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茶藝師是怎樣一種體驗?

做茶藝師是怎樣一種體驗?或者有一個茶藝師男票/女票是怎樣一種體驗?


謝男票 @點哥邀請【上一個他邀請我的問題還沒答…主要是不好回答】

所以有個茶藝師【劃掉】泡茶小哥的男票是怎樣的體驗呢……

1

總是需要跟一個東西爭風吃醋 而且還爭不贏

2

他寢室的畫風是這樣的……【原圖給我讓我加濾鏡最後又說還是原圖好看是幾個意思】

3

送禮物畫風是這樣的……

4

一起坐高鐵的時候畫風是這樣的……

5

第一次約會內容是……泡茶給我喝……

不過跟著他參加了一次茶學社活動終於知道了我喜歡吃抹茶味蛋糕跟真·抹茶根本不是一回事……

6

一起做陶藝DIY 問他想做啥 他說:做個水方吧……【對就是左邊那個】

7

本來我覺得情侶之間視頻應該是這樣的……

兩張大臉靜靜欣賞彼此的美貌……

而事實上……

我這邊是一張大臉沒錯……

他那邊經常是這樣的……

對……

視頻經常是他直播泡茶給我看……

8

不過跟著他能學到很多泡茶的技能……

比如……

洗杯子……

稱茶葉啥的……

【提醒廣大適齡女青年,跟男朋友在一起時要認真學習他的愛好比如籃球啊足球啊泡茶之類的,畢竟現在婚戀市場競爭這麼激烈,說不定下一任的時候還可以用上……】

9

想到啥再補充吧哈哈

話說回來雖然我答這題是吐槽向 但其實要承認的一點是 一個男生有自己特別熱愛的東西 其實是件很有魅力的事啊 第一次見面很緊張地給我泡茶還要認真地解釋我聽不懂的東西的時候 感覺整個人都在發光~


冬天漸漸地越來越冷,機緣巧合淘到了心宜的炭爐,終於和以前買的陶壺配成一套。起爐扇滾一壺水,泡一杯極精潔的茶。冬夜裡一杯好茶,配董橋的散文。屏蔽了所有的打擾的這一段時間。一本書,一杯好茶,享受以後,又有了十足的精力去面對明天忙碌職場的拼殺。

好久沒有來更新,過完端午的假期,為遠方的朋友準備了三天慢慢的遊玩的行程。每一天都有茶相伴。我們相約在雨後的城樓相約。意外買到的一束蝴蝶蘭,裝點了桌子,也點亮了朋友之間最真誠的心。

今天去山裡折了幾枝山茶,插了一瓶花。得到消息國家取消了茶藝師證了,以後有沒有茶藝師這個職業呢?我想沒有了茶藝師,愛茶的人並不會少。

.....................更新..........................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秋深了,茶桌上該有一瓶菊花,今晚泡的是肉桂,剛勁的茶味,竟然有一股溫柔的香,幽幽地令人放鬆。這段時間工作的繁重,好久沒有碰茶。與茶相伴的時光令人難忘。

..................................更新.................

去年拿到了茶藝師的證,茶只是生活的愛好。並不是主業

茶藝是茶道的表現形式,茶道是茶藝的核心。作為茶藝師,我一直追求簡單與內涵。藉由茶愉悅自我,豐盛內心。

用過很多茶具,最後手邊最常用是這一套。

最簡單的白瓷,我認為茶葉與人才是茶的核心。茶葉藉由人的手,表達不一樣的情緒。

在清雅的柚園請朋友喝茶。

練習插花,寫字,畫畫,追求美,傳播美。

給不同的人泡茶,面對欣賞與誤解,成就每一次不同的經歷,喝各種不同的茶,每一次認真的感受,那一片土地最好的時光。

重要的是茶讓取悅自己,和自己比賽,成為更好的人。五月的繁花,感謝茶讓面龐里有了一種不急不慢的從容。

不久前在家布置了自己的茶室

出差一月有餘,終於有一個完整的下午,可以安靜喝茶。

陽光從西邊的窗子照進來,落在冷暖兩色的茶席上,當季水果,慢慢長的蘭草,一切都慢,包括忙碌的心。

桌上有最近喜歡的書,美的歷程和詞綜

點一篆香

喝一杯茶,洗盡忙碌。

最近在茶室的假山上種了一叢鳳尾蕨,夜晚的時候喝茶,想起一句詩

梢影細從茶碗入

於是就拍了一張照片,很有詩

上個月結婚,舉辦完婚宴回家難忘的在茶室喝的茶。


謝謝大家的厚愛,所有向我提問或私信的我全部都有回答,如果各位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私信我…喜歡的都給個贊好咩╮(╯▽╰)╭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一個春茶 茶席設計的鮮花束)

