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能否憑藉全新 XC60,實現品牌崛起?

原問題:沃爾沃能否憑藉全新 XC60,實現品牌復興?

國產沃爾沃全新 XC60 將在 11 月 17 日開幕的 2017 廣州國際車展期間開啟預售。報道稱先期將會提供 T5 和 T8 插電混動車型供消費者選擇,並配備有 12.3 英寸數字儀錶盤以及主動式 LED大燈等,將會在今年 12 月正式上市銷售。

相比全新奧迪 Q5 如何?在中型 SUV 上是否有實力與 BBA 叫板?

全新 Q5 相關:如何評價9月30日在巴黎發布的新款奧迪Q5?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聚焦」2017 廣州車展 ,更多「車展」討論歡迎關注。


謝邀。

以下純個人看法——沃爾沃已經失去了叫板BBA的機會。

目前一次全產品線的換代,僅僅是讓沃爾沃從內到外步入「文明」的一步,從它自身對自己的定位、賣點宣傳上,已經確認自己是一個「個性」品牌而不是「大眾」品牌了。


即使崛起也不可能憑藉XC60一己之力。

現在市場那麼大,早已過了單打獨鬥的時代。以馬自達為例,全新一代家族魂動系列還沒新產品在國內上市的時候,大家覺著馬自達快要不行了……當時僅有老馬6在強撐場面。後來阿特茲來了,大家繼續唱衰,銷量起不來等等。接著昂克賽拉、CX-5、CX-4相繼推向市場,產品線的豐富讓馬自達又重回大家的視線里。

說回沃爾沃,2015年沃爾沃CEO塞繆爾森在公共場合曾表示,沃爾沃旗下產品將在2019年前完成全部換代。從中國市場的情況而言,去年上市的XC90目前已逐步佔據了一些市場份額,S90也特意找了更年輕化的代言人彭于晏,沃爾沃要向市場表明品牌的性格在變化,基於現在車型的銷量份額,沃爾沃也對全新XC60寄予厚望。看了國內外評測及外觀內飾設計,對比現款產品力上的確夠強,但推出XC60的時機真得在末尾說道說道。

全新XC60

現款XC60一直用了9年才換代就不說了,好歹打個時間差也好。自知比不了BBA,還非要拖延到新Q5新X3都快出來了,到時候一起同台廝殺,還想不想翻身國內強二線了?隊伍里旁邊的上汽通用-凱迪拉克這兩年動作不斷,沃爾沃亞太也真坐得住。

不說了,看明天(17日)的預售價。


因為一款車型而崛起的汽車品牌,這樣的案例有沒有,保時捷卡宴勉強算一個,不過那也不算崛起,那個算絕地重生。

但你說沃爾沃能不能因為XC60而崛起,我認為結論是不可能,沒有一個品牌是因為一款車就崛起的,卡宴真的屬於運氣,處於一個SUV的風口,具備天時地利人和,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如今SUV市場也不比當年。所以一個品牌的崛起大多數都應該是循循漸進的,是要有多款熱銷車型做支撐的,要有讓人有正面印象的市佔率。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吉利不會因為博越或者博瑞任何一款車而崛起,但博越、遠景、帝豪等等這些車型都加起來,各個都是單月1w+銷量擔當,這才有了吉利這兩年的大跨步,前兩天吉利剛剛發布了年銷量達到100w的成績單,要知道去年全年才七十多萬的總銷量,我覺得這才是真崛起。

所以在我覺得品牌的崛起終歸還是要落地,要建立在銷量基礎之上。大眾是,哪怕五菱也是如此,他們都具備非常大的群眾基礎。

全新XC60這款車我個人感覺其實挺不錯的,家族化的新造型看起來更精緻了,內飾也和XC90/S90同步了,終於擺脫了那種滿屏按鍵的時代,依然是沃爾沃亞太的出品,能夠保證價格不會有劣勢。明天廣州車展媒體日公布預售,上市時間更晚些,也是為了避開車展,避免聲量淹沒在車展的信息流里。

但你要說XC60有著怎樣顛覆性的升級,壓倒同級競品的亮點,那倒真不至於,動力2.0T(高低功率)、2.0T雙增壓插電混動是挺全的,但高功率的2.0T在數據上也沒壓制通用的2.0T,混動版本倒是有優勢,但混動版本帶來的優勢現在不會體現出來,因為目前大家對混動車的購買率不高,在銷量上的貢獻並不會不大。而且現在價格還沒出來,不結合價格看產品沒意義。XC60在我看來就是BBA同級產品外的又一個選擇,並不是吊打BBA競品的那種。

沃爾沃和BBA相比有一個優勢是其它二線豪華品牌不多見的,就是延伸產品和細分市場做的比較積極,參與度也高。S60有汽油版、混動版還有polestar,SUV里還衍伸出了個Cross country 。所以只要產品線完全鋪開,沃爾沃的陣容不會比BBA少多少,這點對品牌往上爬非常重要。而且在沃爾沃電氣化的發展大背景下,其實屬於沃爾沃的優勢會慢慢放大,和BBA的之間也會慢慢拉小,這點我是相信可能會發生的。

