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全球商業經典這樣的雜誌未來能生存下去么?

個人認為在閱讀快感上這是一個本非常好的商業雜誌,但是在紙媒走向衰亡的今天,這樣的雜誌靠什麼生存(倘若不算萬達的投資)?未來人們還有閱讀長文章的習慣么?


謝謝關注,說實話說我是覺得很難,只能用「長期來說大家都是要死的」來寬慰自己。

具體來說,決定生存的關鍵是投入產出比。作為一本「人文氣息濃厚的商業雜誌」,全球商業經典的選題取向和品質要求,決定了它製作成本更高,而廣告收益則更低,這可能也是提問者專門針對全商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全商存在很多問題,但可以說其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做出來給讀者看的,這是我認同這本雜誌的地方。

我相信,未來肯定有閱讀長文章的需要,長文章不是為了長而長,而是為了真正講清楚某個問題,或是為了充分呈現質感、營造情感強度都必須要有足夠的篇幅。但同時,閱讀長文章也需要相應的能力,以及生活方式。

我更相信的是,從選題發現、稿件生產到內容分發都會有全新的方式,而不僅僅只是雜誌變成電子版本而已。實際上,我認為很多雜誌現在之所以被廣告商認為還有價值,恰恰是因為它們被花錢印刷和展示,真電子化了,反而會意識到其內容並無價值。

那麼誰來生產長文章?我猜想未來提供長文章的媒體產品有幾種可能的生存方式:

1、作為媒體集團的旗幟性產品享受交叉補貼,類似的還有獲得捐贈、基金會資助;

2、將長文章生產有效外包,同時還需部分通過非物質方式來實現對外包作者的激勵;

3、形成一個大家高度認同的媒體品牌,在讀者和作者兩端獲得品牌溢價(可能有點類似於其他答案里奢侈品的意思)。

聽起來還是走第三條路開心啊,比較不求人,但做起來真難。


謝謝你關注我們的雜誌。身處這本雜誌做判斷的話肯定帶有自己個人的感情色彩。我同意上面的朋友說的雜誌將慢慢成為奢侈品,每本雜誌和她精神氣質相似的讀者會互相選擇。我相信有信念有堅守安心做好內容的雜誌會有未來。


作為一個媒體人,始終要明白一點,雜誌只不過是你定位的載體,而不是你的目的。

媒體人服務的是你定位的人群,給這些人群提供滿足他們需求的內容,僅此而已。如果過分拘泥於雜誌這種形態,必然捨本逐末。

不論是全球商業經典也好,其他優秀雜誌也好,其優秀的基礎是他精準的定位與內容服務。

首先,這種定位和服務不僅可以存在於雜誌,也存在於互聯網與移動端。

其次,即時雜誌這種形態,也一定滿足了這個讀者群一些閱讀的習慣,只不過在內容越來越豐富的今天,內容的品質需要再次提高。

至於品牌這個話題,這幾乎是所有媒體的生命,這裡反而不是回答的重點


傳統雜誌慢慢會成為奢侈品,因為它會慢慢稀缺,慢慢被用戶和廣告商拋棄,成為一門獨特的手藝,最終,擁有雜誌的會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雜誌電子化之後也就脫離雜誌本身的意義,從媒介與信息的關係來看,信息可能還是一樣的信息,但媒介不同,所帶給人的感受也不同。

具體到《全球商業經典》,這是一群手藝人的堅守。短期來看,的確沒有太大收益,雖然投資方給了大概3年的盈利過渡期,但就目前紙媒的處境來說,很難有較大突破,但從長期來看,正如前面所言,雜誌會成為一種奢侈品,更何況這是一本如此特別的雜誌,它太強調閱讀,太與這個浮躁的世界格格不入了,我猜想這個編輯團隊一定是群偏執狂。如果投資方有前瞻性,將會成為一門非常划算的生意。


推薦閱讀:

什麼是逆回購?如何操作?
為什麼中國政府可以參與審批嘉能可 (Glencore) 與超達 (Xstrata) 的合併案?
主題為美國金融或商業職場類的美劇推薦?
如何看待順豐菜鳥之間互停介面?

TAG:媒體 | 雜誌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