其實天下茶人是一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不足,我們能夠互相交流,獲得經驗,也是茶帶給我們的樂趣…作為一個帝都職校的學生,畢竟沒有正式工作,還有非常多的不足,能接觸到的世界不能和很多大大相比,非常敬仰他們…期待有機會可以一起交流~(≧▽≦)/~

附贈雕梁畫柱帝都…學茶以後會漸漸多加註意身邊的小細節…

and故宮:

茶人都是非常非常好的,希望和每一個愛茶的你成為朋友~(≧▽≦)/~

以下正文:

—————————————————————

一個職校茶藝實訓室的學生冒泡。

其實學習茶藝我們算年紀比較小的,各大職校都擁有相關專業,而我和小夥伴,在無意中…跌入深淵巨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附一個胖我:(這張手法坐姿都不標準吖,純粹為了配合學校老師的攝影機,拍個剪影。)

其實作為95後我們是喜歡各種飲料…咖啡…調酒的…然而當我們進入茶藝室的時候,裊裊焚香撲面…

附我拍的學校茶藝室:

真正了解到每一種茶的口感…香氣…產地…《龍門鏢局》中有一集大家搶奪一棵茶樹,茶樹主人視若珍寶的原因:「當我品嘗時,好像看到了那茶樹的一生,從生長到消亡…」

那一刻我好像懂得了…為何幾千年來,茶,深深埋藏在人們心中,源遠流長…

於是後來就開啟了學習之路…實話說,長時間確實很酸,100度燒開的熱水也很燙,卻越來越沉迷…也許這也是另一種執迷不悟吧?

美美的茶席設計:

暑期實踐的時候,我去了一個茶樓打工,真的就是每天打掃衛生,清洗茶具,接待客人,一次一次的添茶續水,為銷售茶葉才能得到提成一點點,受老闆冷眼,還在38度左右的高溫穿著七分袖和長裙擺展示台銷售茶葉…老實說這違背了我的本心。不過在去各大茶城中見識,了解,學習也讓我頗有收穫…

為了更加了解內里的知識,我和99年的小夥伴(坐標帝都)去了一個培訓中心學習初級茶藝師內容,今年11月參加了國家統考。話說學習還是去正規一點的培訓機構,這個教的很好,學費也很適合學生黨,如果有需要的可以私信我告訴你地址。

聽說2015年國家新規定了茶藝師統考要求,不再像之前的魚龍混雜,希望以後這一行可以越做越好吧!

分享2016年帝都職校茶藝大賽合照:

另外想跟茶學的同學們說一聲:真的希望你們好好讀書,了解的更多更容易找工作,機不可失。

茶藝是精神層面的追求,使你越來越淡然…希望每一個看到這裡的你都能開心快樂。╭(╯ε╰)╮

附一張元旦晚會在台下候場的我們:

附一張茶藝大賽熱身99年的小夥伴,她是一隻毛毯,成精了!

附一個用干泡盤練習烏龍茶茶藝表演的我…內心崩潰…花式挨燙╮(╯▽╰)╭:

附一張我用學校老師的佳能拍的小夥伴的剪影:其實穿旗袍的茶藝女子很美噠!

