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拉大車?沃爾沃xc90有怎樣的駕駛體驗?

如題,謝謝!


呃,曾在窩窩經銷商工作過,開過幾回XC90 T6,我來談駕駛體驗吧。

1.動力:並不像大家腦補的那樣弱。

我作為鍵盤車神先列下參數:

沃爾沃XC90 T6:235kW/400Nm,0-100km/h:6.5秒。

寶馬X5 35i:225kW/400Nm,0-100km/h:6.5秒。

賓士GLE400:245kW/480Nm,0-100km/h:6.3秒。

不算慢吧。

窩窩是認定了要拋棄從前的6缸,把2.0升4缸增壓發動機這條路走到頭,之後就電動時代了,所以很多人看來窩窩是走了一步險棋,我也這樣認為。但窩窩交出的成績單是合格的,其Drive-e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近乎完美地解決了中低速扭矩不足的問題。實際上不只是寶馬和薩博,窩窩也在渦輪增壓方面頗有造詣(可參看:神馬?沃爾沃沒有性能車?那是你不知道Polestar!)。

XC90 T6是廢氣渦輪+機械兩種增壓。由於機械增壓對於低速的巨大幫助,XC90的前段提速非常輕快。對,我確認是「輕快」這個詞來形容XC90。實際上窩窩就把X5 35i作為了XC90的假想敵,其內部視頻可以參考一下。這是一個短道加速(並不是0-400m),XC90的加速比X5快,且制動距離更短。

全新XC90的2.0T發動機PK寶馬X5的3.0T發動機—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我沒有把XC90開到過120km/h以後,不過據一位XC90 T6 First Edition車主講,過了140km/h速度以後動力就一般般了,沒有老款T6(3.0T)那種「源源不斷」的感覺。

2.關於減重:沃爾沃的小心機。

大家對於窩窩加速方面的擔心,主要集中在2.0T的小心臟這裡,但大家忽視了XC90更輕的整備質量。BBA們每一次換代,都會強調自己使用更新更昂貴材料後收穫的減重成效,而窩窩壓根不提新一代車型減重了多少。

窩窩為什麼不說呢?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兩方面原因,一是沒有這個習慣,如同窩窩做了30年風洞實驗卻不怎麼說風阻係數。二是,我覺得窩窩有一點小心機...

上一代XC90進口版的整備質量是2192KG,比現款寶馬X5的整備質量略輕。而新一代XC90是2083KG,減重了109KG,這相當於兩個姑娘的體重啊。

窩窩如何做到的呢?原來他們用了40%的硼鋼,這是一種更輕更堅固成本更貴的鋼材,有興趣請度娘;同時,XC90的前後懸架幾乎都採用了鋁合金材質,發動機也減重了14KG(後兩點來自內部爆料~)。

3.沃爾沃XC90 T6動力系統的缺點。

在隔音和止震方面,XC90表現都非常好,能值回百萬的票價。但——中低速行駛時,你還是能聽到來自發動機的噠噠聲,感覺一下子就廉價了。而且即便在高速行駛時,XC90 T6的發動機聲音也並不是那種渾厚有力的聲音。

我忍不住吐槽的是,其實窩窩蠻蠢的,好多品牌都知道給小排量車型加一套模擬大排量發動機的聲音系統,難道窩窩沒想到嗎?(窩窩的朋友們要是看到吐槽請見諒...愛之深責之切...)

4.XC90那些秒殺競品的地方。

如果誰要我提購買建議,我一定要說三遍:盡量買頂配,盡量買頂配,盡量買頂配...

XC90頂配車型的皮革,選材和做工都是頂級的,這與被挖過來的賓利設計師Robin Page有莫大的關係。

寶華韋健音響系統更是極為出彩的。不僅供應商寶華很牛逼,窩窩自己的音響工程師也很牛逼,有興趣可度娘「BW Nautilus鸚鵡螺」、「通風式低音炮」,這套音響系統在窩窩XC90上的效果,絕不亞於賓士S級上面的柏林之聲(對了,某汽車圈意見領袖說,特斯拉頂級的12喇叭音響系統可以媲美賓士S級,呵呵...)