所以就現在來說,沃爾沃這類二線豪華品牌和BBA去叫板,至少現在還不成氣候。凱迪拉克現在在二線豪華陣營中的銷量算好的,但你看終端就會發現它的讓利已經不輸奧迪了,ATS現在的終端優惠在25%左右了,相當狠。二線豪華品牌嚮往上爬,要麼上面幾位哥走下坡,但可能性不大,要麼自己走上坡,而走上坡的階梯就是靠銷量墊的,銷量是靠產品力說話的,雷克薩斯至今沒有國產,沒有價格優勢,但雷克薩斯的車賣的不比沃爾沃差,靠的就是產品力。當初打入美國的雷克薩斯一樣被美國人不屑,廉價的日本車也想賣歐洲豪車的價格,但也正是它的產品力後來慢慢讓美國人迷戀了雷克薩斯這個品牌。

先有銷量,再有品牌。先有群眾基礎,再有品牌精神,反過來就有容易顯得虛了。

在一個不飽和的市場里有顛覆,趕超很正常。當年CRV、RAV4稱霸國內市場,後來途觀、昂科威風水輪流轉,這都是在這個級別的SUV選擇不算飽和的狀態下完成的。一旦市場趨於飽和,就真的很難存在那種一上來就秒天秒地秒空氣的角色,因為這時候消費者的口味都基本被大家摸透了,你有的大家基本都有,這時候你要贏對手的有時候甚至還不光靠產品力,還有優惠,營銷、甚至政策等等。

廣州車展進行中,丟個圓桌鏈接,大家有興趣去看看

http://www.zhihu.com/roundtable/2017gzcz

我的主頁:吉姆 - 知乎

我以往的回答:吉姆 - 知乎

我的知乎專欄:AL頻道


看到「品牌崛起」四個字,進來溜達一圈。先亮出我的觀點,不能!

換個角度思考。哪些車曾經實現過「品牌崛起」的偉大重任,它們又有什麼特點。

首先,我認為能談得上「品牌崛起」的,應該是有歷史的品牌,在某個點上,憑藉某個產品帶來銷量上、品牌價值上的爆發。像特斯拉這樣的第一款車就轟動世界且不斷放猛料的品牌,不能稱之為「崛起」。

一、奧迪A6L。

這是典型的「崛起」案例。儘管C5 A6(第五代C級車)成功走上官車路線,但真正讓奧迪A6車系成為爆款,讓奧迪品牌登上國內豪華車銷量第一寶座的應該是C6 A6L的誕生。1、首次實現了加長軸距。一台A6有著A8的即視感,在2004年那會兒,是有些不可思議的。這種讓車主「倍兒有面」的操作,讓這個級別的消費者沒法不喜歡,那會兒買A6L的金主們,不誇張地說,也是非官即富吧。2、渦輪增壓。奧迪不是第一個做渦輪的,但在國內真正帶起渦輪風潮的C6 A6L算得上一枚大功臣。起初是V6 2.4L,後來逐漸有了四缸2.0T渦輪增壓,這種小排量卻很有爆發力的動力總成,開始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C6 A6L的成功,又催生出了B8 A4L(第8代B級車)的誕生,大概是2008年,不出所料持續走紅。那會兒奧迪銷售顧問的腰板,應該比現在的任何一個品牌都要硬。「加2萬,沒車,等仨月,」,這類話術,斯通見慣。

C6 A6

二、保時捷卡宴。

保時捷光憑藉911等跑車系列,是沒法走入千家萬戶,且賺取大量利潤的。2003年,初代卡宴問世,號稱「最速SUV」。儘管車迷和媒體中吐槽聲不斷,但卡宴用銷量實力打臉。百萬預算,就可以購買帶有保時捷品牌精神的SUV,實用性、品牌力、駕駛樂趣,魚和熊掌看似是兼得了,而且中國消費者對SUV的熱度只增不減,好神奇。初代車型分別為卡宴、卡宴S、卡宴Turbo以及卡宴Turbo S,產品命名方式和911系列一致。2008年,第二代卡宴問世後,新增了GTS、Diesel和Hybrid車型。今年,第三代卡宴問世,剛在廣州車展發布了售價。儘管我更喜歡2.5代卡宴,但全新車型一看就是「加價、等好久」的傢伙。

卡宴的成功,催生了Panamera、Panamera Sport Turismo和Macan,三款前置發動機的車型為保時捷賺取大量的利潤。保時捷這種「自給自足」的作風,令無數品牌效仿。對於一個品牌來說,讓你的車主在各個領域都可以開上有著你的品牌屬性的車子,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無非,有勇氣和有能力做到這一步的品牌不多。難得的是,在不斷下探到58.5萬的Macan和Cayman的同時,保時捷千萬級超跑918 Spyder又在Hypercar的領域以實力證明保時捷的運動精神和品牌價值。在任何場合、任何車手的情況下,使用原廠設定的918 Spyder,可以和競品進行直接PK,這種勇氣,好像挺難找到第二家汽車製造商的。全新GT2 RS又以6分48秒75問鼎紐北量產車最快圈速寶座。

