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三部曲中,導致兩代教父維托和麥克最終命運大相徑庭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在《教父》中,

為什麼麥可不如他父親那般得人心?

我的猜測:他們生活的時代不同,原因一;

他比他父親記仇,睚眥必報,原因二;

他沒他父親的一呼百應,處處與人結交,得到各種回報,他沒他父親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信用,就連為他哥哥復仇,也騙他妹夫說出真話,最後滅口,導致他妹妹此後的悲劇人生。他鋒芒太盛,逼得他另一個哥哥弗蘭克倒戈背叛,最後在他母親去世後,他殺人滅口。

他為了洗脫罪名,叫來了法蘭克的哥哥。具體做了什麼?要挾嗎?家族律師山根和法蘭克的一場談話,最終法蘭克依照其暗示割脈自殺。

他的妻子離他而去,他不允許她來看孩子。

據說教父3是罪惡被懲罰,沒來得及看。

就教父1、2看,同樣是殺伐,維多比他兒子麥可更會處理,殺人或者威懾都讓別人去動手,很多在暗處,看不見,如被漲租又被驅趕的老婦來求助後的解決辦法可以看出,維多肯定在暗處做了什麼手腳,讓房東懼怕,如在電影開頭,在女兒婚禮上,他對有求於他的殯儀人說,你要是尊重我,當我是朋友,我會給你處理好這些事,他們還會懼怕你。。。可見維多有多狠且有手段,而他的兒子,手辣心狠記仇,他同樣是為了家族,不得不如此,但更多的是,眾叛親離,他的父親去世在和孫子的玩樂中,而他呢?

對了 還有麥可比他父親陰鬱 一臉你欠我錢沒還的感覺,而他父親維多是平靜有威懾力 ,按說他最得父親疼愛,更性格開朗才對,他不如他大哥火爆,不如他二哥善良,不如他妹妹有恕人之心,他人若負,難逃一死。有人說他是簡單男變成黑道老大。但從他背著家人蔘軍,不理父親為了他延期參軍的各種費盡心機,惹得大哥對他大打出手,兄弟姐妹都怨他惹父親不高興,等買聖誕禮物的父親回來,所有人聞訊出迎,唯他靜坐桌邊獨飲,要麼是他不善逢迎,要麼是持寵,要麼就是他很有自我,從他出主意去殺毒販和警察隊長可見,他很有自己見底,勇敢冷靜,自信。逃難在外也是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他娶妻過程也可見未來他會是怎樣的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在家人中,讓他與他父親成了鮮明的兩類人?


關注這個問題已經有段時間了。沒看過原著的人草率拋磚。

——前方劇透 三部都看完的人請點進來——

「為什麼麥可不如他父親那般得人心?」 (第三部)麥克(簡稱M)也茫然自問:「XXX閣下,為何你廣受愛戴,我卻遭人厭憎?

凡上位者,當恩威並施。獎多罰少,則威信不足;獎少罰多,則刻薄冷酷。唯有剛柔並濟,兩者兼施,才是馭下之術。

題主所謂的M「眾叛親離」即失於此。劇中M多使用威逼利誘、敲詐恐嚇一類的強制手段,而少溫情寬厚的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結合環境看:

a. 教父Vito時代

初代教父V可稱作成功男人的典範:尊敬妻子,愛護家庭;雖是黑手黨,行事既有格調(不沾女人、毒品)又有原則(合理報復);眾口交贊人人敬仰,面子大到黑白通吃。男人做到這份上,已是完美。

這個傳奇卻一頭撞碎在新時代上。

V堅持原則拒絕參與毒品生意,導致C家族遭到紐約五大家族以及警察局長的合力打擊:自己身中數彈,長子S慘死,最抱以厚望的幼子M被迫改變了人生軌道,C家族被趕出紐約。此情此景分外滑稽:在被稱為不法者的C家族頑強抵抗毒品流入市場的同時,身為民眾保護者的警察局長卻在充當毒販子的保護傘。

