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行業內幕甚至黑幕?

自己做過幾份工作,很多暴利的,應該很多行業是對大眾傷害很大但是大眾並不知情的,希望大神科普一下。


關於品牌運動鞋你不得不知道的內幕

何為正品,正品即是公司授權的產品,跟質量無關(有些非正品質量比正品還好)。

拿這幾年在中國特別火的New balance新百倫舉例,新百倫主要有4個產地,英國,美國,中國,越南。英國產地出品的是材質做工最好的,越南是最差的,美國和中國的材質居中,但是中國的做工比美國的好。所以中國代工廠生產的非官方授權新百倫質量肯定甩越南產地的官方鞋一條街,部分款式也可以甩美國的一條街。

所以不是說正品就代表質量好,正品只是說明這個產品是官方授權的,經過公司的認證,有公司提供的防偽正標。

說到正標,這裡跟大家普及個知識,通常講得驗鞋標不是說鞋的那個LOGO,而是那個有標明尺碼產地貨號的那個鞋標。目前各大運動鞋品牌公司就是靠這個鞋標來防偽,如果單純通過質量來防偽的話,
那一些官方鞋都要被歸為偽品,囧。

根據鞋標,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鞋可以劃分為這麼三種:

1.官方授權,正標的公司鞋,等同於人們常說的正品;

2.非
官方授權,正標的廠鞋。這裡面又有兩種情況,一是外貿單,公司提供正標,但是不允許在中國市場銷售的鞋,可以理解成水貨;二是神通廣大的廠家,通過自己的
渠道,獲得正標,然後粘貼在鞋舌上進行銷售。這兩種鞋質量無差別,只是獲得正標的途徑有區別。這類鞋等同於人們常說的水貨,外貿原單,外貿尾貨,但是這類
貨源相對較少。

3.非官方授權,非正標的廠鞋。這類鞋質量又分三六九等,但是質量好得那批鞋跟外貿單的質量是一樣的,只是沒有正標。這種鞋就是俗成的高仿,廠貨。這類鞋佔據中國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那麼這些鞋的流向是怎麼樣的呢?

1.正標的公司鞋進入公司直營的專賣店,公司直營的天貓旗艦店(每個公司有且僅有一家直營的天貓旗艦店),還有部分進入到各地的授權加盟性質的實體店,授權加盟性質的天貓專營店。公司直營的專賣店是指那種在官網上可以查到地址信息的店鋪,而不是各大商場體育中心的那種實體店。

2.非官方授權,正標的廠鞋,進入到各地授權加盟的實體店,天貓專營店以及各類電商平台。

3.非正標的廠鞋,大量進入到各地授權加盟的實體店,天貓專營店以及各類電商平台。

看到這裡,各位心裡肯定一驚,實體店鋪居然賣得也是非正品,他們不擔心被發現么。

實際上,你的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前面講過,廠鞋比很多正品質量都好,所以光靠質量來區分是不現實的。那你肯定又會
說,那可以根據鞋標來分辨啊。好了,問題來了,驗標是個相當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驗標是個相當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驗標是個相當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重要的事情
說三遍。所以非常遺憾,一般人分辯不出來。萬一哪天真碰上個高手分辯出來了,實體店大不了給他換雙公司貨。對實體店來說這種風險太小,但是利潤卻是極其豐
厚的,可以以很低的價格拿廠貨,然後按公司貨的價格出售。

那麼對於買家來說,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鞋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概念,為什麼大品牌會貴,第一個原因是質量各方面相對來說比非品牌質量大概率上要好,第二個原因
是大品牌投放了大量的資金在營銷廣告品牌維護上。但是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終端銷售價格肯定高。這就象蘋果手機的那個梗,蘋果手機成本才幾個錢,為什
么在中國售價卻這麼高,號召大家抵制無良公司BLABLA的言論。

所以挑選鞋子,我覺得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1.不差錢的,對於品牌忠實的支持者。應該去公司直營的專賣店,天貓旗艦店,官網購買。或者自己有驗標技術的,去當地實體店慢慢挑選,只要肯花時間,還是能挑出公司貨來得。