還有我拍的茶藝室:

and目前作為學生黨,最愛喝的大葉滇紅,「月光金枝」:

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被吐槽太過鮮艷的我…只是學校一件花茶表演旗袍:

學習的培訓中心,非常靜心:讀書以尚志。

精美的茶具們:

最後是暑期實踐的我: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ε╰)╮


啊哈哈哈哈,你想要什麼體驗呢~~

下文多圖,流量黨慎點。

其實最開始學茶並不是我本意, 但是沒有拒絕大概是因為每個女孩子內心都希望自己是個溫柔如水的女孩子吧。

來說說我的心裡歷程吧,其實在學茶藝之前對茶了解的並不是很多,個人說不上喜愛也並沒有很厭惡。我是個對很多東西都好奇的人。在學茶的時間在臨近畢業的幾個月,就是工作之前。之所以選擇去學茶是因為我某個親戚希望我練一下氣質,靜一下心,斯文一點。以後見客戶什麼的也會用的上。他個人也比較喜歡茶就讓我去他一個朋友哪裡學了茶。

先上幾張茶室環境圖吧,原諒渣像素好嗎

[

[img=-112236990

]

最開始的時候學的只是基礎知識,茶的分類,地區分布,生長環境,外形口感,茶的起源歷史,茶的製作方法,茶的化學結構,茶多酚對身體的影響等等,只要你能想得到的茶有關的,都學。我原來是高中學理科的,學地理分布的時候用了好久腦子裡才有大概得位置感。

基本你能了接到的和茶有關的,我們都有涉及到。我曾經開玩笑說,做個茶藝師還有懂歷史地理化學人文。 後來就開始學認識各種器皿,手法類的實際操作了,

最開始練手法的時候都是用的開水沒有茶葉的,後來就開始練茶葉的。沒有茶葉還好,有茶葉的特別容易燙到手,又不能丟掉。手都燙的泡,現在我手都不怕開始燙了。。。。 有人每次接客的時候手都抖的特別嚴重哇,我表示還好啊。然後有一個有個客人誇我手法熟練開心了好久嘿嘿 。

後來就是練站姿坐姿什麼的,剛剛開始真的是很痛苦的, 後來習慣了就好了。平時的話也要求淡妝,不能畫太濃的妝,最重要一點是不能撒香水在身上,平時用的化妝品什麼的也不能有味道,不能塗護手霜不能塗指甲~

上幾張老師帶我們去茶葉市場試茶的圖片吧

上幾張日常自己泡茶的圖感受一下吧

後來有一段時間,學生普類的。喝了好多班章,冰島,易武。每天喝好多,就為了區分他們之間茶香茶氣的區別,喝的我半夜三點還睡不著覺,大概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個星期總算能區分一些了。

記得印象比較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晚上八點左右喝了老師的師傅帶來的茶,老師的師傅是台灣人,茶都是自己做的,正宗的高山烏龍,我晚上十點半刷了牙睡到床上還感覺嘴裡是甜的(∩_∩)~

師傅是個比較信禪學的人,也和我講了很多道理。雖然後來沒有繼續在茶這條路上走下去,但是原來練的走姿坐姿什麼的,對我還是有很大用的,性格脾氣上也好了很多。比較學茶還是很考驗人的心境的。學的這些茶知識,也夠我在同齡人之中學(zhuang)習(bi)了。上幾張清明左右我採茶的圖啊

最後一張圖作為結束~大家晚安


做完projet來更新一下~多圖

朋友小聚喝單樅^_^

作為茶藝師覺得其實中國茶道的內涵其實追求的是簡約和日常,重要的東西更多是源於內心的感受。花哨的東西多了其實反而違背了我們的生活哲學,過於形式化容易失去「茶」的本真。

事實上從中國人開始喝茶以來,當今國內茶文化是最為浮躁和附庸風雅的。

行業中很多茶藝師困於形式表演,忽略了茶文化的內涵。

另外在國內,茶藝師的定位很有問題。很多情況下茶藝師不過是茶商的一個附庸,又或者是用於在商務場合顯示所謂的「檔次」,很多時候茶藝師不過是一個泡茶小妹,生存狀況十分艱難。

於我而言跟願意稱自己為「茶人」(當然你也可以說我裝),因為泡茶的人更多時候需要充分了解茶的歷史文化,治茶方式,每一種茶的品格特點,畢竟手中的一碗茶湯蘊含著茶葉的一生,不好好泡會覺得對不起那些陽光空氣水土,以及長了那麼多年的茶樹和制茶的人。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另外聽說因為15年冬天特別冷連廣州都下雪了(身在阿爾卑斯山旁邊的我竟然連雪的影子都沒見到,怨念啊),所以春茶要花更多的銀子了。