如果要「性價比」,當然是買中配的智雅版比較合適。不過頂配智尊版的這兩點,是我認為XC90秒殺同級競品的,潛客們不買頂配的話實在是對不起之前花去的幾十萬。

5.關於自動駕駛。

沃爾沃宣稱,XC90是全球第一款具備高度自動駕駛的量產汽車。時間上看好像是這樣,不過,特斯拉對這點也頗有微詞。不管它們兩家誰先量產高度自動駕駛汽車,今年6月的全新XC90產品培訓,我的第一次自動駕駛體驗是交給了沃爾沃的。比較幸運的是,前不久又剛剛試駕了幾天升級過7.0的Tesla Model S P85。

簡單理解,XC90能夠在50km/h以內實現自動跟車和轉向,能夠自行修正車身姿態,減輕駕駛員在城市走走停停的疲勞感。

而特斯拉Model S則可以實現更高速度的自動跟車和轉向,哪怕你時速120km/h,雖然馬斯克提醒大家手不離盤在先,但如果你願意把駕駛權交給Model S,然後把你的雙手離開方向盤,它可以一直保持自動駕駛狀態。

不僅如此,特斯拉已經能夠非常自主地完成變道動作。比如,你想超越前方慢車,只需打一下轉向燈,特斯拉可以自行完成這個轉向動作,而且變道過程如老司機般嫻熟,毫無突兀感,變道完成後的車身姿態如教科書般標準。

這樣一對比,好像Model S要比窩窩牛逼一點。

但是,不要忽略窩窩XC90中控台上的姨媽巾大屏幕,XC90也是可以像特斯拉一樣實現空中升級的。作為在自動駕駛領域頗有建樹的傳統車企,窩窩確實不像特斯拉那樣大膽可以一下子把自動駕駛量產的步子邁得這麼大。但如果它想,也只是推送一下系統升級就實現的事兒。


首先是發動機的動力性能(發動機的功率和最大輸出扭矩), 而不是發動機排量來真正決定一輛車的駕駛性或者說車輛加速性能的;以數據說話,沃爾沃XC90 Drive E T6為235kW/400Nm,從整車駕駛性數據上來看,沃爾沃XC90 T6:2.0l, 235kW/400Nm,0-100km/h:6.5秒;寶馬X5 35i:2.0L, 225kW/400Nm,0-100km/h:6.5秒; 賓士GLE400:2.2L? 245kW/480Nm,0-100km/h:6.3秒. 在整車的加速性能上沃爾沃XC90同樣優秀。在功率和車輛加速性層面四缸小排量已經有效替代6缸V6,而且4缸機油耗大為降低。

其次,
針對小馬拉大車壽命短的說法,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對非汽車業工程人員非常具有迷惑性。沃爾沃的Drive-E發動機來說,其發動機耐久性在苛刻的研發驗證試驗中驗證超過30萬公里的壽命,這也是沃爾沃汽車安全的重要內涵。

第三,在汽車領域裡,內燃機排量變得越來越小而動力越來越提升,這已是不可改變的大趨勢, 歐洲市場上4缸發動機正在逐漸的成為主流,如捷豹XJL2.0T,沃爾沃中大型豪華SUV—XC90,寶馬和奧迪的4缸機中大型SUV也先後上市.沃爾沃的優勢是較早的預見到6缸,8缸發動機將會變成這個時代的恐龍而儘早退出。

最後一點,很多評論認為發動機平順性方面四缸發動機不如六缸機。其實平順性要從整車的平順性談起;汽車業發展到今天,整車的平順性今天更多的取決於一整套先進的動力總成匹配調教
- 更先進的發動機電子控制調教,更先進的變速箱適配發動機匹配,雙質量平衡飛輪的使用,更先進的發動機懸置等等,誠然從基礎原理上來說,
4缸機的主階振東為2階次而6缸發動機是3階次,高階次的平順性要比低階次的平順性要好;但是在整個動力總成的平順性而言,4缸與6缸發動機的差異已經起不到過往時代的那種主要因素的作用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這台2.0的機器調教的動力比6缸還大,現在渦輪時代發動機的動力和排量的關係越來越不重要了,2.0的渦輪機沃爾沃調教320匹,1.6的渦輪機標緻調272匹,大眾的2.0在R上也300匹,福特的2.0t也有245匹。