2.不差錢的,對於品牌也無所謂支持不支持的。那可以選擇去當地實體店購買。

3.不差錢的,但是不想花太多錢花在支持品牌上面的,可以選擇售價相對來說較低但是質量較好的廠貨。

4.手頭上錢有些緊張,但是覺得國產鞋款式不太時尚,所以想買個國外品牌的款,但是對於動輒七八百上千的公司鞋,只能止而卻步。這種情況可以考慮買物美價廉的質量好的廠貨。我想目前這類群體應該是占多數。

好了,該說明的都說明完了,希望大家購買鞋子的時候千萬不要被網路上一本正經的保證說是公司貨的鞋子所欺騙,到時候當了冤大頭,同樣質量同樣貨源的鞋比別人多花個兩三百購買。而這兩三百,夠三五個好友出去打頓牙祭了:)

最後的最後,希望大家還是多多支持正品,FIN。


瀉藥。

別的單位我不知道,我的單位是辦重案的,人命關天的事情不敢有黑幕。


其實很多都是公開的秘密了

例如醫生,他知道藥物A比藥物B更有利於你的病情,副作用也更低,但他還是會開藥物B給你,因為藥物B利潤高,涉及到他的提成!還有不給紅包不好好給你治病等等。

再如美髮店,他們會給你推銷A藥水199元,B藥水399元,說B藥水燙出來的效果更好,沒那麼傷發質。其實,他們只有一種藥水,說服你選更貴的價錢,他們的提成就更多,美髮是個營銷行業。

夜宵檔,路邊攤要交「租金」那一帶的黑幫,黑幫負責提前告知他們什麼時候有上級帶城管來掃蕩。黑幫收來的「租金」(保護費)其實還是交給城管的,自己提取一點跑腿費而已。你可以看做是城管部門的一個分支,城管不方便以自己的名義做,發點工資找人代勞。

警察,給嫌疑人寫口供的時候,都會巧妙的使用一些近義詞,或者增刪字眼。使得口供看起來嫌疑人更不像無辜的,引導檢察機關的判斷。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偽造證據是常見的,例如,你出軌了,你老婆為了報復你,告你婚內強姦。警察上門取證,房間是整齊的,他們就弄亂,東西全給你砸地上(值錢的順手牽羊),去廚房拿把菜刀擺在床頭,然後拍照,偽造案發現場是發生過爭執,你用菜刀脅迫過你老婆的假象。

警察是不關心真相的,因為還原真相對他們沒好處,破案率才是和業績掛鉤的,業績又決定了他們的仕途和獎金!所以,能把你入罪,往重里入,往死里入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哪怕他心裡明知道你是無辜的!!


(°_°)…做近視眼手術千萬不要來我們醫院做,大家都知道做手術之前是要做一系列的檢查,然而這些檢查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醫生只看你的角膜厚度,連度數也不會關心喲,只要大於450他的回答都是可以做,也不會告知你一些後遺症,或者替你分析你的眼睛適不適合做手術,除非你明確檢查出了圓錐角膜這種眼部絕症,然後重點來了!!!驗光也只是大約驗一個度數,反正矯正不足和過矯合同上都有寫,反正患者來找還有第二步沖洗補救,患者鬧起來了就掛個專家號,把患者推給替他做手術的醫生額(為此我一直覺得做手術的醫生好可憐)如果你有幸手術做的還不錯,那還有一堆大大小小十幾支眼藥水讓你消費。實習經歷勿噴勿怪。


藝術高考。 買學校。代考。 鋪天蓋地。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我就是買的。 985+211。 你信嗎。 我也不信。你不知道有多黑


揭露美容院祛痘的黑幕。

是這樣,本人長痘七八年了,中間這段不是很多所以沒什麼在意,這兩年突然暴漲。怎麼辦呢,只能去找醫院了。百度有哪個祛痘醫院?搜出來的卻全是推廣的廣告。但是有一家叫百年吳越的吸引了眼球。說是開了幾十年只看痘痘啊,有包治好套餐,沒好就退雙倍錢。

於是第二天就去那家店了,經理用掃描皮膚的科技掃了下跟我說皮膚的各項問題,全都很符合,也說了如何治療,清理藥用技術三合一什麼的,我分析了一下確實很不錯,已經打算治療了,於是交了四千多塊錢包治好的套餐。

