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能指導科學嗎?

最近某門課程要求我們看《毛澤東的讀書生活》,裡面看到有一章將毛與自然科學(或者工程)書籍的事。但看完後,發現文章就寫了毛看這本科普書,那本科普書,然後跟楊振寧,李政道大談「宇稱不守恆」,跟其它物理學家大談「物質無限可分」,言語中倒好像要證明毛永遠站在無限的高度上(哲學上)看待科學問題(這又怎麼了?),隨著越來越多的圍觀物質的發現,證明了毛的哲學觀點是進步的,是有用的。書的半五毛性質已經無疑了,但我很疑惑,哲學真能指導科學嗎?哲學對科學來說有意義嗎?


首先,指導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如果是說「科學按照哲學中的觀點來規劃發展路徑」,那麼哲學觀點那麼多,科學應該聽誰的?

現實中,確實有「科學聽從哲學」的情況,比如李森科事件:

例如前蘇聯曾發生過著名的「李森科事件」。生物學界的學閥李森科批評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是「小資產階級唯心論者」,所以孟德爾的遺傳學說也是錯誤的。這就是通過人身攻擊,把孟德爾作為反權威,從而否定他的學說。

結果就是蘇聯的生物科學繞了好多年彎路。

就拿「物質無限可分」來說,這就是句看起來挺高大上,但實際上空洞無味的屁話。科學家們不知道物質是不是無限可分的,他們只是試著繼續分下去而已。就算沒有哪個哲學家說「物質無限可分」,大家也會去嘗試,這麼簡單的事用不著哪個哲學家來說。

有人說「嘗試分」是還原論,而還原論是哲學的內容。好吧,確實科學家都長著大腦,腦子裡會有些想法,而這些想法是能被各位總結為「哲學」的。但這就叫「哲學指導科學」嗎?

現在,和科學關係最緊密的哲學,應該就是科學哲學了。然而科學哲學的目的也不是要指導科學的具體研究,而是要說明一些問題,比如《Introductory Reading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列出了17個問題:

  1. 形式科學(formal science);形式科學(主要是數學和邏輯)通常也被稱為「科學」,它們在什麼意義上是科學?我們如何知道數學與邏輯的真理?形式科學與經驗科學(如物理學、生物學等)的關係是怎樣的?

  2. 科學描述(scientific description);什麼是充分的科學描述?科學描述中概念的形成有什麼樣的邏輯結構?

  3. 科學說明(scientific explanation);科學說明是什麼?有幾種模式?科學說明與科學的關係是怎樣的?

  4. 預測;科學為什麼能夠預測?科學預測與科學說明關係是怎樣的?
  5. 因果性與定律;科學定律與因果性之間是什麼關係?有沒有非因果性的定律?

  6. 理論、模型與科學體系;科學理論是什麼?它與定律的關係怎樣?什麼是科學模型?它在科學中的作用?

  7. 決定論;決定論在科學中意味著什麼?它是否為真?

  8. 物理學的哲學問題;例如相對論是否在科學中引入了主觀成分?量子力學是否推翻了決定論?

  9. 生物學和心理學的哲學問題;例如這兩門學科是否真的有區別?它們是否可以最終還原於物理學?

  10. 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是真正的科學嗎?它與自然科學的區別何在?

  11. 歷史;歷史是不是科學?歷史領域有沒有一般性的規律?

  12. 還原與科學的統一性;全部科學可否還原到某門基礎科學(如物理學),從而實現「統一科學」?

  13. 科學的外延;科學家偶而也會作形而上學的斷言,如討論宇宙的熱寂。科學可以做這些斷言嗎?

  14. 科學與價值;科學是價值中立的嗎?科學與價值之間的關係;

  15. 科學與宗教;科學結論是否對宗教或神學的承諾有所影響?

  16. 科學與文化;它們的關係怎樣?

  17. 科學的極限;科學有沒有極限?它的標準是什麼?

科學哲學相關的哲學家們研究這些問題,並不是為了指導科學的發展,相反,很多時候科學家們的研究,會給予他們一些指導,比如愛因斯坦對於操作主義的影響:

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通過一系列操作來定義「同時性」和「時間」概念,可以視為操作主義之典範。在經典力學中,牛頓對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都語焉不詳,未作明確的定義或說明。尤其是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的提出,更是藉助了宗教背景。所以馬赫最早從實證主義的角度,對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概念提出了批評。

當然科學家也會受到哲學的影響。科學和哲學確實會有互相借鑒的情況,但誰指導誰就談不上了。

有個很經典的比喻:科學是鳥類,而科學哲學是鳥類學。鳥類學是有意義的,但基本沒什麼鳥會去鳥鳥類學。

(全部引文均引自《科學哲學問題研究》第二版,王巍,清華大學出版社)

====================================================================

最後說一下,想讓哲學指導科學,其實很簡單:

①擴大「指導」的定義範圍

②擴大「哲學」的定義範圍

這兩種方法都挺「哲學」的,不是嗎?


太長不看版:哲學可以指導科學,但是到現在為止哲學幾乎沒有指導過科學。並且,更多的情況是,哲學家越來越多的利用科學成果進行哲學研究。

另,本回答所說的「科學」僅限於自然科學,基本僅限於物理學。

「指導」這個詞真的很不好,它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通常我們說老師指導學生,大牛指導菜鳥。可以看出,說A指導B就暗含了A比B更牛逼,更厲害。因此,用「指導」這個詞很容易引發討論者的情緒。這裡先說明,本回答內所用的「指導」一詞,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本回答分幾部分:

1. 當我們說「哲學可以指導科學」時,我們到底在說什麼(總結現有的「哲學派」和「科學派」觀點並分析,說明到底什麼是「指導」,到底怎麼指導的)

2. 從歷史上看,哲學幾乎沒有指導過科學

3. 恰好相反,科學成果正在哲學研究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1. 當我們說「哲學可以指導科學」時,我們到底在說什麼

看了很多回答,總結出一個道理:很多爭論真的是由於雙方概念的不明確。

目前爭論大概分兩派,一派認為可以指導(稱作哲學派),但給出的理由卻亂七八糟:

有的說因為自然科學本來就是從哲學內部的「自然哲學」分出去的,可是分出去又怎麼樣,人家都分家單幹了你怎麼指導人家?

有的說哲學是科學的基礎,嗯確實是這樣,可是那又怎麼樣,你得講清楚,「基礎」跟「指導」有什麼關係。

有的說科學家也經常寫出哲學作品,然後呢,這就能說明他們的哲學觀點影響了他們的科學研究,這隻能說明科學家在哲學方面也很叼吧?你要說明他們確實受了哲學的指導,得給出更詳細的理由啊。

有的說科學哲學現在在蓬勃發展,然後呢?科哲又不是用來指導科學的,它只是把科學當做研究對象,用哲學視角看待科學而已。

先澄清一下,對科學起指導作用的哲學並不是科學哲學,科學哲學不是干這個事的。

科學哲學並不能指導科學研究。

科學哲學是對科學進行的哲學反思,研究的問題主要是:什麼是科學什麼不是科學?科學研究的方法是什麼?科學為什麼能取得這麼大成就?科學是如何發展的?科學內不同學科的關係是怎樣?社會科學是不是科學,它跟自然科學區別在哪?數學和邏輯是不是科學?什麼是科學理論?科學研究和因果律、決定論、自由意志等哲學問題有什麼關係?科學定理就是真理嗎?科學有可能最終得出世界的真理嗎?......