我這樣一個窮人已經哭暈在廁所。。。

~~~~吶,以下是原答案~~~~

你們猜猜這是什麽茶

茶藝師啊,絕對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美

首先你得不怕燙,我剛開始學用涼水練了多少遍啊。正式的時候還是砸了老師的一把段泥壺。。。還好老先生寬厚沒計較。。。

其次這工作就是一體力活,茶具很重的,礦泉水很重的,布置茶席很累的,洗茶具更累。每次出去布展我都跟逃難一樣左一箱子右一大袋的。。。

來個茶席,盆友小聚所以布席不太嚴謹,那天試了一套新的建水陶

某次展會,還沒擺好挺亂的

關鍵這體力活還要你知道的多啊

別人來喝茶啥都會侃。。。

各種茶類知識啊,綠青紅白黃黑。說實話到現在我內心經常都是顫抖的,因為你不知道坐在你面前的是哪方面的大神。。。

上下五千年到廣場舞大媽,

佛道儒基督上帝真主,真的是說什麼的都有。。。

邊侃還要邊注意水溫時間,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啊。。。

在國外還好一點,基本你越嚴肅越不說話老外會覺得你越牛,表演的時候一招一式用心做好了就會得到各種贊。

國內不行,懂行的人太多,我這種半路出家一般在國外坑蒙拐騙,回國只有虛心學習的份。

放個圖

這是今年在米蘭世博會上。。。

看起來是不是特優雅,特裝那啥

可是那天39度啊,中國館木有空調啊,我坐在裡面簡直桑拿啊

米蘭的蚊子不分白天黑夜都咬人啊,回法國我就蟲咬性皮炎到現在還木有完全好啊

前面還圍了一群各個國家的人各種照相,必須保持微笑造型啊

擺姿勢很累的有木有……關鍵因為是表演,根本不在泡茶,一壺白水我演了一上午內心也是狗帶了。。。最後再放一張爪照


知乎處女秀,大餅臉,沒有之一,多圖預警!

焚香

壺泡茶

蓋碗泡茶

2016年5月 梅州平遠大佛寺 原本舉行千人禪茶大會,可惜當天下大雨,就在寺廟走道上席地而席。多人拍攝,圖片較亂,請各位看官諒解。


作為茶文化工作者強答一記。

第一個階段:好奇。啊今天嘗一下這個茶,明天嘗一下那個茶,好有意思,然後海綿一樣吸收營養,迅速成長。

第二個階段:無聊。每天日復一日的工作,泡茶,介紹茶葉。雖然中國茶類眾多,也大同小異,審美疲勞。這時出現一個打不起精神的瓶頸期。

第三個階段:拓展。必然久靜思動,學點更深的吧。上茶山,下茶廠,出國外,拜名師,走古道…和茶相關的設計、營銷、貿易開始一點點的學習,一點點拓展。

第四個階段:創作。有衝動寫點書,上點課,把肚子里的貨慢慢的倒出來,萃取精華再裝回去。反覆的過程。

第五個階段:悟道。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才知道茶不過就是茶,人生也就是人生,痴愛也是正常,出離也無不可。道觀禪門,哪一處都是去處。

以上。

--------廣告-------

茶藝或者茶藝表演,實際上是當代人發明的,企圖用以承載現代茶文化的一個比較具體方便的載體,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雖然我們也承認它現狀是不夠完善的,但這不妨礙我們了解它,並通過它了解更多的茶、茶文化。

我的Live-如何創作主題茶藝

https://www.zhihu.com/lives/872820062371840001

歡迎來圍觀、捧場、拍磚。


阿彌陀佛!感恩老闆!感恩老闆!

吶吶吶~不要跑,聽我說完,我沒被洗腦(ノ=Д=)ノ┻━┻

因為店裡六大茶類除了黃茶,其他茶類的都有,所以我從一個零基礎開始就有各種可以實踐的茶,最開始練手的是熟普和烏龍,烏龍台灣烏龍和大陸烏龍都有……