後面就去治療了,才發現清理是他們給你擠痘痘,尼瑪這疼痛簡直不能忍好嗎,事前經理說不能擠痘痘因為會交叉感染那你這是做什麼?後來他跟我解釋說他們的技術是不可能感染的,我說我這都留疤了,他是這麼回答的:我們的技術絕對不會留疤,之後會給你做修復的。為了能讓滿臉瘡痍儘快好起來,我忍痛做了幾次,白色的痘痘沒有了卻有大片紅色的疤痕。

之後一段時間我因為有事沒去治療,但是中間一直堅持使用他們的藥物,兩瓶五六百啊,用了大半多個月真的是一點效果都沒有,後來我去退錢說不治了,這藥物沒效果,我都快用完了,又要買才能繼續配合治療,再者祛痘四千多,從頭到尾不跟我說祛疤又要交多少錢,仔細想想簡直是個無底洞。我去官網跟他們人說,藥物沒效果怎麼處理,他竟然說我要過年搞事騙點錢,他們從來沒有出過沒效果這種事。第二天我去店裡退錢,他們拿我大半月前的高燈光照片圖來對比我現在,說怎麼可能沒效果,都消下去了一點點。呵呵,即使我什麼都不做,皮膚炎症肯定會自然消一點的好嗎,那我嚴重的那些地方愈演愈烈,怎麼提都不提?然後像拉鋸一樣,他們死活不承認產品沒效果。

後來,百年吳越的經理苦口婆心的勸我繼續治療,說什麼可惜了我放棄一次這麼好的機會,我氣得差點摔桌子,一直信誓旦旦的說能治好能治好,那你倒是給我出效果啊,說的跟做的一點都不通。我告訴他們我在天涯貼吧各種論壇上看過不少他們治不好的,他們看我似乎知道的太多,就沒再說什麼了,於是扣掉我去的那幾次的錢和藥物的錢。

他們在以最小程度賺我的錢,而我作為一個消費者在最大程度的減少我的損失,憑什麼?

後來,對世界充滿惡意的我被家裡人拖到三甲醫院。中間向醫生提起我之前在美容院看過,醫生嗤之以鼻,告訴我美容醫院都不衛生,很多人在那毀容。說整個地區沒人敢跟我們三甲醫院比效果,表情里的自信跟百年吳越的經理幾乎一樣,只是經理的言行只是為了感染我,而三甲醫院的醫師多的是從容自信。


瀉藥


實沒邀請

一直以來,黃金良好的穩定性和稀有性一直都是人們眼中財富的象徵,而黃金具有的天然保值功能更是其他貨幣無法媲美的。尤其對中國的投資者來說,黃金是他們心裡最保值的資產,對女性而言,黃金不僅是很多女性最愛的裝飾品,更是個人身份的象徵。因此每家每戶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黃金。而當我們手頭緊張或者是黃金飾品變得陳舊時我們往往想要將黃金變現。黃金回收這個行業在很早就已經形成了,但是卻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今天我就為大家揭露黃金回收的一些內幕以提高大家的認識,讓大家在處理黃金時不至於被奸商坑騙。

首先奸商們會用高價吸引顧客上門,有些商家給顧客報價很高,甚至會比當天的國際金價還要高。比如當日的國際金價是260元/克時,他們能報價265元/克回收。這明顯不符合常理,就算不要計算店鋪成本、人力成本與稅收,也不可能賠本賺吆喝,用高於國際金價的的價格回收黃金。比國際金價高5元回收,意味著在不計算運營成本的情況下,每收一克虧5元。然而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比比皆是,顧客往往會被奸商虛報的高價所吸引,一旦顧客答應見面交易,奸商在交易的時候就會有各種理由與方法扣錢扣秤。顧客不了解其中的貓膩或者嫌麻煩就就會答應交易,這樣看似高價收了黃金,實際要被坑了不小一筆。

奸商在實際操作中會用哪些伎倆呢?