科哲只是把科學作為了研究對象,它可以描繪出科學的運作方式,也可以探究為什麼科學這麼牛逼,但是它沒辦法給出一套研究方法,然後告訴科學家你按我這個方法來就行;他也沒辦法告訴未來的科學應該去往何方,告訴科學家你沿著我這條路走就能達到真理。下面這句話對科學哲學和科學的關係類比的很好:

科學哲學對於科學家,就像鳥類學對於鳥一樣,毫無用處。(費曼)

鳥類學對於鳥來說毫無用處,但對人來說卻大有用處。科學哲學的價值,不在於為科學提供什麼指導,而在於:科學在幾百年內實打實的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改變了整個世界,改變了全人類的認知方式,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哲學去研究這麼一個東西,對於人類的認知、理解、對於人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都大有幫助,把科學看得更清楚。

總之,「哲學派」需要明白,要想論證「哲學可以指導科學」,只有兩種方法:一是說明為什麼可以指導科學,詳細說明「指導」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底是什麼哲學可以指導科學,這種指導在什麼條件下才可能發生;二是舉一個實例說明哲學確實指導過科學。而不是漫天發散思維,扯什麼哲學的基礎地位、哲學和科學的歷史淵源、科學家的哲學觀點等等。

另一派認為不能指導(稱作科學派),他們的理由就更扯淡了,這幾點就是他們通常的理由:哲學家又不懂科學;縱觀科學史也沒發現過哲學指導科學;哲學不能造出宇宙飛船和對撞機;哲學會以一種可笑的高姿態嘲笑科學; 哲學就是想搶科學的功勞,等等。我一一反駁如下:

a. 哲學指導科學,不等於哲學家指導科學家。

有些人認為,歷史上從來沒見過哲學家對科學指手畫腳,哲學家根本不懂科學,沒辦法做出指導,因此哲學不可以指導科學。

這是不對的,這隻能說明「哲學家不能指導科學家」,在不考慮一個人既是科學家又是哲學家的情況下,我也同意,確實沒有哲學家直接干預自己根本看不懂的科學領域。

但這和問題無關,問題是「哲學能否指導科學」,這不是人和人之間的指導,是學科之間的指導。哲學指導科學,未必要通過哲學家之手,可以是科學家自己的哲學觀念指導他的科學研究。

b. 哲學可以指導科學,不等於「哲學在科學史上經常指導科學」。

這兩句話的區別很明顯,不多說了。

c. 哲學可以指導科學,不等於哲學可以得出科學成果

有些人認為,哲學沒有卵用,用哲學觀點造不出宇宙飛船,也解不了數理方程。因此哲學沒有指導作用。這有明顯的邏輯錯誤。「哲學可以指導科學」,不代表「哲學可以搞出科學成果」。用「哲學搞不出科學成果」來說明「哲學不可以指導科學」,是典型的偷換概念。對於會這樣說的人,我只能說,哲學確實造不出宇宙飛船,哲學從來也沒想過要造宇宙飛船,但你計算宇宙飛船軌道用到的相對論公式,卻是受到哲學理論的啟發而來的。這個後面會細講。如果你說不是,請去複習一遍愛因斯坦的發家史。

d. 「哲學可以指導科學」的意思不是說「當科學氣喘吁吁爬到山頂發現哲學早就站在那」

哲學從來也沒想過要得出科學結論,沒想過要把科學的事兒全乾了,它對科學的指導作用只體現在「啟發」。有些人覺得,哲學對科學的指導體現在這樣的場景——當科學發展了一整套微觀粒子理論,哲學會用高傲的姿態說「我早就說過物質無限可分了,你看你研究這麼久都是我早就發現的」。我就問一句,哲學什麼時候這樣嘲笑過科學了,能否舉個實例?一直以來鄙視鏈都是科學鄙視哲學好嗎?

這種說法其實意思是:哲學只會大談空話,根本搞不了實際研究,研究不出細節來。但這跟我們要討論的「指導」有什麼關係?哲學從來就沒想過要搞什麼實際研究,我們說哲學指導科學,意思根本就不是說哲學可以在實際研究上指導科學,而是說哲學可以在科學危機的時候,對科學提出新範式起到「啟發」的作用。僅僅是啟發而已。

e. 哲學完全就是看到科學取得大成就眼紅,想搶功勞嗎?

神啊主啊,請把邏輯賜予會說這種話的人吧!首先,這有邏輯錯誤。這種人只是在質疑哲學的動機。質疑動機並沒有什麼卵用,你要論證的是「哲學不可以指導科學」,你質疑哲學的動機幹什麼?就算哲學真的是想搶功勞,so what?這跟哲學可不可以指導科學有關係?

然後,我已經說了,這裡的 指導 並不帶任何色彩,不代表誰比誰優越,不代表哲學是科學的老師。我說過了,哲學沒能力去教科學具體該怎麼做。

並且,哲學並沒有想過要搶功勞,哲學根本沒有什麼動機可言。哲學對科學的指導作用並不是哲學有意為之,而是哲學發展的無心產物。哲學從來沒想過要去指導誰,哲學就自己搞自己的。哲學也沒想過要成果,畢竟哲學本來就是「無用」的。科學才是追求實際效果的,你再說哲學想搶科學的功勞,可謂是根本不理解哲學。

f. 你說哲學能指導科學,那你指導個別的試試啊?如果你不能指導別的,如何能指導科學?

這裡的邏輯錯誤還不夠顯然嗎?哲學能指導科學,和哲學能指導別的,有關係?這種類比有意義?而且,哲學還真能指導別的,但我就是不想告訴你 : )

以上總結了哲學派和科學派雙方一些常見的用來論證自己觀點的理由,分析表明這些都有問題。

那麼,為什麼說哲學具有「可以指導科學」的能力?

我們知道,科學的發展總是要經過「正常階段」和「革命階段」的(用庫恩的話說就是常規科學階段和科學革命階段)。

正常階段內,科學家專心做研究,按照已有的科學範式一絲不苟的做實驗,在現有的科學體系內得出一個又一個新發現。比如科學初期,大家都按照牛頓的體系孜孜不倦的研究,不斷地豐滿這個體系。

而在革命階段,原有的科學範式被顛覆,科學家發現現有的科學體系有巨大的問題,這個時候通常會有牛人提出一套全新的體系,為整個科學界指引方向。比如邁克爾遜-莫雷實驗表明傳統物理學的框架有問題,然後就有了相對論的提出。

在正常階段內,科學完全不需要哲學,哲學也根本沒辦法進行任何指導。科學就在自己的體系內搞自己的研究。

但在革命階段就不一樣了。原有的科學體系崩塌,而科學體系都是有自己的哲學基礎的,比如牛頓物理學的哲學基礎就是「絕對時空觀」,時間和空間互不影響,相互獨立,並且時間不管在哪都是一樣地流逝。基於這一哲學基礎,經典物理學必須假設空間內充滿著不會動的以太,才能用這些以太作為一個絕對的參考系,從而解釋「絕對時間」意義下的運動。相對論為什麼能解決經典物理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究其原因在於,相對論這一體系的哲學基礎反對「絕對時空觀」。

哲學之於物理的基礎性,就像物理之於化學的基礎性一樣,可以發現,分子化學遇到的種種難題,基本都可以在量子物理層面得到解釋。而物理也一樣,理論物理遇到的會引起科學革命的大問題,基本都涉及到哲學層面的問題。

當現有的科學體系發現巨大的漏洞時,整個科學界不知道科學以後該去向何方。這時,哲學有能力告訴科學界,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還是舉相對論的例子,哲學肯定沒法發展出相對論這樣一套理論,但當絕對時空觀基礎上的科學體系出了問題,哲學有能力告訴科學界——是時空觀的問題,你們可以改變一下三觀,不再想當然的接受絕對時空觀。事實上哲學就是這樣做的,愛因斯坦確實是受到了馬赫主義時空觀的啟發才能想出狹義相對論的。

這就叫「指導」科學。平時,科學可以自己很好地發展,用不著別人知道。但科學危急之時,哲學雖然並沒能力告訴科學界應該怎麼辦,哲學也沒能力給危機中的科學發展一個新的體系;但是,哲學有能力提出一個新的哲學基礎,然後告訴科學「也許可以沿著這個思路走,你試試沿著這個思路去建立一個新的科學體系吧」。哲學對科學的指導作用,體現在「啟發」上。

2. 但從歷史上看,哲學幾乎沒有指導過科學

以上討論了,哲學具有「可以指導科學」的能力。但目前來看,哲學幾乎沒有指導過科學。通常情況是,科學自己革命更新體系,然後才使得大家接受了新體系的哲學基礎,而不是先提出新的哲學基礎,然後再發展新的科學。

比如,出現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時,普朗克指出,物質輻射或吸收能量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進行,這個過程只能取某個最小值的整數倍。

這是一個完全顛覆三觀的理論,傳統的哲學基礎認為物理量都可以連續性的變化。普朗克是因為質疑了傳統的「連續性」哲學基礎而給出了「一份一份」的解釋嗎?

