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汽車品牌為何不將在本土非常流行的K-car引入中國?

個人覺得這類小排量的實用車型在國內的城鄉市場其實還是蠻有市場的啊……

而且配置也不是特別低,外形也特別個性……


K-Car是非常明確的、政策驅動下的產物。

不要忘了K-Car的根源是什麼。符合輕自動車規格的汽車可以享受一系列政策上的傾斜優惠,減稅、保險便宜、年檢便宜、不用提供車位證明。。

正是這些諸多的政策,才是輕自動車在日本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出了日本,沒有了這樣的政策傾斜,輕自動車的熱度自然無法和日本國內相提並論。

——先來解答一下這個"有市場"。政策,在市場當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我們不妨開個腦洞,如果輕自動車的政策傾斜取消,那麼車企還會有多少動力去開法、消費者還會有多少動力去買?——我不知道答案,但是可以想一想。

再從用戶需求驅動來說。

輕自動車,在日本的家庭當中一般也是第二輛車了。最常見的場景是這樣:

MPV。單單一輛輕自動車難以滿足全家的使用需求。畢竟輕自動車再有空間優勢,也無法和正統MPV相比。所以很多情況下輕自動車是留給全職主婦的一輛後備買菜車,而非很多人想像中的是一個家庭挑大樑的主力車——除非是那些剛出校門想弄輛車但是又沒有錢連知乎神車都買不起的娃娃。從價格上看,知乎神車可比輕自動車貴得多,而且不用車位。不過對於這種娃娃來說,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輕自動車也是夠用了。

關於MPV,國內有一個很相似的東西。

這個你怕不怕?每個主機廠都對這種競爭對手頭疼不已。簡直就是小強一樣的存在。。

我手頭沒有明確的數據,但是以我所見,除了富裕地區,一般城鄉市場家庭,能擁有一輛車都是相當不易了,尚達不到日本那樣可以雙車搭配使用的程度——事實上,即便是在城市市場,雙車家庭的佔比都不算高。因此,宏光以其無敵的空間、想得到就能做得到的用途以及最關鍵的:足夠便宜的價格,成為國內車市爆款也就可以理解了。我在甘孜一處非常偏僻的公路邊上都能看到科爾維特的4S店,可見一斑。

對於單車家庭來說,這唯一的一輛車承載的東西太多。

她需要有穩重"大氣"的造型設計,因為在事實上,汽車仍然扮演了一部分身份符號的作用,很多時候她需要去個性化。不要以為消費者多喜歡個性。事實上作為經常貓在單透玻璃後面的Researcher,我們幾次Focus Group都表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是很在意"別人怎麼看我這輛車",因此大眾臉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這個大眾,既可以是"Common",也可以是VW,都對)——此處解答題主最後的那個"個性"。

她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足夠的舒適度,足夠的燃油經濟性,足夠的通過性,最好還要有充足的動力和紮實的底盤滿足一下小小的撒野的願望。

so,輕自動車還有機會嗎?

這明明就是目前國內市場大行其道的H6這類最擅長的嘛。H6也是個超級小強。。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輕自動車在國內,哪怕是全面引進,銷量會如何?應該不用多解釋了吧。

對於一家車企來說,如果沒有提升品牌影響力之類的任務作為承載,銷量預期不足的車,選擇是肯定的——不引進。

於是我們在國內看不到iQ,看不到熊貓,於是Beetle和500標出嚇人的價格銷售自己的"文化標籤"。

這些,K-Car都無法滿足。

其實也不用說這麼多,國內有和K-Car有血緣關係的車,奧拓、北斗星、派喜都是和日本的K-Car兄弟一根同源,但是,他們的銷量已近足夠說明問題了。


K-car並非沒有被引入,「小車之王」鈴木在華販售的(老)奧拓、吉姆尼,以及基於鈴木Wagon R的北斗星,其實都是妥妥的K-car,只是入華後因為沒有了政策限制,所有都換上了排量大一些的引擎以加強競爭力而已。

對的,K-car是受政策限制的,甚至於K-car這名稱也不來自廠家和民間,實乃日本政府的一種車型級別劃分,源於「輕自動車」的日語羅馬拼音「Keijidousha」。其具體劃分標準為:長寬高分別均不超過3400*1480*2000mm,排量不超過0.66L。