一、扣雜質費;奸商檢驗後會說說你的首飾純度不夠,有其它的金屬材質,所以要扣其中的雜質費。除了私人打金店做的飾品,正規珠寶店出來的黃金純度一般都是達標的。就算是成色不足,任何專家都不能憑肉眼精確的估算出金含量,必須藉助專業的檢測儀器。奸商給驗了貨以後,就把飾品剪得七零八落然後燒成一團了,然後再說成色不好,要扣雜質費。顧客不了解情況,也沒有辦法,就只能望著一灘金水任人宰了。其實在大型的正規典當會有專業的貴金屬檢測儀,能夠無損的檢測金含量,絕對的客觀公正。當然這個機器價格不菲,據我所知在湖南的典當行還只有行業老大哥通程典當給七家分公司都配備這個機器。

二、在秤上動手腳;很多回收店老闆會用「八兩秤」,所謂「八兩秤」就是十克的黃金只能夠稱出八兩的黑心秤。而且現在奸商造假的秤都是用遙控指揮,不是內行人還看不明白被人吃了秤。我曾經聽到過,一個收黃金的老闆不小心按錯了鍵,把十幾克的東西稱出了3克,鬧出大笑話。大家通常不會非常精確的記得自己的黃金的具體重量,就算帶了收據,標明克重;奸商會說你的首飾帶久了,有磨損,所以會少2-3克.其實這是也是騙局,黃金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雖然硬度低但是帶3-5年磨損也會控制在在0.1--0.5克之間,不會很多的。所以當你的黃金稱出來與你購買的時候的重量相差特別大的時候,你就要注意了,你遇到「八兩秤」了。

三、扣手續費用;如果你的首飾沒有發票,奸商需要收100--200不等的手續費,遇到這樣的商家,堅決不賣。回收黃金是不需要出任何交易費用的。

四、王水偷金;所謂王水,就是濃硝酸和濃鹽酸按照1:3的比例調和而成,有溶解黃金的作用。黃金飾品佩戴一段時間之後上面會附著一些污垢,有些商家以幫你清洗為名,把首飾侵泡在王水中,拿出來後首飾會看起來很新,其實是被溶解掉了一層。正規的大典當行一般會採用超聲波清洗儀,這樣對黃金本身不會有任何損耗。
對於價值比較高這一類物品的回收或者質押,我建議一般還是去典當行(ps:有典當營業執照的,不是路邊的寄賣行),不要隨意的放在路邊的小寄賣行或者回收店。因為寄賣行或者回收店通常不會特邊正規,但是典當行不同,開設典當行的門檻太高。要開一個典當行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300萬元;從事房地產抵押典當業務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00萬元;從事財產權利質押典當業務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有錢還是其次,典當行的牌照一般沒有硬關係是拿不到的。典當行的違法成本太高,所以都非常正規,不會因小失大,因為一點蠅頭小利丟掉牌照。

各種套路已經告訴大家,希望大家都不會被奸商坑。

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


食物安全教育刻不容緩——曝光香港食物安全潛規則(組圖) *

自費舉報香港食物安全罪案274宗

正直市民遭香港當局打壓致精神失常

——一位受害女童父親的悲慘遭遇

Tac先生對女兒一直呵護有加。一天,三歲幼女食用香港某超市出售的食物後,持續高燒,送醫院急救,方知是感染腸胃炎。後經化驗,該食物內含有數十條蟲。

此後,Tac先生又發現多間超市出售發霉、變質和過期食物。對香港執法部門漠視投訴,玩忽職守的行徑,Tac先生極為憤慨,先後向主管當局、立法會議員發出數百封郵件,痛訴不安全食物之嚴重危害,跪求當局從善如流,重典治亂。然而,Tac先生的正義訴求,猶如石沉大海。

為防悲劇重演,Tac先生決定揭穿重重黑幕。透過對全港數百間大型超市的暗訪取證,Tac先生耗資逾萬元購買了數百種不同品種的過期食物作為證物交予當局,現場拍攝了數以千計的照片和影片,向當局提供了數十萬字的食物投訴供詞……

Tac先生調查發現,位於香港繁華商業中心區內某大型超市,在五個多月內,先後十一次售賣過期食物,而距離該超市不足五十米處,就是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總部。更令人憤慨的是,Tac先生在銅鑼灣某超市付款購買多件過期飲品作為證物後,遭多名店員搶奪毀證。Tac先生致電當局求助,當局拒不派員到場執法,致使涉嫌干犯罪行者得以逍遙法外。

