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避免投資P2P踩雷?

怎麼避免投資P2P踩雷?


避免踩雷的第一步是對P2P有一定的了解。

說到底P2P的本質仍然是金融。

金融,簡單來說就是資金融通,資金從出借人,到了借款人的手裡。這種資金融通,有兩種體現形式,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直接融資:拿債券為例,公司發行債券,投資者買債券,就完成了資金的融通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其他金融中介的加入,資金出借方與借款人彼此知道對方是誰。當然股票也屬於直接融資的一種,也不需要任何金融中介完成資金的對接。

間接融資:出借人和借款人需要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進行資金融通的方式。拿銀行為例,儲戶去銀行存錢,其實本質是銀行機構將儲戶的錢收納了,然後銀行再把眾多儲戶的錢借給企業或者個人,從而間接的實現了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資金對接。

所以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借款人與出借人資金對接時是否出現過一個金融中介機構扮演核心的角色,從結果上來看就是出借人與借款人雙方彼此知道對方是誰。其實在間接融資關係中,雙方根本不知道對方是做什麼的,而且資金流上並沒有產生一一對應的關係。銀行把儲戶所有的錢都混在一起,作為單一的出借人來說,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錢借給了一個人還是多個人。但是直接關係就很簡單了,出借人和借款人是彼此知曉,互相具有主動的選擇權的,即使股票發行或者債券發行的時候有第三方金融機構參與,比如券商、審計,但他們的作用只是幫助融資方完成融資這個過程,並不影響資金分配。間接關係中,第三方中介機構具有非常大的權力,他給出借人多少利息,錢貸給誰不貸給誰,貸款審批多少,收多少的利息全部是它自己制定的。

由此可知,間接融資關係中的第三方金融中介機構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在他的貸款過程中出現大量的壞賬,導致最後無法償還借款人的本息時,就會面臨巨大的風險。因為國家在監管中,對於銀行都有著非常嚴苛的監管。銀行保守、死板的作風,並不是憑空而來的,每一個環節都被相關部門緊盯著,吸納了這麼大資金量的銀行如果各種特例特辦,最終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P2P屬於直接融資,且與債券相似屬於債券融資關係,P2P平台作為一個第三方扮演的是債券發行中券商的一個角色,它就是一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上發布信息,出借人尋找信息,起的是一個撮合的作用,P2P讓資金完成對接的同時,投資人也知道自己的錢給了誰。但是債券與P2P有著本質的區別。債券是公募,收到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有著嚴格的發行條件,融資方需要經過層層的資格審核,並且公開信息的情況下才能融資。P2P是私募,無人監管,門檻非常低,借款人與出借人雖然彼此之間互相知道對方是誰,但是獲得的信息極為有限,真實性也不知,所以在早期時候P2P(拍拍貸)的壞賬非常多,參與的投資人也很少,許諾的收益不僅拿不到本還被老賴順走,傻子才繼續投。隨著P2P投資新的融資關係的演變,P2P平台開始逐漸作為一個小銀行的角色出現,它承諾保底,承擔起投資收益大於運營費用、投資者本息、及壞賬的責任,在中國的行情下最後P2P變成了一個混血兒,既是直接融資關係,又需要額外充當間接融資里銀行的角色。

提起銀行我們為什麼覺得安全,因為銀行背後的爹是國家,只要紅旗飄飄那麼銀行倒閉的概率就是極低的。那麼P2P我們要怎麼選呢,還是拿銀行來類比,國內銀行的股東構成,要麼是國家隊,要麼是地方政府,要麼是超強實力的金融集團或商業集團。即使是近年來籌備的網路銀行,也都是BAT這些大鱷。監管部門其實把控的方向很簡單,金融機構必須由靠譜的大公司來進行管控,且股東必須是法人,不能是自然人。成熟的公司,法人不存在跑路現象,也不會因為股東中其中一人的問題而對公司有著致命的打擊,金融市場首要是穩定。那麼我們選擇P2P也是同理,要選擇背景牛逼的平台,背靠大樹好乘涼。當然這裡多多也不是否定靠譜的個人股東,但總體來說個人比公司風險大的多。

歸根結底,當你看不懂平台的內在本質的時候,就看爹吧,畢竟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


對於剛接觸P2P理財的投資者而言,首先應通過在網貸之家等第三方網站學習了解有關P2P網貸的一些基礎理財知識和相關概念,提升自身理財能力。

最好綜合從平台資質、平台背景、風控、收益範圍、資金託管等因素去綜合選擇平台。另外,最好分散投資,可以選擇幾個不錯的平台進行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可以從以下要素進行考察:

1、查看P2P平台的註冊信息和網站備案信息。

這是P2P理財必做的功課。一個沒有註冊、沒有進行備案的P2P平台,顯然是不正常的,必然屬於非法經營一類。P2P平台網站備案信息,一般在網站下方都有體現。

2、考察P2P平台的背景。

投資者盡量去選擇那些有國資、上市公司、VC背景的平台,有背景的平台,實力強,不易出現跑路的等問題,會更加有保障。像上市公司富貴鳥集團的共贏社,陸金所等都是不錯的平台。

3、P2P平台是否有第三方託管。

在7月18日出台的《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網路借貸平台必須有第三方資金託管,而且進一步強調是與銀行進行資金託管合作。

4、看P2P平台的風控是否嚴謹。

風控,是P2P平台的核心競爭力。有些平台有自己的風控團隊,有些平台和小貸公司有合作,要了解平台標的真實情況,風控操作流程等,以此來判斷平台是否有自融嫌疑,風控水平到底怎樣等。

5、合理的收益範圍

P2P平台的收益並不是高就好,倘若平台年化率超過20%,那麼,你就該多打幾個問號了。當然,年化率也不宜太低,如果平台年化率低於10%,投資的意義又何在?如共贏社的收益在8%到14%,保證了不同客戶群體收益的穩定性。

6、了解平台客戶服務水平,用戶滿意度如何。

體驗平台客服,微信公眾號、客服QQ群、客服電話等,各個渠道去了解一下,從客服人員的口中了解,如果客服人員對一些問題的回答模糊不清或顧左右而言他等,這種平台最好不要投。

另外,如果就是本地的平台的話,投資者可以找幾個同城又有P2P考察經驗的夥伴到公司進行實地考察,這樣可以深入地了解平台運營團隊的精神風貌、管理團隊的專業水平、借款業務資料是否齊備等。

其他參考:p2p投資怎麼是理性投資,要注意哪幾點?


