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怛羅斯之戰中,詳細的參與人物有哪些,具體的戰爭經過是怎樣的?


我從一個側面來看這個問題吧。

這是怛羅斯戰役阿拉伯語的維基百科,真的就是幾句話介紹。

這場戰役在阿拉伯世界是非常非常不出名的,一般人乃至一些歷史愛好者都是不知道這場戰役的存在。

我在阿曼上的歷史課也沒有出現這場戰役,我在上阿拔斯王朝時候還專門提問過老師是否知道這場戰役,他倒是知道,不過他也了解得不多,大學的教科書上更是不可能出現這場戰役。

簡單翻譯一下這場戰役的阿語維基,大意為:在751年,阿拉伯軍隊與中國軍隊打了一場仗,阿拉伯軍隊雖然勝利了,卻是慘勝,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杜絕了伊斯蘭教向東方傳播。

這場戰役最重要的是發現了一些中國的造紙商人,這些人將造紙術傳播到了巴格達,大馬士革,開羅,然後是西班牙,並從這裡傳播到歐洲及其他地區。

我想這場戰役之所以有特有的阿語名稱,也是因為造紙術的傳播吧。

相比之下,中文維基就詳細太多了。果然是因為咱們天生就點了歷史天賦么?


@紅茶魔術貓

實名反對大佬的一些說法

這個地圖遠近的問題隨便用個谷歌就測得出來吧

大佬太不仔細了吧

木鹿和怛羅斯,直線距離978KM

2000KM?

這木鹿是德黑蘭嗎?

龜茲到怛羅斯

直線距離994KM(實際地形兩張圖都有)

直線距離1000KM

請問虹貓大佬是如何得出860KM這個數據的?

碎葉城到怛羅斯

318KM

220KM是唐軍折越了嗎?

唯一正確的估計就是撒馬爾罕到怛羅斯了

問題1.碎葉城是不是唐朝大軍朝怛羅斯進發的前線基地,甚至天威軍也參加了怛羅斯之戰?

答案是否定的

《唐天寶十載二月十二日制授張無價將軍官告》

記載「四鎮平石國, 及破九國胡並背叛突騎施等賊」

杜環《經行記》:天寶七年, 北庭節度使王正見薄伐(碎葉), 城壁摧毀, 邑居零落。昔交河公所居止之處, 建大雲寺, 猶存。

這裡的天寶七年,薛宗正先生認為是其實天寶十年

那麼說白了

公元751年,唐朝的西部征伐包括了碎葉城和怛羅斯兩個方向

碎葉城根本不是唐朝的前進基地,739年「開元二十七年秋七月辛丑北庭都護蓋嘉運以輕騎襲破突騎施於碎葉城,殺蘇祿,威震西陲」——《資治通鑒》

而是唐軍敵人突騎施的駐地,是唐軍同期重要的討伐對象突騎施的駐地

就算沒有,之前也被打爛了,不可能變成唐朝行軍支撐點

同樣的,高仙芝也沒有辦法使用唐朝的「碎葉城方面軍」——因為他們可能根本沒有參加怛羅斯之戰,而是為了保障高仙芝的後方,去清理突騎施軍隊,因為從同一批文書來看,的確抓到了不少突騎施俘虜

《唐天寶十載七月交河郡長行坊牒為補充缺人事》

天威健兒赴碎葉

《唐天寶十載交河郡客使文卷

押突騎施生官果毅欒貴一人, 乘帖馬八匹

無論是八月四日還是九月二十日,天威軍能夠從碎葉城押送回俘虜就說明了一點

他們根本沒有參加怛羅斯之戰!

原因很簡單

相持五日,葛羅祿部眾叛,與大食夾攻唐軍,仙芝大敗,士卒死亡略盡,所餘才數千人

高仙芝代靈察,舉兵圍怛邏斯,黑衣救至,仙芝大衄,軍士相失。夜中聞都將李嗣業之聲,因大呼責之曰:「軍敗而求免,非丈夫也。」嗣業甚慚,遂與秀實收合散卒,復得成軍。

仙芝曰:「吾方收合餘盡,明日復戰。」嗣業曰:「事去矣,不可坐須菹醢。」即馳守白石,路既隘,步騎魚貫而前。會拔汗那還兵,輜餉塞道不可騁,嗣業懼追及,手梃鏖擊,人馬斃仆者數十百,虜駭走,仙芝乃得還。

唐朝軍隊在怛羅斯之戰里結果是慘敗,即便以2萬兵力來計算,損失比也達到7成了,敗到需要陌刀達人李嗣業對著費爾干納的唐朝僕從軍進行無差別殺傷來逃命的地步。

這種情況下唐軍還有心思帶著一堆突騎施俘虜?

問題2

唐軍可不可能出動7萬人去怛羅斯或者投入怛羅斯之戰

郭虔瓘請募關中兵萬人詣安西討擊,皆給遞馱及熟食;敕許之。將作大匠韋湊上疏,以為:「今西域服從,雖或時有小盜竊,舊鎮兵足以制之。關中常宜充實,以強幹弱枝。自頃西北二虜寇邊,凡在丁壯,征行略盡,豈宜更募驍勇,遠資荒服!又,一萬徵人行六千餘里,咸給遞馱熟食,道次州縣,將何以供!秦、隴之西,戶口漸少,涼州已往,沙磧悠然遣彼居人,如何取濟?縱令必克,其獲幾何?儻稽天誅,無乃甚損!請計所用、所得,校其多少,則知利害。昔唐堯之代,兼愛夷、夏,中外乂安;漢武窮兵遠征,雖多克獲,而中國疲耗。今論帝王之盛德者,皆歸唐堯,不歸漢武;況邀功不成者,復何足比議乎!」時姚崇亦以虔瓘之策為不然。既而虔瓘卒無功

——《資治通鑒》

秦、隴之西,戶口漸少,涼州已往,沙磧悠然遣彼居人,如何取濟?

舊鎮兵足以制之......豈宜更募驍勇,遠資荒服

715年的時候西域就已經這樣了

以至於張孝嵩討伐費爾干納的阿拉伯傀儡時也只是

「帥旁側戎落兵萬餘人,出龜茲西數千里,下數百城,長驅而進」

然後唐朝七萬大軍出發翻蔥嶺去怛羅斯.......

好,即便我們不討論後勤問題,強行認定高仙芝有辦法解決7萬唐軍遠征怛羅斯的後勤供應

士卒死亡略盡,所餘才數千人——《資治通鑒》

為大食所敗,殘卒數千。——《舊唐書·列傳第六十三》

大唐的偉大名將高仙芝同學

在安西都護府鎮兵2.4萬的情況下

再加上北庭軍2萬人可能也強行參加了怛羅斯吧(為了體現唐軍的弱比之處,當然正規軍越多越好)

還得找2.5萬安西的炮灰募兵

湊了七萬人,到了怛羅斯一戰送光,回來幾千人

等於安西四鎮節度使+北庭節度使精銳全滅

如果北庭軍沒參與的話,就是安西都護府一次性損失7萬的丁壯

回來的高仙芝同學什麼待遇?

九載,討石國,其王車鼻施約降,仙芝為俘獻闕下,斬之,由是西域不服。其王子走大食,乞兵攻仙芝於怛邏斯城,以直其冤。仙芝為人貪,破石,獲瑟瑟十餘斛、黃金五六橐駝、良馬寶玉甚眾,家貲累鉅萬。然亦不甚愛惜,人有求輒與,不問幾何。尋除武威太守,代安思順為河西節度使,群胡固留思順,更拜右羽林軍大將軍,(十四載)封密雲郡公

這就是一戰敗掉七萬大軍的懲罰?