在八個多月內,Tac先生排除各種阻力,先後舉報了274宗超市涉嫌售賣過期食物的個案。而當局數以千計的執法人員又是如何監管和巡查的呢?官方資料顯示:此前三十個月內,當局發現食物已超過食用期限的個案總數為4宗。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局對商家罪行視而不見,對民眾健康麻木不仁,是造成今日香港過期食物泛濫成災、無良商家有恃無恐的根本原因。如果無人挺身舉報,香港食物安全觸目驚心的真相將永遠被掩蓋。Tac先生「不識時務」的舉報觸犯了當局大忌,惱羞成怒的當局展開了一系列瘋狂的報復行動,必欲置之於死地而後快。為了繼續粉飾太平,當局不斷玩弄花樣,刻意製造高壓恐懼,處心積慮地阻撓Tac先生舉報,以各種防不勝防的卑鄙伎倆,對Tac先生進行殘酷的精神迫害,致其精神健康狀況急劇惡化。Tac先生無法接受的是,作為納稅人,自己每年將辛苦賺得的血汗錢供養給政府,官員養尊處優,坐享高薪厚祿,卻罔顧市民權益,悍然動用政府資源,對付一個為公益而艱辛奔走的正直市民。

近年來,全國各地政府紛紛設立舉報專項基金,獎勵市民舉報食物安全犯罪,不遺餘力加大打擊食物安全犯罪力度。香港當局卻冒天下之大不韙,一方面窮凶極惡,視舉報人如眼中釘,不擇手段打壓市民舉報;一方面倒行逆施,放縱銷售商將一些容易變壞的食物日期標籤由「此日期或之前食用」篡改為「此日期前最佳」,以逃避法律懲罰。

《蘋菓日報》、《星島日報》、《東方日報》、《明報》、《太陽報》、《文匯報》、新浪網等香港各大媒體對Tac先生舉報過期食物進行了全面報導,香港食物安全醜聞欲蓋彌彰。然而,食物安全「無人管」的亂象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愈演愈烈,持續蔓延。痛定思痛,Tac先生不得不尋求全國輿論的聲援。此時的Tac先生,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精神瀕於崩潰,經香港某醫院精神科確診患上「混合性焦慮抑鬱症」,疾病的折磨時常讓他痛不欲生。

人間正道是滄桑。Tac先生不畏強權,曝光香港食物安全潛規則,為堅守良知,捍衛正義付出了慘重代價,期盼社會各界仗義執言,愛心人士伸出援手,一起幫助Tac先生走出困境。(Tac先生郵箱:enquiry@china.com)

* 更多圖片請透過百度或谷歌搜索「曝光香港食物安全潛規則」


惠普

有一款老機器型號是1522,這款機器有設計缺陷,導致主板特別容易壞,這款機器淘汰的話大多是因為主板壞了,可是惠普並沒有召回,惠普借著檢修把主管單位的機器修好,然後其他單位和光大消費者的機器壞了,惠普就找借口比如不在質保範圍或者沒有配件,拖到質保過期,所有人都要花錢維修。

聯想

去年出了一款機器型號是2655,設計缺陷導致新機器隨機的墨盒都沒用完就開始頻繁卡紙,列印十張卡9張的程度,目前沒有召回,維修站也沒辦法完全修好。

因為印表機消費者少而且不懂,且大多都是單位用,所以出了問題,沒人願意深究,導致這些廠家的錯誤卻要由消費者買單。


不算什麼內幕,評職稱要寫書(專業類書籍,估計一般大眾不會買的那種),如果認識人,可以直接將自己的名字加到書前參與編撰人名單中

搞定


匿了,畢竟是某軍招待所

暑假兼職的地方,沿海城市,某軍第二招待所。雖然是招待所但對外開放,經常有旅遊團或者會議

先說價格吧,淡季標間兩三百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畢竟我只是暑期工,問多了不太好。旺季標間可達上千,至於面積是標間五倍大的總統套可達上萬,表示不止一次聽客人說就你們這還這麼貴,就你們這還四星級吧啦吧啦

再說衛生!!!!!!