最近不斷有網友問我該如何投資P2P以及怎麼避免踩雷,主要是我在這塊積累了不少經驗,基本上中國引入P2P之時,我就開始在投資了。正好有個朋友也找我問同樣的問題,我就在這統一做個回復吧,請各位看官多多指點。

話說我的這個朋友跟我訴苦,說太背了,股市虧了後又在網貸投資中損失慘重,我看了他投資的平台,雖然表示很遺憾,但真是「死有餘辜」,這個平台暴雷是遲早的事,只能說自己太貪心,太無知了,就看到這麼高的收益,一頭扎進去,以為這是在銀行存錢嗎?

稍有網貸投資經驗的朋友都知道,網貸市場很亂,在股市投資雖然碰上了股災損失慘重,但還不至於輸的毛都不剩,但投資網貸的話,那真的可能血本無歸,棺材本的錢全搭進去。我們看數據,現在有近2000家平台,但出了問題的平台數量達到1000家,什麼概念?也就是平均每三家平台就有一家有問題,你想投網貸,不要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想想看,現在投資網貸的人才不到300萬,說明很多人還是很謹慎。上面那個朋友就因為投資網貸踩雷了而導致幾年的積蓄全沒了,他還想去起訴,還加入了投資人QQ群想一塊維權,人家平台老闆早就跑路了,就算他們在QQ群里整天囔囔著,也沒什麼鳥用。一方面,市場上這麼多的平台,魚龍混雜,根本就很難分辨孰好孰壞;另一方面,國家也沒有相關的政策來監督,導致有些平台更加有恃無恐,坑了人拍拍屁股走人,有的平台還對被坑的投資人放言別煩我,有錢也不給你!

但網貸百分之十幾的年化率畢竟擺在眼前,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想想100萬投資一年啥都不做,凈入10萬+,多麼爽!那麼,怎麼來吃這塊肥肉呢?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想想看,很多平台的首席風控官投資網貸也是小心翼翼的,你有神馬理由不加倍謹慎呢?那麼有什麼辦法呢?

最直接、最可靠的辦法還是自己下點功夫,對投資的平台研究下。那麼怎麼來判斷一家平台的好壞呢?現在網上也有很多支招,比如從平台的背景、工商系統查詢、風險保障等方面去分析。我只能說這些只能算入門,真要用來防止踩雷還是不夠的。這就需要你下點苦功夫了,就是將平台創始人的出身過一下,看看他的品行口碑如何;再來,就是把平台上的標的抽查幾個,看看項目是不是真的,借款人是不是靠譜,出了問題,平台能不能扛得住。如果投資的金額較大,有條件的話最好上門拜訪下,看看該平台的辦公環境和人員素質。

上面的方法畢竟耗費精力,不見得適合每個人,那麼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參考市場上第三方評級機構的報告了。我一般在投資的時候都會去看下社科院、網貸之家、融360等幾家評級機構,看看自己投資的平台在他們評級名單裡面能排到什麼位置。

而社科院、網貸之家、融360的評級方式各有優缺點。

比如社科院比較關注平台的風險方面的實力評估,它從借款人的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法律合規風險、流動性風險幾個角度來評估一家P2P公司的風險等級。風險評估總分越高、評級越高,風險越小。但一些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小平台也能進入社科院的評級,這讓我有點不踏實。因此,我一般就投社科院評級名單裡面自己比較熟悉的平台。

網貸之家做的是平台發展指數的評級,它採集了千家平台最近3個月的成交數據,對滿足評級條件的300家平台進行評級,從中排出100家。這100家平台是他們認為目前行業裡面最強的100家。網貸之家的優勢在於數據,他們在抓取平台數據這塊比較全的,評級結果應該是三家裡面最客觀的。但是我觀察過幾期網貸之家的評級,發現他們100強平台也時不時會有跑路或者提現困難的,但是對於這樣的平台,網貸之家沒法給出提前預警,也就是說它這100家平台里藏著暗雷,這是我最擔心的一個地方。

至於融360,他們從股東背景、風控實力、運營能力、信息披露、用戶體驗這五大維度來對平台評級,最高是A級平台,最差是C-級平台。其中股東背景給了最高的權重,這點就有問題,因為很多有背景的平台也出了問題。不過融360最特別的地方還是在他對C和C-的平台直接給出了謹慎投資和特別謹慎投資的建議,這是其他評級機構所沒有的,等於直接告訴投資人這些平台最好不要投。這簡直是在給自己樹敵啊,那些C和C-的平台肯定不樂意了。整體來看,融360評級中出問題的平台還都是這些C和C-的,B以上的平台沒怎麼出現過問題。

所以,即使去參考這些評級機構的報告,也要綜合來看,最好是結合兩家或者兩家以上的評級機構來判斷某個平台


一、 背景調查,核查多方信息

雖然壞人的臉上沒有刻著「壞」字,但終究會暴露身份。留意以下特徵,問題平台就無處遁形。

1. 網頁相對較粗糙。不少詐騙平台都是在外面買來低價的模板,用戶體驗和前端設計都不太好;

2. 平台透明度較差。平台信息和標的信息披露得很少,最為典型的是營業執照造假;

3. 平台宣稱收益率很高,遠遠高於行業標準;

4. 平台負責人在網路上有不良信息的披露和曝光;

5. 標的特別多,但很少看到真實借款業務標的;

那麼,投資者可以利用哪些資源識別詐騙平台呢?