套用劇中頻頻出現的一句台詞:時代變了。隨著二戰後美國經濟空前繁榮,舊式的(有道德的)黑道規則已經不再受到尊敬。所有人都在毫無廉恥地、最大限度地追求金錢和利益。

這件事給M留下比起人情義理,還是金錢和暴力更打動人心的印象。

b. 過渡時期

在V老爺子的原計劃中M完全獨立於家族事務之外。他本該讀大學,學法律,成為那些「操縱人偶」的「扯線人」之一。

回憶中長兄S曾笑稱M「大學生」,其中的調笑和揶揄不言而喻。

顯然,所有人都認為他不會是「我們這邊的人」。

S的猝死打亂了一切。M在沒有接受任何繼承者培訓(比如在幫會做事、跟父親出去見世面、跟圈內大佬混臉熟)的情況下被趕鴨子上架,強行負擔起家族的重任。其後果之一就是根基不足、難以服眾。甚至多年後,當M已經站穩了腳跟,懦弱的Fredo還心懷怨恨:「憑什麼你是教父!我才是哥哥!」

在內憂外患、兵荒馬亂的非常時期,M唯有施展雷霆手段才能震懾眾人。

c. 教父M時代

年輕的M比起西西里人,更認同自己美國人的身份。他愛這個國家,願意為她而戰。然而命運弄人,為了家人他不得不接受自己曾經迫切想要逃離的環境。

即便如此,他仍沒有放棄最初的夢想:成為一個乾淨體面的美國人。為此他娶了K,終生奮鬥在家族洗白的事業上。

有一個很有趣的對比:M跟黑道過招,向來是有來有往、贏多輸少;跟白道打交道卻呈現出壓倒性的劣勢(洗錢大業里差點輸得血本無歸)。黑手黨之間的鬥爭雖然充斥著明晃晃的血腥、暴力,卻不及那些習慣於權利遊戲的上流社會隱藏在華服後面的卑鄙無恥。

頂層空間有限,競爭激烈。M想要洗白家族進入上流社會,好比在激流中逆流而上。長期身處這樣苛刻的環境中,性情自然會變得越發冷酷。

——二次更新——

如果說環境是外因,那麼M自身就是內因。報名參軍、布局殺人以及在西西里島娶第一位妻子......這一系列自作主張先斬後奏的行動說明M在繼任教父之前人格就已經定型了。

簡單來說三個字:有主見

這個特質優點很明顯,隨便舉幾個例子吧:

d. V被敵人放倒後家族亂作一團,M思路清晰、迅速判斷局勢:S年輕莽撞,F懦弱無能,C家族可以說是V在獨力支撐。如果V倒下,C家族就完了;反之,敵人要想達成販毒目的就必須踢開V這塊硬石頭。

V就是事情的關鍵點。

因此M接受邀請、將計就計不是為了報仇泄憤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正是為了拯救父親和家族。

e. 警察局長借故調開C家族安排在醫院的人手被M正巧碰上。他處變不驚、果斷行動:第一時間通知長兄S,並拉著糕點師傅恩索假扮保鏢站在醫院門口,用一招空城計嚇退敵人。

當然缺點也有:

f. 卡洛、老潘、F......不管是血脈相連的親人,還是德高望重的前輩,M從不放過一個叛徒。題主據此認為M心狠手辣。也許看上去是殘忍了些,但是答主認為站在M的立場這才是正確的判斷。在同一個坑摔兩次,除了蠢沒有別的解釋。身為教父必須為家族整體的安全著想,排除潛在的危險。這是M身為上位者的義務。

M的問題在於手段強硬有餘而溫情不足。同樣是處理家族叛徒,換作V可能會把人叫來,語重心長地擺事實講道理,叫那人羞愧難當,死得心服口服;M則會使用欺騙、逼迫甚至直接暗殺的手段直達目的。在M看來殺人就是殺人,「抱歉我也是迫不得已」「是你對不起我」這些都是廢話。這是他最天真的地方。虛偽是人類最大的文明。

g. 卡洛背叛家族害死S,M騙他說出實話後違背約定殺死他,並對妹妹隱瞞真相。導致妹妹荒廢半生、自暴自棄。

單這一件事,M控制欲極強的獨裁風格就可見一斑。

M可以為危在旦夕的老父甘冒奇險、自毀前程,為支撐搖搖欲墜的家族接受自己最厭惡的命運,為實現對妻子的承諾終生為漂白家族奮鬥。他愛他的家人,愛得深沉,但是他不信任他們,不相信這個滿手血腥的自己一樣值得人愛。

