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拖延的發生?

文章見評論。

摘錄下以提醒自己?

感謝@鯉魚旗上斗悟空的分享


參考文獻:Why Procrastinators Procrastinate

How to Beat Procrastination

by Tim Urban

「打敗猴子 !

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

名詞釋義:指的是非必要、有害的推遲行為。

例句:建議你不要患上拖延症。

我說字典你是和我開玩笑對吧?人類和拖延症抗爭這麼多年,你給出的第一個例句就是:建議你不要患上拖延症。

不要患上拖延症,多麼簡潔明快,高貴冷艷。

要是這樣子有用的話,我們可以直接告訴肥胖症患者克制住食慾,告訴抑鬱症患者生活樂觀,告訴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它們不應該離開海洋的。

真是胡扯。

「不要患上拖延症」只對於那些沒有拖延症的人有效,或者說是那些假性拖延症患者。

所謂假性拖延症患者,就是那些天天嘟囔:「我每天上班的時候刷好幾次微博,我真是一個超級拖延症患者!」

他們也會煞有介事地對那些真正有拖延症的人說:「不要拖延你就沒事了!」

假性拖延症患者和字典作者有所不知,對於真的拖延症患者,拖延與否不是一件有選擇的事情,他們面對拖延,根本不知道如何反抗。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突然而來的自由讓我猝不及防。我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受控制,每天逛來逛去,什麼都完不成。

唯一的例外就是,有時候我需要為某一門課程交一篇論文,於是我會Deadline之前的一天晚上開始寫論文。但是事實上,我經常發現我Deadline那一天早上開始寫也可以,所以我後來就索性Dealline那一天早晨瘋狂地寫論文。這種拖延症愈演愈烈。我畢業的時候需要寫90頁的畢業論文,我依然是Deadline之前的72小時才開始動筆。這樣子的突擊作業導致我手指痙攣不聽使喚,最後我被送到校醫院,醫生的診斷是我因為疲勞過度血糖低。

(我最後還是完成了我的畢業論文,別問了,很糟糕。)

即使到了現在,這個問題依然很嚴重。

比如你正在閱讀的這個帖子,就花了我很長的時間才完成。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網上看一些無聊的圖片,比如這個大猩猩。心裡一直想著,要是我和這個大猩猩打一架的話,它能夠多麼容易地把我揍扁,然後想著要是這個大猩猩和獅子打架的話誰會贏,然後就跳躍到了獅子和老虎打架誰會贏,然後就Google了到底誰會贏,最後發現是老虎。

我真是病得不輕。

為了了解為什麼拖延症患者拖延地這麼厲害,讓我們首先從「非拖延症人」的腦袋開始:

挺正常的對吧?好的現在讓我們看看拖延症患者的腦袋:

有沒有注意到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好像是在拖延症患者腦子裡面,除了理智之外,還有一個寵物————即時滿足猴子。

其實「理智」先生如果知道如何飼養猴子的話,這個寵物還是挺可愛的。可惜的是「理智」沒有經過飼養猴子的訓練,所以有時候猴子會開始干擾他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事實上,即時獎勵猴子是最不應該當家做主的。他永遠只想著當下,完全忽視未來計劃。他關心的事情就是如何讓現在這個時刻更加快樂和容易。

猴子和理智互相都不怎麼了解對方。猴子心裡想的總是:練鋼琴要是不好玩,我們為什麼要練鋼琴?電腦可以上網,為什麼我們要用電腦去工作?

猴子覺得理智真是喪心病狂。

在猴子的世界裡面,事情沒這麼複雜——————

如果你餓了就吃,困了就睡,也不做什麼困難的事情,你完全就是一隻成功的猴子。

但是可惜我們生活在人類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猴子完全沒有資格做我們的領航員。而理智呢?他只知道如何如何做出理智的決定,而不是如何和無理取鬧的猴子打交道,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控制這隻猴子。

和猴子鬥爭的結果就是理智越來越有挫敗感,他越是失敗,我們就越拖延,我們越拖延,就越斥責自己的理智為什麼沒有做好他的工作。

這一團糟真是糾結。如果猴子掌權,那麼拖延症患者會發現自己經常在一個地方浪費時間,這個地方叫做「黑暗遊樂場」。

每個拖延症患者對於黑暗遊樂場都心知肚明。在這個地方,不應該享受的娛樂活動一次又一次地發生。你在黑暗遊樂場得到的快樂不是快樂,因為你知道自己沒有完成任務,也沒有開始玩的資格,所以玩的不盡興。