而既然把K-car這一級別從所有汽車當中劃分出來是政府行為的話,那麼也肯定是為了在政策上區別對待:在日本買車,須交納的稅費項目繁多,額度不低,此外還有著諸多限制,例如在大城市買車甚至需要提供車位證明,證明你買了的車有地方停放才能獲得上牌的資格。而如果選擇購買K-car的話,就能獲得政府很多政策上的豁免,包括部分或全部地免除稅費,也不需要提供車位證明了。

所以,換句話說,K-car能在日本走紅,雖說也有價廉物美小巧玲瓏適合城市居民使用需求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優惠政策;道理就跟現在我國很多城市給新能源車稅費優惠、上牌指標甚至現金補貼之後,也越來越多人買一樣。


明知道沒市場,為何還要引進?

為什麼沒市場?因為中國人喜歡「大」!

不好意思,圖片放錯了。

應該是這個:

10萬元級別的

20萬級別的

30萬級別的

有見及此,如果你是日系汽車品牌,估計也不會再把K-car進入中國吧。再舉一個栗子,如果不是各種牌照補貼優惠政策,你以為電動車、插電混動車能賣得起來?


只要引進我第一個買S660


謝邀

怎麼講呢,K-CAR的誕生是根據國慶而定的。

日本地少人多,路窄人密。所以小排量不高的速度完全滿足國慶需要,政府支持有優惠還不需要單獨的車位(在日本除輕自動車外購車需出具車位證明)

而中國人的消費觀念里其實就真的喜愛又長又大的車,K-car也引進了,但針對國內市場又有所改版,像最早的麵包車便是suzuki鈴木公司合資出品的,包括北斗星等等等

本人還是非常喜歡K-Car的,自己開的是一輛長城酷熊(仿豐田BB)的車。

有一些小改裝哈

所以K-Car在中國都完全是加款加高加大了。

這都是根據國情以及政策的導向產生的,樓上說的本田S660也就是一款非常小巧的跑車 排量660cc,姑且就算他要引進國內,但排量也不會是660cc,日本地方小行駛速度低,但國內動不動上個高速,660cc肯定滿足不了需求,如果要引進國內也會重新搭載1.0T的引擎。

所以車輛的發展需求都是根據國情和政策而產生的


國內有K-car啊!

最正宗的就是 昌河北斗星, 豐田特銳,眾泰買下特銳生產線生產的2008,5008, 現在都還在市面上銷售的眾泰T200, 以及 鈴木吉姆尼。

上面這些都是完全正宗純粹的K-CAR。

可是銷量???


消費觀念不一樣


這個問題就和日本為什麼不生產流行目前國內大火的插電式新能源車是一樣的。


問題不在於為什麼車企不引入,而是為什麼中國消費者要買K-car啊?

因為便宜?小巧?個性?精緻?日本風情愛好者?

除了身材小巧和日本風這兩點以外,想怕幾萬塊錢的神車寶駿510不比K-car差多少吧?

關鍵是,中日國情有著極大的分歧。中國家庭人口多呀,多人乘載需求始終肯定是多數車主所有的,自然空間大小會著重考慮。

而且,我們是一個集體主義國家嘛……你懂的,考慮要周到、全面,個人主義是萬惡的資本主義產物,就連一個人的駕駛也……

閉上眼都知道K-car的市場能有多大了。

如果消費者要買小車的話,小型SUV算是個最基本的選擇了,甚至應該講,小型SUV的角色在中國就相當於K-CAR。並且並且,至起碼不少自主品牌車型在外觀和價格上還是可以的,上面提到了寶駿510,而遠景X3則直接把大哥的外觀copy下來,其氣勢也不失威武。

小型車不是沒有需求,但這種太個人的玩物,在國內肯定是小小眾需求的了,大概也只有有錢人和那些追求詩和遠方的人會喜歡。不信的人,看看鈴木的銷量吧。

(不要跟我提飛度,人家是GK5。你說其他小車有什麼資格讓我掏錢包?)