如果不能對平台進行實地考察,建議投資者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查詢公司的背景、註冊資金、法人資料、經營範圍等是否屬實;使用圖片搜索引擎,甄別團隊圖片是否造假,還可以在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系統中,查詢平台老闆是否存在違法記錄。

此外,投資者還可以以借款人的身份,考察平台的風控能力,如果是詐騙平台,基本不會搭理你,因為他們只顧著找投資人要錢,而所謂的借款人資料基本都是偽造出來的。

二、 選標,先押後信先小後大

做好背景調查後,面對五花八門的平台項目,投資者該如何精準出手選標呢?

和銀行貸款類似,P2P借款項目,有的像銅掌柜這樣有抵押物,有的則屬於無抵押的信用借款建議投資者尤其是新手,應該首選質押、抵押標,次選「裸奔」的信用標,投資金額遵循從小到大的原則。

在抵押標里,比較常見的有車押和房押,這兩者最容易變現。選擇車押項目,要注意查看項目中公示的車照片、行駛證、登記證、發票、身份證、保險 單、借款合同、車輛轉讓或買賣協議書等信息,房押則要關注或要求平台出示房產的兩證原件、身份證、結婚證、借款合同、買賣協議等必要信息。

三、 借款人調查,考察還款能力

儘管正規P2P平台都會對項目進行盡職調查,但是,如果投資者能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有個基本判斷,就更容易選到更加安全可靠的項目。

以企業經營借款為例,一般「小而靈」企業的產業周轉速度快,還款能力也就更強一些。

從地域角度看,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比如東南沿海地區以輕工業、商業為主的城市,企業多運轉靈活,資金周轉快,而重工業企業則因為產業周轉周期長,面對高息貸款,資金鏈可能難以承受重壓。


不在P2P投錢就不會踩雷了。

前幾天嘀嘀拉了一個搞房地產的男的,跟他聊了一下這個事情。他們之前去考察過P2P。理念蠻好的,就是後期會走入歧途。他說報紙上說搞P2P跑路的捲走幾億是假的,一般跑路都是公司維持不下去才跑路的。

拿利息花的時候,感覺花的不是自己的錢。等老闆跑路了,本金拿不回來了,才知花的都是自己的錢。

把自己名字寫到別人房產證上的那種借款也不合算。一來銀行都不敢借的錢,我們小民更不該有膽量借,二來,真還不出,弄起官司就多個麻煩。僅僅為了多了一點不多的錢,沒必要冒這種險。

如果有筆錢還是放一放,通貨膨脹沒那麼快,聽夠反對意見再決定。人突然有錢會發懵的,特別是兩夫妻都會同時發懵,務必多聽反對意見。

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 (箴言 28:22 和合本)

照鏡子看一下自己的眼睛,放鬆呼吸,告訴自己現在不是最好的投資渠道。

多看幾個投資渠道,你會發現有更好的。


時間已經進入2017年,據不全面統計,已經有171家P2P平台出現跑路、逾期、提現困難、兌付危機等問題;年關將近,P2P平台也進入問題高發階段,作為一個互金行業負責任的小編,今天要為你盤點p2p平台爆雷前跡象,謹防你在年前上當受騙,不能安心過大年。

跡象一:突然湧現的短期標且利率上升

對於一個P2P平台,發布投資標和適當範圍內的利率的浮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某個平台在某段時間內大量的發布短期標且利率還出現上升,那麼你就要警惕了。比如說有一種標叫天標,以天為單位計算收益的標的,這種標極少發生,但如果短期出現大量天標,這個平台可能在為跑路做準備。另外一點則是利率問題,P2P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利率已經恢復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可是當資金的借貸成本上升的時候,P2P平台也會相應加息,比如年末或者過節的時候;如果一個平台突然間利率上升且數額很高,投資者切勿因為追求高利率而盲目投資,因為你的資金可能會出現安全問題。

跡象二:平台頻出負面消息

通常情況下,平台問題出現時會察覺到一些跡象。比方說投資者會在第三方論壇或者各大社交軟體傳達消息。據權威人士表示,當下P2P行業正處於發展期,只要出現一些負面消息,牽一髮而動全身,平台隨時可能出現危機。負面新聞可能是平台公司本身的基礎信息也可能是平台公司所涉及的項目的信息也可能是平台所處的地域或項目所處的行業的情況。

不過負面信息傳來時投資人一定要懂得判斷。特別是出現類似項目的標的虛假或平台的法人本身在外界有很多不良的案底,尤其是外債纏身的情況這類平台極易出現擠兌潮。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平台有相關的網貸投資人論壇或是一些輿情交流的社交媒體,投資者可在這裡進行平台資訊的查詢亦或是投資人之間的信息共享。

跡象三:平台運營人員或投資者出現變動

一個安全的P2P平台運營團隊和投資群體相對比較穩定;從運營團隊角度來說,員工離職率都是一個正常的波動範圍;從投資群體來看,新投資者會按照一定比例遞增而老投資者會因為信任平台而忠於平台,後續資金仍是會在平台操作。

但是如果一個平台的內部運營團隊出現大規模的流動比如人員離職、法定代表人的更換、亦或是投資者人群中一些大戶出現了撤資,那麼平台極有可能出現問題了。

「平台法定代表人更換可能是因為原來的法定代表人意識到危機把平台背負的債務轉手以獲取盈利或提早退出甚至有可能找一些無關緊要的人來代行法定代表人的職責。」當然有研究人也表示也有可能是平台的經營不善造成股東之間的利益分配不均關鍵團隊解散的平台容易出現跑路。

