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要有民族界別,能否取消民族的劃分?


我認為多此一舉!

若干年後!分裂的根源就會是這個,不信可以看看南斯拉夫

估計這麼劃分,是便於拉一幫人斗一幫人!

畢竟那個時候,統一了!嫌的沒事幹啊!


是根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來做這個事情的,劃分民族的那個時候,馬克思的理論是神聖經典,不容置疑,不容說三道四,還有一個可能是蘇聯老大哥也是這麼乾的,我們就只能這麼干。

也就是說我們最先乾的一件事情,就是區分民族,先分好,你是漢族,你是維族,你是藏族,咱們是不一樣的民族。然後告訴你,我們要民族團結。

這他媽不是扯淡嗎?要團結,就不要強調區別。強調區別,肯定就不利於團結。

民族意識,就是在你不斷強調區別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取消民族劃分的話,確實有很大的好處。

不過估計很難,反覆強調了那麼久,不停的向少數民族灌輸民族區別和提供優惠政策,現在民族這個觀念深入人心,獲得利益的人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現在取消的話,假設你是一個藏族同胞,你心裡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要消滅掉我們藏族啊,除了漢族不會這麼想,其它少數民族都會這麼想。還有一個是國際上的可能也會有點麻煩。


民族團結大於天頻繁出現在官媒黨報上

沒有少民了,難道讓官老爺跟漢族搞民族團結工作?


手機手打,就不排版了。

補充:我國的民族政策理論來源的確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最基本的原則是各民族平等團結。馬克思主義將民族問題與無產階級革命聯繫起來,獲得了強大的動員能力。這點在經典作家的很多論述中都有提及。那麼為了實行真正的民族平等,前提就是進行民族識別和民族劃分。所以我們縱觀中國的民族政策史,以改革開放為時間節點,就可以將中國的民族政策劃為兩個部分。建國後到改革開放前,政策以實現真正的民族平等團結為主要目標。這一時期的民族政策主要是以確定民族成分(確定了54個少數民族,基諾族是79年識別的)、培養民族幹部和發展民族教育(建立了大量的少數民族幹部培訓學校,後發展成了民族類高校)、確保民族平等(大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這一時期建立的)等。改革開放以後民族政策仍以平等團結為總原則,但具體政策已經向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發展民族教育轉型了,譬如西部大開發、東部省份對口志願西部省份、援藏援疆、設立內地新疆班西藏班、加大民族地區高校投入、西部計劃等等,這裡就不多贅述。一帶一路也與民族地區息息相關。

也就是說,我國進行民族識別,確定民族成分,進行民族劃分,是為了實現各民族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是解決民族問題的一種手段。民族作為一種歷史發展中的社會現象,是會長期存在的。民族的消亡比階級和國家更為久遠。民族長期存在,民族問題也就會長期存在。各民族只有真正實現平等了,才能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各民族歷史發展上的差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所以現階段真正實現各民族的平等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舉個例子,我國漢族人口最多,如果實行民主投票和民主選舉,一人一票,那麼制定出來的政策方針必然是不利於少數民族發展得,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多數人的暴政。再比如,西部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相當落後。很多的總說新疆西藏的高考分數很低,是對漢族的逆向歧視。那麼請問,如果讓漢族在新疆用維語答卷,200分上北大你干不幹?其實總體來看,中國的民族政策還是成功的,很多民族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少數民族都實現了自己碩士甚至博士零的突破,這些少數民族人才大多也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鄉工作(答主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之所以會存在那麼多對中國民族政策的質疑,主要還是當今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民族問題又是社會總問題的一部分,往往與其他問題交織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的民族政策實際上是強化了民族認同和民族意識的。所以我們在看這些問題的時候,民族成分往往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個方面。那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很多衝突的主角大多還都是男的呢,難道男的也有問題么

原答案

南斯拉夫分裂是因為他們搞得是完全的民族區域自治,全國連統一的語言都沒有,各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均衡,而且鐵托還分裂塞爾維亞族方便自己的獨裁統治,沒有一個主體民族。分裂是早晚的事。


因為確實不同,但我覺得這種劃分方式有點主觀,你強調區別,你總能找到不同,抱著劃分更多的心態就會劃分得越多,你強調相似,你總能找到相似,抱著盡量不劃分的心態就會不劃分。在我眼中,有些少民之間的區別還不如省與省的區別大。按照國籍認同又不能說服我,比如羅曼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分成幾個國家,我仍然當成一個民族。


首先 各個民族的生活習慣,信仰的差別導致各民族之間肯定會有或多或少的文化衝突,如果突然宣布不分民族,大家統一成一個肯定會引起不滿,甚至動亂和衝突,但是現在的中國其實一直都在潛移默化的進行文化融合。雖然在不斷吸收一些少數民族甚至外來文化,但中華文明一直就是以漢文化為根基和主體的,少數民族要想更好的融入中國社會,肯定會去不斷的去適應,其實有很多民族的活動單位已經很小了,再加上很多年輕人讀書也好,工作也好不斷的往外走,漢化程度已經相當高,有的本族語言都不會,到最後基本就融入漢族了


推薦閱讀:

美國副總統的職責範圍是什麼?
為什麼經常聽到有人說《歌唱祖國》是副國歌或第二國歌呢?
戊戌變法時期,西方國家支持光緒皇帝變法維新,是出於什麼目的?
英國新首相特蕾莎最近的排華以及懷疑中國公司的言論怎麼看待?
中國在2049年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TAG:政治 | 民族主義 | 民族政策 |