隨便找幾個對比

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副,領兵五萬以擊吐蕃.....薛仁貴、郭待封至大非川,為吐蕃大將論欽陵所襲,大敗,仁貴等並坐除名。

大非川之戰,唐軍損失5萬人,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一擼到底

證聖初,(王孝傑)復為朔方道總管,與吐蕃戰不利,免...會契丹李盡忠等叛,有詔起白衣為清邊道總管

兵部(夏官)尚書王孝傑,收復安西的大功臣,與吐蕃作戰不利,一擼到底

結果

高仙芝攻打大食慘敗,葬送7萬大軍

給高仙芝的處罰:

1.挪掉安西節度使的職位,準備換成武威太守和河西節度使

2.河西節度使安思順不肯,就把高仙芝封成北衙禁軍的右羽林大將軍

3.過了幾年還給爵位

對比

薛仁貴:一擼到底

王孝傑:一擼到底

武則天的親戚武懿宗,得寵的要死,面對契丹人僅僅是不敢打(懿宗不從,退據相州,委棄軍資器仗甚眾。契丹遂屠趙州,丟地丟裝備還沒損兵力

下場都是

時契丹入寇,河北諸州多陷賊中。及事定,河內王武懿宗將盡論其罪

將盡論其罪

這就是河內王原本預定的處罰

然後高仙芝在西域損兵折將,回來還能加官進爵

更拜右羽林軍大將軍

北衙禁軍啊!

還有一邊勸著高仙芝跑路一邊「陌刀向著隊友們頭上砍去」的李嗣業

回來結果都是

仙芝表其功,加驃騎左金吾大將軍

看到沒有,高仙芝七萬人剩幾千人回來,不僅自己沒事,還給手下加官進爵討賞!

就算學鮮於仲通去舔楊國忠,結果也是敗的太蛋疼被踢了啊

鮮於還只是六萬人

高仙芝敗了七萬啊!

但高仙芝就沒事,呆在京城過了幾年還得了爵位

「「啖狗腸高麗奴!啖狗屎高麗奴」!

我第一次覺得這話罵的沒錯

高仙芝這不是和唐玄宗有PY交易是什麼?

但是這PY交易也很奇怪

安史之亂的時候高仙芝打了敗仗,怎麼就被砍了呢?

最後補充一些戰後的結果

安西節度使由王正見接任

沒錯,就是在「天寶七年(十年)」?疑似帶著天威軍攻破了碎葉的王正見

擔任安西節度的實職

進一步說明了北庭調來的天威軍沒什麼損失,要是真的北庭也大敗了,王正見不說擼到底,接任安西就不合適吧。

封常清在王正見死後接任安西節度

753年翻越蔥嶺討伐大勃律

754-755年討伐回鶻「天寶中,匈奴、回紇寇邊,逾花門,略金山,煙塵相連 ,侵軼海濱,天子於是授鉞常清 ,出師征之」

這就是一次性損失了七萬有生力量的安西唐軍?

吹唐不帶這麼吹的吧。


大的主要的問題,虹喵同志已經答得很圓滿了。

咱家稍微補充一些細節。

作者:經略幽燕我童貫

鏈接:如何看待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的怛羅斯之戰? - 經略幽燕我童貫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軍隊的運動,自古以來就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尤其是大規模的軍隊,更是如此。越是大型的部隊,就越是要快速的進行機動,才有可能獲得新的補給。在一個地區呆幾天可以,再長就必須走了,否則後勤會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強調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這個基本原則的原因了,你只有不停的前進,才能找到沒有被騷擾過的地區,獲得這個地區的居民和政府倉庫里的存糧,從而保障軍隊的繼續行動。

按照阿拉伯方面的史料記載,在城中指揮石國殘餘部隊和阿拉伯部隊的將領為賽義德,整體城防是他指揮調度的。他的防禦工作做得比較成功,一直到戰役結束,該城並沒有陷落。

阿拉伯方面的主要將領齊雅德(齊雅德.本.撒立赫.胡扎義,中文史料稱其為謝多訶密)尚不是有地位的高級軍官,他只是東面將軍(兼巴士拉長官)的部屬。他所率領的是原先分散在河中地區平叛的部隊。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怛羅斯戰役之前,齊雅德還率兵鎮壓了布哈拉地區發動的反阿拔斯政權的起義,史稱布哈拉起義(領導者為沙里克.本.謝赫.馬里)。齊雅德在這次作戰中,與起義軍對峙達37天,後被起義軍擊潰,可見其能力才具也頗為有限。

後向安國(時屈底波.本.恭薩波提主政,後被並波悉林所殺,其弟即位後向唐朝求援,史載《冊府元龜》卷971)借了1-2萬人的兵力,安國另外出動1-2萬人的兵力,聯同齊雅德的殘兵,才最終將布哈拉起義鎮壓下來,屠殺了起義者3萬人。

同時期還有一件事,並波悉林的另外一個部下巴里黑總督阿布.達烏德.哈立德.本.伊布拉欣渡過烏滸水,進軍骨咄國,該國國王胡拜什.本.西比被圍之後,連夜逃出前往拔漢那(費爾干納),後經突厥地逃往中國.(事見載冊府元龜卷965、卷971,胡拜什.本.西比入唐後,賜中文名羅全節)

隨後才是唐蕃聯合軍出蔥嶺大舉南下,圍攻怛羅斯。

但是,在這個時間段中,阿拔斯人的主力部隊在哈里發的叔叔大阿卜杜拉的率領下,正在敘利亞地區與羅馬人(拜占庭)對峙,阿拔斯王朝的主要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和羅馬人的對抗上,大戰一觸即發,形勢非常危急。所以,呼羅珊地區的變亂是由駐紮在巴士拉地區的東面將軍兼巴士拉長官並波悉林全權負責管領。

並波悉林(abu.muslim)是此人在中國文獻中的名字,賈耽在《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中,曾記載此人為「木鹿人並波悉林」,並描述該人「舉義旗,黑衣,旬日間,眾盛數萬,鼓行而西,生擒末換,殺之。」的事迹。這事迹確實不太準確,但大略與阿拉伯史料記載相符,人物可以對應。此人是阿拔斯派在呼羅珊地區發動革命的重要人物,在早期的串聯和組織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阿拔斯派軍事部門的核心靈魂人物。該人善於從事串聯、組織、宣傳工作,把該地區支持倭馬亞政府的支持者在宣傳和輿論上打得七零八落,時任呼羅珊總督的納賽爾.本.塞雅爾曾給當時的中央政府寫信去彙報本地嚴峻的維穩形勢,表示自己已經很難控制革命的發展了。在信末,總督賦詩一首,咱家在這裡引用一下,渲染氣氛。

「餘燼之星火兮,終將燎原。烈焰之蓬勃兮,干戈起於讒言。如不以滅兮,必烈烈而白童顏。余之驚愕兮,未知王之覺眠。」

阿拔斯派革命向南發展後,其主力南下西進掃蕩政府殘餘勢力,奪取敘利亞之後與羅馬人進行對峙。並波悉林本人在巴士拉地區處理對西線作戰的事務,直到怛羅斯戰役開始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因為某些原因,率領衛隊兼程前往呼羅珊地區。他抵達呼羅珊的首府木並繼續前往了撒馬爾罕,之後他的主要工作是監督修築長城的工作。自此到戰役結束,將軍及其衛隊都在撒馬爾罕,沒有參加怛羅斯戰役。

記住,是沒有參加怛羅斯戰役!任何有人說巴士拉長官或東面將軍率部參加了怛羅斯戰役的說法,都是三無來源的腦補。任何一本基本文獻中都說得很清楚,將軍和衛隊在呼羅珊震懾反對勢力,預防叛亂,他的部隊不在怛羅斯。