黑暗遊樂場的氣氛充滿了負罪感,焦慮,自我憎恨,還有擔驚受怕。有時候理智一氣之下斷絕了你所有的娛樂方式,但是「即時獎勵猴子」表示抗議,最後把你放在了一個玩沒法玩,工作沒法工作的兩難之地。

你理智現在已經說不出話了,心裡想的都是自己為什麼這麼失職,讓你又淪落到了此番境地。

但是情況這麼尷尬,拖延症患者又是如何完成任務的呢?

事實上:有一個東西可以把即時獎勵猴子嚇跑,這個就是慌亂怪——Deadline。

一般情況下慌亂怪都在休眠。但是當Deadline臨近的時候它就被喚醒了。這時候,如果不完成任務,你就有可能被大家當作笑柄,或者被解僱,或者考試掛科,或者其他什麼令人慌亂的東西。

平時固守崗位的即時獎勵猴子,現在直接被慌亂怪嚇得連滾帶爬地逃走了。

要不是這樣子,同樣平時拖延成性的人,是怎麼在考試之前突然變得勇猛無比,戰勝熬夜的疲倦,連續寫成一篇八頁的論文?

要不是這樣子,平時懶散不鍛煉的人,怎麼會突然在體育考試之前開始天天跑步?

但是,以上所述的都是幸運的拖延症患者。因為無論工作質量如何,他們至少還能夠在Deadline之前把事情完成。有些晚期拖延症患者,對慌亂怪完全沒有反應,在Deadline接近的最後那一剎那,選擇和猴子一樣逃回叢林,進入一種因為自我挫敗導致的完全封鎖中。

我們的人性啊!

當然了,這些都不是好的生活方式。就算是那些一般性拖延症患者,雖然能夠在Deadline之前把事情完成,堅持在人類社會中存活下去,他們的生活也需要改觀。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原因:

  1. 這會讓你非常不爽

    拖延症患者把太多時間都浪費在黑暗遊樂場了。要是你按時完成了任務,就完全可以用這些時間來享受那些毫無壓力的閑適時光。難道這讓你很開心么?

  2. 拖延最終是出賣了自己

    他們最後都不能發揮自己的潛能,這樣子的感受煎熬著他的內心,讓他變得自卑,充滿悔恨。

  3. 需要做的也許可以完成,但是想要做的卻永遠都做不到

    也許拖延症患者的職業充滿了Deadline,這能讓他不被開除。但是生活中其他的事情呢?比如健身,做一頓美餐,學著彈吉他,讀一本書,寫書,甚至大膽的跳槽到更好的公司。這是事情都不會發生,因為沒有deadline,沒有慌亂怪,拖延症患者永遠都做不到。這些事情拓展我們的經歷,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更重要的是給我們帶來幸福感,這些事情對於大多數拖延症患者來說,最後都變成了從未開始的壓箱底的陳年舊事。

所以,拖延症患者如何才能戰勝拖延,獲得更高的幸福感呢?

我首先想說,非常諷刺的是,我在寫這篇「戰勝拖延症」的時候,自己就正在被拖延症虐的死去活來。我覺得自己就像是在介紹槍械安全時開槍打中了自己的腳趾一樣。我和廣大拖延症患者一起,衷心希望未來的帖子能夠不受拖延症的困擾。

開始討論幾點注意事項:

  • 我不是什麼有心理醫師資格證的專業人士,只不過是一個一輩子都在和拖延症作鬥爭的普通人罷了。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戰勝拖延症,但是我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經有了明顯的進展,我這篇文章就是向大家介紹那些我使用過的證明有效的方法。
  • 這個帖子裡面,我說的拖延症人群包括「真拖延症」和「假性拖延症」。這兩種拖延症患者的界限其實沒那麼分明,我認識的人經常從假的變成真的,再變回去。但是如果你已經是「晚期拖延症」患者,那麼可能這篇文章的內容就不太足夠夠能解決你的問題了。
  • 這個帖子沒有按時發表,不是因為我寫了幾千年。而是因為昨天晚上當我本來應該打開電腦寫這個帖子的時候,我卻打開了谷歌地球,然後在全世界飛來飛去,最後在印度的上空逛了好幾個小時。沒什麼理由,大概只是因為我覺得我應該「多了解點印度「。我真是病的不輕。