大戶投資者通常情況下非常重視平台的發展,平台一有動靜,最早發現能靈敏的發現問題的就是那些投資者,因此,從大戶投資者中我們也很容易察覺到平台的相關情況。

綜上來看,小編認為,作為一名網貸行業的投資者,需要時刻敏銳的察覺行業的風吹草動,比如當你選擇P2P投資時,可以關注平台是否在短期內出現大量的標的、從前或者是最近平台是否出現過負面新聞或者虛假消息、另外你還需要時刻關注平台的工作人員是否頻繁的流動以及是否撤資;當然,以上闡述可能發生的問題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小編認為,了解這些基本的常識對你的參與平台投資會有非常大的幫助,願你通讀完文章後會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投資會有更加深刻的解讀。

歡迎關注「多賺邏輯」公眾號

(註:本文系多賺專欄作家拓小天投稿,其觀點和建議僅代表其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多賺贊同或證實其觀點。如有問題可直接在下面留言,各大媒體轉摘請說明出處。)


最近因為工作需要,研究了幾十個互聯網金融app,涉及銀行 基金 p2p 信用 消費金融 等多個領域因為時間比較緊(只有2天)所以我沒辦法太細地梳理它們,以下僅憑自己的一點印象來總結一點規律。

1、外觀

互聯網金融里UI能表現出很多問題,如果你用iPhone6 你下來的應用很有可能會是未適配的,這一般會是兩種情況導致,一種是平台信息技術方面無力,沒有多餘的資源做UI優化。一種是這個平台的背景是偏金融方向的,不太重視這方面,只要求功能達到,我給你舉個栗子ˊ_&>ˋ

建行的app,功能強大,移動支付業務比起支付寶不遑多讓,然而……

工商銀行……我不說話……研究這個競品的時候我噁心了好半天……ˊ_&>ˋ

所以,面對界面不行的金融應用,一定要對業務功能把關…

2、業務範圍

按照我的初步統計大約有2/3的互聯網金融應用都有寶寶類的業務,這幾乎是標配了,所以如果某個p2p產品有寶寶類的應用這是可以加分的(一般是接入一隻基金的,這又要過一關資質,不然可就是非法集資來著),這個一般會搭上基金代銷,基金代銷也算是有些門檻的業務,平台上線的基金數量越多越有保障,幾百萬的不靠譜p2p一般不會有財力和能力做這塊

然後另一個有些門檻的業務是還信用卡,能做這個的一般也不會差。

再然後是各種支付業務。

總的來說,如果平台業務不單一,涉及很多標準金融產品(股基債保資)的代銷之類的,那一般會靠譜點。這類應用可能會做的很亂,但確實是有實力,金融產品說到底是個賺信息差的東西,信息多了,就難以簡潔,所以會顯得亂,而且證券投資基金的一些法律法規會規定宣傳的時候有些信息不能省略,所以大部分基金代銷的app會顯得很雜亂。

3、保障力

上面兩點是從一些大略的地方評價,而且針對的是一些比較平台型的應用。

如果題主想冒險獲取高收益,那其實主要注意平台的保障方和投資標的就好了。

我見過一款應用,平台上活期 定期 寶寶類產品一應具全,然而投資標的全是企業借貸,還是這app背後的母公司,用途是貴金屬採購,雖然這種C2B的模式的確很正常,也算是互聯網金融創新,但是不得不說風險略大,整個App的所有產品都只是為母公司提供低息資金來源……

而如果某平台有隻粗大腿(比如靠著平安的陸金所)據說雖然p2p這塊最近風險略大但是一想到平安要真想救,隨時能注資幾百億……聽說他們家出去談基金合作都是打個電話去:X基,不來約一發么? 於是對方欣然同意ˊ_&>ˋ

懶得寫了,手機打字不舒服,以後有空有需要回來完善,本來還想談談拓展業務 開戶流程 call center什麼的

—————————機智的分割線———

今晚出奇的心情好,補充一兩點,

現在銀行里比較靠譜的保本理財產品差不多在4.7%,如果在p2p平台上(基金代銷之類的不算)看到三倍以上的收益,請小心

可以試著註冊一個應用,開戶,不參加新手專享之類的活動,然後放著不動,有些做的比較大的廠會在一禮拜左右打電話來,可以趁機向業務員了解更詳細的資料。

過年之後應該有一大波互聯網金融產品…


實地考察吧,最清楚直接


很多人踩雷,是被動輒百分之三四十的高收益迷住了眼……

你要說他真不知道這種平台會雷,那天上掉餡餅你信嗎?

無非是一個貪字。

正如有人所說:你要高收益,平台要的是你的本金。

凡事多想想:可能嗎?

既然買彩票中五百萬這種好事沒有發生在你頭上,你說這高收益可能嗎……


1,看平台背景

2,看收益利率 一般在8到12個點之間是正常

3,平台的風控保障

4, 平台加暖團隊的資歷

5,平台的負面信息調查


在下P2P公司中層管理,兼職培訓講師、財富品鑒會(營銷)講師。目睹、經歷、了解多家線上線下公司倒閉全過程。

假設你想投資一家線下公司,你帶著我去一趟,我就能告訴你這家公司是否靠譜,老闆是否要跑路。我經歷的客戶很多,已經多次準確預言,唯一一次不準是那老闆比預計晚了半年跑路。

我先佔個坑,有空慢慢補充,這個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

=================

首先牢記每個公司存在兩大風險:1.資金安全風險。2.經營風險

其中資金安全風險是大家最關注的。

P2P公司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做的好的、正規的線下公司,一般都會有相應的線上平台或者手機APP。但是大部分線上起家的公司一般是不會有線下的營業部的。

建議以線下公司為主,風險相對較低。很多純線上的公司你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是幹什麼的。

===================

哈哈,我來填坑啦~~

寫在前面的話:想投資P2P首先考慮線下平台,線上平台吹的再好,曝光率再高,他背地裡在幹什麼誰也不知道,很多朋友說到對這個平台的背調,其實很難實現。然而線下實體平台就相對容易很多,我下面會詳細說明。

現在這裡開始,手把手教大家怎麼選出可靠的P2P公司!!(這裡只說線下!!對於P2P的基本知識不再普及,自己去百度吧!)