但是,在怛羅斯戰役前夕,阿拉伯軍隊大致在石國附近,準備進軍石國,距撒馬爾罕約42法爾桑(約250公里),距怛羅斯約39法爾桑(約225公里)。

根據《道里邦國志》記載,撒馬爾罕距怛羅斯戰役有約14天的行程,也就是說阿拉伯軍隊前鋒距離怛羅斯不過7-8日行程,具備與唐聯合軍遭遇的可能。

怛羅斯戰役進入中盤之後,唐聯合軍和阿拉伯軍雙方交戰了一段時間,反覆交手多次,暫不分勝負,但最後以唐蕃聯合軍崩潰結束,這是非常明確的事情。

唐聯合軍驅殺了自己的僕從軍拔漢那軍奪路而逃之後,阿拉伯人隨後大掠河中,俘獲了大量的人口和財富運走,俘虜以五萬為單位進行組織渡河南下。

在漢文史料中說,是葛邏祿叛變導致了兵潰,同時又說,是李嗣業驅趕了輜重很多的拔汗那部眾,然後高仙芝才能跑路的。

這個說法有相當合理成分,至少是部分事實,理由如下:

1、葛邏祿作為游牧民族,必然是主要提供騎兵輔助步兵作戰,而攻城戰鬥中騎兵沒有直接作用。

2、拔汗那和石國有長期的領土糾紛,相愛相殺了很多年。拔漢那好幾次都非常積極主動的擔任唐朝在嶺外地區的打手。750-751年間,拔漢那王伊克西德與石國關係極度緊張,因為兩者除領土糾紛之外,還有石國反對拔漢那國王阿悉爛達乾的親唐政策。阿悉爛達干曾與唐玄宗第四堂妹之女和義公主成親,中文史料如新唐書、通典、冊府元龜、唐大詔令集等均有記載。冊府元龜卷971記載阿悉爛達干在749年到751年頻繁遣使入中國。據資治通鑒卷216卷記載,高仙芝出兵石國、葛邏祿等均與其有關。在這次把石國連根拔起的戰役中,他們非常密切的參與了遠征,而且攜帶了很多的輜重。

3、唐朝被俘的軍人中,工匠甚多,有土建、紡織、造紙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人,而且這些人大多後來在阿拉伯修建巴格達的工地上嶄露頭腳,並被文獻記錄下名號或籍貫來。

通過這些史料細節不難推測這次作戰的戰役部署如下:

1、戰役分工應該是以步兵和技術兵種為主的唐軍本部圍攻怛羅斯城,由此形成對內正面。

2、葛邏祿以騎兵為主,因此在外圍監視道路,打擊外援,由此形成對外正面。

3、拔汗那部隊則負責輜重和後勤運輸。(他們輜重很多,堵塞了道路,妨害了高仙芝逃走。)

而之所以中文史料里寫葛邏祿叛變了,確實有一定原因。因為根據阿拉伯文獻記載,阿拉伯方面的軍隊與聯合軍進行了多次交戰,而不僅僅進行了一回合的交戰就決定勝負了,戰役過程歷時不短。

而之所以出現軍潰,推測負責對外正面的葛邏祿部或不敵對手,或臨陣脫逃,沒有頂住外線進攻的阿拉伯軍,最後導致對內正面的唐軍腹背受敵,隨之軍潰。

從唐軍的角度來看,葛邏祿部沒有頂住阿拉伯軍的進攻(不管什麼理由),自然就是「叛變」了~

簡單來講,其實整個戰役過程,基本是宋遼高粱河之戰的預演。

高粱河之戰過程則是:

宋太宗本人所率領的機動軍團在幽州四周巡邏截斷遼軍的入援部隊,另外組建的四面行營則負責指揮調度對幽州的圍攻。

之後宋太宗本人在幽州的外圍沒有頂住遼軍外線軍團的進攻,被耶律休哥所率領的騎兵從西山側後繞過其防禦正面。遼軍兩面夾擊擊潰了宋太宗本陣,宋太宗棄軍而逃。在幽州城下的四面行營隨後被遼軍殺入側後,遭遇很大的損失(死者萬人)。由於李繼隆所率領的殿後部隊隊形嚴整,保持了紀律,遼軍不敢深入的窮追,宋軍主力八萬餘人才在拋棄了幾乎所有輜重裝備和攻城器材的情況下得以保全撤回。

最後談談時間,按冊府元龜記載,該戰事發生在751年7月間。按新唐書則發生在4月到8月間。通典轉引的經行記所記只有751年,無月日。按阿拉伯文獻阿西爾的《全史》記載,戰事爆發在6月30日到7月30日期間。桑原隲藏先生認為,該戰事發生應在7月下旬到七月底左右,目前這個觀點為學界所采。但新唐書所載的4月到8月間的日期也可能是指從唐聯合軍展開軍事行動到戰役失敗的過程時間。

總體來說,戰事發生大約在7月中下旬期間,可能尾聲在8月初,因為高派遣使者彙報工作將消息傳到長安,還需要時間。

PS:

如果有人還記得,柏楊在《中國人史綱》里曾提到,阿拉伯軍有二十萬人的兵力的話。那就一定要記住,柏楊此處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他的所謂二十萬阿拉伯的記載,直接來自希提的《阿拉伯通史》,希提的《阿拉伯通史》來自阿西爾氏的《全史》。柏楊沒有去翻過阿西爾氏的《全史》,他並不知道阿西爾氏的《全史》說得很清楚:

1、黑旗(阿拔斯)起義初期,組織動員了二十萬人,但其中兵只有五

2、組織發動的二十萬人是在公元748-749年間,之後才徵集了部隊,南下奪取了重鎮巴士拉、庫法等地,才得以擴充軍隊,

3、公元750-752年上半年左右,部隊主力在哈里發的叔叔大阿卜杜拉的率領下,在敘利亞與羅馬人對峙。

換句話說,就算有20萬人,也是被哈里發的叔叔帶走了。何況根本就沒有二十萬人呢?

希提在《阿拉伯通史》里,這個部分寫得很簡略,柏楊看到以後,奉為至寶,於是就作為依據抄進去了。

柏楊本身不算很大的錯誤,因為他當時的文獻條件不行,今天能看到的很多東西,他當時看不到。

但如果到今天這種文獻條件比較理想的時候,還去相信柏楊,那閱讀者本人是要好好反省一下的。


怒(wa)答(keng)

知乎終於有大螺絲相關問題了~這個話題涉及的背景知識較多,邊翻大約十年前開始做的札記邊回答,完坑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請做好心理準備~

【起因】

河中地區作為夾在大食與唐朝勢力間的交匯地區,雙方雖然在歷史上擴張的頂點時都曾短暫佔據該地區,但恰好對方收縮期而沒有發生衝突。而在怛邏斯之戰前,雙方都積極於重新恢復在河中的影響,以兩個小國——石國與寧遠國——的交惡為導火索,東西方兩大勢力不可避免地在此衝突了。

自天寶八載至十載,親唐的寧遠國與石國交惡,開始頻繁遣使入唐。

天寶九載,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以「不忠」的名義伐石國,虜石國王而歸,石國陷入內亂。

天寶十載,應石國王子的邀請,大食出兵石國提供保護。而高仙芝因此再次出兵石國。

【作戰序列】

唐朝方面聯軍:總兵力約10萬

唐軍(包括鎮兵及城傍諸軍):6~7萬(注1)

葛邏祿部、寧遠國等僕從軍:3萬以下(寧遠國主要負責後勤)

大食方面聯軍:數量不明(注2)