通過渦輪,合理利用剩餘熱能,給燃燒室灌進更多空氣,並且加大噴油量來製造更大馬力,這種做法是大勢所趨,技術越高,灌得越狠,馬力就越大,如果還有本事讓動力輸出變得線性,那就沒什麼不好的。

xc90仔細試過,動力方面並沒什麼小馬拉大車的感覺,本來這車就做了很多輕量化處理,而且扭矩來得很早,變速箱絲絲入扣,開起來比老v8更暢快,但是很明顯這個會輕盈許多。

這個駕駛模式對發動機的干預很大,普通時候他會溫順,但是到了「癲狂模式」照樣好狠


開過的來分享一下,手機打字加天生懶,盡量只提要點

這貨是雙增壓,你可以理解為機械增壓提高了基礎排量,渦輪增壓進一步壓榨動力。所以它從起步開始就不像四缸車。但機械增壓嗡嗡嗡的聲音是聽得見的。

動力完全夠用。如果以豪華品牌四缸大型suv的動力體驗來看,XC90 T6比X5 28i 好,Q7最有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


上月試駕過一周。整體感受:動力不是問題,甚至綽綽有餘。

無論是在上海鬧市區的走停路況,還是飛馳在京滬高速上的暢行路況,這個2.0T的機頭沒有讓我感到力不從心。事實上,大部分時候,我的右腳在油門上的行程一直徘徊在1/4-1/2的樣子,只有急超車時才將將(北方話,自己理解)踩過一半油門。

如果不是寬大的車身,你根本感覺不到是在開一部超過2噸重的中大型SUV。特別是在高速時,簡直舒服的像一座移動行宮。是的,我在開S60跑高速時,感覺像坐在一大塊飛毯上。而XC90因為坐姿、空間和更穩健的調教,讓你在威風凜凜的飛馳中可以像在自己家客廳的沙發上一樣舒服的想睡著。

這是因為歐洲車,特別是北歐車本來就是為高速而生。在市區,確實有一點笨拙。一是因為車身龐大,二是沃爾沃全家都有轉彎半徑大的「問題」--因為祖傳的橫置發動機,三是因為自動啟停時滅時亮總讓人多少有點煩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會傷到發動機,但剛踩下剎車又砰的一下重新點火感情上總覺得有點對不住人家。你知道,天蠍座是很不喜歡虧欠別人的,哪怕它是一部車。

XC90就是一頭鯨。它天生屬於更廣闊的海洋。

上海的鬧市區和小巷,對XC90和初次駕馭它的人來說會有一種時刻擱淺的恐懼。在下午5點鐘的東體育會路上會車時,整個屏幕上左右兩條都是紅色警報,伴以不絕已耳的丁丁當當的警示音,當時想要麼飛起來,要麼死掉。一旦開到大連路上,它就擺脫了困境,可以比較靈活的穿梭、超車、併線。等開上內環高架,它可以比較自由的遊動了,如果不是很堵或沒有突然變道的神車黨,甚至有了一絲駕駛快感。而等游到路闊人稀的嘉閔高架上,直接撒歡吧,浩浩蕩蕩的。

其實,在路況好時,開XC90也累。因為你得時時踩著剎車,不然一不留神跑到150公里了。在市區的高架上還不敢巡航,儘管這車有各種主動、被動安全配置。

說這麼多,就是一句話,動力不是XC90的問題。如果你能發現它動力不足的問題,你得祈禱自己運氣好到不用去重新學駕照。

不過,我也有討厭這個車的地方:一、剎車不太線性,和S60一個德性。明明你已經很輕柔、很循序漸近的踩剎車了,但它總是最後來一個「咯噔」一下的戛然而止。感覺像倒計時喊:10、9、8、7、6、5、0!一樣。二、過彎時車身很穩,但依然有比較明顯的側傾。這是一種複雜的體會,特別像我一個二逼哥們兒打球:動作很難看,所有人都以為他打不過我,但這廝總是在一種自成體系的張牙舞爪踉踉蹌蹌中把最猛烈的扣殺給接過來,而且線路很奇怪,甚至能一下反敗為勝。