不是的,他只是偶然的發現,假如規定成一份一份的而不是連續的,就能很好地符合觀測數據。也就是說,他提出這樣的顛覆性的解釋,源頭僅僅是為了湊一個理論去滿足實驗結果。

普朗克自己當時發現這個的時候,沒有為自己發現了新理論而欣喜若狂,而是半信半疑,怕別人以為他是瘋子。他對自己的發現並不自信,為什麼?因為他自己當時依然持有「連續性」的哲學觀點。之後他和大半個科學界的觀點轉向「離散性」,恰恰是因為這種理論獲得了巨大成功。

總之,他的發現不是被哲學指導的,恰恰相反,是他的發現影響了他自己的哲學觀點。

普朗克是出於「符合觀測數據」的目的才硬湊出來一個理論,而不是出於哲學對他的指導。是這個理論很好地符合了觀測數據,才導致了「連續性」的哲學基礎被動搖。

有些人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們會認為,哲學在歷史上指導過科學,理由主要有這幾點:(我逐一反駁)

a. 許多大科學家寫過哲學相關的著作,並且說過「哲學是科學之母」之類的話。

這並不能說明哲學指導過科學。大科學家寫過哲學相關的著作,只能說明大科學家本人有深厚的哲學功底。但這些哲學功底是否指導了他們做科學研究就不好說了。更常見的是,並不是科學家的哲學觀點指導了科學研究,而是他們的科學研究形成了他們的哲學觀點。比如,並不是「上帝會擲骰子」這個哲學基礎發展出了量子力學,而是量子力學的巨大成功使得量子力學家對這個哲學觀點深信不疑。

並且,「哲學是科學之母」這句話,並不能理解為「哲學指導了科學」。它的意思僅僅是,科學體系有自己的哲學基礎。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從歷史上看,科學是從哲學內部分出去的。

另外,相比於說「哲學是科學之母」,科學家更多認為哲學對科學沒有卵用:

我曾努力閱讀所有時代的哲學家的著作,發現了許多有啟發性的思想,但是沒有朝著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前進。然而,科學使我感覺到穩步前進,我確信,理論物理學是真正的哲學。(玻恩)

我認為哲學和物理學的關係是單向的。物理學影響哲學,但哲學從來沒有影響過物理學。(楊振寧)

我認為他(坂田昌一,一個科學家)越少用哲學,他的成就就會越大(楊振寧)

它們(哲學)多半與科學沒有多少關係。…我們不應當指望靠它來指導今天的科學家如何去工作,或告訴他們將要發現什麼。(溫伯格)

哲學已死。(霍金)

b. 不論什麼科學研究都有其哲學基礎,比如還原論是當時促使科學家去發現分子和原子的原因,因果律(有果必有因)是自然科學可以取得巨大成就的保證,邏輯是自然科學進行研究的基礎,等等。

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但混淆了「有哲學基礎」和「被哲學指導」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可以說,人類對世界的一切理解都有哲學基礎,但這沒有用。有哲學基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以說我們腦袋裡每一分每一秒的思考都帶有我們自己理解的哲學基礎,只是很多人沒有發現而已。因此,b也無法說明,歷史上哲學指導過科學。

以上ab兩點都是很常見的用來證明「哲學指導過科學」的方式,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會發現,都是有問題的。

從歷史上看,科學變革的方式通常是這樣:

1. 大家高高興興地在現有體系下搞研究,無意識的接受了現有體系的哲學基礎。突然有個人做了個實驗,實驗結果跟現有體系不一致,並且完全沒辦法解釋。大家都重複他這個實驗,都沒法在現有體系內解釋。

2. 過了幾年或十幾年,有個人突然發現,在一個完全顛覆現有體系的新體系下,實驗結果可以完美的解釋,並且原有的科學結論也可以在新體系下得到解釋。

3. 大家先掙扎一番維護舊體系,然後一起接受了新體系,最後一起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新體系的哲學基礎。

那個提出新體系的人通常並不是被哲學指導的,而更可能是突發奇想或者如普朗克一樣生搬硬湊的。也有物理學家說過自己的理論研究受到了哲學的啟發,坂田昌一就是這樣,但也有人認為他這樣說只是謙辭...

要證明「哲學指導過科學」,靠上面的ab兩種方法是沒用的,唯一的方法是舉一個例子出來。真正被哲學指導過的科學變革,大概只有相對論的提出。愛因斯坦確實是受到馬赫主義的時空觀的影響,才能想出如此「離經叛道」的相對論。除此之外,似找不到其他明顯的例子了。

3. 恰好相反,科學成果正在哲學研究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其實相比哲學對科學的指導作用,科學對哲學的幫助似乎更大。

哲學的傳統研究方法是論證,論證需要前提,前提大約有兩種來源:思想實驗和直觀感覺。但現在哲學似乎越來越多的開啟了第三來源:科學成果。

因為思想實驗和直觀感覺都有弊端。

思想實驗的弊端在於,人在思想實驗設置的情境下進行判斷和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主觀因素。比如電車問題:你可以改變一根鐵軌,殺一人救五人,這時調查顯示大部分人會選擇救五人,這就成為了功利主義的有力論據。但把電車問題改一下,你可以把一個人推到鐵軌上,列車壓死他以後會停下,依然是殺一人救五人,但此時調查顯示大部分人不會去救五人。本質上是一樣的兩個問題,換一種表述人的選擇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說明,思想實驗是不靠譜的。思想實驗內人們的選擇,受到很多影響,包括修辭學、心理學等等。

而直觀感覺就更不用說了,什麼「絕對時空觀」,「能量連續性」,全都是直觀上不可能錯的感覺,但它們就是有問題。

因此哲學越來越看重科學成果。比如,認識論的研究中常常用到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倫理學的研究中也會引用各種社會科學的成果,形而上學更是要直接面對量子力學的衝擊。哲學內部甚至單獨分出了一個新的領域「科學哲學」,專門用來研究科學,這足以說明科學對哲學的影響之大了。

哲學受到科學的幫助並不是最近才有的事,從大概100年前的邏輯實證主義就開始了,那個時候有一幫哲學家認為哲學應該向科學學習。雖然邏輯實證主義後來衰落了,但科學依然在不斷地對哲學產生影響。

總結

在科學的變革階段,哲學可以指導科學,這種指導的意思是,哲學可以指出舊體系的哲學基礎的錯誤,並給出可能的新的哲學基礎,從而啟發科學家在新哲學基礎上發展新的科學體系。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就是在馬赫主義的哲學觀點的啟發下。

但除此之外似無哲學指導科學的其它案例。大科學家寫哲學著作不能說明他們的科學成就是由哲學指導來的,大科學家的哲學觀點更多是被他們的科學成就影響來的。不管哲學願不願意承認,科學界對哲學普遍有鄙視或無視態度。並且,相比哲學對科學的指導,科學對哲學的幫助似乎更大一些。