怛邏斯城守軍:石國軍,大食賽義德·本·侯梅德部

大食援軍:大食先鋒將齊亞德·本·薩利赫部

【戰役經過】

第一階段,高仙芝所部圍攻怛邏斯城

第二階段,大食援軍到達,雙方相持5日

第三階段,唐朝方面葛邏祿部倒戈,唐軍大敗,僅餘數千逃回

第四階段,唐軍撤退途中與寧遠國後勤部隊衝突

戰役前,雙方的動向如下——

【大食】天寶十載年初,在布哈拉3萬阿拉伯人叛亂,大食呼羅珊總督艾布·穆斯林派遣先鋒將齊亞德·本·薩利赫與另一名先鋒將阿布·達烏德·哈立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前往平叛,戰鬥過程中祖赫利陣亡,齊亞德·本·薩利赫又從河中的安國借兵1萬,才最終平定叛亂。

戰前,休整中的齊亞德·本·薩利赫先行派遣部將賽義德·本·侯梅德,與石國軍隊一起進入怛邏斯城固守,而他則隨後趕往戰場,總督艾布·穆斯林也從木鹿來到距離怛邏斯400公里路程的撒馬爾罕組織防禦。

【大唐】天寶九載剛剛攻陷石國首都的高仙芝,在寧遠國(拔汗那)國王阿悉爛達乾的邀請下,再次組織對河中地區的遠征。在交河郡(吐魯番),留下了包括多名唐廷內侍與軍需官過境的記錄,駐紮在吐蕃前線的天威軍士兵也經此開赴距離怛邏斯200公里的前線基地碎葉城(安西四鎮之一)。而北庭的僕從國葛邏祿部也被徵發參與此戰,而當地的寧遠國則擔任了後勤支持的工作,派出了大量的牛羊牲口輜重隨軍。

戰役過程——關於戰役開始階段的記載僅見於阿拉伯史料,而唐朝史料則記載了葛邏祿部的倒戈後的戰敗經過。

【大食】賽義德·本·侯梅德依城固守,而齊亞德·本·薩利赫率援軍抵達後,對圍城的大唐聯軍形成了夾擊之勢,相持五日之後,據記載「分幾次」將唐軍擊敗。

【大唐】唐軍很可能沒有摸清大食方面的兵力,只記載了印象深刻的葛邏祿部的倒戈,黑夜中唐軍潰敗。

戰役尾聲——唐朝史料著重於潰敗後收拾殘軍的過程,而阿拉伯史料則是清點戰果。

【大唐】副將李嗣業呼喊奔逃,被別將段秀實所制止,並收攏殘兵;高仙芝曾經嘗試集合殘軍再戰,「期一勝耳」,但是最終被李嗣業說服撤退;唐軍撤軍途中,發現退路被負責後勤的寧遠國(拔汗那部)的人畜所阻,情急之下李嗣業率部「奮大梃擊之」,打散了友軍之後才逃出生路。最後存者僅數千。有史料稱損失總計7萬人

【大食】一種戰果統計為殺死4萬5千人,俘獲2萬5千人;另一種為消滅5萬人,俘獲2萬人。這其中應包括潰散的唐軍及寧遠軍等,不包括倒戈的葛邏祿部。兩種記載大唐聯軍的損失總數,都是7萬人

【戰役結果】

雖然大食大大擴大了影響力,但唐在河中地區影響力仍在,寧遠國、康國、安國、俱密、花剌子模等仍然表態親唐。

戰後與石國新王與大食反目,新王被殺。天寶十二載,唐朝冊封另一石國王子為王;天寶十四載,石國副王正式遣使入唐。

大食在戰後沒有東進,唐朝也沒有反撲,其中有一個原因是雙方自身都陷入了內亂。而更主要的原因則是,雙方不得不共同面對8世紀橫亘在中亞的巨無霸——吐蕃。這個共同的敵人,使得東西兩個大國在戰後走到了一起,結成了反吐蕃聯盟。再次證明了一點: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注1】

關於唐軍兵力,分別按時間順序中阿兩國史料的記載整理如下——

[唐] 杜佑《通典》:「於怛邏斯川七萬眾盡沒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引[唐]《唐歷》:「將蕃漢三萬眾擊大食」

[宋]司 馬光《通鑒考異》引[唐]《段秀實別傳》:「蕃漢六萬眾

[後晉] 劉昫等《舊唐書》:「領兵二萬深入胡地與大食戰」

[宋] 歐陽修等《新唐書》:「仙芝率兵二萬深入」

——中國方面對此戰唐軍人數,有兩種記載:1、6~7萬;2、2~3萬

[阿] 穆塔海爾·麥格迪西《肇始與歷史》:「中國人出動了,發兵10萬餘人……分幾次將他們各個擊敗,共殺死4萬5千人,俘獲2萬5千人

[阿] 伊本·阿西爾《全史》:「「中國國王派出10萬大軍馳援……穆斯林們最終戰勝了他們,消滅近5萬人,俘獲約2萬人

——2種阿拉伯史料對唐朝聯軍總數的明確記載是10萬人,關於具體損失數雖略有出入,但損失總數都是7萬。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史料中《通典》部分與阿拉伯史料所記載的唐軍損失總數驚人地一致,都是7萬。在這個基礎上,中外史學界從一開始就接受了阿拉伯史料中對於唐朝聯軍總數10萬的說法。

但是,這樣就有一個矛盾了,就是以兩唐書和資治通鑒在內的中國官方史料對唐軍的記載是2萬或者3萬,這無疑與7萬的損失數矛盾了。另外,唐代史料記載,安西鎮額內兵數2.4萬,也無疑與此矛盾了。

圍繞這個,曾經出現過幾種解釋是:1、唐軍兵力3萬,各僕從國軍合計7萬,聯軍總兵力10萬;2、唐軍兵力2萬,各僕從國軍合計1萬,聯軍總兵力3萬(理由是7萬的記載錯了)。

後一種說法的錯誤是沒有正確理解唐代史料中「蕃漢」的概念,以為這裡的「蕃"是區別於唐軍的僕從國軍。而多民族國家的唐代語境下,城傍蕃胡與漢人都是唐軍的來源,除了以部落為單位組成城傍軍,也大量應募從軍。


而前一種說法的問題同樣在此,安西鎮額內兵數2.4萬,是不包括城傍兵在內的各種兵源的。天寶年間唐軍兵力除了鎮兵(額內兵)49萬的記載以外,還有「天下健兒、團結、彍騎等,總五十七萬四千七百三十」——由此可見,安西鎮可調動的兵力遠遠不止2.4萬。

正因為宋代以降對唐代制度並不甚解,司馬光面對唐軍兵力3萬和6萬兩種唐代史料記載時,選取了他認為較為合理的3萬——好在他將捨棄的6萬的記載也記入了通鑒考異,給了我們更多可供分析的數據。

而到了2004年,隨著吐魯番一批唐代文書的出土,又為解釋唐軍兵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交河郡長行坊府段明牒為許獻之赴軍事》殘片所載「天威健兒赴碎葉」,證明了為配合安西鎮軍行動,天威軍等其他軍鎮也出動了兵力開赴怛邏斯行軍的前線基地——碎葉。而另一個顛覆了「怛邏斯之戰是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獨斷專行」假設的證據是,同時出土的一批文書顯示了怛邏斯之戰後,有多名唐朝內侍自西向東經吐魯番過境的紀錄,這證明了唐朝內廷很有可能參與了此戰的策劃。要對此進一步的解構,可能只能等待更多出土史料了。

綜上,我們可以對怛邏斯之戰唐軍一方的兵力有個大致合理的推測——

唐軍出動了包括鎮兵及城傍諸軍在內的蕃漢軍6~7萬,並且徵召了葛邏祿部、寧遠國等僕從軍約3萬。戰役過程中,葛邏祿部反戈造成了唐軍的潰敗。而撤退過程中,唐軍余部又衝擊了寧遠國友軍的後勤部隊。最終,唐朝方面10萬人的總損失為7萬左右,戰死4.5~5萬人,被俘2~2.5萬人,另有葛邏祿部脫離,撤回的唐軍只有數千人。

