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政府打擊房地產投資,卻造成了股市大跌呢?

國家限制房地產投機之後,原來投資房地產的資金會逐漸撤離,並進入資本市場,應該是一大利好消息。為什麼「國五條」發布後,A 股不僅沒有上漲,卻暴跌?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對於股市來說,資金供求是短期波動因素,企業盈虧基本面是實質決定性因素。

基本面不好,資金也沒有用。


首先,導致股市大跌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國五條,國五條只是股市下跌的導火索或者助推劑,加速了指數下跌的速度。從去年12月4日的1949點建國底開始,股市經歷了連續三個月的逼空式上漲,完全單邊市,到2月18號2444.8,上證指數上漲25%,還幾乎沒有過向下調整,所以國五條推出只是加速了股市向下調整的速度。

另外,國五條推出的重點在於對二手房轉讓增值部分收取20%的個人所得稅,目的在於抑制房地產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從長期來看可以保障房地產剛需者的利益。想像一下,股市的交易傭金和印花稅等稅費總計達到20%的時候,10元入手的股票要漲到12元才能收回成本,還會有人去炒股嗎?所以,長期來看,房地產企業將受到極大打擊,今天房地產板塊下跌8%。水泥、鋼鐵等建築材料板塊與房地產板塊直接相關,也都是權重股,應聲下跌。此外,房地產市場的萎縮,會直接導致銀行業房屋信貸壞賬率上升,以及未來信貸量的萎縮,影響銀行業績,所以作為權重的銀行板塊同時下跌。當然,房地產行業還直接或間接涉及到其他行業,導致整體下跌。

在這個主題之外談論一下我個人對國五條的看法,國五條長期看可以抑制投機,促進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但是短期執行難度很大,配套機制缺位,購房成本不好計算,尤其是裝修成本。此外國五條還有掠奪人民財富之嫌,是非利弊短時難辨。國五條之所以如此倉促的在兩會之前推出,與溫某寶的政治野心有關,溫雖然數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希望人民忘記我」、「為人民做的不夠,深感愧疚」等等,但他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歷史地位,希望自己能夠在未來被銘記並讚揚,所以在兩會卸任之前倉促推出國五條,就是希望最後提高自己的歷史地位,但這一舉措換來的是一片罵聲還是歷史的褒揚就只有時間來證明了。

@shirley qian 股票價值反映的是目標公司長期可能收益的現值,國五條在短期內可以將房地產需求 從二手房市場擠向現房市場,但長期來看,將嚴重打擊房地產投資的需求,導致總體需求下降(沒有具體數據支撐,但從我身邊了解到,城市裡稍微富裕的家庭基本上每家幾套甚至十幾套房,因為對於沒有投資經驗而又有富餘資金的家庭,目前的投資首選就是房地產)。 另外國五條同時反映了政府打壓房價的決心,使得市場預期將來可能會有其他配套措施甚至更嚴厲的政策出台,打擊投資者信心,導致房地產股價下跌。


沒看數據,簡單推論的,權作拋磚引玉。

新國五條的政策用意是限制房地產,直接導致今日「招保萬金」四大地產龍頭股幾乎全線跌停。以銀行和地產的關聯效應,銀行股大幅下跌順理成章。銀行、地產兩大權重股領跌的情況下,大盤暴跌幾乎不可避免。


打壓房地產會導致和地產行業相關的數十個行業出現下滑,遠期來看會波及到傢具、建材、鋼鐵等更多的行業。而且最厲害的是房地產開發放緩,房地產相關的金融活動減少,銀行、證券等金融行業會受到直接影響。

從資金流動來說:並不是資金從房地產抽出就會投資其他行業,資金永遠是逐利的,如果某個行業沒有足夠的需求提振,不太可能吸引大規模的資金流入。國家對資金流動的導向機制使用過多,大量資金流向不直接產生效益的基礎建設投資中,進一步導致內需不足。