一、投資之前

這個環節最為關鍵,你需要考慮到的問題非常多,請拿出小本子好好記。

(以下各項不分先後)

1.運營時間。公司成立時間不足一年的不必考慮了。一般騙子公司頂多撐半年,不到半年跑路的比比皆是。

2.公司規模。這裡主要考察的是這家公司是否在全國各地都有分支機構中小規模的公司至少有20-50家的分公司。大公司一般全國數百家。當然是規模越大越好,說句不好聽的,日後真的日了狗了,也有全國人民陪你一起報警不是?

3.員工比例。P2P公司一般都會分為兩個埠,財富端(也有不太規範的埠叫理財端,總之就是咱們去投資的地方)和放款端(借錢的地方)。早期的P2P公司這兩個埠是在一起的,但是現在但凡有點經驗的都會把兩個部門分開,原因不細說了。這兩個埠員工的數量比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這關係到P2P的本質「小額」「分散」,我們的資金出借給的人越多,每個人的借款額度越小,自然就越安全。那麼這個安全是靠大量的人力去換來的,就是靠放款端的員工去「找件」。這個數據最最起碼,你得能確認兩個埠的人員數量是持平的,當然放款端人數越多越好,我所知道的比較靠譜的公司一般都是1:1.5以上的比例,最誇張的見過1:2.5的。也就說,理財埠100個員工背後對應250名放款端的員工去不停的找小額借款人,來維持財富埠進入的資金消化。也許這個真實的數據並不太好搞到,至少你得從兩個埠的數量來大概估計一下哈。

4.最高借款金額。這個千萬別懶,去這個公司的借款埠走一趟吧,實際去問問,在這裡最高能借到多少錢。有的公司能借500萬甚至1000萬。靠譜的公司一般在50萬左右,最少的我見過30萬的。當然是越少越安全。這裡提醒大家注意,千萬別迷信有抵質押物這一說。有些公司你質疑他借款額度太高,他說我們是有房產抵押的,沒錯,他可能確實有抵押,但是他的抵質押率很可能高過銀行很多,一旦房地產業出現波動,他想把那些不良資產變現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可以毫不留情的說,如果P2P行業再出現大的波動,那麼先死的肯定是那些接受房產抵押的公司。

5.資金投向。這個也是涉及到P2P本質,出去的錢必須是去借給個人的,不能對接到什麼項目上去。大家也都知道未來5年之內,中國經濟不會好轉,5年之後沒人敢說。所以現在也沒啥靠譜項目,真正的好項目人家不去找銀行貸??

6.信審機制。比較靠譜的公司都會有自己比較成熟的一套信審系統。最起碼的,找件的人和負責審核的人不能是一個人吧,他倆關係不能太好吧??國內也算數一數二的一家大公司,曾經就出過這樣的問題,同一時間幾名放款端的管理騙貸之後跑路,這就是這家公司的信審系統存在巨大問題,當然也跟他最高放款額度太高有關係哈。信審機制這方面的內容可以通過跟業務人員的交談得知哈。

7.高管隊伍。這個也非常重要,而且往往不被大家所重視。靠譜公司的高管一定得是從上到下清一色的專業人士,這才比較安全。金融這事兒不專業真的很危險。比如剛才上面提到的那家大公司,他的大老闆以前就是賣家電出身,真嚇人。其實這行裡面,很多老闆都是半路出家,之前做實體產業,偶爾接觸到了這行(多數是因為缺錢來借錢……),發現這行挺賺錢的啊,於是棄筆從戎……這方面的信息也是可以從跟業務員的交流中得知的。

8.網站質量。線下公司也是會有網站的哦,靠譜公司的網站更新頻率高,裡面有很多公司最近的大事件,金融相關的一些新聞啥的,應該不難分辨吧??

9.收益水平。8%-13%左右的年化收益是比較靠譜的,最好大家能保持理性別去挑戰那些18%、20%的,業務員吹的再好也別嘗試,因為很可能那些業務員也不懂。

以上就是投資之前所要做的功課,符合上面每一條的公司應該就是比較靠譜的啦,你就可以大膽的去嘗試短期投資啦,短期之內不會出現太大的風險。

下面是在投資過程中需要去繼續了解的內容

1.資金存放。P2P公司非常容易違規的地方就在於是否存在資金池。靠譜公司是會先找到借款人,之後接納投資人的資金,這個過程可能會讓投資人等個1-2天,這非常正常,也是安全的表現。不靠譜的公司,你去公司投資的時候恨不得你趕緊交現金,他瞬間就能接你的資金。這就是資金池問題,他接了你的錢,但是還沒人跟他借款,這筆資金在他手裡他是要付給你利息的啊,他公司如果規模大的話,一天幾千萬的利息很正常,所以這種立馬就能接你資金的公司8成存在資金池,涉嫌非法集資。