圖1:《交河郡長行坊府段明牒為許獻之赴軍事》影印件

【注2】

就我所知,沒有任何史料明確記載了阿拉伯一方在此戰的兵力, @關毛 的回答里稱

阿拉伯對與唐軍決戰準備已久,立刻派齊雅德率軍大約十萬,分兩次向石國進軍。

然後在評論里又稱,這一數據的來源是「阿拉伯人自己的古籍」。至少在我所知的阿拉伯史料中,是不可能出現這個數字的,疑為 @關毛 將中國兵數與阿拉伯兵數搞混了。如果真有這一史料,望以教我 8-)

這裡附上阿拉伯史料(伊本·阿西爾《全史》)中的記載——

中國國王派出10萬大軍馳援,將沙什國王包圍。沙什國王歸順中國國王,他和手下沒有受到他(中國國王)的迫害。消息傳到艾布穆斯林那裡,他派齊亞德本薩利赫前去交戰。兩軍大戰於怛邏斯河。穆斯林們最終戰勝了他們,消滅近5萬人,俘獲約2萬人,殘部逃回中國

另外,補充一個背景常識:齊亞德?本?薩利赫當時的身份只是一個先鋒將,他原本的任務是鎮壓同一年在布哈拉起義的3萬叛軍,而且鎮壓的過程中損兵折將。

如果拿齊亞德的上司呼羅珊總督艾布?穆斯林比作唐朝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話,齊亞德大概相當於部將李嗣業。這樣級別的軍官統領10萬大軍什麼的,未免有點太過玄幻。

這裡不得不再次重申一個常識——沒有任何史料明確記載了阿拉伯一方在此戰的兵力。除了1979年出版的中國台灣暢銷書作家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中石破天驚地冒出了一個「阿拉伯兵力20萬」的猜測外,正經的學者從來沒有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妄自揣測。

有趣的是,偏偏是這個最沒有依據的阿拉伯20萬之說成為了中文網路界的主流認識,甚至影響到了英文維基百科,並最終被更不靠譜的英文著作所收錄,最後被中文網路界當作「西方學術界的共識」所引為依據,完成了出口轉內銷的全過程。比如 @孔德罡 答案中所引用的持此說的《在伊斯蘭世界的衝突和佔領》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這部書引用的就是柏楊的權威論斷~

【QA】

感謝 @關毛 在評論里的討論,回復一併加在答案里

在怛羅斯決戰,地理上阿拉伯佔優勢,唐軍則是遠道而來。後勤壓力也不允許唐朝能出正規兵七萬,只能是正規軍兩萬,當地僕從國軍隊四五萬。就連之前不怎麼依賴後勤的突厥,都鮮少有超過七八萬兵在西域活動的記載。

阿拉伯兵力的記載我找不到了,依稀記得是個德國人的著作。但阿拉伯要出重兵的話那也是必然。畢竟阿拔斯朝的重心在波斯,中亞對於阿拔斯王朝來說,很近很重
要。而對於唐朝來說,太遙遠了。這場仗如果換個角度,換成阿拉伯人率軍都打到了河西走廊,那誰也能理解了,畢竟人家比起唐朝,算半個地頭蛇。

地理知識科普:

大食呼羅珊總督駐地在木鹿,距離怛邏斯約2000公里路程;戰前總督艾布穆斯林來到了距離怛邏斯400公里路程的撒馬爾罕組織防禦;而大食最近的盟友石國,距離怛邏斯200公里路程。

唐朝安西都護府所在龜茲鎮距離約860公里,而前線基地碎葉鎮則距離怛邏斯約220公里路程。

——排除了想當然的成分,誰近誰遠這個,真不好說。

說齊雅德率領十萬人有些玄幻,其實也不玄幻。這是因為兩者軍制不同。

唐代軍隊編製已經比較完善了,出征都是幾萬人,只算正兵。

而同時期的阿拉伯帝國,跟我們先秦時代差不多,正兵輔兵混同,出征幾十萬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阿拉伯歷史科普:

762年,黑衣大食兵力分布如下:麥地那4000人,北非4萬人,拜占庭邊境2.5萬人,摩蘇爾2000人,庫法1000人,伊朗的賴伊3萬人。除了呼羅珊軍以外,當時哈里發曼蘇爾手上總共也不過10萬人,還得分布在東到伊朗,西到馬格里布的廣大地域上。

——阿拉伯帝國出征幾十萬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我認為這樣的論斷,未免太不負責任了。

【參考資料】

[唐] 杜佑《通典》

[後晉] 劉昫等《舊唐書》

[宋] 歐陽修等《新唐書》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阿] 穆塔海爾·麥格迪西《肇始與歷史》

[阿] 伊本·阿西爾《全史》

----------------------------------------------------------------------------------------

吐魯番出土《唐天寶十載交河郡客使文卷》

吐魯番出土《唐天寶十載七月交河郡長行坊牒為補充缺人事》

吐魯番出土《唐天寶十載交河郡長行坊府段明牒為許獻之赴軍事》

-----------------------------------------------------------------------------------------


先從大背景講起,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東擴的時代,也正是唐朝摧毀西突厥進軍中亞的時代。倭馬亞王朝東征中亞時佔了不少便宜,因為大敵西突厥正在跟唐朝作戰時降時叛,而跟阿拉伯毗鄰的基本都是以前臣服突厥或者突厥分封出去的小國。所以第一階段就是唐朝滅亡中亞霸主西突厥後費力平叛,阿拉伯在一旁撿漏消滅或者壓服西突厥的附庸國。

由於阿拉伯軍隊的殘暴和高昂的異教徒稅,臣服阿拉伯的中亞小國分封上《請討大食表》給唐朝,先後有康國(撒馬爾罕)、俱密國(帕米爾地區)、安國(布哈拉)、吐火羅(阿富汗東部)、石國(塔什干)、曹國(撒馬爾罕西北)等國。外加中亞超級大國波斯早就被阿拉伯吞併,唐廷對阿拉伯深懷戒心,但又無法直接抽調軍隊遠赴中亞,於是從西突厥別部中培養了一支較強悍的部落,就是突騎施部。封突騎施首領蘇祿為順國公、左羽林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駐碎葉城(李白出生那地兒),統率西突厥各部保護中亞諸小國抵抗阿拉伯。

蘇祿剛上任時期,對阿拉伯的戰績非常輝煌,兩次大敗阿拉伯大軍,被阿拉伯人稱為「奔突的公牛」,對抵抗阿拉伯入侵做了很大貢獻。

但蘇祿畢竟在西域唐將眼裡是外人,抵抗阿拉伯的功勞西域的唐將也無法分享,所以幾次和唐軍引發摩擦,但基本都在被唐軍擊敗後重新臣服。幾次摩擦的引發基本都是一個套路,無腦唐將聽信假情報把蘇祿的手下抓著殺了,無腦的蘇祿大怒也不知道上奏彈劾,就帶著兵來揍。基本上雙方都是火爆脾氣,腦洞開大的話或許就是阿拉伯人的反間計所致。後來無腦的蘇祿越整越大,唐廷決定不養活他了,於是詔令北庭都護、河西安西節度、東突厥、中亞諸國齊討突騎施。

這時候阿拉伯也趁火打劫,表示響應唐朝,呼羅珊總督阿瑟德率軍也加入討突騎施聯軍,不過打了一場敗仗後就走了,這八成是作秀來了。

突騎施在唐軍合圍後屢戰屢敗逐漸分裂,公牛蘇祿可能覺得自己給唐朝玩弄了自尊心受到了極大傷害,拒不投降。一直堅持三年直到公牛蘇祿死了,已經一盤散沙根本無力抵抗的突騎施才投降唐朝。