就舉這兩個例子。回到XC60,那麼XC60具備這樣獨特的產品魅力,可以為品牌帶來崛起的效應嗎?今年3月海外發布,11月17日廣州車展發表國內預售價格,12月20日左右正式上市。

與XC90相比,XC60傳承了斯堪的納維亞設計語言,且更年輕化。新XC60依舊是國產形式銷售,各方面來看都只是小號XC90的感覺,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質變。論產品本身,XC90和XC60都不差,但沃爾沃品牌影響力的限制之下,兩款沒有絕對亮點的車子,不可能給品牌帶來「崛起」的效果。相比老款沉悶的設計,新XC60會更受歡迎,銷售勢必會更好一些。

潛在危機是,稍往上看看,賓士GLC價格堅挺持續暢銷,奧迪Q5、寶馬X3即將換代,X3也將國產。自帶流量的中級SUV明星產品,來勢洶洶,為XC60捏把汗。

我的主頁:小栗KomLee

我的專欄:一顆栗子


首先吧,討論到品牌崛起的層面,這個話題有點大了。品牌這個東西,尤其是豪華品牌的建立,包含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僅僅從一款車型上就來判斷,有些武斷。不過,從目前沃爾沃的市場表現來看,近兩年沃爾沃還是非常不錯的。但說新一代XC60能帶動沃爾沃崛起,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我認為,沃爾沃作為一個體量並不大的豪華品牌,比崛起與否更重要的是,產品是否有競爭力;進一步說,產品是否有挑戰BBA的實力。而至於對新一代XC60價格的熱議,我倒是覺得說明關注這款車的人很多,也算是一個好事兒。

所以呢,我還是接點地氣,來聊聊新一代沃爾沃XC60這款車到底是不是具備熱銷的基礎吧。

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沃爾沃正式公布了新一代XC60的售價,其售價區間為38萬元到47.8萬元,相比於老款車型略有提升。放在整個中級車豪華SUV的市場來看,這個價格是一個平均水平。

從入門門檻的角度來看,新一代XC60的入門門檻要低於賓士GLC的39.6萬元以及奧迪Q5的39.96萬元,略高於凱迪拉克XT5的35.99萬元。從頂配車型的價格來看,新一代XC60的售價則是最低的,因為幾款競爭對手都是五十萬開外的水平。這裡我們討論的價格僅針對全新XC60在廣州車展發布的預售價,並非最終的MSRP。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正式上市的價格一般會低於預售價。

考慮到奧迪Q5目前已經處於生命周期的末期,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巨額的清庫存優惠,所以這一代的奧迪Q5是沒有太多的可比較意義了。所以,新一代沃爾沃XC60的售價區間從目前來看是比較合理的一個範圍,特別是作為一款全新的車型而言,是可以做到進可攻退可守的這樣一個狀態。

從造型的角度來看,新一代沃爾沃XC60基本上延續了上一代車型的形象,整體呈現出大體量感設計下的一種俊朗感。尤其是相比於奧迪Q5而言,這種俊朗的感覺會非常的明顯。來看對比。

這是上一代的沃爾沃XC60。

這是現款的奧迪Q5。

這是新一代的沃爾沃XC60。

這是新一代的奧迪Q5。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沃爾沃XC60新老兩代車型在整體造型比例的構成方面都保留和強調了行李箱小窗的尺寸,通過行李箱小窗的設計來平衡車輛前後之間的比例關係。簡單點說,沃爾沃XC60系列是可以讓人感覺到它有一個後備箱的。

在線條的構成上,新一代沃爾沃XC60以及上一代沃爾沃XC60的車頂線條、窗框線條的走勢都是朝著車輛尾部較遠的位置進行交接的,這樣的設計帶來的效果就是在車身長度方面的延展。D柱與車尾線條的交點也進行了上移,提升了車位的視覺高度。

在型面的構成上,沃爾沃XC60則是通過了相對更有肌肉感的設計來提升俊朗感。採用同樣設計思路的還有即將登場的新一代寶馬X3、已經亮相的雷克薩斯NX等。

奧迪Q5的新老兩代車型則是將行李箱小窗以縱向的線條來構成,意圖縮小行李箱小窗的尺寸。這種融入式的設計在一定意義上取消了D柱的存在,很明顯這是一種小體量感的設計。

就線條的營造來看,奧迪Q5的車頂線條以及車尾線條是在車輛尾部進行下沉式交接的,這樣設計的效果是一種標準的強調穩重感的設計。再加上相對飽滿的型面,新老兩代奧迪Q5給人的感覺都是會胖一些的。

凱迪拉克XT5、賓士GLC的路線則是奧迪Q5的路線。

所以,中型豪華SUV就劃分成了這樣的兩個路線,一個是沃爾沃XC60、雷克薩斯NX以及寶馬X3的俊朗路線,一個是奧迪Q5、賓士GLC、凱迪拉克XT5的豐滿路線。這也分化了目標消費者的定位,俊朗路線的顯然會年輕,豐滿路線的會油膩一些。