哲學不同於神話,哲學通過事實來理解世界。哲學家關注各種

領域中的事實,包括語言領域中的事實,他要在其中發現具有普遍解

釋力的因素。實證科學創建了很多有助於確定事實的新方法,並從

而提供了數不清的更多的事實。這麼說,科學結論當然有助於哲學

探討。然而,這裡有一個嚴重的限制。讓我們想一想能量能從黑洞

逸出或空間彎曲這些事實。這些事實是由高度形式的方法確定的,

它們作為科學結論嚴格地約束於獲得它們的方法系統,因此它們缺

乏瀰漫性,我們不可以把這些事實或科學結論轉移去為不受這個方

法系統約束的現象領域提供解釋。我們自可以採用「詩化」的方式,

把這些結論作為比喻、作為直接的圖象融人自然理解,但我們不能用

這些結論來為某種哲學見解提供論證。在哲學書里,我們的確常見

到人們用非線性代數支持辯證法,用海森堡原理來論證沒有確定可

靠的知識,科學家忍不住會嘲笑這種外行人的夸夸其談。這種嘲笑

並不都生於偏見。這些論證之所以並不成立,因為哲學家或我們不

了解這些結論所由以得出的方法。科學的系統方法把結論的意義限

制在系統之內,限制在這門科學內部,不允許它們瀰漫開來加深對其

他現象的理解。一個經典的例子是,我們對時間的無限性深感困惑,

這種困惑深深紮根於我們對人生短暫的感嘆,同時又以思辨方式呈

現:任何起點之前還有起點似乎是必然的但又是不可思議的。現在,

宇宙物理學證明宇宙是有起點的,因而談論大爆炸之前的時間沒有

意義。這個結論,無論它怎麼可靠,消除了我們對時間無限性的困惑

了嗎?這個物理結論的哲學意義不超出奧古斯丁的回答:上帝創世

之前沒有時間。

這個道理連帶說明了語言學結論和分子生物學或電磁學結論對

哲學具有不同的關係。一門科學的形式化程度越低,它就越能夠與

哲學互通有無。
比起電磁學的基本概念,語言學的基本概念明顯地

更富哲學意義,只要提到索緒爾的施指/所指、喬姆斯基的表層語法/

深層語法,就可以明了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語言學的發展看到這

一點。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和初期喬姆斯基的語言學對哲學有

巨大的影響,它們還沒有那麼專門的方法系統,它們的前提和結論在

很大程度上不必依賴技術性概念而得到理解。而後期喬姆斯基的語

言學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所使用的概念不再富有那樣濃厚的哲學

意味了。

(陳嘉映《語言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pp. 22~23)


路過,我對哲學所知不多,但看到沒人提這個事情,想弱弱補充一句:有的時候一些科學家說的「philosophy」並不一定是「哲學」這個學科的意思。他們說philosophy指導他們的一些想法,也並不一定是哲學的學科知識給他們的指導。

就好像你去應聘一個教職崗位,基本上面試一定會問你的「teaching philosophy」是什麼,不能直接翻譯成「教學哲學」吧?

另外,針對題主的問題描述里的說法,據我所知,高中水平的「哲學與生活」里的東西離真正的哲學前沿和發展方嚮應該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是哲學指引實驗還是實驗指引哲學?"葉哲泰問道,他這突然的反擊令批判者們一時不知所措。

"當然是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引科學實驗!"一名男紅衛兵說。

"這等於說正確的哲學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反對實踐出真知,恰恰是違背馬克思主義對自然界的認知原則的。"

——劉慈欣,三體


不能。

歷史上,學科細分之前,哲學科學都是一鍋粥,既是科學家又是哲學家毫不新鮮。現代已經各走各的路了。

非要拿phd這個詞說事,那我還說博士一詞古代是教授儒家經典的學官呢,難道儒家思想也要指導科學?

科學家在對待這個問題的時候還是挺雙重標準的:在面向公眾的講座、科普的時候,往往喜歡談自己如何受到哲學的啟發;在自己教學生的時候,卻特別反感喜歡談哲學的學生。

這種雙重標準,不是沒有緣由的。

已經功成名就的科學家,工作中有很多學術研究以外的東西,比如各種公開演講、與政商界人士的溝通交往等。這個時候,羅列理論、公式、數據,人是會覺得煩的,那就談談文化、講講哲學唄,說說自己怎麼從哲學得到啟發的,蜻蜓點水地講講自己的科研成果,再展望展望未來的大趨勢。這麼一講,大家就有共同語言了,好像都聽懂了,興奮了,恨不得為科研的發展做點貢獻。政治家商人大筆一揮經費批准了,小孩子一聽學習更有動力了。

但實際做研究,哪有這麼美好呢。金庸的小說里,很多武功都源自某種哲學思想,哲學思想的高下決定了武功的上限。可是實際上呢,看看UFC、散打、拳擊比賽,哪有這麼玄,不就是《一代宗師》里說的功夫就是一橫一豎嗎?

知識儲備不足,就去看專著;了解學界動向,就去看論文;想自己看看結果,就動手做實驗。

想從哲學得到啟髮指導,就不要做科研。

談哲學,是大科學家必有的情懷,但和他們的實際的科研成果,沒有多大關係。

愛因斯坦談哲學指導科學,是情懷。

奮戰在科研一線的人談哲學指導科學,是偷懶。

不懂科學的人談哲學指導科學,意思是"雖然我不懂,但是我想站在哲學的高度說幾句"。


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就像爬喜馬拉山一樣,一個從北坡往上爬,一個從南坡往上爬,總有一天兩者要會合的。

很多人了解哲學,最基本的都會了解意識

我不是什麼大牛,但是我就是淺談一些意識對自然科學的影響。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指出。

關於薛定諤的貓:

196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維格納想了一個新的辦法,他說:我讓個朋友戴著防毒面具也和貓一起呆在那個盒子裡面去,我躲在門外,對我來說,這貓是死是活我不知道,貓是既死又活。事後我問在毒氣室里戴防毒面具的朋友,貓是死是活?朋友肯定會回答,貓要麼是死要麼是活,不會說是半死不活的。

他這個說法一出來大家就發現,問題在哪兒呢?一個人和貓一起呆在盒子里,人有意識,意識一旦包含到量子力學的系統中去,它的波函數就坍縮了,貓就變成要麼是死,要麼是活了。也就是說貓是死是活,只要一有人的意識參與,就變成要麼是死,要麼是活了,就不再是模糊狀態了。

維格納總結道,當朋友的意識被包含在整個系統中的時候,疊加態就不適用了。即使他本人在門外,箱子里的波函數還是因為朋友的觀測而不斷地被觸動,因此只有活貓或者死貓兩個純態的可能。

維格納認為,意識可以作用於外部世界,使波函數坍縮是不足為奇的。確實只能這樣認為。因為外部世界的變化可以引起我們意識的改變

對於日常生活而言,所謂確定狀態到不確定狀態是需要科學的測量的,然而科學測量的方法里往往有人主觀意識的痕迹。

一個沒有任何分別心的人,「對境無心」,看花不是花,此時他的意識處於自由的狀態,他沒看到花是不是紅的,好不好看,他看它並不是花,他根本就不動念頭。

這種境界在唐代張拙的詩中寫道「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一覽無餘。

你去觀察一朵花,什麼顏色,什麼氣味,你認為你在觀察客觀實體,然而顏色是用眼睛「測量」的,氣味是用鼻子「測量」的,五官的行為能說和意識無關嗎?

這些細微的例子,說明即使在最忌諱人的主觀意識的自然學科里,也往往很難做到沒有任何意識的色彩和蹤跡,這是不是也能淺薄的說明一點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潛在聯繫呢?

最最重要的,我想最後提一句,哲學不僅僅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

(部分內容來自網路)


科學是哲學的子集

人類探索科學就像在一個圓形的世界裡面試圖用各種多邊形來探測這個世界的邊緣.