總之,房地產對GDP的共獻至關重要,並且促使著無數老百姓日夜辛勞工作以換取房奴資格。因此,一旦掛在經濟和社會前面的「香蕉」消失「大象」必定會放緩步伐。


在股市上,房地產大佬是權重股。國家打擊房地產投資,當然會影響到房地產企業的經營狀況向下走。房地產企業效益不好投資者當然就會撤資,那麼房地產股票下來是很必然的事。房地產股票一下來,就會把整個股市都拖下來。邏輯上是這個樣子的。


國五條短期必然對房地產行業是利空。

導致房地產股票大跌,而房地產上下游關係到水泥、鋼材等數十個行業,因此也導致了相關行業股票大跌。而且由於新政的限購必然導致銀行等信貸量減少對銀行是利空。

而地產、金融又是權重板塊,因此導致股指大跌。

而市場在短期消化利空後,由於新政導致樓市投資基本逐步喪失,從長期看,先前累積在樓市的投機資本會逐步退出該市場進入其他投資市場,如股市。

同樣原計划進入樓市的資本也會進入其他投資市場(股市)。

因此從長期看,在新增的利空被消化後市場應該會重新步入反彈(大量樓市資本會進入股市),外加當前股指處於低位。


也可能是給兩會後上漲製造空間。房地產的投資保值作用大減,股市再爛也得當個蓄水池使吧。要不然熱錢去哪兒呢?


除了2008年和2012年,其餘13年,A股2、3月份的累計漲幅都是正數。道氏理論三大基石,市場行為反映一切、股價沿著趨勢運動、歷史會重演。我們看今年2月份指數的漲幅,為-0.83%,而今天一個大跌,造成3月份的漲幅為-3.90%,也就是說,2、3月份累計漲幅要為正數,那麼勢必需要有4.73%的上漲幅度。

從歷史數據上我們看到,86.67%的概率,今年3月份接下來會有4.73%以上的漲幅,有13.33%的概率,指數會繼續下跌。

我覺得這個老師的文章說的不錯的:http://www.7878.com/people/airupthere/blog/1457023/


除了房產,也可以關注香港的保險產品,美金資產,不交稅,長期年化收益6到7.並且可以做到有效的資產分割,離婚分家不分,所得收入不需要交稅,操作簡單。歡迎了解。
簡述優勢:
1:費率低 同等保額的保費一般比內地便宜30%--60%
2:保障範圍更廣 重大疾病險涵蓋69種
3:預期收益更高
4:流程簡單
5:離岸資產的保護 加上美元的變化匯率浮動不大 對資產的一種保值。

對於香港保險的風險性也是有保障的,至今香港人壽保險公司未有破產案例,他們投資的項目也是政府認可、低風險的項目。加上香港保誠公司有一部分的歷史遺留資產,萬一經濟不景氣,公司會動用遺留資產履行對保單持有人的責任。另外保誠公司是唯一一家承諾講投資收益至少90%以上分紅分配給保單持有人的。 如果想了解,請小窗,不在知乎廣告。


對政策消息太敏感了,部分人認為市場是個政策市,有暴跌的趨勢,所以一早上部分人拋售,在這種帶動下,大盤開始下降,這種期盼得到確認,這種下降又帶入了另一部分觀望的股民進行拋售,所以單邊下跌。


首先熱錢有兩個去處,一是房地產,而是股市;

國五條是對二手房交易的一記重拳,對於一線城市房價過高有明顯降溫作用,後市效果我們可以觀望,這樣就造成市場對房地產企業看衰的態度,從資金流量來看,地產類板塊開盤就狂跌,帶動一系列相關板塊,如金融類、建材類,而這些裡面恰恰有很多權重股,所以直接上證綜指看起來很慘!