俊朗感的設計似乎一直是沃爾沃的最愛,除了XC60之外,XC90的兩代車型也是同樣的俊朗感十足。所以,新一代沃爾沃XC60的上市,也對XC90進行了產品線上的互補。

另外一個考慮到市場競爭力的地方就是配置了。

雖然沃爾沃XC60隻是公布了價格還沒有進一步明確配置,但是從同平台的沃爾沃S90的配置來看,CitySafety主動安全系統應該是會作為XC60的標配出現的,因為以安全性作為背書的沃爾沃,從來就沒有把安全配置作為過差異項。

在這方面,沃爾沃XC60的優勢就很明顯了,因為在凱迪拉克XT5上,要配齊全這些主動安全配置,售價至少上看到47.99萬元。而奧迪Q5全系就配不齊全這些配置。賓士GLC的車道保持輔助以及併線輔助在入門版車型上還是選裝。

而LED大燈從目前XC60的設計上來看,也必然是標配,因為這個大燈的縱向高度根本就不可能再去考慮其他的光源。

然後就是動力了,這幾款中型豪華SUV都是2.0L渦輪增壓發動機,從數據上的對比來看好像也都是半斤八兩。各自也都有獨創性的技術。而沃爾沃XC60上搭載的Drive-E模塊化動力最大的亮點就在於,通過模塊化的配置不僅僅實現了不同動力的輸出,還實現了汽柴油發動機共享缸體,這是極為少見的。

從公布的Drive-E發動機的技術參數來看,這一系列的發動機汽缸間距均為91mm、缸徑82mm、衝程93.2mm。其中汽油版T5的壓縮比為10.8,柴油版D4的壓縮比為15.8。根據動力輸出的不同,這款缸體根據強度的不同又分為高功率版和低功率版,前者以柴油發動機的缸壓為基準值設計,後者則以接近汽油發動機的基準值設計。柴油發動機和汽油發動機共用缸體意味著沃爾沃發動機缸體鑄造工藝和材料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模塊化的技術源自於SPA平台的運用,SPA模塊化平台是沃爾沃的核心品牌,目前已經推出了S90以及XC90兩款車型,XC60是其平台架構中的第三款。在投放市場一年多之後,沃爾沃S90以及XC90收穫的口碑也較為積極。

再來談談沃爾沃的底盤黑科技,XC60採用的Vi-Grade底盤模擬器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底盤模擬器,全世界僅沃爾沃、法拉利、保時捷擁有。而用於調校的底盤數據全部來自於沃爾沃的9名職業車手20年賽車經驗的數據累積。

所以呢,在這個時候,沃爾沃推出全新XC60對於中級豪華SUV的細分市場而言,倒是很積極的,很好的銜接了奧迪Q5以及寶馬X3換代車型到來前的空白期,對賓士GLC以及凱迪拉克XT5構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競爭關係。這種銜接也將使得其可以在現有XC60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細分市場的銷量。

總之,新一代的XC60在產品力上是可圈可點的,至於對價格偏高的議論,也是一件好事,說明關注這款車的人比較多。再者說,廣州車展公布的僅僅是預售價,我想,正式價格比這個還會更低一些。所以,新一代XC60是不是沃爾沃品牌崛起的產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靜等上市,希望沃爾沃給出一個更為有誠意的價格——因為,沒有什麼比價格更讓人關注的了。


據說XC60想在底盤減震上超過Q5的表現?我拭目以待。

volvo想在全世界都賣好,最需要改進的是那個和級別不符的北歐式懸掛減震體驗,你能想像一輛車內外看起來如此優雅,一個大坑就把你打回現實的那種感覺嗎?我也不知道北歐品牌像SAAB在這一方面眼光就那麼窄么,隔壁德系競品那麼多不去看看別人怎麼做的?之前坐S90,我就沒坐過那麼顛、碎震那麼多的C級豪華車,V90CC除開動力總成唯一最明顯打不贏A6 ALLROAD的地方也是底盤減震的生硬感,爛路多的國家像美帝那可真是無力忍受,能忍他的車主一定很牛,而且感覺V90CC也許是因為用了更軟的調教,減震居然比S90還好些,這方面一點都體現不出Volvo是個豪華品牌,很想賣好的XC90減震甚至還不如Q5,volvo的車顛起來簡直比很多Sportscar還難接受。


更新一下:

已經出來售價了,從目前的價格看,個人感覺價格還是有些高了。當然作為非主流豪華品牌,這樣的售價為了比肩主流豪華品牌也無可厚非,最終的價格還是要看在終端的價格,參考s90的銷售策略,如果降價在3~5萬的話,會是同級別中,一款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

當然,這次xc60目前來看,還沒有加長的消息,不知道這方面也會不會和s90的策略一樣,也是先售賣標軸吧,然後再生產亞太版。

分割線—————————————————————瀉藥。

目前產品力來說,還不錯,外觀就看個人喜好了,但是目前還沒公布售價,不談價格說定位的話是耍流氓的行為,但是個人預測的話,還是非常看好的。

預測市場指導價不會太低,和s90銷售策略應該差不多,上市初期價格較為堅挺,目前s90價格上已經開始鬆動了,情懷黨和土豪可以無視。

至於復興,我覺得好像無從談起吧,目前應該是窩窩的全盛時期了,從目前窩窩的形式來看,應該還會繼續「復興」。


全新XC60看了,再看看38萬元的預售價格,個人覺得沃爾沃在中國市場也就這樣了。至少車型優惠五萬元起,然後勉強跑個銷量,不要說和BBA比了,大家看看凱迪拉克XT5現在28T技術型放到什麼樣價位了,還不說XT5大一圈。