這個帖子裡面我會更加專業嚴肅一些,因為雖然大家都很喜歡開拖延症患者的玩笑,但是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實實在在的,非常影響幸福感的問題。

那麼讓我們開始。我們已經深入拖延症患者的內心掙扎,仔細觀察了拖延的心理機制是怎麼樣子的。接下來我們想要解決拖延症這個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的觀察。

讓我們首先解開拖延症患者的心結,思考一下到底拖延為什麼發生:

我們已經知道了即時獎勵猴子,也知道這隻猴子能夠打敗理智佔領人們的行為控制中心,最終讓我們拖延,但是真實情況比這個還要複雜。

拖延症患者拖延已經成了習慣,甚至到了成癮的邊緣。他們一直習慣於讓那個猴子贏得戰鬥。雖然他們覺得自己在和拖延症進行著鬥爭,但是用的都是每次都會失敗的老方法。

其實內心深處,他們知道猴子最後會贏的。

他發誓要改變現狀,但是這些誓言最後都付諸東流。

那麼為什麼一個有理智的人,要這樣子一遍遍重蹈覆轍?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他對於戰勝拖延症沒有信心。所以他一遍一遍地被這種自我奴役擊敗。

拖延症犯病的一般套路是這樣子的:

那些「需要做的事情」,我要等到最後一分鐘再去著手。然後這種緊張讓我驚慌失措,導致我要不是不能做出最好的工作,要不就是直接崩潰什麼都做不了。至於「想要做的事情」,我要不就堅持不到最後,或者,我們就誠實點吧,我根本就不去開始。

拖延症這種病的發生並不是毫無理由的。想要解決它,光是「自律「或者」改掉壞習慣「這種沒用的字眼都是不夠的。它問題的源頭深深植根於它們的犯病套路中。

所以要想改掉拖延症,就必須改掉他們每天的套路。

在我們試圖改變拖延症患者的套路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明白,拖延症患者最終的康複目標。

正確的做事習慣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而拖延症患者都是在哪裡遇到的問題呢?

完成一件事, 開始:計劃。

計劃

拖延症患者最喜歡計划了!為什麼?很簡單,因為計劃不需要你去真正的做什麼事情,而做事就是拖延症患者的死穴。

但是在拖延症患者做計劃的時候,他們喜歡用一種模糊而且不考慮現實和細節的方式來計劃,所以他們的計劃最後導致他們什麼都做不成。拖延症患者的計劃就是行動者的噩夢:

計劃里都是模糊不清,嚇人的任務和事業。

這樣子一個充滿矯情嚇人的任務的計劃,真是讓即時獎勵猴子呵呵了。當你這麼列計劃的時候,猴子會說:「呵呵,這樣子真是完美的不得了。而且超級簡單呢!」

就算你的年幼無知的良心覺得自己能夠在某個時候能夠完成這個列表,但是猴子心知肚明,在你的潛意識裡面,你根本就不想去完成這些任務。

但是事物的另一面,有效的計劃反而能夠幫助你成功的完成任務。有效計劃的需要你能夠做到「模糊而嚇人」計劃做不到的:

有效計劃越長越好,並且要有優先順序:

一個有效計劃剛開始應該越長越好,但是在計劃的後期,你應該給每一個任務都進行分級,直到最後得到一個最重要的任務。這個任務應該是對你最重要的,具體一點,這個任務應該是最能夠增加你的幸福感的。如果有其他要緊的任務需要儘快完成,那麼就儘快完成這些任務,以便給那些重要的任務留下足夠的時間。拖延症患者非常喜歡用那些「緊急任務」來當作借口,把重要的任務一直往後拖。

有效計劃能夠讓那些模糊不清的任務變得清晰起來。

我們都清楚那些所謂的「模糊」任務是怎麼回事。一個模糊的任務含糊不清,模稜兩可,你既不知道應該從哪裡下手,也不知道有了問題應該去哪裡尋求答案。

假設你的夢想是做一個屬於自己的手機應用,因為你知道如果你作出了這個應用你就有可能炒了你的老闆,變成一個全職的程序員。你肯定不會花錢去把這個程序外包給別人,因為你也覺得不會編程在21世紀就算是文盲了。所以你決定把「最重要任務」這個桂冠給予」學編程「。真是讓人為之一振是不是?