新手期要學好多知識,因為店內所有都要做了解,茶方面,收藏品,佛教知識,佛珠手串~整個人是斯巴達的……我們店內講解和參觀要一個多小時,巴啦啦巴啦啦……口水都說得干~跑題啦~抱歉~

做茶藝師天天都在想,我要怎樣做客人才能和我想讓他喝的茶呢?我怎麼泡茶才能更進一步呢?

業績怎麼辦啊(ノ=Д=)ノ┻━┻

同事把我甩得好遠≥﹏≤

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啊~~~

一般的茶藝師最基本的要會茶藝表演吧~什麼二十一式功夫茶,禪茶,擂茶,文士茶,綠茶茶藝…………我都不會啊~沒有文藝細菌啊~~~端不了,作不了~努力改吧~努力學吧~還要涉及插花、香道……好多好多~

底層勞苦大眾啊!

希望所有客人都能感受到舒適和幸福!

做服務行業就很幸福,不僅僅是茶藝師這個工作,因為它能最簡單直接的通過一種方式讓人感受到幸福!好棒!

還有,因為我臉皮厚,所以有遇到客人帶好茶來,是必定要拿著杯子去蹭一杯的~有些時候客人剛好有多幾泡也會直接拿給我,很大方!

第一回喝到緊壓的岩茶,就是店裡的客人讓我橇茶泡茶,考我!雖然沒見過緊壓的岩茶,但還是硬起膽子(好吧是因為茶香和茶湯都是岩茶味兒~)說了所想的,最後客人一高興(其實是我討的……),留了一泡!超贊!我迄今為止喝過的最好喝的岩茶!

還有店裡老會員來,我知道他愛喝單樅,我自己買了點黃枝香的單樅就留了一泡給他,最後那天他不好意思就作為交換給了我一泡,我忘記名稱了,抱歉太久遠了~

所以真是很棒的……

補充回答,今晚被客人問候了,美劇都帶「他媽的……」,只因為不想多付一位客人的超時費,唉~總是這樣,會有一些人來考驗你,能做的只能是背過身抹淚,希望大家都能好一些,他為了幾百塊大動肝火,不知道對身體多不好,真是不值得!


考了茶藝師證,兼職和實習的時候也做過茶藝師。怎麼說呢,我們這是個三線城市,缺少了喝茶的氛圍和文化,致使我們做茶藝師也有一種做服務員的感覺,沒錯,就是端茶倒水的服務員。很多來喝茶的客人都是喊:服務員給我們倒茶…

其次,茶葉店或茶樓茶館的老闆主要都是以賺錢為主,賣茶葉為主,所以茶藝師們也有業績任務,要是你總是推銷不出茶葉,老闆的臉色也會很難看的。

最後茶藝師的工資普遍都不高,我們這裡是二千多,很難超過三千。如果想靠茶藝生活的話,那必須要自己開茶館自己做老闆才能真正的賺錢,要麼就是走專業路線,比如說進茶科所,不過茶科所這類的屬於事業單位需要考不好進,對學歷和專業都有限制。要麼就是做到名師級別,有什麼茶藝大賽都會找你做評委啥的,很多學生找你培訓茶藝。只有我說的以上三種才有真正的發展。如果只是在外面的茶樓茶館工作,這些都不長久,工資低得可憐,實質工作也就是服務員,早晚得轉行的。


大概是:以前喝茶還分好喝不好喝,現在喝口茶都能咽下了

以前志得意滿的再喝口茶就發現自己愚昧無知

茶真的是學不完的

越來越溫和,也越來越包容

關於傳統文化越來越喜愛

oh 越來越窮...


茶藝師,其實是一個很接地氣也很優雅的職業,其實大部分的茶藝師都是扛得了水桶,搬得了桌椅,幹得了保潔,(茶圈男茶藝師不多,女的都當男的用,男的都當~~大家都懂)也能優雅的泡得了一手好茶,跟人分享茶的故事情懷,更有一些彈的一手好曲,寫的一手好字,知曉各行各類的知識,也可以通過跟各行各業的人了解到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但是,更多的收穫是通過學習茶文化,靜心泡茶,找到更加真實,更加平和的自己,以茶為媒介,認識更多的有緣人,學習接觸到更多的善知識來提升完善自我。通過茶從內質上改變自己,提升自己!

茶,人生的一位導師。感恩一路有茶!


如果拼茶藝師及相關圖片的話,估計知乎茶界沒有人能贏我,所以我就不這樣幹了。