2.資金流轉。敢收你現金的公司你可千萬別投,說的再好聽也別投啊。讓你轉賬到個人賬戶的公司你也要小心哦。

3.債權真實。悄悄告訴你,靠譜的P2P公司是可以允許你查閱借款人債權的哦,當然這種事情不好明目張胆的從大街上嚷嚷,畢竟借款人也是人家的客戶,哪個人想自己的借款信息隨便被別人知道呢。我見過的靠譜公司,可以讓你從你自己的借款人債權列表裡面,隨意挑選三個借款人,給你調出相應的借款信息讓你隨便看,當然同時你得簽訂保密協議。而且只針對投資金額比較大的客戶,呵呵,這一點請理解哈,借款人的信息是關係到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的,所以一直都是被視為機密,就算你很有錢,想看的時候也必須在門店總監級別的陪同下查閱。

以上問題都不是問題了,那麼你就可以嘗試進行長期投資啦~

三、投資之後。

1.逾期率。這個數據越低越好,我見過最牛的是千分之5的。正規公司會按時公布逾期率,一般是一個季度一次,有沒有更短的我不太清楚。很多公司不公布,但是這個真的很重要。最好不要是業務員隨便跟你說一個數據,要有他公司字樣的網頁或者是印刷品才能算數。不用擔心這個數據作假,現在公安機關對於類似金融公司查的特別嚴,這東西他敢公布,就說明他敢承擔被同行惡意誣陷的風險,一旦查出造假就是金融詐騙,公司就完了,嘿嘿。

2.兌付時間。這個很重要,正規公司跟你說了每個月幾號給你付利息,就應該幾號付,別覺得推遲了個一天兩天沒關係。借款人跟他晚還款一兩天,不給他利息,你問他願意嗎?而且耽誤這一兩天往往預示著這個公司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應該及早停止投資。還是那個道理,大公司一天需要的支付給客戶的利息就是好幾百萬上千萬。

3.平均借款額度。這個數據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不過靠譜公司會公布的。剛才前面說到一個最高借款額度,這個是指每個借款人平均能在這家公司借到的金額。比較出色的公司能把這個借款額度控制在10萬左右,我見過最牛的只有5萬。當然這個額度越低,對應背後有越多的放款人員去找小額借款人。

以上這三點,之所以歸結在最後,是因為這是大家需要經常去關注的,這是可能會出現變動的,也能夠很好的檢測一個公司運轉是否正常。

最後還想說一點,是一個靠譜專業的理財經理也很重要,如果你去諮詢業務,以上問到的這些問題這個經理不懂或者回答不出,那最好是主動要求公司換個人為你服務,能夠省去很多麻煩。聰明懂行的理財顧問能夠第一時間感受到公司的運營狀況,一旦感覺不妙,會及早拉著自己的客戶抽身離開。多和他們交流沒壞處。當然行業里也不乏為了更高薪水不知死活隨便跳槽的理財經理,不過這就比較好判斷了,就不細說了。

P2P這種模式的本身是比較安全靠譜的,只不過很多人不懂,之前很多壞人專門騙這些不懂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踏踏實實去了解一下,安心賺錢。


要看平台的創始人,包括創始人個人履歷,創業經歷,行業資源,社會聲望等等;看平台成立時間,最好超過2年以上;看平台的投資方,最好有知名投資機構投資的背景;看團隊的實力,除創始人以外的合伙人資歷,特別是金融部分的合伙人;看平台成立以來的整體交易規模,與同時期成立的平台做橫向對比;理論上要看平台的風控政策以及壞賬率,目前各平台公布的壞賬率很低,數據沒有參考價值,那就看是否有銀行背景的金融機構作擔保。另外,還可以多收集媒體報道的信息,看媒體對這家平台的普遍評價如何。


11月3日更新:

更正一條: 上了存管銀行的平台也不一定靠譜!!!請務必查清楚平台底細!!!

監管趨嚴,居然還有人想盡歪招來牟利。

從去年開始,圈內群買賣平台的消息屢見不鮮,小刀初始沒特別注意,以為是擊鼓傳花,或是有大戶想借行業下行收編隊伍。

誰料與同行閑聊,了解一可怕的真想。

收平台就是為了行騙,不乏一些待收數億,上線超過一年,且接了存管。

凡實際控制人有變動的平台,近期請投資人朋友慎之。

9月18日更新:

P2P暴雷潮突襲,有存管和國資背景的躺倒一地-原創新聞-網貸天眼

天眼最新新聞,存管或國資都未必保證安全。

銀行資金存管只是將投資人和借款人資金隔離,降低了平台挪用客戶資金的風險,並不會對平台生存有何幫助。「銀行不會為平台承擔任何擔保責任,也不會為平台提供背書,不會對標的真實性和項目背景進行審核。因此,銀行資金存管並不能杜絕全部交易風險。」

但真實接入的存管是底線,至少接存管能保證平台有一定的實力(銀行會竟調,接入需一定的資質門檻),無存管免談(真實接入的存管必須在存管銀行單獨開立你個人的電子賬戶)。

其次,不要相信背景,這年頭什麼都能吹,看公司實力,看資產結構,重點看風控和經營能力。

最後,如果現在看不清形勢, 2018年3月見,這是存管合規化的 死線,不到最後你也不知道誰會剩下來。

------------------------------------------------------------------

投資P2P為什麼會踩雷?