呃,其實一點都不讓人為之一振。因為」學編程「這個任務實在是太模糊了。每次你覺得你應該開始做這項任務的時候,你同時會覺得你應該檢查一下你的郵箱收件箱,或者你的廚房地板該清理了。你永遠都不可能靠著「學編程」真正開始學習編程。

為了使我們的這個條目變得清晰,你需要通過閱讀,研究,問問題來搞清楚到底如何學習編程,你需要清楚學習編程需要哪些必須的步驟,而且你需要知道每一步需要多長時間。於是搞清一個任務就讓「學編程」:

變成了這個:

有效計劃把嚇人的項目變成可以實現的,清晰,便於管理的小任務:

模糊任務加上嚇人項目就變成了即時獎勵猴子的大補丸。就算你把任務變得不那麼模糊了,這並不代表你的任務就變得不嚇人了。讓任務變得不那麼嚇人,需要明白以下事實:

一個偉大,光輝的成就從長遠來看,都是由一系列很多平凡,不光輝的任務組成的。

沒有人能夠「造一座房子」。人們只能一塊磚一塊瓦地壘,最後才能得到一座房子。拖延症患者都是偉大的夢想家,他們最愛幻想自己未來有一天能夠建造的別墅,但是他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做一個灰頭土臉的建築師,每天有條不紊地壘一些磚塊,直到有一天房子赫然出現在面前。

基本上所有龐大的事業,都可以被分解為一個核心的步驟,也就是房子的磚塊。真正的作家每天都寫幾頁東西,放幾塊磚頭,但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作家什麼都不寫。這兩類作家的每一天98%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就是者幾頁作品。但是一年以後,真正的作家已經完成了書的初稿,但是急功近利的作家還是什麼都沒有。

所以最後事情都歸結於著小小的磚塊。

不過好消息是,壘一塊磚並不是什麼嚇人的事情。

但是壘磚塊這種事情需要計劃,

所以計劃的最後一步是把壘磚塊整合到你的日曆裡面去。

每一個壘磚塊的計劃都必須完成,沒有任何商量和妥協的餘地。畢竟,這項任務是「最重要的」,最能給你帶來幸福感的。

不是么?開始執行任務的第一天是最重要的。你沒辦法計劃「九月份開始學編程」,但是你可以計劃「九月21日7:00-8:00學編程「。

好了,現在你已經學會了如何進行有效的計劃,那麼就讓我們開始考慮如何繼續」行動「:

行動

並不是拖延症患者不喜歡「行動」這個概念。他們看著自己日曆上面搬磚的計劃,心裡想著「太好了,一定很有意思」。他們這麼想,完全是因為他們在心中描繪未來完成任務的情景的時候,完全忘記了吧即時獎勵猴子這個元素加入他們的考慮之中。拖延症患者的未來願景中似乎從來都沒有猴子。

但是當日曆上需要搬磚壘磚的時刻真正到來了,拖延症患者就開始做他們最擅長的事情了——把控制權拱手交給猴子,然後讓猴子把一切都玩壞。

既然我們剛才已經得出了結論,完成某件事最後都可以分解成一件件小任務,我們似乎已經確定並且孤立了問題所在。讓我們畫個圖來描述壘磚塊時刻的具體挑戰:

這個圖展示了每次你開始任務時的挑戰,不管你是要為了明天的展示做PPT,還是去慢跑,寫劇本,或者其他什麼你想要做的事情。」關鍵入口「是你正式開始著手於任務。「黑暗森林」是正在做任務的過程。一旦你完成了任務,你就到達了」快樂遊樂場「這個地方。在這裡,你能夠享受到完成任務的如釋重負和滿足感。有時候你做任務無比專註,以至於你進入了所謂的」心流「,在心流中你完全沉浸在任務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這些應該走的路徑看起來應該是這樣子的:

看起來挺簡單的,是吧?