敲黑板!!!!!!

重點!!!!!!

床單被罩枕套我們基本都換!!!重點來了,看起來比較乾淨的枕套我們百分之九十就不換了,有的床客人沒睡(標間兩張床,有時就一個人,只睡一張床),就是沒掀開被子睡的那種,我們就只把它整理乾淨就可以了,是不換的!其他客人睡過的百分之九十九我們都是換的(我只見過一次床單不夠沒換床單)。還有備用被!!!重點!!!從來沒換過備用被的被罩,客人用了我們就疊好收進柜子里了,不換!!!不換!!!

天真的我一直認為賓館的杯子都是消毒的,我們培訓時,那個人教我們的就是杯子不幹凈或者有水洗乾淨或倒掉水順手用手裡的抹布擦乾,沒錯!是抹布!!!多臟我就不說了......

衛生間都是阿姨打掃,具體不知道,反正我知道的是毛巾浴巾小方巾地巾都是扔一起洗的...

哦哦還有,有一次很偶然去洗衣房洗手,發現了點東西...床單被罩枕套浴巾毛巾吧啦吧啦所有的都是用熒光劑洗出來的,打那之後就覺得我晚上會發光

......

著急吃飯 想起來再更


補充: 叫水果外賣的時候有些客人會要求切好再送過去,一般要求切瓜的比較多,這個時候呢就會挑一半壞了一半沒壞的來切,所以咯不要看這個水果店高大上啊跟菜市場的不一樣,一定不會挑到爛水果的!無奸不商無商不奸。

————————原答案————————

正在我省內一家老闆很大的連鎖水果店混日子。

賣什麼道理都一樣對吧,先進先出,所以咧一般看不太出來新鮮不新鮮的果品(如瓜類),都會推一些放多兩天不吃就要壞的那種,然後給你吹吹這個絕對新鮮。

嗯,因為是連鎖水果店,所以會有包退包換這種服務。

比如榴槤吧,我們幫客人開好之後,要是客人要退貨(不熟/有苦味/有酒味/有一些肉爛了),我們會把剩下的榴槤肉打包好標好價錢賣。

西瓜啊蜜瓜啊這些同理切好來賣。

噢對,因為是連鎖水果店,我們每天早上都要挑爛果,次果(壞了一點點的),挑的時候中手套是會戴的,但,挑的過程中,水果掉地上啥的,沒壞是不會洗了再給你放進去的...(真的不要以為打包好的水果可以不洗直接吃...)

挑出來沒法切的爛的不行的水果,直接丟掉。

還能切一點好的水果,切成水果拼盤賣。一般中午的時候切,到了晚上賣不出去直接送。

連鎖水果店當然有外賣服務啊!

一般來說(就我在的店),叫外賣的話(滿xx包送),會挑沒那麼新鮮的但不是不新鮮。因為怕你以後不叫了...

反正我印象最深的吧,就是賣櫻桃,因為銷售量不高,除了開業那天定了六七十斤,之後的日子都沒定。

到了開業後第八天,爛的丟了之後還剩兩包不新鮮並散發著臭味的...櫻桃...還是沒人要。

第九天,同事讓我把這兩包櫻桃挑一挑...最後這兩包變成了一小包...反正我不知道有沒有賣出去...真的特別爛...

等我想起啥在碼字吧...

以下發點貼心提醒(′?ω?`)

1.水果周圍很多蚊子蟲子飛啊飛的爬啊爬的...一般都是放了三天以上的(除去保質期不長的水果)

2.來了新品的話開始幾天會很貴!!!過幾天就會降價!!!!!(比如新疆小白杏(我覺得這裡的杏子味道都跟桃子差不多,甜是甜但我不愛吃),剛上貨的時候39.9一斤,然後變成29.9一斤,接著變成19.9一斤...)