他太孤獨了,一個人坐在高高的王座上,卻像個懦夫一樣害怕展示傷口;越是掩飾反而越露出華袍底下的千瘡百孔。

最後妹妹看懂了他,理解他強硬手段背後的痛苦無奈以及擔子下的重任。無論在M家庭破碎、妻離子散的時候,還是M不得不殺了F的時候,始終陪在M身邊支持他。

那些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離開你的。


我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尤其題主已經認識到:維多與麥克的人生是一個對比。

==============

一般來說,我們應該都會認為:維多是個性格熱忱的人,而麥克則更冷漠——即使是他出任教父之前,看起來也是這樣。但從本質上來說,卻很可能是正好相反的。

在維多淡定從容、積極主動的面對(看待)和處理各種問題時, 我看到了一種現實的(realistic)冷漠,他的冷靜從容正是由此而來。而在麥克那冰冷的表情之下,卻一直涌動著一股熱情,正因為他無法像父親一樣冷漠,身份、環境又要求他必須要做到那種冷漠,才導致他處事風格極端、粗暴,並難以控制的將這種態度從對待公事延伸到對待家庭。下面依次談一談。

麥克是個理想主義者。這從他不顧全家反對參加二戰一事可以看出端倪,當時參戰很可能是要奉獻生命的。這種為他人(陌生人)犧牲的行為實際上表現了他不認同父親那種現實、傳統的價值觀。

作為一個有頭腦的人,麥克清楚的看到了父親為兄妹們安排好的未來,也大致知道他為自己安排好的未來是怎樣的,但他拒絕父親在他那種價值觀下為自己做的安排。

在麥克告知全家自己參軍消息的那段閃回中,Tom說

」你不懂,你父親對你有計劃的,他經常和我談起你的未來「。

Mic反問到

」你和我父親,一起談起我的未來?我的未來?「

所以作為對父親價值觀的反抗,也作為對自己價值觀的實踐,他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主動參戰,這是個理想主義者。

這時作為二代移民,在美國土生土長接受美國教育的麥克,與家裡其他人不同,他是一個秉持現代價值觀的美國人。

【順便插一些題外話。所以戰爭結束後他帶回家的女朋友是kay這種——同樣是現代價值觀的美國女性,kay與麥克的母親顯然是截然不同的。但在變故發生前,麥克與kay是契合、恩愛的。直到變故發生,麥克遠走老家避難,他在那生活(西西里式的生活)又遇見阿波羅尼亞——和他母親同一類型的西西里女人。等他再歸國找kay,這就不是愛情了,只是為了趕在忙於策劃家族業務轉移復仇計劃,還有老教父去世前,完成婚事生下孩子,組建起家庭,讓人生大事穩定下來。

這就為日後家庭生活中最大的悲劇——和kay離婚,kay墮胎,帶走兒女,埋下了伏筆。然而這種悲劇大概是無法避免的。不是kay的錯,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不是麥克的錯,他倆已經不相襯了。阿波羅尼亞是麥克最合適的妻子人選,麥克愛的也是阿波羅尼亞,但阿波羅尼亞死了。】

但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包括——父親遇刺、不得已執行刺殺行動、回到西西里生活、愛上阿波羅尼亞、阿波羅尼亞被殺、桑尼被殺,都讓他身體里沉睡的那個西西里人麥克被喚醒了。

遺憾的是,這種喚醒(改變)只是部分的,只是關於家庭責任的那部分。

當時的決斷並不複雜,如果麥克不承擔起二代教父的責任,柯里昂家族就會覆滅,父母兄妹的人生安全都無法保障。所以他當時其實是別無選擇的,只好承擔起這份責任。

但扮演這個角色意味著他必須按照他不認同的那種價值觀來行事,正是這種矛盾釀成了麥克一生的悲劇,造成了他所謂」越為家庭犧牲、付出,家庭反而越遠離自己「的局面。

他不想做教父,又不得不做;他不認同那些現實的價值觀,又不得不依此行事。麥克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對此是無法處之泰然的。好啊!既然不能動感情,索性就冷酷無情吧!故此他行事反而更加極端,對家人和屬下生硬粗暴、對對手和背叛者兇狠無情,這種矛盾發展到最後就是他下令處死了二哥佛列多——這是一種反抗性的」過度代償「。

==============================================

而維多則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他實在有一種非常良好的心態,對於個人的人生來說,堪稱智慧。他能夠很自然的接受人與人之間現實的關係,也坦然接受現實中的不公平,只要他價值觀中最核心的——也就是家庭,不受侵犯,他就可以冷靜從容的應對和處理那些困難。

他秉持「公事原則」,對家庭以外的事務都不動真感情。而「公事」中相互利用、回報報復、不公平,都他來說都是天經地義的。所以他幫助別人,同時直言不諱的要求回報;對仇人和背叛者又能不動私情的打擊報復;在被法魯奇的侄子擠掉工作時,這種現實和不公也並不影響他的情緒,所以他依然帶著一個梨子回家,在餐桌上與妻子深情親吻。這種現實的心態,實在對他的人生裨益良多。

