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石墨烯枕頭真的有幫助睡眠的功效嗎,還是商家的炒作?


突然想起一個小故事

講葉天士大夫的,說乾隆皇帝要巡江南,而蘇州盜賊猖獗,蘇州知府郭一直睡不著。葉天士的弟子治半天又治不好,後來就請葉天士出門診斷。葉給郭知府支了一個「損招兒」。讓郭把庭院槐樹上的槐角全部摘下,剝出槐豆,分成若干小包,每晚放一包在枕邊,靜聽有沒有響聲,無聲音者棄之,直至聽到響豆為止。篩選出兩顆響豆,再配以兩片槐樹葉,同時泡酒飲之,能治療郭的失眠。葉天士特彆強調要求郭親力親為,否則不靈。郭按照葉的交代,夜夜尋找響豆,都快崩掉了也找不到響豆,不過睡眠找回來了。


2016-01-19

先不論山東聖○在我上篇討論到工藝的問題 (請參閱 玉米芯提鍊石墨烯靠譜嗎? - 宮非的回答 ),只能說這家公司很「敢」,本身不是做石墨烯的,拿了黑龍江科大付教授的「配位組裝法」工藝就大辣辣地宣告做出石墨烯產品,只能奉勸大伙兒睜大眼睛了。石墨烯不是這幫外行人靠「營銷」手法就可以商品化的是要有硬功夫的。再來看看他們接受媒體訪問的內容~

據山東聖○生物質石墨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金柱介紹,聖○生物質石墨烯具有強大的低溫遠紅外和促進人體微循環等獨特優勢。特別是與人體相適應的紅外波被人體吸收後,可使體內水分子產生有效共振,使生物細胞處於最高振動能級,並將遠紅外熱能傳遞到人體皮下較深的部分,使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進而改善局部微循環和腦供血狀況,同時大腦供氧和營養成分的供應隨之得到提升,進而緩解睡眠障礙,提高睡眠質量;此外,還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絡理氣的保健作用。

看到重點了嗎?不過就是「遠紅外線」嘛。姑且不去考慮石墨烯漿料黏附在衣服纖維能耐洗幾次,我們來探討石墨烯與共振發熱的機理。光熱轉換系透過等離子共振或能量躍遷帶產生的熱,從而在局部產生高溫。石墨烯表面能激發出等離子體振子,與基於金屬的等離子振子不同的是,石墨烯等離子體振子能夠按實際需要進行調整。石墨烯發熱過程中產生 8~14 μm遠紅外光是最適合人體健康的波段,這分兩段來說明,第一,石墨烯可以吸收遠紅外光是 2012年 IBM的研究人員們業已發現,石墨烯能吸收高達 40%於遠紅外線及微波頻率範圍的光

第二,遠紅外線一般被定義為波長介於 5.6-1000 μm之電磁波,其中,4-14 μm之波段與生物體生長發育息息相關,被稱為為「生育光線」(growth
ray),亦為目前遠紅外線療法所廣泛使用之波段,生物體內之分子吸收紅外線可能發生振動躍遷及轉動躍遷,進而產生熱效應及非熱效應。遠紅外線療法與人體最主要作用機制是透過體內分子對於遠紅外線之共振吸收後產生之上述兩種效應達到醫療的目的。紅外線的能低於 12.4 eV,故屬於非游離幅,雖然人類肉眼看不見紅外線,但皮膚可感受其溫熱效應。歐美大眾頗喜好日光浴,其功效在於陽光照射人體後,使體溫上升,進而導致排汗、促進血液循環。太陽光譜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波段,其中可見光約佔 44%、紫外線占 3%,而紅外線則占 53%。

這些振動方式則為遠紅外線法與人體最主要作用機制,當分子吸收遠紅外線能量後可導致振動躍遷,由低能階 (基態)躍遷到高能階 (激發態),提高其振動頻率,隨後以輻射緩解的方式釋出能量,或以非輻射緩解的方式降到低能階而釋出熱。此外,欲使分子吸收紅外線而產生振動躍遷必須符合兩項原則:其一為紅外線能須等於分子振動躍遷的能階差,換句話說,射紅外線頻須等於振動頻才能引起分子吸收能產生振動,其二為分子振動必須伴隨偶極矩(dipole moment)產生變化,亦即分子之凈偶極矩