3.打折賣,買兩個更優惠那種,要麼公司搞活動要麼就是這個產品放久了不新鮮賣不完,一般後者多一點。


大企業招聘的內幕:有些名企招人的時候會要求你填寫個人親屬是否在本公司、或者父母的職業關係等。這個其實就是想看看你是不是子弟,如果是子弟或是你父母社會地位很高、商業關係巨牛,就果斷招收。


證券公司,剛入職年終獎少則50萬,多則100萬。周六日不上班(節假日周六日也不上班)


電腦過了保修期千萬別去找賣電腦的地方修電腦!他們要價比外面修電腦的高得多,把電腦拿去其他地方修還要從中還要撈一筆,屬於賣了電腦翻臉不認人那種。不知道只是這家D字國外品牌是這樣還是其他家也存在這種情況,這個錢交了我就當是交智商稅,坑人坑多了遲早要關門大吉,提醒大家不要吃這個虧。


網吧:前段時間公安剛升級了網吧實名系統,然後就有人破解,新做了一個免刷軟體。一家賣600,一個縣城一百多家,就是6w多了。

按正常消費,這個人天天躺著睡覺也可以不愁吃喝一年多了。


油價裡面50%都是稅。現在明白你們該罵誰了么?賴某某走私的油2、3塊,跟我們價格其實差不多的。


我今年十八00後

五月份學校實習去一家裝修公司

說事工作時間八點半到晚六點半

在網銷部門

一共幹了三個月

無休止的加班

從早上九點開始 一直到晚上十點

附上一張今晚和現在還在公司的員工聊天

全天打電話 (裝修電話)

最晚待到晚上十二點全公司只有我們部門加班

三個多月

一個月一千二百塊沒有飯補沒有交通費

每個周六還要交罰金

早上去了給你開一個洗腦大會

晚上走了給你一個崗位職業洗腦

中午還要做洗腦小遊戲

最後大活動結束

公司一天走了18個人

公司瞬間只剩四個設計師一個業務員

這種裝修公司在我們這三線小城遍地都是

稍微大一點的基本都是洗腦模式

給你說什麼企業大 企業文化好

其實公司一共就三個分公司

模式全部照抄一個國內另一家全國連鎖公司

各種噴9chuang

設計師連個效果圖都不會

效果圖還是找人買的

報價全部都是設計師想收多少收多少

裝修還是找信得過的工人自己裝吧

別覺得公司大就好

這公司三個分店面積全都不小於一千平

裝修過的房子也很多

這種屁都不會就會吹nb的公司太多了


我只能說作為一個體驗過一日團的遊客

當經歷過被帶到一個珠寶店企圖訛詐全團遊客不讓大家走最後那些沒辦法提前溜出來的遊客被訛一兩萬算少的而導遊早就跑路的情況後

我就對旅遊團徹底失望了

環環相扣啊真的是

本來可以開開心心賺錢何必搞得大家不開心一方還有陰影

對了,順帶,有一家人很機智,和那個脾氣暴躁毫無素質的導遊吵了一架就自己要求退錢走人了…

所以有時候感覺只能以暴制暴啊…


昨天去超市,看到對面的一家商業區正開業,門口排了不少的人,都是沖著開業打折去的吧。

其實不用去湊這個熱鬧啦。在那個鬧哄哄的氛圍里,人不容易保持理性,還會買些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回去。更糟的是___

有些東西並沒有打折,把它堆在顯眼的地方,讓人以為是打折的。商家賭的就是那幾天人流量大,只要人多就會有人買。

開業時打折的東西,以後也會打折。

開業的熱鬧一般就是三五天,銷量可以相當於平時的一、二個月。而平時為了增加銷量,也會有各種商品打折,是真打折,所以你會看到,有的商品折扣價比開業時還低。

什麼過年過節的發傳單打折也是一樣的。

什麼歇業打折,門面即將轉讓之類的同樣是促銷方式而已。

賣的永遠比買的精。


推薦閱讀:

現代社會傷亡率最高的行業是哪個?
有哪些比較重大的(如區域合作、國家戰略、政府管控、公司業務、行業推進等層面上)發展計劃最後沒能實現?
風險投資機構如何撰寫行業投資分析報告?
怎樣選擇自己未來所從事的行業?
是否能通過看國外富豪排行榜中富豪所在行業,來推斷中國行業發展?

TAG:行業分析 | 行業研究 | 黑幕曝光 | 行業內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