英國國內有人主張英國的軍事部署應集中提供一個較強大的空軍和兩三個裝甲師,以便當德軍在法國有任何突破時,可供反擊之用,而不全是步兵師,因為法軍步兵多的是。但此建議最終沒落實。 最終導致了英軍阿臘斯反擊 只有兩個坦克營進行,而僅僅兩個坦克營也為 敦克爾克撤退 做出巨大貢獻。可想而知 如果是兩個坦克師 那情況大可不同。

戰略思想的落後以及領導人的 不採納戰略家的意見 是 盟軍的主要敗因。丘吉爾 是有責任的。

最後結論是 丘吉爾 擔任法國元首依然改變不了 結局。或者說如果丘吉爾 能採納新的戰略思想 那麼 英國援軍 都能阻止 法國的覆滅。而重點不在於 堅持抗戰與否。


丘吉爾:"我的法蘭西共和國軍呢?"

參謀:他們被包圍在馬奇諾防線上了。

丘吉爾:我的戰略預備隊呢?

參謀:他們還沒來得及集合。

丘吉爾:好吧!我要去國號演講,鼓舞士氣。

參謀:不用了,國會剛剛做出了投降決定了。

丘吉爾:我要去外邊接見民眾,發動人民抵抗。

參謀:這個可以,您門外邊就有一群人請願,要求投降。

丘吉爾:。。。。。。。。


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是由一個偉大的國家和偉大的利益集團共同塑造的,把毛啊羅斯福啊丘吉爾啊扔到馬達加斯加去也不過是一群快餓死的野人。

所以希望你以後不要提出這麼低水平的問題


多死人


要麼投降,要麼法國男人全死在戰場上。

不投降,難道用人命去攔小鬍子的坦克不成?

整個歐洲戰場也就俄國能藉助冬天的寒冷、泥濘,和士兵的生命來阻擋小鬍子。

差點忘了,還有大英帝國,這個藉助英倫海峽、皇家海軍、殖民地補給和美帝援助。擋住德國坦剋死不投降的國家。

ps

士兵勇敢確實很贊,但無意義的死亡是愚蠢的。

俄羅斯要不是有冬天這個外掛和數億的人口作為戰爭潛力和國土有非常大的戰略縱深。

話說,俄羅斯二戰結束時,男人也沒剩多少了。

法國要是像俄羅斯一樣死不投降,結果只有一個,全法國的男人死光死絕,法國這個國家消失(不投降,就是真正的亡國亡種)。


丘吉爾主政法國,肯定會抵抗到底,巴黎丟了就把軍隊工廠政府機關搬阿爾及利亞去,有地中海海軍擋著,德國真的未必打的過去,法國一定可以堅持到二戰結束,看到同盟國勝利的。


丘吉爾能留名的前提是英國的地理位置和軍事實力能夠作為反法西斯大本營。 法國當時根本沒有能力抵抗德國的裝甲師,整一個被打的潰不成軍,就法國巴掌大的地方而且還緊挨著德國,不管換誰來都是一樣的。丘吉爾強勢但並不是傻,的話估計會成為法國戴高樂之類的人物


沒有英吉利海峽,就算你把拿破崙召喚出來以當時的法軍也打不過進(閃)擊的德軍


一戰法國一代人都毀了


玩鋼鐵雄心2,使用德國摧毀馬奇諾防線後,法國會有1%的概率選擇法蘭西萬歲拒絕投降,繼續抵抗。

這種情況下,德國大概要多花20天左右的時間清理法國的殘軍敗將。

把這段時間消耗的多餘補給換算成TC/IC,差不多一支白板摩托化步兵師。

大概就這麼多影響。


個人感覺不會,除非德國打波蘭期間或者之前就先發制人

否則也許能多打幾天,然後成為下一個戴高樂.抵抗的殖民地也許能多一點.

應該注意的是,即使法國領導人想繼續打,但其他人呢?其他政府人員不一定願意打下去.

估計丘吉爾死不投降可能被法國人自己趕下台.....


推薦閱讀:

丘吉爾獲得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憑藉什麼作品?
如何理解「法西斯主義發源於共產主義」?
二戰後,丘吉爾為何下台?

TAG:丘吉爾 | 歷史人物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