XC90也是。再早些時候,我在浦東的汽車博覽園看過廠家組織的XC90大戰各路英雄,比如X5啦、Q7啦、攬勝啦,過障能排第一位、加速能排在前二位,過彎只能排前三。原因就是,姿式明顯要傾斜的多--最爛的是路虎,不說了。這一點上,沃爾沃確實和寶馬還是有一定差距。

不過,對大多數駕駛情況來說,不是問題。曾試著在出了安亭收費站後,以65公里的時速攻彎--那個進入高速的匝道是一個完整的圓圈,幾無壓力。如果攻到70公里也應該可以,但咱是一個文明的試駕媒體不是?萬一有個刮擦,心裡還是對不住這台103萬剛剛開苞的豪車的。

這個成績與S60比基本相當了。但你要想到這是一部離地間隙218的SUV,以及在下是一個標準的文科出身的鍵盤車手(不喜歡神字,因為一是開沃爾沃的人必須要謙虛低調,二是討厭神車),就理解這樣的成績對XC90說,已是相當不易。

最後,別再糾結XC90的動力了。還是想一下更實際的問題吧,比如家裡的車庫是否足夠寬綽,或者是否要直接置換一套別墅。


從7月份國內上市到現在,加起來也是開了有好幾個月的XC90了。應該最有發言權吧。

小馬拉大車是因為很多很多很多人覺得,XC90裝的是一台2.0T的四缸發動機,從字面上看,跟20多萬的2.0T四缸發動機是一樣的。當然它的研發成本、製造成本、動力儲備都應該是一樣一樣的。

嗯……有這種想法的就是個鍵盤俠。沒開過,純YY的那種。腦子裡總會覺得少了兩個缸的發動機,就要比六缸的便宜個十萬八萬的。嗯……一個缸值五萬,是這個意思吧?

同樣是2.0T,XC90的這台有什麼不一樣的?

首先要了解的背景是,並非沃爾沃沒能力製造大排量發動機。別說曾經的那台4.4L V8,就是沃爾沃商用車部分的那點技術儲備,拿來給乘用車做幾個多缸大排量發動機也是綽綽有餘了。也別說沃爾沃的商用車跟乘用車沒關係,沃爾沃乘用車賣給了吉利,人家的根還是瑞典哥德堡的,就像是你親妹妹嫁為人夫,終究還是你親妹妹,有說不完的共同話題。而且瑞典全國還不到1000萬人口,一大家子就在沃爾沃各個部門工作的很正常。相互之間聊點工程師之間的話題還不是很方便的事情。所以再說沃爾沃沒技術的,還是回家面壁去吧。但沃爾沃比起ABB來沒錢,那倒是真的。這年頭賣吆喝也得花錢啊。

而且科技進步的典型表現就是把產品越做越小,越做越精緻。現在給你個板磚一樣的大哥大,你要不要?20世紀30年代的V16缸交給你開,百公里加速10s出頭的,你要不要?買平板的時候想的是買個最新款的,又輕又薄又快,為啥輪到汽車發動機的時候,就揪著小排量不放了呢?想開點。

說正題。它是一個結合了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技術的雙增壓發動機。不管是製造成本還是技術難度,不比那些V6自然進氣的低。要不然為什麼絕大多數車子不裝這種具有很好互補特性的發動機?