僅僅是全新XC60不加長這事會讓沃爾沃在中國市場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大概唯一出路就是降維去和寶馬X1競爭了。不信?請看下面我朋友拍的圖:


謝邀。

首先,沃爾沃不存在復興的問題。因為沃爾沃就一直是北歐小眾車型。

其次,沃爾沃目前事實上正處於有史以來最佳的表現當中,尤其是其最高端的XC90以沃爾沃的角度看來銷量超乎想像。

第三,全新XC60同樣面臨著很多競爭,而沃爾沃堅守的橫置平檯布局讓它在情懷上和運動表現上都不如BBA的縱置平台車型,只是主動安全科技又進行了升級,車型外觀內飾更加時尚罷了。對手依然是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凱迪拉克的相應車型。

最後,真要說沃爾沃有什麼要「興」的,不如看看polestar。


反對啊!

GLC、Q5、XT5、X3人家根本沒把你xc60放在眼裡。

glc:怎麼做好小一號的gle,其他都是渣渣。

q5:傳統德國豪車bba7.5折了!再不換代,都賣不出凱迪拉克的價錢了……看我換代賭博一次,說不定就能引領風騷半年!

x3:運動啊,國產3,5,x1,好賣的不行。x3這級別,賓士,奧迪都有,我也弄一個吧。反正土豪就愛我!

xt5:全品牌優惠6萬,活動期間9萬!加把油,銷量馬上和雷克薩斯拉開差距!我馬上也要換代了!換代的時候舊款優惠9萬!啥?你只要新款?那你等兩個月開,舊款賣完,繼續全品牌優惠6萬!!!

xc60:北歐最安全的汽車出品!我要全方位吊打bba,包括價格!

GLC、Q5、X3:哦

xt5:全品牌優惠6萬!


個人覺得相比福特收購沃爾沃後打的一手爛牌(可能沃爾沃在他們眼裡就是一手爛牌打不打都一樣),沒有增加新產品營銷投入,福特和沃爾沃共同研發的一些新的技術(很多涉及機密吉利都是知道的,但是需要等專利過期才能用)也沒有帶來那麼多的產品效益。

我認為,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這一市場策略,就已經讓沃爾沃重新回到國人視線了,可以說沒有吉利的收購,沃爾沃汽車可能已經死了(沒發生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反正以前是半死不活的)。

所以,這個事情,在我眼裡就是沃爾沃復興的一個里程碑,牌換到吉利手裡,保留原工作團隊、在研發開發新產品上增加精力,近幾年推出亞太版本及新車型,加快佔據中國內地的市場份額,都是公司管理層好舉措。

吉利也同時在融合日系質量體系和這個北歐豪華品牌的造車理念,可以說是雙贏。

那麼推出全新的XC90,S90,甚至是XC100,S100都是發展中的浪潮罷了,已經回到國人眼中的產品,就在大家的車評中慢慢去改善產品力吧。

ps:我是隨便掰扯的!我也不知道我分析的對不對!總之結合了公司這幾年的表現,看上去確實是盤活了沃爾沃這棋,也把公司帶入國內一流車企名單,很奈斯。

也只是剛剛好盤活,並不能去和行業里的大佬叫囂好吧。


沃爾沃轎車和AB VOLVO已經沒關係了

然後吉利收購之後的S60銷量不錯了

上海馬路上到處都是


廣州車展公布了一個悶聲作大死的預售價:

38萬——62萬!!!

GLC、Q5、XT5、NX、X3小夥伴們已經笑暈。。。


只靠一款車就能崛起的豪華品牌怕是不存在的。沃爾沃的品牌優勢在哪?大家認可的好像只有被動安全和內飾氣味。問題是,就算沃爾沃的被動安全能拿十分,其他主流豪華品牌恐怕也有九分甚至九點五。內飾氣味確實很優秀,不過,這恐怕難以作為豪華品牌圈子裡的強勢賣點。

主動安全方面,現在能達到二級自動駕駛的車越來越多,沃爾沃毫無優勢。而動力,操控,舒適性,豪華感,新功能新技術,沃爾沃更是乏善可陳,與第一集團的BBA相去甚遠,就算跟一干二線豪華品牌相比也沒有什麼亮眼之處,價格上也並沒有比其他品牌便宜。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品牌恐怕更多的只能是跟著市場走,市場好就增長多,不好就增長少而已


說一點,新Q5和國產GLC都要出加長版了。標軸B級SUV的後排空間誰坐誰難受。

本人從前年年底開始關注S90,盼星星盼月亮,北京車展S90標軸上市。又等到去年年底,S90在國內上市。上完市又一個月沒車,剛上市的時候不提供試駕,動力能滿足我要求的T5智遠44萬,一分錢不便宜,沒有置換優惠。