三類雷區:

  1. 騙子平台,只為謀你的本金,這是絕對的定時炸彈;
  2. 自融平台,拿廣大出借人的錢為自己及關聯企業輸血,很大幾率會因拿別人錢花不當數而暴雷;
  3. 低估P2P的風險和成本,風控和運營沒做好,資金鏈斷裂而跑路/關停。

第一類雷區好識別:

1. 日息不投;

2. 收益率高於 15%不投(我目前要求年化 9%-12%,喜半年期)

3. 高額返現活動不投;

4. P2P羊毛群狂推的平台不投;

5. 運營時間一年以下平台不投;

6. 過分包裝,誇大背景,扯一些子虛烏有的新概念(如巴鐵)的不投;

7. 沒上資金存管的絕對不要投(注意是存管,不是託管,託管請直接無視);

8. 沒App端,網頁粗製濫造的不投;

下面提到的這些網站,絕對不要投,可以參觀一下,了解一下第一類網站。

維博信盛

億盈金融

弘潤金融

test金融

都是套模板做的網頁,COPY人家網站代碼,連百度統計代碼都沒改,呵呵噠。

第二類雷區不太好識別,因為基本上是正軌公司,甚至有一定背景的公司籌建。

曾經面談過幾家小平台,有做車貸實際上是地方高利貸的; 有做供應鏈金融走傢具產業,實際上是給自家建材,傢具企業輸血的; 有過去做線下貸款,接了ZF的不良資產處置,想在線上籌資處理的; 還有一家背後是三四線城市的房開公司,有地方政府撐腰,實際上籌款就是為給自家房開公司導資金。姑且不論在目前房市管控前提下,能不能撈到好是一個問題,這樣的方式絕對是GJ嚴令禁止的,吃棗藥丸。

在上述這些平台里,我看到的,一是挪用資金包含的系列風險; 二是動這種心思的公司,基本都是之前做實業或線下貸款業務,根本不了解線上金融的風控,也不了解互聯網的實質,以線下的方式來做P2P,風險性極強,可能不到一年就撐不下去;

還有很多有實力背景的企業,或者在金融圈摸爬滾打看似光鮮的企業,比如 某鹿,在出事前你根本不知道他的底層如何運作,隱蔽性更高。小刀也沒辦法保證百分百識別,除非讓我看到真實的 底層資產,產品結構和資金流向。

這種平台如何防範?

不得不佩服GJ的監管政策。

簡單一句話來說,真正符合當前監管政策的平台,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自融的情況。

  1. 必須要有銀行存管,資金剝離;
  2. 必須要做好信息透明化,借款人,資金用途,平台經營情況,按要求準時披露;
  3. 小額分散(單平台個人最高借款20萬,企業100萬),降低額度以保證風險可控;

這裡尤其是信息披露和小額分散,自融企業最怕這兩個。

監管要求最晚落地時間為 2018年2月,在這個時間點之後,不符合上述三條監管要求的平台,直接無視。

PS:監管意見裡面並非不能給關聯企業借款( 關聯企業包含子公司,母公司,兄弟公司,或控股關係),但是必須做好完備的信批,且符合小額分散的要求(同時間借款資金不能超過100萬),請不要因為有關聯企業借款就誤以為平台會雷。

第三類平台說實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營不善而導致。

低估了P2P創業的風險和成本,沒有資金,沒有背景,被P2P這個美好的普惠金融的概念而忽悠進來,但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有遇到過這樣的創始人,閑聊之間滿是辛酸和坎坷。

當然,同樣也有如第二類的,誤把線上當線下,以為自己擺得平的借貸企業。

小刀也是入行一年多之後才敢說對互聯網金融有了那麼一丟丟感悟。

也並不是大平台就一定沒問題,資金量做得越大,遇到不良資產的可能性就越大,甚至逾期或還賬的比例就越大。

為什麼很多平台都是0逾期,0違約? 有個詞叫代償。是正常還是代償,出借人是感受不到的,平台也不會主動坦白,為了數據好看,還是做成正常吧。

除非平台上市,或者做到完備的透明化。

如何防範和避免遇到第三類雷區呢?

  1. 看產品的結構,平台如何控制風險;比如: 如何保證資金安全; 是否有墊付/代償的實力; 逾期和壞賬的催收管理;
  2. 看運作模式,平台如何管理成本,是否有盈利;
  3. 留心平台的動向,看平台的發展和步調;
  4. 留心政策的動向,看平台是否能跟得上;
  5. 年中 和 年末通常為資金收緊期,有些平台可能撐不過;

除了以上這些,自己也要做好風險防控,不能把期望全寄託別人身上:

比如小刀的策略,分享簡單幾條:

  1. 不受高息誘惑,碼定範圍 9%-12%,可以偶爾薅兩手考察OK的平台拉新獎勵,以及在投平台的周年獎勵;
  2. 就個人而言,更喜歡投 半年期,因為方便調控;
  3. 分散 3家-5家做長期投資,精力上大概也只能關注這麼多平台,每周至少會看一次平台新聞,負面,以及發標情況;有閑暇的朋友可以適當放開數量;
  4. 必須上存管,沒存管的平台不投;
  5. 目前的資金配比是: 短:中:長 為 2:7:1;

說明一下資金配比的思路: 投長期項目是為了拿平台獎勵; 因為喜歡半年期,且考慮到要看2018年2月的監管結果, 所以主要資金都投半年。

這樣的策略會導致整體年化少一些,但是為安全性和流動性,有些東西自己要懂得取捨;

如果明年塵埃落定,可以適當多一些長期配比。

以上,僅作參考。

聲明: P2P行業從業,以上均屬個人言論,與本人任職公司無關。


首先看平台有沒有實力,實繳資金多少,運營時間有多久,一般運營時間長的靠譜一些,其次看有沒有銀行存管,另外平台的標的是不是抵押標,抵押標的風險低一些


 想要避免踩雷,就要建立自己的投資原則,也就是選擇P2P平台的標準:

  1、選擇成立時間較長運營穩定的平台,這些平台都經歷一段時間檢驗,運營基本穩定。

  2、不要追求太高的收益,追求合理的收益。

  P2P當前合理的收益在8%—12%之間,如果想要追求18%甚至更高的收益,那就離「踩雷」 不遠了。P2P本質是貸款,太高的收益不合理,對於高收益的平台,「褥羊毛」還可以,長期投資就算了,如果真想追求高收益,在各平台定期開展活動時投資,以及投資「新手體驗標」,收益也是很不錯的。