關鍵是它的發動機本體,也就是刨去兩個增壓器之後的那個部分。這是沃爾沃最近幾年來憋出來的「大招」。被沃爾沃稱為「模塊化發動機架構」。它是個汽油和柴油發動機可以共用的本體,比如如曲軸,下缸體, 機油泵,油底殼,前端驅動,發電機,壓縮機等等,都可以實現共用。汽柴油缸體僅有的不同是柴油發動機缸體具備更高的缸體高度及更強的缸套強度。然後通過匹配不同的增壓模塊來實現不同的動力輸出。

其次就是這台發動機的輕量化技術。大量鋁、鋁合金等材料的使用,最高減重大約50公斤(其實沃爾沃沒說清楚是哪台發動機跟哪台發動機做對比),而整台XC90則是減重了125公斤(老款XC90大概是2.1噸多一點,最近有個新款德系SUV號稱輕量化減負300公斤,那也是因為上一代超過2.3噸,太重了好嘛)。

另外,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沃爾沃的這台2.0T發動機,在研發的時候就是預留了電機介面的,也就是現在剛上市的那個T8混合動力版本,原先設計的時候,就在發動機邊上留了一個介面,更換幾個零件就能把電機接上了。這種技術也是需要額外成本投入的。

再一個,發動機的小型化。以前做大排量,是因為技術上的限制,沒法讓足夠多的空氣進入氣缸進而產生能量,所以只能通過增加缸數來做到更多的動力。沃爾沃的這台2.0T就是在進氣方式上取得了突破,它允許每個氣缸擁有更多的空氣流入,配合更加高效的燃燒效率,以達到提升動力的目的。

還有一個方面,也是很多人忽略的。那就是這個2.0T的排放標準。尾氣排放的部分安裝了一個新的1.5L三元催化系統,推向美國市場的車型還有一個額外的1.0L過濾模塊。它的直接效果就是現有的XC90已經能夠滿足歐洲排放標準歐洲6b和美國排放標準ULEV和PZEV。最直觀的數據就是2.0T汽油發動機的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28g,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排放量為59g。那個正在飽受「排放門」困擾的品牌,想要達到這個標準還得有一陣子。

總結一句話,從技術上講,別拿沃爾沃的2.0T不當澳龍。

接著來簡單說說它的動力輸出,有沒有小馬拉大車的味道。

235kW/400Nm,比絕大多數V6自然進氣的要好看,也跟主流的3.0T差不多。從駕駛感受上,絕不可能出現「不夠用」的情況。尤其是推進到運動模式,起步還有推背感,油門的響應更積極,起步還有推背感。

最快跑過180km/h,想繼續加速?完全沒問題。當速度上到140以上的時候,它的持續能力才有些衰減,加速感受不會像之前那麼明顯。

但要注意的是,雖說它有機械增壓技術,但它的扭矩要到2200轉才會到來,一般城市駕駛的時候,變速器考慮到燃油經濟性問題,會在2000轉以下就升檔,也就是說,低速駕駛的時候並不會覺得它的動力很強勁,要跟車的話也是需要適當深踩油門的。

2.0T的不足之處也在於此,要加速的時候,聲音肯定不像大排量發動機那麼厚重,有些雜,但完全在可接受範圍內。沃爾沃要做的就是,要麼加裝個聲音模擬的設備,讓它聽起來更好聽,要麼就是繼續加強發動機艙和乘員艙之間的隔音,讓它更少傳到耳朵里。

大概想到的就是這些。純技術討論。後面想到的再補上。


提問有明顯的情感指向

無非是想聽一些四缸很爛不值得買

然…

既然問的是發動機,我就不說內飾了。

但從動力來說,車是絕對的好,雙增壓輸出很流暢,機械增壓保證低轉的輸出趨近線性,高轉數渦輪明顯發力,源源不斷~

一部SUV還非要較真140,160的後續動力的話,上海中環實測,120帶一半的油門,依舊推背,又不上賽道,這動力哪裡差了?