有知友提到,老人代步車……據聞哈,遠景x1這台車的主銷車主就是老人家……

港真,這種小車所追求的個人享受一般只是集中在部分經濟發展好的地方,稍微落後地區的大概選個寶駿覺得很不錯了吧。

先寫到這,我還要去開我的五菱來運貨……


印度人為啥扒火車/

美國人為啥坐飛機/

韓國人為啥吃泡菜/

日本人為啥拍AV/

中國人為啥不開Kcar。。。

我覺得吧有那麼幾點原因:

1.國內交通環境,對比島國都是更寬廣一些,島國地形山地多平原少,國土破裂,資源匱乏,人口集中,導致對資源都很珍惜,車能小就小能低耗能就低耗能,路都過就好。看看米國,地廣人稀,油價似水,滋生各種大皮卡。

2.車輛屬性的認知不盡相同,近些年國內經濟騰飛,社會大環境不禁變得浮躁起來,車輛走入千萬家庭的過程來的太迅速了,車輛在對一個家庭或者個人來講的身份地位屬性占的比重過大,以大為美,大為豪,古時轎子都要八抬,而今轎車轎車怎能才3米,國人更多人更急於用一輛車來闡述自己所處的階級水平,導致車輛的工具屬性大大弱化,為啥kcar不引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3.政策導向型經濟大環境,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哭著笑,就拿近年的政策主導的發展新能源汽車來說在我看來就是個不完美的決策,有的廠商騙補貼盆滿缽滿,有的很無賴的產了些無厘頭的車型就為了節能減排,本來是個提高生產力的導向變成了浪費。反觀島國汽車市場,成熟是肯定的,差距是目睹的,應運而生的kcar就不是偶然的。

大抵如此吧,

kcar還是一段很是懷念的日子,耳邊突然傳來一首歌,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20年前島國的kcar在祖國繁榮之時路上的車好少,鄙人年少無聊練就了一個小本領,閉上眼來聽聽走我旁邊過的是台什麼車,是奧拓還是夏利還是桑塔納,睜開眼猜對了就是滿滿的幸福感。。。

時光飛逝,

當年的奧拓變奧迪

當年的夏利換賓利

我的永久如今也換了雅迪


你買個這就準備一輩子光棍吧

你丈母娘認車標的眼力雖然不夠

但是認個車輛大小隻要沒瞎基本能力還是有的


賣不出去。

中國人買車的目的是為啥?為了生活方便?錯!中國公共交通那麼發達,還有無所不能的共享經濟,網約車,絕大部分中國人一輩子不買車都過的好好的。

那是為了愛好機械,賽車,汽車文化?且不論賽車,改裝合不合法,就問你中國的那個街道。城市擁堵不堪、農村一片爛路。出了城市,機動車輛保障都是問題。更別提中國人有幾個有動手能力?

那是為了什麼?為了面子!

所以汽車可以開得慢,可以在看不見的地方減配,但是面子工作一定要做足了,要大氣,氣派。

你想想這樣環境下,K車能賣得出去嗎?


天朝的世界上土地最廣袤的國家之一,你讓國人用日本人用的那種迷你車,大多數人都不會喜歡。


北斗星哭暈在車廠

我國大街小巷荒山野嶺的各大品牌麵包車被題主無視了。


從我個人情況出發,如果有一輛價格合理,個頭不大,空間實用,匹配Cvt的小車,我很樂意買一台用於城市通勤。


德國老朋友引進了,然後告訴我們:品牌一定要豪華!只要品牌強大了,老頭樂一樣能好賣!

品牌不夠強大的,鈴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為大卡車看不到這類車,容易出現交通事故


日本的K-car是政策產物,不是市場競爭出來的,放到沒有這個政策的地方,車企是傻嗎?


Kcar 賣的好是鬼子政府逼的好嗎。


奧拓,北斗星不就是的,現在銷量也慘不忍睹了,還有很多微面的前身也是老式kcal,Kcal引進中國,就會變成7-9萬買個合資的微面,產品競爭力在哪裡?

還有日本不是流行kcal,而是政策原因強行推廣kcal,要沒限制的話,正常的日本人肯定也還是喜歡轎車和suv的。


推薦閱讀:

哪些移動電源品牌值得推薦?為什麼?
為什麼蘋果和小米上新的時候會被搶,三星和華為不會?
如何編造一個品牌故事,還讓多數人覺得真實?
如何用最簡單明了的話說明奧迪、寶馬、賓士、沃爾沃的區別?
有哪些男鞋品牌值得推薦?為什麼?

TAG:市場營銷 | 品牌 | 汽車 | 汽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