我只是從一個更特別的角度來告訴大家一點事實,也正如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正本清源。

一個茶藝師,最重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我是在某次會議的時候提出來的。在座的幾乎是武漢茶界的各位大佬,有茶業公司的老大,也有教育口某學院的院長,還有一些知名茶人,甚至還有幾位來自別國的老師。

大家經過討論,一致認為,茶藝師最重要的就是泡茶

九十年代的時候,茶藝師更多的是承載著兩種身份,一個是服務員,一個是表演者

表演是為了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幾乎一些大省都有茶藝師技能大賽,或者什麼茶仙子之類的。

那個時候,怎麼作怎麼來。動作上也參考了各種戲曲和舞蹈,各種扭來扭曲。拿著紫砂壺也能玩蘇秦背劍,洗個杯子恨不得轉幾圈,矯揉造作。

而身為服務員,更多的是在經營過程中,為客人提供茶水沖泡、茶品介紹等工作。當然,還有拖地、擦桌子等等。

而隨著時間越來越近,茶藝師們也逐漸附加了另一個身份。銷售員

說話直接點吧。

根據浙水灣集團張建平的說法,他們的所有茶藝師都不需要懂茶,會銷售就行。當然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情況,但是,浙水灣集團在湖北茶行業還是相當不錯的。

後來,有位在中國茶界都算是頂級人物的老師說了一番話,我感受深刻。

茶藝師,當然可以高端。無論是收入還是社會層級。都可以。他口中某位給華東某寺住持泡茶的茶藝師,月薪兩萬起,還有作為茶葉買手的提成。年收入上百萬。

而這種茶藝師,跟我們所見到的小妹子們本質上有一個很大的區別。

到底泡茶好不好喝。

能不能泡好茶有很多關鍵。對茶的了解、對器皿的了解、手法、經驗等等。

這需要多年的深入學習,還需要一份把事情做好的內心堅持。

而這一點,往往是浮躁的年輕人做不到的。

佛家有一個說法,和適合放在這裡。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

剛開始的時候,茶藝師們看到的是茶藝帶來的表象,美美的茶席、優美而有氣質的姿勢和形象、精美的茶器,裝逼的必備。

再後來,發現自己懂得太少,對茶了解太少,在接觸了更多茶文化的東西之後,於是看茶再也不是茶。

再後來,開始了解茶,慢慢沉浸。又懂茶了。

我身邊的茶藝師太多了。

有的追逐於各種表演的場景。只要給茶具,就能馬上進入演出模式,翻花搖盞。

也有的專註於茶味,一點一點去研究,去嘗試,去學習。

未來十年,她們肯定會出現明顯的區別。

真心希望,未來的茶藝師們,能真正去學茶,而不是學那些表象的東西。

謝謝你們。


茶藝師的體驗,平台很關鍵。有怎樣的平台,就會有怎樣的體驗。在當下社會,簡單來說:茶藝師還是服務員的角色,且大部分的地區把茶藝師等同泡茶小妹。在會所,在茶道教室等一些其他品茗類的場所,體驗會有所不同。以上


謝邀,我們這邊有三位同時擁有高級茶藝師,高級評茶員證書,其中還有一位小夥子哦,

還有一位今年10月份要去考評茶師,待我去採訪完他們就來回答

諾,你們要的茶藝師小哥~

——————————————分割線————————————————

首先,我先來到了我們的大王身邊,大王姓王,美女一枚,好像茶藝師不是美女的還挺少,至於為什麼叫大王那是另一個故事,哦,對啦她還是王堂主!這又是另一個有趣的故事了,這次咱們的主題是做一個茶藝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首先爆大王照片一張

俗話說得好,泡茶泡得好,老公回家早,據說老公回家路上時間和泡茶技術成正比。(未經證實,有待考證)茶藝師嘛,首先你要形象好,氣質佳,心靈手巧但是!你要是認為自己只要形象好,氣質佳就可以當好茶藝師,那就大錯特錯了,Tooyoung too simple.