對於以後,我是覺得今天屬於市場對於政策的過度恐慌性解讀,對於大盤後市走勢,我還是持樂觀態度,因為投機性房地產會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監管,熱錢一定要找可流入的地方


假如是現任領導在下崗前的政績工程呢?國五條出台後,無論是地產還是老百姓都怨聲載道,而對於房叔房嫂等卻沒有什麼影響(目前來看,長期未知),但是短時間內房價就能控制住了,有點飲鴆止渴的感覺。長期而言並不是一個利好的政策,因而極有可能是當局為了宣揚自己的政績而做的一個唬人的東西。地產和老百姓都不看好,短時間內地產股必然會下跌,而地產和銀行那麼親密的關係,不遭殃才怪呢。


加稅怎麼可能利好。


因為房地產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產業,房地產若受打擊,最緊張的估計就是銀行了,然後水泥鋼材等等都會受影響,所以房產板塊若大跌,金融板塊也難倖免,這兩個重頭齊齊下跌,再加上水泥鋼材等,大盤必然保不住.

由此也可見我們國家的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有多深.

另外同@周斌彬 我也不明白,國五條細則看上去明明對2手房影響比較大,2手房成本上去了,那麼剛需的不是會轉移到一手房嗎?理論上來講受到打壓的主要應該是個人投機者,那麼對一手新房為主的房產商不應該是利好嗎?

手捏房產股跌了13%的人含淚路過


除了房產,也可以關注香港的保險產品,美金資產,不交稅,長期年化收益6到7.並且可以做到有效的資產分割,離婚分家不分,所得收入不需要交稅,操作簡單。歡迎了解。
簡述優勢:
1:費率低 同等保額的保費一般比內地便宜30%--60%
2:保障範圍更廣 重大疾病險涵蓋69種
3:預期收益更高
4:流程簡單
5:離岸資產的保護 加上美元的變化匯率浮動不大 對資產的一種保值。

對於香港保險的風險性也是有保障的,至今香港人壽保險公司未有破產案例,他們投資的項目也是政府認可、低風險的項目。加上香港保誠公司有一部分的歷史遺留資產,萬一經濟不景氣,公司會動用遺留資產履行對保單持有人的責任。另外保誠公司是唯一一家承諾講投資收益至少90%以上分紅分配給保單持有人的。 如果想了解,請小窗


房地產的產業鏈及相關產業太多。

銀行、鋼鐵、水泥、工程機械、建材、玻璃、綠化、傢具裝修、家電,打擊一個房地產會影響產業鏈的每一個公司。所以整體下跌就不奇怪了。


你如果純粹想獲取答案,那我可以告訴你:因為資金已經收緊了 而且漲不少該跌了 地產股是大權重之一(深成指尤其明顯)正好成導火索了

你如果想通過弄懂後從股市盈利 那麼可以說連門都沒找到 因為方向錯了 漲漲跌跌就是漲漲跌跌 找背後的原因毫無用處


限購限貸高個稅抑制了投資或投機需求,同時增加土地供應及保障房建設就增加了供給,雖然高個稅可能減少二手房供應,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一個抑制需求增加供給的政策,所以對於短期是利空政策。當然這只是從理論層得出的結論,實際效果可能達不到預期,甚至適得其反。但是不管怎樣,大家的第一反映肯定是利空消息,今天股市如此反映並不為過。


國五條管不管用,路子對不對先放一邊,更多的是表達出了政府治理房價的決心和行動力。而中國股市又主要是話題市、心理市。一旦政府有這樣的表態出來,股民自然會產生看空地產市場的預期,再加上前一陣子股市獲利有回吐需求,集中迸發出來,就產生了今天的大跌。

當然我這也是事後諸葛亮。

作為不炒股的,黃金近期也是跌得我想跟你們股民一塊搬板凳哭啊。


這是利空消息啊 被打擊了難道還漲? =。=


推薦閱讀:

有哪些發展中國家容易且值得移民?
交易所債券正回購套作,理論上可以實現15到20個百分點的穩定年收益嗎?
買房投資要注意什麼啊?
三線城市房產投資問題。?
理財規則的有哪些基礎類的定律?

TAG:投資 | 房地產 | 股票市場 | A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