在某些領域的某些問題上, 科學已經無限接近哲學的本質了.

比如說: 人工智慧, 要發展到何種程度才算真正的"智能", 計算機能否像人類一樣產生"自我"的認知. 或者說, 判斷的依據和界限是什麼?

再比如: 生物科學, 忒修斯之船. 克隆器官換到人體上, 換下來的組合在一起, 到最後哪個才是本體?


哲學可以指導科學,但哲學家通常不能。

每種具體研究都是在一定的「範式」下進行。儘管這些範式所包含的「公理」和「假設」常常過於基本而被業內人熟視無睹。

但真正的學術大牛都會開始觸及到這些基本的東西。也只有能觸碰到基本框架的才能叫大牛。

通俗的話講就是:大牛挖坑,小牛填坑,一般人炮製學術垃圾。

哲學可以指導科學,但與其奔著「指導科學」的目的去學習哲學,不如在學習具體學科的過程中反思其哲學基礎。

民科路過強答。以及這個題目下的答案似乎只有@LLLBK 的答案是靠譜的,儘管我對他說的「哲學幾乎沒指導過科學」有疑慮,可能需要更仔細的學科史的考察。以及我沒看完所有答案。

另外一個問題是,數學和邏輯學算不算哲學?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被題主說的「科學」包括在內么??

總之,哲學能否指導科學不是一個好問題。

我們需要討論「哲學」、「指導」和「科學」分別究竟是啥。

然後最好還有一定的實證的證據。

嗯,這本身就是很「哲學」的問題。(煩


哲學和科學之間,隔著數學。現代非文藝類哲學家,基本是研究數學的,比如Category Theory之類,至於對科學有沒有用,那鬼才知道。


哲學對科學的影響還是不可忽視的吧,但是中國的哲學比較政治化,我大學的馬哲老師就說過「中國沒有馬哲」這樣的話。 記得當年有個叫「康德」的德國哲學家(不知道是不是記錯了名字)一輩子沒出過出生的那個村莊(好像說過他覺得別人最後別理解他的思想之類的話),他就說過所有的事情分為現象和本質,現象是可以觀察的可以交流的而本質是無法觀察和交流的。這句話對後世的心理學就有很多啟發(因為那時候很多人認為有靈魂,另一部分人認為靈魂就是一坨物質不能獨立存在),從次以後大家就明白了,有些東西科學就不需要去浪費時間了,我們討論現象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去討論本質。 再往前第一個提出科學性思考「不斷的質疑以及完善,相信證明而不是權威」的這些思想都是出自哲學的。 科學是不是架構在哲學上的? 我認為「是的」


【前言】:這篇文章寫於10.17日,文章的主要觀點是相應的哲學觀對具體科學有巨大的影響。

因為提問的用語是【指導】,這一強烈情感傾向的詞語總會讓人陷入無必要的爭論,所以在評論區出現了很多在我看來無意義的爭論。希望讀者拋棄語義的影響,著重以「科學和哲學有什麼的關係」的角度來閱讀這篇文章。

如果嫌文章長,也可以訂閱自己做得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搜 彩牛城 就好了,當然也可以加關注——Big聖

原創碼字不易,還望獻上寶貴的一贊。

10.27補充,以下原文:

=================================

問題:哲學能指導科學嗎?

回答:能。

  • 一、科學大牛們的看法

這麼高起點的問題就不要以抖機靈的方式博贊了嗎。

這個問題讓我們平民百姓草率的下一個結論表達自己的傾向倒是無妨,但如果不結合實際的例子(比如一些科學家的對此問題的觀點)就去義正言辭的論述是很站不住腳的,也是很坑爹的。

所以這個問題更應該通過那些科學大牛,從這些科學大牛們眼裡看「哲學是否能指導科學」會更具說服力。畢竟他們才是這個問題下的華萊士——他們才最有資格發言。

必須上一本幾百年前的牛X書籍,如下圖:

封面印刷有點模糊,看頂部那個模糊的單詞Philosophia,也即哲學。沒錯,這本書就是牛頓的代表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這本書是經典物理學的集大成,內容包羅萬象(涵蓋微積分)。乃們可以想想如果哲學於科學是個P,那這位科學泰斗何故在「數學原理」加個前綴「自然哲學」這麼幾個字。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僅從書名的語義邏輯上看,「自然哲學」彷彿包羅萬象,「數學」只是其衍生的子集之一而已。可見這位大牛對「哲學」二字的重視。

自然哲學科學未分類之前,這種語義影響一直延續著。就像PhD學位是全世界公認的學歷架構中最高級別的學銜一樣,它直譯過來便是:Doctor of Philosophy。大意指對某學科的認知水準已經到了哲學的層次。

其它科學家屬性的大牛們寫的著作與哲學沾邊的就更多了,如

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寫的 ——《感覺的分析》

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海森伯寫的—— 《物理學和哲學》

德國理論物理學家波恩寫的——《關於因果和機遇的自然哲學》

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寫的——《生命是什麼》

日本物理學家坂田昌一寫的—— 《基本粒子論與哲學》

等等等等……

愛因斯坦甚至這樣談論哲學——

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的科學之母。

愛因斯坦像

另外,大學時代曾讀過一本很經典的書,名為《現代國外自然科學家哲學思想》,封面如下:

這本90年代初被國內學者編就的介紹性書籍涵蓋了近現代科學大牛們的世界觀(也即哲學觀點),因為內容豐富的一逼,所以筆者私下購買了,現拍一張部分目錄照片,如下:

看姓名。

你看到的都是諸如:馬赫、彭加勒、愛因斯坦、波爾、海森伯、狄拉克、薛定諤等祖師級別的科學泰斗。

看標題。

你看到的都是諸如:經驗論和唯理論、意義為萬物之始、樸素實在論等等充斥著哲學術語的標題。

這些最有資格發言的科學泰斗如此看重哲學思路。所以再去否認哲學對科學的作用就有點自取其辱了,結論也不證自明了——

哲學當然可以影響、甚至指導科學。

基本問題已經回答完了,希望先獻個贊。如果你不僅僅滿足於這種描述想再深入下去,就繼續往下翻。

============================================

那麼核心問題就來了:

  • 二、哲學如何影響和指導科學

分abc三點,ab兩點來遞進論述,c做例子佐證。

a.語義的重新劃分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人類認知有一個很簡潔的概括,他分為:

  1. 科學:已被認識和驗證的事物
  2. 哲學:未被驗證理性思考下的事物
  3. 宗教:未被驗證情感衍射下的事物

一般意義上是這麼定義【科學】這個詞的——

科學是指一個建立在可檢測的基礎上,對事物進行說明和預測的有序體系。因為它的可檢測性,所以被認為是一種公允的認識世界的渠道。。

上面這個對【科學】二字的定義方式普遍獲得認可。

而關於【哲學】的定義,當今卻沒有獲得一致認同的定義。繼續拿羅素個人對哲學二字的具體定義: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羅素個人對哲學定義的描述用語與科學的定義比起來顯得抽象繁雜,可見哲學二字是很難有一個公允性的定義的。

我們常見的「愛智慧」的【哲學】定義僅僅是從它的詞源性入手,也即 Philosophia ,一般人簡單的把它理解為「愛智慧」或「追求智慧」的知識,即「追求」(Philem)和「智慧」(Sophia)。

其實這種簡單的定義認識是很有問題的。因為從哲學史看來,「哲學」的含義指向至少是雙向的:

  1. 追求關於「世界固有狀態」的智慧,一種指向客體的形而上學意味。(可點擊「形而上學」到底是什麼意思?查閱)。
  2. 追求關於「人類生活方式」的智慧,一種指向人類本身的社會學意味。