  3、第三方的評級有很好的參考價值,選取排名相對靠前的平台。

  看到個別投資人踩雷的地方小平台,網貸之家都沒有收錄,不雷才怪。理性看待評級和網貸名人,僅作為參考幫助自己選擇。

  4、流動性很重要,盡量選擇流動性較好、有債權轉讓或贖回的平台進行投資投

  5、警惕那些信息完全封閉的平台,像近期一些移動理財平台,看不到任何借款人信息,儘管服務非常的好,體驗非常滿意,但依然不能不提防。

  6、不要太看重「背景」,當心這種背景會成為一種陷阱。

  多學習,多看第三方網站和其他投資人的評價,投資P2P需要理解金融的本質,理性投資。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投資P2P時要有「底線」,也就是自己最大承擔的損失。

  雖然目前大多數平台都高舉著「保本保息」的旗幟,但其中的風險不能不忽視,所以才建議「分散投資」,選取3到5家平台為宜,不推薦投資太多平台,會無暇顧及反而不好。

  另外,投資P2P的資金最好別超過個人資金的60%,將P2P作為自己資產配置的一種選擇。

  儘管當前P2P風險很大,但依然是很多人理財的最佳選擇。要想P2P行業良性發展,P2P就應該「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踏踏實實做業務,定位為信用中介,遠離自融和資金池,將自身作為傳統金融的補充,服務傳統金融服務不到的地方。從而讓投資人對整個行業更加信任。

  也許時間是檢驗平台的最好方式,經過時間和投資人的刷選,留下真誠的平台。那些套路平台,終究禁不住時間的檢驗,最終消失在P2P歷史的河流里。


一般來說記住一句話:高風險意味著高收益。

任何投資都是遵循這一原理。大家簡單的想一想,一些平台,動輒給你20%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你敢投資么?

反正我是不敢的。

說了這麼多,如果追求安穩,就是餘額寶之類的平台投一些,雖然收益不高,但是安全,要麼就關注一下我們平台「合米金服」2014年成立,目前已經安全運營三年,註冊用戶16W,現在註冊還送10000元理財金和520紅包。註冊地址 http://t.cn/R9cpaDi


在網貸行業工作了幾年,可能是因為法律人更關注風險的緣故,所以我更關注資產的真實性以及資金流走向。當然,如果是一名不能真正接觸平台內部信息的投資人,只能從查獲信息來判斷平台的可靠性,網上也有很多投資攻略。我比較好奇的是,很少有提及項目真實性的投資意見。而且,很多有一定知名度,甚至上榜的平台,也在發假標,甚至通過標的項目詳情就可以發現,確很少有投資人關注。所以,除了關注是否第三方資金存管,有沒有辦理ICP證(監管層很可能給網貸平台另一種電信許可,現在還沒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網貸平台應當辦理的是ICP或EDI)、工商註冊這些表面信息之外,也建議大家詳細查閱項目詳情。


理財范CEO申磊支的大招:

第一、你要看公司的註冊信息,併到工商局官網去查一查,看註冊信息是否屬實。還要看管理團隊信息是否公開透明,如果公司都不願意放出核心管理層,那可能不是那麼令人放心的。

實際上,很多跑路平台都有這兩方面的特徵,官網公布的註冊信息都是假的,甚至給出的辦公地址都是假的,管理團隊也不公開,這可能一開始就打定了要玩欺詐、要攜款跑路的準備。

第二、要看平台是否已經走到大眾視野,是否是一個公眾性的平台。如果是大家都沒有聽說過,或者僅僅是身邊的個別親朋好友知道,平台給出的收益率又特別高,這個時候需要謹慎。

鑒別平台是否屬於公眾性平台的手段有很多,搜媒體相關報道,找行業協會的網站,行業知名的門戶網站也能查到,甚至可以發帖問問,這幾個維度都要看,不能單純依靠一個維度就做決定。

第三、要看公司是否已經獲得資本市場的關注,這個非常重要。因為資本公司入股之前,會對平台的合規情況、財務信息等做一個徹底調查,他們有這個專業能力,平台有任何風險他們都不會投資的。

特別是對於一些註冊信息真實、發展速度也比較快,卻遲遲沒有投資公司關注的平台,很可能就是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像2015年出事的幾個百億元級別的大平台,無一不是沒有資本市場進去。

特別提醒投資人,在進行P2P投資的時候,資金最好分散投資,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宜信、恆昌什麼的投個一兩年不會有事的。


不要想太多,既然是雷。就有聲響。

就這個問題而言,不踩雷就關注償付能力即可。

1.鑒別資金的託管方式第三方存管是否是真實的。可以根據網站的協議,提供的銀行查詢相關信息。了解平台運行時間,融資能力。

2.上了保險沒,保險公司願意承保的。保的是項目風險保險,還是平台自己賬戶資金風險需要明確。

4.平台的出資方業務營收現金流情況,比如說是上市公司旗下,那這個上市公司規模和現金流就要注意。

5.查查擔保公司,擔保公司背景,以往擔保情況,總擔保額和現有業務。

6.團隊核心成員在業內的經驗,金融是一個需要時間積累信用的行業。從業人員是否高級別金融背景很關鍵。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8 月 24 日銀監會正式發布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如何由一名新人儘快成為優秀的 P2P 風控人員?
陸金所,拍拍貸,人人貸,合力貸和有利網都有哪些異同?
招財寶的和網金社的定位分別是什麼?產品有什麼差異?
宜信為什麼不上市?

TAG:理財 | P2P網路借貸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