這件事情對以後的中亞政局產生了極大影響,從此之後眼饞蘇祿戰功的唐將可以自己捋袖子去中亞建功立業外帶搶劫寶貝了,但突厥各部乃至中亞各國首領也開始懷疑唐朝不是童話里的天使了,他們開始首鼠兩端,不再忠於唐朝了。

可在此後,正在得意的阿拉伯帝國自己內訌了。為了防止唐朝趁虛而入,倭馬亞王朝破天荒地給唐朝進貢了六條豹子。進貢之後沒幾年倭馬亞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推翻,一個新的統治重心東移的阿拉伯帝國就此出現在了唐朝面前。

就在阿拉伯改朝換代的時候,高仙芝在中亞立下了赫赫戰功,甚至有一種唐朝在中亞根本不需要扶持突厥僕從國,自己光膀子就能拳打契丹腳踢中亞頭頂東突厥屁股壓吐蕃的假像。這種假像是建立在安祿山籌備謀反和阿拉伯內戰無暇東顧的基礎上的。所以說,這時候的唐朝就像走火入魔前的內功高手一樣,自己覺得天下無敵,可等會就不知道是啥結局了。

等阿拉伯新朝建立,中亞的局勢就忽然緊張了起來。這時候高仙芝扳指頭一算,唐朝在中亞的盟友,就只剩了寧遠國(東拔那汗)和吐火羅兩個袖珍小國而已,其他的國家要不是陽奉陰違地勾結阿拉伯,就是公然叛變投靠阿拉伯和吐蕃,雖然高仙芝同志會馬上過來重新帶兵殺你直到投降,但肯定的是,在中亞人眼裡,唐軍真不是啥好貨色了。換句話說,尼瑪阿拉伯人是要錢,這些漢人是要命!更雪上加霜的是,名將高仙芝還是個非常貪財的傢伙。

這時候親唐的小國寧遠國和親阿拉伯的較大小國石國交惡,寧遠國國王求大哥助拳,高仙芝早就想教訓石國這個被阿拉伯人扶持的新國王了,也深知攻打石國可能引發阿拉伯援軍,但他大概想要的就是這個結果,於是宣布石國「番臣無禮」,率領唐軍(最多兩萬四千,實際數字不詳,因為他麾下的編製滿編就這個數)開始向石國開拔,並下令剛投降唐朝的突厥別部葛羅祿人出兵。葛羅祿人剛剛歸附,就乖乖地帶兵來了。

石國國王在向高仙芝乞降的同時密報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對與唐軍決戰準備已久,立刻派齊雅德率軍大約十萬,分兩次向石國進軍。

到怛羅斯,唐軍和阿拉伯軍相遇,唐軍有正規唐軍大約兩萬,寧遠國大約一萬,葛羅祿人派來打醬油的有大約五萬。對面阿拉伯人雖然數量略佔優勢,但也影響不大。這時候誰贏誰敗還不一定。兩方雖然沒有宣戰,但都心照不宣,打起來了。

交戰五天之後,本來只想打個醬油順便再石國搶個小劫的葛羅祿人,發覺他們這回上當吃大虧了,糊裡糊塗地捲入了唐朝和阿拉伯在中亞的決戰,他們熬不住了,忽然臨陣倒戈。然後結果很顯然了,只有不足三萬人的唐軍和寧遠國聯軍肯定傻眼了,當場被殺得大敗。唐軍損失慘重,高仙芝僅率幾千殘兵逃走。

本來此時阿拉伯可以挾餘威進逼中亞乃至威脅西域,可惜阿拉伯又內訌了。齊雅德率軍回去參加內訌被處死,阿拉伯帝國從此之後也沒有大舉東擴。伊斯蘭教在中亞的大舉擴張,還得等到阿拉伯附庸小國薩曼王朝崛起之後。

而高仙芝慘敗而歸後,整頓兵馬繼續備戰,可惜被唐朝一紙詔令帶著安西殘軍入關抵抗安祿山叛軍了。安史之亂,修鍊葵花寶典的唐朝從此走火入魔由極盛轉極衰,別說回去爭奪中亞了,兵力空虛的西域就要被吐蕃搶走了。

所以說這一仗……實際上影響並不大。阿拉伯也沒有因為勝利而東擴,唐朝還有更糟的安史之亂所以怛羅斯的敗仗也是不足一提。大國中唯一得利的,就是此後攻佔西域,進而染指中亞的吐蕃了。

當然還有打得一手好醬油的葛羅祿人,此役之後,葛羅祿逐漸崛起,爭霸七河流域,雖然臣服草原霸主回鶻,但他們無疑是中亞小國小部落中得利最大的了。


有關怛羅斯戰役,一直是唐代史學研究以及中亞歷史研究的熱點問題。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以下統稱作「黑衣大食」)作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兩大帝國,同時作為華夏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的代表,二者於公元751年的第一次碰撞,自然而然被認為是具備長遠歷史影響的重要事件,甚至被認為是唐帝國西域統治的結束標誌,被賦予了極大的傳奇色彩。

然而,同樣也有相關研究並沒有過高評價怛羅斯戰役的歷史意義。美國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在其著作《世界史》中甚至認為怛羅斯戰役只是一次「小衝突(skirmish)」,戰役對於當時西域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唐帝國和黑衣大食雙方的未來發展並沒有起多少決定性的影響,這種觀點在怛羅斯戰役的研究中日趨主流。

本文根據怛羅斯戰役中外研究中的相關爭議疑點,將就戰役具體的規模,造紙術傳播與戰役的相關性兩點,綜合考辨怛羅斯戰役的歷史影響問題,以及這一場戰役究竟是否被神化,又因何而被神化。

一、怛羅斯戰役只是一場邊境衝突

怛羅斯戰役只是一場「戰役」,是唐帝國和黑衣大食之間,因西域石國事件而起的一次短暫的軍事衝突。該戰役持續五日,最終以唐軍落敗,僅餘數千人逃回結束。因此,這次戰役絕非唐帝國與黑衣大食之間的全面戰爭,這兩大文明在戰役之後,也並沒有劍拔弩張針鋒相對——「衝突」和「碰撞」或許更能夠形容這場短暫的戰役。

這從雙方軍隊主將安排上就可以看出。唐帝國主將是高句麗籍名將高仙芝,當時出任四鎮都知兵馬使。作為遠離中央,鎮守西域的節度使,高仙芝本人對於軍事行動有相當大的自由度;黑衣大食方面,國王阿布·阿拔斯剛剛於公元750年推翻倭馬亞王朝,初步建立政權,參與怛羅斯戰役的黑衣大食軍隊,是由當時黑衣大食的將領阿布·穆斯林派出的將軍齊亞德·伊本·薩里率領的。我們可以看到,怛羅斯戰役的交戰雙方,都是唐帝國和黑衣大食安放在邊境的地方武裝,這次戰役兩大帝國的領袖唐玄宗和阿布·阿拔斯,都未參與決策;怛羅斯戰役本質上,只是一次雙方地方武裝發生的邊境衝突。

其次,怛羅斯戰役發生的起因是倉促的,雙方對於這次後來被史學家高度評價其意義的戰役,均沒有做太多的戰爭準備,雙方事前均對此次戰役估計不足。

普遍認為,高仙芝討伐石國是本次戰役的根本起因,而高仙芝之所以討伐石國,有兩種說法:一,《新唐書·石國傳》:「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劾其無藩臣禮,請討之。」二,據畢波《怛邏斯之戰和天威健兒赴碎葉》所記載阿拉伯史料,則是西域寧遠國和石國多年不睦,寧遠國請求高仙芝出兵討伐石國。