我們常人眼中的哲學概念過度的被第2種「人文屬性」所引導,認為哲學就是諸如:「認識你自己」等純粹追求內心世界知識的學說。每當我看到那種低級的雞湯文被劃入「哲學思考」的範疇時,心裡便有難以言狀的憂傷。

其實在近現代,哲學研究的主流早已向「認識論」和「語言學」過渡。認識論指向客體自然和主體人的統一,語言學則指向人的邏輯和思維層面。這兩種研究都意在追求人和自然的統一,歸屬於人文的成分微乎其微。如果僅從這點(即[追求關於世界固有狀態的智慧,一種指向客體的形而上學意味]這點)上看,那麼可以給哲學下這麼一個定義:

【哲學】是一個塑造人的世界觀,讓人認識自然有一個理性且合乎邏輯的方法論的體系。

我們知道科學是實證和經驗主義的,認為理論應當建立在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之上而不是直覺之上。

而哲學很大意義上卻是直覺性的,很多哲學理念和推論難以在當下的實證水平上找到相應的具體到可以清晰言說的源頭,像是一種綜合的概括和猜想。

可以說——

【科學】意在「世界是怎麼樣的」,How it is——是現象層面的。它起於經驗,止於經驗,具備嚴格的邏輯鏈,在完成How的工作後科學的任務就完成了,它力求不超越經驗的界限。一句話:科學不求更深的意義和普遍法則,它純粹讓你知道事物是怎樣具體運作的。

【哲學】則關注於「世界為什麼是這樣的」:Why it is——是意義層面的。哲學研究當然也起於相應的經驗(如實證科學),但它卻要求超越經驗,探求包含在經驗之中的普遍概念、範疇、規律和原理,隨後再由這種普遍原理出發,對科學問題得以進行直覺躍遷式的跳躍,讓你對科學問題有一個與人深處的情感結合在一起的更敏銳的嗅覺。一句話:哲學塑造你對世界的普遍看法。

b.哲學如何對科學產生影響和作用

有了上面的解析之後我們便可以從語義概念的角度入手,一探「哲學究竟是如何對科學產生影響和作用」這個題主的問題了。

上面說過,科學只解決具體的事物,它是現象層面的,對具體事物的還原一出來,那麼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科學,沒人會對科學的權威性產生質疑——因為它的可檢測性,所以變得公允。

某些哲學(尤其科學哲學),則由被驗證的種種具體科學出發,從種種確定「正確」的方面把具體科學抽象概括,並把之上升到一種意義、世界觀層面。反過來,這種世界觀對未知的科學領域得以進行前瞻性的窺探。

所以,哲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聯繫協作最為緊密之時也正是自然科學的體系遇到危機,發展遇到瓶頸之時。這點我們從近現代物理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問世之初可見一斑。

這是為什麼?

因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打破了牛頓經典力學的物理世界觀,一個全新認識世界的方式出來了——

經典物理時代,物質運動速度可以由相對運動速度疊加而來被認為是普遍法則。比如你靜止在某處,一輛火車以時速100km/h從你身後駛向你前方,這時候火車相對於你以100/h的速度離你而去,如果你以20km/h的速度追著火車跑,此時火車相對於你的速度就變為80km/h。

可相對論一出來就否認了這一相對速度的疊加法則。如光速為c,假設你以0.9c的速度追著光速跑,此時光相對於你的速度仍舊是c!而不是0.1c!在真空中,光速相對於任何參照系的速度是恆定的c。

再如在量子物理出現以前,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是持有「沒有絕對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寓於必然性之中」這個觀念的。比如你鬥地主抓到兩個王四個2,宏觀上看過去是偶然事件,但細細的還原起來其實具體的洗牌、切牌、打點、叫地主等等方式細節已經決定了你可以拿到這樣的牌了,追溯起來,它就變為一個必然事件了。同樣的如投擲骰子,假如有一個極端精密的儀器可以測得投擲的力度、方向等所有信息,那麼具體骰子的點數就變為可預測的必然事件了。先前的世界觀便是:假如一個人知道宇宙所有的信息,那麼完全可以按照數學推演得出一個唯一的宇宙演化方向。

可量子物理一出現就打碎了這個機械決定論的觀點。在量子物理里,就算你知道粒子的所有信息也無法同時測得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只能以一種「純概率分布」的方式去認知。偶然性本身變成一種客觀實在。此後,與此相關的混沌理論,漲落理論便來了。

這兩者給近現代科學家的世界觀衝擊是很大的。

可否想過這句話:「為什麼自然科學家會那麼在意世界觀(哲學)的變革呢,好好研究具體的科學不就得了」?

上文我們討論過,科學是現象層面的,它在意的是純現象本身,揭示的僅僅是「世界具體是怎麼運作的」,科學本身是毫無情緒可言的,它本質上是針對具體事物、排斥「意義」兩字的。但人的天性總是尋求事物背後的普遍意義,總是認為需要感知到事物的意義後才能覺得對世界有某種情感上的把控感。

如此,對無數科學知識(或人的日常見聞、經驗)進行概括後,一個個知識點便被下意識的抽象匯總成一種意義層面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哲學)反過來對未知的科學領域進行前瞻性的開闢和引導。

從這個角度講,即使在顯意識上科學活動不需要藉助某種哲學觀點,但在下意識上卻要以某種哲學觀(世界觀)點為起始。大部分科學家對這種天性卻是難以自知的。

愛因斯坦例外,他認為,在科學(具體事物層面)與普遍原理(意義世界觀層面)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邏輯聯繫。他在自己的文集里更是提到:

從一般到個別的道路是邏輯演繹性的,但從個別到一般的道路卻是直覺概括性的。

顯然的是,我們人對自然的整體認識總是通過某種概括性的意義層面(也即概念)去把握的。概念、普遍原理是從哪裡來的?愛因斯坦的結論是:概念是思維的自由創造。

同樣的,我們需要自問的是:思維何故去創造概念,創造的心理動因在哪?

起始於人根深蒂固的「整體意義」情結(也即世界觀)。

科學是現象層面的客體化,是一種冷血的客觀,要讓它帶上人的溫柔屬性就要意義的介入。意義一介入,科學才變得生動起來,就像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冷美人一樣。

到此,對於哲學如何影響和作用於科學這個問題,大致上可以下如下的結論了:

1,在情感上,哲學讓人對科學問題所揭示的意義變得敏感。通過各種具體科學,對具體事物的認識被抽象匯總到規律和意義等世界觀層面的級別,讓人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感。

2.在意義上,先前通過理性反思建立的哲學觀下,這種普遍原則被演繹到具體個別的未解科學問題之中,對之有前瞻性的指引和啟迪作用。它彌補了經驗的局限,使得理性的觸角伸展到實踐的前端。

以上兩點互為基礎和結果,相互補全和促進。

牛逼哄哄的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在《我的世界觀》一書中表達了大致如下的觀點:

當我們在知識的道路上邁進的時候,我們必須讓哲學理念的無形之手從一片迷霧中伸出來引導我們,它像一支先遣隊,深入到情況最不明朗的敵方境內布下前哨。

物理學家薛定諤像

不那麼嚴格的講,如果失去了哲學,科學將變得乾澀無味。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無論研究者自知與否,哲學都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和終點。

c.一個人的例子

以愛因斯坦為例。

正向作用。

我們知道被分子撞擊的懸浮微粒做無規則運動的現象叫做布朗運動。

早先是由英國植物學家布朗在1826年時通過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面的花粉是發現的,但僅僅是發現這一現象並沒有做出額外的解釋。直至20世界初的1905年,愛因斯坦才對這個現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釋。他認為花粉粒的無規則是因為水是由無數分子組成並在做無規則的熱運動導致的。這就讓「物質普遍由更小的微粒如分子原子組成的」這一原子論得到了實驗的驗證。