他說:」一個人只有一種命運。"。很多人可能認為,他做到紐約黑手黨四大家族之一的首領這很可以了。當然,以維多起步時的處境來說,這確實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但他自己可能不這麼認為,以我看他也並沒有多麼想要走上黑道之路。這從他在麥克接手家族後,傷心的話語里可見一斑

」我從來沒想讓你來干這行........我(本來)希望你能成為那些提線的大人物,柯里昂參議員、柯里昂州長之類的.......「

可見他並不認為黑手黨大佬對他自己來說是什麼很了不得的地位,只是當時他自己沒有機會。而一旦他的兒子有機會,他就希望麥克不要幹這一行,往更高的位置上走。

但關鍵在於,他對自己的人生並不後悔,他說

」我幹了一輩子,沒什麼遺憾的,我照顧好了我的家人,我沒做錯什麼,那是我的命運「

這段話可以說是維多對自己一生的總結。成為一個黑手黨大佬也並不是維多期望的人生,但他認為這條路在他當時的境況下是(近乎)唯一的選擇,這是他的命運,於是他就坦然接受這命運,走好這條路,他不遺憾。

如此看來就發現,原來父子兩代承擔起教父這個身份的原因本質上是一樣的,但面對自己命運的心態,卻因為他們各自的性格而截然不同,進而也就造成了他們人生的截然不同。

當《教父Ⅱ》中麥克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拚命掙扎、反抗命運,從而造成家庭遠離、四分五裂時;維多卻慷慨接受現實,順著自己的命運將一個家庭一步步在自己身邊組建起來。其中的悲喜對比,當真令人唏噓。

以上回答基於電影《教父Ⅰ、Ⅱ》。


老維多是順著世態而把蛋糕做大,而且把成果和同伴分享的人物。

而麥克則是順著世態把蛋糕做成品牌,分清股權,上市,清名的人物。

麥克的人緣不好是性格問題,他的家庭不幸福,內心太痛苦。獨自倒在犬塵中是他自己的選擇。

因為我相信他是強者。


想從原著小說的角度談談這個問題。以下均為一己之見:

要談論這兩個人,我們首先得明確一個東西——「教父」背後的黑手黨到底是什麼?

在《教父》的小說中,有兩個人對黑手黨的認知最為深刻,一個是唐·柯里昂,另一個是邁克。邁克初上西西里島時,看到了當地的荒涼景象,看到了連水壩都修不起來的事實,更看到了黑手黨寄生並在人民和國家身上吸血的本質。這一點,套到老教父的美國版黑手黨上,其實也是基本通用的(老教父能吸收恩佐和殯儀館老闆,就是因為法律在他們這裡失效了),唯一的區別是老教父所處的環境不同,對國家的吸血能力也沒那麼強。

本質上說,黑手黨其實就是一個與政府對立的「秩序提供者」。它和政府永遠處於對立的關係,一方以「進步」牟利,另一方則以「反動」牟利。因此對於老派黑手黨而言,最完美的社會不是欣欣向榮的美國,而是過去的西西里。只有在極端混亂和失控的環境中,黑手黨才能憑藉自己的進步性逐步做大、做強。在「正常的遊戲規則」下,它根本玩不過政府。所以,在正常社會裡,黑手黨是反政府、反進步且有點反社會的組織,它和政府不可能真的並存,只能在摩擦中一點點被消磨乾淨。洗白,是黑手黨的唯一一條出路。

這個道理,邁克知道,老教父也知道,並且他們也都在儘力幫家族洗白。但老教父接受了自己的身份,邁克卻不能——因為在他長大時,維托的組織已經在「反動」的那一面運轉了,所以他無法將自己的行為正當化。應該說,他沒有這個能力,一方面是因為他缺乏維托的經歷,另一方面是因為他並沒有完全繼承維托的性格。