做茶藝師是比較容易的,最基礎的茶藝師就是會一些簡單的端茶送水的道理就可以啦,但是要是想做好茶藝師就沒那麼簡單了。從16年的全國茶藝大賽開始,茶湯質量在茶藝中的比重急速上升。做為茶藝師,你首先要泡好一杯茶,而不是要先去追求花哨的動作。而要泡好一杯茶那樣你要學習的東西絕對不會少,水為茶之父,器為茶之母,首先在泡茶之前你要選好茶具,用好水。

然後拿到一款茶,你要大致知道他的特性,需要用多少溫度的水,多久出湯,這些都要提前想好。

所以,做一個茶藝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那就是,每次泡茶感覺就像一場考試,平常閑暇時間也要去產區考察,學習一些新的東西,積極備戰,想在下次考試中交出滿意答卷。

恩,這是大王交給我的答卷,理性滿滿的,和她的氣質一如既往地像。下面我來採訪下一我們的扯扯同學~

做茶藝師是一種什麼體驗啊?當然是錢永遠不夠花啊!說完,她甩過來一個表情包。

看到好看的蓋碗,買買買,

看到好用的紫砂,買買買,這個好像還有點貴,那就攢錢買買買,

一個好看點的燒水爐子就要兩千多,做茶的,真心傷不起啊,

一些小的茶荷,茶撥也絕不便宜,所以一整套好看的茶席辦置下來,那也是很多錢啦

所以說,茶藝師的這身行頭都要一點一點置辦再加上我個人又比較喜歡文玩什麼的,所以每個月都感覺錢不夠花,但是錢去哪啦我又不知道!!!

恩,這是來自另一位茶藝師的吐槽,至於那個茶藝師小哥,

恩~那就是我了啊,想知道的話,私信來撩哦~

大家一起來玩耍啊~


學會泡茶就像打開了一個通往另一個大門先是想喝好茶在然後就是想用好的器具泡茶,然後茶席的布置,要布置茶席就要學習插花那些,之後還想學古箏啊!然後還有古琴,最後想學香道,市面上的香工業味太重,還要自己做,反正就是愛好挺多的。不會覺得無聊。

這是剛剛編的,文玩葫蘆

自己做的香珠

手工做的倒流香

沒事就喜歡在家請好朋友喝喝茶。

感覺就是做了茶藝師生活不在無聊。


寫完發現語氣可能過於正經

學茶第五年,對於關於茶的問題開始躍躍欲試想回答了。

與其被稱為茶藝師,自身其實更喜歡「泡茶師」這個名稱。總覺得「藝」在茶這個字里多了份花俏,而泡茶師更像是專註於泡好茶的一類人。當然,每個人的理解不同。

先上張圖

這是大一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做的茶會,印象里應該是第一次作為一名主泡負責一整個茶席,其實剛開始在一個安靜並且充滿儀式感的環境中面對陌生人泡茶手是會發抖的,開水很燙,既要注意茶水比又要注意出湯時間還要應付客人的問題,盤坐一個半小時,現在就記得站起來的時候緩了好久

繼續上圖

這是大二的冬天,同樣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做茶會。茶會共設了五個席,其中四個的主題都是與冬天的植物有關的,還有一個是韓國茶禮的表演。那會兒剛開始學習碗泡法,很開心被分到的是碗泡法的茶席。這次是跪坐了,那種酸爽已經不想回憶了

第三次上圖

這是大三時參加茶藝比賽時創作的一個創新茶藝,由於身處江南,所以老師很喜歡將江南的山水與我們結合,希望能體現出江南女子身上的靈動氣息。嗯,反正表演歸表演,看我其他回答就知道我已經差點被認為是北方妹子了

接下來就是大四啦