這個T5智遠的配置我舉個例子,大黑邊的小儀錶盤,沒有轉速表。有轉速表的T5智雅48萬。

比它提前兩個月上市的新E200L報價43萬,E300L報價49萬,不加價,沒優惠。

A6L,當時在鬧上汽奧迪風波,45運動裸車+裝飾不過才45左右。

沃爾沃要想賣的好一點,一個是不要再吊胃口了,一個是把價格定的相對合理。同級別照著賓士的價格定價,沒人買,然後過幾個月實在賣不動了又開始瘋狂優惠,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跟不上賓士奧迪加長的勢頭倒也可以理解,小眾車嘛,哈哈,追上BBA按時上市已經很困難了。

還有,S90請彭于晏代言,本人實在是理解不能。。。


只要活下去就有機會,沃爾沃現在是有點尷尬,轎車不夠驚艷,應該學奧迪做a3把價格做下來累計銷量。


謝邀。

我們首先得確認下,「憑藉一款車型,實現品牌崛起」這事兒究竟有沒有可能發生。

答案是:闊以。

最近的案例就是特斯拉和它的第一款批量生產車型 Model S。

在 Model S 正式交付前,特斯拉只是一個剛剛在金融危機中存活下來的幸運兒。唯一的車型是售價11萬美金的 Roadster,這款車全球總共也就賣了大概2450輛。

2012年6月,特斯拉開始在美國交付第一批 Model S。經過產能爬坡,真正開始大批量交付,其實是從2012年12月開始的。隨後的2013年 Model S 讓整個歐美市場開始關注特斯拉這個品牌。

特別說明,以下的內容,並不是在吹捧 Model S 這款車有多好,也沒有在討論產品。只是用客觀事實,證明 Model S 對特斯拉品牌崛起的作用。在這裡不做 Model S 好壞的討論。

著名汽車雜誌 Motor Trend 第一次把年度車型頒發給一款純電動車。

2013年美國 Consumer Reports 評測 Model S 後給出了歷史最高分99分。 CR 說,在滿分是100分的評測中,Model S 得到了110分。但因為充電不能像加油那樣方便,所以被強行扣掉了分數。

從特斯拉的市值可以直接反映出來,Model S 如何讓特斯拉這個幼小的品牌,在巨頭如林的汽車行業中實現崛起。

一直到2015年年底 Model X 開始少量交付之前,特斯拉的全球銷量和主要市值都靠 Model S 獨立支撐。到今天,全球銷量佔比中也是 Model S 比 X 更高。

特斯拉憑什麼能靠 Model S 一款車型實現品牌崛起。

答案很簡單,特斯拉重新定義了高檔汽車好的標準。

在特斯拉之前有段時間,什麼才是好的高檔汽車,標準由德國人說了算。簡潔有力的外觀設計、高效精巧的發動機、質感豪華的內飾……用戶一想到高檔汽車,首先會想到 BBA 的車型。

後來美國出了一個異類,叫雷克薩斯。用出色的產品可靠性和用戶服務,重新定義了好的標準,後來在美國市場笑傲江湖,一時風光無二。但雷克薩斯的崛起速度,也沒有特斯拉這麼快。畢竟 CEO 是玩兒火箭的嘛。

特斯拉給用戶帶來了和 BBA、雷克薩斯完全不一樣的產品,完全不一樣的用戶體驗。

Apple Store 類似的購買體驗、極致的加速、平順的駕駛體驗、iPhone 級的數字化車輛管理和設置,特斯拉成功的吸引到了那些對傳統高檔汽車心懷不滿的用戶。特斯拉抓住了時代變革的機會,讓一群生活中充滿了科技產品的用戶,在 Model S 上找到了他們喜歡的體驗,還提供了他們意料之外的驚喜。

所以2014年 Consumer Reports 的用戶滿意度調查中,特斯拉的用戶滿意度是98%,也就是說,受訪者中有98%的人願意再次購買 Model S。

XC60 能幫助沃爾沃實現品牌崛起嗎?

答案是:不能。

我在廣州車展上看了 XC60 的實車,這是一款好產品,但它沒能讓我把它和其他好產品區分出來,除了那尾燈。

XC60 還在談燈光、空間、內飾採用的木紋(漂流木)、音響和空調系統、中控屏幕。這一切都在 BBA 的標準框架里,只不過在執行層面有所區別。

所以 XC60 無法承擔幫一個品牌崛起的重任。先做好基本的銷量工作吧。

- 特斯拉重要資訊和獨到評論:特斯拉X

- 故事和深度分析:叭叭嗚 - 知乎專欄

- 我的 知乎 Live


沃爾沃就像是那些讀「婦女研究」狂搞政治正確的左翼大學青年,看似先鋒激進獨樹一幟,其實讀的垃圾專業,肚子里沒料,也找不到工作。

搞全線插電混合動力,主推環保,其實為了遮掩只有一架四缸機連旗艦XC90都只能用四缸機的窘態。


按現在的預售價,真心感覺又要撲街——當然如果按「七折豹、八折虎」的打折力度店頭降價,那還能搶救一下。

(不過最終定價比預售價低個幾萬也正常,比如S90l預售價為39.98萬元,最終定價為36.98萬元~)