維托是個能很好地將私德和公德、生活和工作分開的人,他能做到這點的根本原因是——一生的經歷讓維托根本不相信有公德這種東西存在,不相信法律有意義,不相信會有一個比「開明的黑社會統治」更好的世界。從西西里島到紐約平民窟再到整個美國社會,他舉目所見儘是黑白交錯的混沌,法官、政客、警察、黑幫幾乎都是一丘之貉,所以他只相信個人的道德感和敢作敢為。唐·維托會在年輕時會去偷地毯,去搶服裝,會毫不猶豫地殺掉法怒其,卻也會毫不猶豫地幫受到困難的哥倫布太太解決難題。在他看來,這些事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受欺壓者反抗壓迫的表現,都是對秩序的重新締造,因此毫不衝突——至於所謂的那條「法律」界限,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這種品格被他一直保留到了晚年——當他的教子一敗塗地時,他會認真地幫助他,但同時他也會不眨眼睛地庇護盜版商出他的盜版盤。

接受了現代教育的邁克,恰恰繼承不到這一點。如果說老教父因為對世界的看法太過悲觀而變得樂觀,他就是因為對世界的看法太樂觀而變得悲觀。

在性格上,應該說,維托的三個兒子,桑尼、弗雷多和邁克,其實都繼承了維托的一部分,也都缺少一部分。和電影相比,小說中的桑尼更有俠義精神,更愛家庭,在粗糙狂暴的外表下,桑兒也有溫和的一面:

桑兒殘暴的性格中的另一面乃是他不忍心打擊女人,也真的從來沒有打擊過女人;他不忍心傷害兒童或其他軟弱無力的人或動物。卡羅那天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這才使桑兒不忍心打死他,徹底卑恭屈膝的可憐相解除了桑兒的武裝。小時候,他原來也是心慈手軟的。長大成人,他變成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這完全是他的命運後來決定的。

同樣,桑兒並不遲鈍,他至少比克萊門扎和特西奧先看出了邁克的潛力。在鮑圖這件事上,他也做到了快刀斬亂麻。

桑兒剛才那陣笑的衝動過去了。

「我知道你能辦到,」他說,「我笑的不是你說的話,而是奇蹟是怎麼出現的。我經常說你是咱家族中最頑強的一個,比老頭子還要頑強。你是唯一能犟過老頭子的人。你小時候的情況,我現在仍記憶猶新。那時候,你脾氣好大呵!嗨,你甚至常常打我,而我比你年長得多。現在索洛佐認定你是咱家族中的膿包,就因為你讓麥克羅斯基打而不還手,同時你也不願意捲入家族鬥爭。他以為與你會面是沒有什麼可擔心的。還有,麥克羅斯基對你也是這種看法,他甚至把你當成了窩囊廢。」

整個家族中,活得最快活的其實是桑兒,他也是最能從教父這個位置中得到快樂的人。他雖然有點缺乏自制力,但至少能做到正當化自己的行為——這其實和他缺乏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桑兒不足的是隱忍的能力,他剛極易斷的弱點太明顯了,因此也被敵人第一個剷除掉。但不管怎麼說,至少從小說一開始來看,老教父心目中原本的繼承人是桑兒,他也試圖把桑兒培養成一個老頭子。

弗雷多在書中的刻畫並不多,總的來說,他繼承了老頭子溫和隱忍的一面,甚至繼承了「西西里人」既野蠻狂躁又懦弱忍讓的一面,但卻缺乏自制力。他是三個兒子里最不像老頭子的,但某種意義上說,他其實就是「沒有殺掉法怒其」的維托·柯里昂,是「更像個標準西西里人」的維托·柯里昂。

而邁克,他繼承了維托的理性和魅力,但卻沒能繼承,或者說沒能變得像維托一樣單純。他接受了現代教育,知道國家的意義,知道黑幫的存在終究會給其他人帶來苦難。他試圖擺脫家庭,走到「人類大家庭」中去,但從醫院事件開始,現實就一點點地擊潰他的理想,讓他不得不選擇走「教父」的老路。而這條老路上,他得不到任何快樂。一個不快樂的唐·維托,當然會讓人覺得陰險毒辣。另外,他太「進步」了,和極端保守的西西里人比起來,他更像是個美國人。這一點同樣讓他失去了不少對自己行為正當的自信心。

其實,老教父有願望把三個兒子都培養成文明社會的玩家,特別是對邁克,如果不是遭到襲擊,邁克本來和家庭不會有什麼大的交集。然而,老教父的計劃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順利,毒品的出現讓他不得不加速計劃,而桑兒的死進一步壓縮了他的時間。最後,老教父只得把收尾工作全部交給邁克處理。從某個意義上說,邁克為家族犧牲了自己。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上說,當邁克在義大利失去了自己的妻子時,他應該就已經明白了:一個人只能有一種命運。