我們可以想像,為什麼愛因斯坦可以進一步思考,而植物學家布朗卻只滿足止步於這個現象。(除去知識面外)分析下去可能就是這兩個原因:

1.愛因斯坦在哲學理念傾向上是個原子論者,他持有的這個哲學理念讓他下意識的搜尋佐證它的實證例子。

2.愛因斯坦在哲學觀上是個嚴格的因果論者,認為有果必有因(從愛因斯坦晚年反對量子論上也許可以看出來),如花粉微粒運動是果,無數水分子的撞擊是因,這種敏感的哲學嗅覺讓他能夠做出對布朗運動的微觀解釋。

其實「物質普遍由某種類似解構的微粒構成」這一原子論哲學思想,早在兩千年前的古希臘就被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可見哲學理念對科學的巨大指引作用。

再次提一下薛定諤的觀點:

當我們在知識的道路上邁進的時候,我們必須讓哲學理念的無形之手從一片迷霧中伸出來引導我們,它像一支先遣隊,深入到情況最不明朗的敵方境內布下前哨。

負向作用。

其實薛定諤這個觀點下還有轉折意味的另外半句沒放進來,他說:

我們不能沒有哲學理念這個前哨,但我們同時也知道這些前哨是最容易受到狙擊的。

與薛定諤共同摘得193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大神狄拉克有句聽起來很唯心的名言,他說——

「方程中所具有的完美性比它符合實驗本身更為重要。」

科學泰斗的話可不是瞎扯淡的,來說說愛因斯坦「最大的錯誤」。

愛因斯坦當初在寫下廣義相對論方程式後,發現方程式中描述的宇宙不是在膨脹就是在收縮。但他的哲學理念卻認為宇宙應當是一個亘古不變的穩定狀態,於是在方程式中多餘的加入一個「宇宙常數」,用來額外的抵消這個神秘力。這個多餘的宇宙常數後來被哈勃觀察到的星際之間的紅移所否決,宇宙無時無刻在膨脹被檢驗成真理,正如愛因斯坦初始的方程式一樣。

愛因斯坦後期調侃的說,這是他一生最大的錯誤。

好在哲學理念不同於忽視現實,千年不變的宗教教義。當哲學理念被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理論否決時,它會轉而對自身做出相應的修整,變得與時俱進。

好了,題主的問題回答和補充差不多就這些了。如果還沒先贊,趕緊的。

======================================================

如果你的胃口尚在,且對神秘事物感興趣,喜歡智力黑洞,那麼繼續往下翻。

  • 三、腦洞系列——廣義哲學論

1.當代認識論意義上的世界與命題的提出

近現代哲學研究的方向不是「人類可以獲得多少知識」,而是「知識是如何成為知識的」。

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人類知識體系的完善基於人類擁有共同的先驗天賦:正是由於人類有著共同的時空觀念,才使得數學知識具有普遍有效性;正是由於人類有著共同的悟性範疇,才使得自然科學知識成為可能。

康德像

通俗的說,一切知識體系的建立有賴於人共同的感覺器官。客觀世界只有數量和運動等機械屬性,並不具有我們所感知到的「顏色、聲音、味覺「等屬性。

「所謂聲音不過是物體的振動頻率通過空氣傳遞到人的耳膜引起的,所謂的顏色也只不過是物體所反射出來的電磁波作用於我們的視網膜的結果,甚至所謂的眼睛只不過是一堆蛋白質和低倍放大鏡的集成器官」……

所以,若是離開了人主體的相應器官,空氣的振動和物體放射的電磁波就永遠無法轉化為聲音和顏色。你可以想像下魚眼中的世界是怎麼樣的,蝙蝠眼中的世界是怎麼樣的,蛇眼中的世界是怎麼樣的。換句話說,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如果離開了相應的器官將是不可想像的。

(具體可參見回答:狗為什麼會莫名其妙的對著空氣叫?真的是因為它們看得見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嗎?)

舉例:蛇眼中的人

還有光速不變原理、量子力學裡的測不準原理等等……

這些已被證實的物理定律僅僅限在理論和實驗觀察層面,很難用人原初的直覺去把握,它們是反直覺的,人們對這些理論難以建立物理定律的幾何直觀感。而我始終相應世界運作的本質是可以被幾何化的(參見:怎樣愛上物理?)。

扯上面這些是因為我們或許可以提出這樣的命題:哲學的最大意義是否為,可以讓人超越自身感官的限制,通過理性思考和科學實證,從而達到對世界本體有一個更高維度的直觀認識?

來看第2點。

2.廣義哲學論

「當人成為人,他便忘卻了自己是人了。」

——彩牛城

我們先來看一個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證明了狗是無法理解某些在人看來很直觀的物理概念的。比如【連接】的概念(具體可點擊果殼網的文章那些狗不能理解的物理概念,以下為精簡版)。

如下圖:

一般狗會忽略繩子——它們會不停地從透明盒子的上方撓食物;經過幾十次的嘗試之後,它們才會純靠偶然發現解法。就算在狗學會了用繩子把食物拉出來以後,只要繩子的位置稍微改變一下,狗就不會解決這個新問題了。

如下圖:

或者:

如果把此處的狗假想為人,人假想為具有某種更高感官層次的智慧生物,那麼啟迪就來了。

某些出眾的「科學狗或哲學狗」儘管不具備相應的感官可以直觀的理解【連接】的概念,但它們卻意識到了實驗的結果和狗自己的先天直覺相悖(類比於人無法直觀的理解光速不變和測不準原理等但又有相應的實驗做佐證)。如此,那些引領狗類文明的祖師級別的狗便通過抽象的理論來解說這一【連接】概念的現象。

儘管,這種概念於更為發達的人腦這裡只是先天的直觀。

類比之,或許我們人類中最最牛逼的大腦推理出來的理論,於宇宙間更高智慧的生物來說,只是一些憑直觀就可以看出來的東西而已。

這樣的話,人類變得好渺小。

當然,再普通的人於狗來說也是天生哲學家。因此,人這種先天的直觀世界在更為廣泛的物種角度來說就是一種哲學,只不過那些人類大牛們的眼睛比我們看得更遠有著更為高層的世界觀而已。同時,也別忘了比如狗,它們的很多直觀能力(如嗅覺、聽覺、視覺)於人都是有著天壤之別的,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於人也是一個天生的哲學家。

草率的下個結論:

一個物種的先驗直觀於其他生物來說,就是一種高深莫測的哲學觀。

此為廣義哲學概念。

啟發思考,點到即止。大概就是這些了,私人想法,不做嚴謹的學術論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

原創碼字不易,還望獻上你寶貴的一贊,後續內容更多,也歡迎點擊關注我——Big聖。

建議關注我做的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里搜 彩牛城 就好了,也是這個頭像,更新較少,但求原創。

如想聽我的語音live,可以發送郵件到 live@zhihu.com 推薦,感謝。

  • 參考書籍:

《現代國外自然科學家哲學思想》 孫顯元等編著

《科學哲學》 劉大椿著

《反理性思潮的反思》 陳炎著


不管你沒有意識到,做任何事都有一套哲學概念在指揮你的。只是,這種不必是某一家的哲學。


作為一個從事哲學工作的,我就藉此機會說一句話:

我由衷的感謝科學,特別是20世紀以後的科學,對哲學,尤其是我從事的哲學研究的指導!