但無論何種說法,高仙芝討伐石國均可以說是為了邊境軍隊的一己貪慾,無理取鬧,師出無名的一次純粹的掠奪戰爭。而高仙芝在石國已經投降之後,依然「性貪,獲石國大塊瑟瑟十餘石、真金五六馲駝、名馬寶玉稱是」(《舊唐書·高仙芝傳》)和「紿石國王約為和好,乃將兵襲破之,殺其老弱,虜其丁壯,取金寶瑟瑟駝馬等,國人號哭」(《舊唐書·李嗣業傳》)的行為,更是被認為激發了西域諸國的義憤,嚴重破壞了唐帝國多年經營西域的基本方針,在道義上佔了下風。拋開道德評價不談,高仙芝發動這次軍事行動,事先也並未做好與強大的黑衣大食作戰的心理和戰略準備,一支本意掠奪弱國而發兵的唐軍,就這樣孤軍深入,迎來了從未遇見過的黑衣大食軍隊。

和高仙芝一樣,黑衣大食主將齊亞德·伊本·薩里,也並非特意為了石國王子的懇求,出兵迎戰唐軍。據阿拉伯史書《肇始與歷史》記載,他的此次軍事行動,本是鎮壓反對黑衣大食統治的布哈拉人民起義。其軍隊在平叛勝利之後,馬不停蹄的直接轉進,參與了怛羅斯戰役。因此,參戰雙方均是在倉促之中相遇。相比於黑衣大食,怛羅斯戰役對於唐軍,對於高仙芝來說,或許更多的只是發生在西域邊境上的一次試探性的遭遇戰。

二、怛羅斯戰役的規模記載不清,很有可能規模較小

討論戰爭的規模,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論據是戰役參與人數。這是怛羅斯戰役研究的核心疑點。有關此次戰役的參戰人數,我們可以從本國史書以及阿拉伯史書兩個方面進行考究。

本國史書有關怛羅斯戰役參與人數的記載,旗幟鮮明的分為兩類。一類認為唐軍參戰人數在兩萬至三萬之間。《舊唐書·李嗣業傳》:「仙芝懼,領兵二萬深入胡地,與大食戰」;《新唐書·李嗣業傳》:「仙芝率兵二萬深入」;《資治通鑒·卷二百十六》引唐·《唐歷》:「仙芝聞之,將蕃、漢三萬眾擊大食」。綜合如上記載,我們可以得出聯軍共三萬人,唐軍兩萬,西域番兵一萬的結論。

但是同樣是本國史書,也產生了另一種記載。《資治通鑒考異》引唐·馬宇《段秀實別傳》:「蕃、漢六萬眾」;杜佑,《通典·卷一百八十五·邊防序》:「高仙芝伐石國,於怛邏斯川七萬眾盡沒」。段秀實作為高仙芝的副將親自參與了本次戰役,而《通典》成書時間又僅在怛羅斯戰役五十年後,因此這兩個記載分外受到重視。有一說法認為,因為《通典·邊防》中有杜環所著《經行記》的引文,因此《通典》對於怛羅斯戰役的記載,極有可能參考了杜環的親身記錄,因此,唐軍參戰人數應在六萬以上。

另一方面,阿拉伯史書只有兩部提到了怛羅斯戰役,這兩部史書的記載基本一致。麥格迪西著《肇始與歷史》:「於是中國人出動了,發兵十萬餘人」「他們分幾次將他們各個擊敗,共殺死四萬五千人,俘獲兩萬五千人,其餘紛紛敗逃」;艾西爾著《歷史大全》:「中國國王派出十萬大軍馳援」「消滅近五萬人,俘獲約兩萬人,殘部逃回中國」。可以看到,不僅唐軍十萬人的數據統一,對於唐軍的損失人數,兩部史書也基本統一為七萬人,這與《通典·邊防序》中「怛邏斯川七萬眾盡沒」的記載一致。

有關《通典·邊防序》中唐軍損失七萬人的記載,有一些反證質疑該記載的可信度。一,《邊防序》記載怛羅斯一戰的損失,是連著唐軍歷史上的四次敗仗一起說的,這四次敗仗《通典》中記載的參戰人數和傷亡數據,均與新舊唐書不符,而且相差均在40%以上。這就很能說明《通典》記載的可靠性。二,有關杜環親身記錄一說:杜環是戰役中被俘唐軍的一員,之後跟隨黑衣大食軍隊遊歷亞非各地,公元762年回到長安,著有《經行記》,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但是可惜的是,《經行記》全書散佚,目前可見僅1500餘字,並不含唐軍怛羅斯參戰人數的記載。因此,有關《通典·邊防序》中杜佑所記七萬這一數字來源於杜環一說,沒有堅實的依據。

令人稱奇的是,不僅怛羅斯戰役中唐軍的參戰人數有了二至三萬,六萬,十萬各種說法,莫衷一是,此戰黑衣大食的軍隊人數完全闕如,中國和阿拉伯的典籍都沒有記載,這更讓怛羅斯戰役的具體規模蒙在了迷霧之中,我們只能綜合史料加以推測。《資治通鑒》引柳芳的《唐歷》記載,當時安西節度使駐軍為兩萬四千人,這也是高仙芝發動軍事行動最多可以動用的人數。況且高仙芝勞師遠征,越過帕米爾高原,若說他有十萬之眾,未免不符常理,因此有研究認為唐軍參戰人數三萬以上的記載當為不實;另外,葛鐵鷹在《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國(七)》中質疑,浩如煙海的阿拉伯史書只有《肇始與歷史》《歷史大全》兩部書記載了怛羅斯戰役,「阿布·穆斯林作為阿拉伯歷史上非常著名和重要的人物,他與中國人打了如此規模的大仗、勝仗,那麼比《肇始與歷史》作者還著名甚倍的泰伯里(838-923年)和雅谷特·阿爾·哈馬維(1179-1229年)等這樣的大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對這場戰竟一無所知、聞所未聞,就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因此,根據目前史學界的主流判斷,怛羅斯戰役唐軍參戰人數當在二至三萬人,而根據當時黑衣大食的駐軍狀況,以及包圍唐軍五日的戰果來看,黑衣大食參戰人數應數倍於唐軍。《在伊斯蘭世界的衝突和佔領》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一書認為黑衣大食參戰軍力應在20萬人左右。

筆者推測,有關黑衣大食在怛羅斯的戰果不被計入史書的疑案,或許和此役的幾位功臣如阿布·穆斯林,齊亞德·伊本·薩里等人,不久都在黑衣大食政權內部的政治鬥爭中被殺有關。但這也只是估計而已,怛羅斯戰役究竟規模如何,我們依然不能給出判斷,甚至,可能是一次規模較小的戰役。

三、造紙術並不一定是通過怛羅斯戰役傳至西方的

有關怛羅斯戰役的歷史影響的研究中,有一個論點廣為人知:那就是黑衣大食軍隊在這次戰役中俘虜了大量的中國工匠,造紙術以及唐人的建築技術由此傳播到了西方。此說出自阿拉伯典籍,而中文記載最早出自1928年姚士鰲《中國造紙術輸入歐洲考》,從本文開始,此說最早為國人所熟悉。

據陳大川《怛羅斯戰役與撒馬爾罕紙》,姚士鰲的說法來自他的德國老師夏特,而夏特的說法來自於前文所提到的阿拉伯大史學家泰伯里的《歷代民族與帝王史》。但是,泰伯里的記載並非第一手資料,他明確在書中註明,此說來自於《周遊與列國》一書:但《周遊與列國》一書沒有流傳,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籍,由何人所作一概缺考——也就是說,造紙術是通過怛羅斯戰役中俘虜的中國造紙工匠,從而傳播到了撒馬爾罕,接著傳播到西方的說法,並沒有堅實的依據。