電影我看過至少4,5遍,沒看過小說。但是從電影里的表現來看,麥克在三個兒子中應該是跟老教父最像的。為什麼覺得他跟他父親是鮮明的兩個人呢?他大哥有勇無謀,脾氣火爆,有哪點跟他父親像了?他二哥懦弱愚蠢,哪點跟他父親像了?只有麥克有勇有謀,是跟他父親最像。性格方面的差異是必然的,但肯定跟他父親不是兩類人。

要說記仇的話,那老教父年輕的時候也回西西里島殺了Don Chichi。麥克殺他妹夫和他哥哥不是因為記仇,而是他父親教他的處事原則:如果一個人背叛過你一次,那麼他一定會背叛你第二次。特別是他哥哥,背叛了家族兩次。而且從感情上他是不想殺他哥哥的,在哈瓦那還救他哥哥一塊回美國,他真記仇就直接留他哥哥在哈瓦那自生自滅行了。他殺他哥哥和讓法蘭克自殺都是為了家族的利益以絕後患。

你也說麥克為了家族不得不如此,而他一直陰鬱的臉完全是因為他接受了他想極力逃避的命運。人都有逆反心理,特別是作為家裡最小的兒子,從小受寵,心氣也高。麥克想擺脫自己家族的命運,想活得跟他的哥哥們不一樣,所以他參軍了,跟凱相愛了。本來他的人生道路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跟家族命運背道而馳。但是家族的遭遇使他不得不挑起家族重任,這跟他父親當年走上教父的道路是一樣的。不同的是麥克一生最大的努力是把家族漂白,第三部裡面更側重這點。但是他窮盡一生還是沒有完成他的願望,最後還妻離子散。

麥克不單是他父親的傳人,更是最接近老教父的人,只不過他們的人生理想不同,但都是為了家族的利益。


有沒有人覺得維多像列寧,麥克像斯大林??


個人認為維多作為教父是生活所迫現實可行的近乎唯一的路,他為家庭做出了選擇而且接受了這樣的命運。(家人全部被殺,當一個普通本分的麵包房打工者也不安生,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只能用特別的手段,儘管如此,他仍然會幫助那些普通的平民。隨著地位愈高,也就更多的捲入是非,給人無法拒絕的理由的做法大多為了集團利益,他早已不是當初只為生存的維多,而是想做最高的掌控著免於受制於人,看慣了社會的醜惡的維多隻想爬到更高以致不被社會蹂躪。)他接受的自己的選擇,之後運用自己的手段逐漸有了更多的掌控權,為家人營造了相對較好的生活。最後與五大家族的和解也體現了他的氣度,理智,和遠見,筆者認為他做了當下他能做的一切,他接受而且願意承受。

MIKE則是在為多的庇護下長大,生活沒有太多無法滿足的訴求,年少的他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也暗示了他與Kay的結合。他想做一個正直的美國人,然而父親的被刺,西西里的妻子身亡,大哥的慘死是他不得不接受如此的現實,擔負了家庭的重擔,理想逐漸消逝,而他一直在掙扎,他想護家庭周全,他想洗白,可現實並不會受他控制,不得不殺的哥哥和妹夫,為保護家族在受洗時殺的五大家族首領等等,他在為保護家族的路上,越陷越深。自己內心的壓力和掙扎註定了他的悲劇,Kay的離去更是悲劇的重要原由。Mike越爬越高,卻發現越高的地方越黑暗,理想實現更加艱難,加上家人的不理解,女兒的慘死,最後自己孤獨終老,是多麼悲涼。這樣的生活他是抗拒的,卻不得不去承受的。這也是他自問為何自己使人畏懼而不是尊敬的原因

他用盡了一生努力,最後孑然一生(個人表示 心疼啊啊啊。)


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老教父在自家院里於子孫玩耍的時候死了,麥克在自家院子里曬太陽死了,都算善始善終!


我認為是成長環境不太一樣


我覺得麥克一直念叨著為了家族,感覺他其實有點太貪戀權利了


第一代教父是獅子,雖然是獅子,卻有一顆仁慈的心。第二代教父是狼,是狼還是狼,改不了野心。第三代教父是老鼠,還沒真正成為教父就胎死…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斯派克·瓊斯的電影《她》?
關於電影《菊豆》,談談觀後感?
如何評價電影《大聖歸來》?
本傑明巴頓奇事(返老還童)中,為什麼會有貫徹全片的風暴來臨預警?
如何評價電影《夜行者》?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教父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