不看題乾的話,我說一個可能很多人都會忽視的事實。

那就「科學是哲學的分支」。

這不代表同樣屬於哲學分支的社會哲學可以干預自然哲學。


本來以為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懸念,以為都是常識性的東西,但是看了一些回答尤其是評論發現,哲學的普及程度遠不如其他學科,更不用說計算機學,物理學,經濟學等顯學了,甚至有被妖魔化傾向。

應該說科學研究的方法始終是跟著哲學的指導進行的,科學其實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從抽象的意識形態上說,世界觀決定方法論。進行科學研究首先你至少不能是一個主觀違心主義者。客觀唯心主義貌似不會對實踐層面的科研完成太大障礙,牛頓爵士就是典型案例。

從具體實踐上說,早期科研是以實證主義經驗歸納法作為方法論基礎的,這個方法初期科研中在一定程度上很管用,但其內外邏輯缺陷也很明顯。

文藝復興後的啟蒙運動,在科學研究方面是以培根和笛卡爾提出的實驗方法為基礎的,這兩人既是哲學家又是科學家,是典型的以哲學理論指導科學研究。可以說,自他倆之後人類才算掌握了科學研究的方法,科研才開始了一日千里的進步。

現代方法論革命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學哲學家波普爾發起的,把經驗證偽和邏輯證偽作為方法論基礎。現代所有的科學研究都不可能不受證偽主義的影響。即使社會科學研究也不能無視偽主義。

為了紀念波普爾對科學研究方法論的貢獻,有一顆彗星被命名為 卡爾.波普彗星。

最後再說一點,哲學思維很重要,思維能力優秀的人一定是有哲學思維的,有時這種思維過於深刻,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力,覺得此人深深叨叨故弄玄虛。新聞聯播就是一個例子,大部分人看不懂新聞聯播,尤其是關於理論創新制度改革等內容,覺得都是廢話,但懂的人能從中讀出很多信息。至少廳局級以上領導是具備這種能力的,如果不具備他是不可能坐到這個位子上,也不可能在官場上更進一步。

哲學的另一個功利主義應用是金融投資領域,投資大師無不具備深刻的哲學思維。

學習哲學有助於獲得和提升這種能力,但這是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甚至讀死書學傻的真的故弄玄虛的也大有人在,並且是大部分,正是這些人加劇了哲學無用論。


高中物理書

不確定是不是書上的原文了,但說的是這個意思。

奧斯特早在讀大學時就深受康德哲學思想的影響,認為各種自然力都來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轉化。他一直堅信電和磁之間一定有某種關係,電一定可以轉化為磁。當務之急是怎樣找到實現這種轉化的條件。奧斯特仔細地審查了庫侖的論斷,發現庫侖研究的對象全是靜電和靜磁,確實不可能轉化。他猜測,非靜電、非靜磁可能是轉化的條件,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到電流和磁體有沒有相互作用來進行探索。

說明哲學影響自然科學,我認為哲學和自然科學互相影響,因為顯然顛覆常識的自然科學的發現會影響人們的思維。但談不上誰指導誰


能,只不過得看哪一分類。


哲學,在很多人眼裡應該是被誤解的吧。很多人印象中的哲學,往往就是」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這種讓不看原著就不明所以的話,要麼就是學起來讓人頭疼的馬列主義哲學。還有就是更加娛樂化的」哲♂學「……

但是很顯然,對哲學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不會像回答中很多人那樣,狂噴哲學。對於他們來說,貌似哲學就是與生俱來地帶有一種對於科學的優越感樣的。

哲學,在我看來,本身並沒有賦予太多的非要征服科學,凌駕於科學之上的情感,反而是一種很質樸的對於知識的追求。Philosophy按照詞源就有」熱愛智慧「的意思。甚至很多科學都有一種情懷,就是把自己的學科起源與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聯繫起來。這種情感你可以說是文藝復興的遺留,但我認為,這一定程度上就是說明哲學的思索和科學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對於科學來說,學位當中的PhD,所謂哲學博士,是指擁有人對其知識範疇的理論、內容及發展等都具有達到哲學層面的認識,獨立進行研究並在該範疇內有所建樹。

發展到科學前沿的科學家往往要面對很多問題,如:之前的討論建立的基礎是否是穩固的?將來的探索方嚮應當如何選擇?等等。這些問題,你怎麼去用科學本身研究?這時就往往需要哲學來思考。

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但羅素在《西方的智慧》提出的他的一個觀點大致是說:哲學往往就是對人類知識領域以外的領域的探索。這種探索往往沒有定論,也只有很少的可依靠手段。但這種探索是人類科學知識向外擴展的先行步驟。

科學史上,科學哲學也在各個學科都有很重要的一筆。就我粗淺的了解,我都知道比如希爾伯特的數學哲學,愛因斯坦和玻爾的量子力學物理哲學論戰,等等。那些說哲學在科學領域根本沒用的人,我作為一個只有簡單了解的菜鳥都能看出,他們既不懂哲學,也不懂科學,還不懂科學史。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覺得哲學對於科學的指導的意義在於,你在探索未知領域的時候,提出的假想可以通過哲學進行指導。但進入實證的環節,哲學的指導的意義就不大了。

科學通過自己的實驗去完成證明。哲學在此時可以做的幾點之一就是去研究這種實證是否的確起作用(然而這個問題很難得出結論,也有很多人對歸納法的根據和正確性提出哲學上的質疑,但很明顯,我們的科學還是建立在這些基礎上。)

在這個問題下,有這麼多一味排斥哲學的人,我覺得原因是:很多不了解科學的人,對於科學的態度,其實並不科學。科學並不是什麼信仰,而是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而在這種將無知轉化成知識的邁向未知的探索過程中,哲學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

這個問題的題主的具體描述,我覺得也是挺有問題的。明明是一個普通的問題,非要涉及到政治來讓容易對政治話題義憤填膺的人來這個問題下面宣洩情緒。

對於很多對於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卻不是很了解哲學和科學的關係的答主。要了解哲學與科學關係的問題,直接去看幾本東西方學界公認的著作,比看那些街邊作品然後倒弄裡面的二手思想和別人爭論有用多了。看看西方哲學,看看東方哲學,再了解一下馬列哲學,以及其他近現代哲學流派。回過頭來,你支持哪一方,你都是有自己的選擇和思考的。而不是哪個都不懂,看到其中一個有道理,就妄自判斷其它的思想是垃圾,甚至說什麼哲學完全沒有用的言論。這種言論,即使科學也不會同意,這不叫科學,這叫」民科「。

始終記住一點,這個問題下面回答的所有人(包括我),在那些公認著作面前都只不過是渣渣。你憑什麼相信一個你都不知道來頭的人,而不去相信成千上萬有學識的人仔細閱讀並覺得有道理的著作呢?如果說是相信自己的話,你的聰明才智真的就能戰勝地球上那麼多聰明人的總和嗎?如果是這樣,趕緊征服我們這群愚昧的人類吧……與其在這樹立一些」民哲「的靶子希望打倒哲學,還不如真正去了解一下哲學是什麼呢。在這獲取別人二三手的知識,價值都多少會有折損。

利益相關:

我對於哲學其實不是特別了解。我對哲學的認識也就是初中的時候讀過一些周國平的書開始接觸哲學(主要是讓我知道哲學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吧,了解到哲學究竟有哪些大家),然後看了《蘇菲的世界》,看過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西方的智慧》,加上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看過柏拉圖的《理想國》,略微翻過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看過幾本介紹尼採的書,和翻過我父親看的叔本華的幾本書。雜七雜八的還零零散散看過一些相關的書籍,另外加上大學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就這麼點了。

自己閱讀的主要重心是放在科學相關的書籍上的,大學學的專業也是自然科學中的化學。這就是一個在哲學方面不專業的普通人的角度,分享了一下自己的見解吧~ 希望有所幫助。


為什麼一旦有說「哲學能指導科學」的觀點,有人就馬上解讀成「哲學能代替科學」,然後嘲諷說「以後光想想就行,不用做研究」之類的話?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概念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這個命題?
康德的先驗哲學怎樣克服了休謨的懷疑論?
中哲有前途嗎?
是否有可能在邏輯上反駁阿奎那的上帝存在的五個證明?若是,如何反駁?
聽音樂時,我們在聽什麼?

TAG:哲學 | 自然科學 | 科學哲學 | 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