大四開始有許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學習不同的茶。關於茶會與茶藝表演,對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茶席與茶空間的設計以及儀式感。個人認為良好的審美是與訓練是一名茶藝師必備的基礎,因為氛圍的營造與茶客的感受是息息相關的,一個好的茶空間在你進入的第一秒就能使你安靜下來。第二個就是儀式感,我並不反對茶道中的儀式感,反而我覺得這是在茶藝表演中很有必要的。既然是一個演出,那麼帶給觀眾的就應該是正統的。但是對於日常飲茶中的儀式感,那便是因人而異了。

關於日常飲茶,個人認為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在家喝茶,一種是在茶館喝茶。自己在家喝茶當然是怎麼開心怎麼來,可以撇開所有的原則與規矩,大膽創新,儘可能的把一種茶泡出更多中的可能。啥芝士奶蓋,抹茶拿鐵,冷泡茶,水果茶,誰不愛呀,年輕人不用禁慾過度哈哈哈哈哈。但是在茶館裡如果客人是專門來品茶的,那當然應該認真的從擇器,煮水,溫杯等一步步來了。這並不是所謂的儀式或冗餘,茶具的材質,水溫等等一系列因素真的會大大的影響到茶湯的口感。既然是服務於茶的,那當然是要把它發揮到極致最好了。

最後,我要回到正題了,作為一名茶藝師最大的感受是:其他女孩子買衣服買包包買化妝品就好了,我還要買茶具買茶葉買茶服買茶席......心塞 吃土去了。

最後的最後,希望年輕人也要多多喝茶哦!


我沒想過做個茶藝師,創業失敗,整個人都不好了,朋友就介紹一份我完全沒做過的工作,地點是在我們城市一家很少人知道的很高比格的茶館(一般人都說像博物館,由於店內多的是空白的牆,銹跡斑斑的牆,還有好多賣字畫的人來找我們寄賣,,)我說我也需要想想自己這幾年怎麼了,於是就很荒唐的答應了。

茶藝師當中我是最年長的。本來只想做幾個月,簽合同之前就跑去找別的文職工作。家人都反對,說這工作會讓我變傻,可是一做,就是快一年了。

每天的日常就是品茶,點香,擺48盞蠟燭。無聊,店裡經常的沒有客人,不給玩手機,在茶台前一坐就是一天了,

店裡做的是高端普洱,所以一開始也沒有做到想試哪種就試哪種。沒錯,最大的坎就是燙,手抖到不行。壺重,水燙,


大三狗,程序猿。

因為喜歡茶文化學習過一段時間,在高端茶館做兼職,發現做一個茶藝師,是學無止境的。

首先你要懂茶。不僅是泡茶,紅綠白黃黑青,隨便說一類茶都能說出丫的產地、特點、製作工藝、口感……和口碑較好的茶葉的形狀、湯色、口感、茶山、分類依據、產量、編號的製作工藝、發展歷史……發酵茶的年份、型號、特點、包裝、………

最重要的是,描述手裡這杯茶,讓人覺得物有所值。

然後各種茶具,瓷器的產地、特點、製作工藝,各種釉的產地特點原料,還有一些很玄的發展來歷,比如說骨瓷里有骨粉………

當然茶具不僅是瓷器蓋碗,紫砂壺也很重要balabala……

還有老銀壺、鐵壺、天絲麻茶墊、古董茶盤茶托茶杯。

還有香道,書法字畫,鑒賞,古箏古琴,詩詞歌賦……

一個陶冶情操的職業。


沒事了就想泡茶給自己

嗯…然後…

朋友們沒事了就喊我泡茶給他們

嗯…然後…

就覺得泡茶的時候心很素凈

無欲無求 有禪意。

平時雖然挺嗨的

但是只要一泡茶 秒變女神風

還有就是…泡茶的時候

覺得茶藝師的手真好看。

(秀一個泡茶的手部特寫吧。)


在一家茶院學習良久,要學的還有很多。

茶藝不僅僅是要把一杯茶泡好。更重要的是茶,景,人要和諧,以追求更高的美感。

茶或許是能夠被定性的東西,大到六大茶類,細到什麼材質的茶器等等。但人是不能被定性的,所謂「用茶窺見自己」。

聽說不爆照沒人氣?


推薦閱讀:

工夫茶入門需要哪些知識?
挑選工夫茶茶具茶盤有什麼講究?
想系統的學習茶道,想考茶藝師,求指導!?
天弘這個普洱茶品牌怎麼樣?
如何理解「一個紫砂壺只泡一種茶」?

TAG: | 中國茶藝 | 茶道 | 茶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