一、先來橫向比一下售價:

即將換代的Q5:

賣的風生水起的GLC:

同為二線豪華品牌直面競爭的XT5:

而且也不同於賓士第一批上市往往不放最低配車型的習慣,Volvo XC60的T4已經是2.0T低功率版的入門款(反正沃爾沃家也就只有這一個排量的主力機器可用),也就是說要用和賓士GLC、奧迪Q5一樣的定價?這……大概就是勇氣吧……

其實從最初知道XC60要用沃爾沃的大型車平台SPA(和xc90、S90共平台),我就猜到了售價一定是偏高的。用大車的平台往小了做,成本根本降不下來。(比如GM的哥們總會說起科沃茲單車利潤率的教訓。)相反,現在的平台相當彈性,如果用小車平台拉長軸距來魔改做更大的車,妥妥價格便宜量又足,銷量利潤率都好看。現實是現在Volvo手裡只有SPA和CMA兩個平台可用,XC60夾在其中確實尷尬。

二、再來縱向對比一下價格唄:

先看Volvo在2017年第三季度的銷量:

其中的XC60是現款,8年的平台了。銷量飄紅,但我們繼續看店頭售價:

也就是說現在的XC60隻需要花28w就能買,但是即將上市的新款XC60至少需要38w。相差將近10w。

S60L同理,也是因為老平台,價格相當便宜,所以賣的也相當不錯。S90l倒是SPA平台剛剛換代的新-Volvo時代產物,月銷四位數也是銷量喜人。這台理論上的旗艦車型,好歹也勉強算個行政級,再看店頭折扣,31w裸車價的旗艦轎車……

綜上,Volvo所有好賣的車型全都是因為——打折……

和凱迪拉克相似,二線豪華品牌逃不開的宿命……

3、車子本身

## 外形還是好看的,北歐風嘛。XC90縮小版嘛。但是內飾……你說就喜歡這種北歐人性冷淡的調調,也行。反正審美這東西仁者見仁,誰都別試圖說服誰。

我個人不喜歡那個為了大屏豎著的出風口,還有檔把的造型,但最覺得驚訝的還是那個極簡單的內飾門板:

「40w買輛MUJI車」,我相當懷疑中國消費者對其接受程度。

## 空間

和海外車型相同的軸距和後排空間,Volvo這次國產XC60居然沒加長!理論上橫置四缸前驅為主的平台上的中大型SUV,空間不該是問題。但真的坐進去我這樣的小短腿都有些嫌棄後排腿部空間。

XC60:「我後排小,但我後備箱大啊」——嚶嚶嚶。

空間表現上還真的不是北歐人的強項。

## 整車雖然沒開,但以Volvo的調性估計是個運動取向的調校。比如展車上四條倍耐力家的P-zero高性能胎。期待試駕吧,現款XC60的駕駛感受我個人是蠻喜歡的。

## XC60的亮點料來還是那三條:安全、環保、北歐設計。於我而言,我就眼饞那套車內空氣凈化系統。

綜上,車子不錯,但如果以這個售價來賣,就別談「品牌崛起」了。至少拉到XT5現在的終端價,就差不多可以扛起走量的大旗了——讓我大膽猜測一下,Volvo內部是不是也在煩惱這車銷量目標和利潤率之間難調和的問題?


瀉藥

咱們開門見山,在信哥眼裡,沃爾沃要憑全新XC60來實現品牌崛起這事兒挺難的……

當然這並不是看不起XC60,而是一個汽車品牌的崛起並不僅僅靠一款新車型的上市就能做到的,還需要的東西有很多很多...

作為豪華品牌,沃爾沃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安全性和內飾的環保用料。在安全性方面,雖說沃爾沃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與深厚的底蘊,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安全性的差距也逐漸縮小著。如果說沃爾沃在安全方面能拿個10分的話,那其他豪華品牌,至少也有9分甚至9.5分。所以說,目前來講,沃爾沃在主動安全性方面的優勢,並不是絕對的。且不說豪華品牌,就拿斯巴魯來說,它依靠攝像頭的EyeSight系統,也僅僅是在天氣惡劣等一些極端條件下沒有沃爾沃的City Safty可靠。

另外,隨著技術的發展,每個車企都在不斷改進完善自家的安全技術,那麼沃爾沃如果還想吃老本,靠安全性和內飾的環保用料來領先的話,難度會越來越大~

說回新XC60,信哥認為,沃爾沃這次在全新的XC60身上還是寄予了厚望的,自XC60面世以來就在全家族中挑上了走量的重擔。現款在售的XC60可以說是沃爾沃在中國的銷量擔當,月均3000-4000台的銷量差不多佔據了全品牌40%的銷量,但是重點是這是在大幅度優惠的情況下的表現,最低配裸車價僅為28萬,但是即便是這樣子也還是跟產品老舊的現款Q5和幾乎沒有什麼優惠的GLC存在這明顯的差距,後兩者月均銷量是近萬台的,而二線的凱迪拉克XT5市場表現也比較亮眼,大概也有著7000台的成績。

這個級別的兩大佬Q5和GLC是XC60最大的「敵人」,儘管在售款的Q5已是老態龍鍾,但是Q5憑藉著極高的口碑依舊留有實力,哦對了,新一代的Q5也馬上要到了喲,可別小瞧了這款小Q7!GLC可以說是這個級別里價格最堅挺的一款車了,可誰叫人家有這個資本呢。除了貴之外,信哥還真的找不出其他缺點了,有興趣的可以去信哥那看看二手GLC的行情,GLC260的價格還都是40大幾萬的呢!驚了,驚了......

