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美房屋衛生間沒有地漏?

西方國家我也住過不少房屋,但有一點很大的區別就是衛生間沒有地漏。

如果衛生間淋浴時濺出了水只能用拖把吸干,而不可以象中國房子那樣可以把水掃到地漏裡面。最痛苦的,就是把那個水從地板上弄到馬桶里。

不安裝地漏是因為什麼嗎?還是只因為我觀察有限?


因為不需要。

美國人有光腳在地上走來走去的習慣,所以廁所浴室的地面是不應該有水的。

洗澡有浴簾擋住水不會濺出來,洗完出來了有地毯或者浴巾吸干腳上的水。為什麼需要地漏?

地漏增加了建築成本(多一條管道),同時也並不衛生。我們習慣地漏八成是因為我們曾經的蹲廁需要經常拖地沖洗+我們的淋浴一般不是在浴盆裡面所以勢必濺出來。

註:浴簾是放在澡盆裡面的


造房子的建築商啊,這個engineering drawing有問題。有可能是為了快速建好,保持效率,efficiency。


【先說結論:因為其實不需要地漏】

當吃給華晨寶馬設計瀋陽的工廠時,我們做了地漏,德國人一臉不解的問我們,為什麼要做,我們說小便器啊,洗臉池周圍容易有水/尿濺出,而且打掃衛生需要地漏排水。

對面那個日耳曼爺們是這麼回答的:「衛生間每隔10分鐘就有人進來檢查打掃一下,濺水再厲害,只要不是故意往地上洒水,地面腫么可能形成能往地漏流動的水?」

So,人家設計理念就是,乾濕分離,勤打掃就好了。

國內很多地方(主要是二三線城市)沒有浴盆、淋浴間、乾濕分離的習慣的做法,洗個淋浴滿衛生間到處都是水,乾濕分離的衛生間,淋浴那側就不說了,肯定要有水,干區也就你洗臉時,可能有點水,拖一下就好了。

地漏容易反味,衛生情況是個問題。而且國外同層排水比較多,地漏也不太好做。


人在北美,就我觀察,沒地漏是因為不需要,我家衛生間木地板,靠牆是浴缸,浴缸邊上是浴簾,浴簾有兩層,內層是塑料布,搭在浴缸內測,外層是布,搭在浴缸外側,洗澡時水根本濺不出來,地板長期保持乾爽,完全不需要地漏


我壓有人會說中國特色或者國外就是先進等


確實沒有,剛來美國也特不習慣。

感覺因為第一洗澡在浴缸里,浴簾能擋水;第二因為他們幾乎不手洗衣服也不晾乾(烘乾)。


因為北美都用浴缸 不需要地漏


好像確實是不需要啊...我住了這麼些年從來沒有需要拿拖把去吸乾的經歷啊...其實在國內也沒發生過這種事


推薦閱讀:

家居使用香氛什麼牌子比較好?
北京衚衕內的老房子室內的改造是什麼樣子的?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傢具設計師?
為什麼客廳裡面要有茶几?
露台該如何設計?

TAG:家居 | 加拿大 | 衛浴 | 房屋裝修 | 下水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