呃,可惜的是對於拖延症患者來說,他們一般都看不到「快樂遊樂場」和「心流」。

舉個例子,這就是某些從來都不會開始任務的拖延症患者,因為他從來都找不到「關鍵入口」。他一般都在黑暗遊樂場之中遊盪好幾個小時,自怨自艾,完不成任何任務。

下圖是某些開始任務的拖延症患者,縱使他們開始了,他們沒法保持自己注意力的集中,而且他總暫停任務開始上網刷微博或者做飯什麼的。他同樣也完不成什麼任務:

下圖是不能鼓起勇氣開始工作的拖延症患者。就算是Deadline馬上就要臨近了,他還是花了很多時間在黑暗遊樂場閑逛,雖然他心裡很清楚不開始工作自己的生活就會變得很悲劇。

最後,Deadline離得太緊了,驚慌怪一下子衝出來把他嚇得連滾帶爬衝過黑暗森林,馬馬虎虎完成任務。

在完成了任務之後,他覺得感覺還挺爽的,因為自己至少完成了應該做的任務。但是他也有點不爽,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在壓力之下突擊完成了任務,如果自己早點開始的話,應該能夠更好地完成任務。而且,他覺得自己把一整天地時間都荒廢掉了,要是沒有這有這麼毫無原因地拖延的話,他可能現在已經在外面和朋友吃喝玩樂了。這個心情把他放在了「糾結空地「。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拖延症患者,讓我們看一看怎樣能夠把你引到正確的路上去,讓你的生活更加快樂。

你需要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你必須穿過「關鍵入口」

這個意味著你必須放下手裡一切的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屏蔽一切干擾,並且馬上開始工作。但是這是最難的一部分,在這裡即使獎勵猴子的反抗最激烈。

猴子最討厭的就是停止做開心事,開始做難事。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堅強,如果你能夠成功把猴子拖進黑暗森林,你就消磨了它的一部分意志。

但是它不是太可能馬上就放棄。

黑暗森林是你工作的地方。這個地方沒什麼好玩的,而我們的即時獎勵猴子很顯然不想再這個地方多呆一分鐘。讓事情更加困難的是,黑暗森林周圍都是黑暗遊樂場,一不小心,你就被猴子拉扯著拖進了黑暗遊樂場。

有時候你也會撞到樹上:比如你慢跑的時候遇到了上坡,你做Excel的時候遇到了你一個不會的功能你需要上網查一查,或者你正在寫的歌就是怎麼弄都不順耳。這時候你的猴子就萌生了最大膽的越獄念頭。

現在離開黑暗森林到黑暗遊樂場去是不理智的。因為他們都是黑漆漆的,人不喜歡呆的地方。但他們的區別是,黑暗森林最後會把你引出這一片沒有人性的漆黑地獄。

但是猴子沒什麼邏輯,在他眼裡這個黑暗遊樂場看起來更好玩。

好消息是,如果你能鼓起勇氣在黑暗森林繼續前進,一些有趣的事情就會發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一旦有了進展,你的成就感和自尊心都會得到增強。猴子以低自尊為動力,如果你獲得了成就感,那麼猴子這之後就得到了一個香蕉作為獎勵,不那麼難以控制了。雖然這個香蕉不能完全消滅它抵抗的決心,但是足夠麻痹它很久了。具體的效果就是,你發現拖延的慾望暫時消失了

然後如果你繼續下去,你就會發現一些有魔力的事情開始發生。一旦你完成了任務的2/3或者3/4,尤其是任務進展順利的時候,你突然開始覺得一切都變得棒極了,而完成任務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這時候就是「臨界點」:

臨界點的好處就在於,不光你可以聞到快樂遊樂場的味道,猴子也可以。猴子根本不管那些即時獎勵是哪裡來的,不管你是否付出了努力,只要面前有獎勵它就要衝過去。一旦你到達了臨界點,猴子就不再願意跑回黑暗遊樂場,而是向著快樂遊樂場前進。這時候你的實際感受就是,你失去了所有拖延的衝動,和猴子一起沖向終點線。

你還沒有意識到怎麼回事,你就已經把任務完成了。現在你終於到達了快樂遊樂場。經歷千辛萬苦,你和你的猴子終於齊心協力完成了一件事。你們都想玩得開心,但是這時候你不會再有負罪感,因為你現在玩得就有資格了。當你和猴子能夠齊心協力的時候,你總是開心的。

在你突破了臨界點之後,具體取決於你完成任務的類型和情況,你可能開始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情簡直碉堡了,碉堡到你覺得繼續工作比停下來玩更加有趣。這時候你已經對任務入迷了,以至於你對其他事情都沒有了興趣,比如時間和食物。心流不但是一種快樂的感受,大多數偉大的事業都是在心流中完成的。