圖標來自優信研究院

根據優信研究院數據表示沃爾沃XC60的保值率與同級的Q5和GLC(老款叫GLK)還是有些差距的。

一個品牌的崛起不光是靠新車口碑好或者銷量好,二手車的保值率也至關重要,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地位,在保值率方面窩窩還需努力!

全新XC60在廣州車展上公布了38萬—62萬的預售價,不知有多少人會感到意外,而又有多少人會感到驚喜呢?信哥著實為其擔憂,XC60作為沃爾沃目前唯一的銷量擔當,此時此刻又承載品牌復興重任,在產品競爭力不弱的情況下,一個合適的定價就能決定這款車的未來,甚至是沃爾沃品牌的未來!38萬的起售價對於二線豪華品牌來說還是有些偏高的,信哥為此做了張表,可以更加直觀地跟競品對比。

從表中可以看出全新XC60的起售價已經逼近Q5和GLC,比同樣是二線豪華SUV的XT5和發現神行高了2萬出頭,這還只是指導價的比較。要知道現在的Q5優惠幅度在20個點左右,XT5和發現神行基本上也都有五六萬的優惠,全新XC60的起售價真的不算便宜,近幾年XC60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已經大打折扣,遠不如以前進口XC60。同時,現在多數消費者覺得XC60隻是一款30萬出頭的高性價比的豪華SUV,如果要以38萬的起售價入市的話,估計自身的銷量都難保,更別談可以幫助沃爾沃實現品牌崛起,頂配車型62萬的預售價或許只是個擺設吧,都可以買到老大哥XC90了,誰還來看你這XC60小弟呢?

說到動力,全新XC60倒是挺有競爭力的,前期將提供T5(2.0T)和T8(2.0T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前者最大功率為254馬力,峰值扭矩為350牛米;後者最大功率為407馬力,峰值扭矩為640牛米。T8系列車型搭載的鋰離子電池容量為10.1kWh,可提供50km 的最大純電續航力,快充狀態下3小時可以充滿電,慢充狀態下充電則要7小時。只不過T8車型如此高昂的售價要是能在路上見到一次的話,信哥建議你去買張彩票哦!中獎了別忘記給信哥充值下,來買輛超跑哦!

回到品牌崛起這個話題,目前來講,信哥覺得現在的沃爾沃已經喪失了可以跟BBA叫板的能力,然而全新的XC60也不能成為Volvo的救命稻草,畢竟XC60並不像奧迪A6L或是保時捷卡宴,要說奧迪品牌在國內的崛起那必定離不開官車A6L,前有C5 A6開闢官車市場,後有C6 A6L成功讓奧迪登上國內豪華品牌銷量榜首的寶座;而保時捷Cayenne自問世以來就號稱「最速SUV」,百萬的預算或許你買不到充滿情懷的911,但是你可以買到同樣帶有保時捷精神的SUV,其兼顧了實用性、品牌價值、駕駛樂趣,再加上中國消費者對SUV的熱捧,使得卡宴車型做到了真正的走量,也為保時捷品牌在國內的輝煌奠定了基礎。XC60並沒有A6那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沒有Cayenne那樣的保時捷精神,沃爾沃的崛起僅靠XC60怕是差點意思啊......

最後,做個總結吧。信哥認為,XC60並不是一款擁有深厚歷史背景的車型,也並不是同級的領軍車型,至少在近些年它只能靠較大的優惠,高舉性價比的旗幟來維持較為可觀的銷量,新款一下子高出10萬的售價(老款XC60停產前官方都打上了XC60 28W起的宣傳廣告)還真的很難說會有多少消費者願意為其買單... 讓消費者最敏感也最關心的當然還是最終售價,要是比38萬的預售價低個三五萬,那全新XC60或許會有比較亮眼的市場表現哦!

對了,窩窩同學,請問你家的S60L啥時候換換臉呀?


推薦閱讀:

小馬拉大車?沃爾沃xc90有怎樣的駕駛體驗?
女生開的家用車,寶馬2gt,es200or250,volvoS60L推薦哪個?
為什麼沃爾沃被吉利收購國人就覺得不再屬於豪華車,但同樣被 TATA 收購的路虎捷豹就仍就高大上?
為什麼今年的世界 500 強裡面是沃爾沃(Volvo)而不是吉利?

TAG:汽車 | 沃爾沃Volvo | 車展 | 汽車選購 | 沃爾沃XC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