有關造紙術傳播與怛羅斯戰役的關係,中國史書完全沒有記載。唯一可以聯繫上的,則是前文提到的,被黑衣大食俘虜的杜環。杜環在《經行記》中記載:「綾絹抬杼,金銀匠,書匠,均有漢匠起作」,但並未提到造紙工人。況且就算提到造紙工人,也只能證明造紙術已被阿拉伯人學習,不能說明造紙術是在怛羅斯戰役後才傳到西方的。但由於這一類文明史,工藝史問題,本身就缺乏詳細的歷史記載,因此如印刷史家T·F·卡特,陳舜臣等學者均認可了這一沒有具體證據的說法。

在怛羅斯戰役之前,阿拉伯人是否已經掌握了造紙技術呢?至少有一些例證。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認為,公元650年,撒馬爾罕就已經出現了來自中國的紙張。Dard Hunter於2011年出版的《Papermaking: the history and technique of an ancient craft》中考證,公元707年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早於黑衣大食崛起之前,紙張已被阿拉伯人使用。認同怛羅斯戰役傳播造紙術的陳大川《怛羅斯戰役與撒馬爾罕紙》一文也同時記載了公元712年阿拉伯人已經掌握了造紙術(但他認為該記載中的造紙術並非中國造紙術,而且技藝尚不如中國造紙術)。

值得指出的是,造紙術的傳播作為生活的細節問題,的確很難在史書記載中得以證實。目前提出的相關反例,因為時間與怛羅斯戰役相近,也並不能直接推翻造紙術由但羅斯戰役被俘虜的工匠傳播至西方的說法。但是至少,這一說法是值得商榷的,那麼在討論怛羅斯戰役的歷史影響時,造紙術的傳播或許並不能作為堅實的論據。

四、怛羅斯戰役的歷史影響一定程度被高估,審美價值一定程度被低估

長久以來,怛羅斯之戰都因為作為兩大強盛帝國和兩大古典文明的碰撞而備受學界關注,同時也作為華夏文明的一個悲劇性的註腳。「怛羅斯之敗,中國國勢遂絕於西方」,或者說華夏文明的歷史上對外擴張的終點就在怛羅斯,甚至將這場戰役說成是華夏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對於西域的爭奪之戰,這些說法都使得怛羅斯戰役的歷史意義被無限抬高,乃至到了整個民族國運興衰的宏大敘事上。

但實際上,在考察怛羅斯戰役結束後的西域形勢,以及唐帝國和黑衣大食兩個國家的後續行動後,我們可以走出這一宏大敘事之外。首先,唐帝國在西域的勢力,在怛羅斯戰役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並未減弱,甚至相反,公元753年到754年,封常清率軍連破大勃律和播仙,進一步擴大了唐帝國在西域的控制範圍。與此同時,黑衣大食卻發生了巨大的內亂,先是齊亞德·伊本·薩里被阿布·穆斯林所殺,緊接著阿布·穆斯林又因內部政治鬥爭被殺,一時間黑衣大食內部政局不穩,無暇外顧,因此並沒有進一步在西域有所動作;高仙芝甚至因此還提出重整軍隊再次攻擊黑衣大食的想法。

實際上,唐代真正意義上退出西域,是在怛羅斯戰役結束後的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為了平定叛亂,唐帝國抽調了西域的所有部隊回中原參與戰事,唐帝國多年在西域的經營,逐漸毀於一旦,約791年左右安西四鎮的被吐蕃攻陷,唐帝國正式失去了西域。如果要說華夏文明對外擴張,或者說唐代西域擴張的終結點,更多的應該歸咎於安史之亂,而並非是4年前的一場戰役。法國學者雷納·格魯塞在《草原帝國》中指出:「如果不是帝國內部的那場內亂,也許不過幾年,他們就會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他們的霸權。但是,隨後爆發的安史之亂卻使唐軍永遠的失去了這個機會。」

而黑衣大食方面,首先在戰役結束後,黑衣大食使臣依然多次來到長安與唐帝國通好,充分證明這一次由地方守將領導的邊境戰爭,並不完全符合當時黑衣大食統治者的希望與唐帝國和平相處的意志。而唐帝國在安史之亂後逐漸退出西域,首先獲益的是吐蕃而並非黑衣大食;西域中亞一帶的伊斯蘭教的傳播,一直受到吐蕃的藏傳佛教以及中原的漢傳佛教的抵抗,一直到14世紀末,中亞西域才全部伊斯蘭化。這時候距離怛羅斯戰役早已過去了700多年,將中亞西域的伊斯蘭化和怛羅斯戰役相聯繫,未免過度聯想。

因此,我們可以說,怛羅斯戰役的失敗或許可以作為唐帝國在西域統治失敗的一次先聲,也是阿拉伯伊斯蘭文明進入中亞的先聲,但絕非歷史的轉折點;所有關於怛羅斯戰役歷史意義的過高評價都是不合適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為什麼史學界,歷史愛好者,甚至文學愛好者們對於怛羅斯戰役有如此高的熱情呢?毫無疑問,怛羅斯戰役具備的高度審美價值被低估了——兩大古典文明、兩個強盛大帝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強力碰撞,唐帝國在安史之亂前最後的輝煌,怛羅斯戰役甚至已經成為華夏文明對外進取,對外開放的重要象徵。哪怕戰役本身對於歷史的影響並沒有人們預想的那麼宏大,但這依然是人類歷史上難得一見的跨地區鼎盛時期大文明的對決,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主動出擊、勢均力敵的對外戰爭。怛羅斯戰役引起了人們無限的遐想,這些遐想有關歷史,有關文明,更有關文化。相比於這場偶然發生於邊境的軍事遭遇戰本身的歷史意義,怛羅斯戰役本身的審美和文藝價值,或許更加引人入勝,也是這場戰役至今為人銘記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William H. McNeill,A World Histo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劉昫等,撰﹒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歐陽修等,撰﹒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畢波﹒怛邏斯之戰和天威健兒赴碎葉[J]﹒歷史研究,2007,第2期。

[5]葛鐵鷹﹒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國(七)[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3,第5期。

[6]葛鐵鷹﹒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國(十四)[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5,第1期。

[7]司馬光,著﹒胡三省,注﹒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8]杜佑,著﹒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9]Alexander Mikaberidze and Ralph Baker,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M].ABC-CLIO, 2011.

[10]陳大川﹒怛羅斯戰役與撒馬爾罕紙[C]﹒中國造紙學報2005年增刊:中國造紙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5。

[11]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art 1, Paper and Print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2]Dard Hunter, Papermaking: the history and technique of an ancient craft[M].Dover Publications, 2011.

[13][法]沙畹,著﹒馮承鈞,譯﹒西突厥史料[M]﹒北京:中華書局,2004。

[14]René Grousset,Translated by Naomi Walford, The Empire of the Steppes: A History of Central Asia[M].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70.

[15]李方﹒怛羅斯之戰與唐朝西域政策[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第16卷第1期。

[16]蘭松林,楊勇林﹒唐朝積極向中亞地區進取的意義——怛羅斯戰役對唐朝在中亞地區的影響[J]﹒黑河學刊,2013,第10期。

[17]趙志龍﹒怛邏斯之戰及其影響探析[J]﹒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2011,第1期。

[18]王三義﹒論怛羅斯戰役涉及阿拉伯與唐帝國關係的幾個問題[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02,第22卷第2期。

[19]吳毅﹒杜環《經行記》及其重要價值[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第6期。


唐朝經略西域是用什麼語言跟各國交流的?


有本以此為背景詳細描寫的小說 細節等都不錯 基本尊重歷史的 &<朔風飛揚》


推薦閱讀: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蜀錦的純粹文物價值與其現在的地位相稱嗎?
中國有哪些姓氏本來是一家?
從哪個朝代開始,皇宮裡面侍奉皇帝的人都是太監?
為什麼中國古代擁兵就可以自立?
秦惠文後到底是怎麼死的?

TAG:歷史 | 阿拉伯國家 | 唐朝李唐 | 中國古代歷史 | 軍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