猴子和你一樣對心流成癮,這時候你們又開始同心協力了。

努力穿越臨界點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是更難的事卻是即時獎勵猴子有一個很短的記憶周期。就算你周一工作非常成功,到了周二或者周三,猴子就什麼都忘了,又開始阻攔你進入黑暗森林。

這就是為什麼堅持是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每擺放一塊磚頭,你就經歷了一次內心的掙扎,——直到最後,每天的重複才讓獲得了對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掌控。

所以這就是戰勝拖延症的必經之路。但是如果拖延症患者讀了這個帖子就不治而愈,那麼拖延症也就不會是這麼大的問題了。只有一個可以戰勝拖延症的實實在在的辦法:

你需要向自己證明,你可以做到。

你需要向自己證明自己可以做到,而不是告訴自己明天自己大概可以完成任務。直到你向自己證明了這一點,你永遠都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更好,有能力改變自己。

那麼你怎樣才能開始向自己證明呢?

  1. 你要開始讓自己相信,所有你做的事情都源於你的自由選擇。

    你要開始思考我們在這個帖子裡面提到的各種術語,如果你覺得在理,那麼就把它們寫下來。我給這些現象起名字,比如即時獎勵猴子,理智,驚慌怪,黑暗森林,轉頭,關鍵入口什麼的,是因為這些術語能夠幫你更加清晰地理解你正在做出什麼選擇。這些術語能夠幫你了解那些你做出的錯誤決定,也能幫助你明確自己什麼時候在做正確決定。

  2. 創造一些擊敗猴子的方法。

    一些可行的方法:

    通過告知朋友家人來尋求外界鼓勵。告訴他們你想要完成的目標,請求他們幫你記錄下來。

    果沒有驚慌怪,就自己給自己一點驚慌失措的理由。如果你想要自己完成自己的專輯,那麼就策劃一場幾個月之後的演出,然後定一個地方,給周圍的人發出邀請。這樣子你就沒有辦法拖延了。

    如果你真的想要開始自己的事業,那麼就辭職好了,這樣子驚慌怪天天都會和你住在一起。

    如果你想要開始寫你的博客,就在首頁上寫「每周二發新文章」

    給自己留一些字條,告訴自己要做正確的決策。

    給自己設定鬧鐘,提醒自己應該開始完成任務了。

    無論如何都要消除干擾。如果電視讓你欲罷不能,那就把你的電視賣了,如果上網讓你欲罷不能,那就在工作的時候吧網線拔了,並且把你地手機調整到飛行模式。

    給自己辦一些不可退款地會員制課程或類似的東西,讓你自己沒有退路。

    如果你定下的這些方法沒有用的話,那就變一變。設定一個一個月之後的定時提醒,到時候問問自己:「事情是不是有改善了,如果沒有,調整策略!」

  3. 定下慢速長期的目標——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像偉大的事業都是一塊磚一塊瓦壘起來的一樣,像是拖延症這樣子難以改變的習慣不是一天就能改過來的。記住,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向你自己證明你能夠做到,所以關鍵並不是做到事事完美,而是簡單的比原來好就行了。每天寫一頁文章的作家一年到頭就有了一本書,每天改變一點點的拖延症患者一年之後就煥然新生。

    所以不要想著從A到Z,只要從A到B就好了。把你自己的情況從「我所有事情都拖延「到」我每周可以不拖延地完成一個任務「。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你就有了進步的趨勢。我雖然仍是一個悲慘的拖延症患者,但是今年的我已經比去年的我強了好多,所以我對我的未來充滿信心。

為什麼對這個問題思考了這麼多,為什麼我花了這麼久寫了一萬字的文章 ?

因為擊敗拖延症實際上和努力控制你的生活是一件事。那麼多讓人歡喜讓人憂的事情,自我成就和自我滿足,自尊心,內心的悔恨,他們維持一段關係需要付出的時間,這些事情都受到拖延症的顯著影響。所以我們需要非常嚴肅地面對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時間管理上講優先做的事情是最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放棄普通白領工作,在家做一名自由職業者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如何提高晚上時間利用率?
計劃趕不上變化,那我們到底還要不要做計劃?
張佳瑋典型的一天是怎麼樣的?

TAG:高效工作 | 時間 | 高效學習 | 碎片時間 | 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