雙增壓肯定比自吸故障率高,就如AT肯定比MT容易壞一樣,多了那麼多零件能這麼比?科技感差那麼多,都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就別比啦

有錢就買,喜歡就買

買百萬級的SUV更多圖個喜歡,總在討論實用性、性價比、黑四缸實在是太無聊了。網上多車神,自己喜歡就好


這個級別的對手,沒有什麼秒殺秒殺之說。各有各的優勢項目。你拿自己最牛的一點對比人家最弱的一項,沒意義。

問題不是小馬拉大車。

前幾天吉沃把老富豪XC90,也就是現在叫XC Classic特價37.89萬。車托之家的汽車商城可以直接買。

節能減排已經唱了十幾年還是幾十年?就連那群性能野獸超跑都要混動的今天,四缸機好像也無可厚非吧。但至少給個混動吧。畢竟小百十萬呢。


朋友就是沃爾沃,搞技術類的,賬面數據沒有挑剔的,最讓人擔心的還是發動機的可靠性,這個可能要至少3年以後才能下定論,話說沃爾沃的新車外形真是好看


今天正好借了一輛XC90 T6版頂配(應該是吧…-_-#)已經開了一下午了,跑了一百好幾十公里。

上圖是晚上回家拍的

算了 還是放相機拍的圖吧,今天上海也是霧蒙蒙,加上拍車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太陽快落山了。。

完全不會小馬拉大車,2.0T的動力非常充沛,地板油降兩個檔,推背感蹭蹭的。

120以上也可以維持一定推背感,基本可以保證170以前有明顯的加速感受。

雖然說XC90身材高大,體重加上我2.1噸,但是動力隨叫隨到,完全不像是想像中開一輛笨重的大車。

當然了,也有一些降低檔次的問題,不過總體上瑕不掩瑜。

其他的駕駛感受么,就賣個關子,等下周試駕稿咯~


MP4-12C也不過三點幾升。。。

話又說回來,你不用2000rpm以上的區域,和普桑又有什麼區別。。


挺好的,各方面都不錯,喜歡。


提問的朋友應該去試駕體驗一下!那兇猛的動力,太特么爽了!


馬上都是2.0T甚至1.6T的天下了。


XC90的最大問題不是小馬拉大車,而是沃爾沃這個品牌支撐不起這個「豪華」的定價

=_=果然被噴了,這就是歪樓的代價?我說的是我心中對沃爾沃的品牌價值,就一普通民用車品牌嘛,幹嘛非要往豪華這邊靠。


實際沒開過,但從數據上看動力應該是可以的

不過,這個價位的車頂多入門級用2.0,全部都用2.0太大膽了!買這個價位的車最起碼3.0吧!不是我不環保,是目前普遍的觀念

就像女人冬天都想穿水貂大衣一樣,男人誰不想要個大排量啊!!!就拿我爸來說,雖然家裡不富裕,但他心裡想的是等有錢了買輛s600!

其實,我想說的是,最重要的是腔調啊!有錢人注重的是大排量的腔調!


XC90的完全體應該是那輛混動版,用電動機來增加動力的輸出吧。不過4缸發動機在那樣價位的車上,無論動力咋樣,還是會有點掉身價的感覺。。其實最重要的還是volvo的4s店服務實在不咋樣。

卧槽!我跑題了!


俺沒開過XC90,俺只看別人的感覺。樓上的都好流逼的樣子,不是大牛,就是壕!不過俺有夢想,那就是再過20年,把俺的V60換成XC90,頂配的!然後來知乎吹吹流逼!


曾經出去玩,晚上,高速上,前方有個寶馬,就跟著他跑,想讓他在前邊給我開路。

跟了一會兒,寶馬好像發現了什麼。。。然後開始變速跑。。。我就變速跟著。。。

120km/h以下輕輕鬆鬆的跟著,120-160咬咬牙還能堅持(160的時候油耗百公里20個,心疼 T T),然後。。。。。。。


剛提一個月,其他還好,平順行真心4缸不如6缸


推薦閱讀:

女生開的家用車,寶馬2gt,es200or250,volvoS60L推薦哪個?
為什麼沃爾沃被吉利收購國人就覺得不再屬於豪華車,但同樣被 TATA 收購的路虎捷豹就仍就高大上?
為什麼今年的世界 500 強裡面是沃爾沃(Volvo)而不是吉利?

TAG:汽車 | 沃爾沃Volvo | 汽車行業 | 汽車選購 | 沃爾沃XC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