皮膚的基本構造可以分為三層,從外到內,依次是表皮、真皮、皮下組織。近紅外線可以穿透到皮下組織,而遠紅外線幾乎在表皮都被吸收,但它卻可以在深部組織產生溫熱效果,其原因就在於遠紅外線釋出的波長大部分的能都被淺層皮膚的組織分子以及水分子有效吸收,進而產生振動躍遷,而自低能階(基態)躍遷到高能階(激發態),隨後以非輻射緩解的方式釋出熱,或伴隨轉動躍遷而導致摩擦產生熱。產生的熱能可以透過傳導的方式,傳送到更深的組織,或者透過促進血液循環的方式,使得熱能能傳到深部組織或更遠的地方,而令深部組織達到產生溫熱效果以及引發一連串有益的生物效應。

另外,生物體在 670~880 mm近紅外光波段有最深的穿透性。利用石墨烯在近紅外光波段有強烈的等離子共振特性,引發局部高溫氣化膨脹,導致癌細胞破裂死亡。而石墨烯氧化物能吸收近紅外光,因此在抗癌療法作為高熱劑 (hyperthermia
agent) 使用。

以石墨烯共振發熱采染整助劑方式我們早在
2014年 9月就已經開發完成,CLO值也達到
0.27,比現有發熱衣性價比更高,我怎麼那麼笨,如果懂得以「緩解睡眠障礙,提高睡眠質量」甚至「治癌」作訴求不早就發財了。不過,石墨烯漿料塗布在纖維成膜已達到共振發熱效果,一則擔心影響透氣度,二則效果遞減,跟上述只用石墨烯高分子助劑及懸浮液做特定雷射量測升溫現象差很多呀。人在做,天在看,消費者眼睛是雪亮的,不成熟的產品不要拿出來忽悠大眾呀。


1L志陽科技宮非先生的解答,很難讓人認同。

(1) 宮先生講了一大堆學術理論從側面證明了石墨烯確實具有共振發熱效果後,隨後又對聖泉所做織物產品進行詬病: 石墨烯漿料黏附在衣服纖維能耐洗幾次」,「石墨烯漿料塗布在纖維成膜已達到共振發熱效果,一則擔心影響透氣度,二則效果遞減」.

所表達意思無非是兩點,聖泉這家公司做的東西原理上也許可行但是產品不成熟;同樣的東西我們早就做出來了,只不過沒往這方面去想

至於宮非先生是不是有懊悔自己沒法往這方面去想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但是怎麼知道濟南聖泉是把石墨烯漿料塗覆在纖維上的呢?簡單把石墨烯漿料黏附在衣服纖維上是不可能紡織出不脫色的衣服的,這樣的衣服有人敢賣嗎?任何人都不應該在不熟悉的領域裡裝內行,有空多學學纖維方面的知識。或者乾脆去問聖泉要一塊樣品,回家多洗幾遍去檢驗一下,不要憑主觀臆斷下結論。至少我這裡有的一塊樣布既不脫色也很透氣,顯然不是用漿料塗出來的。

(2) "這家公司很「敢」,本身不是做石墨烯的","石墨烯不是這幫外行人靠「營銷」手法就可以商品化的是要有硬功夫的"。

從這句話里我看到了學術界一個很悲哀的現狀:眼高手低,脫離實際,瞧不起同行。

首先,對於石墨烯這個行業來說,入行早晚也只差幾年而已,先入行幾年的企業反而是走了不少彎路可供後入行者借鑒。其實後入行者的研發團隊並不一定比先入行的弱,反而是本身就具有很強生產研發能力的企業。比如聖泉這家公司本身就是大型化工企業,資金、設備、人員哪項都不缺,宮非先生自己去實地看一下就知道了。

很多石墨烯企業走入一個誤區:要做就做高精尖高大上,誰做民用都是沒前途的。那麼請各位科研工作者想一下,科研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不是基於為了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便利性么?高精尖固然是好的,但是做民用又有什麼好詬病的呢?


添加了偽石墨烯後,枕頭更有助睡眠了,內衣更保暖了,口罩更能防霧霾了,海水更易淡化了,治污更高效了,電池性能更好了,論文更好發了,專利更容易寫了,真是功能越來越多了,效果越來越好了。


石墨烯很貴的,目前人類還不可能奢侈到用石墨烯做枕頭。


推薦閱讀:

在某種導熱差的材料中加入石墨烯,導熱變化會很大么?
黑磷和石墨烯的優缺點各是什麼 ?
石墨烯的拉曼為什麼會沒有D峰,卻有2D峰,而石墨的的2D峰不明顯?
藏獒,樂視,比特幣都崩盤了。科大訊飛,方大碳素還遠嗎?
石墨烯被製備前的科研背景是怎樣的?Geim當時是為什麼想得到石墨烯?

TAG:石墨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